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44
2014/9/4   热度:36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44 丑三、第三静虑摄(分二科) 寅一、标差别 又于第三喻有差别。 这是第三科「第三静虑摄」。这个第九大科「圣五支三摩地」,这一科里边「随别释」里边分五科,第一科是「初静虑摄」,第二科「第二静虑摄」,现在是第三科「第三静虑摄」。这摄不只是第三静虑,属于第三静虑也包括在内的意思,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差别」。 「又于第三喻有差别」,前边初静虑、第二静虑都有譬喻,现在是第三静虑也有一个譬喻,而这个譬喻和前面的譬喻是有差别的,这是「标差别」。第二科「举譬喻」,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喻离喜乐」。 寅二、举譬喻(分二科) 卯一、喻离喜乐 如嗢钵罗等离喜之乐,彼相应法及所依身,当知亦尔。 「如嗢钵罗等离喜之乐」,这个就是青莲花的意思。「离喜之乐」,这譬喻第三禅的乐,第三禅的乐和初禅、二禅的乐不一样,初禅、二禅也都有乐,但是他们是与喜在一起的,有喜之乐;第三禅是把喜破去了,就是没有喜了,这样的乐,那麽就用这个青莲花来做譬喻。 「彼相应法及所依身,当知亦尔」,彼那个乐所相应的法,所相应的法。这个乐,这个第三禅的乐,他里边还有捨,还有正念,还有正知,还有心一境性,所以「彼相应法」;「及所依身」,及这几种法所依止的色受想行识。「当知亦尔」,我们应该知道,也都可以名之为青莲花,也可以这麽说,也是用这个譬喻来做譬喻。这是第一科「喻离喜之乐」,下面是第二科「喻彼定相」。 卯二、喻彼定相 水喻离喜无寻伺定,喜发踊跃由无彼故,喻华胎藏没在水中。 「水喻离喜无寻伺定」,这个青莲花是在水里边生长的,所以水也在譬喻之内的。「水」譬喻什麽呢?譬喻那个修行人离喜又没有寻伺的「定」,就是第三禅的心一境性,以水来譬喻定。但是不是初禅、二禅的定,初禅、二禅都是有喜之定,初禅是有寻伺,二禅是无寻伺而有喜。现在这个第三禅定,也没有寻伺,也没有喜,就是更深刻的定了。 「喜发踊跃由无彼故,喻华胎藏没在水中」,这个水是譬喻定,这前初禅和二禅里边的喜,那个喜的相貌是踊跃的相貌,真是所谓大喜了。「踊跃」就是内心里面非常的兴奋,这身体都受到影响踊跃起来。现在「由无彼故」,由于这个三禅,第三静虑里面没有那个喜的关係,所以「喻华胎藏没在水中」,就是这个花,那花的胎藏就是那个苞,那个苞是没在水中,就是沉没在水里面,就是没有浮在水面。所以这「没在水中」,这表示这个离喜之乐是在水中,没在水中,不像有喜的那麽踊跃,这样表示。这是第二「喻彼定相」。 丑四、第四静虑摄(分三科) 寅一、标差别 又于第四喻有差别。 前边是第三静虑就说这麽多。这底下说到「第四静虑」,分三科,第一科也是「标差别」。「又于第四喻」,也是有差别,也是不同于前三个。怎麽样的不同呢?这是第二科「别辨相」,是一样一样的辨别这第四静虑的相貌。那麽分二科,第一科标出他清淨的相貌。 寅二、别辨相(分二科) 卯一、清淨 清淨心者:谓与捨念清淨相应,超过下地诸灾患故。 「清淨心者」,那个经上讲的第四禅是清淨心,他的心特别清淨。怎麽叫做「清淨心」呢?「谓与捨念清淨相应,超过下地诸灾患故」,他这个心与捨清淨相应,与念清淨相应,是这样的。这个捨清淨、念清淨相应,这底下再解释。怎麽叫「捨」清淨和「念」清淨呢?「超过下地诸灾患故」,就是这个初禅、二禅、三禅的那麽多的灾患,他都超越了,就是解脱了,他没有那些灾患了,所以叫做「捨清淨」,也叫做「念清淨」,那就叫做「清淨心」。这个「下地诸灾患」是什麽呢?什麽灾患呢?这底下《披寻记》上有解释。 《披寻记》四二九页: 超过下地诸灾患故者:第四静虑以下诸地,于坏劫时三灾能坏:谓火灾、水灾、风灾。第四静虑无灾能坏,由彼诸天身与宫殿俱生俱没故,更无能坏因缘法故,如〈意地〉说。(陵本二卷五页)当知此由修彼静虑,捨念清淨相应,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 「超过下地诸灾患故者:第四静虑以下诸地,于坏劫」的「时」候,「三灾能坏」。那三灾能坏呢?「谓火灾、水灾、风灾」,这火烧初禅,水灾能坏二禅,风灾能坏三禅。