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76


2014/9/4    热度:24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76

 

  辰四、见取

  见取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以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及所依所缘所因,俱有相应等法,比方他见,等随观执为最、为上,胜妙第一,唯用分别染污慧为体。

  这一大段文是解释「烦恼杂染」,现在这一节呢?是解释十种烦恼,解释到第四「见取」。

  什麽叫做见取呢?「谓由亲近不善丈夫」,这是说这样的烦恼生起的因缘,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缘就是亲近不是良好的人。

  「闻非正法」,从这个人边,听闻不符合正理的法,没有真理的法,就是不是佛法,不合缘起的道理。

  「不如理作意故」,因为听闻了这样的法,就随顺这样的法去虚妄分别,不合乎正理,所以就有了见取的烦恼了。这个见取是这样生起的,但是它的内容究竟是什麽呢?

  「以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等法为体,就是以「萨迦耶见」就是前面那个伪身见,是观察色受想行识裡面,有个常恒住的、不变异的我,认为这样的道理非常的好,非常的殊胜,就是「为最为上,胜妙第一」,这就叫做「见取」。

  这个「取」就是爱着的意思,这个「见」就是萨迦耶见,就是他所信仰的,他所爱着的这种思想,这样的理论。对这样的理论,他认为是最殊胜的,就叫做「见取」。是以「萨迦耶见」。「边执见」,这个边执见就是前面讲过,或者是断见,或者是常见,认为这样的思想最好,所以叫做「见取」。或者是「邪见」。拨无因果这些事情,认为这个思想是最殊胜的。

  「及所依所缘所因」,不但是如此,还「及所依」,这个「所依」是什麽?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缘」呢?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有「所依」也决定有「所缘」的境界。但是还要有「所因」,就是种子。它从无始劫以来,这个虚妄熏习的种子是无量无边的。不是说现在这个人有这样的见,其实久远也就有,久远以来也有这种见。就是以前有这样熏习过,所以他的识裡面,还是有这样的种子的。因为以前有那样的种子,现在遇见「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所以就出来了,这样的见取的思想就出来了。

  「俱有相应等法」,就是这个「所依所缘」就是俱有,同他这个思想同时的活动,同时的生住灭,就是「俱有」。「相应」,与他的识,他这样的知见和他的心意识也是相合的。「等法」,就是这麽多的事情和合起来,那麽就叫做「见取」。

  「比方他见等」「比方他见」,就是他的思想和别人的思想相对比的时候,对比一下。「等随观执,为最、为上,胜妙第一」,「等随」昨天讲过就是平等的,也就是普遍的随一切境界。他去观察的时候,就执着他自己的这个思想是最、是上,是胜妙第一的。这个「为最」,或者说是这个思想能解脱一切罪垢得清淨,能解脱一切烦恼能得涅槃,所以叫做上妙第一。所以他认为他的思想最殊胜,这是他自己用他的思想和别人的思想对比,他自己有这样的结论,是最,是上,是胜妙第一。

  这样的思想若佛法来批评它呢?他是「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而有的。

  「唯用分别染污慧为体」,只是用他的虚妄分别,不是清淨的智慧,是染污的智慧。「染污」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他这样的分别会引起烦恼的,能令他有被烦恼所污染,有就样的智慧,是这个见取的体性就是这样子的。这是「非灭即灭,非道即道」,不是涅槃,不是圣道,但是他就认为这是涅槃,这是圣道,这是最殊胜、最圆满的,所以叫做「见取」。

  辰五、戒禁取

  戒禁取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即于彼见,彼见随行,若戒、若禁,及所依所缘所因,俱有相应等法,等随观执,为清淨、为解脱、为出离,唯用分别染污慧为体。

  「见取」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这个,这是第五科,解释这个「戒禁取」。戒禁取是怎麽一回事呢?谓由亲近不善好,不好的人,「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所以有这样的错误的想法,「戒禁取」。这个戒禁取的内容是什麽呢?

