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3
2014/9/4   热度:45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3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一 本论一共有十七地,前两地解释、讲过去了。前两地—─五识相应地、意地。在十七地裡边,前九地是属于境,其次的六地是属于行,后两地是属于果。「境、行、果」,唯识的经论裡边,多数是用这三个字来分科的。 这个「境」,实在就是说这一切的缘起法,能使令我们这迷惑颠倒的人有所觉悟;「行」就是修行,能够改善自己的思想、行为;「果」就是最后的成就,分这麽三大科。十七地分这三大科,这个前两地——五识相应地和意地,刚才说前九地是属于境,那麽这裡面就是说境的体;境,这一切缘起法的体性。五识相应地、意地就是说的识,心、意、识──说的识,他就是说一切法以心为体性,正好是唯心论的意思。 这以下: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一共有三地。这几地是说境的相貌,这一切缘起法的相貌是有麤有细、有下有上,有很多的差别相貌,所以是属于相的。 寻伺是属于心理上的活动的相貌,这个相貌倒是很分明地说明心理活动的差别。这是属于什麽呢?是说我们的心理在一切境界上活动的时候,有麤、有细的分别。这心在境界上「逡务行境」,就是不是那麽安静,就是很匆忙地在所缘境上活动,大概地、概略地推求所缘境的相貌,就叫作寻,寻是推求的意思。 这个伺,是在所缘境上不是太匆忙,「徐历行境」,就是慢慢地、仔细地在境界上推求、观察、思惟,那就叫作伺。 这个寻和伺是这样分别,有麤细的不同。心在境界上思惟观察的时候,有麤略的、微细的活动,就叫作寻伺。这个寻伺,在《摄大乘论》上也提到这两个字,但是这两个字形容心理的活动,不是那麽容易分别的,其中有些困难,这在下文有解释,在这裡不多说了。 丙三、有寻有伺等三地(分二科) 丁一、结前生后 已说意地。云何有寻有伺地?云何无寻唯伺地?云何无寻无伺地? 前边五识相应地是第一科;第二科就是意地;现在是第三科有寻有伺等三地。这一地裡面分两大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刚才念的这一段,就是结前生后,结束前面的一段文,生起后面的一段文。 「已说意地」,就是结束前面这一段文。「云何有寻有伺地?」怎麽叫作有寻有伺地?怎麽叫作无寻唯伺地?怎麽叫作无寻无伺地?这是一个问,提出来这个问题,那麽这就是「生后」,引起后面一段文,这是一段。 丁二、总别标释(分二科) 戊一、总标列(分二科) 己一、嗢柁南 总嗢柁南曰:界、相、如理、不如理,杂染等起最为后。 第二科,总别标释,这就是等于回答这个问题。总别:总,是大概的;别,是详细的把它提出来加以解释。这一大科分两段,第一段是总标列。总标列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嗢柁南,第二科是长行。先是嗢柁南:「界、相、如理、不如理,杂染等起最为后」,这是嗢柁南。这底下用长行来解释这个颂、这两句话。 己二、长行 如是三地,略以五门施设建立。一、界施设建立。二、相施设建立。三、如理作意施设建立。四、不如理作意施设建立。五、杂染等起施设建立。 「如是三地,略以五门施设建立」,前面说的这个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这三地,略以五门施设建立,就是概略地用五个部分来施设建立、来安立这三地的相貌。「一、界施设建立。二、相施设建立。三、如理作意施设建立。四、不如理作意施设建立。五、杂染等起施设建立。」这是这五门,那麽这就是长行,这也就是总标列,标出来下面的文,就是解释这五大科。 戊二、广分别(分五科) 己一、界施设建立(分二科) 庚一、徵 云何界施设建立? 这底下(第二段)第二科广分别。前面总标列,这是广分别,详细地解释这五科。