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24


2014/9/4    热度:226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24

 

  寅十三、事边际所缘作意

  事边际所缘作意者:谓由此故,了知一切身受心法所缘边际;过此更无身受心法。

  这是四十个作意的第三科、解释;第一科「标」,第二科「列」,现在第三科解释。解释里边,现在是第十三科。

  「事边际所缘作意者」,这个「事」就是因缘生法。因缘生法;这个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都是因缘生法。这个因缘生法当然是有漏的,这种有漏的因缘生法有它的边际,观察它这个生、灭的边际的变化的作意。当然这等于是个缘起观。

  「谓由此故,了知一切身受心法所缘边际」:由此「事边际所缘作意」,就是止观,由这个止观的观察;当然这里边先是闻思的学习,在禅定里边修止观。由此「了知一切身受心法所缘边际」,「身受心法」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有了五蕴当然也包括十二处十八界在内。「了知」就是通达,通达这色受想行识的「边际」;色受想行识是所缘境,观察它的生灭的边际。「过此更无身受心法」,所有的有为法都包括在内了。所以「过此」超越了这身受心法的范围以外,就再没有身受心法了;所以这是一个「边际」,这个边际就到此为止了。

  《披寻记》三八二页:

  事边际所缘作意等者:谓若所缘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是名事边际性。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六卷十五页)此性身受心法所缘边际,当之亦尔。

  「事边际所缘作意等者:谓若所缘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是名事边际性」。这个「若所缘尽所有性」就是包括蕴、界、处;这「尽所有性」就是这里这个意思,就是这麽多,过了这麽多以外再没有了,叫做「尽所有性」。这个「如所有性」是什麽呢?就是用苦集灭道四谛来观察这个蕴界处: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或者说是苦、空、无常、无我,这麽观察。四谛有十六行,每一谛有四种,四谛就有四四一十六,去观察苦集灭道,观察这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或者是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行无我,住一切法寂灭相,这样去观察。或者观察一切法都是真如相、一切法寂灭相,那麽这就叫做「如所有性」。就是这麽多的门、这麽多条不同的观察,「是名事边际性」,是名「事边际所缘作意」,这个「所缘作意」就是这样意思。

  这样意思,就是在修止观的时候随各人的好乐,或者是随师长的教导,你应作如是如是观,这是各式各样的情形;但是就麽多了,超过了这以外再没有了,是这样意思,「事边际所缘作意。」

  寅十四、所作成办所缘作意

  所作成办所缘作意者:谓我思惟如此如此,若我思惟如是如是,当有如此如此,当办如是如是,及缘清淨所缘作意。

  前边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就是一个止、一个观;用止观去修学圣道,或者修学世间的三昧。这个「事边际所缘」是指所缘境的范围;现在「所作成办」就是这件事成功了,这止观的修行圆满了,是这样意思。这个止观修行的圆满也分两种:一个世间,一个出世间。「谓我思惟如此如此,若我思惟如是如是,当有如此如此,当办如是如是,及缘清淨所缘作意」这底下是解释「所作成办所缘作意」的。

  什麽叫做「所作成办所缘作意」呢?「谓我思惟如是如是」这底下。这底下这个《披寻记》有一大段的解释。这个《遁伦记》也有解释,《遁伦记》的解释和《披寻记》解释不一样。这个窥基大师的《纂要》上也有解释,还是很多种的解释。《遁伦记》是把窥基大师的解释引来了,而这个遁伦法师他又引其他法师的解释,所以这一段文有很多种解释。

  现在呢,我又有一个解释;我不想用他们的解释,我又有解释。我怎麽解释呢?「谓我思惟如此」这一段,这是世间修三昧的「所作成办作意」;「及缘清淨所缘作意」就是出世间的,就这麽分这两种。我这样解释的原因,就是在二十六卷,本论金陵刻经处的本子二十六卷第十五页,那里边有说明什麽叫做「所作成办所缘作意」,那裡有解释;我就根据那里的来解释这一段文,也不是说我会想出来什麽方法解释,不是。我就是用那一段文来解释这一段文。