  「即于彼见」,即于彼前面那个「见取」为先。这个「戒禁取」就是除了佛教,其馀的宗教的一切的仪轨,他们所遵守的一切的戒律,都属于戒禁取。而这个戒禁取是一种行动,一种规则。这种行动、规则是以「见取」为首为先。这见取是内心的一种智慧,内心的一种染污慧,这个染污慧是个领导者,所以是彼见为先。

  「彼见随行」,也就是彼「见取」见,是戒禁取所随行的。他要以见取为首领,为领导者,这个戒禁取就随着它,随着它去活动,是这麽意思,所以叫「彼见随行」。

  「若戒、若禁」,或者这个宗教徒这个外道,他或者是有戒,或者是有禁,或者是有戒也有禁。

  这个「戒」和「禁」有什麽不同呢?就是可以用佛法裡面对照着解释,性戒名为「戒」,遮戒名为「禁」,这麽说也可以。那这个是《披寻记》上解释,这个外道他所受持的「身护、语护」,保护他的身体、保护他的语言没有违犯,这叫做「戒」。那麽他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饮食,他各式各样的威仪,各式各样的规定,那一部份叫做「禁」,是这麽讲。那麽他或者持戒,他所遵守的那个外道的戒,外道的禁。

  即「所依」的六根,「所缘」的六境,「所因」的种子。「俱有相应等法」,这都是同时有,同一生住灭的,与他的思想相应的,这个戒禁取等法。

  「等随观执,为清淨」,观察他所尊重的、所爱着的这个戒禁取是清淨,能灭罪。到恒河裡面洗洗澡,沐浴一下能灭罪,持牛狗戒能灭罪,能够解脱烦恼,能出离生死等。

  「唯用分别染污慧为体」,而这个戒禁取,他也是虚妄分别的染污慧为他的体性。这是属于分别烦恼,前面见取也是分别烦恼。分别烦恼是见道的时候都断掉了,不须要修道,是见道时候就断掉了。

  这是「戒禁取、见取」这二取,「身见,边见,邪见」是三见,三见加二取合起来就叫做「五利使」。

  辰六、贪

  贪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外及内可爱境界,若分别不分别染着为体。

  这个是第六个「贪」,贪烦恼,这叫做「五钝使」。「谓由」,也是和前面一样,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就有这个贪的烦恼生起来。

  「及由任运失念故」,不须要去虚妄分别,就是任运的失掉了正念,这烦恼就出来了。那麽这是俱生。这个贪分两类,一种是由分别起的,一种是「由任运失念」而生起的。

  和前面那个戒禁取、见取不同,所以这一个贪,是通于修道。修道也要断,还是有贪,要断这个贪,不只是见道。

  但是这个「贪」究竟指什麽说的呢?「于外及内,可爱境界」,这个「内」就是自家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外」就是自身之外的其馀有情他的色受想行识。不管是内是外,「可爱境界」,能令你生起欢喜心的,顺生乐受,这可爱境界,就叫做贪。

  「若分别不分别,染着为体」,而这裡面有两种情形,就是由分别生起的贪,第二种是不分别就有这种贪,任运的有这种贪。不管是哪一种,分别也好、不分别也好都是「染着为体」,就是在可爱的境界上有染着心,是名为「贪」。这是贪烦恼。

  辰七、恚

  恚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外及内,非爱境界,若分别不分别憎恚为体。

  这个「恚」也通于见道所断,修道所断的。也是一样「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善的人,不善的法,和不如理作意故,所以就有这恚的烦恼出来了。这个烦恼是分别所断。「及由任运失念故」,还另外一种就是修道,修道的时候所断的恚烦恼。就是于外及内,「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任运的失掉了正念的时候,就有这个恚的烦恼生起,这是修道所断的。

