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雨集第一册 四 往生净土论讲记 - 印顺法师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
2015/5/23   热度:1225
往生凈土论讲记 ──民国五十二年冬讲于台北慧日讲堂── 悬论一 释题 此论全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或称『往生凈土论』,或简称『凈土论』。我国凈土宗依三经一论立宗,三经者,一为『佛说阿弥陀经』(小本);二者亦名『阿弥陀经』(大本),有多种译本,王龙舒居士会编为一种文字较易懂者,是为通用之大本;第三为『观无量寿经』。其一论即本论,根据阿弥陀经造论,故称之为阿弥陀经论。时人有谓念阿弥陀佛,仅中国有之,印度人并不念阿弥陀佛。此说不确。实际上,印度,尤其是西北印至伊朗(古称安息)一带,念阿 [P356] 弥陀佛者甚众(今已绝迹),但不若国人之立宗专念耳。且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中,均曾附带提及此一法门,而世亲菩萨本论,尤为专门提倡此法门者。故知念佛在印度,古已有之,到华为甚,但华印念佛方便略有不同耳。今释题分二段:(一)无量寿经,(二)优波提舍。 无量寿经:无量即阿弥陀义。无量寿梵文为Amitayus。世人寿命皆有限量,故为不彻底、不究竟。如学佛达最究竟圆满之境界,即得常乐我凈;常为佛德之一:佛寿无限。此经即系指各本『阿弥陀经』而言。 优波提舍──为十二部之一,为顺经义解释之论。印度论有二种:一者、同于中国之注疏,逐句解释文义,谓之释经论;一者、为宗经论,依经义为宗,予以发挥,不重文句。本论为宗经论。 关于本论须注意者:本论并不讲解阿弥陀经,亦不阐明阿弥陀经之义理,而是根据该经,提出一种修行法门。故全论所说明者,皆为如何念佛,如何发愿往生,所以是以修行为主之论。 [P357] 二 阿弥陀佛与极乐国土 念佛非只口中念佛,须念念不忘佛及佛之凈土,并发愿求生该凈土。今先讲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即无量佛。说无量须先知何为量。量者,大小、久暂、轻重、长短,彼此可以衡量者之谓。世间万物无不可量、可思、可议、可以文句诠释,但究竟圆满佛果之佛,则其境界不可衡量,不可思议,故为无量。喻如众水入海,即失其名诠,总为一水,平等平等,不可分别,不可诠解。如众生福报智慧,等等差别,但至成佛,则法身平等平等,等无差异,即成无量。虽在众生眼中,仍有无数佛,其实在佛境界,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如华严经说。『般舟三昧经』说:修行念阿弥陀佛,成就般舟三昧时,即得见佛,而所见者为阿弥陀佛,亦见一切佛现前,故阿弥陀佛可说即一切佛之总代表;此为阿弥陀佛之根本意义。阿弥陀佛与『华严经』渊源极深,如本论所称,发愿往生阿弥陀佛「莲华藏 [P358] 世界」。此华藏世界,即华严经之华严世界。又「八十八佛忏悔文」,依『华严经』最后一品『普贤行愿品』而来。凈土宗同人皆知「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故阿弥陀佛法门与『华严经』关系极深。莲池大师之解释『阿弥陀经』,即以华严宗义解释。 无量者以无量光、无量寿为尤着。阿弥陀婆耶为无量光,阿弥陀廋斯为无量寿。光有二种:一者、佛身光,表佛身清凈;二者、智光,表智慧无边,皆为众生所求对象,而于佛得究竟。 又阿弥唎多amr!ta,甘露义。印人所谓甘露,通俗义乃不死之药,其实(不生)不死即佛之常义。往生咒中之阿弥唎多,即此义。故甘露王佛亦即阿弥陀佛。经题标无量寿,似为顺应世俗;依下论义,固以无量光为主也。 以上为阿弥陀本义。但今所称之阿弥陀佛,既称前身为法藏比丘,今成佛在西方说法;其后佛灭,由观世音菩萨继续佛位;而极乐世界在西方,亦有方位,故其寿命、领域,均非无量。此又何以解说?此乃因众生心量有限,故作此说。 [P359] 如『维摩诘经』中,舍利弗以佛感秽土为疑,不知视为秽土者,乃舍利弗之眼见如此,非佛土本来如是也。