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75
2014/9/4   热度:24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75 辰三、三种 或分三种,谓欲繫,色繫,无色繫。 这个「烦恼杂染」,三杂染裡面,第一是「烦恼杂染」。这裡是用九门,就是分九科来解释这个「烦恼杂染」。第一科是「烦恼自性」,解释过了。第二科「烦恼分别」,就是烦恼的差别,各式各样的不同。分两科,第一科「明种别」,就是种类的差别。分十一科,第一科是「一种」,烦恼统一起来立一种烦恼,就是「由烦恼杂染义故」,一切烦恼都有共同的杂染的意义,所以就立一种。或分两种谓「见道所断,修道所断」,这是约修行说。 「或分三种」,这底下是第三科,分成三种烦恼。「谓欲繫,色繫,无色繫」,这麽三种。 欲繫的烦恼,就是欲界的众生所具足的一切贪瞋痴等十种烦恼,简单说就是爱烦恼和见烦恼。见烦恼分五种;爱烦恼也分五种,加起来就是十种烦恼。欲界众生是具足了这十种烦恼,所以叫做「欲繫烦恼」。就是有了这样的烦恼,就把你绑在欲界这裡,你跳不出去,叫「欲繫烦恼」。 「色繫,无色繫」,就是色界天的众生,或者成就色界定的人,他也有他的烦恼。就是这十种烦恼裡面他没有瞋,他没有这个瞋心了,其他的九种,他也是具足的,当然和欲界的烦恼不一样。无色界天也是,这十种烦恼他也没有瞋。因为他们的境界都很顺心,加上因为有禅定,所以他没有瞋烦恼。 这个欲界的烦恼是在欲上引起很多烦恼;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众生,是在他所成就的三摩地上引起的烦恼。都是有烦恼的,分这麽三种。 辰四、四种 或分四种,谓欲繫记,无记,色繫无记,无色繫无记。 这加起来算四种。这四种裡面,欲界分两种烦恼,一个是「记」,一个是「无记」。 这个「记」,就是可以言说、分别的,可以说明的。就是欲界的人,当然有些很多的贪瞋痴,这些恶性的或染污性的这些烦恼,很明显的有染污的相貌,可以记别的,叫「记」。 「无记」,就是没有烦恼,不可以说是烦恼,也不可以说是善,那就是无记性的了。那麽前五识、第六识、乃至阿赖耶识都可以这麽说,都可以说是「无记」。 「色繫无记」,色界天的众生是有烦恼,但是他有高深的禅定,把烦恼调伏了,没有烦恼的相貌,所以不能说是烦恼。是有烦恼,但是相貌不明显,所以叫无记,这麽意思。无色界天的烦恼也是这样子,这个禅定的力量影响了他的烦恼,虽然是影响了,还是有烦恼的。 这个欲界的众生,因为是攀缘欲,他没有定,这个烦恼就活动的很自由,所以他的相貌很明显。 辰五、五种 或分五种,谓见苦所断,见集所断,见灭所断,见道所断;修道所断。 「或分五种」,或者是分五种烦恼。「谓见苦所断,见集所断,见灭所断,见道所断,修道所断」,从这上建立五种烦恼。 「修道所断」的烦恼只有一种,就是不须要刻意的去分别,任运地就有烦恼现起,那是修道的时候所断的烦恼。 「见道所断」的烦恼分成四种,一个是「见苦所断」的烦恼,这个见苦谛所断的烦恼是什麽呢?就是对苦谛不认识引起的一切烦恼,你见到苦谛的时候,那个原来不明白苦谛,执着苦谛的烦恼就没有了。「见集所断」,也是这样子,执着集谛,不明白集谛的这种烦恼,那麽见到集谛的时候,烦恼就没有了。「灭」也是,对灭谛有所迷惑,有所执着引起的烦恼,见到灭谛的时候,也就断掉了。 「见道所断」也是这样子,不明白道谛,而执着道谛的这些烦恼,在见到道谛的时候就断了。这样子说呢?若见谛也就是见道。 「见道所断」的烦恼分为四种;「修道所断」的烦恼合成一种,加起来就是五种。 辰六、六种 或分六种,谓贪、恚、慢、无明、见、疑。 前面「见苦所断,见集所断,见灭所断,见道所断;修道所断」,是说断烦恼的地方。「或分六种」这个地方,直接表示烦恼的相貌,就分成六种,一个是贪,一个是恚,一个是慢,一个是无明,一个是见,一个是疑。贪、恚、慢是三个,无明、见、疑,又是三个,加起来是六个,六个烦恼。这六个烦恼,就是把所有的烦恼都包括在内了,下面有解释,在这裡不多说。 辰七、七种 或分七种,谓七种随眠:一、欲贪随眠,二、瞋恚随眠,三、有贪随眠,四、慢随眠、五、无明随眠,六、见随眠,七、疑随眠。 「或分七种」,或者分别有七种烦恼,那七种呢?「谓七种随眠」。这个「随眠」这句话呢?就是这个烦恼它不发生作用,就像睡觉了似的。人睡觉的时候不活动,睡醒了他就做事情了。烦恼也是,烦恼有不活动的时候,就用睡眠来譬喻,他若醒过来就活动了,那就是有烦恼出来。