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43


2014/9/4    热度:20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43

 

  丑二、释智别(分五科) 寅一、自体智摄(分二科) 卯一、无染

  无染者:显善圣性。

  这个…我们佛法裡面,对众生、对人有凡圣的差别。但是这个「圣」这个字怎麽解释?这裡面说的很简单,也很清楚,也很扼要。善才是圣,无漏才是圣。怎麽叫做善呢?「无染者:显善圣性」。就是没有染污,没有贪瞋的这一些烦恼的染污。这是圣性。

  卯二、无执

  无执者:显无漏圣性。

  没有一切的烦恼,那就是清淨了。但是还不是圣人。要怎麽样才是无漏呢?就是你是善了,有可能还是有漏的。怎麽样才能算是无漏呢?要无执,还要不执着,要通达我我所都是空的,通达一切法是如幻如化,也是毕竟空寂的。这个时候,就是没有执着了。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这个时候,才算是无漏,才算是圣人。

  寅二、补特伽罗智摄(分三科) 卯一、非凡夫所近

  非凡夫所近者:谓诸佛及圣弟子所亲近故。

  前面是约自体智,属于自体智来解释这个圣智三摩地。这底下是第二科「补特伽罗智摄」,就是约人来显示圣智三摩地。约人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是「非凡夫所近」。

  「非凡夫所近者」,经上呀,解释五圣智三摩地的时候,有这麽一句话,「非凡夫所近者」,这当然是说这个补特伽罗智的解释。「非凡夫所近者」,这个圣智三昧呀!不是凡夫所成就的,成就了,就是圣人了,不是凡夫了,所以非凡夫所近,这个话应该这麽说。就是成就了圣智三摩地,这个人是圣人而不是凡夫。凡夫可以努力地修行,成就了就是圣人了,所以不是凡夫所成就的。

  「谓诸佛及圣弟子所亲近故」,凡夫不是凡夫,那麽是谁呢?就是说一切佛和佛的弟子,这些人他们所成就的,所证悟的。「亲近」是证悟的意思。

  卯二、是聪叡所讚

  是聪叡所讚者:谓即彼所称讚故。

  这第二科「是聪叡所讚」,前面是「非凡夫所近」。这第二科是「聪叡所讚」。这个圣智三摩地,是那个特别聪明有智慧的人所讚歎的,「谓即彼所称讚故」。所以若是一件事,这个人也讚歎,那个人也讚歎,很多人讚歎,那不一定就是那一件事是怎麽样的高深,不见得。要看讚歎的那个人的程度怎麽样。如果是愚痴的人,他去讚歎那件事好,未必那件事是好事的。所以现在这裡说是「聪叡所讚」,有高深智慧的人,他要讚歎,那件事是好、是可以的。说这个圣智三摩地是「聪叡所讚」,即彼聪叡明人所称讚故。所以这是叫做圣智三摩地,是这样的意思。

  卯三、是聪叡等常不诃毁(分二科) 辰一、标相

  是诸聪叡同梵行者、常不诃毁者:谓一切时常称讚故。

  「是诸聪叡同梵行者、常不诃毁者」。这是第三科「是聪叡等常不诃毁」。分两科,第一科「标相」。

  这个经上说明这个五圣智三摩地的时候,有这麽一句话,「是诸聪叡同梵行者,常不诃毁者」,这个聪叡的人,聪叡的这个人,不只是他一个人,还有和他在一起,共同修梵行的人,就是聪叡的人和聪叡同梵行的人,常不诃毁,不诃毁这个人,不诃斥这个圣智三摩地。

  「谓一切时常称讚故」,就是一切的时间,长期地、永久地来称扬讚歎这个圣智三摩地,是这样的意思。这是第一科,是「标相」,底下是「简非」。

  辰二、简非

  非如世间初静虑等,为背下地修方便故,先以静相而称讚之,为趣上地修方便故,后以麤相而复诃毁。

  这底下「简非」,简别那个不是那麽回事的,也就是举这麽一个例子。这个圣智三摩地呀!为聪叡同梵行的人常不诃毁。我举一个相反的例子,说世间上那个初静虑,或者是初禅,或者二禅、三禅、四禅,「为背下地修方便故」,这个「背」,就是厌弃的意思,为了厌弃下地。比如说初禅,对初禅来说,下地就是欲界;若对二禅来说,初禅就是下地;若对三禅来说,二禅又是下地。就是为了厌弃下地,要修学更殊胜的法门的缘故。这个「方便」,就是行动,以此为方便而能得初禅;以此为方便而得二禅、得三禅、得四禅、得空无边处定、得识无边处定,就是这叫做「方便」。也就…或者「方便」就是一个修因;以此为因缘而有成就。为了厌弃下地的不理想,修学另一个法门的缘故。

