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26


2014/9/4    热度:22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26

 

  壬二、辨相摄(分十五科) 癸一、摄缘法义(分二科) 子一、了相作意

  此中了相作意,摄缘法缘义。

  〈三摩呬多地〉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标列随释」。这个「标列随释」里边分四科,第一科「总标」,第二科「安立」,现在是第三科「作意及所缘」。「作意及所缘」里边就是「结前生后」和「别释二种」,解释这作意和所缘。先解释「作意差别」,「作意差别」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出二种」;「出二种」就是「总标」和「别辨」。这个「别辨」里边,「七种作意」和「四十作意」这两种作意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辨相摄」,这七种作意和四十种作意彼此相赅摄,就是相同性质的就叫做「相摄」,是这样意思。这个相摄里边分十五科,第一科是「摄缘法义」,分两科,第一科是「了相作意」。

  「此中了相作意,摄缘法缘义」,这个「了相作意」是七种作意里边的第一种,叫「了相作意」。这「了相作意」什麽意思呢?假设是修禅定的话,你成就了未到地定的时候,继续想要得初禅,如果是这个人肯这样努力,他「了相」就是明了它的相貌,明了什麽相貌呢?就是欲界是特别粗鄙、苦恼的境界,色界定以上是特别微妙安乐的境界,要明了这样的相貌,这叫做「了相作意」。而这「了相」这个「了」是明了,也就是认识的意思;我肯定的、我决定地知道欲界是不可爱的,色界以上的境界是非常美好的,那麽这样的认识、也是这样的思惟的,那麽就叫做「了相作意」。

  这个七种作意的第一个作意,是「摄缘法缘义」,它能够摄持、赅摄这四十种作意里边的第一个作意是「缘法」、第二个作意就是「缘义」;那麽这了相作意能摄这四十作意的缘法和缘义。这个「法」也有它的相貌,「义」也有它的相貌的,这前边我们讲过很多次了;「法」是能诠显的,「义」是所诠显的,这个能诠与所诠也都是相貌,你能够认识通达,这就叫做了相作意,这样意思。

  子二、馀六作意

  馀六作意,唯摄缘义。

  这七种作意除掉了第一种了相作意,剩下来的还有六种作意。六种作意,就是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这六种作意。这六种作意是「唯摄缘义」,就是在缘法作意、缘义作意这两种,它只是能够摄缘义作意这一种,那个缘法作意就不提了。这个意思,这个胜解作意以后都是修所成慧。在三种智慧来看: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行成慧;都是修所成慧的境界,都是在禅定里边所观察的。但是了相作意也是通于禅定的,它也通于闻慧,似乎也应该能于思慧,但是这地方好像没提,就是通于闻慧和修慧。那麽其馀的六种作意「唯摄缘义」,因为只是在禅定里边思惟观察的事情,所以叫「缘义」。但是「缘义」实在也一定有「缘法」;因为这「义」不能够独立的,它离开了能诠显的文句,这「义」是不能够独自存在的,一定有能诠显的文句然后这「义」才能显现出来,所以有「义」也应该是有「法」。可是文上说「唯摄缘义」,这话的意思就是偏重于缘义,这样意思。

  前面也提到「依义不依文」,那就是这个意思;依义不依文,一定还是有文的,只是你偏重于义就是了,这里也是这样的意思;就是特别重视这个义,你能够去观察思惟,你才能够有成就,这样意思。

  癸二、摄缘身受心法

  缘身等境四种作意,遍在七摄。

  这个缘身受心法的境界这四种作意:缘身作意、缘受作意、缘心作意、缘法作意,就是四念住。这个四念住这四种境界就是四种作意,这四种作意就是四十作意里边的,「遍在七摄」,它普遍的在七种作意里边含摄了;就是七种作意里边都通于这四种作意的。这四种作意你要了它的相,也要胜解作意的……。

  这七种作意的大义应该解释一下。这个「了相作意」;譬如你修无我观,你一定要把这无我的相要明了;什麽叫做我、什麽叫做无我?你观一切法空,什麽叫做空也要明白,它有个相貌,你要明白它的相,能这样的肯定的、没有犹豫的认识空的道理,那麽那叫做「了相作意」。这是第一。