现在说这个「随」,这七种烦恼都名之为「随眠」,就是随逐你的心而不捨离。但是有的时候活动,有的时候不活动,不活动的时候叫「眠」。那七种呢? 「一、欲贪随眠」,这个「贪」是通于色界、无色界的,现在这个不通于色界、无色界,但是欲界众生所具足的贪烦恼,就是还没有离欲的时候的贪烦恼,这个烦恼也有随眠的现象,随眠的相状。 「二、瞋恚随眠」,这个愤怒、恨,心裡面有恨,这个烦恼也有随眠的时候,不是常常瞋恨的。 「三、有贪随眠」,这是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众生的贪烦恼,和欲界不一样。他就是爱着这个色界的四静虑,无色界的四空定,对于定有所着,有所贪着就是有贪随眠。说是外道众生认为那是涅槃了,其实佛法说不是,他还有贪烦恼的。 「四、慢随眠」,这个「欲贪随眠,瞋恚随眠」,这两种都是指的欲界众生所具足的烦恼;这个「有贪随眠」,是指色界、无色界天的众生的烦恼。第四「慢随眠」,欲界众生也是有,色界天、无色界天众生也是有。就是「慢」,高慢心。高慢心,我们前面讲过了,有七种慢。 「五、无明随眠,六、见随眠,七、疑随眠」,这又是三个。有「无明」就是他不知道前因后果,不知道诸法是缘起的,不知道诸法法性、真如的道理也不明白,不知道这个因果的道理,这个世间的因果、出世间的因果都不明白,那个愚痴性。那个愚痴性,也是有随眠的。 「六、见随眠」,这个见烦恼裡面包括多少种的,后面有解释。 「七、疑随眠」,就是对于苦集灭道有疑问,我还不能够相信的,这样意思。 辰八、八种 或分八种,谓贪、恚、慢、无明、疑、见、及二种取。 「或分八种」,或者是分成八种烦恼,那八种呢?「谓贪、恚、慢、无明、疑、见、及二种取」。这个见包括三种;取有两种,一个见取,一个戒禁取,这两种。都是后面有解释,这裡不说了。 辰九、九种 或分九种,谓九结:一、爱结,二、恚结,三、慢结,四、无明结,五、见结,六、取结,七、疑结,八、嫉结,九、悭结。 「或分九种」,这是分成九种烦恼。「谓九结」,九种烦恼。这个「结」这个字,和合苦,名之为「结」。能令你与苦和合,就是叫你受苦,所以叫做「结」。这个结有个组合的意思。叫你受苦,你不能与他分离,所以叫做结。那麽什麽烦恼是这样呢? 就是「爱」烦恼,这就是在家人于可爱的事情有爱烦恼。 「二、恚结」,也指在家人,这个不如意的事情,心裡面愤怒。 「三、慢结」,就是高慢心,这前面解释过。 「四、无明结」,不知道诸法是缘起,自性空,是无我的,所以叫做「无明结」。这裡面也包括外道邪说法、恶说法,说法说的颠倒,颠倒的法令人不能开智慧得解脱。 「五、见结」,「见」就是包括三种见,身见、边见、邪见,包括这三种见,叫「见结」。 「六、取结」,取结就是戒禁取,见取,这两种,这两种实在是外道所具的。「五、见结」呢?身见,边见,邪见这三种见,这当然也有外道的邪见在裡面。 「七、疑结」,就是亲近不善丈夫,听闻佛法的时候不能如理作意,不能正思惟,对佛法还有疑问,叫「疑结」。 「八、嫉结」,这个嫉结,是约出家人智慧贫乏,智慧缺少,就是有嫉妒心,是不耐他荣,别人有荣誉的事情心裡面不舒服,叫「嫉结」。 「九、悭结」,前面嫉结是智慧缺乏,智慧贫乏;悭结是财富缺乏,财富缺乏就是悭吝了。 合起来就是九结。 辰十、十种 或分十种。一、萨迦耶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六、贪,七、恚,八、慢,九、无明,十、疑。 「或分十种」,这是第十科分十种,「一、萨迦耶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六、贪,七、恚,八、慢,九、无明,十、疑」,就是这十种,这是十种结,我们也不要解释,下面有解释。第十个是「疑」,疑惑。「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这叫五利使。「贪,恚,慢,无明,疑」,是五钝使,它比较钝,前面是利。 辰十一、一百二十八种(分二科) 巳一、标 或分一百二十八烦恼。 这是第十一科,就是把烦恼分成一百二十八种不同。这是「标」,底下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举迷执」,就是你为什麽有烦恼?因为迷执的关係,所以有烦恼。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举迷执(分四科) 未一、标 谓即上十烦恼,由迷执十二种谛,建立应知。 