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23


2014/9/4    热度:25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23

 

  己三、作意及所缘(分二科) 庚一、结前生后

  复次已说安立;当知于此静虑等中,作意、所缘二种差别。

  〈三摩呬多地〉,第一科「总标」、第二科是「安立」,这两科都已经过去了。现在是第三科「作意及所缘」。

  「复次已说安立」,「总标」和「安立」都已经讲过了,这是「结前」、结束前面的文。「当知于此静虑等中,作意、所缘二种差别」,这是「生后」、生起后面的文,就是「作意」和「所缘」。前面开章的地方说是「相」,这里说「所缘」;所缘就是相,相就是所缘。「当知」此中这〈三摩呬多地〉里边,有静虑、有解脱、有等持、等至,这些法门里边有「作意」、有「所缘」这两种修行的方法的不同,这是「结前生后」。

  庚二、别释二种(分三科) 辛一、作意差别(分二科) 壬一、出二种(分二科) 癸一、总标

  作意差别者:谓七种根本作意,及馀四十作意。

  这是第二科「别释」这两种,就是「七种作意」和「四十作意」,解释这两种。分三科,第一科是「作意差别」,又分成两科,第一科「出二种」,先「总标」。

  「作意差别者,谓七种根本作意,及馀四十作意」,这个「作意」不是一样的作意,「谓有七种根本的作意」,以及其馀的「四十种作意」,有这麽多的差别。

  我们看这《竹窗随笔》,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上提到修行,修这禅究竟是有分别呢?是无分别?莲池大师在那地方讨论这件事。他最后的结论似乎不肯定,好像是应该有分别,这口气是不肯定。现在我们若读《瑜伽师地论》,就知道弥勒菩萨他说法、开示一个法门的时候,他很肯定的就这样子,不是模模煳煳的,又是这样子,又是那样子,不这样说话,明明白白的这样讲:「不思惟一切相,思惟无相」,这话说得非常的明白,使令我们容易做,我们要用功修行的时候,知道是应该这样做、这样做……,不是模稜的,不是那麽回事。

  这里说出这个「作意」,这作意我们前面解释过,这个前面解释你们可能记得住,这「作意」是什麽呢?就是警觉应该生起的心理令它生起来,生起来到所缘境那里去。这有一个境界现起,应该什麽样的心情去观察这个所缘境呢?就是警觉,它有这个作用,它的作用就是警觉那个应该生起的心情到那去应付那个境界。就像那个守门的人,说是外边有客人要找那一个人见面,这守门的人他就到那边去联络那个人,那麽那个人和外来的客人就见面了。现在这作意心所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警觉应起的心所,到所缘境那里去,这麽意思。现在修行的时候,我们修行戒、定、慧的时候也是这样子;你这个时候应该修不淨观,修不淨观的时候也是各式各样的观察,也是警觉应起的心所到所缘境那里去;你修无我观、修无常观都是应该生起的那个心所,先有一个警觉的作用使令它生起,那个叫做「作意」。这样说,用功修行的时候这作意心所很忙!它还不断地让你生起这个如理作意、生起那个如理作意,那就叫做「作意」。

  这里说出来七种的「根本作意」,这七种,你修世间禅也要这七种作意;你修出世间的禅、各式各样的法门也不能够离开这七种作意的,所以它是「根本」的作意。「及馀四十作意」,还有这麽多的作意。

  这是「总标」。底下「别辨」分两科,第一科是「七种作意」。

  癸二、别辨(分二科) 子一、七种作意

  云何七种作意?谓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

  《披寻记》三八一页:

  云何七种作意等者:此中作意一一差别,声闻地中广辩其相(陵本三十三卷二页)。

  这七种作意我们在前面的文提过。《披寻记》上说:「此中作意一一差别,声闻地中广辩其相(陵本三十三卷二页)」在那里「广辩」这七种作意的相貌,所以这里也就不要讲。

  子二、四十作意(分三科) 丑一、徵

  云何四十作意?

