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50
2014/9/4   热度:20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50 巳二、法性拘执(分二科) 午一、徵 云何法性之所拘执? 这是住出等相,一共是十一科,现在是第六科,调善。调善里边有标相,有随释。随释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有行拘执,第二科法性拘执。有行拘执就是这位修行人,他的内心须要特别努力的调它,他才能够寂静一点,不是那麽样的自然,叫做有行拘执。第二个是法性拘执,就是现在念的这个文。 怎麽叫做法性之所拘执呢?「拘执」就是控制的意思,为法性所控制。这一科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问,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观麤静性。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观麤静性 谓观下地,为麤法性;观于上地,为静法性。 「谓观下地,为麤法性;观于上地,为静法性」。这是说这个修行人,他修行的时候,他内心里面作如是观,观下地为麤法性。下地就指欲界说的,上地指色界说的,色界初禅。这个人修定的时候,他内心里面思惟这个欲界是个麤劣的地方,是个多诸苦恼的地方,是令人不快乐的地方,所以叫做麤法性。 「观于上地,为静法性」。他内心里面作观,观察色界初禅是非常寂静微妙,令人安乐自在的地方。这样子作观的时候,就能使令自己调伏这个欲,使令这个欲得调伏,使令欲得寂静。欲是动盪的,欲是不安静的,这样子观,就使令这个欲就寂静了,不浮动了,就可以离欲了,是这样意思。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观寂静等。 未二、观寂静等 寂静微妙,得安隐道,及能证得心一趣性,如五圣智三摩地中,已略解释。 「寂静微妙,得安隐道」也还是观于上地。上地就是色界初禅以上,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寂静的,是微妙的。这个寂静微妙,微妙就是好的意思,是特别的令人满意,特别的浮动也是令人苦恼。所以这个上界是「寂静微妙,得安隐道」你能成就安隐的圣道。前边是观下地为麤法性,观于上地为静法性,一般都是欲界和初禅来对论,但是在这个地方,应该包括二禅、三禅、四禅都在内,这个上地为静法性。「寂静微妙,得安隐道」这个地方是包括四禅在内,而有无漏圣道的意思,就不全是世间的禅定了,应该这样才是对。 「及能证得心一趣性」,作如是观的时候就能使令自己能成就,证得就是成就,成就「心一趣性」。「心一趣性」也就是心一境性,心安住在一个境界上不散乱,就是成就这个定。这里边的意思,「如五圣智三摩地中」就是前面,现在是第十三卷,就是第十二卷里面,已经解释过了,在这里不再多说了。 寅七、所行(分二科) 卯一、徵 云何所行? 这是第七科。前面第六科是调善。现在是解释第七科,叫做所行。所行分二科,第一科是问。「云何所行?」就是这个修行人,他内心里面所活动的,所修行的境界是怎麽样呢?是这个意思。这个行,能行的就是心,所行的就是三摩地。在三摩里面活动,就是在三摩地里面修行。我们现在没有修行的人,就是在散乱心里面修行。不修行呢,也是心里面散乱,修行的时候,这个心也不是说是决定定,就是用这个散乱心去念佛,去念经,念咒,儘量的让它不乱,就是只此而已。这里说修行是在禅定里面,不是乱的境界。在禅定里面,或是修世间的一种胜行,或者出世间的功德。现在就是问,怎麽叫做所行。底下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举于三摩地,那麽先标出来。