  第二个「胜解作意」是什麽意思呢?「胜解作意」就是开始修行了,这里边是说是在禅定里边。这「了相作意」应该是在未到地定里边;你得到了未到地定,然后进一步修这七种作意,这次第是这样子。但「胜解作意」似乎已经得到初禅了,所以是在禅里面胜解;胜解什麽?还是了相,就是数数地思惟观察你了的相,是这样意思。数数地的思惟观察无我的道理,思惟这个不淨:观身不淨、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道理你数数地思惟观察,在禅定里面,那麽这就叫做「胜解作意」。

  第三个是「远离作意」。「远离作意」什麽意思呢?你数数胜解就是修毘婆舍那的意思,当然也有奢摩他在里边。你数数的这样修,你不会徒劳的;断烦恼了,把欲界的烦恼、这贪嗔痴的烦恼断了,叫「远离作意」,就是把烦恼同你分离了,它不再困扰你了。而这个烦恼是欲界的上品烦恼,就是最强烈的烦恼,那麽这叫做「远离作意」。

  第四个是「摄乐(ㄧㄠˋ)作意」,也可以唸「摄乐(ㄌㄜˋ)作意」。就是你断了多少烦恼,强烈的烦恼断掉以后,这个时候你的身口意就解脱自在,和以前没断烦恼的不同。就是你感觉到断烦恼有大功德,原来是这样子;以前有烦恼的时候,是这样苦恼,现在断了烦恼是大快乐,有很大很大的功德,很大很大的能力。那麽你感觉到断烦恼的功德胜利,得到胜利、还得到快乐,这烦恼一没有了以后感觉到身心都是快乐,其实就是轻安乐。那麽得到了这个乐,一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他这个人自然是发道心,就是愿意继续努力修行断烦恼,「我还有烦恼没断嘛!」还有剩馀的,继续要断烦恼;就是努力的继续修行,这是一个现象、一个反应。同时也会享受远离烦恼的快乐、喜乐;有喜有乐,他享受这个喜乐。就是这样子享受远离烦恼的喜乐,又努力地修止观来断未断的烦恼,于是乎欲界的烦恼又断除去很多,就是中品的烦恼;上品的烦恼在远离作意时已经断了,现在在摄乐作意这个地方,把中品烦恼也断掉了。所以这个摄乐作意,他愿意享受远离烦恼的喜乐,所以唸ㄌㄜˋ也可以,唸ㄧㄠˋ也可以,就是欢喜继续努力的修行断烦恼。以前初开始用功修行的时候,尤其是没得定的时候断烦恼很难,虽然打板了去静坐,心里面不是太欢喜;现在可不是,心里欢喜静坐欢喜断烦恼,所以叫做摄乐(ㄌㄜˋ),也可以叫做摄乐(ㄧㄠˋ)。这样子说,远离作意是断欲界的上品烦恼,摄乐作意是消除欲界的中品烦恼,就这样说。

  第五个「观察作意」。这个上品烦恼也断掉了,中品烦恼也断掉了,这个时候他自己,这个修行人他感觉好像没有烦恼了。但是这个修行人很认真,他不大意,自己实际上观察自己:我是不是把烦恼断掉了呢?还有没有烦恼呢?考验自己、自己考验自己,这时候叫做「观察作意」。自己考验自己,或者是有这个善知识来考验你,或者是你的同学来考验你,或者是魔王来考验你,或者你自己主动的考验自己,考验自己的结果,还是有多少烦恼的。

  有多少烦恼、这时候「加行究竟作意」,就继续努力地修不淨观、继续修止观,这时候叫做「加行究竟作意」。这加行究竟作意就把这个欲界的下品烦恼断掉了、没有了。没有了的时候就是你进了一步,就是从未到地定进了一步得到初禅了,色界初禅。得到了色界初禅,这个时候名之为「加行究竟果作意」。这七种作意是这样意思。

  我初初地、我第一次读这《瑜伽师地论》,读《杂集论》上也有这七种作意,看完了以后头疼。这七种作意要把它完全记住,还都不容易;能把它这义很分明的记住,也不容易。但是我现在没这个感觉,这七种作意的道理,「义」的段落很分明,一点也没有离乱。