  前边说「七种作意」,这底下说「四十作意」。「四十作意」,丑一「徵」。

  怎麽叫做四十个作意?这是问。第二科是「列」,把它列出来。

  丑二、列(分十五科) 寅一、约三慧辨

  谓缘法作意、缘义作意。

  这「列」里面分十五科;四十个作意分十五科列出来,第一科是「约三慧辨」;「三慧」就是闻、思、修三慧。

  这第一科「缘法作意」和「缘义作意」。我们前面也是讲过了,这个「法」就是能诠显义的叫做「法」,法所诠显的就是「义」;这一个能诠、一个所诠,能诠名之为「法」,所诠名之为「义」。这个法和义是闻思修三慧所缘的,闻所成慧也是学习这个法和义的;思慧,思惟什麽?还是思惟法和义;修慧,也是修这个法和义,不能离开了法和义另外有闻思修智慧的,所以说法和义就是闻思修的意思。这是标这第一段。

  寅二、约四念住辨

  缘身作意、缘受作意、缘心作意、缘法作意。

  第二科是「四念住辨」,三十七道品的第一科「四念住」,来辨别这个作意。

  寅三、约假实辨

  胜解作意、真实作意。

  第三科是「胜解作意、真实作意」,这是「约假实辨」;这个「胜解作意」是假、「真实作意」是实,有假实的不同。这只是标,下面才有解释。

  寅四、约学等辨

  有学作意、无学作意、非学非无学作意。

  这是第四科「约学等辨」。有学也是圣人,无学也是圣人,非学非无学是凡夫,这个凡夫和圣人都有作意,但是各是不一样。

  寅五、约遍知等辨

  遍知作意、正断作意、已断作意。

  这是第五科是「约遍知等辨」。「遍知」一切所缘,应该是偏重于苦集灭道四谛中的「苦谛」。「正断」就是断「集谛」了。「已断作意」,是断了烦恼,断惑证真之后的情况,分这麽三个差别。

  寅六、约四所缘辨

  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无分别影像所缘作意、事边际所缘作意、所作成办所缘作意。

  这底下第六科「约四所缘辨」;这个所缘境有四种不同。一发心解脱欲、出离欲,或者修世间的禅、或者修出世间的圣道,都有这四种所缘境:一个是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无分别影像所缘作意、事边际所缘作意、所作成办所缘作意,分这四种不同。这是第六科,底下第七科。

  寅七、约修止观辨

  胜解思择作意、寂静作意。

  第七科是「约修止观辨」。这个「胜解思择作意」就观,「寂静作意」就是止。

  寅八、约一分修等辨

  一分修作意、具分修作意。

  这是第八科「约一分修等辨」。「一分」就是止和观其中的一分,或者是止的一分,或者是观的一分;「具分」就是又有止、又有观,叫「具分修作意」。

  寅九、约加行辨

  无间作意、殷重作意。

  这是第九科「约加行辨」。就是未得圣道而修行的时候,你要学习这两种作意:一个无间作意、一个殷重作意,这是第九科。

  寅十、约断烦恼辨

  随顺作意、对治作意。

  这是第十科「约断烦恼辨」。这个「随顺作意」和「对治作意」是断烦恼的。

  寅十一、约数习方便辨

  顺清淨作意、顺观察作意。

  这是「数习方便」。

  寅十二、约修渐次辨

  力励运转作意、有间运转作意、有功用运转作意、自然运转作意。

  第十二科是「约修渐次辨」。「力励运转作意、有间运转作意、有功用运转作意、自然运转作意」这是第十二科。

  寅十三、约止观二品辨

  思择作意、内摄作意。

  这第十三科「约止观二品辨」。「思择作意、内摄作意」这是「约止观二品辨」。

  寅十四、约无学果辨

  淨障作意、依止成办所行清淨作意、

  第十四科「约无学果辨」。「淨障作意、依止成办所行清淨作意」。

  寅十五、约补特伽罗辨

  他所建立作意、内增上取作意、广大作意、遍行作意。

  第十五科约「他所建立作意、内增上取作意、广大作意、遍行作意」。

  前面是列出来,「四十作意」分十五科。底下第三科才解释这四十个作意,解释四十个作意的时候分三十一科。寅一是「缘法作意」,寅二是「缘义作意」,就是三慧。

  丑三、释(分三十一科) 寅一、缘法作意

  缘法作意者:谓闻所成慧相应作意。

  寅二、缘义作意

  缘义作意者:谓思修所成慧相应作意。

  法和义;有法也就有义,有义也当然是有法。但是在文上面把它分开了,闻慧是「缘法作意」;这「缘义作意」是思慧和修慧,这样分开。分开的原因应该是说,在初开始听闻佛法,也就是初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对闻这一方面、对于法这一方面;能诠义的法这一方面,用的心力特别多;不是没有义,也一定要去注意所诠义的,但是偏重于法的,不能离开了文句而去思惟义的,没这个能力。所以对文句是用心用得特别多了,所以是缘文句的法,这一方面的作意叫做「闻所成慧相应作意」。

