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35
2014/9/4   热度:35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35 寅二、空遍处 色界后边于无色中,空遍一切,故立遍处。 「八解脱」裡面是分三科的,第一科是「标经说」。第二科「随别释」,这个随别释裡面啊,第一科是「八解脱」,第二科「八胜处」,第三科是「十遍处」。这个「十遍处」分三科,第一科是「释得名」,第二科是「释经言」,第三科「明建立」。这个「明建立」就是建立这个十遍处的原因,分三科,第一科是「八色遍处」,八色遍处,第一科「徵」,第二科「释」。这个第一科「八色遍处」,讲完了。现在第二科是「空遍处」。「八色遍处」就是地、水、火、风和青、黄、赤、白,这是「八色遍处」。一共是「十遍处」,第九个遍处就是「空遍处」。 为什麽要建立「空遍处」呢?这「色界后边于无色中,空遍一切」。这个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色界的最后边就到了空无边处定,所以就是建立这个空遍处定。这个空遍处是属于无色界天的四空定之一,这个四空定之一,这个空无边处定,这个空,它为什麽放在这个十遍处裡面呢?「空遍一切」,因为空是普遍一切处的,非常的广大,「故立遍处」,所以把它建立在十遍处裡面,是这样的意思。这是一个理由。 寅三、识遍处 识所行境,遍一切故,亦立遍处。 这是第三科,这个「识遍处」。这个识是怎麽回事情呢?识是我们的心识,这个心识,它能够在一切境界上活动。这「识所行境」,这个识所活动的境界呀,是「遍一切故」,是遍一切法的。不管是什麽法,都是「识所行境」的,因此也立为遍处的。那麽这个就是以广大普遍的理由呀,才能够选在十遍处裡面,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四一三页: 遍处唯就色触二处建立等者:前四遍处触处所摄,次四遍处色处所摄,是故此说唯就色触二处建立。建立因缘略有三种:谓由色触二处共自他身,是为第一因缘;遍有色界,是为第二因缘;恒常相续,是为第三因缘。所馀眼等根色、香、味、及声、阙随一故,是故不依建立遍处:谓眼等根色唯属自身,阙共自他;香味二尘不遍一切阙遍有色;声声有间,阙常相续。 「遍处唯就色触二处建立等者」,这一科的前面那一科「何故遍处唯就色能二处建立」,这个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六种境界裡面呀,这个色和触这两种选在遍处裡面,什麽原因呢?「前四遍处触处所摄」,这个地、水、火、风,就是坚、湿、暖、动,这是前四个遍处。那麽在这个六种境界裡面看,是属于「触处所摄」。我们眼睛是不能见,坚固的坚,坚、湿、暖、动,都是由触处所摄。就这个身呀,眼耳鼻舌身,这个身去触才感觉到有坚、湿、暖、动的存在。我们眼所见的不是坚、湿、暖、动,我们眼所见的是色,这个「前四遍处」是「触处所摄」。「次四遍处」就是地、水、火、风,就是这个青、黄、赤、白。「次四遍处色处所摄」,在六种境界裡面是属于色境的。「是故此说唯就色触二处建立」,所以这裡面这样讲。 「建立因缘略有三种」,建立为十遍处的原因有三个理由。「谓由色触二处共自他身,是为第一因缘」,这个色处和触处共自他身,是自身他身都是共有这两种事情的,所以他不只是自,也不只是他,是通于自他的,所以也建为可遍处,就立为遍处了,是为第一个原因。「遍有色界」是为第二个原因,这个遍有色界,是遍有色界的。共自他身,遍有色界,那麽这是第二个理由。这个色能遍一切色界,所以立为第二个原因。「恒常相续」是为第三个原因。 这底下嘛就说「所馀眼等根色、香、味及声,阙随一故」,这个眼等根色,唯属自身。这个「共自他身」,「遍有色界」这是第三个因。「所馀眼等」剩下来的眼等根,和这个「色、香、味及声,阙随一故」,这三个理由裡面呀,有缺其中的一个,那麽所以不立为遍处。这底下嘛,就解释,「关随一故」。 