  那麽现在用这七种作意和四十作意去配合;这个「了相作意」是摄这个缘法、缘义作意。「馀六种作意,唯摄缘义作意」,是这样解释。

  「缘身等境四种作意」,这是第二科「摄缘身受心法」。这一个科「遍在七摄」,就是这七种作意里边都有「身受心法作意」,所以是「遍在七摄」。

  癸三、摄胜解真实(分二科) 子一、就前门

  了相、胜解、加行究竟果作意通摄胜解、真实作意;观察作意唯摄胜解;馀三作意唯摄真实。此就前门。

  这是第三科「摄胜解真实」,分两科,子一「就前门」,子二「就馀门」。这个「前门」和「馀门」,我看了老半天也不知道指什麽说的。后来有点分别心,「前门」是什麽?就是七种作意是「前门」;四十作意是「馀门」,是这个意思。这个《披寻记》上也说得很清楚,但是我还没有看明白。等一会儿我们讲这《披寻记》,还是要讲。

  这个就「前门」来说,就是就「七种作意」来说,「了相、胜解、加行究竟果」这三种作意:了相作意、胜解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这三种作意是「通摄胜解真实作意」,这三种作意是通摄胜解作意、通摄真实作意的,这样意思。这裡说这个胜解作意,从字面上说就是你认识得非常有力量,你对这件事的理解力很有力量,别的人用什麽理由来反驳你,都是驳不倒你的,你对这样事情的看法很坚定,这是胜解作意。可是在这裡底下加个「真实作意」来说,这表示胜解作意不是真实作意。

  胜解作意是什麽作意?是假想观,或者说它叫做增益作意,前面有解释叫做「增益作意」。这个「增益作意」怎麽讲呢?就是扩大了,把这件事扩大了。譬如说这个观身不淨,其实是扩大了,九想观的不淨是把这身体的不淨扩大了;我们现在生存的时候,四大调和的时候,他没有膨胀、青瘀、脓烂,但是你就是这样观,这叫做「胜解作意」。这胜解作意这样观什麽意思呢?能破这个贪欲心。佛的智慧是非常妙,要这样子破我们的贪欲心,这的确是有这种作用。

  现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增益」,说这是假想观也可以。说「增益」就是把原来所具有的意义把它扩大了,就是增加了好多部分,叫「增益」。其次譬如你修这个火三昧、修火观、观火;观火是以火为所缘境,但是你成功了,所有的山河大地都可以观之为火,都有火的相貌出来,那麽就是增加了,就是「增益作意」。「胜解作意」也就是「增益作意」,也就是「假想观」。但是「假想观」可是很厉害的,譬如说是观音菩萨,他就是用胜解作意来救护一切众生。譬如说我们在大海里面坐船,这船要翻了,你念观世音菩萨呢,出来一个岛子,这船在岛子上面不沉下去了。其实那岛子是没有的呀!但是观世音菩萨一作意就出来一个岛子。说现在房子起火了,念观世音菩萨的时候就来一阵大风把火就灭了,那个风就是观世音菩萨的胜解作意,那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定自在所生色。我们在没得定,或者得定还没入圣位的时候这样修,将来是有作用的,将来这个胜解作意是有作用的。

  所以这胜解作意是个假想观;真实作意是真实的,观一切法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真实作意。那麽现在这里说这个了相作意、胜解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里边它也能摄胜解作意、也摄真实作意。了相里边也有胜解作意、也有真实作意;胜解里面,加行究竟果里面都有这两种作意,通摄这两种作意的。

  「观察作意唯摄胜解」,就是七种作意里边那个「观察作意」,我刚才解释过,「观察作意」是干什麽的?就是观察自己的烦恼断没断?考验考验自己,叫「观察作意」。那麽这「观察作意」在四十作意里边那个「胜解作意」,它们是相摄的;「胜解作意」那就是假想观的意思。那麽「观察作意」是什麽意思呢?我感觉我没有烦恼了,那麽自己试一试自己有没有烦恼,就是观察这个欲的境界,看看自己的心和这欲的境界怎麽样反应?其实没有欲的境界,只是心里面的妄想,所以是假想,是一种假想观,所以叫做「胜解作意」。所以观察作意在七种作意里边,这「观察作意」和这「胜解作意」它的含义是相似的、是相同的,所以它们是相摄的。

  「馀三作意,唯摄真实」。这前面了相作意、胜解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观察作意,这四个作意;七作意里边去掉了四个还有三个,还有三个哪三个?是远离作意、摄乐作意、加行究竟作意。那麽这三个作意在这两个作意里边;一个胜解作意、一个真实作意裡面,属于那一个呢?「唯摄真实」,是属于真实作意。那麽这什麽道理呢?因为这个远离作意、摄乐作意、加行究竟作意是断烦恼的,你这样修行能断烦恼的,断烦恼一定用「真实作意」才能断烦恼;假想不行,想只能伏烦恼,不能断,只能降伏烦恼。那麽这三个作意不是胜解作意,它是「真实作意」,这在七种作意里边是这样解释,这样意思。