  所有的佛教徒都应该一样,就是来到佛法里边来,学习佛法的次第,「我应该先从那里开始?」就是学习了多少年,也还是搞不清楚。可是这《瑜伽师地论》里边,它时时地给我们一个次第,就是从闻慧开始,「闻所成慧相应作意」;「相应作意」就是你要注意这个法,这个文字的佛法要注意,不能够离开了文字单独的去观第一义谛,没有这种本事、没有这个能力的。而注重文字的佛法,在开始学习就是对了,就是应该这样才对。

  「缘义作意者,谓思修所成慧」,这个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是「缘义作意」;其时也是有法的。没有名句的时候,这个「义」怎麽能显示出来呢?是不能显的,「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这这很明显的是说:没有能诠的文句,这个所诠的义是不知道的。所以思慧和修慧它去修这个「义」的作意的时候,一定还是要有法的、有文句的,但是它是偏重于义的。偏重于义,所以就是「缘义作意」是属于思慧和修慧。

  不过是在我们的习惯,经过文字的佛法的学习的习惯上来讲,看这个思慧是比较容易明白,修慧就是难了;修慧就是禅定,在禅定里面观诸法实相。有的经论上就说,它能够离开了文句而去思惟义,这是不可思议;因为没有能诠的文句,法是不可得的。「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没有能诠的文是没有法可得。那麽这个修慧能离开文,它去观法实相,这事情是不可思议,但是在下文还是有解释的。

  「缘义作意者,谓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就是这麽一个次第,这个相应作意就是缘义的作意。

  寅三、缘身受心法作义

  缘身受心法作意者:谓修念住者,如理思惟身等作意。

  这是第三科,缘身受心法的作意。「谓修念住者」,「谓」这个感觉到生死是苦的这个人,他想要解脱苦、想要得圣道,他就要修这个四念住。修四念住「如理思惟身等作意」,就是如佛所开示的法所显示的道理、法所显示的义,去思惟这个身受心法,那个作意就叫做「身受心法作意」,这是这个作意。这个身受心法作意,广分别在下〈声闻地〉(陵本二十八卷十六页)在那里有解释,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寅四、胜解作意

  胜解作意者:谓修静虑者,随其所欲,于诸事相增益作意。

  「胜解作意」前面就是那假实作意,「胜解」就是那个假作意。究竟什麽意思呢?谓修静虑的人,就是修禅的人「随其所欲,于诸事相增益作意」,「随其所欲」也就是随他心里欢喜的,他所欢喜的他愿意怎麽样修禅;若是佛教徒,当然是由佛说的很多种修禅的方法,其中你欢喜那一个方法,那麽依据佛所说的那个方法,也是你所欢喜的,你就「于诸事相增益作意」,对于那个所缘境,你就各式各样的依法去分别思惟观察,那叫做「增益作意」。「增益」有一个什麽事情呢?就是原来没有这麽回事,你增加的,增加的一种作意,这是一个意思。原来是很少的,你现在分别得很多,也叫做增益作意。就是这样意思。下面《披寻记》上有解释。

  寅五、真实作意

  真实作意者:谓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诸法作意。

  这个「真实作意」怎麽讲呢?「谓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诸法作意」。这个自相和共相;这个「自」,就是每一法本身不同于他法的相貌,也就是别相;唯独此法有此相,其它法是没有的。比如色受想行识,「识」是了别相,那地水火风它就没有了别相;「受」是领纳相;「色」是变碍为相,那麽这就是它的「自相」。这个「共相」呢,就是一切色法也好、心法也好有共同的相貌,那就是无常、无我、毕竟空了;色法也好、心法也好都有这种相,那麽这就是共同的相貌。那麽这个「真实作意」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修禅的这个人他以「自相」去思惟诸法,以「共相」去思惟诸法;譬如说以色受想行识为所缘境,去观察它的自相,也观察它的共相,或者观察它的真如相。