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举于三摩地(分二科) 巳一、标 谓三摩地所行境界。 「谓三摩地所行境界」你问我什麽叫做所行,现在回答你,「谓三摩地所行境界」。这个修行人,他内心里面所行的境界是三摩地,就是禅定里边的境界,不是浮动散乱的,在禅定里边。这是第一科是标。底下第二科是解释。 巳二、释 由所得定,过此已上不能知故。 「由所得定,过此已上不能知故」修行的境界,虽然都是修行有无量无边的差别,现在说出一样事情来,「由所得定」,由于你自己肯努力,你成就了一个定,就是这样子了。「过此已上不能知故」,超过了这个境界你就不知道了,你就不明白。就是你得了初禅,二禅的事情你是不知道的。很多很多的事情,无量无边的事情,不是一下子就都能明白的。「过此已上,不能知故」。这就叫做所行,这个所行就是有这样的差别。这是解释。这是第一科,举于三摩地。第二科,例于根度等。 辰二、例于根度等 如初静虑,不能观见第二静虑。如是根度,数取趣度,亦不能知。 「如初静虑,不能观见第二静虑」这底下举一个例子。就像这个修行人他成就了初禅,他对初禅的事情他能知道多少,但是就是不能观见第二静虑,就是不知道了。「如是根度,数取趣度,亦不能知」,这上面是说你修行的境界,你成就的这个功德的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你就是不知道,这是一个。「如是根度」,成就这个禅定的差别是这样子,论这个能成就禅定的这个人的根性,这个「度」是个范围的意思,是个限度,到此为止。这个范围,这个根性,譬如说这个人是个钝根人,那个人是个利根人,大家都修行,这个钝根人,你不能知道利根人的事情,不知道,你不能知道他,你不能知道他,知道他是怎麽回事。譬如初果圣人是圣人,但是得到初禅的这个人是凡夫,但是初果圣人你不知道初禅怎麽回事情,不知道;初禅也不知道初果圣人的事情,也是不知道。这个境界就是一样一样的,都是有限度,都是隔了一层山,在此就不知道彼。 「数取趣度」,数取趣就是补特伽罗,就是约人说。其实我看这个意思,这个人就是总说的,根是别说的,根和这个禅,就是这个人成就的禅,他是利根、钝根,这是别说的。「数取趣」,人这一方面他们能力的限度,「亦不能知」,这根和人也是一样,彼此不是同一类,就是不知道这回事情。这是说所行。第七科所行,这个所行的大意就是在没有圆满无上菩提的时候,每一个人所成就的功德都是有限度的,这是一类,这是一类,这是一类一类的,都是不能知道。你的程度低,那程度高的,你就不知道,和你不同类的,也是不知道。若是这样说,有修行的人虽然是高过了没有修行,但是也不可以生高慢心的,因为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寅八、引发 云何引发?谓能略摄广文句义,及能成办诸胜功德。 这是第八科。一共是十一科,现在是第八科,引发。 怎麽叫做引发呢?「谓能略摄广文句义,及能成办诸胜功德」这就叫做引发。这个略摄广文句义怎麽意思呢?就是这个人,他有这种智慧,略者少也,「略摄」略是少,以少能摄多,就是少少的文句,它能够摄很多很多的文,很多很多的句,很多很多的义,少少的文,它能够摄很多很多的文句义;那也就是说这个人的智慧,少少的文就能够引发出来很多很多的文句义。说少少的义,他就能引发出来很多很多的文,很多很多的义,就是这个人有这样的智慧。人说闻一知十,我们闻一知一就是不错了,但是他若闻一就能知道无量,这就叫做引发。「及能成办诸胜功德」,他能成办不只是这样,这就是有无量无边的辩才,有这样的意思。「及能成办诸胜功德」,很多殊胜的功德,譬如说是无诤三昧,愿智三昧,乃至四无碍解,乃至到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乃至到佛的功德,这就叫做引发。 寅九、等爱等(分三科) 卯一、等爱 云何等爱?