  「此就前门」,这样解释是就七种作意的含义来解释的;若在四十作意里边,那又不是这样了。这是子一、「就前门」;子二、「就馀门」。

  子二、就馀门

  就馀门者,当知随应。

  随其所应,那就不止于此了,那个意义就更广了,这麽解释。

  《披寻记》三八六页:

  了相、胜解、加行究竟果作意至当知随应者:此中二门,差别解释。就前门中了相作意,若了增益事相即摄胜解作意,若了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即摄真实作意。如是胜解作意,或于增益事相数起胜解,或于自相、共相及真如相数起胜解,是故亦摄胜解真实二种作意。于加行究竟果中或随所欲于诸事相增益作意思惟,或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于彼诸法如理作意思惟,是故亦摄胜解真实二种作意。观察作意,为欲观察烦恼断与未断,随于一种可爱淨相作意思惟,是故此说唯摄胜解。所馀远离、摄乐、加行究竟三种作意约彼正断烦恼为论,是故此说唯摄真实。就馀门中,观察作意若为观察自己所证及先所观诸法道理,是即亦摄真实作意。又摄乐作意一分思惟修道诸欢喜事,是即亦摄胜解作意。由是此说,当知随应。

  「了相、胜解、加行究竟果作意至当知随应者:此中二门,差别解释」,不同的解释。「就前门中了相作意,若了增益事相即摄胜解作意」,你若去了别、去认识、去观察「增益事相」,那就是属于「胜解作意」了。「若了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即摄真实作意」,所以这「了相作意」也通于「胜解」,也通于「真实」。「如是胜解作意」;这个「了相作意」这样子,「胜解作意」也是这样子。「或于增益事相数起胜解,或于自相、共相及真如相数起胜解,是故亦摄胜解真实二种作意」,前面那个「胜解」是七种作意的胜解;底下那个「胜解真实」是四十作意裡面的,这样意思。

  「于加行究竟果中或随所欲」,「加行究竟果」这话什麽意思?就是这个人已经得了禅定了,得到初禅以上的境界了,他成功了的人;他是怎麽样的呢?「或随所欲」,或者可能是这样子:随自己的心意「我愿意怎麽想就怎麽想」,是这样意思。那麽「于诸事相增益作意思惟」,他愿意这样思惟就这样思惟,那就是他通摄了胜解作意了。「或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于彼诸法如理作意思惟,是故亦摄胜解真实二种作意」,前一段是胜解,后一段是真实;所以这个胜解作意、真实作意它都包括在内了。

  「观察作意」,前边这是了相作意、胜解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这三个说完了。这底下就说「观察作意」。「观察作意,为欲观察烦恼断与未断,随于一种可爱淨相作意思惟」,那麽他就用这个在没断烦恼以前认为可爱的境界,他现在来反省自己的时候,随哪一种可爱的淨相作意去思惟去,这样子来看自己内心的反应。「是故此说唯摄胜解」,这样子这个观察作意就是属于「胜解作意」了。这个「随于一种可爱(的)境相」,那是自己分别来的,你坐在那里闭上眼睛来思惟,那有可爱的境相事?心里面的境界自己想来的,所以是增益作意,那麽就是「胜解作意」。「是故此说唯摄胜解」,这个观察作意只属于「胜解作意」。

  「所馀远离、摄乐、究竟加行究竟三种作意,约彼正断烦恼为论,是故此说唯摄真实」,这三种作意,彼七种作意里边这三种作意是正断烦恼的一种修行。这正断烦恼来说,「是故此说唯摄真实」作意。这个远离作意、摄乐作意、加行究竟作意是属于四十作意里面的「真实作意」。

  「就馀门中」,前面是就「前门」说,就七种作意来解释。「就馀门」就是四十作意里边的道理来说,观察作意「若为观察自己…」,这「观察作意」就不限于断不断烦恼这个问题,就不限于反省自己,而是也可以做不同的解释了。怎麽解释呢?就是「观察自己所证」,观察自己所成就的功德,当然要真实,或者是怎麽样的观察。「及先所观诸法道理」,观察自相、共相、观察诸法真如的道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道理。「是即亦摄真实作意」,这个「观察作意」也包括真实作意在内了。所以在七种作意里边来说,「观察作意」只可以说是胜解作意,是假的、假想观;但是若就馀门来说,它也通于真实作意,「是即亦摄真实作意」。