今阿弥陀佛土,本是无量,为有量众生,方便故说为在西方,如是如是耳。此乃无量中现有量,使众生得从有量达无量也。 再讲极乐国土,先辨凈土之有无,因如无凈土,则何往生之有?今讲凈土有无,有二说:一者、普通人武断的认为迷信,因信者既未见过,又未去过,不能证其有。二者、信佛之人认为必有,因信经说如此。今就常理判断,不必亲身经历,亦不必全赖经说,亦可认定必有,兹申论如下: 一、如今科学昌明,已证实我此世界,只是无量星球中一行星,是可知此世界外尚有其他世界。 二、再问各种世界有否优劣之别?但看世间各地均有优劣,可推知各种世界必有优劣。 三、如世界有优劣,则我今世界是否即为最佳者,当知不然。然则,可知更优世界之存在,当无可疑。即如近日科学界,因有飞碟之谜,亦认为其他星球可 [P360] 能有智慧较我为高之生物存在。 从上知凈土不但有,而且极多,且有殊胜各别。佛教界又有言唯心凈土者,认为凈土唯在人心中,心外实无凈土。如是说法,大违佛意。须知世界唯心所现,是说固是,但既如是说,须知秽土亦是唯心所现。今承认唯心所现之秽土为现前实有,何以又不承认唯心所现之凈土为实有?故既信凈土,必信其实有,不可执理废事。 又关于极乐世界,向有小小论诤。即此凈土究为佛之报土、抑化土(即佛应化之世界)?向来言佛(姑约二身说),有法身、应化身。法身之土为实报土,应化身之土为化土。今此凈土如为报土,则罪恶众生何能到达?如为化土,则未断烦恼众生,亦可仗自愿力及佛愿力,得以往生,但此土似又不甚究竟。今此问题,虽不必深究,但如从各本『阿弥陀经』看,此土似专为化导秽土众生,而现为摄引者。若依『般舟三昧经』言,修成者得阿弥陀佛现身为之说法,而行者是时起念作观:「佛宁有来?我宁有去?不去不来,而佛现前,知由心现。是心念 [P361] 佛,是心作佛。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如此观法。从而悟入诸法实相,如此往生极乐,则极乐世界即非应化土。彼华开见佛,悟无生忍时,其凈土不在东方,不在西方,乃遍一切处,而为报土矣。大藏经中有关极乐凈土者极多,非止今一般所说三种而已。其各经所述凈土,有叙为佛之报土者,有为应化土者,故引起古人种种诤辩。如云「念佛即生极乐」。一种人解释为念佛必定往生,如所谓带业往生。另一种人则认为此乃「别时意趣」,即说为往生,非即往生,乃累世展转进修,终必往生之义,非指现生即往,如俗言一本万利,乃逐渐营生,攒积而得,非投一文即可得万利也。此种异解,当然皆从对佛身土之不同了解而生。其实凈土只一,而见为报土、化土,全视众生修行程度而定。而修行功深,仍可在化土得法身,则此化土亦不离报土也。 三 往生极乐之意趣 何故欲往生极乐耶?何故发是愿耶?须知凈土法门乃大乘法门,小乘无十方 [P362] 凈土,故求往生凈土为大乘特色。而大乘要义,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念佛不离此大乘心境,则与生极乐意义相符。如只为离苦得乐,则是小乘根性矣。但发大乘心,何故求生极乐?因秽土因缘不具足,学佛不易,虽发菩提心,而障碍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忧郁症怎么来的,我们要懂得。一个人活在这个世间,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不知道为什么活的,又没有人教他,也没有看到一个好的榜样,怎么不患忧郁症?他怎么能够生欢喜心?生欢喜心,哪个人不喜欢?大乘教里面佛常常教人“常生欢喜心”。孔孟教人,《论语》头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说”就是喜悦,就是佛家讲的“法喜充满”。欢喜心从哪里来的?亲近善人,亲近圣贤,亲近仁人(仁义之人)。为什么?仁义道德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如查不亲近圣贤,不亲近善友,肯定你每天接受的是烦恼的薰习。烦恼日久天长不断地薰习,你怎么会不起烦躁?你起心动念决定是跟贪嗔痴慢相应。烦恼引导你,你的思想见解怎么能得其正?当然是邪知邪见,忧郁从这儿来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