「是故不依建立遍处」,所馀的眼等根色香味及声等,就不建立为遍处。「谓眼等根色唯属自身」,这底下解释这个「阙随一」,怎麽叫做「阙随一」呢?就是谓眼等根和这个眼等根的色,「唯属自身」就属于自身所有。「阙共自他」在三个理由裡面呀,他缺这个共自他,你只是属于自身,而不是共自他,所以呀,不能立为遍处。 「香味二尘」呢,「不遍一切」,在三个理由裡面呀,他不能遍一切,所以也不立为遍处,那麽不遍一切,就是「阙遍有色」,在三个理由缺这个。「声声有间」,声音声音呀,是有间断的。「阙常相续」,在三个理由裡面缺这个常相续,所以也就不立为遍处了。这是这样说,这是解释这个理由。而十遍处的它的作用在后面有解释。 癸三、明次第(分二科) 子一、辨相(分二科) 丑一、标渐次 复次修观行者,先于所缘思惟胜解,次能制伏;既于制伏得自在已,后即于此遍一切处,如其所欲而作胜解,是故此三如是次第。 「复次修观行者,先于所缘思惟胜解」,这底下是第三科,「明次第」,这八解脱这一科,第一科是「八解脱」,分三科,第一科「标经说」,第二科「随别释」,现在第三科「明次第」,说这个次第的道理。这个八解脱这一科裡面呢,分三科就是「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分这麽三科,这个「别释」这三科说完了,现在明他的次第。次第分两科,第一科「辨相」,分两科,第一科标这个渐次,标他的次第。 「复次修观行者」,前面说出来三种法门,说到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这三个法门,这三个法门不是孤立的,是互相有关係的。什麽关係呢?他说「复次修观行者」就是这个佛教徒得到了四禅八定之后,成就了这样的圣德之后,他还要继续修观行的话,先于所缘思惟分别。他就是先于所缘境思惟胜解,就是八解脱,八解脱本来是四禅八定成就了,乃至灭受想定都成就了,但是继续地、深入地思惟观察。那麽这就叫做八解脱,也就是在四禅八定裡面修四念处。修四禅八定,修四念处,就能够解脱四禅八定裡面的执着,所以叫做「思惟胜解」。 「次能制伏」这就是八胜处。这个八胜处,「次能制伏」就是对于所观察的境界,就是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的这种色法,这些色法完全是由内心的心想所现。得到了、成就了八解脱之后,他观察这个光明的境界,这地、水、火、风的光明,青、黄、赤、白的光明。而这个光明是由自己内心所变现出来,变现出来呢,又训练自己对于心所现的光明要制伏住它,制伏住它是什麽意思呢?我要现大的光明就现大的光明;我要现小的光明就现小的光明;我要现青光明就现青;愿现白就现白;我要愿意现风就出风;我要现火就出火;就是这个火,地、水、火、风也好,青、黄、赤、白也好,随我心意去变现,这叫做「制伏」。如果我现是现了,但是我想要转变它,都不能,那就是不能制伏,就是随意的活动,自在的活动。 「既于制伏得自在已」,这个修行人,他已经制伏了所现的光明,得大自在了,随意自在的变现,而没有障碍。所以我们初开始静坐修止观,我们修这个白骨观,从足至头,从头至足,你这样观察,这也有类似的境界,我愿意现一个,一具白骨就是一具,我要现七个就七个,我要现一百个就是一百个,愿意小的就现小的,愿意现大的就是大的。你要不断地这样训练,也有这种意思。 「既于制伏得自在已,后即于此遍一切处」。「既于制伏得自在已」就是八胜处修成功了。那麽然后嘛,「即于此遍一切处,就是这个八胜处,这个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的光明,观察它广大无边的示现。青色的光明,白色的光明,或者是黄色的光明,广大无边的变现,那麽这就叫做「遍一切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都是遍一切处的。 「如其所欲而作胜解」这个遍一切处什麽意思呢?就是随你的心意,你去这样去观想去,这就叫做「遍一切处」,这就叫做「制伏得自在」。