  「又摄乐作意一分思惟修道诸欢喜事,是即亦摄胜解作意」,这个「摄乐作意」,前边说只是「真实作意」;现在这里边说是「一分思惟修道诸欢喜的事情」,修道诸欢喜的事情,你有成就的时候你心里也欢喜,那麽若是断了烦恼得到轻安乐了,那个轻安乐来了你也是有喜乐,就有这些事情。这样说,「是即亦摄胜解作意」,不全是属于真实作意。「由是此说当知随应」,所以由这个道理,所以这里边「随应」,若是随其个别不同的意义,就可以做不同的解释了,这样意思。

  这是第三科,「摄胜解真实」。

  癸四、摄有学等(分二科) 子一、通七作意

  七种作意皆摄有学及非学非无学二种作意。

  这第四科「摄有学等」作意,分两科,第一科「通七作意」。

  这「七种作意」皆摄有学作意、非学非无学二种作意;这个非学非无学的作意,和有学作意,都摄在七种作意里面。这个地方这个「有学」是佛教徒修四念住已经成功了的圣人,他当然这七种作意他都要修。「非学非无学」这不是圣人,就是一般的凡夫,那个一般的凡夫也没有修七作意,为什麽说他有七种作意?就是修禅定的人,外道,不是佛教徒,但是他也不是有学,也不是无学,但是他修禅定了,他这个禅定也要有七种作意,所以也通于这个。

  子二、唯二作意

  亦摄无学作意,谓清淨地了相作意及加行究竟果作意。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通七作意」,这里面「唯二作意」,不是「通七」。

  「亦摄无学作意」,这「无学」作意就是阿罗汉以上的圣人,「谓清淨地了相作意及加行究竟果作意」,这「清淨地」前面解释过,就是他得了圣道以后、得了阿罗汉以后,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无论去接触什麽样的色声香味触法,他心是清淨的,这叫做「清淨地」。这样子,他里面也有了相作意,也有加行究竟果作意在内的,所以是这样意思,说「唯二作意」,摄这两种作意。

  《披寻记》三八七页:

  七种作意皆摄有学及非学非无学二种作意者:由七作意通世出世,是故说摄有学及非学非无学二种作意。

  「七种作意皆摄有学及非学非无学二种作意者:由七作意通世出世」,这一句话明白了;通世间非佛教徒修学禅定的人,所以「非学非无学」他也有七种作意,「是故说摄有学及非学非无学二种作意」,这句话说明白了。

  癸五、摄遍知等(分三科) 子一、了相胜解观察作意

  了相、胜解、观察作意摄遍知作意。

  这是第五科「摄遍知等」作意,分三科,第一科是「了相胜解观察作意」。就是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观察作意这三种作意「摄偏知作意」,四十作意里边有个「遍知作意」。这遍知作意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了相、胜解、观察,具足这三个意思叫「遍知作意」,所以是相摄。

  子二、馀三作意

  馀三作意,摄正断作意。

  「馀三作意」是哪三个?就是远离作意、摄乐作意、加行究竟作意,这三个作意能摄四十作意里面的「正断作意」;「正断作意」就是断烦恼。现在这远离作意、摄乐作意、加行究竟作意也是能断烦恼,所以他们有相同的意义,所以可以相摄了。

  子三、加行究竟果作意

  加行究竟果作意,摄已断作意。

  这是第三科,子三、「加行究竟果作意」。这「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七作意里边最后一个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摄已断作意」,摄四十作意里面那「已断作意」,就是烦恼已经断了,得解脱的境界,那正好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它们是相通的。

  癸六、摄四所缘境事(分三科) 子一、摄有分别无分别影像所缘(分二科) 丑一、观察作意

  观察作意,唯摄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

  这是第六科「摄四所缘境事」,分三科,第一科是「摄有分别无分别影像所缘」。这一科又分两科,第一科「观察作意」。「观察作意」,就是七作意里面那个「观察作意」,它「唯摄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这四十作意里边有四种所缘境事,第一个就是「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就是在定里边修毗婆舍那观,那麽就是有分别,心里分别这是无常的、这是无我的、这是不淨的,这是分别,当然这是如理作意,那麽正好就是观察作意,这样意思。