  「真如相」这个「如」,诸法「如」就是诸法空,空上面加个「真」、这个「真」是讚歎的意思,讚歎那个「如」是真实的、是最好的,它不是虚假的。要是你能见诸法如,这一切因缘生法是如幻如化、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就是对世俗谛说第一义谛是真;这也表示我们修行人是从世俗谛到第一义谛去。修行人你将来到哪里去?「你将来到哪里去?」这话说的还不太好,就是你现在到什麽地方去?「现在到什麽地方去?」,倒不是说你这身体到什麽地方去,是说你的心,你的心到什麽地方去?若是我们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那你一直地在世俗谛这个虚妄相上活动,别的地方都不去,就在这虚妄相上活动。虚妄相上活动,这个地方有土匪;这地方有土匪,你在这地方活动就有很多苦恼。现在告诉我们「如」,真如那地方是最安全的,说是你到那里去,那麽意思。这个「真」就是有一个指导的意思,告诉你这地方都是假的,那个才是真的,那麽意思。所以以「真如相」去思惟诸法,思惟一切法「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无所住」就是「如」,就是用这样的「如」去思惟诸法作意。

  这样子以自相作意也好,用共相作意也好,真如作意也好,这都是「如理思惟诸法作意」,那麽这就是真实的作意。其他的作意呢,都不是真实的;其他的作意在修学禅的这方面也都有作用,但是不能断烦恼。唯有这个共相作意、真如作意能断烦恼,能使令你见到真理,所以这个名之为「真实作意」。可是我们凡夫修行的时候还有问题,那个问题怎麽办呢?就是要用胜解作意来解决,胜解作意解决了一些问题以后,你再修真实作意就成功了,是这麽意思。譬如说这个修不淨观,修不淨观这就是胜解作意,胜解作意实在是假的;你说它是假的,但是它可有作用,能令你的很强的、很不容易除掉的爱烦恼得到对治,能够消灭这个爱烦恼,不然你不用这个胜解作意是不行的,所以这是假想观,假想观可是有作用,所以虽然不是真实作意,你还是得要学习的。那麽修了这个胜解作意以后,然后再修这真如作意,这件事就成功了。

  《披寻记》三八二页:

  胜解作意等者:由所知事同分影像现前,如现领受胜解而转,是故说名胜解作意。即此作意由有分别非真实故,名增益相。

  「胜解作意等者:由所知事同分影像现前,如现领受胜解而转」,这句话还有点事情。这个「所知事」,譬如说这个色受想行识就是「所知事」,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都是所知事,所知的一切因缘事。「同分影像现前」,这个文下边有解释,但是这句话还是有意思的。这是「同分影像现前」,「同分」就是我们学静坐修止观的时候,要把所缘境现出来,要把所缘境在心里现出来,这个所缘境和那个色受想行识是相同的、是无差别的;相同而又不同,什麽呢?是影像,是那个色受想行识的影像而已。我们心里面现出的所缘境是那件事的影像,那麽意思;它不是就是那件事。譬如说我心里面想念我的朋友,想念我的朋友,很快的一下子我这个朋友的相貌就在我心里面现出来了,但是现出这个像是你的朋友吗?不是的,不是。但是不是也不对,是「同分影像」,和那个朋友是一样;但是是他的影像而已,不就是那个人,这叫「同分影像」。这个影像现在你的心的前面,这叫做「所知事同分影像现前」。

  「如所领受胜解而转」,就是你心里面把那影像现出来了,也就是你心里面领受了;这个「领受」这件事也是很妙,这个字。譬如说我现出个怨家的影像现出来,我不高兴;不高兴、但是你能现,还是你领受了。说我不高兴我就把它排遣,我不现;那你要有道力,你要有点道力才行,不然的话你办不到,你还是会把这怨家的相貌现出来,所以叫做「领受」。现在不管你,不分别这件事;就说是你修止观的时候,你这个同分影像现前的时候,也就是你心里面领受那个影像了。「如所」现前,如你「领受」的那个境界,你能「胜解而转」,你有力量地去观察思惟它。观察它是无常的、是无我的、或者是不淨的、是苦,这样子「胜解而转」要有力量,这个观察的智慧要有力量,那麽叫做「转」;「转」是活动的意思。