这「第四静虑无灾能坏」,因为什麽呢?「由彼诸天身与宫殿俱生俱没故」,这是说出一个原因,说出来一个相貌。由于那个第四禅的诸天他的身体,和那宫殿同时生起同时结束了,当然都是化生,化生无而忽有的时候,有了身体,同时也有了宫殿,等到寿命尽了的时候,身体没有了,宫殿也没有了。「更无能坏因缘法故」,没有什麽东西,没有了,那麽什麽东西能坏他呢?所以也没有。 这可见初禅、二禅、三禅不是这样,初禅、二禅、三禅他们的宫殿是原来就有的,而后忽然间有了身体,不是俱生俱没的。那个修行人死掉了的时候,宫殿还在,但是那个宫殿也不是常住的,有这个火灾,有水灾有风灾来破坏它。第四禅没有宫殿,所以也没有,「更无能坏因缘法故」,是「如〈意地〉说」,这个事情在〈意地〉也说过了,说过这件事。 「当知此由修彼静虑,捨念清淨相应,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这个当知此修行人,由修彼第四静虑成功了的时候,他具足了捨清淨和念清淨,有这样的功德相应,超过了寻伺喜乐,超过了初禅的寻伺,也超过了初禅、二禅、三禅的喜乐,这个这三地的「一切动」。喜乐也是动,寻伺也是动,这个另外还有一样,就是出入息,第四禅的修行人没有入息,也没有出息了,没有这件事。这样加起来,看是几样?寻、伺、喜、乐,还有一个出入息,还有一个三灾,一共是八个,这个「超过下地诸灾患故」,就是超过这八种灾,超过这八样事,所以他那个心是清淨的,这是说那心清淨的相貌。这是第一科,第二科「鲜白」。 卯二、鲜白 鲜白者:谓性是善,自地烦恼无爱味故。 这是清淨心者和鲜白,这都是经上的话。底下这是本论作者的解释,这真是平常人怎麽能解,没辨法解释的,会这麽解释。「鲜白者:谓性是善」,「性」是什麽?性是心也。他这心性是非常的良善,没有这些贪瞋痴,欲界的贪瞋痴,并且这个人是佛教徒,是圣人,所以他那个心是善,那就是「自地烦恼无爱味故」。 前面清淨心是超过下地诸灾患,这个鲜白「自地烦恼无爱味故」,在他本身这个第四禅里面,他也没有烦恼,没有爱着这第四禅的烦恼。凡夫得到四禅的时候,得初禅的时候,爱这初禅的境界,二禅、三禅、四禅也是,爱着自己所成就的这个禅的境界。现在这个修行人是佛教徒,成就了第四禅功德的时候,没有爱味不执着,他不爱这个禅。虽然这个禅的境界很高,很殊胜,但是他心里面也不执着,也观察它,还是四念处,观察它是无常的,是因缘生法的,是没有真实性的,是毕竟空的,心里面不执着。「自地烦恼无爱味故」,所以叫做「鲜白」,「鲜白」实在还是清淨心,就是心清淨。但是又说清淨心,又说鲜白,就分成二段这样解释。 寅三、举譬喻(分二科) 卯一、喻彼人(分二科) 辰一、举喻 (分二科) 巳一、徵 何故复以长者为喻? 这个第四静虑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差别」,第二科是「别辨相」,这个相当然是和前三禅,初禅、二禅、三禅是不一样,现在第三科「举」一个「譬喻」。举一个譬喻分二科,第一科是「喻彼人」。分二科,第一科是「举喻」。「举喻」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徵」。 「何故复以长者为喻?」什麽原因经上又用「长者」来譬喻这第四禅呢?这是问。底下第二科是解「释」,就是回答。 巳二、释 谓彼所作皆审悉故,不放逸故,思惟筹量观察胜故,于增减门无不知故。 「谓彼所作皆审悉故」,这个「长者」,用「长者」做譬喻是有理由的。因为什麽呢?因为这个长者年高德重的人,经验特别丰富了,智慧特别广大的,所以这种人他要做什麽事情的时候,他非常的「审悉」,就是把这件事,把它安排的清清楚楚的,一点也不马虎。这个「审」就是不马虎不虚浮,很认真的把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对于于所做的事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皆审悉故」。 「不放逸故」,而这个长者这个人,因为经验特别多,知道若做错事就有后患,所以不放逸不做错的事情,这是第二个功德。第三个「思惟筹量观察胜故」,就是他的智慧特别高,他能筹量这个事情各式各样的条件,各式各样的情况去筹量。「筹量」就是思量,就是思惟。然后他在这里观察,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不放逸,这句话就表示智慧特别的殊胜。 