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63


2014/9/4    热度:23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63

 

  丑九、令证通慧

  又有二法,能令根熟补特伽罗,速证通慧。一、于教授教诫,远离谄诳。二、厌离为先,身语意行离诸调戏。

  闻所成地这一大科,就是说明五明处。五明裡面先说内明处。内明裡面一共分四大科,现在是第四科,佛教所应知处相。这一大科裡面分十科,十科裡面第二科又分二十一科,现在是第九段,令证通慧。

  「又有二法,」前面也是说二法,但是二法不只这一种,所以说又有。又有二种方法,如果你能够认真的去学习,去修行呢,「能令根熟的补特伽罗,速证通慧。」「根熟」这句话怎麽讲呢?就是信进念定慧的善根成熟了。成熟了,就是在内凡位的时候,由外凡进入到内凡的时候,就是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暖位、顶位、忍位,就是根熟了。根熟,熟这个字,就是接近到结果的时候。比如树开花结果就是到熟的时候,就是可以受用了。现在是譬喻接近得圣道的时候,这一类的补特伽罗,这一类的有修行的人,就是已进入内凡位的这样的修行人。「速证通慧」,会很快的证悟到,也就是成就了神通、成就圣人的菩提的智慧。这句话是说这二法的功能,这二种法的作用。那二种法还没说,这以下说。

  「一、于教授教诫,远离谄诳」,第一个方法就是这位学习佛法的人,对于师长的教授、对于师长的教诫,你要真实的接受,不可以有谄诳的这种态度。谄媚,就是表面上是接受了,而内心裡面是不接受的,所以是欺诳,有欺诳性。现在是远离谄诳,就是真实的接受了师长的教授教诫,努力的去修行,修四念处,努力的这样用功修行。这是到了根熟的人,到了暖顶的时候,能努力的这样修行,这是一个条件。

  第二个条件,「厌离为先,身语意行离诸调戏。」就是要有厌离心,就是要有出离心。厌离这个有漏的惑业苦,是一个苦恼的境界,要生厌离心;对于色声香味触,这五欲要有厌离心。有厌离心,就有出离的愿了,就能够精进的发动自己修行了。「厌离为先」,就是先要有厌离的愿,然后在自己的身语意三业裡面,身行、语行、意行这三业裡边,「离诸调戏」,就是不要放逸。调戏就是放逸的意思,不要放逸。这样说,就是不要放逸,而能精进的接受师长的教授教诫,就能速证通慧,就是这样意思。

  丑十、令梵行者共住安乐

  又有二法,令居一处同梵行者,展转皆得安乐而住。一者、堪忍他所逼恼。二者、自不逼恼于他。

  这是第十科,令梵行者共住安乐。

  「令居一处」就是大家居住在一个地方,「同梵行者」,共同的修梵行的人,大家都是一样的修学四念处的人。「展转皆得安乐」我不触恼你,我能够帮助你,使令你得安乐;你也不触恼我,能帮助我得安乐,身心安乐而住。有二法会有这个作用。什麽方法呢?

  「一者、堪忍他所逼恼」第一个就是别的人若逼恼你,你能够容受,你能容忍,不介意这件事,要有这样的忍力。而这个忍力,当然还是戒定慧。戒定慧,一个就是要有智慧把这件事看化了它,不介意;加上点戒定,这件事就办到了,就能堪忍他所逼恼。逼恼有二种:一种是无意的,无意的对同梵行者有一点逼恼。第二种就是有意的。这二种就是在你的大智慧的观察,就把它看破了,你能容忍这件事,不介意这件事。

  「二者、自不逼恼于他」别人逼恼我,我能够容忍,而我自己不逼恼别人。这件事就办成功了,那就是可以同梵行者同住安乐。这倒是很简要,的确是这麽回事。说是有人说,如果你容忍了,他继续地逼恼你,没有这回事。你一直这样的容忍,对方就不好意思再逼恼你了,自然是这样子。

  丑十一、令梵行者互无违诤

  又有二法,令居一处同梵行者,未生违诤,遮令不生;其已生者,速令止息。无斗、无讼、无诤、无竞。一者、展转互起慈心;二者、平等受用财法。

  这是第十一科,令梵行者互无违诤。

  「令居一处」的同梵行者,「未生违诤」就是没有发生冲突,「遮令不生」你若学习这二个方法,就能使令冲突不生起,能障碍它不生起。「其已生者」若是已经生起了,「速令止息」,这二法能使令它很快的就停下来。

  「无斗、无讼、无诤、无竞」。「斗」这个字,以物较胜叫做斗。我查那字典上讲,斗鸡,斗棋,斗酒,斗蟋蟀,斗牌,就是这些事情,这叫做斗。以物较胜叫做斗。这个「讼」呢,就是彼此诤论是非曲直,在法官的面前,那叫做讼。「诤」,就是二个人对辩叫做诤。「竞」,就是二个人打起来了叫做竞。战斗以求胜,叫做竞争。现在这个修行人呢,是无斗、无讼、无诤、无竞,没有这回事情。修行人有什麽方法能够彼此和合无诤呢?

