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32
2014/9/4   热度:40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32 子五、无间超越入诸定别(分二科) 丑一、无间入诸等至(分二科) 寅一、徵 复次云何无间入诸等至? 「复次云何无间入诸等至?谓如有一得初静虑乃至有顶,然未圆满清淨鲜白」。前面是第三科「修习所缘诸相作意」。在这一大科裡面分二科,第一科「能作四事」,第二科「能入诸定」,能入诸定裡面第五科,一共是六科,现在是第五科「无间超越入诸定别」,这是第五科。 「无间」和「超越」是两个意思。「无间」是没有间隔,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非想定,中间没有其他的间隔,按照次第这样入定。「超越」就是不同了,它不按次第,所以和「无间」是不同的。所以这裡分两科,第一科是「无间入诸等至」,这一科先是「问」。 「复次云何无间入诸等至?」就是这个修行人,他怎麽样没有间隔的能够入诸多的定?不只是一种定。这是「问」,底下就回答这个问题,分两科,第一科「举种类」,「种类」就是入定的人。 寅二、释(分二科) 卯一、举种类 谓如有一得初静虑乃至有顶,然未圆满清淨鲜白。 「谓如有一」,就是说比如有一类的人得「初静虑乃至有顶」,他能够放得下,也不怕辛苦,他成就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无色界的非非想定,叫做「有顶」,「有」的最高,三有中的最高的地方,就是非非想定。 「然未圆满清淨鲜白」,成就是成就了,但是还不是「圆满」的「清淨鲜白」,就是其中还有一些烦恼,有爱烦恼、见烦恼、或者是慢烦恼、高慢的烦恼。因为有这些烦恼,所以不是清淨,不是鲜白,清鲜洁白,也还是清淨的意思。这是说得到了色界四禅和无色界的四空定,可是成就是成就还不圆满,是这样的修行人。 卯二、辨顺逆 先顺次入,乃至有顶;后逆次入,至初静虑。 这是第二科「辨顺逆」,就是说明无间入定的相貌。 「先顺次入」就是成就了这个四禅八定的人,这件事并没有能够毕业。他还要续续地用功修行。续续修行怎麽样修行法呢?「先顺次入」,随顺次第来入定;就是由未到地定入初禅、由初禅入二禅、由二禅入三禅、三禅入四禅、四禅入空无边处定,由空无边处定入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这是随顺这个次第,由浅而深,是「先顺次入」,这样顺次入到最后,就是「有顶」。这是无色界四空定的最后一个定,非非想定。 「后逆次入」,先是顺次入,后来就是倒过来,逆其次第,「反其次第入至初静虑」,就是先入非想非非想定,然后就从非想非非想定出来,入无所有处定;无所有定出来,入识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出来,入空无边处定,然后再入第四静虑、第三静虑、第二静虑乃至初静虑,也是「后逆次入初静虑」,这样子去用功修行。 我们这个懈怠的人,我们也可能上早晚殿,另外好像没有什麽事情做,很自在的,没事情做。实在那个修行人事情很多,每天静坐得欲界定,也不容易,费了多少辛苦可能欲界定成功了,成功了还是很微小的,还要得未到地定,还要续续辛苦;得了未到地定还要续续努力,就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非想定。初开始成就的定都是不是那麽圆满,都是不圆满的。 像我们初开始把愣严咒背下来了,背是背下来了还不熟。有时候背一背那几句又忘了,要特别地还要去念,要天天背、天天背,背久了才就能熟了,现在得禅定的人,亦复如是,也是。他是由初禅乃至到非非想定,由非非想定乃至初禅,一直这样训练,没能够圆满清淨鲜白,就需要续续地用功才可以。这上面《坡寻记》可以看一下。 《披寻记》四○五页: 得初静虑乃至有顶等者:得三摩地及三摩地圆满,此名为得。然于尔时其心犹为三摩地生爱味慢见疑无明等诸随烦恼之所染污,是故说未圆满清淨鲜白。 「得初静虑乃至有顶等者:得三摩地及三摩地圆满,此名为得」,就是你成就了,就叫做「得」。「圆满」了,乃名为「得」。你得了三摩地,只得一个未到地定,这是不圆满的。只得初禅也不圆满,要四禅入定都成就了,才圆满。 「然于尔时,其心犹为三摩地生爱、味、慢、见、疑、无明等诸随烦恼之所染污」。