  「是故说名胜解作意」,「胜解作意」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当然是在定里面,这就表示是在禅定里面。我们初学习的时候没有禅定,心里面力量不够,只是凭这个与生俱来的、也是天天吃饭长养的这个记忆力;我读这部经论把这段文记下来了,记下来了心里面去思惟观察,那也可以说是「同分影像现前,如现领受而转」,但是「胜解」不够。你也可以这样观察苦、空、无常、无我,但是不能说「胜解」,这个力量不够。所以要不断的修奢摩陀,修奢摩陀就是能加强你的观的力量,那时候就叫做「胜解」。其次,学习的时候要认真的学习,马马虎虎的不行;你认真的学习,对那段文的要义能掌握到,也可以名之为「少分胜解」。你要不断的去思惟,不断的修止观,慢慢的奢摩陀有了力量了,这时候这个能观察的智慧就名之为胜解,就是有力量了。有力量的意思就是什麽呢?其他的障碍的因缘不能够扭转你,不能扭转。

  譬如说是你心里面打妄想的时候,别人在那里敲锣打鼓你都不知道,你还能照常的打妄想,这可以名之为「胜解」!若是我们静坐的时候,心里面修无常、无我观,别人从旁边走过:你打我閒岔!只是从旁边走过带了小小一点声音:你打我閒岔!这表示什麽?你没有胜解!你若有「胜解」,我不知道!他从我旁边走过,我不知道。他在那边吵我都不知道,这表示你有胜解,就这麽回事情,这就是「胜解」。

  「由所知事同分影像现前,如现领受胜解而转」,这个连欲界定都够不上,未到地定好一点,要到初禅以上才可以名之为「胜解」。初禅的时候就是别人怎麽吵你都不知道,你在那里一坐,你心里面正念一提起,一入定,别人什麽事不能打你閒岔的。就是去敲鼓也不能出定,不要说敲引磬,敲引磬也不能出定的,为什麽?因为他没听到。你入初禅以上,这耳根、耳识休息了,前五识都不动了。前五识不动,耳识不动,你有声音他没听见。不过《成实论》上也有一点不同的解释。

  所以「如现领受胜解而转,是故说名胜解作意」,说「胜解作意者:谓修静虑者,随其所欲,于诸事相增益作意」,这样意思。这以下说明「胜解作意」,「即此作意由有分别非真实故,名增益相」,就是这个作意「由有分别」,因为诸法真实相是无分别的,但是「胜解作意」这个时候还是有分别。有分别所以这不是真实作意,所以叫做「增益相」。不过这样讲就是很深了,就是观一切法空、修真如理观,心里还是分别呀!你还是得要分别,那都还算是「胜解作意」。「由有分别,非真实故」,那若是得到你成功了,得无生法了,那根本无分别智现前了,那叫做「真实作意」,那就不是胜解作意,超越了胜解的境界、超过了。这麽讲就深刻一点,如果不要讲那麽深,也是可以,后面文很多很多的解释。

  寅六、有学等作意(分二科) 卯一、举有学作意(分三科) 辰一、标

  有学作意,略有二种。

  这是第六科「有学等作意」分二科,第一科「举有学作意」分三科,第一科「标」。

  「有学作意」,就是已经得悟圣道、得证圣道的圣人,他在用功修行的时候,也是要动念头,也是心里面有分别的;有两种,「略有二种」。这是「标」,底下是「列」。

  辰二、列

  一者,自性。二,在相续。

  有学作意有两种:一者,自性作意;二者,在相续的作意。这是「列」。

  第三科解释,先解释「自性作意」。

  辰三、释(分二科) 巳一、自性

  自性者:谓有学无漏作意。

  这个入圣道的圣人,他内心里面修这无漏的作意。观察这苦、空、无常、无我的这种观察,这叫做「自性作意」;这是他的「自性」。就是他那无漏的心性、无漏的智慧,在观色受想行识的时候,如病、如痈、如刺、无常、苦、空、无我,这样观察。

  巳二、在相续

  在相续者:谓有学一切善作意。

  第二个作意,第二个「在相续者」。「谓有学一切善作意」,这个「相续」就是色受想行识,那麽这个「作意」是什麽呢?就是那有学的那个圣人「一切的作意」,就是他的无漏作意也好,他的有漏作意也好,都名之为「在相续者」。那个「自性」单独指他那个最尊贵的「无漏作意」;这底下「一切善作意」,因为这个有学的圣人他的烦恼没有断尽,还有一些烦恼在;这烦恼的存在有的时候就会动,所以不全是无漏的。但是圣人他不会作恶事,所以都还是属于「善」。就算是他徒弟不听话,他不高兴了,但是那不高兴还是好意的,所以还是善;说「有学一切善作意」。