「或分一百二十八烦恼,谓即上十烦恼,由迷执十二种谛,建立应知。」这第十一科,一百二十八种烦恼,分「标」,这第一科是标出来有一百二十八烦恼。下面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迷执」,就是我们不明白,心裡面执着,才有这样的烦恼的。这个迷执怎麽回事情呢?也是分四三科,先「标」。 「谓即上十烦恼」,就是说的前面,「上」面就是前面十种烦恼。「由迷执十二种谛,建立应知」,这一百二十八烦恼是怎麽来的呢?就是由于我们众生迷惑执着十二种谛,所以有这种一百二十八种随烦恼。这十二种谛是什麽呢?就是欲界四谛,色界四谛,无色界四谛,(3x4=12)。这就是从这十二种谛上建立一百二十八烦恼,应该知道,这底下再解释。 未二、徵 何等名为十二种谛? 什麽叫做十二种谛? 未三、列 谓欲界苦谛、集谛;色界苦谛、集谛;无色苦谛、集谛。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显灭谛、道谛;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显灭谛、道谛;无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显灭谛、道谛。 「谓欲界苦谛、集谛;色界苦谛、集谛;无色界苦谛、集谛。」这先说到清淨的部份,是说这欲界的众生,他有什麽烦恼?一个苦谛的烦恼,一个集谛的烦恼。,这两种。「色界苦谛、集谛;无色界苦谛、集谛」,也是有苦谛、集谛。 「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显灭谛、道谛」,前面四谛裡面只说出来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没提,这底下就说灭谛、道谛。说欲界的众生,「增上彼遍智果」,这个「增上彼遍智果」这个「增上」怎麽讲呢?就是众生若能够厌恶苦、集二谛,不高兴有烦恼的境界,也不高兴烦恼得的果报,色受想行识、就是苦谛,所以叫做「欲界苦谛、集谛」。这个「色界的苦谛、集谛,无色界的苦谛、集谛,欲界增上彼遍智果」,因为你对欲界的苦谛集谛有厌恶的心,你就会努力的去学习修行灭、道二谛。假设对欲界的苦谛、集谛还有欢喜心的话,那不可能去修学圣道,所以叫做「欲界增上」。这欲界的苦谛、集谛,能帮助灭谛、道谛现起来,这就叫做「增上」。或者说是灭谛,道谛是最殊胜的,是超过了欲界的苦谛、集谛的,这麽说「增上」也可以。 「欲界增上彼遍智果」,这个「遍智」怎麽讲呢?「遍」,就是普遍的意思,不是一部份,他是普遍的观察,就是无漏的智慧,也就是从闻思修的这个有漏智慧,转成无漏智慧。有漏智慧,无漏智慧也应该都包括在内。 「欲界增上」的那个智慧「彼遍智」,「彼」那个四念处的智慧的果。果是什麽呢?「彼遍智所显灭谛、道谛」,就是由于你长时期修学止观的智慧,长时期的观,「彼遍智所显灭谛、道谛」它就会显示出来这个灭谛和道谛的要义,它就会显示出来。这不是说语言文字的学习,这是说你修止观,这个修行上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成就,这样意思。 「彼遍智果」呢?就是由于你修四念处,你的这「遍智」,修四念处,逐渐地有一天你能见到真谛的道理了。「诸法皆空」,「照见五蕴皆空」的这个真谛道理你通达了。 「灭谛、道谛」,「彼遍智果」,「彼遍智所显」,从形相上来说,「遍智」是个明了性的智慧,这智慧当然是无分别的。「彼遍智所显」示出来的这个「灭谛」,这个诸法寂灭相的「灭谛」。「道谛」,这个戒定慧的道谛也显示出来,所以显示灭谛应该说是「彼遍智果」,应该是这麽说。 「遍」这个字什麽意思呢?这个断烦恼的智慧,和通达一切缘起法的智慧有一点差别,你通达这个法的智慧,通达那个法的智慧。比如说这个人是会计师,他的智慧就是对于会计这件事他很熟悉,但是医生他就不知道;做医生的那种知识、那个智慧,做医生可以,你让他做会计师不可以。这表示什麽?这个智慧有各别的智慧,有的是通于一切法的智慧。这个断烦恼、见真理的智慧是通智,是遍一切处的智慧,普遍一切法的智慧。观色毕竟空,受想行识毕竟空,眼耳鼻舌身意毕竟空,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少法可得,它是遍一切法的。