虽然是成就了四禅八定,但是从禅定裡面生出来的爱着心、高慢心,还有一些我见、还有疑、还有无明,这麽多的烦恼染污其心,这个修行人还有这个。我们欲界的人为欲所烦恼,为欲所染污,这个色界天上、无色界天的定成功的人,他定也会生出来烦恼,仍为烦恼所染污。「是故说未圆满清淨鲜白」,原来是这个原因,就是还有烦恼的关係。 丑二、超越入诸等至(分二科) 寅一、徵 复次云何超越入诸等至? 前面是「无间」,无间分两个意思,一个顺无间,一个逆无间。这底下就是第二科「超越入诸等至」。前面是「无间入诸等至」,现在是超越,「超越入诸等至」分二科,这一科是「问」。 「复次」,复次的意思,前面说了一个大义,还没有说完,还有不同的意思,续续下去要讲说的,所以叫做「复次」。怎麽叫做「超越入诸等至」呢? 寅二、释(分二科) 卯一、明超越(分二科) 辰一、举顺超 谓即于此已得圆满清白故;从初静虑无间超入第三静虑,第三无间超入空无边处,空处无间超入无所有处。 「谓即于此已得圆满清白故」,就是这底下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明超越」,先说「顺超」。 「谓即于此」,就是说这个修行人,就在他所成就的四禅八定上面,所成就的什麽定呢?就是「已得圆满清白故」,就是前面所说的四禅八定,现在是圆满地清白了、清淨了。就是经过长时期的入定,经过长时期的修行,当然这是指佛教徒,佛教徒得了这个定的时候,他会修四念处的智慧的观察,就能破除去这个爱、味、慢、见、疑、无明的烦恼。当然初开始是没有现行,没有烦恼的活动,烦恼的种子还是在,然后续续努力才能把烦恼清除,烦恼种子才能灭除去,那就是无漏定了。 现在这是说,这个佛教徒,「即于此」,已成就「圆满清白」的四禅八定。「从初静虑无间超入第三静虑」和以前不同了。他从未到地定,入到初禅的时候,「无间」没有其他的间隔,就起入「第三静虑」,是超过第二静虑,就直接地入第三静虑;由初禅出来就入在第三静虑了,不入第二静虑,第二静虑是超过去了。这还是不是容易的事情。 「第三无间超入空无边处」,由第三静虑出来,没有其他的静虑的间隔,就直接地入于空无边处定,超越了第四静虑;第三静虑和空无边处定,中间有个第四静虑的间隔的,现在把第四静虑超越了,没有第四静虑的间隔,就能入空无边处定,这还是不容易的。 「空处无间超入无所有处」,空无边处定和无所有处定中间有个识无边处定,现在把识无边处定超越了,由空无边处定直接就入无所有处定,超一个,中间的一个定超过去了,超一个定。 辰二、例逆超 乃至广说,逆超亦尔。 「乃至广说,逆超」,这第二科是「例逆超」。这个「逆超」在这裡只是说这一句话,没有详细说出来。「逆超」就是先入非想非非想处定,然后就入识无边处定,中间那个无所有处定超越了;由识无边处定出来,又入色界的第四禅,到空无边处定又超越了,就这样子乃至到初静虑,这样子超越。「乃至广说,逆超」,由逆的次第也能超越,顺也能超,逆也能超,「乃至广说,逆超亦尔」,是这样的。 卯二、简极远(分二科) 辰一、明边际 以极远故,无有能超第三等至。 这是第二科「简极远」,简别这个「极远」,就不能超了。前面说是超越,是一个逆超,一个顺超。现在简别这个「极远」还超不超呢?分二科,第一科「明边际」。 前面说「超」,只能超中间一个,逆也好、顺也好,只超一个,为什麽不能超二、超三、超四呢?「以极远故」,那是太远了,距离太远的时候就不能能超。「无有能超第三等至」,没有能够由初静虑超越第三静虑入第四静虑,不能超二;若是由初静虑出来,入第四静虑,中间超越两个静虑,那就是超二。现在说「无有能超第三等至」,第三等至,这不能超,不能超越它。 辰二、简差别 唯除如来,及出第二阿僧企耶诸大菩萨,彼随所欲入诸定故。 「唯除如来,及出第二阿僧企耶诸大菩萨」,这是第二科「简差别」。前面说这个边际,它超越的能力到此为止,就是边际。这底下「简差别」,还有不同的情况,怎麽的?「唯除如来」,就是佛不在内。佛是可以超,佛可以超二、超三、超四、超五、超六都可以,由初静虑就入非非想定也是可以。这裡面还有一个问题,初静虑也是定,二、三、四、五、六、七、八都是定,由定入定,或者由初禅入非非想定这是超,但是另外超,根本没有入初禅,由散乱心就入非非想定,这是不得了,这是超得更是远了,这是佛就是能这样子。 「及除第二阿僧企耶」,就把佛简别出去。第二个人呢,出了第二阿僧企劫,初阿僧企劫、二阿僧企劫,到了第三阿僧企劫的菩萨、诸大菩萨也是能超越的。 