  「于外及内,非爱境界」,这是说这个恚的烦恼,有这麽样的差别。在外面的非爱境界,或者内裡面的非爱境界,顺生苦受,这个时候内心裡面有恚,有愤怒,就是想要伤害对方。

  「若分别不分别憎恚为体」,这个烦恼有两种,一种是分别生起的恚,一个是不分别任运生起的憎恚,就是这个恚烦恼的体性是这样的。

  辰八、慢

  慢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外及内,高下胜劣,若分别不分别高举为体。

  这是第八科解释「慢」。这「慢」字怎麽讲呢?「谓由亲近不善的人,闻非正法,有不如理作意故」,所以有憎恚的烦恼的体性。

  「及由任运失念故」,他没有去各处跑,他就安心在一处,但是还是失掉了念,失掉了正念。失掉正念的时候,这个恚也会出来。

  「于外及内,高下胜劣」,这个外面的事情,他还很…内是自己。「高下」,这《披寻记》解释得很清楚,这个年纪大的人叫「高」,年纪没有那麽大,就叫做「下」。「胜劣」是品德,品德特别好的人叫做「胜」,品德马马虎虎的就叫做「劣」。对于这样的高、下、胜、劣,那麽就会引起高慢心,引起这个慢心来。

  这个慢心也是通于二种,若分别所断的,若不分别心性高举为体,虽然任运的就生起来这样的烦恼,就是「任运失念故」,就有这高慢心出来了。是分别心生的慢,有不分别因缘而起的,其心「高举为体」,为这慢的体性。「高举」,就是感觉自己有很大的能力,别人不如我,就这个意思,就是这样想生了「高慢心」。

  辰九、无明者

  无明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所知事,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无知为体。

  这「无明」是什麽呢?也是一样「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所以有了无明。

  「及由任运失念故」这无明也通于修道所断的烦恼。

  「于所知事,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无知为体」,这个无明就是对所认识的一切的事情,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十法界的因果,这就是「所知事」。「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无知为体」,就是若分别心生起,若者不分别也自然的生起。不分别可是不染污,和这个分别烦恼是染污的,不分别烦恼不是染污的,为他的体性。这是说「无明」,约「亲近不善丈夫…」,这一段这样子说。

  这「无明」下面的十二因缘,解释得非常清楚。我们在别的地方还不大容易知道什麽叫做「无明」。下面十二因缘说的很清楚。最浅白的说,就是不知道有因果的道理,不相信有因果的道理,那就是「无明」了。过去的业招感现在的果报,现在的业招感未来的果报,包括范围很多,你不知道,不知道那就是叫做「无明」。这个「明」是智慧,现在用无明就是愚痴,这麽样是用这个方法来表示。

  实在来说呢?「无明」在这裡看出来也是有种子的。「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所以熏成了无明。「及由任运失念故」,有无明。「于所知事」,这是说无明的相貌,「于所知事,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无知为体」是这样意思。

  这个「无明」在经论上看,它也是因缘生法。其中最明显的一样事,就是吝法。人家请你说法,你不说,这个佛法要保密,自己不能讲出去,这就是一个…将来就会特别的无知。

  说是这槃特迦、周利槃特迦那位阿罗汉,他过去的时候是个三藏法师,通达经律论的大法师的,但是就是因为吝法,所以后来就是笨得很,什麽也学不会,一点记忆力也没有。

  另外也有的地方提到一位大比丘,五百位比丘教他一个人学习佛法,都教不会,他就是学不来。学不来他一天、二天也可能没有什麽,久了这个自尊心受到伤害,就是没有生存的意志了,活不下去了。国王来请这个五百位比丘吃饭,这五百位比丘说:你不要去,你就在这看门口好了。当然他也不去了,他是年纪又大,又笨,什麽也不会,那麽只好看门口。看门口这个时候,心裡面很懊恼,就拿着绳子到后面花园裡面,就是套在树上要自杀,上吊要死。这个时候佛知道了,他就来了,佛说:你干什麽?他就很坦白的说:哎呀!我在这裡太痛苦了,说他这个笨!五百位法师教我学习佛法,一点都学不会,种种的所受人家轻视,活不下去了。佛说你知道这五百比丘怎麽回事?前生是你徒弟跟你学佛法的,你因为吝法,总是一些佛法是妙法,隐藏起来,保密不说。或者是有什麽条件,或者说你若给我红封,我才给你讲,或者就是有种种这些愚蠢的事情。所以你今生得这个果报就是笨,你赶快忏悔!这个时候佛是化现一个比丘来喝斥他,他一生惭愧心,佛就现出来三十二相了,他大惊!向佛忏悔。佛为他说法,立刻得阿罗汉。得了阿罗汉,佛说:(就是有神通!)你现在就去,到那个国王那去应供,在上座坐。那麽他就去了。到那去了,在上座坐,这些五百比丘都恨。你什麽都不懂,你可以坐上座?一会儿要为国王说法,你都不会说,怎麽可以坐上座?但是在国王面前大家都不敢出声,国王给每一位倒水,最后吃斋,然后要达嚫。他就会说法,是「清辞雨下」,这清淨微妙的法语像下雨似的,他说法。唉呀!这一下子,这五百比丘大惊,怎麽忽然间这样子?所以他领着五百比丘回来,为五百比丘说法,五百比丘都得阿罗汉。