  那这样解释,怎麽解释呢?「谓我思惟如此如此,若我思惟如是如是」这是因;「当有如此如此,当办如是如是」这是果。这个「果」就是前面这一句话「谓我思惟如此如此」,「当有如此如此」,隔一句;「若我思惟如是如是」这是第二句,这是因,它的果是谁呢?「当办如是如是」这是果。前两句是因,后两句是果,是这样子。但这个果怎麽样讲法呢?也很简单,就是色界的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在因中的修行就叫做「若我思惟如此如此」,若我这样子去修止观,当有如此如此的四禅的成果出现了,就是这样。若是我修无色界的四空定,修无色界的四空定,当然是先开始要修空无边处定;修空无边处定的人就是色界第四禅的人,所以空无边处定的行者是在色界第四禅里面修的,在色界第四禅里面修这空无边处定。空无边处成功了,然后再修识无边处定,乃至非想非想处定。在因的时候就是「若我思惟如是如是」,那麽修成功了就是「当办如是如是」是这样意思,就是成办了四空定,无色界的四空定成就了。

  所以这四句话合起来,就是色界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你这位修行人肯努力修行成功了,是名「所作成办所缘作意」,这个意思。这是世间的禅定,还不是无漏的圣道;无漏的圣道是什麽呢?「缘清淨所缘作意」。那这要有出离心,要有苦集灭道,一切行苦、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或者发无上菩提心,观诸法实相。这样子修成功了,你断了烦恼了;断了烦恼的时候,「缘清淨所缘作意」,清淨就是真如,真如是清淨的。你成功了,你的身、口、意也清淨了就是圣人了;三乘圣道成功了的人,那麽他缘一切法的境界的时候没有烦恼的现行,那麽这也叫做「所作成办所缘作意」,是这样意思,就这麽讲好了。这是把「所作成办所缘作意」解释完了。

  寅十五、胜解思择等作意(分二科) 卯一、辨体相(分六科) 辰一、胜解思择作意

  胜解思择作意者:谓由此故,或有最初思择诸法,或奢摩他而为上首。

  前面是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三科是「事边际所缘作意」,第十四是「所作成办所缘作意」,这是这两科。现在第十五科「胜解思择等作意」,这个「胜解思择作意」这里面的事情。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辨体相」,「辨体相」里面分六科,第一科「胜解思择作意」。

  「胜解思择作意者」;我们昨天讲过「胜解」,就是很有力量的,这个「胜」是很有力量的,很有力量的思惟观察;不是浮泛的、没有力量的一种理解,不是;是有力量的。修无常观、修无我观这个力量很大,真能集中你的精神在这里修观,那麽他就是深入的观察无常的道理和无我的道理,或者观诸法实相,都叫做「胜解思择作意」。但是这个「胜解思择作意」,在这里面文上看是有两种不同。「谓由此故」就是说这个修行人,由于胜解思择作意的缘故,有两种不同。哪两种呢?「或有最初思择诸法」,这是一种;第二种「或奢摩他而为上首」,这麽两种。

  这个「或有最初思择诸法」,就是这个修行人他最初的时候,他没有修奢摩他,他没有。他一开始他就是思惟观察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样去思惟观察去。当然这个思惟观察,是从这个经论里面来的,不是自己自作聪明;从经论佛所开示的这个法门,依据佛所开示的去思惟观察;最初他就这样修行、观察。

  我们现行的流行的佛教的情况,就是我们佛教徒的情况,只是把经本打开然后去读一读,也可能会思惟思惟;或者是经本子合起来也小小的想一想,就完了,这件事就算毕业了。但这上面这话的意思不是;这意思就是经本上的学习之后,而又能在一个寂静的地方,把世间上的事情放下,这些爱憎的事情都放下;爱的事情也放下、憎恶的事情也放下,在一个寂静的地方专精思惟,这叫做「最初思择诸法」。这是一个得三摩地、就是得无漏圣道的一个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必须经过的事情。而这件事在我们现行的佛教上看,只是少数人有一点,多数人没这件事,多数人没这件事。

  「或奢摩他而为上首」,这是第二种情形。这个人他对于佛法学习是达到了一个程度以后,他就修奢摩他,按照佛所开示的方法静坐,制心一处明静而住,远离一切妄想掉举散乱,也没有昏沉睡眠而,能够明静而住成就奢摩他了。「而为上首」就是以奢摩他为先,奢摩他修好了然后再去修「胜解思择作意」。这样子成就了奢摩他之后,在奢摩他里面去修这个「胜解思择作意」,这个是修慧;前面「或有最初思择诸法」,他没有奢摩他,那就是思慧。先是闻慧,而后是思慧,然后是修慧,这是按照佛说的这个学习佛法的次第,这样子说的。这是第一科,「胜解思择作意」。