「彼随所欲,入诸定故」,这两类人,一个佛和第三阿僧祗劫的诸大菩萨,他能随心所欲,「入诸等至」。他就由散乱心,我要入第四静虑,就入四静虑;我要入非非定,就入非非想定;由非非想定我愿意出来直接入初静虑,就入静虑,不管是那一个静虑,那一个定随意地可以入,随意地可以超越。不管是逆、不管是不逆,都能这样子。《披寻记》: 《披寻记》四○五页: 乃至广说逆超亦尔等者:谓从无所有处无间超入空无边处,空处无间超入第三静虑,第三无间超入最初静虑,是名逆超。顺超逆超皆唯超一,故言亦尔。无有超二能入第三等至者,以彼彼处缘相悬远不邻近故。 这个所缘相距离得太远了,他这个力量不够,「不邻近故」。邻近就是初禅和二禅是相邻近,二禅和初禅也是相邻近,那麽初禅和三禅、四禅距离就是远了,所以太远了的时候不能超,当然这还是功夫的问题。 子六、熏修静虑别(分二科) 丑一、徵 复次云何熏修静虑? 「复次云何熏修静虑?谓如有一已得有漏及与无漏四种静虑。」这个能「入诸定」一共是六科,现在是第六「熏修静虑别」。他们得到定的人他还不断地要训练自己,这裡面还有很多的差别的,第一科是「问」。 「复次云何熏修静虑?」在修行裡面有所谓「熏修静虑」的话,这句话是什麽意义呢?这是「问」,底下回答,回答就分两科,第一科「辨杂熏修」,分两科,先是「标成就」,标示出来他们成就了这个境界的人。 丑二、释(分二科) 寅一、辨杂熏修(分二科) 卯一、标成就 谓如有一已得有漏,及与无漏,四种静虑。为于等至得自在故,为受等至自在果故,长时相续,入诸静虑。 「谓如有一已得有漏,及与无漏,四种静虑」,这个人成就了有漏的四静虑,也成就了无漏的四静虑。这个无漏的四静虑,就是他对这个四静虑的定的境界,没有爱、见、慢、疑各式各样的烦恼,没有这些烦恼,烦恼的种子也没有了,那麽就是无漏的四种静虑。有漏的就是还是有烦恼的,他若成就了无漏的四种静虑,当然是有漏的四种静虑也是成就的。 「为于等至得自在故」,说这个人,他成就了有漏、无漏的四种静虑,他现在还不能够就算是毕业了,他还要续续地要修行的,为什麽呢?「为于等至得自在故」,因为他还想要,他在四静虑和四空定能够得到自在,我要入定的时候,我要入就能入,我要住在定裡面就可以住,我要出定就能出定,就是随心所欲的自在,那麽这也不是容易的。 「为受等至自在果故」还有为了享受这个禅定裡面的果报,这个果,所以他要续续地「长时相续入诸静虑」,他要长时期地相续地不断地入诸静虑,要入初静虑、二、三、四、五,乃至到非非想定、有漏定、无漏定,要「长时相续地入诸静虑」的。有的时候入24小时,有时候入三天,有时候五天,有时候七天,常常地入定这样子。《披寻记》: 《披寻记》四○六页: 为于等至得自在故等者:若于等至得随所乐得无艰难得无梗涩,名得自在;由此自在,于诸等至数数入出,领受现法,身心乐住,转更明淨,终无退失,及淨修治胜功德道,是名彼自在果。 「为于等至得自在故等者:若于等至得随所乐得无艰难得无梗涩」,没有困难,没有阻碍,若有阻碍就有困难,若有困难也就是有阻碍,想要入定不行,总觉有点障碍,你要慢慢调,你才能入定。要住定的时候,要出定的时候,都有可能有问题。现在这个人没有这些事情了,「名得自在,由此自在,于诸等至数数入出,领受现法,身心乐住」,这个人入出等至数数入、数数出,「领受现法身心乐住」,「现法」就是现在,现在的色受想行识裡面,它有乐住,受想行识是心,色是身。一入定的时候,裡面特别的安乐,和我们没有得定的人不同,所以他有这种享受,乐住。「转更明淨」常常入定,常常出定,入住出、入住出,常常这样训练就对于禅定裡面的境界,明而又淨,就是裡面特别的光明而清淨。 这个「明淨」这裡面的问题,比如说这个灯,光是80度,那麽就和60度不同,这个60度和80度中间差20度,这20度的光就破除去20度的黑暗,80度的光就是比60度增加了20度的光,这样说60度的光虽然是很光了,它若照80度来说,它还和20度的黑暗共住是这样的意思,乃至到更高尚的光明都是这样子。得到禅定的人,裡面也有同样的情形,「转更明淨」,你初得禅定的人,到最后纯熟了,常常训练自己,对入、住、出纯熟了的人,中间还有这些问题的;「转更明淨」,那就是初得定的人,还不是十分明淨的。 「终无退失」,你常常入、住、出这样训练,长时相续入初静虑,你这个定就特别牢固,而不会有什麽特别的因缘,使令你退失、失掉了,就不会退。「及淨修治胜功德道」,你常常入定,不但不退而还具足了更殊胜的能力,什麽能力呢?