不是只观这一部分的空无所有,那不能够断烦恼,断烦恼的智慧是遍一切法的,所以叫做「遍智」,就是遍缘一切法,无我,无我所,毕竟空的这个智慧。这个智慧常时期的这麽样运作,最后见到真理了,那就叫做「果」。见到灭谛,叫做「果」。所以「彼遍智」所显示的那个诸法寂灭相的「灭谛」,那就叫做「彼遍智果」。而这个「遍智」本身就是道谛,是这样意思。 由于这个「遍智」也就包括了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它把这个苦谛、集谛都断掉了;在灭谛,道谛上的一切戏论,也都灭掉了,这个时候就显示出来诸法寂灭相了。能显示的就是「道谛」,所显示的就是「灭谛」。 这一段文是「列」,列出来所迷执的境界,你迷惑什麽?你对什麽要迷惑了呢?对苦谛、集谛是迷惑了;对灭谛道谛也是迷惑,也是不明白。就把这个列出来,这个意思。 「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显灭谛、道谛;无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显灭谛、道谛」,一样,道理是一样。合起来一共是十二谛,欲界四谛,色界四谛,无色界也是四谛,3x4一十二谛。这个十二谛都是无明烦恼所迷执的,这样意思。 未四、释(分二科) 申一、见断摄(分二科) 酉一、欲界 此中于欲界苦、集谛,及于欲界增上灭、道谛,具有十烦恼迷执。 「此中于欲界苦、集谛,及于欲界增上灭、道谛,具有十烦恼迷执。」这底下就解释怎麽成为一百二十八烦恼,这个意思。前面只是列出来三种四谛,这底下才详细解释一百二十八烦恼。 「此中于欲界苦、集谛,及于欲界增上灭、道谛,具有十烦恼迷执。」这是第四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见断摄」,就是见谛、见道的时候所断的烦恼的一类的,都是属于这一科的。「此中于欲界苦、集谛,及于欲界增上灭、道谛,具有十烦恼迷执」,这个众生在这麽多的所知境上有十种烦恼迷惑、染着,不明白,众生是这样子。 酉二、色无色界(分二科) 戌一、举色界 于色界苦、集谛,及于彼增上灭、道谛,除瞋,有馀烦恼迷执。 这个地方有再介绍。「于色界」,前面是说欲界。这个于色界天的众生的「苦谛、集谛及于彼增上灭道谛」,这「灭谛」、「道谛」是第一义谛的境界,那是超过苦谛集谛的。 「除瞋,有馀烦恼迷执」,这个上二界这个烦恼裡面包括了瞋心,那麽上二界没有瞋心,就把它排出去不算数。 戌二、例无色 如于色界,于无色界亦尔。 无色界也是这麽多。 申二、修断摄(分二科) 酉一、欲界 于欲界对治修中,有六烦恼迷执,谓除邪见,见取,戒禁取,疑。 「于欲界对治修中,有六烦恼迷执。」前面这个数就可以计算的了,就是「欲界增上灭道谛,具有十随烦恼」,欲界苦谛、集谛,也有这十种烦恼。苦谛有十种烦恼,集谛也是有,灭谛也是有,道谛也是有,那麽都具足十烦恼,加起来就是四十个烦恼。 「于色界苦集谛,及于彼增上灭道谛,除瞋,有馀烦恼迷执」,瞋不计算在内,十个烦恼,去掉瞋,就是九个。苦下有九,苦、集、灭、道也都有九,2x9=18;3x9=27;4x9=36,色界有三十六,无色界也有三十六,加起来就是七十二,再加上欲界的四十个烦恼,有一百一十二烦恼。那麽若是一百二十八,还缺十六个,这下面算。 「于欲界对治修中,有六烦恼迷执」,这是申二「修断摄」。前面是见断摄,就是见道所断的烦恼,属于这一部份的;现在是摄属于修道所断的烦恼,分二科,现在说欲界。 「于欲界对治修中」,是见道以后,这位圣人他心裡还有任运生起的烦恼,他要继续的修四念处来对治,修八正道来对治他的烦恼。他有什麽烦恼呢?他有六种烦恼的迷执,还有迷惑有执着,那六种呢?「谓除邪见,见取,戒禁取,疑」,一共十个烦恼,除去邪见、见取、戒禁取、疑,这四个,去掉这四个,还有六个,六个就是身见,边见,贪,恚,慢,无明,还有这六个。这可见初果、二果的圣人还有这六个烦恼。「身见」就是我见,还有边见,还有贪心,也有恚怒,还有慢,还有无明了,这有六个了。这是「于欲界对治修中,有六烦恼迷执」。 酉二、色无色界(分二科) 戌一、举色界 于色界对治修中,有五烦恼迷执,谓于上六中除瞋。 「于色界对治修中,有五烦恼迷执」,有五个烦恼的迷执。「谓于上六中,除瞋」,六个烦恼裡面去掉瞋,还剩五个。 戌二、例无色 如于色界对治修中,于无色对治修中亦尔。 「如于色界对治修中,于无色界对治修中」也是这样子,「亦尔」。那麽就是都是五个,加起来就是十个。十个,欲界有六个,十六个;十六个加一百一十二,正好是一百二十八,这是一百二十八烦恼,这样意思。 