  「先以静相而称讚之」,最初的时候讚歎初禅是最寂静的、最微妙的、最殊胜的,这样称讚它,这是初开始的时候的称讚。「为趣上地修方便故」,但是后来这个人又想要再进一步得二禅。进!趣者,进也。为了进求更高尚的境界,就是叫做二禅,得二禅的时候,就要修一种殊胜的方便。那个时候就是后,叫做后。

  「以麤相而复诃毁」,就是诃斥初禅是麤劣的,是不理想的,是苦恼的,是不寂静的。那麽就是这样,又诃斥它了,又诃责它了,又破坏它了,这就是最初的时候讚歎,而不是常讚歎它的。又有因缘就诃斥它了,可是现在这个圣智三摩地不是。为「诸聪叡同梵行者常不诃毁」,这个地方有这样的情形。这也是圣智三摩地殊胜的地方。

  寅三、清淨智摄(分四科) 卯一、寂静

  寂静者:所治烦恼永寂静故。

  这是前面解释「自体智摄」,那麽第二科解释这个「补特伽罗智摄」。这以下第三科「清淨智摄」,属于清淨智这一方面的,分四科,第一科是「寂静」。

  「寂静者」,这话是什麽意思呢?这话是讚歎那个…是清淨智的那个五圣智裡面那个第三个是清淨智,是讚歎那个清淨智的。清淨智怎麽清淨呢?第一个功德就是「寂静」。什麽叫做寂静呢?就是「所治烦恼永寂静故」。

  这个烦恼若动起来呀,令你心不安,能扰乱你,令你心不安。贪心来了也不安,瞋心来了也不安,各式各样的烦恼,只要是烦恼若来了,你的心就不安。现在你修学这个圣道,所对治的烦恼是永久的寂静,它再不动了,它再不流动了,就是灭除了。这个是指下地,把下地的烦恼对治、息灭了,所以叫做「永寂静故」,叫做寂静。

  卯二、微妙

  微妙者:自地烦恼不爱味故。

  那麽这是第二科「微妙」。微妙是什麽意思呢?「自地烦恼不爱味故」。就是你现在所住的这个地方,就是假设住初禅,那麽刚才那个寂静就是欲界烦恼息灭了。现在这裡就指初禅本身的烦恼没有了,怎麽知道没有了呢?「不爱味故」,对于初禅没有爱着的心,没有贪着的心。这味者,着也;味者,贪也。对于初禅它本身的境界,它也不爱着那就叫做「微妙」。

  这个修学止观的这个问题,就是染污的境界,心裡面不着。就染污的境界、不如意的境界,心裡面不着。就是你如意的境界,你也不着,就是这个意思。说「自地烦恼不爱味故」,就是他本身的这个如意的境界,他也不爱,就是不贪爱,也不执着的,那就叫做「微妙」。寂静是指下地,微妙是指现在的自地,是自己现在的境界。

  卯三、得安隐道

  得安隐道者:所得之道无退转故。

  这是第三科「得安隐道」。这个清淨智,清淨智的意思就是这样意思。现在这是第三科,还是讚歎这个清淨智的境界。

  什麽叫做清淨智呢?「得安隐道者」,得安隐道了;「得」,当个成就讲。你成就了安隐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很安隐、很平坦、很和平,没有一切的危险的事情,「得安隐道」。

  这个怎麽解释呢?「所得之道无退转故」,是本论作者解释经上这句话。什麽叫做得安稳道?「所得之道」,你成就的这无漏的圣道不会再失掉了。永久是…成就了就是永久成就了,不会再失掉。那就叫做「得安隐道」。若是没有断烦恼就靠不住,若断了烦恼呢,就是永久也不会再失掉了。

  卯四、证心一趣

  证心一趣者:已得无寻无伺地故。

  这是第四科「证心一趣」。这是讚歎这个圣智三摩地。那麽这个圣智三摩地这个清淨智,他证悟了心的一趣。就是浅白的说呢,就是得定。深一点说,就是得…与真如三昧相应了。是这个意思。

  「已得无寻无伺地故」,他这个时候已经成就了没有寻伺的散乱、浮动的境界。所以心裡面能够「一趣」,就是一种境界,安住在一种境界上。这样说呢,安住在二禅,这样也是合;说安住在真如裡面,没有虚妄分别,这麽解释也可以。

  寅四、果智摄(分二科) 卯一、现在安乐

  现在安乐者:能得现法乐住故。

  这是第四科,前面是解释清淨智,现在第四科解释这个「果智」,什麽叫做果智呢?「现在安乐者」,现在安乐。这个经上解释「果智」的时候这样说,「现在安乐者」,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就是现在。现在你的内心裡面很平静、很安乐、很自在的。那麽这就是「果」的意思。「能得现法乐住故」,什麽叫做现在安乐呢?就是他成就了现法乐住。他一摄心不乱,就入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裡面了。入于禅裡面有清淨的乐,安住在禅定裡面。