这一科裡边分五科,第一科是界施设建立,就是前面标出这五门,第一门就是界施设建立。这一科裡面先问。「云何界施设建立?」怎麽叫作界施设建立呢?这底下就解释。解释又是先总标列,又是嗢柁南和长行。 庚二、释(分二科) 辛一、总标列(分二科) 壬一、嗢柁南 别嗢柁南曰:数、处、量、寿、受用、生,自体、因缘果、分别。 这是嗢柁南。这底下是长行解释这个颂。 壬二、长行 当知界建立由八相。一、数建立,二、处建立,三、有情量建立,四、有情寿建立,五、有情受用建立,六、生建立,七、自体建立,八、因缘果建立。 「当知界建立由八相」,这个界施设建立,有八个部分的相貌。「一、数建立,二、处建立,三有情量建立,四、有情寿建立,五、有情受用建立,六、生建立,七、自体建立,八、因缘果建立。」这是分这麽八个部分来解释这个界施设建立。这是总标列。 辛二、依次释(分八科) 壬一、数建立(分二科) 癸一、徵 云何数建立? 这底下「依次释」,随顺这个次第加以解释。分成八科,第一科就是数建立,先问。「云何数建立?」怎麽叫作数的建立?就是安立这个数目。 癸二、释(分三科) 子一、标列界 略有三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 这底下就解释,分成三科,第一科标列界。「略有三界」,界施设建立在数目上来说,就是三,就是三种世界,就是这麽样意思。「谓欲界、色界、无色界」,这就是佛法裡面说,一切众生流转生死的范围,不出这三个世界。一个是欲的世界,一个是色界,一个是无色界,分这三个部分,这是标列出来这三个世界的数目。 第二段就是辨别它的类别,「辨摄别」就是它的类别。分两科,第一科是堕,第二科是非堕。 子二、辨摄别(分二科) 丑一、堕 如是三种,名堕摄界。 这是先说这个「堕摄界」,先说这个堕。如是三种,这三种世界是属于那种界呢?是属于堕摄界这个范围内的。「堕」这个字,就是向下落,落下来,那麽就叫作堕,加起来是堕落。像这个飞鸟在天空飞,落下来了,那麽就叫作堕。或者这堕字当「在」字讲,你在什麽地方,是堕摄界。这三种世界,它是落在这摄的世界裡边。或者是摄这个字,当作「属」字讲,亲属的属,它属于这有生死流转的世界,属于这一方面的,叫作堕摄界。或者这个摄字,当作「繫缚」讲,就是它是属于繫缚的范围内的这样的世界。这三种世界是属于繫缚范围内的,繫缚就是把它绑起来,它是不自由、不自在的这麽一个世界,一个苦恼的世界,叫作堕摄界。 丑二、非堕 非堕摄界者:谓方便,并萨迦耶灭,及无戏论无漏界。 「非堕摄界者」,这是第二科非堕。「非堕摄界者,谓方便,并萨迦耶灭,及无戏论无漏界。」总起来说,这是圣人的世界,圣人的世界就是没有繫缚,是一个自由自在的这麽一个世界,所以叫不堕摄界,不属于、不落在繫缚的范围内的,是一个大解脱的境界。这个大解脱的世界是什麽呢?谓方便。这个方便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你进入这个大自由的世界的方便,进入这个自由的世界的方法,你由这样的方法能达到那个地方去,那叫作方便,是这样的意思。在苦集灭道四谛裡面来说,这个方便就是道谛。 「并萨迦耶灭」,这个萨迦耶是印度话,是梵语,翻到中国话是什麽呢?翻一个「伪身」,虚伪的伪,身体的身。不过有的地方是翻一个「坏聚见」:破坏的坏,积聚的聚,坏聚见,见就是见闻觉知的见,翻个「坏聚见」。但是这裡就是说伪身。虚伪的身体,就是虚假的、不真实的这个身体,那麽叫作「萨迦耶」。这个身体灭了,就是它结束了,而不再生起了,那麽叫作「萨迦耶灭」。 我们这个伪身,也就是现在我们的这个生命体,它不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是令我们苦恼的一种东西,当然这身体时常的老病死,身体会老,会有病,它还会死亡,令我们受了很多的苦,所以它不是一个真实的安乐屋,所以叫做伪身。这个伪身,在众生这一方面来说,或者我们就说人好了,在我们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这麽一个身体,你想要这个身体灭了,还是不行的,还是灭不来的。