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69


2014/9/4    热度:252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69

 

  第二学年度开学典礼.院长致辞

  我从路上走过来的时候,心裡面有两个妄想,一个妄想是玄奘大师,他到印度去听戒贤论师讲《瑜伽师地论》三遍,跟他学三遍《瑜伽师地论》。我们今天能学习一遍吗?一遍能学习?我看都不容易,学一遍都不容易,我们看玄奘大师,他给唐太宗写的信,看出来他汉文的程度、造诣到什麽程度,我们应该有感觉,那样的大智慧人学习三遍瑜伽师地论,若是我们有那麽好的学问怎麽样?会怎样?这是一个妄想。

  第二个是妄想,我们放假一个半月,今天是正式开学了,在这一个半月之内,我们反省自己,我们的身、口、意起心动念的情况如何?怎麽样?我们从学习佛法以来到今天为止,我们的内心在接触一切境界的时候,怎麽样反应?学习佛法这麽多年了,我们内心的反应,还是在凡夫的境界,是不是?如果是起心动念的时候,还是原来样,还是老家风,我们又应该怎麽样观察自己,是不是应该生惭愧心呢?

  说是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学习《维摩诘经》,学习《法华经》,学习金刚般若法门,学习无上的瑜伽、大圆满、大手印,这个…是显、是密、是性、是相,但是反省我的一念心达到什麽程度了,如果还是原来样的话,不生惭愧心这个人是不及格了,是不及格的。

  我以前常好说我们出家人,我常用这句话来反省自己,我是出家人,我摸摸我的头是剃光头了。我常好用这句话,引起了误会,说是我把出家人和在家居士分开、对立了,其实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就是我们学习了佛法,放下了尘劳的事情,并不是说没有饭吃了才出家的,跑到佛教里来溷饭吃,不是这种意思,不能说是有三头六臂,但也都是有能力的,放下了尘劳的事情,来到佛法中修行,这一念心是很可尊敬的,很可讚叹的!但是经过了三天,经过了三年,经过了五十年了,这一念心还是原来样,要生惭愧心。别人说什麽又是一回事,自己应该认识自己的。

  所以我们学习了佛法,释迦牟尼佛在经裡面说过,三大阿僧祇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而后成就了无上菩提,然后大慈大悲的法界等流,为一切众生宣说的这些佛法,只是用它来搏取名闻利养,对不对啊?释迦牟尼佛说那些话,这是对不对?所以我有这麽个妄想,我还是用这句话,在家居士总是宽一点,出家人应该对自己严一点,要生惭愧心,要努力的学习佛法,努力的学习佛法是要来改造自己的,当然也应该发慈悲心,为众生开示佛法,也是对的,这是我这个妄想的第一段。

  第二段,有人也可能是我们佛学院的学生,也可能不是佛学院的学生,为我们向外介绍,他们佛学院只讲一堂课,这样说法对不对?别的人这样说我们可以原谅,若是我们佛学院的学生说这句话,这是严重的对佛学院的认识不够,认识不够。我们佛学院裡面除了讲课之外,也是非常重视静坐的,静坐也是一堂功课,并不是说只是讲一堂,不是这样的说法,这样说法是非常大的错误,我们重视静坐的。

  重视静坐这一点就和刚才这个妄想有关係,就是我看我这一念心,从早晨起来,睡觉的时候作梦颠倒梦想或者可以原谅,张开眼睛以后我这一念心是不是颠倒煳涂,这和静坐有直接关係,所以应该对治自己,用佛法来对治自己。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我三大阿僧祗劫所学习的法门,是实际上在众生心裡面要发生作用的,要发生转凡成圣的作用的,要发生这个作用的。这个作用是什麽作用呢?就是要用静坐的办法,就是修止观,也就是修四念处了,要这样子才合适的。说是我只是学习文字上的讲说,我不愿意静坐,那这个人不是法云寺佛学院的学生,他不是的。因为当初我们在口试的时候,面谈的时候,有提出你是不是欢喜静坐,提过这个问题的。所以若是不欢喜静坐是不合格的,在这个佛学院裡面是不合格的。