  卯二、后乐异熟

  后乐异熟者:引无馀依涅槃乐故。

  这是第二科「后乐异熟」,前面是现乐,这裡说后乐,「后」就是将来有什麽乐呢?就是「引无馀依涅槃故」。能逐渐地这样子用功修行能引出来、能出现无馀依的涅槃乐,所以叫做「后乐异熟」。这「异熟」说白个话就是果报。就是将来有,「后」就是将来,将来还有特别令你满意的果报,所以叫做「后乐异熟」。什麽果报呢?「引无馀依涅槃乐」,你这个圣智三摩地,能引出来无馀依的涅槃乐。

  「无馀依」怎麽讲呢?那个「依」就是身体,这个身体;「馀」就是剩馀的,没有剩馀的身体了。我们凡夫这个身体结束了,腐败了,以后又得一个身体,那个身体又会死掉了,又得一个身体。总是「有馀依」,一个依一个依,就是一个身体一个身体连接起来不断的。但是现在得圣智三摩地这个人无馀依,没有这个身,这个色、受、想、行、识一刹那间灭以后,再也没有色、受、想、行、识了。所以「引无馀依的涅槃乐故」,那就是涅槃了,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去了。所以「引无馀依涅槃乐故」,这叫做「后乐异熟」。那麽就是指涅槃为异熟,这也是方便那麽说。

  寅五、入出定相智摄(分二科) 卯一、正念而入

  正念而入者:善取能入三摩地相无忘失故。

  这是第五科「入出定相智摄」,分两科。第一科是「正念而入」。这个「正念而入者」,这个圣智三摩地,他成就了三摩地,他不是常在三摩地裡面。有的时候出来,有的时候入。他入的时候呢?是「正念而入」,心裡面没有其他的问题。

  怎麽叫做正念而入?「善取能入三摩地相无忘失故」,他能够掌握到能入三摩地相的「无忘失故」,入三摩地的相,他记忆的很清楚,他不会忘掉的。这是善取三摩地,「善取能入三摩地相无忘失故」。这个初禅有初禅的相,入初禅的三摩地的相,入二禅、入三禅、入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定,它都有它的相。所以是…「正念而入,是善取能入三摩地相无忘失故」。

  卯二、正念而出

  正念而出者:善取能出三摩地相无忘失故。

  就是他出定的时候,他能够从三摩地裡面出来,就是那个心不在无相的三摩地裡面住了,就是住于有相的境界,就是这样意思。住于有相的境界,这个心就不是无相了。「无忘失故」,他对于正念而出,正念而入,怎麽样入,怎麽样出,都是有一个境界的,他不忘失,他能记忆的很清楚。所以随时能入,随时也能出的。这底下念它一下。

  《披寻记》四二七页:

  此中示现五行相智等者:谓我此三摩地是圣、无染、无执,如是经句:示现自体智。又我此三摩地非凡夫所近,是聪叡所讚,是诸聪叡同梵行者常不诃毁,如是经句:示现补特伽罗智。又我此三摩地寂静微妙,得安隐道,证心一趣,如是经句:示现清淨智。又我此三摩地现在安乐,后乐异熟,如是经句:示现果智。又我此三摩地正念而入,正念而出,如是经句:示现入出定相智。于此三摩地有五行相智别,是故名五圣智三摩地。

  「此中示现五行相智等者:谓我此三摩地是圣、无染、无执,如是经句:示现自体智」。这表示身体智的相貌。「又我此三摩地非凡夫所近,是聪叡所讚,是诸聪叡同梵行者常不诃毁,如是经句:示现补特伽罗智」。「又我此三摩地寂静微妙,得安隐道,证心一趣,如是经句:示现清淨智」。这是表示清淨智的道理。「又我此三摩地现在安乐,后乐异熟,如是经句:示现果智」。「又我此三摩地正念而入,正念而出,如是经句:示现入出定相智」。「于此三摩地有五行相智别,是故名五圣智三摩地」。这样的意思。

  壬九、圣五支三摩地(分二科) 癸一、徵

  复次云何圣五支三摩地?

  「复次云何圣五支三摩地?谓诸苾刍,即此身内离生喜乐,广说如经」。这是第九科。因为一共是十五科,现在是第九科「圣五支三摩地」,这又不同,和前面又不一样了,分两科,第一科是「徵」。「复次云何」,什麽叫做圣五支三摩地呢?这是问,底下嘛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经说」。

  癸二、释(分三科) 子一、标经说

  谓诸苾刍,即此身内离生喜乐,广说如经。

  经上解释这五圣支三摩地,是说「诸苾刍,即在此身」命体「内离生喜乐」,因离而生喜乐,那麽「广说像经」上说的。离欲恶不善法,那麽离开欲界的烦恼和烦恼的业,那麽就会得到初禅的喜乐,广说像经裡面解释的。这个经裡面怎麽说的呢?