谓惭,愧,爱、敬、信,正思惟,正念,正知,根护,戒护,及无悔等,乐为最后。由随乐故,心便得定。 这是第九科,叫做等爱等。分三科,第一科是等爱。怎麽叫做等爱呢?这个等爱就是平等的去爱护,都是爱,这麽多的事情我都爱,叫做等爱。怎麽叫做等爱呢? 「谓惭愧爱敬等」这就是说有惭愧心,「惭」是一个事,「愧」又是一样事,「爱」又是一样事,当然这里面说爱就是这个善法欲,欢喜一切善法,这个叫做爱。「敬信」,对于三宝有敬信之心。还有正思惟,还有正念。这个「正思惟」就是对于某一种事,或者某一种道理,心里面去思惟,在附合佛法的范围内,这样去思惟,叫正思惟。「正念」就是明了现前的意思,明记不忘叫做念。「正知」,知道现在内心里面是对的,是错的。「根护」,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要保护它,不要有过失,不要在六根上有过失。「戒护」,就是要所受戒清淨,持戒清淨的意思,要保护所受的戒法。「及无悔等」,就是能够根护,能够戒护的话,心里面就不会忧悔,因为没有什麽错误,所以心里面没有悔恨,没有后悔的这些事情。「乐为最后」,因为没有悔,所以能引出来安乐,快乐,心里面欢喜,有这个事情。这是最后,这一共有这几个法。 「由随乐故,心便得定」,因为自己内心常常的随顺安乐,欢喜的关係,心就容易得定,心就容易得到禅定。这样意思呢,就是你能够惭,愧,爱、敬,信,正思惟,正念,正知,根护,戒护,无悔等,乐等,你都能爱这些法。爱这些法,你就容易得禅定,是这样意思。这是等爱。底下第二科是不等爱。 卯二、不等爱 与此相违,名不等爱。 前面这几种法你都能爱,你就容易得定。如果是我不等爱,那就不能得定了。说这个人没有惭愧,也不爱惜善法,也不敬信三宝,也不正思惟,也不正念,正知,这样这个正念是应该属于止,正思惟就是属于观了。这样的修止观容易得定。与此相违就不得定了,就不等爱,不等爱就不容易得定了。第三科等爱亦不等爱。 卯三、等爱亦不得爱 云何等爱亦不等爱?谓如有一于惭愧等少分成就,少不成就,谓具惭愧而无爱敬,乃至广说。 「云何等爱亦不等爱」呢?「谓如有一于惭愧等少分成就」,说是有一个人对于前面这几种法,对于惭愧这几种法,少分是成就了,还有少分不成就,「谓具惭愧而无爱敬」这样子。这样子,「乃至广说」也是不能够容易得禅定的,也是不能。这样意思。 寅十、增减(分二科) 卯一、增 云何为增?谓所得定,转复增长。 这是第十科。一共分十一科,现在说第十科是增减。 「云何为增?」「谓所得定,转复增长」,就是这个修行人,他经过了多少年月的,多少岁月的辛苦修行,成就了禅定。成就了以后,还继续的增长,就是愈来愈殊胜,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又到了初禅,由初禅到二禅,三禅,就是继续增长。 卯二、灭 云何为减?谓所得定,还复退失。 「云何为减」,怎麽叫做减呢?「谓所得定,还复退失」,我得到了初禅,初禅又退了,心也不寂静;得到轻安乐,逐渐也没有了,心里面也不寂静了,心又散乱了,又退失了,有这些事情。努力修行,结果有的时候又失掉了,也有这种事情。有增有减的这些事情。 寅十一、方便(分二科) 卯一、徵 云何方便? 这底下第十一科方便。分二科,卯一、徵,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边分二科,第一科出二道。怎麽叫做修行的方便,以此为方便而能得禅定?那麽怎麽叫做方便呢?方便也可以说是一种行动,也可以说是一种方法,就是依据这个方法去做,那麽就是行动。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出二道 谓趣彼二道。 就是说,这个趣就是前进,向前进。由散乱进步到不散乱,由欲界定进步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进步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那麽就是进,向前进。