  辰二、寂静作意

  寂静作意者:谓由此故,或有最初安心于内,或毗钵舍那而为上首。

  这是说这「寂静作意」。「寂静作意」也就是修禅定,使令心寂静不要浮动;「寂静作意」也是有两种。「谓由此故」,这是说一种修行人「由此」寂静作意故,有两种情形不同。「或有最初安心于内」,或者有这麽一种人,他最初他就开始把这个心放在里面,不向外攀缘,不到色声香味触法上去攀缘;他把这个心放在内心里面,找一个所缘境,就是修奢摩他寂静住,最初他这样修行的,就是「或有最初安心于内」。「或毗钵舍那而为上首」,他最初先是修了毗钵舍那,然后再修寂静作意,或者这样子。那麽这个人当然也是属于修慧的,但是这个人先是以寂静作意为主的。以寂静作意为主,说最初是安心于内,或者不是;最初是毗钵舍那为先,然后再修这个寂静作意,这样子。前面是依胜解思择作意为中心,这个是以寂静作意为中心;这个寂静作意就是定,胜解思择作意就是慧;一个是以慧为主的,一个是以定为主的。以慧为主的人,后来他又有加上了定;以定为主的人,他后来又加上了慧,是这样子。有的人欢喜修学智慧,胜解思择作意,他欢喜这样思惟感觉到很相应;但是有的人不愿意,他先愿意修定,但是修定也好、修慧也好,一定不可以单方面,还要再修一个。以慧为主的还要有定,以定为主的还是要有慧的,这样意思。

  辰三、一分修作意

  一分修作意者:谓由此故于奢摩他、毗钵舍那,随修一分。

  这第三科「一分修作意」。「谓由此故于奢摩他、毗钵舍那随修一分」;这个「一分修」,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他欢喜这样子,他不欢喜那样子。那麽这个人「由此一分修故」,就是在奢摩他这时候他欢喜,或者他欢喜毗钵舍那,我只修一样,我不修两样,这是一种人这样修。

  辰四、具分修作意

  具分修作意者:谓由此故二分双修。

  这是第四科。「具分修作意者」,「谓由此」具分作意故「二分双修」;奢摩他也修,毗钵舍那也修。有的人欢喜这样子,这是不同的情形。

  辰五、无间作意

  无间作意者:谓一切时无间无断相续而转。

  第五科这「无间作意」是什麽呢?「谓一切时无间无断相续而转」;你修奢摩他作意也好,你修毗钵舍那作意也好,你单修一分,你双修二分、二分具修也好;你想要有成就,你就得要「一切时无间无断」。「一切时」,不管是午前也好,或者是午后也好,或者是上一个月、下一个月、今年、明年,你做如是修的时候,你要不间断;不能说我告假三个月然后回来再修,不可以这样子,不能这样子。说是有人给我打个紧急的电话来,说是一定叫请你来,我们看那菩萨戒上也说,如果你自己修个殊胜的法门要修的话,你可以拒绝他,这不算犯戒的。所以一切时是「无间无断的相续而转」,一定要这样子他才能有成就,这是「无间作意」。

  辰六、殷重作意

  殷重作意者:谓不慢缓加行方便。

  这是第六科「殷重作意」。「殷重作意:谓不慢缓加行方便」,「不慢缓」就是不鬆懈;这个修止也好、修观也好、修止修观也好,就是要「不慢缓」。这不慢缓是不鬆懈,究竟什麽意思呢?就是特别的尊重这件事,拿这件事当一个重要的事情办,就是很尊重这件事,那叫做「不慢缓」,就是「殷重作意」。也就是精进的意思,殷重也就是殷勤,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这样做。前面「无间断」是正面说,这个「不慢缓」从反面来说的,其实是一回事。

  卯二、明作业(分四科) 辰一、胜解思择作意

  此中由胜解思择作意故,淨修智见。

  这底下第二科「明作业」。前面第一科是「明体相」,辨这个作意的体相,辨这个作意的相貌,本身的相貌。你能这麽样的修行,会得到什麽样的功德呢?就是「辨作业」。分四科,第一科「胜解思择作意」。「胜解思择作意」,你能这样修行你得到什麽好处了呢?是这个意思。辰一「胜解思择作意」。

  「此中由胜解思择作意故」的缘故,「淨修智见」,能够很清淨地能修正你的智慧,「见」也是智慧。我们前几次讲过这个「智见」,能够使令你的智慧得圆满;智慧得圆满就是这个智慧逐渐地能够深刻,逐渐地能深入诸法实相,逐渐地就由凡夫的智慧变成圣慧了,由有所执着的智慧变成无执着的智慧了,叫做「淨修智见」。烦恼是染污的;能够断除烦恼,使令你所得的是清淨的智慧,就是无漏的智慧,这个「胜解思择作意」。现在这个文上就是明白的说,这修止观的时候,这个观的修行是思惟分别的,是思惟、是分别、是观察的;不是不思惟观察,不是这麽说。