  丑二、馀六作意

  馀六作意通摄二种。

  这第二科是「馀六作意」,就是除掉了观察作意,剩馀的六种作意是「通摄两种」,就是「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无分别影像所缘作意」这两种;其馀的六种作意,都可以通摄这两种了。

  子二、摄事边际所缘

  事边际所缘作意遍一切摄。

  这是第二科「摄事边际所缘」。这第二科「事边际所缘作意遍一切摄」;前面那个「事边际所缘」怎麽讲的?就是「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叫做「事边际所缘作意」。这个所缘境的作意是「遍一切摄」,七种作意都摄了,七种作意都包括这个意思的。

  子三、摄所作成办所缘(分二科) 丑一、通七作意

  所作成办所缘作意,若就初门、遍一切摄。

  这是第三科「摄所作成办所缘」,分两科,第一科「通七作意」。

  「所作成办所缘作意」这是四十个作意里边的一个。这个「成办」就是它的作意圆满了;不断的用功修行,也就是不断的作意,这时候已经圆满了,所以叫做「所作成办所缘作意」。这个作意「若就初门遍一切摄」,「初门」、若就七种作意的意思来说,它能够把七种作意完全包括在内,所以叫「遍一切摄」。

  丑二、唯加行究竟果作意

  就第二门、唯加行究竟果作意所摄。

  就第二门来说意思就不同了,那就从四十作意来说;四十作意来说就是「唯加行究竟果作意所摄」,就四十作意来说,这个「所作成办所缘作意」和七种作意只有那「加行究竟果作意」,彼此是相合的。那「加行究竟果作意」也就是「所作成办所缘作意」的意思,这件事做成功了,那样意思。

  癸七、摄胜解思择及寂静(分二科) 子一、皆所不摄

  最初胜解思择作意,皆所不摄。

  这是第七科「摄胜解思择及寂静」,分两科,第一科是「皆所不摄」。

  「最初胜解思择作意,皆所不摄」,就是这个发心的这个修行人,他最初开始学习;假设是佛教徒,他对于佛法的道理认真地学习,他得到了一种智慧,对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得到了一个决定的认识,那麽就是胜解。他能这样去「思择」、思惟观察作意,「皆所不摄」这七种作意都不包括,不包括这七种作意的。什麽理由呢?看这《披寻记》。

  《披寻记》三八七页:

  最初胜解思择作意皆所不摄者:谓于最初思择诸法时,未修定地七种作意,是故说言皆所不摄。

  「最初胜解思择作意皆所不摄者:谓于最初思择诸法」的时候,「未修定地七种作意」,这七种作意都是在禅定里面修的;我们初开始没得定的人,你「胜解思择作意」是不属于七种作意的,七种作意你一个作意也没有。那个「了相作意」是通于禅定,通于四禅,但是也通于未到地定。我们初开始静坐的时候,未到地定没有得到,没得到,但是心里面也可以去思惟这四念处的,但是这时候七作意里面一个也没有,这样意思。

  子二、遍一切摄(分二科) 丑一、举一分胜解思择作意

  若奢摩他而为上首,遍一切摄。

  前面是子一、「皆所不摄」;现在第二科是「遍一切摄」,分两科,第一是「举一分胜解思择作意」。

  「若奢摩他而为上首」是「遍一切摄」,若是这个人他不断地努力,他已经得到了未到地定,得到了初禅,这个人他在奢摩他里面先是寂静其心,就「奢摩他为上首」「为上首」就是「为先」的意思,然后就修毗钵奢那了,修这胜解作意了。这样子修行的人「遍一切摄」,这七种作意都包括在内了。

  丑二、例一切寂静作意

  若最初寂静,若毗钵舍那而为上首,当知亦尔。

  这第二科是什麽意思?「例一切寂静作意」,就是与其他的寂静作意与前面这个作意相对比;前面这里面第一科是「最初胜解思择作意皆所不摄」这是一个,第二是「遍一切摄」,有这样意思。那麽现在这底下第二科,就是丑二;「若最初寂静,若毗钵奢那而为上首,当知亦尔」,应该知道也和前面一样,也又是「皆所不摄」,又「遍一切摄」的,所以「当知亦尔」。底下那个《披寻记》解释的明白了。