  「一者、展转互起慈心」,彼此间我慈爱于你,你也慈爱于我;你慈愍于我,我也慈愍于你;这样子当然就没有事嘛!就算是有一点问题,由这个慈愍心就化解了。「二者、平等受用财法」这个财法是发动、是生起斗诤的一个原因,现在能够平等的受用财法,就不会有诤了。就是这二个方面能够息诤,这二个方法可以息诤。

  丑十二、令得定地清淨梵行

  又有二法,速令心住得三摩地清淨梵行。一者、忆持久远所作所说增上力故,若有所犯,如法悔除;若无所犯,便生欢喜;昼夜随学,常无懈癈。二者、于身语意一切事业,能正了知增上力故,于诸过失无违犯。由此因缘亦无忧悔,随生欢喜;广说乃至解脱知见。

  这是第十二科,令得定地清淨梵行。

  「速令心住,」有二个方法令你很快地,心就能够寂静住,就得了三摩地了、得了禅定了,能够有清淨的梵行,成就了这清淨的梵行。那二法呢?

  「一者、忆持久远所作所说增上力故,若有所犯,如法悔除;若无所犯,便生欢喜,昼夜随学常无懈癈。」这是一法。就是自己回忆,忆就是念,就是回想这个念心所,想念以前自己经过的事情。这个念就是持,所念的法为能念的心心所所摄持,所以叫做……忆就是持。所以我们……经论上说陀罗尼。陀罗尼是什麽?就是念。就是有不可思议的念力,那就叫做陀罗尼。所以忆就是持。「忆持久远」,很久很久以前所作的事情、所说的话。由这个忆念的强大的力量,「若有所犯」,我忆念以前,现在这一刹那以前,乃至久远的事情,我若有所违犯清淨的戒法,或者有其他的过失,「如法悔除」,我就如佛所说的忏悔法,把它忏除去,又恢复了清淨,把这个罪过灭掉。「若无所犯,便生欢喜」了。那麽,「昼夜随学常无懈癈」。我没有什麽过失,我就如法的修学四念处。昼,白天,夜间都是不懈怠的学习、修行。「常无懈癈」,不懈怠,也不停止自己的修行,常是这样做。

  「二者、于身语意一切事业,能正了知增上力故,于诸过失终无违犯」。前面这一法,回想自己,每一天所作的事情,若有过失就忏悔。这第二法是于身语意,身所做的事情,语所说的语言,内心的思想,由身语意发动出来一切的事业,自己能够「正了知」,能够没有错误地、很分明的认识,自己都做了什麽。由这样的正知的「增上力故,于诸过失终无违犯」,对于这一切的过失,身语意……通常来说呢,就是十善,学习十善法,不犯一切的过失。那麽详细来说,当然出家人就是戒,比丘戒和菩萨戒,都要它清淨。「于诸过失终无违犯」,不犯过失,没有过失,犯了过失就忏悔,而且特别地清清楚楚的认识,自己三业要它清淨,没有过失。

  「由此因缘亦无忧悔。」由于自己不犯过失,所以心裡面不忧悔。「随生欢喜」,所以心裡面常常是三业清淨,修学圣道,心裡面很快乐。「广说乃至解脱知见。」广说戒清淨,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都成就了。所以由这二法,那麽就可以令得定地清淨梵行,可以这样子。

  丑十三、能越众苦

  又有二法,能越众苦。谓能超越诸恶趣苦;及能超越生死大苦。一者、深见现法当来诸过患故,远离恶行。二者、心常安定,精勤修习菩提分法。

  这是第十三科,能越众苦。

  「又有二法,能越众苦。」是什麽呢?「谓能超越诸恶趣苦,及能超越生死大苦。」「能越众苦」有二种方法……「能越众苦」,就是能解脱众多的苦恼。什麽苦恼呢?「谓能超越诸恶趣苦」,能够超越三恶道的苦恼。「及能超越生死大苦」,这是进一步能超越三界的生死大苦,就是人天的生死苦也超越了,不只是三恶道。那就是超出三界,得了圣道了,这要阿罗汉以上了。那二法能有这种作用呢?