就是无始劫来,久远以来,这个生命体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一直的不间断地相续下来,你想叫它死了不生,还是不行的。所以现在这说灭,就是究竟地把这苦恼的身体息灭了,而不再有苦恼的身体了,那就叫作灭。这也就是说彻底的消灭了一切的苦恼,那就叫做灭。所以这个在四谛裡面说,就是灭谛。方便是道谛,萨迦耶灭就是灭谛。那麽在四谛裡面,就是一个道谛,一个灭谛,这两句话。 「及无戏论无漏界」,这就是涅槃的境界。涅槃是无漏,无漏就是没有烦恼;漏是烦恼的意思。就是成就涅槃的圣人,他是没有烦恼的。我们凡夫是有各式各样的贪、瞋、痴的烦恼,圣人涅槃的世界是没有烦恼。那麽「无戏论」是什麽意思呢?这个「论」就是言论,戏论就是你的言论都是不合道理,所以叫作戏论。现成的话来说,就是一切圣人入了涅槃的世界之后,究竟是有?是没有?是亦有亦无?是非有非无?这涅槃的世界和这一切有为法,是统一的呢?是不统一的?这各式各样的分别都叫作戏论。就是涅槃的世界是没有一切戏论的,那麽这就叫作「无戏论无漏界」。 这个「方便,并萨迦耶灭,及无戏论无漏界」,就是叫作「非堕摄界」,就是它是不属于苦恼的世界,是一个大安乐的世界。这是分这麽二科,一个堕界,一个非堕。 子三、配属地(分二科) 丑一、堕摄(分二科) 寅一、别辨相(分三科) 卯一、有寻有伺地 此中欲界及色界初静虑,除静虑中间若定、若生,名有寻有伺地。 这个解释裡边,先是标列这个世界有这三种,然后辨别它是属于堕界呢?是属于非堕?这三种世界是属于苦恼的世界,这是第二科。下面是第三科,配属地。这裡分二科,第一科是堕摄;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别辨相裡分三科,就是有寻有伺地这三科。 「此中欲界及色界初静虑」,前边就是说一个大概的要义,这底下再详细地解释。这裡边说出来欲界、色界、无色界;可是这一品是说的有寻有伺等三地,这三地在这三种世界彼此的关係配属一下。 「此中欲界及色界初静虑」,这裡边说的这个欲的世界,这个世界裡边的人,都是有欲的。这个欲界的全部,及色界的初静虑,色界裡边一共有四种静虑,现在只说初静虑,第一个静虑。 「除静虑中间若定、若生」,这个「静虑中间」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就是初静虑和第二静虑之间,叫作中间。这个有寻有伺地,就是要简除去「静虑中间」,这个三昧不算在内,只是欲界和色界的初禅,这是属于有寻有伺地的,这样意思。 这个「若定、若生」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这个人是人间的人,他不是天上的人。在人间的人,他肯放下欲,他能够修学禅定成功了,得到色界初禅了,这叫「若定」。「若生」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得到初禅以后,他的寿命或长、或短,死掉了。死掉了以后,他就往生到色界初禅天去了,那就是天上的人了,不是人间人了。那麽这二件事:或者是定、或者是生,「名有寻有伺地」,他的内心的思想还是有寻、还是有伺的,他的心裡面有这个活动。那麽这就是二个部份。一个是欲界,我们这个世界上,或者人:不管是中国人、是外国人,所有的人内心都是有寻伺这种心理活动的。这个寻伺的活动这件事,在我们人的世界,这个心理的活动,这个寻伺应该说是最明显的有三种寻伺,一个就是欲寻伺,一个是恚寻伺,一个害寻伺,我们一般人就是这三种寻伺。 这个欲寻伺,就是总想要得到、总想要获得自己所欢喜的事情,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心裡面老是想这件事,这叫作欲寻伺。第二个就是恚寻伺,我不高兴的事情,它若加在我身上,不可以,我会排斥,那麽叫作恚寻伺。恚就是瞋恚,就是愤怒了。可是后边还有一个害寻伺,恚寻伺和害寻伺有什麽不同呢?恚寻伺比害寻伺厉害一点,就是想要把对方消灭了、把他杀死,就是这样的恚寻伺。