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孝居士著: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一)
2015/5/23   热度:240
二、十方赞誉的阿弥陀佛 三、美妙绝伦的极乐世界 四、说之不尽的往生利益 五、特色如云的念佛法门 六、净土三经的特别提示 七、认清我们的娑婆世界 八、往生极乐的三要三不 九、往生极乐的九字真言 十、往生极乐的三种福业 十一、一个简单的念佛仪式 十二、古德时贤的金玉良言 十三、科学时代的往生实例 示念佛法门 示念佛三昧 一、极乐世界的有无问题 在我们还未针对问题作出分析之前,要请您且先看看,一些关于佛教与科学十分巧合的数据如下: ●古人普遍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佛却说地不是方的,而是圆的,叫做“地轮”。 此事后来科学发达了,测知地的确是圆的,叫做“地球”。 ●《华严经》和《梵网经》等记载,华藏世界,如云似海,重重无尽。 近代世界着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数理证明宇宙是四度空间的连续体,认为宇宙是膨胀的,而且是极其宏大乃至无穷无尽的!他引用“相对论”来说明质量与能量所表现的一个静的宇宙和一个动的宇宙,两者间的错综组合,形成了变化莫测的宇宙。这与佛教所说的重重无尽的宇宙观,相当接近。 ●佛教说,百亿须弥,百亿日月,构成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那只是一佛之化土而已。 所谓“三千大千世界”,即一千个太阳系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现代的天文学家已探测到在银河系中,有着本身发光如同太阳的恒星近十亿个,依理推测应有三百亿个之多。并在太阳系的空间,还有数不尽、算不清的星云星系,而且每一个星球都有一或两个卫星月球。这与佛教所说的百亿须弥、百亿日月的数目,可谓不谋而合。 ●佛经还说,世界无量,众生无量。 一九六八年,英国剑桥大学天文物理学家安东尼.休伊什研究小组的成员乔斯林.贝尔,发现了自外层空间发射的神秘电波讯号,这和已往星球所发出的稳定讯号不同的是,贝尔接收到的讯号是脉动的,是一种每隔十五秒固定显现一次的影像。于是许多人都相信她找到了外层空间生物存在的证据。根据该小组的归纳,这种脉动电波是来自距离地球二百光年(光每秒的速度二九九、八○○公里,一年所走的距离叫做一光年,等于九四、五五○亿公里)的一个自转的星球。由于她的这个能证明外层空间有生物存在的发现,使到休伊什与其指导教授马丁.莱尔爵士获颁一九七四年的诺贝尔天文学奖。 ●佛教把宇宙分为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即有YIN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色界即已无YIN食二欲但还有色身的众生所住的世界;无色界即连色身亦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 现代科技通过电子光学望远镜,已可探视到太阳系之外有银河系、银河外系,及搜集到与我们的宇宙不同的第二宇宙(反物质宇宙)及第三宇宙(性质不明)所射出的电波,甚至已截收到来自五十亿光年远距离的星球电讯! ●人有生、老、病、死,世界也有成、住、坏、空。 英国剑桥大学的宇宙物理学家弗列德.霍助教授,曾于一九六四年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他所发现的新的重力理论,说明宇宙的起源。他认为星球与银河系可能有开始、进化和终结,宇宙中每一星球,在其一生中均进行着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即在大爆炸之后又重新组合。此外,鲁汶大学教授刘梅特尔创导而为多数科学家信服的原始爆炸学说,也认为宇宙有起源、发展和毁灭的过程。凡此种种,莫不与佛教的宇宙观相一致。 ●有一次,佛坐在恒河岸边,他的弟子取了一钵水给他,他告诉其弟子:“一钵水中,八万四千虫。” 此事至到十五世纪末叶,科学家发明了显微镜,以之向水中一看,这才发现里面的确存在密密麻麻无数的小虫(细菌)。 ●最可贵的是,佛教指出宇宙一切万有,都是“缘起性空”。 “缘起”就是众缘和合而生起,也就是一切都由各种的条件组合而生而有的意思;“性空”则是说凡是依靠众缘的组合而生而有的事物,都没有真实的自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 证诸事实,宇宙万有,的确样样皆缘起性空,就以人体为例,佛教说人体乃由地(固体)、水(液体)、火(温度)、风(气体)四大元素所组成。现代的化学说,一个成人的身体,是由大约16%的碳,8%的氢,3%的氮,1.5%的钙,1%的磷,0.5%的其它原素,再加上70%的水所组成。 