「能淨修治胜功德道」,这裡面简单的说就是有神通,这个神通后面有解释,这个神通的力量是由禅定来的,没有神通是没有禅定的。 所以那「淨修治」,就是清淨的来修治这一念心,我们欲界的人,在欲上有执着有烦恼。这个得到色界定、无界定的人,他在定裡面也有执着,这个执着就是障碍,使令他得到的功德不是那麽理想,所以要时常的用佛法来修治它,就是修四念处了,才能得到殊胜的功德。功德之道,这个「道」就是因,由因而得功德的果,「是名彼自在果」。这样说「得身心乐住」,这也是果,「转更明淨」也是果,「不退失」也是果,还得到其他的神通、四无碍辩各式各样的功德果。 有漏无漏,更相间杂,乃至有漏无间无漏现前,无漏无间还入有漏,当知齐此熏修成就。 这个「标成就」,这裡说完了。「有漏无漏,更相间杂」,他长时相续入出静虑的时候,怎麽样入法呢?就是有漏、无漏互相间杂的入定;这样子就是入初静虑也是有漏地,然后就是入无漏的初禅,这样子,又由无漏的初禅出来,又入有漏的初禅,这样子,入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非想定都是这样子。 「更相间杂,乃至有漏无间无漏现前」,这就是这个意思,详细地乃至初禅、二禅是这样子,三禅、四禅也是这个样子,乃至非非想定也是这样子,所以有漏的四禅八定,不间隔就入无漏的四禅八定;那麽无漏的四禅八定在你心裡面现前了,这个无漏的四禅八定不间隔又入有漏的四禅八定,这样子不断地训练训练自己。「当知齐此熏修成就」,我们应该知道,就是到了这个程度,你这个熏修禅定就成功了,是这样的意思。 卯二、释自在(分二科) 辰一、等至自在 若于是处是时是事欲入诸定,即于此处此时此事能入诸定,是名于诸等至获得自在 这是第二科「释自在」。前面是「标成就」,这地方成就自在了,分二科,第一科「等至自在」。 「若于是处是时是事」,这个修行人在这个地方、在这个时间,为了这件事「欲入诸定」,他想要入初静虑,假设的话,「即于此处此时此事能入诸定」,他想要这样子,就能这样子能办到,「是名于诸等至获得自在」。我心裡面想要入空无边处定,想归想不能立刻入定不行,那就是不自在,看《披寻记》: 《披寻记》四○六页: 若于是处是时是事欲入诸定等者:四种静虑地地差别,名之为处。若昼若夜时分差别,名之为时。诸所知事境相差别,名之为事。于静虑中随所乐欲多所成办,是名获得自在。 「若于是处是时是事欲入诸定等者:四种静虑地地差别」,四种静虑,每一地都是有差别的,初静虑地和二禅就不同,二禅、三禅、四禅都是不同的,这叫做「名之为处」。「若昼若夜时分差别,名之为时」,这是「时」,说是我白天,随时愿意入什麽定,或者黑夜也是一样,随时可以入什麽定,这是时间。 「诸所知事境相差别,名之为事」,很多所要知道的事情,境相是不一样的,就叫做「事」。这是什麽意思呢?比如有人来出家,要来出家,阿闍黎,我想要出家拜你做师父可不可以?我们没有得定的人,有什麽办法知道可不可以的呢?是不知道的,若得了禅定的人,他随时可以入定,他就入初禅,随时入初禅,入了初禅以后,在禅裡面,他有天眼通,或者宿命通,一下子就知道了,这个人是有善根,他这一生可以得无生法忍的,立刻就知道,那麽他立刻答覆说可以,可以收你做徒弟。 说是这个人他入初禅的时候,他不知道,由初禅发出的天眼通和宿命通,不知道,看不出来,那麽入二禅、入三禅、入第四禅的时候,发的天眼通、漏尽通才知道。由初禅裡面发的天眼通和宿命通所知道的境界有限度,就不如二禅,二禅不如三禅,三禅还不如四禅,第四禅是最圆满了,但是他随时就是很迅速地,一下子就能入定,一入定神通就现出来,立刻就知道。但是我们若和这种人说话,我们不知道他在入定,裡面有这些事情,不知道。就看见他,你这麽一问,他就回答了,其实他那麽短的时间内,他已经入了很多定了,已经现出神通来了,但是我们还不知道。所以这是「是名于诸等至获得自在,名之为事」。 「于静虑中随所乐欲多所成办」,很多事情都能知道,那你功夫不够就不行,就是不知道,说我要出家或者怎麽地,或者说这个人有病了,医生也看不好,没有办法,来问问师父病什麽时候好,一样,无论什麽事情,他很自在的,随时入定就能知道。 我们去问佛菩萨,当然这也是我们要有那种因缘,看上去他是由父母所生的身体,他已经做我师父做了20年了,我们肉眼又不知道他是怎麽回事,但是他有那麽多的神通道力,是多少年、多少生,或者是多少劫了,修行来的功德,不是说没有什麽修行,就有这个功德的,不是那麽回事,「名之为事」,这就叫做「若于是处是时是事欲入诸定,即于此处此时此事能入诸定,是名于诸等至获得自在」,获得自在的。 