  「一者、深见现法当来诸过患故,远离恶行」。第一个方法就是自己深深的看清楚了,现法的诸过、当来的诸过。就是现在的色受想行识上面,这一天的经过,自己所作的事情,能看见出来,若是有过失,深深的看出来现法的诸过患。我若是身不清淨,语不清淨,心不清淨,会有大患;深深的看出来将来也有过患。你现在做错了事情,将来有后果的,也是有过患的。「远离恶行」,若这样子,你深深的看见这一点,就自己再不要做恶事,恶事不可以做。「远离恶行」。

  「二者、心常安定,精勤修习菩提分法。」前一段就是不做一切恶行。不做恶行,也就是相信因果的关係,相信有因就有果,所以不可以做恶事,将来去得恶报。第二样事情呢,就是心常安定,也就是心常决定。精勤的修习菩提分法,也就是四念住、三十七道品,这样精进用功修行。这样子呢,就「能越众苦」,能超越诸恶趣苦,及能超越生死大苦了。

  丑十四、令修断等得安乐住

  又有二法,能令修断居远离者得安乐住。一者、于诸境界不生杂染,无恶寻伺,扰乱其心。二者、凡所噉食,要为利益,称量消化,能随顺断,令身调适。

  这是第十四科,令修断等得安乐住。

  「又有二法,能令修断居远离者得安乐住」。「能令修断」修学菩提分法,断除一切爱见的烦恼,这样的修行人。他「居远离者」,在远离处住,一个身远离,一个心远离,前面都讲过了。使令这种人得安乐住。有二个方法,使令这种人得安乐住。

  「一者、于诸境界不生杂染,无恶寻伺,扰乱其心。」第一个就是我们修行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上,不要有杂染、不要有染污。不要有染污,这上面说「无恶寻伺扰乱其心」,没有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没有这些染污法来扰乱自己的心,这是一个条件。这个杂染分二种:一种就是贪瞋痴的这一切烦恼,刚才说的这个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这都是杂染;另外一个染污是什麽呢,就是执着。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和一切境界接触的时候,你要知道这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毕竟空的,不要执着它是真实的,你若执着它是真实的,就是杂染了。所以这一念心,这一念无所得的智慧,你若能把握得住,就是「于诸境界不生杂染」,就不会有恶寻伺扰乱其心了,常常的把握住这一念智慧。

  「二者、凡所噉食,要为利益,称量消化,能随顺断,令身调适」第二样事情,就是自己日常饮食,所「噉食」的这些营养,「要为利益,称量消化」,「要为利益」这句话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这个动机,你为什麽要吃饭?吃饭的动机是为了道业的成就,叫「为利益」。而吃了这个东西,你要能知道,我能消化。如果生了杂染心了,生了贪心要多吃,就不能消化,这裡有这个问题;当然吃太少也不行,你要称量,吃下去自己能消化它。「能随顺断,令身调适」,这个营养、饮食吃下去以后,能消化、能得到它的营养,使令自己的地水火风,得到了适当的营养的力量,这个力量能随顺你修学圣道,叫做断。这个「断」,就是修学圣道能断烦恼。「令身调适」,使令你这个四大的身,四大调合,不会有病。你要称量这件事,吃的东西要这样。

  《披寻记》四八三页:

  又有二法能令修断居远离者得安乐住等者:此中二法,谓修根律仪,及于食知量。如次配释应知。

  「又有二法能令修断居远离者得安乐住等者:此中二法,谓修根律仪,」头一个法,于诸境界不生杂染无恶寻伺扰乱其心,是修根律仪,就是把这六根都是合乎律仪的,而没有染污。「及于食知量」,第二法就是于食知量的意思。「如次配释应知」。

  丑十五、令修善品时无虚度

  又有二法,令修善品诸苾刍等时无虚度。一者、于诸根境正勤方便研究法相,二者、知时、知量少习睡眠。

  「又有二法,令修善品诸苾刍等时无虚度」这是第十五科,令修善品时无虚度。这二种法,它的作用能使令我们修学善品的诸比丘等,「时无虚度」,光阴不会空过了,这二种法有这个好处。什麽呢?

  「一者、于诸根境正勤方便研究法相,」第一个法就是我们于根,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境,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正勤方便」就是要精进,不要懈怠。不要懈怠,以止观为方便,「研究法相」,研究就是观察,观察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无常、无我的,也就是修止观的意思,这指修止观。你常常这样做,光阴就是没有虚度。

  「二者、知时、知量少习睡眠」,第二个要知道时间。现在这个时间应该静坐、经行,经行、静坐,来修学止观,不是睡眠的时候。就是要到中夜,白天不要说,就是夜晚的初夜,初、中、后,夜间分三个时间,初夜、中夜、后夜,这个初夜和后夜都是用功修行的时候,中夜可以休息。知量,现在这个时候是中夜,我应该休息了,但是要知道休息,要「量」,要知道量,不能休息时间太多,要「少习睡眠」,睡眠的时间要灭少。这样说呢,就是时时的修学止观,睡眠减少一点。这样子,光阴就没有空过,是这样意思。