  子二、随别释(分五科) 丑一、初静虑摄(分二科) 寅一、辨相(分二科) 卯一、喜乐差别

  离生喜乐者:谓初静虑地所摄喜乐。

  这个五圣智三摩地,经上这麽讲,离生喜乐,广说如经。经上怎麽说?「离生喜乐」,是远离了欲界的恶不善法,就会生出来初禅的喜乐,所以「谓初静虑地所摄喜乐」,这个离生喜乐就指初静虑地属于初禅的喜乐。初禅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所以那裡面也有喜乐。这个喜乐怎麽解释呢?这个《披寻记》上说:

  《披寻记》四二七页:

  谓初静虑地所摄喜乐者:此中喜者,谓已转依者,依于转识,心悦心勇心适心调安适,受受所摄。乐者、谓已转依者,依阿赖耶识,能摄所依,令身怡悦安适,受受所摄。如显扬说。(显扬二卷五页)。

  「谓初静虑地所摄喜乐者,此中喜者,谓已转依者,依于转识,心悦心勇心适心调安适,受受所摄」,这解释这个初禅的喜乐。这裡面说这个喜呀,「谓已转依者」,这个转依怎麽讲呢?这个依就是我们的生命体,就是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生命,这个生命是个依;你做善事也是要依靠它,做恶事也是依靠它;你要发道心,修学戒、定、慧也要靠它,所以这叫做「依」。

  「谓已转依者」,这个依就是这个生命体。「转依者」,就是这个身体起了变化了,转变了。这什麽意思呢?就是我们没得初禅的人,你的身体是这样子。你现在若是得了初禅,这个身体就有了变化了。这个色、受、想、行、识有点不同了,和以前的色、受、想、行、识不一样了,所以叫做「转依」。这个禅定是这样子,乃至得圣道也这样子,得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也是转,都是有变化。现在这裡面初禅这个喜乐,怎麽讲呢?「谓已转依者」,就是说已经修初禅成功了的人,他的身体有变化了。

  「依于转识,心悦、心勇、心适、心调安适」。这个「依于转识」,已经转依了的人,他的内心呢,「依于转识」,以转识为依止。转者起也,生起的意思。下面说阿赖耶识是本识、是根本识,就是依据、依那个本识生起转识。就是前六识,那麽叫做转识。眼识、耳识、鼻识、身识、意识,这个前六识叫做转识。说「依于转识,心悦、心勇」,得到初禅的时候,心裡面非常喜悦、快乐;「心勇」,你的内心也特别的勇勐,得了定的时候心很勇勐的,叫「心悦、心勇」。

  「心适」,他这个时候,得了初禅的这个心呀,很安适的,不是那麽样的烦燥、流动,又想这个、又想那个没有这回事,所以叫做「依于转识,心悦、心勇、心适」,心裡面很调适、很相应,这个意思。「心调安适」,心裡面很调顺,不像我们没得定的人,看这个人不顺眼,心裡面就不高兴了,忽然间喜乐了,忽然间又忧愁了…这些事情。但是现在得了初禅的人呢,不是,「心悦、心勇、心适」,心裡面老是很安适的。「心调安适」,因为有定力的调和,当然也有智慧。定慧的调和,使令这个身心都安适,都是很安乐、很调适的。

  「受受所摄」,这个意思就是前面的心悦也好、心勇也好、心适也好、心调安适也好,都是受,都是内心的感受。「受受所摄」,前一刹那受,后一刹那受,就一直的受…,属于这一方面的。

  「乐者谓已转依者,依阿赖耶识,能摄所依」。这个乐,经上说这个乐字,怎麽讲呢?「乐」是说「已转依者」,为「阿赖耶识,能摄所依」。已转依者这个时候,就是依靠阿赖耶识来摄所依,来统领这个身体,由它来统治,它全权来处理这个身体的事情。「令身怡安适」,这阿赖耶识这个时候呀,它来统治这个身体,有什麽事情呢?「心悦、心勇、心调安适,受受所摄」,前面讲过,这个「心悦、心勇、心调安适」都是受,都是感受所摄的。这个喜呀,就是这样的意思。心悦、心勇、心调安适都是喜。这个喜呢,是你的心的一种感觉。这件事上的感觉,那件事上的感觉,感觉到喜,所摄。

  「乐者谓已转依者,依阿赖耶识,能摄所依」。喜字…喜这个字讲完了,现在讲这个乐。「谓已转依者」,就是初禅成功了,这个人「依阿赖耶识能摄所依」,这个时候他的身体依阿赖耶识为依止处。任何人都是,都是依阿赖耶识为依止处。但是得了初禅的这个人,在阿赖耶识来统摄你的身体的时候,「能摄所依,令身怡悦」。「能摄所依」,能统治这个身体的时候,能令你的身体「怡悦」,感觉到快乐。「安适」,也是受受…各式各样的受,也是受,刹那刹那的受。如显扬…前面这段文就是(显扬二卷五页)上说的。