我们出家人的广律上,那些阿罗汉有些在家佛教徒,或者非佛教徒,有时候请问比丘一些事情,有的答覆得很对,有时候答覆得不对,也有这个事情,目犍连尊者大神通的境界,有时候也会说错话,说得不对了,也有这个事情。 辰二、等至自在果(分四科) 巳一、乐住明淨 等至自在果者:谓于现法乐住,转更明淨。 「等至自在果者」,前面说「等至自在」。色界四禅就叫做等至,无色界四空定也叫做等至,那是第一科。第二科「等至自在的果」,有什麽好处呢?分四科,第一科「乐住明淨」。 「等至自在果者:谓于现法乐住,转更明淨」。这个杂修静虑的这位修行人,「有漏无漏更相间杂」,这样的天天用功的修行,修行有什麽的好处呢?「谓于现在乐住,转更明淨」,是现在,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就是现在;现在他一入定的时候,就有特别高尚的、高深的享受,有乐的住,住在安乐的境界裡面,住在非常快乐的境界裡面。 我们社会上的人,非佛教徒或者是佛教徒,没有努力用功,没有去静坐,只是散散乱乱地用功的人,散散乱乱用功的人,对于静坐成就的人的事情不知道,只是表面上看他在那里坐一坐,走走路睡觉吃饭,就是看他的表面,他真实的境界,他不知道,一点也不明白,不知怎麽回事。其实那个大修行人,是不可思议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不要说佛的境界,就是一般有多少修行的境界,你表面上也是不能知道的,『若以色见我』,从表面的形象去看,他说话的音声,这是不能知道的,何况佛的境界。 「谓于现法乐住,转更明淨」,辗转地深入到最高的境界,更加的「明淨」。那个「明」的境界,那个「淨」的境界都更高深,你常常静坐你也会感觉到这个明,静坐的时候,心裡面明的成份不是很高,有明的成份;有寂静、淨的成份都是由浅而深的,明也是由浅而深的。已经成功了的人,已经得了无漏的四静虑的人,他的明也还是要继续深入的,到佛的境界才是圆满的,所以他「转更明淨」,使令他的「现法乐住」更大,更到高深的境界去了。 我们若是常常地多读经论的话,对于佛菩萨这修行人的境界,虽然不能体会到,但是可以推想,这裡面是有享受的,但是这是更高明的境界,不是世间上的欲乐所能及的,不是欲乐所能及,所以也应该能够放得下,能把世间上的事情能放得下,容易向上,向上去进步的,这件事也应该容易办的,是这样的意思。 巳二、得不退道 又由此故,得不退道。 这是第二科「得不退道」。成就了高深的四禅八定,当然也不是那麽容易退,可不是说决定不退,也不是。有一种特别原因也可能会退,怎麽样才能不退呢?你要不断地入定,不断地熏修,「有漏无间无漏现前,无漏无间还入有漏」,这样子,不断地训练自己。「得不退道」,你才能成就不退转的圣道,成就了以后不会再退了,不会再退失的。所以那个不退,也是由修行来的。 巳三、引胜功德 又淨修治解脱胜处,及遍处等胜品功德能引之道。 这是第三科「引胜功德」。前面说有漏无间、无漏无间这样的熏修,不但是能够得不退道,又能够得到「解脱胜处,及遍处等胜品功德能引之道」。由「淨修治」,因为初得到这种禅定的时候,就刚才说过,还是有一些烦恼,有爱烦恼,感觉到禅定裡面,这个轻安乐很可爱,就是有爱烦恼,爱、见、慢、疑各式各样的烦恼。现在修,你常常这样入定,在定裡面修四念处的时候,就能够清淨地,能对治出去这一切的烦恼。这样子你的道力就更加的深奥了,就会得到解脱的功德、得到胜处的功德、或者遍处的功德,还有种种的功德「胜品功德」。「能引之道」,或者能引之道成就了,所引的功德也就出现了,是这样的意思。 《披寻记》四○六页: 又淨修治解脱胜处及遍处等者:此中解脱,谓八解脱。胜处谓八胜处。遍处谓十遍处。如下自释。等言、等取无诤愿智无碍解等;如是等类,名胜功德。引此方便,名能引道。由淨修治解脱为先,方能引彼诸胜功德。是即修习解脱为能引道,诸胜功德为其所引,如是差别应知。 「又淨修治解脱胜处及遍处等者:此中解脱,谓八解脱」,八解脱这个法门,「胜处」就是「八胜处」,「遍处谓十遍处。如下自释」,下面不远的地方就有解释了。「等言」这个「等」字是怎麽说的呢?「等取无诤愿智无碍解等」,无诤三昧,须菩提尊者无诤三昧第一,这无诤三昧还有一个愿智三昧,这愿智三昧也是不可思议。「无碍解等」,就是四无碍辩,四无碍解,这些就是叫做等至,这个等至就是代表这些意思在裡面。「如是等类,名胜功德」这个胜功德。 