  这是「有学作意」有这麽两种。第二种「例无学作意」。

  卯二、例无学作意

  如有学作意,当知无学作意二种亦尔。

  「无学」当然指阿罗汉果以上;这个阿罗汉、辟支佛和佛。前面「有学作意」有这麽两种,「当知」道那个「无学」的圣人内心的作意也是有这两种。「亦尔」,也是有这两种。当然「无学」应该是无漏的,没有有漏的。

  寅七、非学非无学作意

  非学非无学作意者:谓一切世间作意。

  「非学非无学作意者」是第七。「非学」,也不是初学、也不是那个无学的作意,那是什麽?「谓一切世间作意」,就是一切凡夫内心的妄想分别这一切的作意。这个作意也应该包括初发心的佛教徒,就是外凡和内凡这两种人的作意在里边。

  寅八、遍知作意

  遍知作意者:谓由此故遍知所缘,而不断惑。

  这以下第八科「遍知作意」。「遍知作意」是什麽呢?「谓由此故遍知所缘,而不断惑」。「遍知作意」,这还是用功修行的人,这个「遍知作意」。就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或者在学习佛法的时候,学习苦集灭道、乃至三十七道品、乃至六波罗蜜、乃至到各式各样的法门;他这个心里边都能知道、都能认识到。「遍知作意」,知道色受想行识是苦,或者是「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这是《华严经》、这是《法华经》、这是《般若经》,「遍知作意」。「谓由此故遍知所缘」,他心里面其他的难念没有动,还都是处于正念的境界,「遍知」。「而不断惑」,但是不能断烦恼;虽然是「遍知」但是不能断烦恼,没有个力量。这个「遍知作意」,还是开始修行了的人能有「正念」,在观察所缘境。但是还是不能断烦恼的,这力量不够。断烦恼,要什麽样的情形断烦恼呢?能见到真如理才能断烦恼,不然是不能的。

  这第九科是「正断作意」。

  寅九、正断作意

  正断作意者:谓由此故,俱作二事。

  这「正断作意」就是他能断烦恼了,这样的作意是能断烦恼了。「谓由此故」,由此正断作意故,能「俱作」两种事情。

  《披寻记》三八二页:

  谓由此故俱作二事者:谓能遍知所缘及与断惑,是名俱作二事。

  「谓由此故俱作二事者:谓能遍知所缘,」这是一事。「及与断惑」,又是一事,能作这两种事。可见前面这「遍知作意」是什麽呢?就是开始学习佛法的那一些活动,就是远方便,得悟圣道的远方便或者是远加行,是这麽一种情况,这麽一个程度。这个「正断作意」,应该包括近加行,接近得悟圣道的时候那个努力的修行境界。正断烦恼了的时候那就是无间道,是这样意思。「正断作意:谓由此故,俱作二事」。

  寅十、已断作意

  已断作意者:谓断烦恼后所有作意。

  这是第十科「已断作意」,就是你能这样用功修行,已经把烦恼断掉了,这时候内心的作意。「谓断烦恼后所有作意」,你这个一念相应慧见到诸法实相了,这个烦恼就断了。断了以后的所有的作意,那麽就是「后得智」,「后得智」的「观」的力量。「后得智」它也能够观一切法;但是由「根本智」的力量,「后得智」不颠倒。但是初果、二果、三果,没到无学的时候,有的时候也有失念的时候。

  寅十一、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

  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者:谓由此故,修缘分别体境毗钵舍那。

  这是第十一科「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这前面标的时候,「标」到这里面解释。

  「谓由此故,修缘分别体境毗钵舍那」。「谓由此故」,就是这个修行人,有此「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所以他能「修缘分别体境」;缘这个「分别体境」的时候有「修」的作用;这个「修」表示有强大的力量,能断烦恼的意思。这个就是「毗钵舍那」。

  「毗钵舍那」就是如理作意,就是正忆念,就是观察。观察就是「有分别」;这个「有分别」,「分别」就是「影像」:你心一动,你心一做如是分别,就有如是的影像。你有贪心的时候就有贪的相貌出来,你有瞋的分别有瞋的相貌出来;你修止观时,心里面修不淨观也好、修无我观也好,只要心里面一动就有像,就是有所缘境有相貌的,所以叫作「缘分别体境」。

  其实说起来,你心里面修止观的时候,这个「所缘境」从那里来?是你心变现的;不是真有那个境界。所以我心里面现出来白骨,这白骨是什麽?就是心里的「分别」,你的分别变现出来一个影像就是,另外哪有白骨呢?另外没有啊!说我心里面观佛相,观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实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只是心里面现出一个影像嘛!是名为「心佛」。说「即心是佛」就是这麽回事!说是你观察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看得很分明、放大光明;那是怎麽回事?「即心是佛」!应该是这麽回事!「即心是佛,是心是佛」。若这样讲,也可以说「是心非佛」也可以这样讲,是不是?