  这样解释,这个「乐」是阿赖耶识的力量,所以你身体感觉到乐。这个「喜」是前六识的力量使令你感觉到喜、喜悦,这麽解释。但是在《大毗婆沙论》和《俱舍论》解释,这个喜是指第六识也是转识,但是乐是指前五识说的。这是把这个喜乐解释完了,「谓初静虑地所摄喜乐」,当然也就是轻安乐。而这个离生喜乐这个「离」,就是远离了欲界的烦恼。远离了欲界的欲及其他欲界的一切烦恼。这个时候,身体裡面就会生出来喜乐,是这样子的。

  所滋润者:谓喜所润,遍滋润者:谓乐所润。

  「所滋润者,谓喜所润」,前面是「初静虑摄」,第一科是「辨相」。现在嘛!这底下是喜乐的差别,还是解释喜乐的差别。喜乐的差别解释…说喜乐,这底下是解释「所滋润者」,这个经上解释在这段文上,有个所滋润的话。这个话是什麽意思呢?「谓喜所润」,就是说你在禅定裡面那个喜来润、滋润你这个身体,那叫做「所滋润」。能滋润的就是喜,所滋润的就是你这个身体。

  「遍滋润者」怎麽讲呢?「谓乐所润」。谓阿赖耶识在你身上的那个乐,那个轻安乐,它滋润你的身体的时候是「遍滋润」,就是周遍全身的乐,不是一部分。

  卯二、作意差别

  遍充满者:谓加行究竟作意位。遍适悦者:谓在已前诸作意位。由彼位中,亦有喜乐时时间起,然非久住,亦不圆满。于此身中,无有少分而不充满者:谓在加行究竟果作意位。

  「遍充满者」,这是第二科「作意差别」。前面第一科是「辨相」,辨初静虑的相貌。这底下嘛,说「作意的差别」。这个作意的差别怎麽讲呢?就是经上解释三昧的时候,那一句话叫「遍充满」。遍充满怎麽讲呢?「谓加行究竟作意位」,这个加行究竟作意位,这个加行呀,就是努力地修行叫「加行」;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地修行,这就叫「加行」。「究竟作意位」,修行呀,这是什麽意思?就是作意。就是不断的用止观来警觉这一念心,就叫做「作意」。而作意,开始作意修行,一直到究竟了,达到最高的程度了,那就叫做「加行究竟作意位」,达到这个阶级。

  我们前面曾经讲过有七种作意,七种作意这个加行究竟作意,就是第六种,第六种作意。那麽这个第六种作意,就叫做「遍充满」。那麽第一种是了相作意、第二种是胜解作意、第三是远离作意、第四是摄乐作意、第五是观察作意、第六是方便究竟作意、第七方便究竟果作意,分这麽七种。这个地方呢,这个「遍充满」是加行究竟作意位,那个阶级、在那个程度。

  「遍适悦者」,怎麽讲呢?「谓在已前诸作意位。由彼位中亦有喜乐,时时间起,然非久住,亦不圆满。于此身中,无有少分而不充满者」,这是解释这个意思。这个「遍适悦者」这句话怎麽讲呢?「谓在已前诸作意位」,这是说这个修行人,他在以前的「诸作意位」就是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的这个时候。在这个时候,在以前诸作意的那个阶段的时候,「由彼位中,亦有喜乐时时间起」,你在胜解作意那个时候,了相作意没有什麽喜乐。就是在胜解作意的时候,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也有喜乐的,也是有喜乐。有喜乐呢就「时时间起」,就是有的时候生起,有的时候又不起,就是间杂而起,就是有时候起,有时候又不起,有时候又起。就是这个起之中,有一个没有喜乐的境界起来。这个没有喜乐境界,间杂在喜乐在的境界裡面,是这样意思,「时时间杂而起」。

  「然非久住,亦不圆满」,然而虽然有喜乐现起,但它不是长久的住在裡面,并且还是不圆满的。初开始成就的初禅当然是不圆满,要时常的入定练习,常不断的练习,它才能圆满。

  「于此身中,无有少分而不充满者」,这是在经上解释三摩地的时候有这个话。「由彼位中,亦有喜乐,时时间起,然非久住,亦不圆满。于此身中,无有少分而不充满者」,这个时候呢,在这个身体裡面没有少分而不充满的,没有一点点不充满喜乐的,这个喜乐是周遍全身。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呢?「谓在加行究竟果作意位」,这是说这个加行究竟果作意。这个方便究竟作意,这个修行已经到了极点了。后来这个方便究竟果作意,就是初禅,心一境性现前了,初禅圆满的成功了。

  那麽这是作意的差别,这个作意的差别裡面有一点事情,这裡面有喜乐时时间起,但是不常住,就是喜乐来了又走了,来了又走了,是这样意思。这可见在未来到地定得到这个…得到三昧乐的时候,这个乐是住在这裡很长时间,它不动。但是未到地定之前,有时有喜乐,喜乐就是不久,来了又走了,来了又走了,这样子。到了初禅也是有更殊胜的喜乐,它也是不走,不离开身体的。