午二、例障碍 如迷执,障碍亦尔。 前面是说「举迷执」,这底下说到障碍。「障碍」是什麽意思呢?烦恼是迷执的,烦恼对于苦集灭道的真理「迷惑执着」,不明白,不明白就是叫迷执。你若「迷执」了,就「障碍」你认识什麽是苦集灭道,所以迷执也就是障碍,障碍就是迷执。也就是说「迷执」的作用就是「障碍」。「障碍」和「迷执」这两句话是不同,但实在都是指烦恼说的。有迷执就有障碍,迷执是这样子,障碍也是这样子。 卯二、释体性(分十科) 辰一、萨迦耶见 萨迦耶见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等随观执五种取蕴,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慧为体。 「萨迦耶见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这底下呢?是「释体性」。前面是「明种别」,一共有这麽多的烦恼种别,有这麽多烦恼,一共分这麽多,一百二十八个烦恼,那是「种别」。这下面是说它的解释,解释它的体性,分十科,第一科是「萨迦耶见」。 「萨迦耶见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等随观执五种取蕴,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慧为体」,这叫「萨迦耶见」。第一个萨迦耶见,「萨迦耶见」翻译作中国话翻个「身见」(身体的身)就是对于这个色受想行识的身体,生起的「见」,生起的执着。 这个说是这个「正量部」的学者,他叫做「伪身」,「伪见」,「伪身见」(虚伪的伪),就是在虚伪的身体上有这样的执着。 这个「说一切有部」称为「有身见」,就是在有漏的身体上执着有我、我所,所以叫做「有身见」。「有身见」、「伪身见」或者翻个「身见」。 这个「身见」究竟是什麽呢?这底下说…可是这文上,先说起「身见」的生起,怎麽会有这种执着呢? 「谓由亲近不善丈夫」,就是由于你常常去接触那个不好的人,那个思想颠倒的人。「不善丈夫」,就是思想颠倒的人,没有正知正见的人。 「闻非正法」,你听到那个不善丈夫宣传的毒素,他说的不符合佛法的缘起法性的道理,那麽叫做「非正法」。听闻了这样的非正法之后,「不如理作意故」,你不能够合乎佛法的真理的观察思惟,所以你就有分别我执了。这个萨迦耶见,这个分别的我执,由分别而生起的我见,你若不学习外道的那一套道理,你没这个思想。你跟他学、一分别,哦!这是老病死的,刹那刹那变坏的色受想行识裡面有一个不变坏的我,是常住不坏的,我一直是常住的。从天上到人间,由人间到地狱,由地狱又来到人间,我一直的是常住的,有这麽一个常住的我,那叫做「萨迦耶见」。这种说法,如果不是佛这样说,我看都愿意接受这样的思想。「我是常住不变的!」谁不愿意这种看法呢?佛说:没有,没有这个我见。 「萨迦耶见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非正法」就是不符合缘起的法。「不如理作意故」,就有这分别我执了。 「及由任运失念故」,这就是指圣人说。圣人他是任运的、自然的,就是不是自己故意的,这个正念不存在了,那麽这无分别的俱生的我见就出来了。任运地也是执着有我,这是我的衣服,这是我的钵,这是我的徒弟,就是这个样子。 「等随观执五种取蕴,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慧为体」,这个「等」是普遍的意思,平等,大家都一样。不管是色也好,受想行识也好,眼耳鼻舌身意也好,在一切法上都是平等的。这个「随」字指所缘境,一切的所缘境,随一切的所缘境。你观色也好,观受想行识也好,观眼也好,耳鼻舌身意也好,观一切法也好,「执五种取蕴」,总起来执着,色受想行识这五种蕴是有我的,是个我。不是那一个是我,其馀不是我,不是,统起来都是我。这个「取蕴」,就是五蕴是因取而有,因为取着,因爱取而有五蕴。有了五蕴,又会继续的爱取,所以叫做「五种取蕴」。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的五蕴它并不是分别,统一起来观察它呢?这裡面有个我。有我就有我所,所以叫做「等随观执五种取蕴」。 这样观察了以后呢?「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慧为体」,那麽以后就有一个分别我执,或者一个不分别的俱生我执,这两种执着都是染污的,不清淨。