  丑十六、成坏增上心学慧学(分二科) 寅一、举能坏

  又有二法,能坏增上心学慧学。一者、建立邪学,违越正学,及怀犹豫。二者、增益损减邪见决定。

  这是第十六科,成坏增上心学慧学,就是成增上心学、增上慧学,破坏增上心学、增上慧学这二件事。分二科,第一科是举能坏。

  有二法能破坏我们的增上心学,能破坏我们的增上慧。那二法呢?「一者、建立邪学,违越正学,及怀犹豫」。「建立邪学」,这个建立是什麽意思呢?一般人不能建立,就是有一点聪明的人,他会说出来一大套的理由,我这样作是对的,这叫做建立。建立邪学,就是不符合佛法的、不符合正法的,违反正法叫做邪学。「违越正学」,他是与佛法是冲突的。「及怀犹豫」,内心裡面对于佛法有犹豫,对于正法有犹豫,就是有疑惑。他自己另外发明一个他认为是正法的,就是这种情形。这样子就能破坏佛法的增上心学、增上慧学。这是一样。

  「二者、增益损减邪见决定」第二法是什麽?增益损减邪见决定。增益也是邪见,损灭也是邪见。这个增益就是加多的一种邪见。比如说外道,说持牛狗戒可以生天。他会说出理由来的,为什麽持牛狗戒会生天,他会说出理由。而实在这是没有这麽一回事,所以这叫做增益的邪见。正式的说是这个人修学善法可以生天,他说这个不能,那麽叫做损灭的邪见。做恶事会到三恶道去,他说做恶事不会到三恶道去,所以这叫做损灭邪见。增益也是邪见,损灭也是邪见。对于这种邪见他是决定,决定不变,他有了这个邪见以后,你怎麽样也不能动转他,你不能改变他,所以叫做决定。那麽这就是能坏增上心学,能坏增上慧学。这是举能坏。底下第二科例能成。

  寅二、例能成

  与此相违,当知即是白品二法。

  「与此相违」与前面这二个相违,不同于这两个的,「当知即是白品」就是清淨善法、良法。就是没有增益、损减的邪见决定,也不建立邪学,违越正学及怀犹豫,那麽就是清淨的善法了。

  丑十七、令成熟者速入现观

  又有二法,能令已集菩提资粮,未入现观补特伽罗速入现观。一者、思惟现在过去自他衰盛。二者、勤修谛行所摄无倒作意。

  这是第十七科,令成熟者速入现观。

  「能令已集菩提资粮,未入现观补特伽罗速入现观」。「能令已集菩提资粮」,能使令已经集聚了菩提资粮的人……已集菩提资粮的人,就是这个人,他能够学习佛法,从文字上的佛法去努力的学习,得正知正见,这是一个菩提资粮。这样说得正知正见是属于慧,那麽另外也应该要有福德的资粮,或者为大众僧服务,也是一种福德资粮,护持佛法也是一种福德资粮,就是成就圣道要有福德资粮,也要有智慧的资粮,就是闻思修的智慧。那麽这些资粮已经积集了。资粮这句话就是因,得圣道的因缘叫做资粮,你要有这样的因缘,你才能够修学圣道,才可以得圣道。这个发心的人,已经积集了菩提的资粮,但是还没能够「入现观」,就是还没有得圣道。这个现观就是已经得到须陀洹果以上的圣人,名之为现观。就是他得到了那个清淨无分别的智慧,见到真理了,那叫做现观。现在这个人菩提资粮是积集了,但是还没有证悟圣道,「未入现观」。这个补特伽罗这个人,「速入现观」,你若修学这二种法呢,你就很快的可以得入圣道。这样说已集菩提资粮,就是外凡位的人。内凡位的人,暖、顶、忍、世第一、那就是开始修四念处了。这个四念处修的也不错了,达到了暖的程度。这个时候还是没有入现观。

  「一者、思惟现在过去自他衰盛。二者、勤修谛行所摄无倒作意。」这个其实就是修无常观。第一个思惟现在过去自他,现在的自他衰盛,过去的自他衰盛,思惟无常,修无常观。修无常观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世界上一切有为法都是靠不住的。二者、勤修谛行,那怎麽样才能够最安稳呢?就是要修学圣道。修学圣道就是苦集灭道了,修学圣道就是修学四念处了。「勤修谛行」精勤的修学苦集灭道四谛的胜行,苦、空、无常、无我这是圣行。「所摄」,属于这个范围内的无倒作意,不颠倒就是没有错误的如理作意。你能这样修无常观,修胜行,你就能够「令未入现观补特伽罗速入现观」了。《披寻记》解释的好。

  《披寻记》四八四页:

  又有二法至无倒作意者:此中二法,谓厌及欣。如次配释应知。谓自衰损及他衰损,现在会遇,正现前时,如理作意数思惟故,成可厌处。若自兴盛,及他兴盛,过去尽灭,离变坏时,如理作意数思惟故,成可厌处。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一卷十八页)是名思惟现在过去自也衰盛。