  《披寻记》三八八页:

  若最初寂静至当知亦尔者:于九种心住中,最初令心内住,是名最初寂静。于尔所时,未于离欲发起加行,故七作意皆所不摄。若奢摩他而为上首,遍一切摄,由是说言当知亦尔。

  「若最初寂静至当知亦尔者:于九种心住中,最初令心内住,是名最初寂静」,我们最初修这奢摩他的时候,令心寂静不要向外攀缘,那麽安住在所缘境上就叫做内住,那个九心住裡面的内住,那麽这就叫做「最初寂静」。「于尔所时,未于离欲发起加行」,他一直地欢喜静坐,就那麽多的时间内,他一直地没能够修不淨观,「未于离欲发起加行」,「离欲」就是放弃世间的五欲;对于这件事他没有努力修行,他没有修这个离欲的法门。这个时候,你没修这个离欲的法门,你就不属于这个法门之内的,这个意思。「故七作意皆所不摄」,这七作意,你一个也没有;虽然是静坐了,使令摄心不动,但是你「七作意」没有。那麽这表示什麽意思呢?表示这七种作意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你要得到未到地定、得到禅,第二是要修不淨观,所以「若奢摩他而为上首,遍一切摄,由是说言当知亦尔」,这样意思。如果你没修不淨观,你没能离欲,你不是七种作意;七种作意你没有。你没有一点定,你也没有。你又要有定,你要在定里面修不淨观,这个时候你才有这个七种作意。这是一个意思。

  癸八、摄一分具分(分二科) 子一、前六作意

  前六作意,通摄一分及具分修。

  这是第八科「摄一分具分」,分二,子一「前六作意」。「前六作意」,这七作意裡边「前六作意」,最后一个作意不在内。「通摄一分及具分修」,他能够摄一分或者摄具分,这样讲,这个话里面有什麽意思?那麽这个「前六」就是了相作意、胜解作意,最后那个加行究竟果作意不算在内;这什麽意思呢?这里面有点差别。譬如说非佛教徒,他能够放弃世间的五欲,他能够去到深山里面去静坐,成功了,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非想非非想定,那麽他是有定;但是没有修四念处,没有四念处的智慧,只是修定,只是一分。说我是佛教徒,我相信佛法,但是你修四念处,你能这样观身不淨、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但是没得定;这样说,修四念处是慧,有慧而无定;外道有定而无慧,只有一分,而不是有两分,「具分」就是两分。那麽有的佛教徒他得定了,他得到未到地定,他又能修四念处、修不淨观,那麽就叫做「具分」,又有定又有慧,也有慧也有定叫作「具分」;有的人只有一分而没有具分。那麽「前六作意,通摄一分及具分修」,这都是具足的。

  子二、加行究竟果作意

  加行究竟果作意,唯摄具分修。

  「加行究竟果作意」,前面六作意是这样的意思,那麽最后一个作意是什麽意思呢?「唯摄具分修」,这是具足了,这当然是指佛教徒得到禅了,他有四念处智慧、他也能修,这是最殊胜,这样意思。

  癸九、摄无间殷重

  无间作意、殷重作意,遍一切摄。

  这是第九科「摄无间殷重」这两种作意。这「无间作意」和「殷重作意」是「遍一切摄」,遍七种作意都赅摄在里面了;「无间作意」里面也有这七种作意,「殷重作意」里面也有这七种作意,这两个是这样子。

  癸十、摄随顺对治(分二科) 子一、初二作意

  随顺作意,初二所摄。

  这是第十科「摄随顺对治」,「随顺作意」和「对治作意」,先说这个「随顺作意」。「随顺作意,初二所摄」;「初二所摄」什麽呢?就是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这了相作意和胜解作意在四十作意里面是「随顺作意」所摄。这个「随顺作意」也就是修不淨观,观察色受想行识是如病、如痈、如疮、如刺、如箭,像箭射到身上那麽苦,是无常、无我的,你能这样子修这厌患对治,这样子就叫做随顺作意。那麽这个「随顺作意」,这是四十作意里面的;在七种作意里面就是初二种作意,就是了相作意和胜解作意,他们是相顺的。这是第一科,底下第二科。