「于增减门无不知故」,对于这个事情是增多了,是减少了,其中有功德或有过失,他都知道。这个「增减门」,这个是讚歎这个长者对增减他都知道,但是这个在《披寻记》上说。 《披寻记》四二九页: 于增减门无不知故者:增,谓增长积集;减,谓衰退损减。《解深密》说:「善知心增,善知心减。」(《解深密经》三卷十九页)如是增减,其义应知。 「于增减门无不知故者:增,谓增长积集;减,谓衰退损减。《解深密》说」,就是《解深密经》,《解深密经》说:「善知心增,善知心减」,用《解深密经》上那一段文来解释这个增减门,「《解深密经》三卷十九页」,那上面解释这句话。「如是增减,其义应知」,这个增减还在《瑜伽师地论》七十七卷上有解释。解释上怎麽解释呢?这是于增减门,但是《解深密经》上说是于心增减门,心有增心有减,那麽《瑜伽师地论》上解释这个增减,怎麽叫做增?怎麽叫做减?这个《披寻记》上说出了几句。「增,谓增长积集」,这个「增长」是指现行说,「积集」是指种子说。这个怎麽叫做「增长积集」呢?就是我们没有修行的人,我们有二种繫缚的境界,一个相缚,一个麤重缚,这也是在《解深密经》上说的。 这个怎麽叫做「相缚」呢?就是在一切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一切法有为法相上。我们心一动,我们心与一切相接触的时候,这烦恼就来了,就能繫缚我们的心不得自在。贪来了我们心也不自在,瞋来了也不自在,愚痴来了也不自在,各式各样的烦恼一动起来的时候,就是繫缚我们,就把我们绑住了。 这个「麤重缚」是什麽?就是种子,烦恼的种子叫做麤重。说是我表面上说没有繫缚,但是内心里面还有种子绑住你,你还不是圣人,还有繫缚。现在我们若发心学习佛法了,要对治这种繫缚,修学四念处,要除灭这种繫缚,除灭这个相缚,除灭这个麤重缚。你这个能对治道,能对治这二种缚的圣道,这个四念处的圣道,你常常修常常修,你这能对治道就增长了,这无漏的戒定慧逐渐的栽培,他就逐渐的增长,你常修学圣道,这圣道他就增长。圣道增长,这现行增长,种子也增长,那麽种子增长这个事情,而这个圣道他不是离开了心另外有圣道,他是与心相应的,心与圣道相应,圣道在增长在积集,心也增长也积集,是这麽意思。 这个「减,谓衰退损减」,这个「衰退损减」,就是这个相缚、麤重缚,在你用功修行的时候,这个相缚和麤重就在减少,他的这个现行在衰退,种子就在损灭,是这样子。而这种相缚、麤重缚,它的活动也是与心相应的,也是与心相应的。而这相缚、麤重缚在衰退在损减,那个心也就在衰退在损减,那就是这样子说就可以了。就是与圣道相应的是清淨心,与相缚、麤重缚相应的是染污心;清淨的圣道在增长,心也增长,那麽染污的相缚、麤重缚在衰退在损减,那麽染污心也就在衰退在损减。 这叫做「善知心增,善知心减」,这是后面,《披寻记》后面《瑜伽师地论》的解释,解释这个增减,解释《解深密经》的「善知心增,善知心减」,解释的。所以是「于增减门无不知故」,在这里说,当然是在长者,这个长者他知道功德的增长,过失的减少,他都知道,他会知道,知道我的功德增长了,我的过失减少了。这就表示修行人他常常的修行,他就知道我的功德增长了,过失减少了,这就是「于增减门无不知故」。这是这个「举譬喻」,这是辰一「举喻」,底下第二「合法」。 辰二、合法 证得清淨第四静虑者亦复如是,凡有所为审谛圆满无诸放逸,于一切义无不了知,其性捷利。 「证得清淨第四静虑者亦复如是」,成就了三禅的人,他又不知足,继续努力的修行第四禅,第四禅没有白辛苦,「证得清淨第四静虑」了,就是证悟了,也就是成就了。「亦复如是」,这个修行人也是这样子,那长者有这四种功德,那个证得清淨第四静虑的人,「亦复如是」,也有这四种功德。 「凡有所为审谛圆满」,他做什麽事情也不马虎,「审」思,这个「谛」就是真实圆满,不是说有的地方不审思,那就是不圆满了。「无诸放逸」,也是这个证得第四静虑这个人没有放逸。「于一切义无不了知」,就是譬喻那个「思惟筹量观察胜故」。「其性捷利」,就是「于增减门无不知故」,就是也有这种功德。 《披寻记》四二九页: 凡有所为审谛圆满等者:此中四义,如其次第配前四喻应知。 这样意思。 卯二、喻清淨鲜白(分二科) 辰一、举喻(分二科) 巳一、八经九经喻 八经九经以为喻者,由坚緻故,显蚊虻等不能侵损。 这是第二科「喻清淨鲜白」。这个第三科是「举譬喻」,分二科,第一科是「喻彼人」,第二科「喻清淨鲜白」,前面一个清淨心,一个鲜白,这两个作譬喻。