这样说呢,这就是思惟胜解,先于所缘思惟胜解是八解脱,然后才能够修八胜处,八胜处修成功了,才能去修十遍处,这样意思。「是故此三如是次第」所以这个三法是这样的次第。就是逐渐的这麽修呢,是前能引后,八解脱在前,然后引出来八胜处,由八胜处又引出来十遍处。前能引后,所以有这种次第。 这是「标渐次」,底下第二科「显最胜」。 丑二、显最胜(分三科) 寅一、八色遍处(分二科) 卯一、能引神通 八色遍处善清淨故,能引贤圣胜解神通,及于诸事转变神通。如其胜解,随所转变,皆能成就。 「八色遍处善清淨故,能引贤圣胜解神通,及于诸事转变神通」。这是第二科显这个最胜,显示有最胜的功德。分三科,第一科是「八色遍处」,分二科,第一科「能引神通」。 「八色遍处」,意义就是十遍处裡面,头两个遍处,头八个,先前面八个遍处,地、水、火、风和青、黄、赤、白。这八个遍处呀,「善清淨故」,你能够修的很清淨,就是没有执着;有执着就不清淨,有执着你就不自在,就不能制伏自在,能自在就是没有执着,没有执着,所以叫做清淨。 「能引贤圣胜解神通」,我修这个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的这个八色遍处,有什麽好处呢?「能引贤圣胜解神通」,你就能够引发出来,就是能引发出来,佛教徒的贤人、圣人的殊胜的神通,这个神通现在应该是明白,原来胜解就是神通。 什麽叫做「胜解」呢?就是那个得了神通那个人,在禅定裡面他心裡面的想法、心裡面的思想。我心裡面在想,现在现出来一个黄色的狮子,你心里想:黄色的狮子就现出来了;我现在心裡面想:现出个天人,就现出个天人来;现在现出来青、黄、赤、白的光明,就现出来青、黄、赤、白的光明。就是随你的心想所变现,而那个心想,这个心想谁都会想嘛!我也会想,你也会想,为什麽不现呢?我们想:它就是不现呢?就是我们不是胜解,就是没有力量,这胜解就是有强大的力量,叫做「胜」。这个「解」在这裡说就是观想、就是思想,各式各样的思想。有强大的力量的思想,这就叫做神通,就是这麽回事。原来神通,是这麽回事。 所以这个禅定是非要修不可,这奢摩他非要修不可,奢摩他,你修,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非想定,最后乃至到灭尽定,这个是九次第定。九次第定修好了,次第定就是顺次第、逆次第,然后就超越,顺超、逆超,这样子熏禅修,然后思惟,就是八解脱完了,就修八胜处,修十遍处,这样子修的成功了,你就会有神通了。而这种神通,不是外道所能及的,外道都不行,外道现出种种神通,这佛教徒神通就可以降伏他的神通。就像祗树给孤独园那个因缘,舍利弗尊者的神通,就降伏了那个外道的神通,就是这样的意思。 「能引贤圣胜解神通」,这个…我们一开始学习《瑜伽师地论》,学这个前面第一地〈五识相应地〉,学了第二地〈意地〉。我心裡在想:学这个干什麽?这有什麽意思呢?我们可能就是心裡面也是有这个厌烦。但是我们若对弥勒菩萨有恭敬心的话呢,不应该厌烦,就是他若这样说,一定有个原因的,一定是有理由的。所以后来就会明白了,原来就是劝我们发道心的。劝我们发道心,对世间上的这个颠倒迷惑人的事情要认识,那都是苦恼的事情。要发出离心,厌坏所缘,是这麽意思,后来才知道这个意思。那麽修了禅定的时候,说我们得神通,对!你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就可以修神通的,但是那是一般的神通,若是你再继续修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然后引出来的胜解神通,这是圣人,佛教徒所特有的神通,不是外道所能及的。 我们初开始,佛教徒初开始用功呢,是重视慧,而不重视定,所以有慧解脱罗汉。但是你深入诸法实相的时候,这些有大菩萨境界和大罗汉的境界,大菩萨的境界到佛的境界,那一定是深入禅定。初开始不是,一定要有高深的禅定,就是有未到地定也是可以,可以得阿罗汉果,就可以得无生法忍的,但是若深入诸法实相的话,若有深入,有陀罗尼也,有三昧、陀罗尼无量无边的殊胜功德,那非要深入禅定不可。