  辰二、寂静作意

  由寂静作意故,生长轻安。

  底下说「由寂静作意故生长轻安」,这个是无分别境界,就是「寂静作意」。「寂静作意」常常地明静而住,不昏沉也不掉举,内心里面很明了而又寂静,寂静而又明了,这明静而住。你常常这样修又会得到什麽好处呢?能「生长轻安」,没有轻安能生出来轻安;生出来轻安,你继续的修还能「长」,叫他增长广大,「生长轻安」。也就是这个定力增长、定力深刻了,定力由浅而深了,所以轻安乐也就特别的殊胜广大。

  这个轻安乐的成就不但是享受的问题,不是我享受到三昧乐;固然是有这个好处,但是也把你的能力加强了。就是你想有所作为,这个作为的能力强了;有了轻安乐固然是也是修行人欢喜的事情,但是同时又有一个极重要的功德,就是能力,有堪能性。说是这个断烦恼这件事很难,其实得到禅定的人断烦恼是很容易的,有这个能力。说得到神通很难,在这个人得神通也是个容易的事情,也可以很容易得神通。很容易可以断惑证真证成圣道。还有很多很多的甚深的三昧,佛菩萨的三昧都可以在这个四禅八定的四禅里面进一步的去学习,都可以成就的。所以得了禅定,「生长轻安」也还得到了一个堪能性、能力,有强大的能力,可以增长成就殊胜的功德,所以叫「生长轻安」。这就是修胜解思择作意使令我们的智慧广大了,这一个是非常重要的功德。「寂静作意生长轻安」,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说「胜解思择作意」的功德,「寂静作意」的功德。

  辰三、一分具分修作意

  由一分具分修作意故,于诸盖中心得解脱。

  这又有这个功德,这是第三科「一分具分修作意」的功德。你也修「一分」;或者奢摩他分、或者毗钵舍那分,胜解思择作意。或者是「具分」具足修;由一分修、由具分修作意故,「于诸盖中心得解脱」,就是前面说的那五盖,这五种障碍里边,我们这个心原来是被这五种盖困扰着,你想从那个盖跳出来,不行!不可以!就是这个睡眠就困难,就是非要多睡一会儿不可,我宁可早晨不吃饭我要多睡一会儿。说是我也知道,我不须要人说也知道:不要多睡,「不行!」到时候非要去睡不可,就是你不容易跳出来。一样的,其他的事也是一样,我也知道:人家小小有一点轻视我,我这忿怒就来了,我知道我的忿怒不对,但是不行!非忿怒不可。这个爱、憎都把这人困住了,你解脱不出来。现在不是,你「修一分具分修作意故,于诸盖中心得解脱」,就能出来!这就是佛菩萨的大智慧大慈悲,给你一个法门,「你不要多睡觉!」光这一句话不行,一定要有个方法,给我们一个方法。「你不要爱,也不要憎!」你光说这一句话不行的,也还要有个方法。「一分修具分修,于诸盖中心得解脱」,从盖中得到解脱以后,那心情完全不同。

  就是我们有一种感觉,比如说睡觉:我睡四个钟头我嫌少,我再多睡一个钟头,结果睡了一个钟头以后起来,头脑不舒服,还是昏昏沉沉的不舒服。说我再多睡一会儿,更不舒服,就是有这个问题。所以不从这个昏沉里边出来,是一个苦恼境界,若是能够这个奢摩他、毗钵舍那修好了,从这个盖中解脱出来,那完全是不同的。他那个身口意,他那个灵明的心性,你可是真是得大欢喜,你会欢喜,感觉不同。我们天天睡眠,我们天天是睡四个钟头,你养成习惯了到时候醒了,这个精神是清明的;你睡少了不行,少一点也还精神不对,睡多了还更不行,就是睡四个钟头正好,养成了这个习惯就是这样子。从这自己经验上也看出来,这精神的清明与不清明的境界,内心的感受是什麽味道,你就知道这一件事。从这件事来比对来说,修学圣道成功了那个境界是非常殊胜的,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努力要改善自己,这样子。「由一分具分修作意故,于诸盖中心得解脱」。