分二科,第一科是「举喻」。「举喻」分二科,第一科「八经九经喻」。 经上有「八经九经」的譬「喻」,那是什麽意思呢?这是「八经九经喻」,这底下解释这个八经九经的譬喻。说「由坚緻故,显蚊虻等不能侵损」,这个八经九经是一种譬喻,就是指这个特别微细的毛布,由那个纱,一条纱织成的布,现在是用八条,八缕、八条纱,把它织成的一个经一条线。「八经」就是用八条缕,就是八条纱,纺纱工厂里织布,用纱织成布。我们说是棉花的话,用棉花纺成纱,很细的一条一条的,用这纱来织成布。现在这说用八条纱织成一条经,用这样的经去织成这个微细很好的毛布,微细的毛布,或者用九条缕织成一条经一条线。 这种譬喻什麽呢?「由坚緻故」,你这样子织成顝这个细毛布,那麽好的那麽殊胜的毛布,它就特别的坚固而细緻,当然也是厚了。「显蚊虻等不能侵」,这表示你若用这种布做衣服穿上去,这蚊虻它不能够来咬你,因为它太厚了,因为密緻细緻不能咬,这是这个譬喻。这八经九经譬喻的意思,是这样意思,保护你的安全。 巳二、首足皆覆喻 首足皆覆者,若有二失容可侵损,谓衣薄故,有露处故;今此显示二失俱无。 「首足皆覆者」,这第二个譬喻。「首足皆覆」的譬喻是什麽呢?「若有二失容可侵损」,若有两个过失,那这蚊虻等可能就会来侵害你,来伤害你。那两种过失呢?「谓衣薄故,有露处故」,若是那织成的布特别的薄,蚊虫也容易咬你,还是可以咬你;或者这个衣服有露处,有破坏的地方,你的身体露出来了,那当然蚊虫还是可以咬你,有露处,有这两种过失就不对了。这样子衣服也不薄,也没有露处,说「首足皆覆」。 「今此显示二失俱无」,说「首足皆覆」这句话,就表示这两种过失都没有,衣服是厚的,也没有露出去。这是两个譬喻,一个是「八经九经喻」,一个是「首足皆覆喻」,这是举譬喻。底下第二科「合法」。 辰二、合法 此定亦尔,其心清淨鲜白,周遍一切散动所不能侵,堪忍寒暑乃至他所呵叱恶言,及内身中种种苦受。 「此定亦尔」,现在这个第四静虑也是这样子。「其心清淨鲜白,周遍一切散动所不能侵,堪忍寒暑乃至他所呵叱恶言,及内身中种种苦受」,都能够防止。「其心清淨鲜白」,就是譬喻那个衣服,衣服是坚緻的,也就是不薄,衣服厚,这样子「一切散动所不能侵」,这个「散动」就是浮动,这些喜怒哀乐,这些事情都不能侵犯他。若是「周遍」的话,就是没有露处,那就是譬喻这周遍的意思,周遍也就是你的心清淨,没有一时不清淨的。 所以「堪忍寒暑乃至他所呵叱恶言」,「呵叱」就是愤怒了,愤怒的人说话的时候,就不说好听话了,就是恶人。「及内身中种种苦受」,心里面也都能够忍受,都能防止,它不能侵犯你。在他心里面,他都能够抵抗,而不会受到这些侵犯的。「内身中种种苦受」,这个话是说在人间,你得第四静虑的时候,你这身体有的时候也可能有病,连阿罗汉,有神通的阿罗汉有时候有病。所以你得四禅的时候,虽然那麽高的境界,但是你这身体还是人间的身体,所以也有苦受的事情,也会有他所呵叱恶言的事情。但是在这第四禅的人,他都心里面不介意,他心里不动,所以这就用这个譬喻。 「八经九经」,是彼坚緻故;这个「首足皆覆」这个意思,就是示你这个禅定非常坚固,非常清淨鲜白,这个道力非常坚固,所以一切外来的这些外尘的一切不如意事,你心里面都不介意,都能不动,不能侵犯他的定,你不能动摇他的定力。 丑五、观察缘起摄(分三科) 寅一、标差别 又于第五喻有差别。 一共是分五科,就是这个「圣五支三摩地」,一共是分五科。「第四静虑」是第四科,解释完了。现在第五科「观察缘起摄」,这一科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差别」。 「又于第五」的譬「喻」,前面一个禅一个譬喻,现在第五,只有四禅,但是又说出个第五来,下面有解释,也是不一样的。喻就是「标差别」,这第二科「指前喻」。 寅二、指前喻 于所观相殷勤恳到等,当知已如前释。 那经上面说到第五喻的时候,有一句话叫做「于所观相殷勤恳到等」,有这个话。这个话「当知已如前释」,前面已经解释了,前面已经解释过。这个前面解释过,有两个地方解释这件事,在第十一卷的二十二页,我们现在是第十二卷,那个第十一卷第二十二页,有说到这件事;由前面说到四种修禅,也提到这件事,为得知见天眼通那一段,也说到这件事。「于所观相殷勤恳到等」,前面解释了,可是解释了解释,这地方还是要说一说。第一科「标差别」,第二科「指前喻」,现在第三科「明总义」,就是解释了,解释这句话「于所观相殷勤恳到等」,解释这句话。 寅三、明总义 谓审观察三世诸行,于能观察又复观察,是此中总义。 