这个执着心、这个分别心,执着有我的这个心,还是智慧性,属于智慧的,只不过它是染污就是了。「染污」者,就是能引起烦恼。你有这样的分别,就会引起烦恼。所以这个萨迦耶见是以分别、不分别染污慧为他的体性,是这样意思。 在这个《杂集论》、《集论》上面,《阿毗达磨集论》也是无着菩萨造的,《阿毗达磨杂集论》是师子觉。师子觉说是无着菩萨的弟弟,天亲菩萨也是他弟弟。师子觉呢?解释这个《集论》,解释这个《集论》的文和《集论》把它合在一起,那麽叫做《杂集论》,不是单独流行的。有解释这个地方,解释什麽?说是我们在老病死裡面,这个身体有老病死,有变化,有这麽多苦恼,在苦恼裡面有个常恒住的我,这个「我」他是没有生死的,是常住的这有什麽不好吗?什麽理由说它不好呢?无着菩萨说有五个理由,有五个理由说它不对,不应该执着有「我」。 第一个是「义相过失」。你着有我,就是即色受想行识是「我」,是这样子吗?这样子讲呢?你执着我是常住,那麽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这个彼此的相貌不一样。这个色受想行识有老病死,你这个「我」没有老病死,这相貌不一样,你怎麽可以执着色受想行识就是「我「呢?「义相过失」。 第二个过失是「无常的过失」,若是色受想行识就是我,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若死掉了,那麽「我」也死掉了?你说「我」不死嘛,所以你也不可以执着色受想行识就是「我」。你若执着就是「我」,有无常的过失。 第三个是「不自在的过失」,说是色受想行识若是就是「我」,这个「我」在色受想行识裡面不自在,你不自在。色受想行识有的时候说是非常的痛苦,有的时候也会很快乐。你这个「我」就是苦恼的时候,你说不苦,不可以;在乐的时候说不乐,不可以,你要随着色受想行识,那麽你不自在。你就不能独自的自在,你要受他的摆佈,受他的控制,受他的苦恼,就是不自在。 如果说是色受想行识不是「我」,另外有一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另外有一个「我」。另外有一个我,还有问题,有什麽问题?另外有一个我,就是色受想行识是色受想行识,另外有一个我,那麽色受想行识的苦也好,乐也好,你都…与你没关係,你就是解脱了吧?你不受它的影响,你就是解脱了呀!解脱本来是要修行才能得解脱,若这个「我」不在色受想行识裡面,另外,你不受它的苦恼,那不须要修行,你就解脱了吧,是不是?那麽你是不是这样子呢?你不修行你能得解脱吗?又不是。所以你若执着有我,有过失。 执着色受想行识就是我,有过失;离开色受想行识另外有我,还是有过失。所以那怎麽办呢?不要执着有我,就没有过失了,所以有这五种过失。 「等随观执五种取蕴」,或者是随其中的一种蕴执着是我:或者色是我,受想行识是我所;或者受是我,其他的色想行识是我所;或者识是我,色受想行是我所。这样子。这样子,一共每一种有四句,色是我;我有诸色;色属于我;我在色中,这有四句。五蕴有五个蕴,就是4x5=20句,有二十句我见,是这样意思。 这样子「等随观执五种取蕴,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慧为体」,这样的我见有两种,一个是由分别生起的我、我所见;一种是任运的就会现起,不须要分别,那就是俱生我执了。分别我执得初果的时候断掉了,任运的不分别的俱生我执还在,一直到阿罗汉果才断掉。这「若分别,不分别」都是「染污慧为体」,都是不清淨。你有这个呢?你就有染污,就不清淨,就会有贪瞋痴的烦恼,这是叫做「萨迦耶见」,就是我见。 这个其中一样事,我们在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也有提到,也就是印顺老法师说过,我们修止观的时候是破这个分别我执。静坐的时候修四念处的时候,观察色受想行识不是我,我不可得。色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尤其是观这个识是无我、无我所。这是在分别的,观也是在分别,观的时候,这样的如理作意去分别来破那个分别我执。那个无分别的我执怎麽办呢?无分别的我执也是这样破,也自然的就破掉了,也会破掉的。不但是分别我执,无分别我执,这阿罗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圣人也是这样分别的修止观,就把那个「俱生我执」的无分别也断掉了,也是这样子的就可以断掉。