害寻伺呢,不想杀死他,但是要伤害他,那麽叫作害寻伺。也有不同的解释。我们社会上的人,我看多数就是这样子,一个恚寻伺、害寻伺、加个欲寻伺,就是这样嘛! 另外还有三种寻伺,就是出离的寻伺,出离欲的寻伺,这是一种;再就是也没有恚寻伺、也没有害寻伺。出离欲,就是我不高兴这个色、声、香、味、触,我想要我的心超越了色、声、香、味、触的欲,在清淨的境界裡边湛然不动、明静而住,那麽就是禅定的境界了,出离欲的一种寻伺。这个出离欲的境界,当然也要经过寻伺才能成就。 再就是恚寻伺、害寻伺,原来这个人是有这二种思想的;现在没有了,不如意的事情加在他身上的时候,他是不恚、也不害,他心裡能不动,那麽这就是不容易,这是善良的寻伺。出离的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 若是生到色界初禅天的人,或者得到色界初禅的人,他是有这三种寻伺,出离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有这三种寻伺。我们没有得到禅的人,当然我们就是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如果是有过孔孟之道的训练的人,学习过孔孟之道的人,或者相信佛教的人,或者有宗教信仰的人,有修养的人,他可能在这二个三种寻伺之间来来去去的,他内心的世界应该是这样子,就是也有染污的寻伺,也有清淨的寻伺,总而言之是有寻伺的,所以名为有寻有伺地。这是第一科「有寻有伺地」。 卯二、无寻唯伺地 即静虑中间若定、若生,名无寻唯伺地。随一有情,由修此故,得为大梵。 「即静虑中间」,就是初禅和二禅之间的三昧,这个定的境界,就是叫作无寻唯伺地。因为他的定力,更进了一大步,使令麤动的寻的心理活动不显现了,停下来了,只有微细的推求的心理,所以叫唯伺,唯有这个伺。所以这中间的这个中间禅──初禅二禅之间的中间禅是这样的境界,没有寻而有伺。这个境界也一样,也是有定、有生的不同,那麽这个定成功了的人,就是作大梵天王的。这是一种。 「随一有情,由修此故得为大梵」,随那一个有情识的人,「由修此故」,由于你肯努力,放下欲,修学这样的禅定的话,你将来就可以作大梵天王。这样说就是大梵天王他是有中间禅的功夫的,是这样意思。没有到这个境界,只得到初禅,那就是初禅天裡面的梵众天、梵辅天了。 卯三、无寻无伺地 从第二静虑,馀有色界及无色界,全名无寻无伺地。 这是第三段,从第二静虑开始,「馀有色界」,和剩馀的有色界:二禅、三禅、四禅,这是馀有色界。「及无色界」,就是无色界的四空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是无色界。 欲界和色界天,欲界也是有色,也是有地水火风的生理组织,色界天的人也有地水火风的组织,但是色界天的人没有欲了,不像我们欲界的人还有各式各样的欲烦恼。色界天的人有色而无欲;欲界的人有色而又有欲,所以名之为欲,不过后边还有解释。 色界天的人有色而无欲,所以名之为「有色界」。「及无色界」,无色界天没有欲,也没有色,没有地水火风这种物质组成的生理的机构,没有这样有色的身体,只有精神性的活动,那就叫做无色界。就是从第二静虑开始乃至到无色界,「全名无寻无伺地」,完全名之为无寻无伺地。这样把三界分配属于三个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 寅二、随难释(分二科) 卯一、标简 此中由离寻伺欲道理故,说名无寻无伺地,不由不现行故。 这底下,第二科,随难释。前边第一科是别辨相,各别地说明这三地配属三界的相貌。这第二科,随难释,随裡边有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加以解释,叫作随难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标简,把这个道理标出来,加以简别。 「此中由离寻伺欲道理故,说名无寻无伺地,不由不现行故。」这个「不由不现行」这句话就是「简」,这个简就是把它挑出去叫简。