  这是说「已前诸作意位,由彼位中,亦有喜乐时时间起,然非久住,亦不圆满。于此身中,无有少分而不充满者」,解释这一句。「谓在加行,究竟果作意位」,这一句话,那就是你这个禅定的修行到了最后圆满的时候,才有这种境界。「于此身中,无有少分而不充满者」,周遍全身都感觉到喜乐。这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位,就是初禅完全成功了。

  寅二、譬喻(分六科) 卯一、喻彼行者

  譬如黠慧能沐浴人,或彼弟子者:当知喻于修观行者。

  这底下嘛是「譬喻」,前面说初禅的次第,这底下用譬喻说初禅的境界。分六科,第一科是「喻彼行者」。

  「譬如黠慧能沐浴人」,譬如一个特别有智慧的人,但是他在沐浴,这个有智慧的人在沐浴。「或彼弟子者」,经上还有一句话就是「彼弟子」,他还有弟子。「当知喻于修观行者」,这两句话的意思呢?是沐浴的人和弟子,就是譬喻修观行的人了,修不淨观的人、修光明观的人,他有大智慧、有大光明,「当知喻于修观行者人」,用这譬喻人啊,或彼弟子,或者他的师父,总而言之是譬喻修观行的人。

  卯二、喻彼方便

  铜器瓦器或蚌蛤器者:喻为离欲生喜乐故,教授教诫。

  这是第二科是「喻彼方便」。前面是「喻彼行者」,修行人,这底下是「喻彼方便」,就是开始修行了,叫做方便。「铜器瓦器」,前面说是那个沐浴的人很有智慧,他有什麽事情呢?他沐浴的时候,他有一个铜的器,或者是瓦的器,或者是蚌蛤器等。

  「喻为离欲生喜乐故,教授教诫」,这譬喻啊,他要为离欲,他为了教授一个人、开导一个人,为求离欲生出来的喜乐的缘故,所以「教授教诫」,他这个时候是「教授」这个修禅定的人应该这样子,「教诫」呢,你不应该这样子,这也是第二科「喻彼方便」。

  卯三、喻彼寻伺

  细沐浴末者:喻能顺彼出离寻等。

  「细沐浴末者」,这微细的沐浴末,这个末呢?就是用它来沐浴的,沐浴也是它有清洁的力量。「喻能顺彼出离寻等」,这个沐浴末,细的沐浴末,是表示什麽意思呢?表示那个修行人啊,「能顺彼出离寻等」。这个修行的那个老师,就是教授教诫,教授什麽呢?就是告诉你啊,「顺彼出离寻等」,也就是随顺这个出离寻,这个「出离」啊,是什麽意思呢?这个「寻」,就是分别,妄想分别,「出离寻」啊!出离什麽?出离欲,从欲出来,叫「欲寻」,现在是从这欲寻裡面出来,就是修不淨观。修不淨观的时候啊,能停下来内心的欲,这个时候就从欲出来了。

  那个「细沐浴末」,究竟是什麽东西呢?应该就是用它来沐浴的一种清淨的一种东西,我们现在说是用肥皂,这细沐浴末大概就是肥皂这一类的东西,是用它来啊清淨自己的身体。那麽我们在禅定裡面,修这个出离寻,就是修不淨观嘛,修不淨观就是息灭内心的欲心,这样意思!这个《披寻记》可以看一下:

  《披寻记》四二七页:

  喻能顺彼出离寻等者:此中等言、等取无恚寻、无害寻及出离伺、无恚伺、无害伺。由此寻伺,能正对治欲界烦恼杂染及业杂染,顺生喜乐,顺益所依,由是说言顺彼出离寻伺。

  「喻能顺彼出离寻等者」,这句话怎麽讲呢?「此中等言,等取无恚寻、无害寻及出离伺、无恚伺、无害伺。由此寻伺,能正对治欲界烦恼杂染及业杂染,顺生喜乐,顺益所依,由是说言顺彼出离寻伺」。

  这个「喻能顺彼」,就是譬喻这个修禅定的人啊,能随顺那个修行的法门啊,那法门是什麽?「出离寻等」,修学不淨观、修学慈悲观等。「此中等言,等取无恚寻」,那个「等」字那句话、那个字是表示什麽意思呢?「等取无恚寻」,你不能只修一个不淨观,你还要修慈悲观的,没有恚、没有瞋恚心,「等取无恚寻」。

  「无害寻」,要修这个不伤害任何人,这个「恚寻」啊是严重一点。这恚寻就是不高兴了,要杀掉这个人,这叫「恚寻」。「害寻」呢,是要伤害这个人,不想杀掉,不想置他命,还要保留他的命,但是要伤害他,那叫做「无害寻」。

  「及出离伺、无恚伺、无害伺」,这是寻和伺两个心所,这个「寻」是麤重了一点,「伺」是微细了一点,观察的有麤、有细的不同。那句话裡面有个等字,这个「等」字什麽意思呢?取这个「无恚寻、无害寻、及出离寻」这个话,等字是代表这几个意思的,「无恚寻、无害寻、无害伺」。