「引此方便,名能引道」,就是引发出来这麽多功德的方便,用这样的方便就能引发出来这麽多的功德,那就叫做「能引道」。「由淨修治解脱为先,方能引彼诸胜功德」,怎麽样才能引发呢?就是你要淨修治,清淨,用佛法的四念处,来对治那麽多的烦恼,你才能得到八解脱,先得到八解脱以后,「方能引彼诸胜功德」。这八解脱很重要,八解脱就是圣人修行的法门。「是即修习解脱为能引道,诸胜功德为其所引,如是差别应知」这是说这一段。 巳四、生五淨居(分二科) 午一、略标 若有馀取而命终者,由此因缘,便入淨居。 这是第四「生五淨居」。这个得自在果,第一个自在果,是「乐住明淨」,第二是「得不退位」,第三「引胜功德」,这是第四「生五淨居」,就是你在人间这样用功修行,等到命终了的时候,就生到色界天、第四禅天以上「五淨居天」,就生到那里去了。这个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 「若有馀取而命终者」,「馀取」这句话什麽意思呢?这个「取」,十二因缘裡面说,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就是十二因缘裡面的取,这个取、这个爱着心,你常常地在禅定裡面修四念处,是断爱缘取,但是还没有全部的断掉,还有剩馀的取着,有剩馀的烦恼,若是完全断掉了,就入无馀涅槃了,因为你没能够完全断,还有剩馀的执着,没有完全断,那麽这个圣人死了到那里去呢? 「而命终者,由此因缘,便入淨居」,就是往生到色界天的第四禅以上的五淨居天,到那里去了,那就是三果圣人,三果圣人在那里。也不是在初禅,也不是二禅,也不是三禅,超越了三禅,也超越了第四禅,到那个地方去住。那全是圣人的境界,而没有凡夫的,那全是三果圣人,初果、二果也不能去,「便入淨居」,这底下解释。 《披寻记》四○六页: 若有馀取等者:由有色界爱为缘取未全远离名有取馀。由如是取摄受先所积集行等种子功能现前,是故命终当生五淨居处:谓无烦、无热、善现、善见、及色究竟,如前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四卷三页) 「若有馀取等者:由有色界爱为缘取未全远离」,这个你有初禅的爱取,你想到二禅去还是不行的,初禅的爱取就把你困住了,你想超越二禅,你一定要把二禅的爱取灭了才能到三禅,这都是要经过修行的。说这个三禅天的爱取的烦恼,你没能够对治,你想到四禅还是不行的。所以他这就是若「由有色界爱为缘取未全远离,名有馀取。由如是取摄受先所积集行等种子」,你以前修戒定慧、修四念处所栽培的功德,种子的「功能现前」,「是故命终当生五淨居处」,「谓」,五淨居天是什麽呢?「无烦、无热、善现、善见、及色究竟」,这五淨居。「如前有寻有伺地说」,这一段文,前面(陵本四卷三页)已经说过了。 午二、别释(分二科) 未一、举馀品类(分三科) 申一、标差别 由葌中上品,修诸静虑有差别故,于一切处受三地果。 前面生五淨居是「略标」,底下「别释」,分两科,第一科「举馀品类」,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差别」。 「由葌中上品,修诸静虑有差别故」,由于这个杂修静虑,这裡面分葌品有中品、有上品的不同,这样修诸静虑有差别故。「于一切处受三地果」,由初禅乃至四禅这一切处,受三种不同的果报,什麽呢?底下第二科指「前说」。 申二、指前说 如前有寻有伺地,已广分别。 这一段义前面已经说过了,底下已说。《披寻记》上说。 《披寻记》四○七页: 由葌中上品修诸静虑等者:由葌中上品修初静虑有三果生:谓梵众天、梵前益天、大梵天。如是第二静虑亦有三果:谓少光天、无量光天、极淨光天。第三静虑亦有三果:谓少淨天、无量淨天、遍淨天。第四静虑亦有三果:谓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如前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四卷三页)由是故说于一切处受三地果。 「由葌中上品修诸静虑等者:由葌中上品修初静虑有三果生:谓梵众天」是一个果,「梵前益天」是一个果,「大梵天」是一个果,这是初静虑三品的修行就得这三种果。「梵众天」就是一般的人民,「梵前益天」就是那里的,像帮助大梵天王的人,等于就是臣,大臣似的。「大梵天」在初禅是最高的一个修行境界。「如是第二静虑亦有三果:谓少光天、无量光天、极淨光天」,这是第二禅。「第三静虑亦有三果:谓少淨天、无量淨天、遍淨天」,这是第三禅。