  欢喜静坐这件事从那裡的来呢?就是要改造自己,要改造自己。我说这个话,当然在家居士可以缓和一点,就是我们出家人一定要符合这个规定。我自己…我出家真是惭愧,五十多年了,这五十年的经过,我也会睁开眼睛看别人,也会反观自己。这个所有的不理想的事情,就是佛教的衰微、衰败,加上自己这些放逸,不能与道相应,这原因在那里?就是不能修四念处,原因就是在这里,完全是在这麽回事,没有别的原因,不能够静坐修四念处,所以会很多很多的问题都会发生出来。这个在家居士因为对佛法有信心,要爱护佛教,所以看见了佛教这些不光彩的现象会心痛,但是无可奈何,不能说什麽,什麽话都不能说。

  但是我本人不知道那一天,佛菩萨慈悲我,发觉这件事的原因就是在这里,不能够修四念处,就是这样意思,不能修四念处。这个…以前也提过,这个佛灭度的时候,阿难尊者很心痛、很悲痛,心裡面什麽事情都没有心去想了。阿那律尊者是大阿罗汉,所以他没有爱,阿罗汉没有爱,没有这个亲属爱。其实阿那律和佛是堂兄弟,阿难尊者和佛也是堂兄弟,在家时有亲属的关係,出家以后有师徒的关係,几十年的关係,拿我们凡夫的话有感情,他听见佛入涅槃了,说实在我们凡夫的话说就是死了,心里痛,这是爱的关係。阿那律没有爱了,所以他心裡面没有这回事,他有无常的感觉就是了,没有这回事了,所以他的理智,不失掉理智,告诉阿难尊者,你是住持佛法的人,你不应该像一般的凡夫这种…那种心态,现在佛要走了,你光是哭、悲痛,也不去想一想佛法怎麽样住持这个问题,所以就提出他有四个问题,要请佛开示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佛在世的时候我们就是依佛而住,佛走了以后这些比丘怎麽办?这样请问佛,佛说依四念处住。

  这日常生活不是说吃饭,吃饭这个事情还有什麽好说。当然佛教对吃饭还是有点事情的,但是主要就是依四念处住。戒律上说以戒为师这句话说得是对的,但是不圆满,应该是以法为师的,以戒为师同时也是以法为师。光是戒还是不行的,还是不可以的。

  以法为师,法是什麽?就是四念住,法依止就是以法为依止,是以法为师。以法为师明白一点说就是依四念处住。日常生活不是这个身体在这个地方活动,我在这个地方住,不是,是指内心…你内心在什麽地方住,在家一般社会上的人心在什麽地方住,就是在五欲裡面住,在家人、在家居士就是在欲裡面生活,如果他的欲完全失掉了,他就活不下去了,在家人是这样子的。但是出家人弃捨了欲,你的思想在那里住,思想在那里住?是在四念处住,在这个地方。在四念处住,当然我们按照阿含经修四念住,我认为是非常合适的,我们不要像古代的佛教一直要谈玄说妙,我修的是最深、最高、最了不起的法门,你们都不如我,不须要有这种态度。我认为今天的佛教不应该有这个态度,你这样子到最后,你什麽都不能修,什麽都不能修。

  我们以前的古德说:「教演天台,行宗淨土」,这话表示什麽?就是不能修三止三观了,就表示这个意思呀!三止三观说得太高了,修不来,修不来呀!所以只好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生淨土,那也很明白的说念佛法门就是钝根人了,很明白就是这麽意思。但是若是按照《阿毗达磨论》,像《阿含经》所说的四念住是能修的,就是和打妄想一样的这样子分别思惟,加上奢摩他就是了,这是很容易的,不是难事,和打妄想一样,只是思惟就是了,经行也可以思惟,静坐也可以思惟,就是替代妄想,就是不要打妄想,而思惟观身不淨、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就可以了。

  若是对《般若经》特别有缘,《金刚般若经》,或者是《大智度论》,也是好,那麽就进一步修无相的四念住,观身毕竟空,「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就是无相,观身体是无相的,身、受、心法都是无相的,这就是像《维摩诘经》说的,像《般若经》说的道理,这也是四念住,这个四念住得无生法忍是快一点。因为什麽呢?因为这个人的欲心轻,他没有障道的因缘,没有障道的因缘。