说这裡边它名为无寻无伺地的道理是什麽呢?是由离寻伺欲,所以叫作无寻无伺地。这个离、远离,也就是没有了,没有这个寻伺的欲;就是心裡面欢喜去推求思惟,那就叫寻伺欲,有寻伺的贪欲。 在我们人间的人,就是为了达成自己的愿望,心裡面不断的想办法,那就叫做贪,就叫做寻伺贪、寻伺欲,当然这是属于染污性的。若是已经成就初禅的人,他也是有寻伺,但是属于清淨的,就是刚才说的出离的寻伺,出离欲的,从欲的境界裡边跳出来,他有这样的寻伺,那是属于清淨的,没有恚的寻伺,也没有害的寻伺,心裡面比较良善、慈悲,那也是一种寻伺。 其次,就是在本论,《瑜伽师地论》后边的文,也说出一件事来,就是修行人他虽然有高尚的理想,但是他还是有欲寻伺,有恚寻伺,有害寻伺的。他有这个寻伺,因为他想要跳出去,他就要从佛法裡边摄取一种清淨的寻伺来破除染污的寻伺,那也叫做寻伺,可是他还没成功,还没得到禅的寻伺,这个也是属于寻伺。 现在这裡说「由离寻伺欲」的「道理故,说名无寻无伺地」,就是没有这样的寻伺欲,就叫做无寻无伺地。这个再明显的说,也就是没有欲界的这种欲,它就叫作寻无伺地,这麽意思。 「不由不现行故」,不是因为他心裡面没有寻伺就叫做无寻无伺地,不是。就是成就了色界天的初禅的人,他心裡面也是有寻伺的,有这样心理活动,但是属于清淨的。二禅以上的人,他是没有这种寻伺欲了,没有了,所以叫做无寻无伺地。中间禅,无寻唯伺,就是没有寻,但是还有伺,就是没有寻的欲,还有伺的欲。现在这裡加以简别,怎麽叫做无寻无伺地呢?就是没有欲了,所以就叫无寻无伺地。「不由不现行故」,不是因为他没有寻伺的心理活动,叫作无寻无伺地;因为还是有寻伺的。就是没有欲的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都是有寻伺的这种活动;但是他没有欲,所以叫作「无寻无伺地」,是这麽意思。 「不由不现行故」这句话是标简,底下就解释它的理由。分二科,第一科是「由一类无」。 卯二、释因(分二科) 辰一、由一类无 所以者何?未离欲界欲者,由教导作意差别故,于一时间亦有无寻无伺意现行。 「所以者何」?没有寻伺欲所以叫作无寻无伺地,不由不现行,它的所以然是什麽呢?「未离欲界欲者,由教导作意差别故,于一时间亦有无寻无伺意现行」,这是说出个理由来。 「未离欲界欲者」,没能够远离欲界的欲的人。欲界的欲分二种,一种是烦恼欲,一种是事欲,这个《披寻记》上有解释。烦恼欲,只是心裡边有这种欲而已,没有表现在行动上,那叫作烦恼欲。这个事欲,不但是内心裡边有烦恼,而也有这种行动了,有这个欲的境界出现,那叫作事欲。现在说是「离欲界欲」,就是这两种欲都没有了、都消除了,那就是离欲界欲;而说「未离欲界欲」,那就是这两种欲都是有的。 「未离欲界欲者,由教导作意差别故」,说这种没有离欲的人,那当然他是有欲、是有寻有伺的;但是也有时候不是的。什麽呢?「由教导作意差别故」,由禅师──明白通达学习禅的人──来教导他:你要怎麽怎麽样的作意。各式各样的这种修禅的方法教导你,你能随顺学习。 「于一时间,亦有无寻无伺意现行」,在你相应的时候,在某一个时间,也就会有无寻无伺意出现。教你学习观一切法空,照见五蕴皆空,于这个空的境界裡面,照见五蕴皆空,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样的离一切相的境界,你能够相应的时候,那就没有寻伺的活动了;但是只是说相应而已,还并没有成功,所以你还是有欲。但是你若能够随顺善知识的教导,也会有无寻无伺的心理出现。这样讲,我们有欲,也会有无寻无伺,那麽这究竟是有寻有伺地、是无寻无伺地呢?怎麽样讲法呢?现在这就说:因为有欲的关係,还名为有寻有伺地。你虽然一时之间能够无寻无伺,但是你有欲的关係,还名为有寻有伺地,是这样意思。 辰二、由一类有 已离寻伺欲者,亦有寻伺现行。如出彼定,及生彼者。 前面这一段是一类无,在有欲的人、有一类的人还没有寻伺。这底下说「一类有」。 「已离寻伺欲者,亦有寻伺现行」,已离寻伺欲者,那就指二禅,中间禅也算在内,主要指二禅、三禅、四禅以上的人,这以上的人,是没有寻伺欲了,事欲没有、烦恼欲也没有。