  我又想起来印顺老法师,印顺老法师好像在一个录影带里边,那个主持人请印老法师说一段话。把录影带放出来了,我就听不懂印老在说什麽话。我听不懂,我就请一个居士他听得懂,他记起来了。其中我看见有一句话「禅宗不是讲道理的!」这句话,我说这句话说得好!谁是讲道理的呢?是在学习的时候才讲道理,修行的时候不是讲道理的;这句话、我很感觉到欢喜。所以我们若想学习佛法,从经论上学习。而不是跟禅师学习,禅师他不会讲道理的。那一天是谁提出个问题,说「坐破七个蒲团」,是表示破第七识的我?这地方有问题!禅师是修「无我观」吗?是吗?修无我观的吗?你修「无我观」要打你香板了啊!和你说。不是的呀!禅师修「无我观」?是学教的法师要修「止观」才是修「无我观」的;不学习经论的法师他不会修无我观。所以你若说禅师修无我观,坐破七个蒲团表示破第七识我执,这是你的一厢情愿!禅师他不修无我观的。你看临济禅师的语录,对于这个经论那话说得很不好听,很轻视经教。当然他可以另外有个高尚的意思;但是后来的人去读这个语录多数是不能高、领会不到那个高尚的意思,就是一般的虚妄分别了啊!

  所以那些在金山高旻寺住过一个时期,参过禅以后看见学教的:「你嘴巴皮,有什麽用!」就是这口气。但是我在想:嘴巴皮也是很难得!也是很难得!在今天你看看我们中国佛教,我到那庙上看,只是那些人来烧烧香、磕磕头就走了。有嘴巴皮吗?嘴巴皮都没有!你对他宣佈:「我下午两点钟,讲什麽是佛」,有的人可能还欢喜听吧?也不见到,看不见啊!就是看见放焰口、打水陆,天天打、标出来什麽…说出来很多很多。只看见这个,也不是不对!也是对!但是你不宣传佛法,佛法怎麽样能住持下去呢?社会上一般的政治团体也好,或者作生意也好,都重视宣传;你不宣传你能赚到钱吗?何况佛法,若不宣传能行啊?所以嘴巴皮也很重要!顾然是没有品德也不行,没有修行也是不行。阿弥陀佛!

  这个「已断作意者」,我是讲到这里?「谓断烦恼后所有作意」。「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者:谓由此故,修缘分别体境毗钵舍那」,就是你有这个「所缘境」,当然这「所缘境」也还是佛所说过的「所缘境」;初开始用功的修行人你不可以自做聪明,就是佛怎麽说、怎麽做;要依教奉行!佛说用什麽做所缘境,他也不是说一种,有很多种,你可以自由的选择一种;这能观的智慧也是各式各样的,你也可以从中选一种。你不可以自己,「我想出一个办法来」,这是不可以,不可以这样子。

  说「谓由此故,修缘分别体境」,「缘分别体境」这个「境」就是「所缘境」,这个「所缘境」是什麽?是你的分别心。这个「白骨观」,白骨观根本没有嘛!是你看那个白骨,心里面想出个白骨。所以那「所缘境」是以心为体的,不是另外的。说观佛相,刚才说「是心是佛」,那个佛是你的心的分别,另外那有佛呢?是这样意思。说「即心是佛」也可以这样讲,当然另外也有其他的意思。

  所以这个「缘分别体境」,那个境是以你心为体的。所以「境」就是「体」,「体」就是你的「心」;所以分别体、分别境。这个「缘」还是你的心,你能缘的心缘你所分别的体境,所分别的体境还是你心变现的。你这样缘就叫做「修」,「修缘分别体境」。这样子观察去就叫作「毗婆舍那」,这个就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是这麽意思。

  寅十二、无分别影像所缘作意

  无分别影像所缘作意者:谓由此故,修缘分别体境奢摩他。

  这第十二科。「无分别影像所缘作意」怎麽讲呢?「谓由此故,修缘分别体境奢摩他」,其实和前面那个一样,这个所缘境无差别。那个「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和那「无分别影像所缘作意」,这个「所缘境」是无差别的。但是「奢摩他」就是安住在这个所缘境,心里面不动就叫「奢摩他」。如果你在里面观察是不淨的、观察是苦、是空、是无我,那就叫作「毗婆舍那」了,这麽意思。