  什麽是障道的因缘?就是欲,欲是障道的因缘。欲有两种,一种是烦恼欲,一种是事欲。事欲就是在五欲里生活的人,他有欲的事情。这个烦恼欲是没有欲的事,但是内心裡面有烦恼,有贪瞋痴的烦恼,他只是内心而已,而没有事。那麽你心裡面有欲,这就障道,你想修行困难,障道!若这样的情形,你就要修不淨观,观身不淨、观受是苦,就是这样子。若这样不淨观修成了的话,不淨观修成了,那麽就是最后观这身体是骷髅骨一节一节的骨头连接起来,你从这里去修无我观很快的得无生法忍,这是没有疑问的事情,也可以得圣道。我们其他的事情,得了圣道以后,那麽你见到诸法无相的道理了,无我无我所的道理,见道说见谛,见到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我以前我还心里想,苦谛和集谛是我们凡夫境界,灭谛、道谛,灭谛是圣人的境界,道谛是由凡夫修学圣道,到灭谛那里、到涅槃那里去,是一条道路。那麽我们受了苦恼,怎麽我们这苦谛…见到苦谛了,这是圣人;见到集谛、灭谛、道谛,这是圣人。苦谛、集谛是凡夫的境界,凡夫应该知道,其实不知道,凡夫不知道苦,凡夫不知道是苦谛、集谛,不知道,凡夫是不知道的。凡夫也知道一点,知道苦来了,病了也知道苦,老苦、病苦,所以凡夫也知道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凡夫也知道这个…,凡夫自己的境界还不知道吗?但是这还不够,这样知道是不够的。

  五取蕴苦,这是众苦之本,你能知道五取蕴苦,凡夫是不知道的,要圣人才能知道。我现在身体没有病,也不老,也不病,也没有什麽特别的压力,心情很自在,我没有苦啊!我那有什麽苦?我想要去到纽约,我买飞机票去。我想要买房子,我立刻就可以买,很自在的,有什麽苦呢?没有苦,我们凡夫心就是这样子。其实在圣人来说这就是苦,五蕴炽盛苦,这是不得了的苦,是众苦之本在那个地方。在圣人的境界,不要说欲界的境界,色界天的四禅八定,无色界天的四空定都是苦,在圣人来看都是苦,凡夫不知道认为那是涅槃了,是苦啊!所以凡夫不知道苦,所以凡夫容易放逸,不知道苦。

  尤其是《瑜伽师地论》说的非常清楚,你才能知道五取蕴是苦,要真实知道是苦的时候,才能发心修行。哎呀!这是苦啊!他不敢放逸。我们这个明显的事情,这个烦恼容易活动的地方就是我我所,这是我、这是我所。这个房子是我所有的,这个汽车是我所有的,这个权位是我所有的,很多、很多,这是我的徒弟,我我所。碰到我是不可以,碰到我所也不可以,这贪瞋痴就是一直在动,都是这样,这是凡夫境界。你若修无我观这些事没有了,连这个身色受想行识都是无我,无我也就无我所,你心里就平静,什麽事都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係都是和平的。就是你不同我合,我心情还是合,因为我没有什麽事情,我无所争,我无所求,所以圣人是快乐的,是自在的。但是这是由修四念住才能成就的,你不修四念住没有这回事,你心里还是非动不可的,心里老是不安,老是害怕。越有成就的人越害怕,他的恐怖心非常的多,我们没有什麽成就的人恐怖心少。但是我们因为不修四念住一直的扩大这个我,扩大这个我所。我买一个房子还不够,再买一个,买一个不够再买一个,这个我所越来越多,我所有的越来越多,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呢?而就是苦恼也加多,恐怖心也特别多。

  我以前在香港东林念佛堂也做过住持,其实现在回头想没有资格做住持,可是因为这一段的经验知道一件事,我为什麽要做住持?别人做住持也可能会提出这个问题。但是自己做住持的时候,就是很敏感,就会知道,为什麽要做住持?处理常住大众僧的事情的时候,心裡面就会有很多事情,你心差一点就完全变了,表面上看不出来,处理事情的时候你心里一偏,就到地狱去了,你能搏过来,这还是善法,还是清淨的,差一点就不对了。那麽从这里知道什麽事情呢?就是我我所。为了我我所而做住持,这是一个,那若不是为了这个,那就是大智慧、大慈悲了,用慈悲心来做住持。你用什麽心来做住持?