这种人,他内心的世界也是有寻伺的活动的,他也会推求道理,去观察一种道理,也会有这种思想活动。怎麽知道呢? 「如出彼定及生彼者」。「如出彼定」,这就分两种情形。就是在人间的人,他得到色界二禅、三禅、四禅了,得到这种禅了,在禅定裡边是没有寻伺的。这个初禅的人还是有寻伺的。现在二禅以上的人,在禅定裡边是没有寻伺;但是他会出定,他不是永久在禅定裡边,顶多他入定七天、或者是更多天,但若出定了以后,他心裡面还是有寻伺的。那麽他是二禅以上的功夫,他还是会有寻伺,那麽在禅定的时候是无寻无伺,出了禅定的时候是有寻有伺,那麽这个人究竟是有寻有伺地、是无寻无伺地呢?这个人还是无寻无伺地,因为他没有欲了。所以用有欲、无欲作有寻有伺地、无寻无伺地的界限,这麽样来决定,是「如出彼定」。 「及生彼者」,就是人间得到二禅以上功夫的人,生到二禅天以上去了,当然也是在禅定的时候,是无寻无伺;从禅定裡边出来的时候,也还是有寻有伺。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不由不现行故」名之为无寻无伺地,而是由于他没有欲,是这样意思。 若是他有欲,这种人就是无寻无伺也还是有寻有伺地,这麽解释;不是由于不现行,也不是由于现行。不是由于有寻有伺就名为「有寻有伺地」,不是由于无寻无伺,名为「无寻无伺地」;而是由于没有欲、由于有欲来说它的名字的。 前边这一大段文是「堕摄」,还是属于凡夫禅,属于凡夫得到禅定的人,这样解释。这底下「非堕摄」,第二科,就指圣人说的。 丑二、非堕摄(分二科) 寅一、明有寻伺(分二科) 卯一、标 若无漏界有为定所摄初静虑,亦名有寻有伺地。 卯二、释 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故。 前面指凡夫得到禅定的人这样分别;这底下「若无漏界」是指圣人说的。 「若无漏界有为定」,这个无漏界也分两部分说,就是他是把欲界的烦恼断了:凡夫得禅,欲界的烦恼也是没有了;圣人得到禅,欲界的烦恼也是没有了,但是有点分别。凡夫得到色界的禅定,欲界的烦恼只是心理上没有欲的活动,生起欲烦恼的种子还在,只是不活动。若是圣人得到初禅的时候,他欲的烦恼种子也没有了,还是有点分别的。 这个「无漏界」在这裡说,譬如说是:得到初禅、或者得到二禅的,这是三果圣人了。三果圣人他断了欲的烦恼,色界的烦恼断除一少分,还有很多都没有断,可是他因为断除去多少烦恼了,也就名之为「无漏界」。这样说,圣人断烦恼这件事,有的断除少分烦恼,还有很多烦恼没有断;有的是完全断了烦恼了,就是全面的淨清了,这都是属于无漏界的。 「若无漏界有为定」,就是这个无漏的世界的圣人,他现在入于这个有为的定,不是无为的定。无为定入了涅槃,那是无为的境界;没有入涅槃,他还有心、意、识的活动的,都算是有为。这样的圣人「所摄初静虑」,属于他的初静虑,就是色界初禅,也就是这个三果圣人,他入这个初静虑的时候,亦名有寻有伺地,也叫作「有寻有伺地」。这一段就是标,这底下解释。 「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入此定故」,这个圣人,他若是入初禅、入这个三昧的时候,怎麽还是名为有寻有伺地呢?这底下说出个理由来。「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因为他这个地方是这样,就是:他由散乱心入于不散乱的初禅,入了初禅之后,「缘真如为境」,这样意思。这是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就是:不是说是由散乱先入初禅,由初禅再缘真如境,不是;一开始,就入缘真如为境,入于初禅三昧,这是有点不同的。那麽主要的原因是什麽呢?「依寻伺处法」,就是:这个圣人他是依据「寻伺处法」,还是推求观察,照见五蕴皆空,他要推求这个色受想行识是因缘所生的,因缘所生的就是毕竟空的,他这样去观察,然后才入于这个真如的境界,所以叫「缘真如为境」。他不能够离开了有为法,直接的「缘真如为境」,不能这样子,那要到八地菩萨以上才可以这样。