  「又有二法至无倒作意者:此中二法,谓厌及欣」第一个法,思惟现在过去自他衰盛是厌;第二法是欣,是所欢喜的。「如次配释应知」。这底下解释。「谓自衰损及他衰损,现在会遇,」自己衰了,很多如意的事情都没有了,叫做衰,叫做损。及他人也是如意的事情没有了,衰损。这种不如意的衰损,现在会遇,正是现在遭遇到这种不如意的事情的时候,所以「正现前」的「时」候。「如理作意数思惟故,成可厌处」自己遇到了衰损的时候,你能够有如理的作意,修无常观,当然这都是因缘生法,如理作意,而不怨天尤人。数数的思惟,「成可厌处」,这样子在自己的内心裡面,就成立了无常观了,厌离心就建立起来了。「若自兴盛,及他兴盛」若自己遇见一切很多令你满意的事情;或者他人,我的一些亲爱的人,他们有些满意的事情,是「过去尽灭」,是过去的时候有这种如意的事情,但是现在来说,这些都没有了。「离变坏时,如理作意」这些如意的事情同你分离了,说是那个财富还在,但是你没有所有权了,所以同你分离了。不是说一定那个东西坏了,那个大楼房还是很好的在那裡,但是不是你所有了,叫做离。或者那件事坏了,变坏时,如理作意「数思惟故,成可厌处,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一卷十八页)是名思惟现在过去自他衰损。」这麽样讲。这样子思惟无常,使令自己有衰盛。

  在本论下文也有提到,在《杂集论》上也有提到,说我现在是如意的,这个衰损不如意的事情,我没有这个事情,我现在还都是如意的。但是从无常的道理来说,终究有一天要到来的,所以应该生厌离心。

  丑十八、令速圆满离垢梵行

  又有二法,令观行者最极究竟离垢梵行速得圆满。一者、修谛现观;二者、于后离欲方便勤修,于诸等至无有爱味,离诸障难。

  这是第十八科,令速圆满离垢梵行。

  又有二种方法,「使令行者」,就是修止观的人,「最极究竟」,「最极」的「离垢梵行」,「究竟」的「离垢梵行」。达到最高的时候叫「最极」,「究竟」就是所有的烦恼都清除了,所有的智慧也都圆满了,叫究竟。这个最极究竟究竟指什麽说的呢?就是「离垢梵行」,「离垢」是远离了爱见的烦恼,「梵行」就是戒定慧的梵行,速得圆满。那二法有这麽好的作用呢?

  「一者、修谛现观;」就是修四念处了。谛就是苦集灭道,就是真理,能现观真理,那就叫做「谛现观」。现在修谛现观,就是暖、顶、忍、世第一这时候修谛现观。「二者、于后离欲方便勤修」第二个是修谛现观这个时候,那麽就达到初果了。「于后离欲」,初果以后,初果、二果这个时候还有欲,还要继续修谛现观才能离欲。于后离欲的方便,还是四念处,以四念处为方便来离欲。「勤修」,勤修四念处。「于诸等至无有爱味,」离欲以后成功了,就是得禅定了,就是得到色界四禅、无色界的四空诸等至。对于得到色、无色界的禅定,对于这个禅定裡面不爱味、不执着。「离诸障难」那就是远离了一切的障难。爱烦恼是个障难,见烦恼也是个障难,现在通通完全远离了。就是用修这二种方法,就是能令观行者最极究竟离垢梵行速得圆满,这样意思。

  丑十九、令速引发一切胜德

  又有二法,令观行者速能引发世、出世间一切胜德。一者、九相住心。二者、由六种事以正定心思择诸法。如声闻地当广分别。

  「又有二法,令观行者速能引发世、出世间一切胜德。」这是第十九科,令速引发一切胜德。速能引发世间的一切胜德,出世间的一切胜德。世间的胜德,当然就是色、无色界的禅定,大福德的境界,出世间的圣道,三明六通、乃至无上菩提。

  「一者、九相住心」有二种法使令你能够引发世、出世间一切胜德。那二法呢?「一者、九相住心;」就是九心住,那个内住、等住、安住、近住那个地方……一共九住,后面有详细解释。「二者、由六种事以正定心思择诸法,如声闻地当广分别」这个九相住心如果修成就了,由九相住心到了未到地定就是奢摩他成就,然后到四禅都是奢摩他。「二者、由六种事」这是修毗钵合那。六种事就是寻思于义、寻思于事、寻思于相、寻思于品、寻思于时、寻思于理,义、事、相、品、时、理这六种事,由这六种事「以正定心」就是你的心在正定裡面,也就是在奢摩他裡边来思择诸法。思择诸法就是根据这六种事去思择诸法、思惟诸法的道理。「如声闻地当广分别」,在声闻地裡面是很详细的说这九种住心,九相心住和六种事,会详细解释的。