  说选举,这个寺庙里面也用这个办法,其实这是做羯摩。佛制定的律就是这个样子,不能私相授受,一定要选举,就是做羯摩。而这个选举,你为什麽选他,你为什麽投票、投他的票,你自己会知道的,你自己会知道,我为什麽要选他,自己会知道,其实也很明白的秘密,一个就是我我所利益关係,一个就是为了佛法,就是只有两个原因。他做住持对我有利,我就选他,对佛法有没有利益我不管,根本没想到这个,什麽叫佛法,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对我有利,我就做这个事,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这个人是有道心的人,有道德、有道心或者说有修行,他有这种堪能性。

  一个寺院的住持,只有两件事。一个是:他要有能力领导大众僧修学佛法,他要有这个能力,你没有这个能力,你怎麽可以做住持呢?你不能。第二个是:你要负责这个寺院的经济,不然大家怎麽办,没有饭吃了,大家怎麽修行呢?你要有能力负责这个经济。第二要领导大众修学佛法。因为这两个能力只有一个,各处想出办法能拿到钱,但是大家不修行,天天领导大众僧做事去赚钱,而没有修学圣道,这是佛教吗?这是佛法吗?这是不是佛法,这是有问题的。

  其实是一样,这些事情,你若修学四念处,你常常有惭愧心修学四念处,你才能够知道什麽是圣道?什麽是非圣道?你才知道。然后你常常修四念住,就算是没得圣道,你对圣道的认识也会加深,然后你在寺院里为大众僧服务,你才知道,为什麽要做这件事?为什麽要做这件事?我是为了大众僧修学圣道,我为大众僧服务,心情快乐,我心情快乐。说是大众僧天天就是唯利是图,一点没有道心,我为大众僧服务做什麽,我不能做这个事情的,这事情是不能做的,那就不同了。

  你若完全不修四念住,我心裡面还是和在家人一样,只是穿出家人衣服,你能做出来佛教的事情吗?表面上也可以说出来佛法的话,事实上怎麽样,这是不对的呀!所以我希望我们在这里共同的学习佛法,不是说我来教授谁,不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学习佛法,由注重静坐修学四念住,使令自己的道心逐渐逐渐的增长,使令佛教光明,能放出佛法的光明来,不是表面上的事情,不是这件事,这是一段。这是第二段说完,我再说第三段,还有一段。

  人都是要有一个睡觉的房子,睡觉的房子来了毒蛇了,来了毒蛇你在这个房子和毒蛇共住,你心安不安?比如说毒蛇咬你一口,你可以吗?你要赶快把毒蛇请牠走,把毒蛇请走了,才好嘛!不然你心不安。说有了毒蛇的时候,心裡面不在乎这件事。来了蚊子赶快要把蚊子赶走,把牠抓住、把牠放出去,来了苍蝇把牠赶走,毒蛇放在那里不动,这件事对不对?所以我们从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内心的反应上要知道心裡面有毒蛇,心裡面有贪瞋痴的毒蛇,我动了贪心了,我动了瞋心了!我说了一句话不诚实,欺骗了人,心里要有惭愧心,赶快的解决这个问题,不能说是没有关係呀!我心里有烦恼这件事没有什麽呢?这样是不对的,自己心裡面有烦恼,要把这件事看做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要这样看这个问题。

  你要看到…哎呀!我心裡面有毒蛇,这一个是伤害我的法身慧命,我不能得圣道了,要看出他的严重,我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学习佛法才有味道。这是一个杀烦恼贼的方法,佛法是…这时候感觉到须要,我学习佛法,我心裡面感觉到。啊!我以前没有办法,我不知道这是烦恼贼,这是很可爱的东西,不是烦恼贼,今天修学佛法才知道,这是我的颠倒,这是烦恼贼,烦恼贼是可爱的吗?我要赶快的学习佛法拿到智慧剑杀烦恼贼,杀烦恼贼不是这一句话,要天天静坐,要用,天天用、天天用。慢慢、慢慢地你就有成效了,心情快乐自在,不杀烦恼贼心里老是不安的,我心裡面想要得到名利,得不到心里就不安,要想办法来得。若是你修四念住,对一般的名利不看在眼内,不看在眼里。