「趣彼二道」,趣彼禅定的方法,就是有二个方法,就是一个止观,就是要用止观的方法,以止观为方便才能成就禅定的,是这样意思。这是出二道。底下第二科指三相。 辰二、指三相 又止举捨,当知如前止等相中已具分别。 又修行人也要注意,你修止观的人也要注意,这个止举捨这三个方法,用这三个方法来调你这一念心。应该修止,这个时候;应该这个时候修举;应该这个时候修捨,用这三个方法来调心。这样子,你慢慢的就成功了。应该修止的时候你修举,应该修举的时候修止,应该修捨的时候,你修止举,那就不行了。怎麽止,怎麽举,怎麽叫捨呢?当知如前止等相中,前面有三十二相,在那里面已经说过了,在那里解释过了,这样意思。《披寻记》上说,陵本十一卷十二页,这个不对,是十一卷二十二页,加个二,二十二页那个地方看一看就对了。 子四、有倒无倒(分二科) 丑一、牒经言 复次如《分别静虑经》言:有静虑者,即于兴等谓之为衰。乃至广说。 这底下第四科叫有倒无倒。在第十三卷一开始的时候,傍辨彼义,从那一科里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引释诸经,分十一科。分十一科的时候,第一科是乐空閒等,第二科修无量等,第三科是等持等至善巧等,这一科已经讲完了,那个十一科是在这里的。现在是第四科,有倒无倒,就是你修禅定的时候,修止观的时候,有的时候错误,有的时候没有错误,这样意思。分二科,第一科是牒经言,经上说的话把它引来。 「《如分别静虑经》」。这一部经上说「有静虑者,即于兴等谓之为衰」,「即于兴等」兴是兴盛。兴盛,向前进,就是由少而多,由小而大,这个定力展转的增胜,那麽这就叫做兴。但是你修行的境界在这个时候是兴盛的时候,但是你自己「谓之为衰」,你认为是不好,那麽这不就是颠倒了?是颠倒。这里面这是简单这麽说,「乃至广说」下面文就多说。这是引经,牒经言。第二科,释彼义。分三科,第一科略标释,第二科是广分别,现在略标释。 丑二、释彼义(分三科) 寅二、略标释 此中四转,当知二时颠倒。谓于三摩地若退堕时,若胜进时,趣退及退,俱名为衰; 趣胜进道,及与胜进,俱名为兴。 这一部经所说的这种事情,兴等,这个等就是衰,兴衰。这里面是有四种生起,转者生起也,就是现出来四种情况,叫做四转,四种现象。「当知二时颠倒」,就是兴盛的时候有颠倒,衰的时候也有颠倒,「二时颠倒」。那麽就是有这样的情形。 「谓于三摩地若退堕时,若胜进时」,那麽这是二时。就是你在三摩地里边,在禅定里边,若退堕的时候,你这个时候没有犯错误,你犯错误了,你这个方法搞错了。方法错了,你就从禅定向后退,退的时候。若胜进的时候,方法没有错误,你是向前进的时候,胜进的时候。这是二时,退堕时、胜进时,这是二个时间。 「趣退及退,俱名为衰」;退堕的时候有二个现象,一个是趣退,现在还没有退,但是向于退去了。这个情形已经对向那个退的地方去了,就是有可能要退。「及退」,这个退就是开始退了,已经向下退,退失了。这二个情况「俱名为衰」,这就叫做衰。 「趣胜进道,及与胜进,俱名为兴」。现在没有胜进,你没有向前进,但是这个情形,你准备的这个条件情形是向于胜进去了,这叫做趣胜进道了。「及与胜进」,这是已经开始胜进,进步了。这二个现象「俱名为兴」,这就叫做兴。这样子说,二个时,加起来一共有四个现象,这是略标释。这底下广分别。分二科,第一科是有倒。分二科,第一科是胜进时摄。分二科,第一科徵。 寅二、广分别(分二科) 卯一、有倒(分二科) 辰一、胜进时摄(分二科) 巳一、徵 云何应知于三摩地进时颠倒? 我们怎麽样才能知道,在这个定之中,进步的时候犯错误了?犯什麽错误,怎麽回事情,我不知道。这是问。底下就是回答,就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标彼相。现在先说出来那个情况, 巳二、释(分三科) 午一、释彼相 彼谓我今退失离生喜乐,我今退失胜三摩地。 