  辰四、无间殷重作意(分二科) 巳一、总显

  由无间殷重作意故,于诸结中心得解脱。

  这个「无间作意、殷重作意」明白点说就是精进不懈怠;你能够精进不懈怠地修止、修观的话,不但是从诸盖中得解脱,还能「于诸结中心得解脱」。这是什麽话呢?「诸盖」是指现行的烦恼说的;现在「于诸结中」就是烦恼的种子,烦恼的种子是不容易断的。所以世间的修行人,不是佛教徒,世间上的人修学禅定,他得到四禅八定了,他只是从诸盖中心得解脱、从现行的烦恼得解脱,烦恼的种子还在,他们还不能够得解脱的。而佛教徒能够得解脱,能够解脱烦恼种子,就是「由无间殷重作意」就是精进,当然这里边因为有般若的毗钵舍那的关係,以所能断烦恼的种子;这个是不共于其他外道的,佛教所特有的般若的智慧才有这种作用,「于诸结中心得解脱」。

  巳二、别辨(分二科) 午一、无间作意

  又由无间作意故,终不徒然而捨身命。

  这个辰四「无间殷重作意」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显」,就是刚才说的「于诸结中心得解脱」。第二科是「别辨」,「别辨」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无间作意」。

  「无间作意」是什麽意思呢?若是我们能够不间断的去修止、修观的话,「终不徒然而捨身命」,这一句可以变成二句话,是「徒然而捨身命」;就是我们不修止观,就是昨天修今天不修了,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子你「徒然捨身命」,你这一生你这生命死掉的时候,你一无所得,你什麽也没有成就。说我得到很多的财富,很多的房地产都是我的,我是拿到博士学位了,或者我有很多很多的董事长什麽什麽的;但是你死的时候你一点事情都没有带去,什麽都是放下了、放在那里了,你什麽也没能成就,一无所成就,是徒然捨掉了生命。若是你能无间作意的话,不间断精进的用功的话「不徒然而捨身命」,临死的时候你有很大的成就,你有很多的成就;智慧有成就,定也有成就,无漏的戒定慧你有成就,以无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三明六通都可以成就的,这时候临死的时候心里很欢喜。

  那一回我曾经说过一件事,这些阿罗汉,当然指这个俱解脱阿罗汉,临命终的时候还要现神通。有人问我临命终的时候为什麽要现神通呢?现神通干什麽呢?大概这个阿罗汉自己就是这个意思:我这个生命是无常的老病死结束了,我这个修行的这些无漏的戒定慧是不是也结束了呢?我试一试!心里一思惟一正念,一入了定可以现出神通来,这神通没有老病死,这无漏的戒定慧没有老病死。就是有漏的这个惑业苦、老病死是结束了,这无漏的戒定慧还继续地存在的,所以「终不徒然而捨身命」。「终不徒然而捨身命」这件事倒是非常有意思,这可以给你安慰,你辛辛苦苦的,没有白辛苦,临命终的时候心里头有个安慰。假设为大众僧;我们拿佛学院来说,有些人发心为大众僧服务,为各位同学服务,你没有白服务,心里面也感觉到安慰。

  午二、殷重作意

  由殷重作意故,速证通慧

  这句话很明白的说出来;「由殷重作意」就是你不慢缓加行,精进的努力无间作意这麽修行,没有白捨身命;我得到这个人身没有白得,临死的时候我没有感觉到悲伤,「老大徒伤悲」没有这回事。什麽呢?「速证通慧」,就是你能够无间殷重地作意,要向佛菩萨学习的时候,你按照佛菩萨所开示的这个现成的轨道,从闻思修得无生法忍。你能这样用功的时候,你能很迅速地成就了「通慧」、三明六通、八解脱,就是无漏的智慧般若波罗蜜多,成就了漏尽通,这是圣人了,你就会成就的,不会令你白辛苦的。

  我们若是退一万步,向后退一万步来说,只要肯修行就好了,就是我能够每一天我念一部《金刚经》,我能拜五百拜佛这也就很好了,或者是我能读《大品般若经》、读《华严经》、读《法华经》,我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是很好了,退一万步来说;或者我们就念阿弥陀佛,念得一心不乱求生淨土,非常好,也是好。但是你现在若是修四念的话;观身不淨、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观」我认为很有力量,当然我已经说了几百遍了,不一样的。你修了不淨观的时候这个爱心就没有了,我看这是很明显、很清楚的一件事,很清楚的一件事,这爱心就没有。说我原来这个爱得厉害,你叫我不爱很不行、不行,叫我不爱很难;但是你发心的时候,一摇铃了你静坐的时候,这时候你修不淨观,这爱心还能有?不可能会有了嘛,那麽样的污秽的境界还有什麽可爱的呢?有什麽可爱!

