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传统宗系提要:第九章 净土宗佛教


2015/5/23    热度:355   

返回目录

中国佛教传统宗系提要:第九章 净土宗佛教

一、基本思想的形成

(一)中国结社念佛的起始

公元五世纪,僧人慧远率徒众在庐山结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中国结社念佛的起始。但还未形成净土宗的基本思想。

(二)昙鸾弘法

公元五、六世纪间,僧人昙鸾为求长生南下求请仙术。其得到仙经后返回时,遇到菩提流支,得开求后,烧毁了仙经,并由菩提流支传授了《观无量寿经》。

此后,昙鸾依《观经》专弘念佛往生的法门,受到民众的欢迎,奠定了后来净土宗的基本思想。

(三)道绰弘法

公元六、七世纪间,僧人道绰见到记述昙鸾事迹的碑文,而为之感动,于是发心专心修行念佛之法。

以后,道绰广宣念佛往生净土的思想,强调发菩提心为往生净土的根本,造《安乐集》,为以后净土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净土宗的建立

公元七世纪,道绰的弟子善导,继承道绰的法统弘扬净土思想,并建立了大乘净土宗佛教。

三、净土宗的根本知见

(一)判教

1)圣道与净土

净土宗将佛教法门判为两种法门:圣道门、净土门。

所谓净土门,指念佛往生净土的法门。

所谓圣道门,指净土门以外的法门。

2)难行门与易行门

净土宗将佛教修行体系依难易程度判为二门:难行门、易行门。

所谓易行门,指净土法门,除自力精进外,又有如来愿力加持,所以称为易行门。

所谓难行门,指大多法门,只能靠自力精进,所以称为难行门。

(二)根本知见

1)以极乐净土为归

发菩提心,以信、愿、行为法要,以念佛为方便,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究竟成佛为归旨。

2)安心

所谓安心,即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3)起行

所谓起行,指身礼拜弥陀,口称赞弥陀及一切圣众身相光明及净土庄严,心专念观察弥陀及圣众身相光明及净土庄严。以念佛、读诵经典、观察、礼拜、赞叹为五正行。其中以念佛为正定业,余四为辅业。

4)作业

所谓作业,指依四修法修行,即:

第一恭敬修,礼拜弥陀身心恭敬。

第二无余修,称名忆念弥陀及净土圣众不杂余业。

第三无间修,修行三业乃至回向发愿无有间断。第四长时修,心行相续,命终方止。

(三)根本经典

净土宗的根本经典包括:《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往生净土论》。

四、净土宗的发展

(一)初期发展

唐朝时期,慈愍慧日见禅宗的很多人,说净土宗为导引愚心的方便门,而引起门户之争。于是慧日提倡禅净双修,平息了此争。就此,净土宗形成了三个流派,即:善导流派、慈愍流派、慧远流派。

(二)宋朝后的发展

宋朝以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渐渐流行,佛教内禅、净一体的思想也渐渐兴起。净土宗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一定的发展。

(三)明清民国时的兴盛

明朝以后,莲池祩宏等主弘净土,净土宗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清朝及民国时期,由于杨仁山、彭绍升、印光等人的弘扬,净土宗全面兴盛起来,渐渐成为中国佛教最庞大的宗系。

五、净土宗的主要分支教派

(一)善导流派

善导流派是净土宗的主要流派,以体解佛愿为特点,在方便上,以念佛为正定业,其他为辅业。

(二)慈愍流派

慈愍流派,以提倡戒净并行,禅净双修,并以一切功德回向净土为特点。

(三)慧远流派

慧远流派,为净土宗形成后,庐山慧远法裔所形成,以重常识理论为特点。

返回目录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要把心量拓开,要能够容忍,要能够包容。要知道,我们的本心,我们的真心,经上讲得很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看原来的心量多大!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