  丑二十、诸观行者清淨差别

  又观行者有二种淨。谓作意淨及所依淨。于三世中远离愚痴,智清淨故,名作意淨;远离三界诸烦恼品麤重法故。名所依淨。

  「又观行者有二种淨。」这是第二十科,诸观行者清淨差别。观行者有二种清淨,「谓作意淨及所依淨。」这二种清淨。「于三世中远离愚痴,智清淨故,名作意淨」这底下解释这二种清淨。「于三世中」,就是过去的一切诸行,现在的诸行,未来的诸行,这三世中,「远离愚痴」,对于这一切的诸行,也就是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十八界了;对于这一切法要远离愚痴。我们执着它是我,是愚痴,执着它是真实的,都是愚痴。我们知道都是无我的,是苦、空、无常,那麽这样子去观察,那就是没有愚痴了,就是你的智慧清淨了,有了清淨的智慧了。「名作意淨」,作意淨就是心在观察一切法的时候,你若有这样的智慧,就是叫做「作意淨」。

  「远离三界诸烦恼品麤重法故,名所依淨。」「远离三界诸烦恼品,」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爱烦恼、见烦恼的麤重法故。这个麤重,应该说有二种麤重,一个是身体的麤重,身麤重,一个是心麤重。心麤重包括烦恼和烦恼的种子在内。远离这些麤重,那麽这就叫做所依淨。所依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所依。这样子,远离了麤重。人若离欲了以后,这个身体就不麤重。人若有欲的时候这个身体就麤重。那麽断了一切的爱烦恼和见烦恼,烦恼的种子麤重也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你的色受想行识是清淨的,所以叫做所依淨。这个所依淨,如果只是非佛教徒,只是得到禅定的时候,也感觉到这个身体清淨。非佛教徒,他若能放下欲,能修学禅定成功了的时候,也感觉这个身体清淨,这身体好像如云如影,有若无那样子,不麤重。那麽心也没有欲,与禅定相应的时候,心也是清淨,名所依淨。但是你若不修毗钵舍那的佛法的四念处,你不能够远离愚痴,「于三世中远离愚痴,智清淨故。」这个作意淨你得不到。所以我们从《瑜伽师地论》和《大智度论》裡面来看呢,用这样的,这好像是一个尺似的,我们量一量这个地方有多长,有多高,这个尺。那麽经论上说的这个话,这就是一个尺,去量一量那个人的修行,就可以知道你修行的对不对。所以只是修奢摩他是不成功的,是不行的,你非要有奢摩他,还要有毗钵舍那才可以。而这个毗钵舍那,通常的情形,还就是苦空无常无我,还就是这样观察才可以。

  丑二十一、心解脱者内证差别

  又有二法,心善解脱诸阿罗汉内自所证。一者、于现法中苦因永尽;二者、由此为先当来世苦,毕竟不生。

  「又有二法,心善解脱诸阿罗汉内自所证。」这是第二十一科,心解脱者内证差别。又有二种方法,「心善解脱诸阿罗汉内自所证」,就是他的心,他这个明了性的心,从爱烦恼、从见烦恼裡面解脱出来了,这样的阿罗汉他内心裡面所证悟的境界,这二种法是他所证悟的。什麽呢?

  「一者、于现法中苦因永尽」就是在现在的眼耳鼻舌身意裡边,「苦因永尽」,就是贪无馀断、瞋无馀断、愚痴无馀断,没有残馀,没有剩馀的,究竟的断掉了,「苦因永尽」。「二者、由此为先当来世苦毕竟不生」第二件事呢,「由此为先」由此现法中苦因已尽为先,你先要有这个条件,那麽「当来世苦毕竟不生」,将来世的苦恼的境界,决定是不会生起了。这是心善解脱诸阿罗汉内自所证的。

  那麽这是一共二十一科。这二十一科解释完了。

  《瑜伽师地论》卷十四

  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二

  子三、三种(分二科) 丑一、结前正显

  已说二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三种。

  这个佛教所应知处这一科裡面分十科,七、八、九、十,分十科,第一科是「约一种来说」,第二科「约二种来说」,就是一共二十一科,有二十一个二法。现在这以下说「三种」法,约三种法来介绍佛法是这样意思。这一科裡面分二科,第一科是「结前正显」。

  「已说二种佛教所应知处」,前面分了二十一科,就是说明二种佛法所应该明白的境界。「次说三种」,这以下再说三种,就是用三种佛法来介绍佛教「所应知处」,这样意思。

  这是正显、「结前正显」,底下第二科「别广宣说」,分四十科,第一科「发起邪行令堕恶趣」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标」。

  丑二、别广宣说(分四十科) 寅一、发起邪行令堕恶趣(分二科) 卯一、略标

  谓依十相三门三种及与三根,于诸有情发起邪行,能令有情堕诸恶趣。

  这是第一科,第一科是「略标」,「谓依十相」,就是十个相貌和三个门,还有三种,还有三根,这一共是四样。「于诸有情发起邪行」,这四样事情总而言之,是说明众生发起邪行,有罪过的事情。「能令有情堕诸恶趣」,做了罪过的事情不会白做的,能使令这个众生堕落到三恶道去受苦的,说明这件事。