前面不是有初禅有二禅有三禅有四禅吗?就是没有说到怎麽观察,这句话还没说,这里总说。「谓审观察」,就是说你得初禅也好,乃至到你得四禅也好,其中都有佛教徒不共于世间禅的一种圣德,就是「审观察」,就是特别认真的修这样的观。观什麽呢?「三世诸行」,过去世的,现在世的,未来世的,三世的有为法。也就是十二缘起,过去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些事情;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就是这些事情,「三世诸行」。 「于能观察又复观察」,这不但是观所观察的境界,观察所观察,还能够观察那个能观察的智慧,还要再观察。观察他也是因缘有的,也是无常、无我的,也是毕竟空的。这样出世间的般若是「此中总义」,是前四种禅都有这样观察的智慧的,这个《披寻记》的文不要讲了,这是「此中总义」。 子三、释名等(分二科) 丑一、总徵 何等名为圣三摩地?云何建立五支差别? 子三「释名等」,「何等名为圣三摩地」,「释名等」就是「圣五支三摩地」分两科,第一科「徵」,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边第一科「标经说」,第二科「随别释」,就是前面这五科。现在第三科「释名等」,解释这个名,第一科是「总徵」。 「何等名为圣三摩地」呢?就是这个名,叫做圣三摩地,三摩地还要加个圣字,这是什麽意思?这是问。底下「别释」分二科,第一科「名圣三摩地」,解释名圣三摩地。「云何建立五支差别」?这还是第一科问,这是二个问,何等名为圣三摩地?何等名为五支差别?怎麽样来建立这五支差别呢?这什麽理由呢?这是这麽两个问。这底下「别释」。 丑二、别释(分二科) 寅一、名圣三摩地 谓四静虑中所有圣贤心一境性,及于安立审谛观察,如是名为圣三摩地。 这底下先回答,先解释「圣三摩地」这句话。「谓四静虑中」,初静虑乃至第四静虑里边,这个「圣贤心一境性」,这是佛教徒的圣贤,他成就了圣贤了,他所成就的心一境性。这个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当然这情形各有不同,就是他的禅定善根强,他修四念处的时候,他先修止,修止就得到四禅了。但是还没得圣道,没得圣道还是凡夫,所以得到了四禅之后,继续修四念处,这修的时候名之为「贤」,断惑证真了名之为「圣」。贤的时候也是心一境性,到了圣位的时候还是心一境性,所以叫做「圣贤心一境性」。 「及于安立审谛观察,如是名为圣三摩地」,「及于安立」和「审谛观察」,这个「安立」就是所观察的,对于所安立的境界能「审谛观察」,那麽这就叫做「圣三摩地」。如果不能审谛观察,那还不是圣三摩地,你只是三摩地就是了,因为没有般若的观察,不是圣三摩地。这底下解释,看《披寻记》解释一下。 《披寻记》四三○页: 及于安立审谛观察者:此中安立,所谓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唯于诸行假安立故。〈闻所成地〉说:依有情世间及器世间有二种法能摄一切诸戏论事,谓能取法,及彼所依所取之法。(陵本十三卷二十二页)今观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唯是所取及能取法,名为安立审谛观察。 「及于安立审谛观察者:此中安立,所谓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唯于诸行假安立故」,这个有情世间器世间,是在一切有为法上假立的,说这是有情世间,这是器世间,这是在一切有为法上安立的,这样讲叫做「安立」。另外,或者是怎麽样解释这安立?一切法都是心安立的,你的心安立的,你有烦恼有惑有业,由我们的惑迷惑烦恼,由我们的业力安立三界的依正二报,业力安立的。那个本身上是也没有依报,也没有正报,为什麽有了?你自己安立的,是这麽回事,这是这样说。 「〈闻所成地〉说」,这是下边,我们现在还没读到那里,没学到那里。「依有情世间及器世间有二种法能摄一切诸戏论事」,这世间上一切有为法,都是戏论事,都不是真实的,有两种能摄一切戏论事。「谓能取法,及彼所依所取之法」,就是这两种可以包括了一切。这个「能取法」是什麽?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能取着、能分别、能思想的这些事情。