  子二、远离等作意

  对治作意,远离、加行究竟二作意摄,及摄乐作意一分所摄。

  「对治作意,远离、加行究竟二作意摄」,这四十作意里面有个对治作意,你修这四念处去对治烦恼,能灭除烦恼,那个对治作意。对治作意就是什麽作意呢?在七作意里面就是远离作意、加行究竟作意;这两种作意和对治作意是相摄的,这样意思。

  「及摄乐作意一分所摄」,这个「摄乐作意」是七种作意之一,这个对治作意和那个摄乐作意里面有一分是相摄的,因为摄乐作意不止一分,它能够是「乐断乐修」,所以继续修不淨观来断烦恼,那麽就是属于对治作意;但是这个摄乐作意里面还有一个喜乐的成份,那就不属于对治作意了。而这「摄乐作意」能断烦恼,能继续地向前进步,那一部分就在对治作意里面可以不管,可以不摄在内。所以只是摄乐作意裡面的一部分和对治作意是相摄的,就是能灭烦恼这部分。

  癸十一、摄顺清淨观察(分二科) 子一、摄顺清淨

  顺清淨作意,唯摄乐一分所摄。

  这是第十一科,「顺清淨作意」是什麽?你们的记忆力好,「顺清淨作意」是什麽?修这个六随念:佛随念、法、僧、戒、捨、天,就这六种作意;其实我们静坐也可以这样观,你观察佛的功德、法的功德、僧的功德,也观察戒的功德、观察捨、观察天,可以这样思惟。这样思惟就能生欢喜心,我持戒清淨就生欢喜心,我也具足信戒闻捨慧,诸天在天上享受那麽样的大自在、大安乐的境界;他们为什麽能生到天上,得到那麽多的乐呢?因为有信戒闻捨慧的关係;我现在也有,我对于佛法也有信戒闻捨慧的功德,所以我要生天我也是可以,我也能得那种乐,那麽心里就会欢喜。这样一欢喜,就把惛沉破出去了;静坐的时候惛沉、沉没,这样子去修六随念,就把惛沉破除去了,所以这叫做「顺清淨作意」。这顺清淨作意是「摄乐作意一分所摄」,七作意里面的摄乐作意一分所摄的,因为「摄乐作意」里面也有喜乐的事情。

  子二、摄顺观察(分二科) 丑一、明所说

  顺观察断未断作意,唯观察作意所摄,此就断对治说。

  前面是「顺清淨作意」,这底下说「顺观察作意」,分两科,第一科「明所说」,第二科「例当知」。这个「明所说」。

  「顺观察作意」,就四十作意里面有个顺观察作意,「顺观察作意」是干什麽的呢?就是「断未断作意」,和前面的观察作意有相同的意思;我断烦恼?是没断呢?这样观察。「唯观察作意所摄」,这是相同的。「此就断对治说」,这样讲这观察作意,是就那个「断对治说」,能断烦恼来说。

  丑二、例当知

  若就所馀,随应当知。

  若就四十作意来说呢,那就不只于此了。看这底下说。

  《披寻记》三八八页:

  若就所馀随应当知者:前说顺观察作意,或复观察自己所证,及先所观诸法道理,是名所馀。就此为论,顺观察作意,亦为了相、胜解、观察、加行究竟果四作意摄,由是说言随应知。

  「若就所馀随应当知者:前说顺观察作意,或复观察自己所证,及先所观诸法道理,是名所馀」。「就此为论」,是就这个为论,「顺观察作意,亦为了相、胜解、观察、加行究竟果四作意摄,由是说言随应当知」,是这样意思。

  这观察作意「就断烦恼来说」,那个四十作意的顺观察作意就和七作意裡的观察作意所摄,它们是相同的;「若就所馀」,那就不是了,也可以观察真如,也可以观察自相、共相的道理,那就不只是断烦恼的事情,所以它的含意就宽了。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读《安世高传》,安世高的同学,出家人,明经好施,死了以后堕畜生道,作龙王去了。为什么一个修行人会堕到畜生道?人家供养的饭菜不合他胃口,他心里有点不高兴,就这么一点点不高兴,他堕落在畜生道。 我们想想,我们今天的德行比不上人家,我们的嗔恚心、分别心、嫉妒心、执着心,不知道比他重多少倍!他修的福报大,还能作龙王,想想我们将来会堕落到哪一道,这是值得我们深深警惕的。 要知道,修行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在起心动念之处,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还有没有爱好?还有没有嫌弃?顺自己意思的生欢喜心,不顺自己意思生嗔恚心,这就造业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