  这是「略标」,底下「别释」,别释分四科,第一科「说十相」,十相分二科,第一科「列差别」。

  卯二、别释(分四科) 辰一、十相(分二科) 巳一、列差别

  言十相者:谓坏生命、财物、妻妾,若坏实义、善友、讚美所为事业,若意三浊。

  「言十相者」,十相是什麽呢?「谓坏生命、财物、妻妾,若坏实义、善友、讚美所为事业」,就是十种恶法。「坏生命」,就是杀害生命。「财物」呢,「坏财物」,就是不与取叫做坏财物。「妻妾」,就是坏这个妻妾,就是欲邪行。那麽这是身三,身所发的三种罪过的事情。

  「若坏实义、善友、讚美所为事业」,「若坏实义」,就是说谎话;「坏实义」,就是说妄语。「坏善友」,就是离间语,人家是好朋友你去破坏他,叫「坏善友」。「坏讚美」,就是恶口、两舌,说暴恶、粗恶的语言,说杂秽的语言;就是破坏了讚美,把讚美破坏了,就不值得讚美了。「所为的事业」,这样说呢,前面这个坏生命、坏财物、坏妻妾,这是身所为事业;「若坏实义、善友、讚美」,这是口所为事业,语言上所做的事情,所以叫做「所为事业」,这是七样。

  这底下,「若意三浊」,坏生命、坏财物、坏妻妾,这是三个;坏实义、坏善友、坏讚美这又是三个,也是三;就是口四合起来,恶口,那个暴恶语和杂秽语合而为一,所以是三个。「若意三浊」,前面是身、口,这第三个是意,意裡面有三样也是污浊,就是贪瞋痴了「三浊」。那麽加起来就是十相,十相就是十恶业。

  巳二、随难释

  谓执受他财欲为己有,欲令他遭所不爱事,诽谤真实所有恶见。

  这底下第二科「随难释」。前面列出来十相的差别,这底下随着十相裡面,要是难一点的地方我们就解释。

  「谓执受他财欲己有」,这叫做坏财物,想要把别人的财物拿过来,当作我的、算我的。「欲令他遭所不爱事」,这底下若坏实义、善友、讚美乃至意之三浊者,总而言之就是,欲令别人遭遇到所不爱的事情,所不欢喜的事情。「诽谤他真实」,就是说谎话,乃至到所有贪瞋痴的恶见。

  《披寻记》四八七页:

  谓生命等者:谓若杀生,名坏生命。若不与取,名坏财物。若欲邪行,名坏妻妾。若虚妄语,名坏实义。若离间语,名坏善友。若麤恶语及与绮语,名坏讚美;此之七种,身语所作,名所为事业。若意所作,贪欲、瞋恚、邪见,名意三浊。下自随释,如次应知。

  「谓生命等者:谓若杀生,名坏生命。若不与取,名坏财物。若欲邪行,名坏妻妾。若虚妄语,名坏实义。若离间语,名坏善友。若麤恶语及与绮语,名坏讚美;此之七种,身语所作,名所为事业。若意所作,贪欲、瞋恚、邪见,名意三浊。下自随释」,下面有解释,如次应知。

  辰二、三门(分三科) 巳一、列差别

  言三门者:一、作业毁坏门,二、意乐毁坏门,三、方便毁坏门。

  「言三门者」,前面第一科是「十相」,解释完了,这底下第二科,解释「三门」。「三门者:一者、作业毁坏门,二、意乐毁坏门,三、方便毁坏门」。这是解释三门,三门分三科,第一科、列出差别。

  「作业毁坏门」,还是前面这个十恶业,十恶业现在用三门来解释,分三个部分来解释。或者说这个门,从门裡面也可以出来,但是也可以入进去;现在这裡面,也可以说是从门裡面出来。从门裡面出来,出来的什麽呢?就是罪过、作业毁坏,这个「作业毁坏门」就是身、口。「门」实在就是心,这个心发出来的罪过就是「作业毁坏门」,就是破坏了自己的功德善法,这是第一个门。

  「二、意乐毁坏门」,「意乐」就是意业的贪、瞋、痴,贪、瞋算是意乐;不贪、不瞋是个意乐,是我们的一个意乐。现在我们贪、瞋,就把不贪、不瞋破坏了,那麽这是一个门也就是心,心这个门,这个意乐坏了。用贪、瞋造种种罪,那麽就是「意乐毁坏门」。