再者,科学家又用化学的方法,将一切的物体分解之后,得出许多微细的粒子叫做“分子”,它是由更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因此科学家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一切的物体,最初都由同质或异质的原子(后来又发现在最微小的原子之中,尚有因子、质子、量子)结合而成分子,然后再由分子构成一切的物体。科学家们的此一结论,不正是证明佛教之所说:一切万有,小至微尘,大至宇宙,无一不是缘聚则生(有),缘散则灭(空)的吗? 以上所举之数据,在在说明,科学越进步,就越能证明佛教的正确性。单单一个“缘起性空”,就把宇宙的真理、人生的实相,一语道破,也使到一切皆由神或上帝所创造的神话,都无立足之地。难怪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大文豪、大诗人的泰戈尔要说:“我认为释迦牟尼佛乃世上最伟大的圣哲!”(见泰戈尔作《论佛祖及佛教思想》一文。)又英国近代着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举世公认为最杰出的逻辑学家的罗索也说:“各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见《当代名人演讲集》中〈罗索谈宗教问题〉。) 世人一定会感到很惊奇,佛祖释迦牟尼现身人间,根据“世界佛教友谊会”于一九五○年在锡兰(即今之斯里兰卡)哥伦坡举行第一次会议时,公认佛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涅盘于公元前五四三年,也就是说佛乃降生于距离今天二六二四年前的古代,这比中国的老子、孔子更早。其时没有现代数学、物理学,也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佛又凭什么竟能对宇宙的一切一清二楚呢? 假如您是一位对佛教素有研究的人,自然就不会感到惊奇了,因为您明白佛是一位世出世间(世间和超世间)的大圣人,佛眼洞视一切,视眼看到一切,他对宇宙中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所以能够清清楚楚的、明明白白的把事实真相说出来。 科学的精神在于拨开现象探索真理,而佛教早在二千六百多年前便已打破现象的世界,揭开宇宙与人生之秘纱了! 所以尽管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到了叫人目眩之境地,然而就今日太空科学所发现的宇宙真相来看,尚属粗浅。佛在二千六百多年前,便已说人类只不过是地球的过客而已,人类生死往来的范围是三千大千世界(约等于一个银河系),而大千世界又其数无量。但我们的科技,直到今天,莫说相等于一个银河系的大千世界,就连银河系中的太阳系都搞不清楚,乃至早已发现的九大行星(最近科学家又打破九大行星概念,说太阳系中有十大行星),也没有哪一位科学家能把它的事实真相说得清楚,往往后说推翻前说,至今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有二: 其一,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只如一粒微尘,人类要从地球上去证实大千世界,实属不可能; 其二,再伟大的科学家,也只是一介凡夫而已,他们没有六通,更没有佛眼,根本不能像佛那样亲眼看到宇宙的事实真相,只能根据数理、物理和科学仪器来作分析、归纳、推演,这就难免一知半解,言人人殊了。 总之,没有身历其境,如何能说出其真相呢?这就是科学家难以突破的困境。这也就是佛教合乎科学又超乎科学的地方。 佛也在二千六百多年前,就已向世人介绍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了,说极乐世界就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离此十万亿佛土(一佛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亦即一个银河系)。但放眼看看我们现代的科技,连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都搞不清楚,更遑论离此十万亿个银河系之外的极乐世界了。在现阶段若硬要科学证实极乐世界,无异“缘木求鱼”,那是绝不可能的事。 对于科学至今尚不能证实的极乐世界,我们又凭什么来确认它的存在呢?在博大和精深的佛法里面,有一个教人如何衡量和判断事物之有无的“三量”: 1、现量。即不用意识思索,单凭直觉就能证知的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又如人手接触到火,就能立刻肯定它的存在是。 2、比量。