  我感觉这众生不能说不是颠倒,我看到老虎抓走鹿,然后吃那个鹿;我看见猫抓着那个松鼠,吃那个鼠;哎呀!我感觉这种心里也不舒服。另外思惟这一件事,那个鹿可能是有病了它跑不动了,那麽你吃了,你把她的病也吃下去,你看这件事是愚蠢不愚蠢?那个松鼠很髒很髒的,我们人有的时候还可以随时还冲冲凉,松鼠哪有这件事?你看它有多髒,这个猫还偏要吃它!就是颠倒迷惑嘛!

  我们人不是颠倒迷惑,人是有智慧的,读这《金刚经》心里快乐,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心里也快乐,按照《瑜伽师地论》说的不淨观一修,这个爱心就没有了,你看不是很清淨、有多清淨呢!所以这个「终不徒然而捨身命;由殷重作意故,速证通慧」,「速」这个字也使令我们有羡慕心,就是真实是能有成就,就是怕你不这样做。你若肯努力他就会有成就。尤其是;我这句话说出来又有一点分别,年轻人,如果你没到五十岁都可以,到了五十岁你身体健康还是可以,你到了六十岁你身体健康还是可以,那个胁尊者是六十才出家,后来得了三明六通大阿罗汉,所以要努力啊!

  《披寻记》三八四页:

  由殷重作意速证通慧者:漏尽智通,是名通慧。〈摄事分〉说:为欲证得未得真实究竟解脱,略有三法能令获得速疾通慧:一者智力、二者不放逸力、三者数习力(陵本八十六卷九页)。当知彼数习力,即此殷重作意所摄。

  「由殷重作意速证通慧者:漏尽智通」,这地方说这个六通里面最后这漏尽通。漏尽通非常重要,这是圣人的境界;前五通还是凡夫境界。「是明通慧」。「〈摄事分〉说:为欲证得未得真实究竟解脱」,我们没有,我想要证得没有得到的真实究竟的解脱,「略有三法能令获得速疾通慧」;「一者是智慧力」,就是从文字的佛法学习的胜解思择作意,从文字佛法学习这个,这是个智力。二者不放逸的力量,就是不要放逸,就是自己要知道好歹。

  说到「好歹」我又有个妄想:这个萧羽你们知道这人是谁?萧羽是唐高祖李渊的一个重要的大臣,这个人是信佛的,可能是梁武帝的后代,在隋朝的时候他就做过官。隋阳帝是个败家子,把他父亲给他的天下本来很富强的,隋阳帝通通搞坏了;所以这就给唐太宗製造一个因缘,唐太宗做了皇帝。他感觉萧羽这个人还是个可用的人,还是用他的。现在我在说閒话;我好像说过这件事。这个唐太宗到东北伐高丽辽东,就是到东北去伐高丽。伐的时候他叫房玄龄在长安,叫萧羽在洛阳,他到东北,这三个据点,他就是使令他们在后方坐阵,这可见他很重视他。那麽唐太宗回来以后,就做个什麽事情呢?找一个书法家写一部《大品般若经》,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大品般若经》送给萧羽;萧羽是个佛教徒,他想要出家的。唐太宗做这麽一件事,给他这样子。但是后来出了一件事,这个房玄龄和这个杜如晦两个人是死党,和唐太宗三个人是死党。萧羽这个人年纪大了老煳涂啊!他就向这个唐太宗说房玄龄、杜如晦的坏话,说完了唐太宗说什麽?「我知道好歹的呀!」你看这个萧羽闹一个没有面子啊,闹个灰头土脸,所以就是不知道好歹啊!就是不知好歹,就是煳涂啊!

  说我们现在读了这一句话,「由无间作意故,终不徒然而捨身命。由殷重作意故速证通慧」,我们也从这里要努力,不要不知好歹!这样意思。

  寅十六、随顺作意

  随顺作意者:谓由此故,厌坏所缘,顺断烦恼。

  前面是第十五科,说了这麽一大段。这底下第十六科「随顺作意」。

  「随顺作意」是什麽意思呢?「谓由此故,厌坏所缘」,就这个修行人,由于他有随顺作意的关係,他能「厌坏所缘」,「所缘」是什麽?所缘就是这个臭皮囊啊!这个臭皮囊,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我们所观察的,我们很多的过患都由这个臭皮囊发出来的、发起的。所以现在佛要叫我们用功修行,就从这里开始,这个意思。说是现在屋子里进来一个毒蛇,你就要赶快把毒蛇、这个问题驱逐出去,不要去打苍蝇,你打苍蝇有什麽用呢?就是这个苍蝇在这里飞来飞去,他的问题不大嘛!这个毒蛇进来是问题嘛!你要从这里赶快把这件事做好嘛!说我们也是啊!我们这个身体的大患是这个色受想得识这里有问题啊;我们一天把这件事放那里不管,我们不管这件事;干什麽事情呢?看那里有一朵花,到那去浇浇水做这个事情,这是不对的啊!