「及彼所依」,「所依」就是六根;及「所取之法」,「所取之法」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其实就是十八界,「陵本十三卷二十二页」这麽说的。「今观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唯是所取及能取法,名为安立审谛观察」,就是这样意思。 「及于安立审谛观察」,就是世间上一切法,都是心在分别,那就叫做「安立」;你能审谛观察是无常、无我的,那叫「审谛观察」。这就叫做「圣三摩地」,那麽这是「何等名为圣三摩地」?这个名解释完了。 寅二、建立五支别(分二科) 卯一、释 依于四种现法乐住,建立四支;依审观察缘起法故,又为断除馀结缚故,建立第五。当知此中二因缘故,建立五支。 这个「圣三摩地」的名字解释完了,底下「云何建立五支」还没说,现在这里说。分两科,第一科「释」,第一科是解释,第二科是「结」。 「依于四种现法乐住,建立四支」,前面解释过,很明显是这样意思,就是依于四种现法乐住,一个初禅,一个二禅,一个三禅,一个四禅,「四种现法乐住,建立四支」。这是圣五支三摩地,这是圣四支三摩地,就是从这里建立的,就是你成就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你在这上修四念处,是名为「圣三摩地」,这样意思。 「依审观察缘起故」,你在这四种现法乐住里边,你还要再进一步的「审观察缘起」法故,你观察这依报的世间也好,正报的世间也好,都要观察它,观察都是我们自己心的分别,都是无常、无我的审观察故,那麽这时候就有了第五支了。「又为断除馀结缚故」,这是第二个理由,「又为断除馀结缚故」,就是我们若是用功修行,得到了色界四禅的时候,欲界的烦恼是不起了,就假使不是佛教徒,欲界的烦恼也降伏了,可是色界四禅当地各式各样的爱见慢烦恼还是有,还是有还是问题,这就是大患。所以要修四念处继续的观察缘起,继续的把它息灭了,把它除灭了,所以「又为断除馀结缚故」,你断除了初禅的结缚,二禅、三禅、四禅你还没有,为断除剩馀的结缚。 这个「结缚」,我们前面讲过什麽叫做「结」,我不知道你们还记住,是不容易,那麽多怎麽记住,但是非要记住不可,我也是没记住,我也去查了一下。这个「结」字怎麽讲呢?能和合苦故,名之为结。你若有烦恼的话,就是我们这贪瞋痴的烦恼,就能使令自己与苦和合,我们有贪心就会和苦恼和合。苦恼不是愿意,我不愿意同苦和合,但是因为你有贪瞋痴,它就会与苦和合。这个贪就是贪着所爱的境界,本来认为是欢喜的,其实欢喜那地方隐藏着苦,所以你一贪就与苦和合了。这世界上的事情真是遗憾,表面上也是值得做的,其实你一做就苦恼了,你白辛苦了。所以这自己的烦恼,这是唯有佛菩萨的智慧,给你明明白白的说明白了,是与苦和合的,这叫做「结」。 这个「缚」就是繫缚的意思,繫缚是什麽意思呢?这唯有有道心的人才能感觉到缚,就是我想要修学圣道不可以,把你绑住,不准你出家,不准你修四念处,偏有事情障碍着你,是名为「缚」,解释缚,缚是这样意思。所以是「又为断除馀结缚故,建立第五」,怎麽能断呢?修缘起观,缘起观就是无常、无我,修这个观法。 卯二、结 当知此中二因缘故,建立五支。 这是「结」,结束这一段文。所以我们知道这个第五,是怎麽出来一个第五呢?只有四禅,怎麽出来个第五?这个《清淨道论》它是有五禅,而不是四禅,《清淨道论》上,其实还是四禅。这由「二因缘」,有两个因缘,一个是「依审观察缘起法故」,这是第一个因缘,第二个因缘「又为断除馀结缚故」,这两个因缘建立这第五支。加起来呢,前面依现法乐住建立四支,依审观察缘起法故,又为断除馀结缚故,建立第五支。所以「当知此中二因缘故,建立五支」,两个因缘建立第五支。这实在是一个,合起来是一个,加上四种现法乐住,就是这两个因建立这五支,这叫做「圣五支三摩地」,这一科解释完了。 壬十、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分二科) 癸一、徵 复次云何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 一共是十五科,现在是第十科叫「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前面这麽多的解释,若说我们敏感也可以,我们有两个敏感,一个是看出来非要静坐不可,这是一个敏感;第二个敏感,就是非要修缘起观不可,缘起观就是四念处,非要修四念处不可。