「第四静虑亦有三果:谓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所以这段文说,由葌中上品修诸静虑有差别故,于一切处受三地果,这样的意思。「如前有寻有伺地」说过了,「由是故说于一切处受三地果」。 申三、辨最胜 修习无寻唯伺三摩地故,得为大梵。 这是第三科「辨最胜」,辨别那个三品修行裡面最殊胜的果。「修习无寻唯伺三摩地」,就是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还有无寻无伺地这三种三昧,现在这裡说是第二种,「修习无寻唯伺三摩地故,得为大梵」,成功了你就可以为大梵天王,初禅的天王了。 未二、例此受果 由葌中上上胜上极品,熏修力故,生五淨居。 这是第二科「例此受果」。由于这个修行人,他这个杂修静虑,由葌品的修行,中品的、上品的、上胜品、上极品,有这五种差别故,生五淨居天,这样的意思。 寅二、料简静虑(分三科) 卯一、于彼生 当知因修清淨静虑定故,生静虑地,不由习近爱味相应。既生彼已,若起爱味,即便退没;若修清淨,还生于彼。或生下定,或进上定。 「当知因修清淨静虑定故,生静虑地,不由习近爱味相应。既生彼已,若起爱味,即便退没」,这是第二科「料简静虑」。这「料简静虑」就是重新再解释这个静虑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于彼生」,就是于彼的境界已得生去,得往生了,能够往生到那个地方去,叫做「于彼生」。 「当知因修清淨静虑定故,生静虑地」,应该知道是「因修清淨静虑」,因为你修成了,清淨的「静虑定故生静虑地」,你才能往生到那个静虑地那个地方去的,就是清淨的静虑。「不由习近爱味相应」,不是因为你对禅定的乐,你数数的爱着,你有这样的爱着心相应的话,是不可以的,是有问题的。 「既生彼已,若起爱味,即便退没」,说是我得到初禅,得到二禅了,得到了成就了。若在人间修行成就了,寿命到就死了,死掉以后就往生到初禅,就往生到二禅,就这样。「若起爱味」,如果你若是生到那个禅天以后,你对禅的轻安乐,你有爱着心的话,「即便退没」,那麽你就由天上又死掉了,就回到人间来,又退没了,就是寿命短了,所以「若起爱味」,还是不行的。 「若修清淨,还生于彼」,虽然是退了,也不要紧,还不是说永久是没有希望,不是的。你再继续修,又得到清淨禅了,「还生于彼」,那麽你死掉了,又会生到天上去,又生到初禅、或者生到二禅、或者生到三禅,「还生于彼」。 从这个地方就会知道一件事,说是我们人间有的人,我们看见他也没有修行过,他若遇见因缘一静坐,一静坐就成功了,好像没有受过很多的辛苦,他就得初禅、得二禅、得三禅、得四禅了,就是前生修过。修过,但是有爱味的关係,他从天上退下来了,退下来了,但是那个力量还是很大的,今生他遇见好因缘他就能成功,不遇见因缘还不行,不一定,所以现在可以知道这件事。 所以人与人,各有因缘莫羡慕人,哎呀!我已经修了多少年都没有成功,他修三天就成功了,你不能和他比的。但是他也不是侥倖来的,还是经过多少年或多少生努力来的,不过他已经成就了,但是他若有点过失,退下来了,是这麽回事的。「若修清淨,还生于彼」,他还是容易地,虽然是退了,但是还是容易成功的。 「或生下定,或进上定」,那他在人间初禅修好了,就生到下定,就是初禅。「或进上定」,这是最高的,就是第四禅,是这样子。 这是卯一「于彼生」,卯二「于修习」。 卯二、于修习(分三科) 辰一、标 先于此间修得定已,后往彼生。 这是「于修习」。「先于此间修得定已」,这个事情先要在人间,多数是在人间还不是欲界天,先要在人间修得成功了定,然「后往彼生」,才往生到天上去,「往彼生」,然后才能生到天上去的。第二科是「徵」。 辰二、徵 何以故? 什麽原因呢? 辰三、释 非未离欲,得生彼故;非诸异生,未修得定,起离欲故。 「非未离欲,得生彼故」,这是第三科解释,因为我们若是对于欲界的色声香味触这个欲、这个执着,爱着欲界的色声香味触。如果若是这样的话,你就是没有离欲,对于欲界色声香味触的执着心,你没有能够对治,欲界的色声香味触你没有对治。没对治,你就没有离欲。没有离欲,你是不能生到色界天去的,是不能的。所以「非未离欲,得生彼故」,是不能的。 我们就说我们的苦恼境界,我们也出了家,也是修行,或者没有出家也能修行,用功修行,忽然间得个好梦。这个好梦也可能告诉你,什麽什麽吉祥的事情,也可能警告你一下,有什麽事情你要谨慎,也可能这样子。