  所以这个事情,无明是缘起的,也是有种子。所以我以前也是常说,我感觉我的头脑不错,感觉这个人笨,有的时候就愚弄他,这事办不得,不可以这样子。你愚弄他将来你就愚痴,所以不可以这样子。别人修学佛法开大智慧,儘量的为人家作增上缘,不可以障碍。你障碍人家求智慧,你将来就要愚痴,得愚痴报,所以是不可以做这种事,不可以的。

  所以这上面说「无明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那麽就会有这个无明的事情。「及由任运失念故」,也会有无明。我们有所执着,这无明通深、通浅。下面那个解释十二因缘那个无明说的很多,通深通浅。我们若是不明白第一义谛,就叫做「无明」。当然这不明白第一义谛这种无明,到佛的时候才究竟清淨。我们一般人还谈不到那麽高深的无明。所以「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所知事,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无知为体」。

  「于所知事」,这个于「所知事」是普遍一切法的,我们这个一念心接触一切法,都有无明在裡面。日常的生活裡面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一切一切都是所知事。「所知事」的时候,你对这件事无知,当然有深、有浅。「缘起」,它是什麽缘起?我们不知道。那麽它就是甚深的第一义谛,我们也不知道。

  所以「于所知事,若分别不分别」,「分别」引起的无明,有「不分别」任运生起的无明,这些无明呢?都是「染污无知为体」,都是染污的。因为因此而就有种种的烦恼生起,这个就叫做「无明」。

  我们在《阿含经》裡面也看见,《俱舍论》裡面也提到,有「染污无知」,有「不染污无知」。这个「不染污无知」是得阿罗汉以后的烦恼,是圣人得阿罗汉以后的烦恼。这个「染污无知」是我们凡夫一直到阿罗汉才清淨,到了阿罗汉才清除去染污的烦恼,分这麽二个。那个「不染污无知」是到佛的时候才清淨,其他的大菩萨都还是有。这个地方只是说这一部分,只是说到分别、不分别都是染污无知,这个无明。那个不染污无知的无明,这裡没有提。如果说是通达第一义谛,才破除去那个无明,那就是佛的境界,那是不染污无知了。

  辰十、疑

  疑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即于所知事,唯用分别异觉为体。

  「疑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这是第十个烦恼「疑」。疑这个烦恼也是「由亲近不善丈夫,听闻非正法,有不如理作意故,即于所知事,唯用分别异觉为体」。

  「于所知事唯用分别」,而没有说这个无分别,没有说那个任运生起的疑,没有说。这裡说这个疑,似乎只是指是「苦集灭道」,对于苦集灭道,心裡面有疑。是吗?这是苦吗?这个烦恼能够集成生死苦吗?修戒定慧能得涅槃吗?这是属于这一类的疑。

  「唯用分别心」,是「异觉为体」,就是不一样的理解,不一样的分别,这一样事裡面,由这样想想可以这样子吗?可以是那样子吗?不决定。对于这件事的认识不能决定,那麽就是犹豫不决,就是疑惑。这个疑惑呢?到初果的时候就断掉了,初果圣人没有这个疑了,这就是唯独是属于分别心的烦恼。