  「由此寻伺,能正对治欲界烦恼杂染及业杂染」。「由此寻伺」,由前面说这个「无恚寻、无害寻」种种寻伺啊!能「正对治」,它能够有力量的啊,没有错误的,来对治这个欲界的烦恼。我们欲界的人内心的主要的烦恼都是属于欲的。杂染的,能对治欲界烦恼的杂染,是污染。「及业杂染」,及一切做种种恶业,十善业、十恶业,是指恶业说的。「顺生喜乐」,那麽能对治欲界烦恼杂染等及业离染,你就能生出喜乐来,叫做「顺生喜乐」。「顺益所依」,「顺生喜乐」呢,它能够对于你这个身体能有所利益,叫做「顺益所依」。「由是说言顺彼出离寻伺」,所以就这样,这个《披寻记》是这样说。「顺彼出离寻」。

  水浇灌者:当知喻于寻清淨道。

  这个沐浴的这个人,他用水来浇这个身体,来灌这个身体,来沐浴。这譬喻什麽呢?譬喻这个「寻清淨道」。看这个《披寻记》的文:

  《披寻记》四二八页:

  寻清淨道者:贪、恚、害寻,是名为寻;此谓所治。能治彼者,名清淨道:谓寻伺支。修习此故,已断彼寻,是故说言寻清淨道。

  「寻清淨道者」,什麽叫做寻清淨道呢?「贪、恚、害寻,是名为寻」。这叫做寻!「此谓所治」,这个「此」字是什麽意思呢?是所治的意思,成所治为此,就是贪、恚、害寻等,是所治的。「能治彼者名清淨道」,能治彼欲恚害寻那个是清淨道。「当知喻于寻清淨道」,这个「寻」,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这是清淨道,没有烦恼。「此谓所治」,就是这个贪、恚、害寻是所对治的。「能治彼者,名清淨道」。

  「谓寻伺支。修习此故,已断彼寻,是故说言寻清淨道」,谓寻伺支,名清淨道,修习此故…,你熏…你常常静坐的时候,你熏…你修习这个寻,和伺这两种功德,修习的时候,「已断彼寻」,这个时候把寻断了,「是故说言寻清淨道」,就是有伺了,麤的没有,就是有细的了。这样说这「水浇灌者:当知喻于清淨道」,是这样意思。这个「寻」被对治了,这个寻清淨道。

  卯四、喻身喜乐

  沐浴抟者:以喻于身。带津腻者:喻喜和合。腻所随者:喻乐和合。遍内外者:喻无间隙喜乐和合。

  「沐浴抟者:以喻于身。带津腻者」,我想这个「以喻于身」和这个「带津腻者」连接起来读,这样意思。「沐浴抟」是什麽意思呢?这个「抟」啊,就是清淨身体的一种膏,但是用什麽东西製的这个?我们现在人沐浴也有什麽乳这一类的东西,这个抟就是在凝结在一起啊,叫做「抟」。用那个抟啊来涂、涂我们这个身体,涂在身体上,这个是啊「以喻于身,带津腻者」,这譬喻这个身体啊,带这个津腻的东西,带这个津腻者,带津腻者,这个津腻啊就是一种液体的东西,也就是腻,附在你的身上。「喻喜和合」,你这个…这个沐浴抟啊!你在抹在身上那个津腻的东西,这表示是你内心裡面的喜,「喻喜和合」,譬如你这个心与喜和合在一起,这样意思,叫「和合」。

  「腻所随者」,这腻所随者怎麽讲?这腻所随者怎麽讲呢?「喻乐和合。遍内外者:喻无间隙喜乐和合」,这个腻啊随着身体,前面是津,这底下说,「腻所随者,喻乐和合」,这譬喻那个乐的和合,前面是譬喻这个喜的和合,这儿譬喻乐的和合。

  「遍内外者」,经上那「遍内外者」,那句话怎麽讲呢?「喻无间隙喜乐和合」,这譬喻你禅定的时候,有喜也有乐,有乐也有喜,这喜乐的之间,没有其他的东西做间隔,杂乱在裡面,不是的。「无间隙的喜乐和合」,那就叫做「遍内外者」。

  卯五、喻心一趣

  不疆者:喻无散动。

  「不疆者:喻无散动。不弱者:喻无染污,亦无爱味」。这个「不疆」呢,就是那个沐浴抟,沐浴抟它不是很坚固,不是很坚,不是很坚固的。这表示什麽呢?「喻无散动」,譬喻这个修行人心裡面不散乱、不浮动,这样意思。