当然他是有奢摩他的依止。 这两种烦恼,两种我执,都是「染污慧」,这慧有清淨的慧,有染污慧,这是属于染污的智慧。「为体」,为萨迦耶见的体性。说是我们看这桌子,读书的桌子是木头的体,用木头做的。现在我们执着有我,它以什麽为体?「染污慧为体」,为它的体性,是这样意思。 辰二、边执见 边执见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执五取蕴为我性已,等随观执为断为常,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慧为体。 这个「边执见」怎麽讲呢?这是第二科。「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所以有分别我执。「及由任运失念故」,不须要有什麽因缘的激发,他任运的失掉了无我的智慧,无我的正念,就「执五取蕴为我性已」,就执着五蕴是我,这「任运」是这样子。 「等随观执,为断、为常」,执着有个我,来观察这个我,那麽就会有不同的执着,什麽执着呢?「等随观执,为断,为常」,如果是色受想行识就是我,色受想行识是无常了,我就没有了,那麽就是断见。若执着离色受想行识之外,另外有一个我是常恒住、不变异,那麽色受想行识老病死了,我还是继续存在的,那麽我就是常住的了,他若这样想就是常住的。所以观察「等随观执五取蕴」,就执着断见,或者执着常见。 若是断是一边,常是一边,所以叫做「边执见」。这边执见和前面我见一样,有分别的而有的,或者是不分别而有的,总而言之,是染污慧为体。这样说呢?这个边执见也有一个俱生的边执见。俱生的边执见,这个初果须陀洹的圣人,只断除去分别的边执见,无分别任运起的边执见还在,还是在的,这就这个意思。 辰三、邪见 邪见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拨因拨果,或拨作用,坏真实事,唯用分别染污慧为体。 这个地方不同,这个地方第三科是「邪见」。「谓由亲近不善丈夫」,这可见「亲近」在自己没入圣道之前,初开始的时候,这个「人」的因素,这影响力太大了。「亲近不善丈夫」,「听闻」这个「非正法」,而自己没能够如理作意故,就有了分别了。什麽分别呢? 「拨因拨果」,不相信有因,不相信有果报。作善行或作恶行,将来不得善恶果报的「拨果」。 或者是拨无作用。这拨因拨果,也就是谤因谤果,是这样意思。这个「作用」呢?最明显的,其实还在因果裡面,比如说你作了因,由因的力量发出来作用,就是将来会得果报,果报是因的一种作用,你说没有果,等于是否定了因的作用。 再还有一种意思,由过去世造了罪业,这个罪业的因,能使令你到现在来,来人间受果报,或者是到地狱受果报。这也是由过去世来到今生,这也是一种作用。由今世又到未来世,也是一种作用。拨无过去世、无现在世,拨无现在世、没有未来世,这也就是「作用」。 另外,比如前面说无父无母,这无父无母,父母有任持种子的作用,任持这个种子,慢慢你的生命体就成就了。或者是这个中阴身,由这个果报灭了,一刹那中阴身出来,又另外去得果报,这中阴身是得作用的开始,作用的开始这也是一种。如果你若不承认有中阴身,也不承认有化生有情,也有一个「拨作用」的意味,不承认有这样的作用。 「坏真实事」,比如说不相信世间上有真实阿罗汉,真实有阿罗汉这是一个事实嘛,你不相信就是「坏真实事」,那麽这些事情都叫做邪见。 所以要为人讲,介绍佛法的时候,什麽叫做「邪见」?这几句话就好了。就是「拨无因果,拨无作用,坏真实事」,这叫做邪见。 「唯用分别染污慧为体」,这个和前面那几种不一样,前面是分别、不分别染污慧;它「唯用分别染污慧为体」,这是自己的虚妄分别,它没有俱生的,没有俱生的邪见,只有分别的邪见。这个邪见或者是亲近不善丈夫,同他学习来的;或者是不向任何人学习,你自己不如理作意,虚妄分别,也会出来邪知见。所以,邪知见怎麽有的,是这麽有的,是「唯用分别染污慧为体」。 这个是永嘉大师《证道歌》,我们以前说过「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这话说的也是有道理。 但是什麽叫做「萨迦耶见」?你不分别去,这个「我见」怎麽断呢?说什麽叫做「我执」?什麽叫做「法执」?这儿说的清清楚楚。然后你说是再去修这「唯心识观」,「唯识观」或修这个「性空唯名」的观,诸法性空;或者修一心三观;或者修什麽观,断掉「我执」,断掉「法执」,才能得无生法忍。