  我从印顺老法师《平凡的一生》看到一件事,就是印顺老法师到台湾去,那个时候他是在善导寺做方丈,也在福严佛学院、福严精舍裡面也在那用功修行。想要请一个人做监院,请不到,那麽多的法师在一起,大家在那里用功,想要请这个监院,请不到,这是什麽意思,就是那些人都愿意学习佛法,拿不出时间来去做杂事,他感觉我要学习经论,这个重要,要去做杂事我不想去,就是很简单,就是这麽一回事。这个很简单的意思就是,他注重佛法的学习修行,去做离事捨不得这时间,这时间捨不得,就是这麽回事。而做杂事、做监院就是权利,这寺庙裡面经济的权利、一切事务的处理,都在这个人手里头,他不看重权利的问题,他看重佛法的学习,很简单就是这麽回事。

  如果看重佛法这件事我不知道,就是唯利是图,只是想要名利,想要捉出权利这种人,当然你要请我做监院,这非常好,你请我做监院非常好,人的心情不同。但是我在想,大家在一起用功修行,就是非要有事不可,厨房的事情,到街上买菜、买米,房子漏,不能没有人管这个事,一定要有个人做监院,一定还是要有。

  所以师父收徒弟的时候要考虑,看你这个人,你是能做禅师?能做法师?能做执僧事?这三样事,你能执僧事,你有这种能力也可以收你做徒弟,你将来也可以做个讲经弘扬佛法的法师也可以,你能做禅师也可以,三样裡面你有一样能够做得来,就可以收你为徒弟了,你到佛教裡面有用。如果说是学习佛法也学不来,修四念住做禅师也做不来,又不能为大众僧做事,那这个人不能出家的,你出家来做什麽呢?没有用了。

  所以我想我们…我刚才这个妄想,这几段我是说完了,我的意思我希望我们注意一点,对静坐的事情,一定是要修四念处。我们佛学院已经过去一年了,天天都有静坐。你的程度…我不必每一个人问,你自己问问自己也就好了,我有没有成就?如果是没有成就,毛病在那里自己要知道,常常要检查自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要希望自己有进步,要这样子检查自己。要注重静坐的事情,其他的杂事儘量的减少,不重要的事情减少。

  说是到别的地方去,有别的法师、或者居士、或者是其他的仁彼切、或者什麽大德来讲开示,大家愿意去听,我都同意。我都同意去听的,去学习,我都是同意。因为这件事,我以前也是这样,我以前在香港的时候,有外地来华人的法师若是去讲经,我一定去听听,有南传的法师,不管是锡兰的、缅甸、泰国的法师到了香港,他们讲经说法,我也一定去听,我有时候还提出问题问他,感觉!有一回问到一位南传法师,他避免我,我提出一个问题他赶快走了,大家谈话没有完,他就走了,我感觉他的意思,就是不愿意我问他。

  这个多方面的学习,我是同意,每人的根性也不同,都由见闻广一点也是好,没有什麽不对,这是对的。但是我们现在其中有一样事情,我希望各位同学要有一种认识,就拿我们现在学习的《瑜伽师地论》来说,《瑜伽师地论》是怎麽回事?《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是无着菩萨,他全面的介绍佛法,是有次第的,由浅而深全面的介绍佛教,不是一知一解的,不是讲一段开示,不是的,是全面的有次第,有深有浅的,有主旨的介绍佛教。我对这个学了老半天都不是我要的,我没有兴趣,当然你也可以这样想。但是他是一段一段的,一共是五分,前面〈本地分〉、〈抉择分〉这是很重要的部分,你应该照顾全面,不能因为某一段我没有兴趣,我不学了。而他不学,你就不学了,这个不是一个简单的,不是一般的经论,不同,和一般的经论不同。

  比如说《阿弥陀经》就是全面佛法的一部分,他这个持名念佛求生淨土,是这麽意思。《法华经》也是全面的佛教,也有全面佛教的意思,但是是为阿罗汉授记作佛是他一个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开权显示,就是他的重要的意思。乃至每一部经都有他各别的别义,而这个瑜伽师地论是这样子,其中和别的经论对照起来,《瑜伽师地论》裡面对奢摩他说得非常的详细的,这也是其他的经论所不及的地方。所以欢喜静坐的人《瑜伽师地论》应该学习的。随着名字,瑜伽师,瑜伽师按我们中国人、我们华人佛教习惯用语就是禅师,瑜伽师就是禅师。禅师所学习的事情,你若想做禅师,《瑜伽师地论》要学习,但这裡面是全面的佛法。