这是说那个修行人,他自己说,说我现在退失了离生喜乐地。离生喜乐是什麽?就是初禅。他由未到地定修行得到初禅了,本来是很好,但现在失掉了离生喜乐,离欲恶不善法,得到了喜,得到了乐,那麽现在失掉了,退失了离生喜乐。「我今退失胜三摩地」,我现在失掉了这个殊胜的禅定,心里很慨叹,很悲伤的就这个味道。但是说这个话还是简略,还没有完全说明白。 《披寻记》四四七页: 于三摩地进时颠倒者:此中进时,谓趣胜进道时,于进谓退,故名颠倒。 「于三摩地进时颠倒者:此中进时,谓趣胜进道时,于进谓退,故名颠倒。」本来自己是向前进的,事实上自己是进步,但是自己不认识,认为是退,是颠倒。这是很遗憾的事情,自己用功修行正在向前进步,而自己不知道,认为是退了。你看这个事情可惜不可惜?是这样情形。这是标彼相。底下再解释,释所以。分二科,第一科,举所由。 午二、释所以(分二科) 未一、举所由 谓静虑者:勤修习故,心趣寂静,随捨行故。从初静虑入于第二静虑近分; 然于此事不善了知。于此位中,初静虑地喜乐已过。第二静虑地所有喜乐,犹未能得。 这是说这个已经成就了初禅的这个人,「勤修习故」,他很努力的,很不懈怠,他没有得少为足,还继续用功修行,修行的时候,「心趣寂静」这个进步是什麽?就是内心的境界向前进步,内心向前进步了。内心里面进步到寂静的境界。初禅里面有寻伺,寻伺是浮动的,那麽无寻无伺就是寂静了。这个「心趣」,就是向前进,向前进步到二禅的无寻无伺的寂静境界,向前进步。进步到「随捨行故」,随顺那个二禅,那个弃捨寻伺的那种寂静的境界,心里面有内等淨,离外鼓动,于内等流,那种境界。心里面很寂静,心里面明静不动,没有寻伺的扰乱,叫做「随捨行故」。这时候是一个很好的境界。 「从初静虑入于第二静虑近分」这是再进一步的详细解释。从初静虑,这个人得到初静虑以后,他又继续修行想要得到第二禅。他这样努力修行,他就从初禅入于第二静虑的近分。初禅前面有一个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又名为近分定,就是它接近了初禅,它还不是初禅,但是和初禅是相接近了。现在到第二禅也一样,也有一个接近第二禅的那个境界,还没到第二禅,但是和第二禅接近了,那叫做近分。从初静虑入于第二静虑的近分,继续努力就得第二禅了,是这麽一个境界。「然于此事不善了知」,然而这个人,他不欢喜学习,他不欢喜亲近善知识,我自己用功,我不听你讲,我不跟你学习,我自己用功。好!你自己用功。自己用功,但是这个事情不知道。不知道有什麽不对呢?「然于此事不善了知」。 「于此位中,初静虑地喜乐已过」这里面有什麽问题呢?「于此位中」这个初静虑的喜乐已过,在初禅的时候有喜也有乐。现在要想进步呢,就是超过了初禅的喜乐。这句话就等于说没有了,初禅的喜乐没有了。「第二静虑地所有喜乐,犹未能得」,就在近分那里,这个第二禅的喜乐还没得,第二禅也有喜乐,但这个时候还没有得,「犹未能得」。没有得,他就在这个时候,就在这个近分定这里,在这个境界里面。 未二、明作念 便作是念:我今天退失离生喜乐,遂还从彼退摄其心。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举所由,这是第二科,明作念。「便作是念」,心里面就这麽想,「我今退失离生喜乐」,因为内心里面这时候有感觉,感觉这个喜乐没有了,没有这初禅的喜乐,没有了。那麽想要得二禅,二禅的喜乐也没有。「遂还从彼退摄其心」,他心里想这下糟糕,都失掉了,那麽就赶快的还回来,「还」,回来,「还从彼退」从彼所退失的初禅,来「摄其心」,再得初禅,再把初禅拿回来,再这样做。这是明作念,他心里面的计划。这是第二科,释所以。第一科标彼相,第二科是释所以。现在第三科结颠倒。 午三、结颠倒 当知如是修静虑者,其心颠倒。 应该知道这修静虑的这个人他错了,他搞错了。他就是……你这是向前进,已经到了第二禅的近分,再努力就是二禅了,但是他不明白这件事,又回到初禅去了,那麽这是个错误,「其心颠倒」,他的心是错误了,这个意思。