由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乃至到……现在这裡说是三果圣人,都是要先从有为的因缘生法上去正忆念,才能够进入到真如的境界,所以叫作「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 既然是由「寻伺处法,入此定故」,所以叫作「有寻有伺地」。「不由分别现行故」,不是因为在定中还有寻伺的心所,就名为「有寻有伺地」,不是。是因为入定的时候,他还是要依这寻伺的这种方法,还是要有推求观察的心理作用,依此为方便,缘真如为境的。如果说是他不这样观察,只是内心无分别,那不能说是「缘真如为境」。所以这个无漏的三昧,一定要通过这毗钵舍那的观。像我们没得圣道的人,或者没得禅定的人,你修学禅的时候,一定是有两个相貌,就是一个止、一个观的。如果是不修观,只是修止,那就是一般的世间有漏的学习禅的方法;若加上佛法的观,那才是属于佛法的修学禅的方法。如果没有观,那是共一切外道的修禅的方法;若有佛法的观的时候,那就不共于外道了。 现在这裡说,圣人都还是这样。初得圣道的圣人,他若不去缘真如的时候,他心裡只是止而已。只是止,那就是入于初禅、一般的这种禅;需要「缘真如为境」才能算是无漏的三昧,还是有这个问题的。这件事,在我们汉文的《阿含经》裡面也说得非常的明显。在大乘经论裡面更是明显,像《大般若经》、像《金刚经》,也是很明显的提出来这件事。所以,佛教徒修禅的时候应该明白这件事:「缘真如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故」,不是因为你在禅定裡边,还有这个寻伺的现行就名为有寻有伺地,不是!是因为你入此定的时候,是用寻伺的方法。 寅二、指说所馀 馀如前说。 剩馀的;前面这是辨别有寻有伺地,那麽剩馀的就是那个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这两个。这两个也是这样子说,就是前边说的这个「方便及萨迦耶灭,及无戏论无漏界」。那麽,这裡面的意思,《披寻记》裡面说的,我认为它说的好,就是这个无漏的三昧,这真如三昧是遍一切地的,当然不遍于非非想地,非非想地不在内。已经成功的人,应该是不同。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也都有真如三昧,也都是有这个「方便、萨迦耶灭,乃至无戏论无漏界」,也都有非堕摄的这种无漏的真如三昧的。所以,前面说了,这裡就不说了,所以就指到前面去:「馀如前说」。 这个「有寻有伺」这个地方,在别的的地方──别的经裡边、别的论裡边常会提到这件事:欲界是有寻有伺,色界初禅也是有寻有伺;中间禅无寻唯伺;二禅以上,无寻无伺,这样划分它的界限。但是有的地方就说:可是二禅以上的人,乃至非想非非想定的人都有寻伺的心所活动的,那怎麽算是无寻无伺呢?你就不大容易明白它的界限。现在这裡就是用这个理由来划分,就是有欲、无欲,来分别它的不同。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说穿衣,穿衣能够放下穿衣的执着,放下穿衣的嗜好,这是布施波罗蜜;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这是持戒波罗蜜;这一件衣服保存得很好,能够穿多少年,它不会损坏,这是忍辱波罗蜜。你穿着愈简单,生活愈容易,愈不需要求人,这是精进波罗蜜;在衣着上不受别人那个时髦花样的扰乱,如如不动,你就有禅定波罗密;你穿得很自在,很快乐,到哪里都很潇洒,这是般若波罗密。你看一样东西里面,六度具足了。吃饭也是如此,工作也是如此,点点滴滴无不具足六波罗蜜。你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能够自己忍一点,不随自己的嗜欲,你就修了很多的福。随自己的嗜欲,起心动念自私自利,这个不好!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