你不静坐,什麽也没有成就。说是我们念经,念念经,念念咒,就是这样散散漫漫做功德,这功德随时会退的,靠不住的。你若修了静坐,成就的时候就不容易退了。因为什麽不容易退呢?有两个原因不容易退:一个是你心里面有定力,世间上的事情不容易动摇你,不容易退;第二个这个禅里面有乐,也把你繫住了,得到禅乐的人,对于世间的欲看不上眼,所以也不容易退。有了禅就不容易退,但是还是个凡夫,所以要修缘起观才是圣人,才能成为圣人,看这麽多解释里面,我们看出这两样事情来。现在这底下是第十科「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有这样的名字。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复次云何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这都是经上的名字,经上说的。经上说的,而现在弥勒菩萨慈悲,给我们解释解释,解释这件事。怎麽叫做「有因」,又怎麽叫做「有具圣正三摩地」呢?这是问。 癸二、释(分三科) 子一、略释名(分三科) 丑一、名圣 当知善故,及无漏故,说名为圣。 这底下就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略释名」,第二科「广说义」。这「略释名」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名圣」,解释「名圣」,什麽叫做「圣」。 「当知善故,及无漏故,说名为圣」,这个弥勒菩萨慈悲,一遍一遍的解释,不怕重覆,前面说过了,现在又告诉我们。「善故」名圣,「无漏故」名为圣,没有烦恼的染污叫做「善」,没有执着心叫做「无漏」。所以圣人是没有一切恶,远离一切恶法,而有清淨的善,但是还有一个条件,就是不执着,「无漏故,说名为圣」。 我查那个字典,世间人怎麽样子叫做「圣」呢?世间上也说了很多解释,无事不知名之为圣,这里是讚歎智慧高,智慧很高。另外也提到说是修养好,那也可以名之为圣。但是就没有提到这无漏故名为圣,缺少这个条件,没有提到这里。为什麽没有提到这裡?就是他的智慧不够,不知道圣人还有个无漏。只有佛菩萨知道看出来,什麽叫做凡夫,什麽叫做圣人,能看到这点,「说名为圣」。 丑二、名有因 有五道支名此定因,所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 这是第二科「名有因」,这个「名圣」这句话解释完了。「名有因」,怎麽叫做「有因」呢?这底下解释。 「有五道支名此定因」,「有五道支」,这个「道支」就是八正道。八正道这个道,就是能通往到涅槃那里去,这条道路能到涅槃那里去,所以叫做「道」。但是八正道是八个,现在说其中的五个,「名此定因」,那五个道支是定的因,是修定的一个因。那五个道支是什麽呢?「所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这五个,这五个是定的因,你想要修定,这五个条件要具足。 丑三、名有俱 具有三种,所谓正见、正精进、正念。 「具有三种」,这第三科「名有具」,前面是有因,是说明了是这五条。这个「有具」是什麽意思呢?「具有三种,所谓正见、正精进、正念」这三种,这三种是「具」,这麽解释,这解释了。这是这三科加起来是「略释名」,简略的简单的解释名,底下第二科「广说义」。 子二、广说义(分二科) 丑一、说因具义(分二科) 寅一、略标(分二科) 卯一、明总说 此中薄伽梵总说前七道支,与圣正三摩地为因为具。 这底下广说这里边的道理,第一科是「说因具义」,说因义,说具义。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略标」里分两科,第一科是「明总说」,第二科「显差别」,先说「总说」。 「此中薄伽梵」,在这个经里面对于「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这段文里边,佛是总说「前七道支」,总起来,总要的说八正道是前七个道支。八正道最后一个是正定,「前七道支」与「圣正三摩地为因为具」,是圣正三摩地,最后那个正定就是圣正三摩地。前七道支是正定的因,是「因」是「具」,是这样意思,那麽最后那个正定是果了,这样意思。