所以「能引贤圣胜解神通」,这个贤圣是能有神通的人,他有什麽神通呢?有胜解神通,就是虽然没有,就有了,由无而有,就可以有这种境界。 「及于诸事转变神通」,这是又一种神通,就是各式各样的因缘事,可以转变的神通。转变的神通,譬如说我距离从这裡到某一个地方有五千里路这麽远,但是这个有胜解神通的人呢,他就观想这个五千里就变成一里路,他一下子就到了,走五千里路就像走一里路那麽近,就是可以远可以变成近,那近也可以变成远。譬如说是距离一千万年有这麽久远的事情,他可以变成他一天,可以把他缩成一天,这一天也可以变成一大劫。无论时间的长短,这个空间的远近,他都可以随意的转变,都可以。所以「诸事转变神通」,这些神通,这叫做转变神通。「如其胜解,随所转变皆能成就」,这底下说,如其胜解,就随顺那个贤圣人的胜解,你想要怎麽想皆能成就,随所转变也一样可以成就,一样可以成就,有这麽大的广微妙的神通。 《披寻记》四一三页: 能引贤圣胜解神通等者:胜解神通,谓神境智,此能领受示现诸神境故。转变神通,谓彼神境,一变为多,多变为一故。依定自在,于馀所有自相可变色物起馀胜解,皆随胜解一切转变如实非馀,是名转变。如下菩萨地说。(陵本三十七卷四页) 卯二、能变受用 又能变作金银等物,堪有所用。 「又能变作金银等物,堪有所用」,这个披寻记的科,前面说能引神通,这是第一科「能引神通」,第二科「能变受用」。 「又能变作金银等物」,说这是一个山,这山就是土和石头,这麽一个山。那他说这个山是黄金的,他心裡面想:这个山是黄金的,那麽就是黄金;说是白银的,那麽就是白银的;说是这是个金山、是个银山,他说这个是土的,就是土,就是随他随意的变现。「又能变作金银等物,堪有受用」,他若由他的胜解的力量,说这是黄金、这是白银,这是种种的珍宝,那就是真实就是了,你就可以用,真就是黄金,就可以用,可以受用。 这个佛在世的时候,两个龙王,两个龙王不高兴这个波斯匿王,不高兴他呢,是那样。这个波斯匿王是在佛边听法,听法的时候,这两个龙王,由目犍连尊者降伏了以后,就带这个龙王到佛这裡来听法,这个龙王就变成一个端正人,就到这儿来,可是龙王那能瞧的起波斯匿王,那麽也就是来,对他也没有什麽特别,就坐下来也就听法。这波斯匿王心里想:你这个人是我的老百姓,怎麽对我都没有礼貌,心里头也不高兴,不高兴那麽将来有机会就处罚你。龙王也是有神通的,哈!你要处罚我,也是不高兴!那麽法会散会了,这龙王就是像个高山大石头像下雨似的,就来破坏波斯匿王的皇宫。那麽这个事情,这事情没有出现,佛就知道了,佛就派这个目犍连尊者去救波斯匿王去。这个目犍连尊者在虚空里入定了,现神通,把龙王降下来的高山大石头,或者是这些杀害波斯匿王的这些东西,就变成莲花了,变成了一个馒头了,变成了七宝了。最后这个龙王一看,愤怒了老半天,要杀害波斯匿王,结果是一点也不能杀害,是怎麽回事情?一看,目犍连尊者在那里静坐,马上他明白了跑了。 那麽这就是什麽呢?这就叫做「转变神通」,你所那些杀害人的那些东西,他就用神通能转变,这杀害人们东西能变成利人的东西,「堪有受用」。所以这个行菩萨道的,发无上菩提心的人,对于的有神通的确是好啊!度化众生是有用的,但是在凡夫的时候,也一样,有神通也是有用,可是凡夫没有断烦恼,有的时候也会有过失,有过失似乎有神通还是好,还是好,不过这要努力的多静坐才可以,你不多静坐,没有禅定,没有禅定就没有神通,那麽只是乾着急,是不行的。这《披寻记》的解释也是很好。 《披寻记》四一三页: 又能变作金银等物等者:前说转变如幻所作,不堪受用,今此不尔,谓能变作财食众具与实无异,堪能受用,是故别说。 寅二、识遍处 由识遍处善清淨故,便能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 这是第二科「识遍处」,前面是「八色遍处」,这十遍处前八个说完了,现在说到这个识遍处,识遍处,修这个识遍处有什麽好处呢? 