  这和前面加起来,就是十种烦恼,也就叫做「十使」,《俱舍论》叫做「十使」,《阿毗达摩论》上也这麽说。

  寅三、烦恼因(分二科) 卯一、标列

  烦恼因者,谓六种因,一、由所依故,二、由所缘故,三、由亲近故,四、由邪教故,五、由数习故,六、由作意故,由此六因,起诸烦恼。

  我以前也说过,这《瑜伽师地论》它讲什麽事情讲的微细。烦恼是怎麽生起的?它说出六个理由来,告诉你烦恼是怎麽生起的。其实这烦恼生起这个事情好像也不是什麽甚深的道理,但是你去各种经论你去看,这《瑜伽师地论》它说的,它全面地告诉你,和别的地方不同。

  这是第三科解释烦恼的因由、烦恼生起的因缘。分两科,第一科「标列」,「烦恼因者,谓六种因」这是「标」。「一、由所依故」,以下这是「列」,有六个原因,生起烦恼。烦恼生起有六个原因的。第一个是「由所依故,二、由所缘故,三、由亲近故,四、由邪教故,五、由数习故,六、由作意故」,这是六个理由,这是「标列」。底下第二科是「随释」,也是分六科,第一科是「由所依」。「由此六因,起诸烦恼」,生出来很多很多的烦恼。

  卯二、随释(分六科) 辰一、由所依

  所依故者,谓由随眠起诸烦恼。

  第一个「所依故者」,怎麽讲呢?「谓由随眠起诸烦恼」,就是因为你心裡面有随眠,以随眠为依生起烦恼的。这个「随眠」,就是种子、烦恼的种子。「随」这个字,是随逐不捨。这个烦恼的种子在你心裡面居住,住在你的心裡面,和你的心不捨,不分离的,它一直是在你心裡面。但是在你心裡面的时候呢?它是「眠」,就是隐藏在那裡不动,没有动叫做「眠」。这个醒了呢?烦恼就活动了。或者是「眠」是潜伏在那裡不动,不动就是静的意思。醒觉了就是活动了,就像人不睡觉以后起来工作了。所以一个眠,一个觉,烦恼的种子也是两个现象。一个是在那裡…静静的在那裡不动,不发生作用;第二个现象嘛,它活动出来了,那就不得了,所以用这个「眠」来形容这件事。「由随眠起诸烦恼」,就是由这个烦恼的种子生起来烦恼的活动。你有这个烦恼的种子,你就生起这个烦恼的活动,不然的话它不活动,没有这个烦恼。

  这个唯识上这样的理由,在日常生活裡面,非常的实用,很实用,很实用的。你在学校裡面,你学做医生的,你就把医生这种知识,你在学习的时候,就熏成了种子在你的心裡面。你若给人看病的时候,你这个学医的知识就出来活动了,这是什麽病,要用什麽药、用什麽药,就活动。这是你是医生,那麽现在造房子叫你画图出来,不行,因为你没有学过,你心裡没有这个种子,做不来。这个种子是一类、一类,烦恼亦复如是,也是一类一类的。

  「谓由随眠,起诸烦恼」,这是叫做「所依」。说烦恼以随眠为所依。这个烦恼就是现行的烦恼,活动出来的烦恼,「依」隐覆在裡面的种子为依止,所以就生出来烦恼了。如果没有这个随眠的时候,那就不能生烦恼,烦恼没有办法生起,那就是圣人了。

  辰二、由所缘

  所缘故者,谓顺烦恼境界现前。

  「所缘故者」,第二个原因,不但是有随眠就决定会生烦恼,不是,还要有第二个原因「所缘故」。「所缘故」怎麽讲呢?「谓顺烦恼境界现前」,顺「生」(生起的生),顺生各式各样的烦恼的境界,出现在前的时候,你烦恼才能生起的。爱烦恼这个境界出现,这个境界它随顺生起爱烦恼,这样的境界现前的时候,我们的心,我们明了性的心和这个境界一接触, 这个时候这个爱烦恼才现行。外面有爱的境界来引诱,内裡面有烦恼的种子,这时候才会生出烦恼的。如果没有境界现前,烦恼也不动,这是第二个原因。