  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几段,〈五识相应地〉已过去,〈意地〉裡面说到死说到生,〈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现在我们学习这三地。所以我们现在知道实在就是对世间事要放下,是这麽回事。世间上都是苦,我们所欢喜的事情实在就是令我们苦恼,那一大段我们已经学过了,说得很明白的,是苦恼的事情。但是可能我们也可能以为这个什麽微妙吗?可能有这种想法。这是学习《瑜伽师地论》,我倒不是我们讚叹我们自己,机会也不是很多,能学习《瑜伽师地论》的机会也不是很多的,所以我们有这个因缘我也愿意学习,也极愿意和愿意学习的人在一起来学习,只此而已。

  我这一段话的大意要重视静坐,时间很宝贵,你不注意一下子就过去,一天一天很快的。那麽能这样用功修行,久了你才知道。暂时可能还不太明白的。我这一段话就算是开学典礼的致辞。

  阿弥陀佛!

  癸九、边无边论(分三科) 子一、标计(分二科) 丑一、所计(分二科) 寅一、举差别

  边无边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依止世间诸静虑故,于彼世间,住有边想、无边想、俱想、不俱想,广说如经。

  这是第九科「边无边论」,我们可能放假这麽久了,一个半月。对于这段文的次第可能不是很清楚了。〈本地分〉现在是第一地〈五识相应地〉,第二〈意地〉,这两地我们都学习过了,以后就〈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这三地,这三地在科判上放在一起,略以五门来解释这三地。

  五门就是,第一是「界施设建立」,第二「相施设建立」,第三「如理作意施设建立」,这三大科都讲完了。现在的文就是第四科「不如理作意施设建立」,现在就是这个。这个「不如理作意施设建立」裡面分十六科,由十六种「异论差别」显不如理作意,就是十六种外道。

  这个佛法以外的,我们通常就说是外道,他们不同于佛教的理论,站在佛教的立场来批评他们,那都是不合道理的虚妄分别,所以叫「不如理作意」。一共是十六科。第一科「因中有果论」,第二科「从缘显了论」,第三科「去来实有论」,第四科是「计我论」,第五是「计常论」,第六是「宿作因论」,第七「计自在等为作者论」,第八「害为正法论」,现在是第九科。前八科都讲完了,现在是第九科「有边无边论」,这是第九科。 「有边无边论」分三科,第一科是「标计」,就是他执着有边无边的内容,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所计」,第二科是「能计」,他所执着的边无边怎麽回事?分两科。第一科是「举差别」,举出来有边、无边的不同,它的相貌。「边无边论者」,就是把这个不如理作意的这个名称叫「边无边论」。

  「谓如有一」,有一位或者是沙门、外道的出家人。「若婆罗门」,在家人,在家的这些外道的学者。「依止世间诸静虑故,于彼世间,住有边想、无边想、俱想、不俱想,广说如经」。

  「若沙门、若婆罗门」,就是这样不如理作意的人,这个人怎麽样有这样的不如理作意呢?「依止世间诸静虑故」,他是…不是一般的人,他已经成就色界四禅了,色界天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而这个色界四禅定是通于世间、出世间的。由佛教徒成就的色界四禅,那就是出世间的。非佛教徒所成就的四禅,就叫做「世间静虑」。世间静虑这个意思就表示他还没能够真实的能解脱、解脱。他还是在六道轮迴裡面的,没能真实的解脱,所以是「世间诸静虑」。

  「依止世间诸静虑故」,这依止是什麽呢?也就是他成就了静虑,以静虑为他的思想的住处,为他内心的住处,他心能住在静虑裡面,没有得到静虑的人,那当然他就是一般的人。一般的人就在欲裡面生活,就是以欲为住处,色、声、香、味、触这五欲是他思想活动的范围,欲是他的住处。

  现在这个人他离欲了,他是以色界四禅是他内心的住处,他常常在那裡面住,他入了禅定裡面就在那里住。像我们有一个家,在家里住,我们现在在屋里,这屋子是我们的住处,这是指我们的身体。现在是心,指他内心说,心在什麽地方住呢?身体在这个地方住,那心不一定是在这里。现在心在…心在静虑裡面住,他能入在初禅裡面,二禅、三禅、四禅。所以这个人沙门也好,或者婆罗门也好,他是依止,「依止」两个字就当「住」字讲。他能够安住在世间诸静虑裡面,这个就是有修行的人了,不是我们平常的这些人。「故」因为这样的缘故。