「由识遍处善清淨故」,因为你这个用八解脱,由四念处在识遍处…识无边处定裡面修四念处,把这个识清淨了没有着,然后又修识遍处,识是过去识、现在识、未来识,这个识是遍于十方三世的,这样子修成功了,这个修成功了的时候,就是「善清淨故」。 「便能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就能够引发,也就是可以说是成就,就是从你的清淨心裡面,引发出来,这样的功德,什麽功德呢?「无诤三昧」,这《金刚经》提到,这个须菩提尊者无诤三昧第一,无诤三昧第一呀,我们大多数还是不大说不明白,原来在《大毗婆沙论》上说明白了,无诤三昧第一怎麽讲呢?无诤三昧是大阿罗汉才能有,但是须菩提尊者无诤三昧第一,其他的阿罗汉不能和须菩提比。这裡面有什麽事情呢?这个这有无诤三昧的阿罗汉,他愿意修无诤三昧的这种阿罗汉,他这一天他要出去,到聚落去,到什麽地方去办事,办事的时候他先入定,他一入定他就看见了,我今天要出去是经过什麽什麽地方,是遇见什麽什麽人,遇见什麽什麽人,那个人不高与我,我在那里他不高兴,那麽这个时候,他完全知道总总情形,他就避免这个人的因我而起烦恼,他就能够避免,他能避免这些事,避免的结果是什麽呢?就是他若到任何地方去的时候,大家都是很和善的,没有一个人因此而有烦恼。所以叫『无诤三昧』。 那麽其他的阿罗汉有的时候不管这一件事,你有烦恼是你的事,不关我事,他还是照他原来的意思去做事,那这就不是无诤三昧,就是有、有诤,有烦恼。那麽佛也有无诤三昧,在这个《大毗婆沙论》的解释,佛不这样子,佛是这个,这一回,这一天在什麽地方,到什麽地方去做事,当然也会知道。一入定的时候知道,什麽地方会引起什麽问题,引起什麽问题?如果有烦恼的时候,佛法怎麽处理呢?佛的心境和须菩提尊者不同,说是他会有烦恼,虽然有烦恼,但是能度化他得圣道,这件事还是可以做,不要因为有烦恼就不做了。这若站在无诤三昧的立场来看,就是不一样了,和须菩提尊者那个情形不一样。所以说,须菩提尊者无诤三昧第一,是这样。是《大毗婆沙论》有讲这件事。现在这裡说无诤三昧怎麽有的呢?原来就是这样有的,由这个,「识遍处善清淨故,便能引发无诤三昧」。 这个『愿智三昧』是什麽意思呢?这个愿智三昧,就是对于世间上,不是说第一义谛,是说这一切缘起法,某一种事情我不太明白,我想要明白,那怎麽办呢?就是成就了愿智三昧的人,这个不明白的事,就会明白,就是他什麽呢?就是没有入愿智三昧之前,他先要去作念,作念我希望我明白这件事是怎麽回事,是属于过去的,或者是未来的,或者是现在的。这样一祝愿以后,然后就入定,入这个愿智三昧,一入了三昧以后,从三昧出来以后就明白了,所要知道的事情就知道了,那麽这叫做愿智三昧。 是「无碍解等」,无碍解等就是四无碍解,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还一个辩说无碍解。那麽这个四无碍解,四无碍解之中,这个『法无碍解』就是佛所说的无量无边的法门,这个语言文字,无量无边的语言文字的这些法门。『义无碍解』就是无量无边的文句裡面所表达的义,这是义,也能无碍解。第三个是『词无碍解』,无量众生有无量的语言,你能通达无碍,这叫做词无碍解。第四个就是『辩说无碍解』,你能够宣扬,能用无量无边的语言,宣扬无量无边的佛法,无障无碍的,能够广度众生,叫辩说无碍解。这样的功德也是由这裡引发出来的。 所以「由识遍处善清淨故,便能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这裡是这样。我们在这个《华严经》的〈十地品〉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善慧地都是四无碍解,这个四无碍解成就了,这可见这个识遍处这个法门是很高深的境界。 「诸胜功德」这上面说这个意思,识遍处的清淨、善清淨,由内心的清淨便能引发无诤三昧、愿智三昧、无碍解的三昧,「诸胜功德」,这个识遍处有这麽大的力量。这是第二科。第三科「空遍处」。 寅三、空遍处 由空遍处善清淨故,随其所欲,皆转成空。 