当见到远处有烟,就知其处必有火,或听到隔壁有说话的声音,就知其处必有人是。 3、圣言量,又名圣教量,即由圣人(指佛)的言教,或圣人所说的经典,才知确有其事。正如极乐世界,要不是由佛介绍和推荐,我们根本无从获知在广漠无边的太空中,竟有如此一个既奇异又美妙的世界存在一样。 此“三量”乃佛教的“因明学”,亦即现代人所说的“逻辑学”,它亦相等于现代哲学思惟方式的“辨证法”。但现代“逻辑学”和“辨证法”,就缺少了佛教所特有的不但放诸四海而皆准,而且历万古而常青的“圣言量”,所以两者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就是凭着这种佛教所特有的、且又充满真知灼见的“圣言量”,而坚信西方确有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的。 我们之所以对这种“圣言量”信心十足,毫不怀疑,另外还基于以下之几个理由: 第一、着名的《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佛绝对是一位讲真话、讲实话、所讲皆符合事实真相、不讲骗话、不讲自相矛盾的话的大圣人。 第二、在释迦佛向世人推介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时,在场听经的人,有许多是十方来的大菩萨,如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以及未来佛弥勒等等,此外尚有许多的大阿罗汉,他们皆具六神通,皆能亲见亲到极乐世界,如果是佛信口开河,无中生有,决定瞒不过他们的。 第三、佛有“广长舌相”,此相乃佛三十二相之一,常人三世不妄语,舌能伸出舔到鼻尖,三大阿僧只劫不妄语,舌薄广长可覆面,而释迦佛即是如此。除了佛,世间谁有此能耐呢?如果连佛的话都不信,还有谁的话可信呢? 今日备受尊敬的佛门高僧净空长老说:“在凡夫中,有地位有道德的正派人士,尚且不肯说骗人的话,何况佛岂肯打妄语?佛经中如有一项所说与事实不符,则全部佛经均可认定为虚妄不实之谎言。妄语为起码五戒之一,凡夫持五戒只能保住人身,如佛打妄语,岂不是连凡夫都不如?” 我们还常听人说,未曾亲眼看到就相信便是武断。对此,另一位着名的佛教学者方伦居士答得好,他说:“大家都没有天眼,不曾看见过极乐国,也都没有神通,不曾到过极乐国,所以不应执定极乐国为有,若执为有,便是武断,这话是对的。但是,没有天眼和神通的人,若执定极乐国为无,是不是也武断呢?既是不曾看过到过,怎么可以遽说为无呢?就因为大家都是凡夫,所以说有说无,都没有资格,这样就要遵从‘圣言量’,以佛所说为依归了。自己既无通慧,佛言又不相信,那就成为天下最顽固的绝物了。” 看了上面我们所举的科学越进步就越能证明佛教的正确性的数据,再加上佛充满真知灼见的圣言量,极乐世界到底是“有”还是“无”的问题,相信您必已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了吧! 二、十方赞誉的阿弥陀佛 佛教界自古就流传一句话: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于此我们要补充一句:不念无量寿经,不知弥陀伟大! 《无量寿经》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生中,专门介绍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的三部经典之一,另两部为《观无量寿佛经》和《阿弥陀经》。 此经又被尊为“净土第一经”,因它乃净土三经之中心。又佛宣称,在他此次的度生法运(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总共一万二千年)中,此经乃最后才灭的经,亦即一切经法都灭了,尚留它住世多一百年,以度有缘之人。由此可见其威力之强及影响之远了! 就在这部震古烁今的经典里,佛很详细的叙述阿弥陀佛如何由人成佛,以及如何创造极乐世界的伟大事迹。 那是在过去无量数劫以前,是在世自在王佛住世的时代。当时有一国王,即妙喜国的世饶王,常去听佛讲经说法,听了以后,不但欢喜,而且理解,随即发起无上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舍弃国家、王位,皈投在世自在王佛座前,出家为僧,法号叫做法藏比丘。 这位法藏比丘,卓而不群,胸怀大志,人家顶多为社会、为国家或为民族着想而已,而他却是为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着想。他眼见芸芸众生,业障深重,福慧浅薄,加之生命又很短促,即使发心修道,也是障道的恶缘多,助道的善缘少,甭说成佛,就是想跳出三界,脱离六道轮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他时常都在心中想:要如何才能帮助这些众生脱离茫茫苦海?如何才能使众生早日成佛? 