如果不用分别,名相不分别,不分别那麽你怎麽修行呢?怎麽修行? 说完全不分别,就是坐在那裡,就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什麽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你就这样子能断烦恼吗?能不能?这样子呢?所以尤其是…我以前说过这个话,自己常常静坐的时候,如果用这种话头「什麽是我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你用这话头常常静坐的时候,静坐久了的时候会怎样呢?就是身体不感觉有身体,就不感觉有这房子,只有灵明一念的心不动,只有这一念灵明的自性在这裡,哦!这就是我的本来面目,自然的会就是这样子。但是这若用佛法的什麽叫做「我见」?什麽叫做「我执,法执?」来说,这不是「我执」吗?色受想行识是有生灭变化的嘛,老病死的。我这一念灵明的清淨真心没有老病死,这和「我见」有什麽不同?如果你不学你能知道这个事吗? 你若不学《大智度论》,你若不学《瑜伽师地论》,你很难明白的。你若学《大乘起信论》就不是,和《大乘起信论》就合了。啊!有个「本觉」,我今天明白了,这是「始觉」,自然是合了,和《愣严经》也是合的。自然是合了。所以这是一个矛盾。不学嘛?你若不学习这些经论,就会走到一个方向去;学习又有这个困难,人家讥嫌你「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讥嫌你,这是难。 我们以前讲过那个叫做因儒童的故事。因儒童在迦叶佛的时代,修了一万岁的「界分别观」,他就是出了家了做比丘,修了一万年。迦叶佛时代,人寿是两万岁,他修了一万年的界分别观。所以这一生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就是告诉他不淨观的时候,一下子得三果阿那含。这是什麽呢?这修行的事修一万年?叫我修三年,我都没这个耐心烦,要我修一万年? 所以从以前的圣人,由凡而圣的经过来看,由于自己学习佛法,学习佛法的学者,彼此之间的这些冲突的语言,「分别名相不知休」,来呵斥你啊!你心会怎麽样?你心动不动? 但是我在看就是…我们不要说印度,就是我们中国,尤其是这个唐高祖,唐太宗这个时代。唐高宗的时候可能也有,但是少了,可能。就是道教和佛教常常在皇宫裡面辩论,那些法师几句话就把那个道士辩倒了。但是从《高僧传》上看,那些法师都是学教的。你不学教的人,你没那个辩才,还是学教的人,没有学教就不行,你辩不过他,因为道士也有些有学问的人。 所以我们学习佛法,我想还是一样,要有耐心烦。你学习要有耐心烦,要有恒心,你修行也要有恒心。你不能说是「我几天就毕业了,我不学了,我出去修行去」,你不学,你懂得怎麽叫做修行?一般的这样子,或者是你懈怠一点的修行,或者能过得去;你若精进就有问题,你就有问题。一般的我一天念《金刚经》,或者念一卷《法华经》,或者念二卷,我用功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然后就去跑一跑,办点什麽事情。晚间我再上个晚殿,或者再念一段经,就这样子,也没有什麽事。你若说是你一天念它八个钟头的《法华经》,或者是静坐十个钟头,那就不简单,你可能就有问题! 你若不去尊重古德的经验,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上,有南北朝的那些禅师的经验在裡面,就是后来的《释禅波罗密》裡也是有。你不重视那古人的经验,你说你要精进用功,精进用功还有问题,你不容易搞得好。而且,你若是不学习经论,你也很难有高层次的修行,也很难。就是一般的这种境界还可以,高层次不容易。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很多人平常不持午,到了受戒的时候,“我要持午,我要像个老修行。”可结果他第三天实在忍不住,晚上偷偷地吃东西,这又何苦?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学的是什么?修的是什么?不要在乎这些形式,这些形式有助于道业的,我们要做。持戒的时候,我晚上一定要吃饱,夜晚拜佛才有力气,这个我们应当要做,绝不充面子。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