你这个「空遍处」你修成功了的时候,「随其所欲皆转成空」,所有的境界你若愿意说是空的,这裡有高山,你心裡面观想高山是没有,就没有;说有大海,就没有;说这裡面起火了,这个众生为火所烧很苦,念你的名号,那麽你就是观想这个火没有了,就没有了,「随其所欲皆转成空」。 说我们要在…要去到社会学校去读书,拿一个硕士,拿一个博士学位,或者是我能够做总统,做国家总理,做最高领导人,有最高名誉、名位。现在说是我们这儿学佛法不是这个事情,得四禅八定,然后得八胜处、八解脱、八胜处、识遍处,能引发贤圣的转变神通、胜解的神通,能引发无诤三味、愿智三味、无碍解的三味,能够「由空遍处善清淨故,随其所欲皆转成空」,能有这样的成就。这件事怎麽样?这件事怎麽样?我感觉好过去到社会学校读书,好过。 头有一个多月,在柏克莱有一位我们出家人,我第一次见面,他是从中国大陆来的在那边读书。他同我说,我再过二、三年毕业以后,我到你佛学院来读书,来学习佛法好不好?我说你现在就来,你不要在那里读书,现在就来,你现在年记轻,记忆力好,赶快学习佛法,佛法是宝在你的心裡面装很多的宝,你到柏克莱读书那都是垃圾,他没有话说掉头走了。我说学习佛法有多好,学那个又怎麽的呢?刚才我同一位法师说,我没有,我只是乡村读私塾,后来到城市去读中学,没有大学学业,但是我心裡面不感觉遗憾。然后这位法师说读到大学然后在社会做事,只能用小小,很多学的很多都没有用,都没有。现在来说,对!都没有用,还是学习佛法好,学习佛法是这样,有这高尚的成就,心情快乐,可进可退。是『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这样说,可进可退。我愿意自己在一个深山裡面住也可以,在大众里住也可以,一天把腿子一盘一静坐,腿子不盘也可以,到厨房去烧饭供养大众僧也可以,『达则兼善天下』也是可以。是达也好、穷也好,心裡面无分别,无二无别,你看这个境界多好,说是人家要作废了,自己还勉强,不需要这样。若是你行菩萨道的时候,愿意做什麽就做什麽,做总统就是做总统,愿意做个大比丘尼也是可以,愿意做个大比丘也是可以,随遇而安,这件事是值得的,所以是「由空遍处善清淨故,随其所欲皆转成空」。 今天有法师告诉我讲个故事,我现在心裡头故事讲一下。这个忧波鞠多尊者,好像这个故事有讲过吧!忧波鞠多尊者呀,有一个人、有个比丘来他这儿来,要跟他学禅,忧波鞠多尊者说可以,但是要听我的话,我说什麽的就怎麽的,不然的话,你走!不要在我这裡学禅。好!我听你的话。那麽就住下来,住下来,这忧波鞠多尊者一入定,一看!这个人可以得圣道,但是有一点执着。什麽执着?对于自己的身体爱的心太厉害!爱着这个身体,你碰他一点就不行!那麽因此而不能得圣道,所以现在要把这个爱着心要减轻一点。那麽好,怎麽办法呢?想出个办法来。 然后,这一天叫他来过来,说你跟我来,那麽就到深山裡面去,说叫你上树,他就上树,爬就爬的高,很高的大树爬上去了,爬上去说是你把脚,一个脚把左脚,他登在树枝,树的树枝上面,把左脚放下来,然后他也照办了,然后把右脚也放下来,然后把左手也不要攀树,放下来,然后你把右手也放下来。他心里想:我只剩这一个手,拽住我的身体就悬在这裡不掉下了,这一放下不就掉下去了,然后看看这下面是个大坑,这个树的周围是很深很深的大坑。哎呀!我这掉下去不是摔死了吗?忧波鞠多在旁边说:放下来!心想最初是打了合同了,订了契约了,我说是要听话的嘛,不听话不行,好!我就一放下来,就掉下来,掉下来一看嘛是个平地,不是大坑。 那麽这件事,就是忧波鞠多尊者,可见就成就了这功德。本来是平地,但是他心裡面说这是一个大坑,那麽就是大坑,那麽可是他一掉下来,又是个平地,就是有这自在的境界。这一来这个比丘对于身体的执着减轻了,经过这一回的训练就减轻了,减轻了,教他修四念处就到了阿罗汉了。这个忧波鞠多尊者能作这样的善巧方便度化众生,也就是他有这个条件,我们没有这个条件,我们不行,所以「由空遍处善清淨故,随其所欲皆转成空」。 子二、喻合(分三科) 丑一、解脱位 譬如世间瓦铁金师,初和泥等,未善调练,解脱位亦尔。 