这个梦从那里来的?这个梦就是你的善知识,谁是你的善知识,也可能是你的父亲,也可能是你的母亲,也可能是你的哥哥、你的弟弟,也可能是你的儿子,他们出家修行成功了,到天上去了,到天上去的时候,但是他和你以前是有过关係的,有关係,他有时候还照顾你,他就会来告诉你,但是他没有出名,他告诉你是告诉你,你不知道他是谁,你不知道的。当然也可能是佛菩萨,也可能是佛菩萨告诉你,但是这件事情就是不知道。但是我们从这经论上,从这些佛菩萨的这些大慈悲教化众生,这些事情上看,道理就是这样子。 比如说这个人用功修行有人捣乱,有个鬼或者有个魔王,他来捣乱,那就是你前生有缘的人,你们变成冤家了,本来感情很好的,变成冤家了,变成冤家的时候,怎麽样呢?你用功修行若有成就的时候,他就来障碍你,道理是一样的。因为有恨,这个恨也要发生作用的;如果有爱,将来也会发生作用,就是这样子。你和他以前结过好因缘,他现在修行成功了,生到天上,他不会忘掉你的,有时候来帮助帮助你,就是这些事情。所以有爱也是有事情,有恨也是有事情。 所以从事实上看,或者从我们的智慧来推论这件事,不要同人结恨,要同人结善缘,他若是修学圣道的时候,成就他,不要障碍他。他有过失,你告诉他,你不可以做错事,做错事将来不得了,这也是好。做功德的时候,成就不要障碍,不要障碍人。所以是「于此间修得定已,后往彼生。何以故?非未离欲,得生彼故」,你没有离欲,没有离欲你出不去的,你不能从这裡到天上去,到色界天,也不能去的。 不能去这个道理很明白,比如说是你欢喜这个地区,这个地方令你满意,你就不愿意离开这裡,这个道理是一样。那地方都是治安不好,很多苦恼事,你当然不愿意去,你不愿意去就是不能去,一样,我们到天上去,你欢喜去,但是这个地方实在来说要去,还捨不得,捨不得那就是不能去,所以「非未离欲,得生彼故」。 「非诸异生,未修得定,能离欲故」,不是这个异生,就是我们凡夫,我们凡夫没有修得定,没有得定就不能离欲。这个欲和定是不能够并存,在我们的一念心裡面,若有欲就不能有定,若有定就不能有欲。所以我们说不管出家人、在家人,大家都可以静坐,严格地说在家居士你若是欲放不下,这个定是修不好的,小小的是可以,你想要有成就是很难的,非要把欲放下,先勉强自己,然后你去静坐,慢慢、慢慢才能成功的。这《披寻记》把它念下来: 《披寻记》四○七页 或生下定或进上定等者:最初静虑是名下定;于一切定最为下故。如是渐次胜进乃至第四静虑,是名上定;于初静虑皆为上故。身生欲界,名于此间;依欲界身,修诸静虑。离下欲故,上爱得起,由是为缘,于当来世,往彼受生。 「或生下定或进上定等者:最初静虑是名下定」,就是色界四禅的初禅是下定。「于一切定最为下故」,他也在二禅以下,也是三禅以下,四禅,这个初禅在四禅以下,也在三禅以下,也在二禅以下,也在一切定以下,所以是名「最为下故」。 「如是渐次胜进乃至第四静虑,是名上定」,说三禅以上,也是二禅以上,也是初禅以上,「第四静虑,是名上定;于初静虑皆为上故」,于三静虑是上,于二静虑也是上,于初静虑皆为上故。 「身生欲界,名于此间」,这个文上说,「身生欲界」,我们这个身体是生在欲界这个范围内,叫做此间,「名于此间」。「依欲界身,修诸静虑」,依止欲界的果报身,我们修诸静虑,或者初禅乃至四禅。「离下欲故」,修成功了,就把下界欲界的欲,弃捨了。「上爱得起」,得到了初禅的时候,对于初禅的爱才出现,没得初禅这个爱也生不起了,上爱得起。「由是为缘,于当来世,往彼受生」,你成就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将来寿命尽了的时候,你就生到色界天去了,不然是不能生的。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出身贫贱的人,他知足,他快乐;世间那些富贵人家,他要不知足,天天在追求,天天在那里烦恼,他的苦恼永远断不掉!自私的人很苦,现在苦,将来更苦!为什么说将来更苦?自私自利的人,所作所为都是损人利己,损人、害人,后头有果报,将来人家报复要加倍,“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他怎么不苦?心量小的人最苦,也最可怜!心量小的人,烦恼习气重,处处分别执着,念念都想到自己,跟佛的心愿不相应,我们讲得三宝的加持,他得不到!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