  卯六、喻心清淨

  不弱者:喻无染污,亦无爱味。

  「不弱者:喻无染污」,这个譬喻说是没有烦恼的染污。那麽「亦无爱味」,爱味就是染污,没有爱味所以没有染污,是这样意思。

  丑二、第二静虑摄(分二科) 寅一、标差别

  又于第二喻有差别。

  「又于第二喻有差别。山者:喻于无寻伺定」。这前面是譬喻这个初禅,初禅的境界,现在是譬喻第二禅。这个不疆,喻无散动,就是心一境性;不弱,是无染污,没有爱味,这个心一境性是清淨的,没有烦恼的,无染污,是清淨的!这底下嘛!说到第二禅。第二禅摄,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差别」。「又于第二喻」,又经上啊,又说到第二个譬喻,第二个譬喻和第一个譬喻不一样,是有差别的。

  寅二、举譬喻(分四科) 卯一、喻彼定相

  山者:喻于无寻伺定。

  这是第二科,第一科是「标差别」,第二科是「举譬喻」,譬喻分四科,第一科「喻彼定相」。山者,是譬喻无寻伺的定,这个初禅是有寻有伺,这个第二禅是无寻无伺。这个譬喻以什麽做譬喻?用高山做譬喻,譬喻这个无寻伺定。

  卯二、喻离寻伺

  尖顶者:喻于第二静虑无寻无伺,于所缘境一味胜解。

  这个「尖顶者」…,山是譬喻这个无寻伺定,这是譬喻二禅,这样意思。这底下再细细的做譬喻。山有一个峰,所以叫做「尖顶」。这是卯二第二科「喻离寻伺」。这个山的尖顶是什麽呢?「喻于第二静虑无寻无伺,于所缘境一味胜解」,表示这个意思。

  这个第二静虑啊,它把初禅的静虑,这个这个寻伺消灭了,没有这个寻伺的这个分别了。「于所缘境一味胜解」,在所缘的那个无寻无伺的境界,只有一个境界,对于这个境界有强而有力的任持,而不散乱的,叫做「胜解」。就是以无寻无伺为所缘境,那麽有强而有力的任持力,叫做「胜解」。

  卯三、喻内等淨

  泉者:喻于内等淨支。

  这个高山上啊!还有泉水,这泉水的譬喻什麽呢?有泉,什麽呢?「喻于内等淨支」,譬喻这个二禅裡面有个「内等淨支」。这个初禅有五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是五个支。这二禅啊!只有四个支,第一支就是内等淨支,然后喜、乐、心一境性,这四个支。四个支…这个山上有个泉,是譬喻什麽呢?譬喻「内等淨支」。这个远离了寻伺,外边远离了寻伺,而在内心裡面,这个禅定裡面,就是只有清淨没有寻、没有伺的散乱,心裡面寂静住,叫做「等」;没有寻伺的染污,叫做「淨」,而这个淨也有个信的意思,信心的意思。有什麽信呢?最初的时候,没得禅定的时候,是散乱的,由散乱心得禅定,有了信心。事实上得了禅定了嘛!散乱的人能得禅定,这是一个信心。第二信心,有了禅定以后,又能进一步得到更高深的禅定,又有这样的信心,这裡叫做「淨」。「内等淨支」,这一段就这意思。

  卯四、喻彼喜乐

  水轴者:谓水傍流出。水索者:谓水上涌出。此二种喻,如其次第,显示喜乐滋润等言。如前解释。无不充满者:当知喻于无间相应。

  「水轴者」,这是第四科。第三科是「喻内等淨」,第四科是「喻彼喜乐」。这个「水轴」,是什麽意思呢?「谓水傍流出」,就是那个泉啊,这个泉譬喻内等淨,也应该是…等于是总说的,这底下是别说了。这个泉水、泉裡面有水啊,从旁边流出来啊,这个水是很大的呀!就像车轴似的。这个「水轴者」,从泉里流出来,像车轴这麽麤,流出水。

  「水索者:谓水上涌出」,向傍流出的,向上涌出。这个「水索」是什麽意思呢?就像这个…在从井裡面在汲水,它是有一个索的、有个绳索的,当然还一个灌,那个灌是由下而上的,是涌出来的,前面水轴是向傍流,涌出来以后向傍流,从甚深的泉裡面,向上涌,那时候叫做「水索」,这样意思。

  「此二种喻」,这个水轴、这个水索是二种譬喻。「如其次第,显示喜乐滋润等言」,就显示这个喜的滋润、乐的滋润这些话,显示这个话的。「如前解释」,像前面那个初禅的时候,有解释过了,解释过那个滋润者为喜,遍滋润就是乐,就是这样意思。

  「无不充满者」,那个经上还有这麽一句话,「无不充满者:当知喻于无间相应」,这是在二禅裡面啊!这个喜的相应、乐的相应,中间是没有其他的间杂的,所以叫做「无不充满」。那麽这是啊,初静虑、第二静虑的一个譬喻,这麽样解释。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的人,无论在家、出家,无论富贵、贫贱,如果真有道心的话,对于物质生活水平要降低,绝对不能够贪图享受,绝不求提升自己的物质生活,不求,我们现前的生活就得自在。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