  所以现在佛说这个「随顺作意」,「谓由此」随顺作意故「厌坏所缘」,要修这个作意。这个「坏」是什麽意思?表示这个身体是必朽之物,它一定要老病死的啊!你要发厌恶这个心、厌恶这个身体,「厌坏所缘」。「顺断烦恼」,你这样子能随顺消除贪瞋痴的烦恼,你就能随顺。如果对这个身体你不厌烦,那它就障疑你断烦恼,它不能随顺,这麽回事。看这底下解释得详细了一点。

  《披寻记》三八四页:

  随顺作意等者:此约厌坏对治为释。即于有漏诸行见多过患,谓以如病如痈等行厌坏五取蕴故,是名厌坏所缘。此即加行道摄。

  「随顺作意等者:此约厌坏对治为释」来解释这个「随顺作意」。「即于有漏诸行见多过患」,就是有烦恼的活动;我们也是做了一些有功德的事情,但是我们用贪瞋痴的心做的,这个事情做出来。我们也不杀、不盗、不YIN、不饮酒,也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我们做了很多利益人的事情,但是你还是用贪瞋痴心做的,就是有问题了。你若是「厌坏所缘」的时候就「顺断烦恼」,所以「于有漏诸行」要「见多过患」,这个有漏的恶法是有过患;有漏的善法还是有过患的,因为那贪瞋痴没断嘛!你要看见它有很多的过失、有很多的灾患,一定要注意这件事。说今天没有事,我这样做今天没有事;但是明天就有事了,你要看见,你不要光顾眼前,多向前看一点、多向前看,最低限度要看到三年以后的事情,要向后看,「见多过患」。

  那怎麽样看它的过患呢?「谓以如病如痈等行厌坏五取蕴故」,说这个身体现在生一个疮,在我这个膀臂生疮我就对这个地方不满意,对其他的地方满意,我这个不满意。现在说对这全部的色受想行识,它就是一个疮啊!就是要这样想:它就是一个病、就是个痈疮啊!对全部的色受想行识都不欢喜啊!要这样观察:如病、如痈、如箭,这麽样观。这个「等」是苦、空、无常、无我,要这样去观察。「厌坏五取蕴故」,这样子对这个五取蕴你就有厌离心,不去爱着它了;但是也要将就一点,你没有这个身体也不能修行。「是名厌坏所缘」,这个「厌坏所缘」就是这样意思。

  「此即加行道摄」,这是加行道;就是在「无间道」之前、也叫「方便道」。这个「无间道」是断烦恼,断烦恼之前你要有「加行道」,就是努力的修四念处;这个努力的修四念处,也叫做「随顺作意」。由这个「随顺作意」的厌坏色受想行识,不高兴这个臭皮囊,就是「顺断所缘」、顺断烦恼,就能把烦恼断掉了,就能断烦恼的。这是要这样修行。

  另外一件事,就是初发心的人;这个初发心的人是谁?初发心是谁?初发心的人应该做两个解释;第一个最容易明白容易知道的,就是想要出家还没出家的这个人,这是初发心的人,这是一种。第二个初发心呢,出家一百年了,但是他还是迷迷煳煳的,也是初发心。这两种人,我们对这种人…;我也是初发心啊!我并不要说把自己抬高了,我也是初发心;对其他的初发心的人,爱护一点、爱护一点。怎麽爱护?你能够有个示范的作用,这就是爱护,这就是爱护。那个初发心的,他想要出家还没出家,他看你们出家多少年了,「喔!你是这样子,我不出家了!」就会有这种事情。如果你能够示范,「唉呀、出家人!你看!每一个都这麽样有品德有修养,好!我也要出家修行」,这就是你有个带头作用,这就叫做爱护,叫做爱护。如果我们不这样子,我不管别人的死活都不管,我欢喜怎麽样就怎麽样;我不要看明天,我只看眼前。糟糕了!你自己也是有个带头的作用,使令别人跟你学,不好!这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应该要努力,要修这个随顺作意。「谓由此故,厌坏所缘,顺断烦恼」

  寅十七、对治作意

  对治作意者:谓由此故,正捨诸惑,住持于断,令诸烦恼远离相续。

  这个「对治作意」是什麽呢?「对治作意」就是四念处。你就是修这个四念处;「观身不淨」对治这个贪心;「观受是苦」,我还认为世间是乐,还想要打什麽主意,我还想要去做董事长啊!不必、世间都是苦!「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世间上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转眼间就变了啊!