  辰三、由亲近

  亲近故者,谓由随学不善丈夫。

  就是因为你这个人向那个不好善丈夫、不好的人去学习,你随顺他去学习去,你和他在一起,他就是引导你,告诉你怎麽贪,告诉你怎麽瞋,告诉你怎麽样愚痴,邪知邪见,你这样子你了不起。你跟他学习了这个呢?于是乎你的烦恼就重,各式各样的烦恼很重的。是「谓由随学不善丈夫」,这是第三个。

  辰四、由邪教

  邪教故着,谓由闻非正法。

  第四个「邪教故着,谓由闻非正法」,就是你向那个坏人去听闻他说的道理,不合道理的事情,就是邪教。那麽你熏习在这个呢,你的烦恼就特别重。比如说是这个我们不学这个军事,杀人的这些事情我没学过,我们造罪的时候,就不知道那些巧妙的杀人的方法,不知道。不知道,那麽我们那样的烦恼、那样的烦恼罪就造不来。我们说是会造,但是是一般的,简单的事情可能都会做,那个複杂的事情,罪过的事情做不来。你不懂,这为什麽不懂呢?因为你没学过嘛!是这麽回事。

  辰五、由数习

  数习故者,谓由先植数习力势。

  这个「数习」怎麽讲呢?「谓由先」,就是说你以前,「植数习力势」。「植」,就是栽培过,你以前栽培过「数习力势」。栽培的时候怎麽栽培呢?数数地这样做。这个「习」,就像那个鸟,那个小鸟在练习飞的时候,他数数的用两翅膀子去练习飞,到最后他就会飞了,是这麽意思。说我们人你做什麽事情,栽培什麽事情,也是数数地学习,数数地做,做久了,你这件事你就会做。会做结果呢?你这个力量大,你这个力量就大一点。

  比如说是「瞋心」,原来的瞋心并不大,原来的瞋心不大,但是那个老师告诉你怎麽样去害人,怎麽样挖别人的牆角,事情很多很多的方法的。是直接去对付他,或从旁面对付他,从后面对付他,明地暗地,各式各样的方法。表面上和你很亲热,背后是给你一刀,各式各样的方法,你学会了,你常常做呢?很熟悉,就做这个事。这个时候,因为你学过嘛,一做就成功了,这样子呢?你的烦恼的力量比别人大。

  「由先植数习力势」,那个「力势」,那个力量非常大,你若不数习就没有。就是通常比如说我们这个贪心也是一样,你不控制自己,老是放纵这一念贪心,一次二次久了,这个贪心就力量大,你想控制它都不容易。你若是第一次你就控制它,第二次控制它,第三次控制它,以后渐渐力量就小,渐渐就容易,就不起了,烦恼就不起了。

  所以「谓由先植数习力势」,这个烦恼是这样子,戒定慧也是这样子。你数习它的力量就强,那麽就成功了,道理是一样。所以从这地方看,任何人都有希望,得圣道这件事任何人都有希望,只要你肯常常栽培。一个小草放在花盆裡头,天天给它一点水,你照顾它,慢慢地它就荣茂,就荣润茂盛起来。我们这一念心也是一样,这个戒定慧的事情也是一样,常常栽培它、常常的栽培它,它就会强。

  辰六、由作意

  作意故者,谓由发起不如理作意故,诸烦恼生。

  这是最后第六个,这第六个倒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这「作意」怎麽讲?「谓由发起不如理作意故」,就是你自己遇见一种境界的时候,能够发起一个不合道理的想法,就这个心情呢?就会引起来很多的烦恼生起。这个心所法,这是佛菩萨的大智慧,他会知道…我们说个白话,有个窍门,这就是个窍门。譬喻说是我们佛学院有个客厅,外面有人来要找某一个人。那个客厅有一个人,你找某人?他就来告诉你,说是外面那个人来找你,你去见他。就是这看门口这个人,可以譬喻为作意。不是外面那个人直接来,就来看你的,不是,中间有一个人的,中间有人,由那个人来联络,来联繫这件事。这外面的人、裡面的人,这两个人才可以见面。如果中间这个连络人说他今天不在,外面那个人来了,不能见他,就有这个问题。