这一段文这是第一科。这是胜进时摄,有颠倒,这是个错误。底下第二科是退堕时摄。 辰二、退堕时摄(分二科) 巳一、徵 云何应知于三摩地退时颠倒? 前面是进时的颠倒。这底下说是于三摩地,退了的错误。这句话是问,底下解释。分三科,第一科举所由,它什麽因由,什麽原因。 巳二、释(分三科) 午一、举所由 谓如有一得初静虑为涅槃故,积集资粮。彼于涅槃,已得所修资粮圆满; 谓如有一个人他已经得到初禅了,这初禅成就了,很不容易而成就了,很值得庆幸。这个时候他心里有点变化,干什麽呢?「为涅槃故」他不想得二禅,三禅,四禅他不想,他想要得涅槃,得圣道。想要得涅槃,那麽干什麽呢?「积集资粮」他这个时候就是积集资粮。积集资粮,当然就是要向师长,或者是读书,要学习四念处,四念处是得圣道的资粮。「彼于涅槃,已得所修资粮圆满」彼那个修行人,很好,因为想要得涅槃,于是努力的去积集修涅槃、得涅槃的资粮,已经准备好了,「已得所修资粮圆满」这样子。「由此因缘,或由功用,或复任运,起如是想作意现前。」他资粮准备好了,那麽他就开始行动了。「由此因缘」因为这样的原因,或者是功用,自己努力,或者是任运的,不须要特别努力,很自然的就这样用功了,「起如是想作意现前」他就发起了这样的四念处,四念处想,就是这个四念处就现前了,这样修行。《披寻记》的文前面那一段。 《披寻记》四四八页: 于三摩地退时颠倒者:此中退言,谓世间定所生喜乐不复现行,于尔所时,起厌离想作意现前,据实应言是胜进时。于此胜进谓为退失,故成颠倒。 「于三摩地退时颠倒者:此中退言,谓世间定所生喜乐不复现行」,你一修四念处的时候呢,你在初禅里修四念处,那初禅里面的喜乐,就不现前了。「于尔所时」,就是那麽多的时间内起厌离想,修四念处不就是厌离了。「作意现前,据实应言是胜进时。于此胜进谓为退失」这还是这样意思。「于此胜进谓为退失,故成颠倒」。这是一段。底下说。 由此因缘,或由功用,或复任运,起如是想作意现前。 《披寻记》四四八页: 起如是想作意现前者:谓修涅槃道时于断界,离欲界,灭界,观见最胜寂静功德,修习断想,离欲想,灭想,或由功用或复任运而得现前,是名起如是想作意现前。 「起如是想作意现前者:谓修涅槃道时于断界,离欲界,灭界,观见最胜寂静功德」,「于断界」就是见道的时候,断除去见烦恼,这就是断界;「离欲界」就是修道的时候继续修四念处,断除去俱生的烦恼,断这爱烦恼就是;「灭界」就是爱烦恼、见烦恼完全都是灭了,就是五蕴都寂灭了,色受想行识都寂灭了。那就那个真谛,真俗中三谛的那个真谛的境界,毕竟空的境界。 「观见最胜寂静功德」,那个法性的寂静是最胜的寂静,是特别有功德的。「修习断想,离欲想,灭想,或由功用或复任运而得现前,是名起如是想作意现前。」 由如是想作意故,于诸色中乃至识中,了知如病乃至无我。 这个《披寻记》这麽解释。但是文上《瑜伽师地论》本身就是,什麽叫做「起如是想作意现前」呢?就是这个就是了。「由如是想作意故,于诸色中乃至识中」,及于色受想行识里面了,「了知如病」,了知道我们这个生命体,这个色受想行识是病,「如病」,如痈,如箭,无常败坏,了知是无我的。就是作如是观的意思。这底下《披寻记》。 《披寻记》四四八页: 于诸色中乃至识中等者:谓于色受想行识所摄诸法,了知如病、如痈、如箭、障碍无常、苦、空、无我应知。 「于诸色中乃至识中等者:谓于色受想行识所摄诸法,了知如病、如痈、如箭、障碍无常、苦、空、无我应知。」就是作如是观。 由如是想作意故;从此无间,因世间定所生喜乐不复现行; 「由如是想作意故」这个作意是引起想的心所的一个功能,就是引心趣境名为作意。把这个心所法引发出来,叫它到所缘境那里去,这样的作用叫作意。这个作意是引这麽多的想,如病想、如痈想、如箭想、无常、苦、空、无我想,就是「由如是想作意故」「从此无间,因世间定所生喜乐不复现行;」你在初禅里边你在修四念处的时候,「无间」就是立刻的,这个世间定所生的喜乐,「不复」没有了,没有这件事了。这个现出来,要在初禅的三摩地里边修四念处的时候,境界是这样的,这初禅的喜乐没有了。 