  自己内心裡面创造出来一个所缘境,然后在这所缘境上观,在这个所缘境上奢摩他,就是这麽意思!几时所缘境没有了,能观察的止观也不可得了,你就得无生法忍了,那麽回事。佛施设出来的法门是这样办法;施设这个法门,先给你製造一个「增益」,用这个字。原来我们凡夫没有这些事情,要给你创造一个「所缘境」,创造这些如理作意的分别心,叫你用这个如理作意的分别心在这所缘境上去止、去观。然后又把这「止」和「观」,能缘、所缘都没有了就成功了。这修行原来是这样子的,原来是这麽一回事。真实是离了一切的能缘所缘,入于「无分别」境界的时候,就是得无生法忍,原来是这麽回事。所以这「止」和「观」,是佛安排的方便,也就是一个桥,从这桥过到彼岸去,原来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三八二页:

  修缘分别体境毗钵舍那及奢摩他者:所知事同分影像为所缘境,名缘分别体境,自心分别之所起故。若于此境取相而转有分别故,名缘分别体境毗钵舍那。即于此境不取观相无分别故,名缘分别体境奢摩他。

  「修缘分别体境毗钵舍那及奢摩他者:所知事同分影像为所缘境」,有分别影像所缘境。这个「所知事同分影像为所缘境,名缘分别境体」,这个「缘分别境体」就是「所知事同分影像为所缘境」,这两个名词是一回事。「自心分别之所起故」,这解释这个「分别体」。这个所缘境的体是什麽呢?是你自心「分别」所现起的;你心里不分别那有这回事呢?你心里面现出来一个白骨,这是自己分别心现的嘛!你心里不分别立刻没有了。那麽其他的一切法,亦复如是。

  所以禅宗有一个公桉,说一个修行人,他一静坐一静下来的时候,在他的腿上有一个猫坐在那里;天天他一静下来,那就坐在那里。后来他就向同参讲这件事,同参说:「你用一个锥子锥它,看怎麽样?」他真就这样做了,一下子,扎到自己大腿。其实那有那麽回事情呢?都是心的分别嘛!

  所以从唯识上;你不学去静坐修行,就是有很多问题。若是学习这些佛经论的道理的时候,不要说是学《瑜伽师地论》告诉你唯心所现,你学《大智度论》也是一样的,也是一样没这回事情的!当然你不学就不知道,不知道就会有这些颠倒的事情,就是颠倒迷惑啊!总感觉真的啊!他告诉我就要得无生法忍了啊!在这坐着,说有人同我说话,说你明天就得无生法忍了啊!你看哪有这种事情?是自己的虚妄分别嘛!但是就认为是真的,等到第二天也没有得无生法忍。所以知道佛菩萨大慈大悲,告诉我们都是假的呀!有人同你说话,哪有那麽回事情?你自己同你自己说话嘛,另外哪有人同你说话?所以这句话说得好:「自心分别之所起故」,就是这麽回事!说我看见光明了,我看见佛来了,都是自心所现,没那麽回事。

  「若于此境取相而转有分别故,名缘分别体境毗钵舍那」,就是这麽回事,这「毗婆舍那」。「即于此境不取相观,无分别故」,这个境还在,但是不取相而观、不观,不做种种观察;你无分别住这个时候,叫「缘分别体境奢摩他」,你不做观,缘这个所缘境无分别住,这就叫做「奢摩他」。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什么叫信佛?不讲别的,讲很简单的,佛教你不杀生,你做到没有?佛教你不偷盗,你做到没有?佛教你不YIN欲,做到没有?佛教你不饮酒,做到没有?不妄语,这五戒,没有做到!没做到,不信!所以,信佛是依教奉行,听了佛的教诲,能说不能行,不信!你才知道“信”这个字多难。“信”,决定有效;没有效,自己好好反省,不信!你才知道“信”字可不是容易事。《华严》、《大智度论》里面都说,“信为道元功德母”、“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如果信心真正达到清净,一丝毫疑惑没有,一丝毫夹杂没有,这个人是什么人?初住菩萨、法身大士,信心的标准在这里。所以信有迷信、有正信,正信是有解无行;真正做到是真信,真信才管用。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