类似问题,终日缠绕心头,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那就是:自己必须先成为一位十方都赞誉的佛,以便吸引十方无量众生的注目;并要建立一个美妙绝伦的世界,以便一切众生都乐意往生;同时还要有一个绝妙的修行法门,以便十方众生万修万人去。 答案是找到了,但不知要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位十方都赞誉的佛?和哪一种国土最美好?哪一种法门最微妙?于是他去请教老师世自在王佛,他向佛禀白:“我想成佛,乃想成为一位超越十方一切诸佛的佛!同时希望我将来的佛国,也是一个超越十方诸佛刹土的净土!请问像我这样的心愿能实现吗?” 听了这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心声,世自在王佛对他说:“譬如一望无际的海水,如果有人用斗去量,经过很多劫的长时间,海水尚且可以量尽。只要人的意志坚定,至心求道,加上不断的努力,就连成佛都不成问题,还有什么心愿不能兑现的呢?” 佛的话给了他极大的鼓励,于是他跪在佛面前:“请佛慈悲垂示十方诸佛美好的净土,以及庄严净土之法,我听了一定如教修行。” 佛感其至诚,就为他详细的开示各种的修行方法,并为他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的境界。不仅如此,还以不思议自在神力,将所说的诸佛刹土,一一的展现在他的面前,让他清清楚楚的亲眼目睹,身历其境。 资质超卓、绝顶聪明的法藏比丘,即将所见到的诸佛刹土,选其“胜”而舍其“劣”,发现其中西方净土,最为殊胜,于是决定在西方建立一个新的世界;又将所听到的各种修行方法,舍其“难”而选其“易”,发现其中持名念佛一法,第一方便,于是决定以之作为自己将来普度众生的无上法宝。 这样的精挑细选,去芜存菁,再加上自己的精心设计,总共经历了五劫长的时间,才完成构思其心目中的集十方佛国之美好于一身的绝妙净土。 在这五劫的长时中,他一面构思,一面修行,同时还集结了许多庄严其净土和帮助一切众生修证佛果的大愿。 此时他又回去见佛,向佛作一个修行的报告。他禀告佛:“我已成功构思我的美妙净土!同时也已成功清净之行了!” 由他后面的这一句话,证明他此时已修到心不起分别、已证入无所执的清净境界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以清净心为因,将来所证的果报国土,一定也庄严、清净。 佛见他修行已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就无限欣喜的吩咐他道:“你现在可以具体的宣布,你那普令一切众生皆大欢喜的大愿了!” 于是法藏比丘即在佛前,在大众之中,发下他那冠绝古今、脍炙人口的四十八大愿: 一、国无恶道愿 二、不堕恶趣愿 三、身悉金色愿 四、三十二相愿 五、身无差别愿 六、宿命通愿 七、天眼通愿 八、天耳通愿 九、他心通愿 十、神足通愿 十一、遍供诸佛愿 十二、定成正觉愿 十三、光明无量愿 十四、触光安乐愿 十五、寿命无量愿 十六、声闻无数愿 十七、诸佛称叹愿 十八、十念必生愿 十九、闻名发心愿 二十、临终接引愿 二一、悔过得生愿 二二、国无女人愿 二三、厌女转男愿 二四、莲花化生愿 二五、天人礼敬愿 二六、闻名得福愿 二七、修殊胜行愿 二八、国无不善愿 二九、住正定聚愿 三十、乐如漏尽愿 三一、不贪计身愿 三二、那罗延身愿 三三、光明慧辩愿 三四、善谈法要愿 三五、一生补处愿 三六、教化随意愿 三七、衣食自至愿 三八、应念受供愿 三九、庄严无尽愿 四十、无量色树愿 四一、树现佛刹愿 四二、彻照十方愿 四三、宝香普熏愿 四四、普等三昧愿 四五、定中供佛愿 四六、获陀罗尼愿 四七、闻名得忍愿 四八、现证不退愿 他的愿,愿愿庄严净土,愿愿济度众生。并在每发一愿之后皆说:“若不尔者,誓不成佛。”这是展现他誓要每一愿皆兑现的决心。 他这样是踏着古来诸佛的步伐前进。古来诸佛,无不先立大愿,后依愿起行。因为:立大愿是立大志,立了大志才有大行,有了大行才会有大成就,当愿行圆满之日,即是成佛之时。 职是之故,法藏比丘在发愿后,对修行更加精进,生生世世,不管生在何处,也不管是何身分,他都一本初衷,勇猛精进地修行,常以四事(衣服、卧具、饮食、医药)供养一切诸佛和众生,并广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自利利他,福慧双修。他就是这样的在无央数劫的长时中,成功的积累了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 今天,法藏比丘已经“愿行圆满”而成佛了!据《阿弥陀经》说,他成佛以来,已有十劫,佛号“阿弥陀”,其美妙绝伦的国土名“极乐”,地点就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离此十万亿佛土。 法藏比丘在未成佛以前,便已是一位“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誓给一切众生安乐,愿拔一切众生痛苦的最伟大人物!