  「三、方便毁坏门」,就是愚痴、邪见所有的罪业,所有作业的毁坏、意乐的毁坏,都是以邪知见,以恶见为方便而创造出来的,所以叫做「方便毁坏门」。

  这是列出来这三个门,这底下第二科「配十相」;就是三个门和十相相配合。

  巳二、配十相

  于十相中,前之七种作业毁坏;其次二种意乐毁坏;最后一种方便毁坏,所谓恶见。

  「前之七种」是「作业毁坏」,就是身、口加起来是七种,是「作业毁坏门」。「其次二种意乐毁坏」,就是「意三浊」裡面的那个,贪、瞋这二种是「意乐毁坏门」。「最后一种」是「方便毁坏」,是什麽呢?「所谓恶见」,这个有罪恶的、鄙恶的那种思想、那个执着,这个「恶见」叫做「方便毁坏」。

  巳三、随难释

  由恶见故,羞耻、慈悲、离诸恶行,悉皆毁坏;无有羞耻、无有慈悲,广造众恶。

  第三科「随难释」,第一科「列差别」,第二科「配十相」,第三科、随难解释。

  「由恶见故,羞耻、慈悲、离诸恶行,悉皆毁坏」,现在解释最后一种的「方便毁坏」,就是「恶见」。这恶见怎麽就叫做方便毁坏呢?「由恶见故」,由于这个众生有邪恶的思想,有罪恶的思想的关係,他原来的「羞耻」心,他原来的「慈悲」心,他原来「离诸恶行,悉皆毁坏」,都被这个「恶见」所破坏了。

  破坏的时候是什麽样子呢?是「无有羞耻、无有慈悲,广造众恶」了。做种种恶事的时候,心裡面没有羞耻心,不感觉到羞耻、不感觉到惭愧。「无有慈悲」,这个众生本来很苦了,他对他没有慈悲心,「广造众恶」,这恶见有这麽大的力量,能这样。所以「恶见」就叫做「方便毁坏」,它是众多的罪过的一个因缘,所以叫做「方便毁坏」。

  辰三、三种

  言三种者:一、身所作,二、语所作,三、意所作。

  「言三种者」,前面这是三门,第一科是十相,第二科是三门,现在第三科是三种。 「三种」是什麽呢?一是身所作,第二、语所作,第三是意所作,就是这三种。

  辰四、三根(分二科) 巳一、列差别

  言三根者,一、为自饶益相,二、为损害他相,三、于他颠倒相。

  「言三根者」,这底下第四科是「三根」,分二科,第一科是「列差别」。三根是什麽?「一、为自饶益相」,这个「根」就是发出来,根以能生为义,它能生出来十种恶法,所以叫做根。这个「三根」是什麽呢?「一、为自饶益」就是贪,贪、瞋、痴这个贪,就是要利益自己,我的利益愈多愈好,这是贪的相。

  「二、为损害他相」,这个瞋就是要伤害别人,伤害别人来利益自己;利益自己是为损害他相。「三、于他颠倒相」,对于别人有错误的想法,颠倒相。

  这是「列差别」,底下「随难释」,

  巳二、随难释

  谓于非法而作法想,于不应作作应作想,坚执现行。

  怎麽做颠倒相呢?「谓于非法而作法想」。这是「随难释」,「谓于非法而作法想」,那不是真理而认为是真理,他是个生死凡夫的境界,就认为他是圣人,你看这是颠倒、不颠倒呢?「谓于非法而作法想」,那个人没有神通认为有神通,这就是「非法而作法想」。为什麽?就是自己的智慧不够,没有辨别的能力。那个人是圣人,那个人是凡夫;凡夫有凡夫的相貌,圣人有圣人的相貌,他没有那个相貌而就说有,「谓于非法而作法想」。所以从这些事情,那麽我们怎麽知道,这是非法、这是法,怎麽知道呢?非要学不可,就是要学习佛法,然后你才能知道那儿是法,那儿是非法呢?不学,不学就不知道。但是一般人不知道,不知道什麽叫做法?什麽叫做非法?自己承认自己不知道,但是有的聪明人,他认为他知道,于是乎就是「非法而作法想」,就是颠倒了。

  「于不应作作应作想」,这是第二个,解释这个颠倒。这件事是不可以做,但是他认为是可以做;这件事做了是有罪过的,但是他认为没有罪过,我可以做,这是颠倒。

  「坚执现行」,于不应作作应作想,别人解释一下,这是非法作法想了,你错了;不应作你作应想,是错了,怎麽解释都不行,他还是「坚执现行」。他坚执他说的是对的,他还是要这样做,就是「现行」要这样做,这叫做「三根」。

  那麽这一科就是把「发起邪行令堕恶趣」这一科讲完了。我们一般讲这个十恶、十种恶法,我们只是把那个十恶,每个名字说一说就是了,但是这裡面会说出这麽多事情来。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愚痴的核心是疑惑,能把怀疑放下,智慧就现前;只要有疑,疑就把智慧障碍了。为什么学佛的人不开悟?对于佛法有怀疑,对佛有怀疑,对经教有怀疑,对修行人有怀疑,修一辈子他也不会开悟,为什么?他障碍没除掉。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