  「于彼世间住有边想、无边想、俱想、不俱想」这四个想法。他能够「于彼世间」,于彼人所居住的器世间。那当然也包括了生命体在内。

  「住有边想」,就是他执着这个世间是有边际的、或者世间是无边际的。或者是「俱想」,就是亦有边亦无边的想法。或者是「不俱想」,就是非有边非无边的想法。这是四种不同的想法,四种不同的思想。这裡面的情形,「广说如经」,详细的去介绍他们的不同,那要像经裡面说的,经裡面的指《阿含经》裡面有介绍。

  现在我们又多一种参考书,就是台湾的元亨寺.菩妙法师他主持的译经委员会,把南传的藏经给翻译过来,可能快要完全印出来了。但是阿含已经完全印出来了,我今天早晨又去翻《长阿含经》,《长阿含经》裡面有说的,当然我们汉文也是有,但是可以对照了,这比较容易读一点。《长阿含经》裡面有说这些事情,但是《瑜伽师地论》后文第八十七卷裡面也有说这个事情说得很多。这个「边无边论」,「广说」就像经裡面说。

  寅二、明所立

  由此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亦有边亦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当知此中,已说因缘及能计者。

  「由此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寅二,这前面是「举差别」,举出来有四种差别,这底下「明所立」,就是他怎麽样成立的,就是举前面差别,前面是略说,这比较详细的说了,看它的内容就是这个意思。

  「由此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就是由于他成就了静虑,成就了色界的四静虑,他在禅定裡面,他的心也不老实,心裡面还想事情。想事情就会「起如是见」,就生起这样的思想,生出来这种思想,就是前面有边想、无边想、俱想、不俱想,他生出来这样的看法。

  「立如是论」,他不只于自己有这样的思想。他要发表出来,发表出来这种言论,他要希望别人也随顺他、向他学习,也有这样的思想。「如是见,如是论」是什麽见?什麽论呢?「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亦有边、亦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就是这个「如是见、如是论」是这样子。

  「当知此中,已说因缘及能计者」,前面是说「所计」,这个「边无边论者」,这个人的执着,他的思想内容是这个样子。现在说「能计」,就是能有这样思想的人说这句话。「当知此中」,这一段文裡面已经宣说了因缘,什麽因缘有这样的思想呢?就是依止静虑。「依止世间诸静虑故」,所以有这样的思想。「及能计者」,以及能有这样执着的人,那就是「住」,这个若沙门、若婆罗门,他住「有边想、无边想、俱想、不俱想者」,这个人。

  这就是「能计」,合起来就是「标计」。底下第二科「叙因」。

  子二、叙因(分四科) 丑一、起有边想

  是中若依断边际,求世边时,若忆念坏劫,于世间起有边想。

  其实在前面这个「标计」,就是略说。这底下就是详细说,叙述他的因缘,究竟他怎麽会起有边想呢?说出这个因缘来。

  「若依断边际」,就是这件事是成就了,一天一天的过去,到这个时候中断了,不相续了,若站在这样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来「求世边」际,来寻求这个广大世间的边际的时候,那会是怎麽样呢?「若忆念坏劫,于世间起有边想」。「若忆念坏劫」,就是这世间有成劫、有住劫、有坏劫、有空劫。在坏的时候,这世间坏的时候,那麽就是断边际。这个世间坏了,坏了以后就没有了,那麽是断的边际、中断的边际。所以这个人他得到了色界初禅,或者是二禅,或者是三禅,或者是四禅,他在禅定裡面忆念坏劫,他看见大火起来了,是一个坏劫。那麽这个时候,这个世间就到此为止了,所以于世间起有边想,对这个世间上,这个世间不是永久的,到这个时候就没有了,这个世间的边际,世间存在到此为止,这就是世间的边际,所以叫做「有边想」。原来这个有边想是这麽来的呢?就是忆念坏劫的时候,大火,有大风,或者是大水,把世间破坏掉了,这个世间到此为止了,所以叫做「有边想」,这个意思。