午二、明作念 便作是念:我今退失定生利益,及所依止。遂还从彼退摄其心。 「便作是念」而这个修行人呢,他就这麽想了:「我今退失定生利益」。我修四念处得涅槃是我的目的,但是我现在失掉了这个初禅的利益。初禅的利益就是喜乐。我得初禅里面得到的利益就是喜乐,现在喜乐没有了。「及所依止」及所依止的心一境性。就是这样的意思。「逐还从彼退摄其心」。他一失掉了初禅的时候,心里面就不能忍,他认为失掉了,他就不能忍受,他就赶快的要把初禅拿回来,「遂还从彼退摄其心」这样的意思。 《披寻记》四四八页: 我今退失定生利益等者:所生喜乐是名利益,所得转依名所依止。 「我今退失定生利益等者:所生喜乐是名利益,所得转依,名所依止。」若这样解呢,还是有点不同。「所得转依,名所依止」,这指身体说了。你没得初禅的时候,你这个色、受、想、行、识是这样子,得了初禅以后,初禅的色、受、想、行、识和没得初禅的色、受、想、行、识不一样,是不一样的。这叫做依止。现在是定生利益,及所依止都没有了,都退了,都失掉了。这是他这样子作念。 午三、结颠倒 如是当知修静虑者,于三摩地退失颠倒。 这是第三科,结颠倒。午一举所由,午二明作念,这午三结颠倒。 当知这个修静虑的这个人,于三摩地退失颠倒,这是个错误。这可见前一个胜进时摄的那一个颠倒,是世间三昧,世间禅。现在这个退堕时摄,是指修出世间的三昧,出世间修圣道,在禅里面修圣道的境界。这两科加起来,这是一个有倒。 卯二、无倒(分二科) 辰一、辨相(分二科) 巳一、举初无倒(分三科) 午一、徵 云何当知于三摩地退失无倒? 这是第二科无倒,没有颠倒,没有错误。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相。分两科,第一科举初无倒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问。 「云何当知于三摩地」中退失了,但是没有颠倒,没有错误?这个话怎麽讲呢?问。 午二、释(分三科) 未一、由爱味 谓如有一得初静虑,便生喜足,不求下进,唯起爱味;由起如是欲俱行释作意故,遂便退失近欲界定。彼于此衰,能了是衰; 由此因缘当知无倒。 底下解释。分三科,第一科由爱味,退失无倒。这底下说这个退失的原因。 谓如有一个人,他得到初禅的时候,他就「喜足」,就知足了,我不进步,不再修行了,我就住在这里。这样意思。「不求上进,唯起爱味;」就是欢喜这个初禅的境界。 「由起如是欲俱行想作意故,遂便退失近欲界定。」由于那个人,他没有大志,所以就发起了这样的爱味心。这个爱味叫做「欲俱行想作意故」;这个欲就是个爱味,爱这个初禅的喜乐,这个轻安乐,就是爱着这个。爱着的这个欲与想作意呢,同时活动,所以叫做「欲俱行想作意」,这个想。这个想是什麽意思?就是取着初禅的喜乐的相貌,就叫做想。而取着喜乐相貌这个想的同时,就是爱这个喜乐,所以这是同时的。「遂便退失近欲界定」这个人,一这样子爱着的关係,就把这个初禅失掉了。「近欲界定」也就是初禅。初禅和欲界是临近的,它为邻的,就失掉了。 「彼于此衰能了是衰」这个人呢,这是一个退嘛!退是一个衰,是一个衰朽、衰败,是一个不吉祥的事情,他还知道,他知道是退了,知道这是个衰。「由此因缘当知无倒」。这无倒原来就是这麽讲。自己错了,知道自己错了,那就叫做无倒。这样解释。 《披寻记》四四九页: 于三摩地退失无倒等者:此中退失,谓趣退时。于此趣退,了知是退,是故无倒。以于此中,说彼于所得定不求上进,唯起爱味,应是顺住分捨。由此故知唯趣退时,说名退失。 「于三摩地退失无倒等者:此中退失,谓趣退时。」不是退,没有退,向于退的时候,这麽讲。「于此趣退,了知是退,是故无倒。以于此中,说彼于所得定不求上进,唯起爱味,应是顺住分捨」,这是《披寻记》作者这麽解释,「顺住分捨」这个住就是住在这定里面不退也不进,这样意思。说这个人爱味这个定的时候,他也不求上进,他应该是住在定里面,这是《披寻记》这麽解释。「顺住分捨。