「譬如世间瓦铁金师」这底下第二科是「喻合」,前面说到次第的时候,先是「辨相」,而后就是第二科就是「喻合」,用譬喻来说明这个次第。譬如世间上瓦铁的金师,这个金属的一切东西,他能做这种东西,打铁的这些人,瓦师,铁是金师,现在这是说瓦师,就是陶师。 「初和泥等,未善调练」,把这个泥用水把它和起来,和起来把它搅和,还没能够使令这个泥很调、很调柔,不能把它弄得调柔,「练」就是搞它、把它调柔。「解脱位亦尔」,这个八解脱这个阶段的时候也是这样子,就是你这个四禅八定,修四念处来调它,用四念处来调它,就是解除去、破除去一切的执着,但这件事还没有做成功。 丑二、胜处位 如善调练,胜处位亦尔。 「如善调练,胜处位亦尔」,如果进一步,你不断的来调,不断的这样练习,这个泥就好了,就特别的调和、调柔。这个时候就可以比喻这个修行人,八胜处的阶段也是这样子,「亦尔」。 丑三、遍处位 如调练已,随欲转变。遍处位亦尔。 「如调练已」,这是第三科,调练完了,调练成功了以后,「随欲转变」,随你的意思。你愿意做一个锅,做一个盆,做一个碗,做一个茶杯,都可以,「遍处位亦尔」,这个遍处位也是。就是八胜处修好了以后,就修十遍处,十遍处也是这样子。这是「喻合」说完了。 壬二、三三摩地(分二科) 癸一、牒 复次三三摩地者: 「复次三三摩地者,云何空三摩地,谓于远离有情命者及养育者数取趣等,心住一缘」。这个三三摩地,前面解释八解脱,「摄诸经宗要等」,分两大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第二科是「摄释一切」。「摄释一切」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摄宗要」,「摄宗要」这科分十五科,裡面第一科就是「八解脱」。这一科讲完了。「八解脱」裡面包括八胜处、十遍处。现在是第三科「三三摩地」,三三摩地分两科,第一科是「牒」,牒是什麽意思,就是标出来,把这个题目所要宣说的这个法门的题目标出来,是这样的意思。 「复次三三摩地者」,前面把八解脱这些法门说完了,但是还有其他的,什麽呢?还有三三摩地,这个也是很重要的法门。 这是「牒」。第二科是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别辨相」,辨三三昧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先说「空三摩地」,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癸二、释(分三科) 子一、别辨相(分三科) 丑一、空三摩地(分二科) 寅一、徵 云何空三摩地? 云何叫做空三摩地呢?空三摩地,怎麽讲呢?这是「徵」。底下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标」。 寅二、释(分二科) 卯一、略标 谓于远离有情命者,及养育者,数取趣等,心住一缘。 这就叫做空三摩地,先把这空三摩地的大义标了来,列出来,是什麽呢?「谓于远离有情命者」,这空三摩地,实在来说,就是得到未到地定,或者得到四禅八定,你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裡面修空三摩地,这是这样的意思。修这空三摩地怎麽修法呢?就是「远离有情命者」,「远离」这个字就是弃捨的意思,怎麽叫做弃捨呢?就是我们凡夫的时候,心裡面有我执,执着有我。 这个「有情」这句话?就是「情」就是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就是有情识的众生;或者「情」是爱着的意思,就是在色受想行识裡面,有一个我,执着有一个我,这个我是很可爱的,我爱着这个我,爱着自我,那麽这就叫做「有情」。旧的翻译,就翻个『众生』,众生就是我的意思。现在「远离有情」,就观察在禅定裡面观察色受想行识裡面我不可得,是这个意思。色受想行识不是我,离开了色受想行识之外,也是没有我的。