  丑二、起无边想

  若忆念成劫,则于世间起无边想。

  假设这个人这个沙门、婆罗门,他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裡面,在禅定裡面,这可能是…当然这个人是有神通了,他就忆念这世间又成就了。他在禅定裡面想:世间坏了以后,经过这麽长时间以后,世间又成就了,又开始成就。「则于世间起无边想」,世间没有到此为止,还继续有成就的,那就是没有边际可说了。这样的想法,他「则于世间起无边想」,忆念坏劫的时候起「有边想」,就是忆念坏劫的时候,他还没看见成劫,所以认为「有边」。他忆念世间成就的时候起「无边想」,他没有看见这个世间还要坏的,所以他就会起「无边想」,是这样意思。

  丑三、起二俱想

  若依方域周广,求世边时,若下过无间,更无所得;上过第四静虑,亦无所得;傍一切处,不得边际。尔时则于上下,起有边想;于傍处所,起无边想。

  「若依方域周广,求世边时」,前面这个成劫、坏劫,坏劫、成劫是前后,从前后来看这个世间的,那麽「起有边想,起无边想」。「若依方域」,若是从这个地方,这广大的世间。「周广求世边时」,周遍广求世间的边际时,就是四面八方的去看这个世界的时候,这样子看这个世界的时候那就不同了。

  「若下过无间,更无所得」,那麽他就从下方看,若是超过了无间地狱以下,就没有世界可得,「更无」,更没有世界可得了,他的能力到此为止。就是越过了无间地狱以下,再看不到有世界了,都是虚空了。那麽「更无所得」,更没有世界可得了。

  「上过第四静虑」,向上方世界看,过了第四静虑。第四静虑一共是九天,十八天,色界十八天,过了第四静虑以上,也更无世界可得,「亦无所得」。那麽这都是有边际的意思了。

  「傍一切处,不得边际」,若是周围四面八方,前面是上方下方看,是更无所得,更没有世间可得的,那麽世间就到达此为止了。若「傍一切处」,四面八方来看一切处,「不得边际」。一直的向外看、向前看、向前看,一直的有世界可得,可得就是我们说是一千个四大部洲,一千个六欲天,乃至一千个初禅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但是这个依世间静虑的人,他们的天眼通、神通不能够超过中千世界,所以他的能力到此为止了,所以「不得边际」,得不到最后的边际,得不到。

  「尔时则于上下,起有边想」,这个时候他对这个世间的上,超过了第四静虑以上没有世界可得的,超过了无间地狱以下也没有世界可得的,那麽这个世界是有边际的。「于傍处所,起无边想」,四面八方来看,一直找不到最后的边际,所以「起无边际想」。这样加起来,就是亦有边亦无边。

  丑四、起不俱想

  若为治此执,但依异文,义无差别,则于世间起非有边非无边想。

  这是第四「起不俱想」。

  「若为治此执」,若是这个沙门、婆罗门在静虑裡面,他心裡面作念,他心裡面想,要对治前面的这个执着,世间是亦有边亦无边,对治亦有边亦无边的执着。「但依异文,义无差别」,可是依不同的文句,不同的语言。语言上是不同,「义无差别」,所诠显的意义是无差别的。「则于世间起非有边非无边想」,也不是有边也不是无边,那麽就是你若说有边就是非无边,你若说无边就是非有边;非有边就是无边,非无边就是有边。所以前面亦有边亦无边,来对治亦有边亦无边,就是非有边非无边,这是语言上的不同,意义还是一样的。但是语言上不同,所以加上一句,合起来和前面那三句就是有这四句,就是第二科「叙因」。

  第一科是「标计」,第二科是「叙因」,第三科是「理破」。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一定要善巧,不懂善巧,你每天读经,每天听经,不能开智慧;不但不能开智慧,反而天天增长你的所知障。会听的人听而无听,无听而听,就会开智慧了,那是《金刚经》上佛教给我们的秘诀“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相,不是不要相,譬如我们今天对着经本,这是相,师父在那里说,我们在听,是相,这个相接触,接触怎么样?不执着。我看经,不着文字相,我听讲,不着言说相,心里面不打妄想,什么念头都没有。你听经,“这段讲得不错,那个讲得很好”,那就糟糕,你着了相。你要是着了相,你永远开不了悟。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教我们三个原则:不着言说相、不着文字相、不着心缘相。我们无论是读经、听经,第一要“离言说相”,不能执着言语;第二要“离名字相”,不要执着这些名词术语;第三要“离心缘相”,心里面不要想这些道理。这里头没有道理,你才能够体会,你只要起心动念就错了,你一起心动念统统叫妄想。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