由此故知唯趣退时,说名退失」《披寻记》这麽解释。但是我看这个文这个意思,不像是这样意思,好像就是失掉了,因为你爱,就是使令这个禅定……你一爱呢,这个烦恼渐渐的就重了,就把禅定退了,我看是退的意思。这底下由爱味,第二由高举。 未二、由高举 又由所得静虑定故,自誉毁他:谓我所得此静虑定,非馀能得。由起如此欲俱行想作意故,所有盖缠转增转厚,便从定退。彼于此衰,能了是衰。由此因缘,当知无倒。 「又由所得静虑定故,自誉毁他:」又有一个不同的情形呢,就是这个所得静虑,由于他自己成就了初禅的关係,他「自誉毁他」自己讚歎自己,譭谤别的人。怎麽谤法呢?「谓我所得此静虑定,非馀能得。」别人不能得,唯有我才行,能得。「由起如此欲俱行想作意故」这个高慢心叫做「欲俱行想作意故」。「所有盖缠转增转厚」,你生了高慢心,对这个定又有爱着心,这就是个盖;又生了高慢心,这都是盖,也都是烦恼来缠绕自己。缠绕自己,你常常这样思惟,「转增转厚」展转的烦恼就增长,展转的烦恼就厚起来,厚而不薄。「便从定退」也就是失掉了禅定。 「彼于此衰,能了是衰。」退的时候他也知道这是不对的,是个错误。「由此因缘,当知无倒。」是没有错误的,就叫做无倒。这个事情也是……。 未三、由贪求 又以所得静虑诸定,显示于他,为诸国王及王臣等,当供养我;从定起已,寻思此事。由如是欲俱行想作意故,所有盖缠转增转厚,馀如前说。 这是第三科由贪求。 「又以所得静虑」又这个人呢,前面第一个是爱味,第二个是高慢,现在第三个就是,他这个人认为自己得到了初禅了,所得的禅定,「诸定」也可能得二禅,三禅「诸定」,「显示于他」我来告诉别人。为什麽要这样做呢?「为诸国王及王臣等当供养我」。有这样的贪心,起了这个贪求心。「从定起已,寻思此事」。他在定里面,他也这样想。「从定起已」,出了定以后,又再思惟这件事。「由如是欲,俱行想作意故,所有盖缠转增转厚,馀如前说。」就像前面说的,那麽就从禅定退了,就失掉了。 午三、结 如是当知修静虑者于三摩地,退失无倒。 他知道自己是错了,所以叫做无倒,这样意思。前面是有倒,这一科是说无倒。无倒里面分出这麽三个差别,一个爱味,一个高举,一个是贪求。这是无倒。这无倒里面举初无倒,这个初无倒里面分这麽三样。这底下第二科,巳二翻倒第二。看这翻倒怎麽讲。 巳二、翻倒第二 第二无倒,翻初无倒,应知其相。 「翻初无倒」,就是前面那个初无倒,把它翻过来,就是了,就是这个了,就是这个无倒。「应知其相」,这样讲呢,那就是前面是这麽多,一个爱味,一个高举,一个贪求。现在翻过来,那就是不爱味,也不高举,也不贪求,那麽这就是第二无倒。这个倒很简单,这样意思。「应知其相」。 辰二、明位 此二无倒,亦于二时应知其相。 这是第二科。无倒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相,现在第二科明位,明他的身份,他是那一个阶段的。 「此二无倒,亦于二时应知其相」,也是两个时:一个衰退时,一个兴胜时。是这样意思。那麽这样讲第一无倒,就是衰退,衰退时无倒。现在这个翻倒第二,就是于兴胜时,他向前进的时候,他无倒,他不贪,他也不爱味,也不高举,也不贪求,他得了禅定,继续这样向前进,这当然是胜进的时候。 寅三、结安立 由依如是倒无倒处,安立四转 就是结束这个有倒无倒这一科。有倒无倒这一科结束了。由于如是倒无倒处,安立这四种现象。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经上说,世间法的善根有三条,“无贪、无嗔、无痴”,这是我们要认真去修的。翻过来,贪嗔痴叫三毒,三毒烦恼,有了这个东西不得了。 贪,果报在饿鬼道;嗔恚,果报在地狱道;愚痴,果报在畜生道,你说这个麻烦不麻烦?你失掉人身,三恶道去了,你才知道这个病毒的严重! 世间所有一切的恶,都是从贪嗔痴生的;世间所有一切的善,都是从无贪、无嗔、无痴生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