  说「曹孟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什麽「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夏口」就是汉口,我没去过这个地方。「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曹操、曹孟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注:出自《前赤壁赋》「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鬱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隩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都是无常的啊!楚霸王也是无常;刘邦战胜了楚霸王感觉得意了,不久他就流泪了,都是无常的啊!所以还是赶快修四念处。

  「对治作意者:谓由此故,正捨诸惑」,就是由四念处它能正面的、很重要的、很有力量的能弃捨一切烦恼。「正捨诸惑」,能对治这个贪瞋疑、对治这个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对治这个、「正捨诸惑」。「住持于断」,正捨诸惑就是把惑断了,断了以后没有烦恼就是清淨;使令这个清淨的境界能保持住而不失掉,就叫「住持于断」。

  「令诸烦恼远离相续」,你继续的修不淨观、修四念处,使令这个烦恼「远离相续」,远了又远、远了又远,住于不生法中,这不是得圣道了嘛!

  《披寻记》三八四页:

  对治作意等者:此约断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为释。正捨诸惑,谓断对治。住持于断,谓持对治。令诸烦恼远离相续,谓远分对治。断对治者,无间道摄。持对治者,解脱道摄。远分对治者,胜进道摄。

  「对治作意等者:此约断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为释」,解释这个「对治作意」。前面是约「厌坏对治」解释「随顺作意」;这是约其馀的三个作意来解释这个「对治作意」,这底下就解释。

  「正捨诸惑,谓断对治」,就是修这个四念处,你能够无间殷重作意,也就是随顺作意,就把烦恼断了,这叫「断对治」。「住持于断,谓持对治」,这个「持对治」是什麽意思?「住持于断」;这个断的这个清淨的境界能「住持」,能够保持不失掉,保持不坏,那麽叫「持对治」。「令诸烦恼远离相续」是「远分对治」;「令诸烦恼远离相续」,远离你的色受想行识,从色受想行识上远离这一切贪瞋疑的烦恼,使令这远而又远、远而又远;这还是修四念处的关係,就能远而又远,这叫「谓远分对治」。

  「断对治者,无间道摄」。「无间道」是什麽意思?我们叫做「有间」;你修行很久了,你还没能够见到法性理,没能见到诸法如,「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还没能见到「诸相非相」,什麽原因呢?就有烦恼作障碍。「间」,间者隔也,隔离的意思,有间就有隔碍。现在「无间」,把烦恼断掉了,你的清淨的智慧与诸法如相契合了,所以「无间道」;「无间道」明白点说就是把烦恼断了,所以这个「断对治」就是「无间道摄」,它们是一回事。

  「持对治」就是「解脱道摄」;没有烦恼了;烦恼是繫缚你嘛!没有烦恼繫缚你,你不是自在了?就是这个意思。

  「远分对治者」是「胜进道摄」,你继续修四念处,还能进一步去断另一品烦恼,进一步去断掉其馀的烦恼。初果,你继续修四念处,那麽就又断了烦恼,得二果;二果再继续修行,就到三果,就是把烦恼继续就断了,这样意思。所以「远分对治者」是「胜进道」,就是进一步更得到殊胜的果位,殊胜的功德,那麽就叫「胜进道」。

  约这三种治;断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来解释这个「对治作意」。这四十个作意里边,现在这是第十七科,「对治作意」。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是教人自觉、教人自信。佛所说的这些佛法、道理和方法,都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流出来的;真心的自然流露,没有妄心。妄心是什么?妄想、分别、执着。佛陀教化众生,无非是引导众生突破执着,超越执着,使他成就。但佛菩萨教化众生离不开“方便”,为什么?因为真实是说不出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能说的全是方便。释迦牟尼佛告诉人,他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法。为什么?因为四十九年统统说的是方便法,真实法一句也没说到。释迦牟尼佛所说这些方便法,目的是教人从方便去体会真实。从这个意思,我们也可以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句句都是说真实法,方便即是真实!这叫善巧、叫权变。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