这一句话是总说的,总说「前七道支,与圣正三摩地为因为具」。这底下第二科「显差别」。 卯二、显差别 随其所应差别当知,谓由前导次第义故,立五为因;于三摩地资助义故,立三为具。 「随其所应差别当知」,随其所应其中的七个道支,随其所应有的是因,有的是具,有这样的差别,你应该知道。「谓由前导次第义故,立五为因」,这个「因」这个字怎麽讲?是这样意思,「谓由前导次第义故」,这件事情的一开始叫作「前导」,它先在前面引导向前进,它在前面引导,这件事就开始进行了,开始做这件事。做这件事的时候,一样一样有次第的,那麽就是这五个: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这五个,这五个是定的一个因,定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这是这样。 「于三摩地资助义故,立三为具」,具这个字,「为具」这个「具」怎麽讲呢?「于三摩地资助义故」,对于你得三摩地得定的时候,能帮助你,对你有帮助的力量。「立三为具」,其馀那三个就是正见、正精进、正念这三个,它为你,有帮助你的力量,帮助你得定的,有这个力量,所以叫做「具」。这个「具」是资助义,资助义叫做具。为「前导次第义故」,名之为「因」,这个因这麽讲,具这麽讲,这样意思。这上把《披寻记》文念一念。 《披寻记》四三一页: 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者:谓诸圣者所得正定,名圣正三摩地。此三摩地要以前七道支为因为具,由是说言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当知此中前七道支,非说见谛诸圣之所修习,谓诸异生若于是处,彼诸道支安立可得,即于是处亦名道支。如是诸义,准下应知。 「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者:谓诸圣者所得正定,名圣正三摩地」,不是凡夫,「圣正三摩地」」。「此三摩地要以前七道支为因为具」,就是为因为缘资助义可以当作缘,为因为缘。「由是说言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就是这麽意思。这可见八正道又可以这样解释,就是八正道合起来,名之为「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是这个意思。 「当知此中前七道支,非说见谛诸圣之所修习」,这又有一个意思,不是决定说「见谛诸圣」,这一切圣人都是见谛了,都是见到苦集灭道四谛了,这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我们凡夫不知道苦是苦,认为苦是乐。「非说见谛诸圣之所修习」,不是决定这麽说。「谓诸异生」,那麽「非诸见谛」,非见谛就是凡夫了,所以这地方说凡夫也可以这样说,「谓诸异生」就指这些凡夫。「若于是处,彼诸道支安立可得」,若是在这个地方,就是在你修行的境界上,也可以解释诸道支,这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也可以这麽「安立可得」的话,「即于是处亦名道支」,也可以这麽解释。「如是诸义,准下应知」,下边有解释。这样说「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还是通于凡圣的,已经得圣道的人可以这麽讲,没有得圣道的人,也是走这条路了,也就成为圣人了,是这麽解释。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些持戒很严的人,戒律持得很好,自己觉得很了不起,常常听到他批评「这个人破戒,那个人犯戒」,气得气呼呼的。其实他永远不会得定,为什么?常常生烦恼,看到这个破戒,那个不持戒,他就生烦恼了,他心就不平,心不清净,他怎么能得定?六祖大师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自己境界清净,别人清净不清净,一概都不理会,他心清净,他就得定。不知道这个道理,天天看到别人毛病,那就是自己的大毛病,所以修行不能成就。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