  说我们的心所法,心裡也是这样子。出现了一件事,那麽我们应该用什麽样的心理和那个外面的境界接触?要经过这个作意心所的。这个作意心所若用如理的作意,就是一个境界;用不如理的作意,这是又一个境界。这件事,这个心所法裡面有这麽一件事,有这麽一个窍,谁知道这件事?佛菩萨才知道。所以告诉我们这个烦恼的生起是这麽回事。这样子这烦恼的生起有转变,也可以不生起,也可以生起。说这烦恼,我们是凡夫是有烦恼的,我的烦恼很重,我的贪心很重,瞋心也很重,我要出家修行可以吗?你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是这上面告诉你,这个作意,你若有如理作意,烦恼不能动,他不能动。烦恼生起的因缘不具足,不具足就不能生起,那麽就没有事了嘛!若是说你若没有这个如理作意,那就不行。什麽境界都很清淨,但是你用不如理作意,就变成了污染了,清淨的境界上变成污染了。你若如理作意,不清淨的境界,就变成清淨的境界了。

  你看这佛菩萨说这个烦恼的生起,这裡面有这麽多事情。所以使令我们对于修学佛法的信心,就可以建立起来。不要说我不行,你不要这样说。

  「由所依故」,因为内心裡面有烦恼种子,如果把烦恼的种子完全断掉了,那就是阿罗汉以上的境界。以上的境界,他就在染污的世界也没有办法生烦恼,因为没有种子了嘛!所以不能生烦恼。所以阿罗汉的圣人面对「顺烦恼境界现前」的时候,心裡也不会有烦恼。他就和恶人在一起,恶人也不能影响他。但是我们有烦恼随眠的人,那不行。有烦恼随眠的人,你烦恼境界现前,你又亲近不善丈夫,听闻不正法,你数数的引起烦恼,你又常常的不如理作意,那就没有办法,那就很难,很困难,很困难的。

  在这个《阿毗达磨杂集论》上它不说有六个,它就简要的说三个,一个「所依」,一个「所缘」,一个「不如理作意」,就这三个。有烦恼的境界,有所缘境,内心裡有烦恼的种子,再加一个作意心所,烦恼生起,说三个而不说这六个。这裡就说的详细了,你若有亲近不善丈夫,听闻不正法,有数习,加上这三个,这三个也很有关係。我们若是你常能够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数数的学习,学习戒定慧,那当然你的如理作意就强,你烦恼生起的因缘就减少了,他就容易得圣道,障道的因缘减少了,情形是不一样的。是「谓由发起不如理作意故,诸烦恼生」,这六种因缘,就是这样子,才「诸烦恼生」,很多的烦恼就生起来了。这是第三科是「烦恼因」,底下第四科「烦恼位」。

  寅四、烦恼位(分二科) 卯一、总标列

  烦恼位者,略有七种,一、随眠位,二、缠位,三、分别起位,四、俱生位,五、软位,六、中位,七、上位。

  烦恼的这个位,「位」就是座位,一个座位,一个座位,这个烦恼在这个时候是这样子;到另一个位置是另一个样子;到另一个位置又一样,一样、一样这不同。或者说是烦恼的阶级,烦恼的位次,烦恼随顺各种不同的因缘就有不同的现象,或者这麽说,这就是「位」。这是列出来,第一科是「总标列」。「烦恼位者,略有七种」,这是「标」,底下「列」出来:

  「一、随眠位」,随眠就是种子时的阶段。

  「二、缠位」,这个「缠」就是种子发出来活动了,发出活动的时候,就使令那个人受苦了,所以叫做「缠」,缠缚住他不得自在。

  「三、分别起位」,分别起位,还是说这个缠。这个缠的烦恼的生起,有你故意的分别而生起的烦恼,你故意生起不如理作意就生出烦恼来了,由分别而生起,这样子就不同。

  「四、俱生位」,也是「缠」,但是不须要怎麽分别,它就任运的生起了,与生俱来的就会生起,那麽叫俱生位。

  「五、软位」,这底下后面三个,说到烦恼的轻重。「软位」,就是特别轻微的烦恼。「六、中位」,就是中等的,中间性质,它也不是太软弱,但也不是很强大,这是中位。「七、上位」,若上位就是特别强,这烦恼厉害,烦恼很重。那麽这是把这个烦恼分成七个阶,七个位。

  七个位,第一个是「随眠位」,第二个是「缠位」,而实在底下这个「分别位,俱生位,软位,中位,上位」,这五个位都是「缠」,都是现行的。不过现行中有分别现行的;有俱生现行的。现行之后有软、中、上的不同,是这样。这是「总标列」,底下「随难释」,随有特别难的地方加以解释。

  卯二、随难释

  由二缘故,烦恼随眠之所随眠,一、由种子随逐故,二、由彼增上事故。

  这是第二科「随难释」。「由二缘故」,由二个因缘,由二种情况,「烦恼随眠之所随眠」,这地方怎麽讲呢?我就这样讲,看看好不好?烦恼的随眠所以成为随眠,就是这二个理由。我这麽讲,你们各位想一想看怎麽讲。

  烦恼随眠的所以成为随眠的就是二个理由:「一、由种子随逐故」,就是这个种子,随逐你的心,它不捨离,他一直随着你的心不捨难,和你的心在一起。这个心?我们的心是有二种,一种是粗显的,粗显,有粗动分别的这种心;一种是微细不明显的心。现在说是这个「种子随逐」,随逐那个很微细不间断的那个心,一直随逐它,那麽那就叫做「随眠」。烦恼若活动了是在明了心上面发生作用的,那就叫做现行。他没有活动随眠的时候,是在那个微细不间断、不明显的在那个地方隐藏着,那麽叫「随逐」。

  「二、由彼增上事故」,这烦恼随眠能成为随眠,是因为有增上事的关係。由于彼烦恼的种子,有增上事,才有烦恼的随眠的。「增上」是什麽?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的时候,你的内心在一切法的境界上活动的时候,就能增上烦恼的种子,就能造成烦恼的种子。烦恼种子从那儿来的?就是由你的心在一切法上活动,你生出贪心、生瞋心、生各式各样的烦恼,这样才造成烦恼的随眠的,是这样来的。你常常这样做,这烦恼就是特别厉害,烦恼种子特别的有力量,就是这麽回事。

  造成了以后,它就一直地随逐不捨,随时就去生出来烦恼的活动。一活动呢?又造成了烦恼的种了,又加强了烦恼种子的力量。这个种子随时又活动,活动了又加强了烦恼的种子的力量,所以叫做「由彼增上事故」。

  由彼烦恼种子,有种种的根境识的活动,来加强烦恼种子的力量。如果你这个根境识这十八界听闻佛法,修学止观的时候,不去颠倒迷惑的活动,那麽原来烦恼的种子就得不到增上事了,就得不到增上事,那麽他的力量就衰微,就是枯萎了,那麽就慢慢的就烦恼种子没有了。你深入诸法实相的时候,烦恼种子就没有了,因为什麽呢?没有增上事了。那就是烦恼就随眠,就不成为烦恼随眠了,就清淨了。

  寅五、烦恼门(分二科) 卯一、由二门(分二科) 辰一、标列

  烦恼门者,略由二门烦恼所恼,谓由缠门及随眠门。

  前面第四科是「烦恼位」,烦恼因,烦恼位,这是烦恼门。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在大乘法里头,三善道跟三恶道是平等的,为什么?都出不了六道。三善道里头消福报,你修的福、修的善,善有善报;你造的恶,恶有恶报,恶在三恶道。三恶道是消罪业的,三善道是消福的,你造的善业、恶业都要消掉。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善恶业,所以它没有六道轮回,那叫净业。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