这个我是自己虚妄分别名叫做我,有个我,实在是没有我的,这样子所以叫做无我,就是修无我观的意思。 「命者」,这个命者是什麽呢?就是现在这个我,现在得现在一个果报,这个果报,这个「命」就是色和心,生理的组织和受想行识的精神的作用,组合起来,这个寿命正在存在的时候,这个生命体正在存在的时候叫做「命者」。这个命者就是这个我,现在得到人的生命,这还是指我说的。 「及养育者」,养育是什麽呢?他在栽培未来生命的业力,栽培就是创造,创造将来生命的业力,叫做「养育者」。用这句话来看一切众生都是这样子,信仰佛教的也好,不信佛教的也好,在这个大社会裡面活动。我们看这个人都在那里栽培,在培养他将来生命的业力,果然的确是这样子,每人都是这样子,不过佛教徒好一点。佛教徒能够做好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诸佛教』。佛教徒好一点,但是凡夫也不能出离这个范围,那麽叫做养育者。每一个人都在那里活动,栽培他将来的生命,这叫做「养育者」。这个养育者是谁呢?这个「者」是谁呢?就是我,那个我在那里活动,是这个意思。 「数取趣等」,养育者是在因上说,数取趣是在果上说。就是数数的,一次又一次的去得果报,他不厌烦。得一个人的果报,受了很多苦,但是还不知足,还继续地得果报,或得到三恶道的果报,或者得到天的果报,不知厌足,这就叫做「数取趣」。就是这个我在那里做这件事,这个我在那里,生出来种种的贪瞋痴,这叫做有情。 这个「命者」呢?我是现在的果报,现在的果报主、果报体、果报者;这个「养育者」,他在那里造生死业;「数取趣者」是将来去得果报,一次一次去得果报,都是在我,都是指我说的。 「远离有情,远离命者,远离养育者,远离数取趣者」,这是观察我不可得,虽然这个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眼识、耳识乃至意识在活动,但是我不可得,观察我不可得,观察色受想行识裡面刹那刹那的生灭变化,但是常恒住不变的我不可得。这个『无我观』照理说不是很难修,色也不是我,受想行识也不是我,另外也没有我,色受想行识是刹那刹那生灭变化的,那麽另外又没有一个常恒住不变的我,所以我不可得。就是观察,这样子思惟,这样思惟的时候,「心住一缘」。 这个「心住一缘」可以分两个解释。初开始修,假设我们是在欲界定裡面这样子思惟,当然我们就是现在种种虚妄分别、种种烦恼的分别心。现在转变所缘境,思惟我不可得,思惟完了以后,也没有什麽不同,还是原来样,这时候呢?就是观,观我不可得,然后修止的时候,这个止,止在什麽地方呢?当然也可以止在这个我不可得的这个地方,但是我们可能,因为奢摩他修得不太好呀!好像不可得这个地方也抓不着什麽,很难止,只好止在腹部的起落也可以,或者止在息上也可以,这样子去修止。当然这不是三昧,若是得到未到地定,若是得到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那可是不同了。那他若是观察我不可得,那属于修慧了,那虽然没有见到第一义谛,但是接近了,他就可以止在不可得这个地方,那叫做「心住一缘」。心就住在那个我不可得、离一切相的境界那里,可以心住一缘,那就是三摩地了。 若是已经成功了,就是圣人的境界,这个「心住一缘」就是我空真如了,就是真如的境界。所以什麽叫「空三摩地」呢?这是观察我不可得,安住在真如那里,是名空三摩地,这样的意思。 这「三三摩地」解释得非常好,我们可以用,我们也可以这样用,底下又说到,就广说了,有观察空有彼果空,也有内空,又有外空。我想就讲到这裡。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真正想去极乐世界的人,要常常想着这三个条件,真信、真愿、真念佛。真信,决定没有疑惑;真愿,那是万缘都放下了,我只有这一个愿望,就是求生净土;真行,我一天到晚就这一句佛号,除这一句佛号,什么念头都没有。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