成佛之后,更以普度众生为己任,所以他所成就的国土,为一切往生者提供最完善的生活环境、最完美的修行道场,和他亲自教导众生修行,使人人都能一生成佛;尤其他的万德洪名,能令闻者、念者,无不获得绝大利益! 盖“阿弥陀”三字,乃“无量”之义,他的寿命、光明、智慧、功德、神通、道力、慈悲、相好......等等,无一不无量,故我们可以称他为“无量寿佛”,也可以称他为“无量光佛”。 实际上,十方三世诸佛,哪一位不也是样样皆无量呢?可见“阿弥陀”这一个称号,也是十方诸佛的德号,念“阿弥陀佛”,即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即一切啊! 根据中国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的说法,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可以分成三方面:一、摄法身愿(包括第13、15、17三愿);二、摄净土愿(包括第42、43两愿);三、摄众生愿(包括其余之四十三愿)。从比例上来看,我们就不难发现,“摄受众生”才是四十八愿的主要内容,此亦显示,阿弥陀佛发愿要成就西方极乐世界,目的是为了救度众生,他要一切众生都在此生中,了生死、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人人都跟他一样,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样样皆无量、圆满。 世人由佛这种伟大的“愿”,而认识到他才是真正的“救世主”,是一切众生的救度者,故此人人皆以无比虔诚的心,敬仰他、皈依他,希望能得到他伟大的愿力加持,在此生中,了生死、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所以佛教界还流传着一句“家家弥陀佛”的话,那就是家家户户都有人念“阿弥陀佛”的意思,由此亦可见世人对其崇拜敬仰之一斑。 也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对众生的关注太广了,对世人的慈悲太切了,所以古德有偈赞曰: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站在理(体)上讲,佛佛道同,法法平等。佛与佛的道法既平等,则其果位亦平等,我们切不可妄生分别心,以为佛位有等级之别,那就大错特错了;但站在事(相)上言,阿弥陀佛九品度众生,与众生所结的缘最深最广,胜过十方诸佛,又他的极乐世界,广博庄严,超越十方诸佛净土,的的确确阿弥陀第一啊! 阿弥陀佛的伟大,就连十方诸佛亦都同声赞扬,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在《无量寿经》里说: “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又在《观无量寿佛经》中说: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你看,佛不但放光利乐一切有情,还“摄取不舍”一切念佛众生,真是慈悲到了极处啊!你能不死心塌地的皈依他吗? 我们今天既知阿弥陀佛放光注照一切众生,摄取不舍一切念佛众生,相应的,就应该时时忆佛念佛,以便我们的心与佛的心,心心相印,感应道交!这正如阳光虽然普照大地,一视同仁,不分彼此,但也要您决心从阴暗的角落里走出来,方能接触到它的光明和温暖一样。 此外,阿弥陀佛,由人成佛,创造世界,其事迹还给世人带来几个非常明晰的讯息: 1、佛教常说:一切众生,本具佛性,皆可成佛。阿弥陀佛由人修行成佛,便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 2、十方佛国净土,是可以随人的心力、愿力而创造的,正如《维摩经》所说:“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3、法藏比丘既可凭其愿力功德成就极乐世界和普度众生,而我们也可借着忆佛念佛的愿力功德,往生西方,见佛成佛。 这样的讯息,才是全人类的真正福音啊! 三、美妙绝伦的极乐世界 我们从净土三经中,获悉西方有一尊伟大的阿弥陀佛,和那里有一个无比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儿足以用来形容它,它就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愿所说的那样: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 由于极乐世界之美,就连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尽说其美妙,所以,我们现在从净土三经中去看极乐世界,所看到的只是亿万分之一而已。换句话说,只是一个粗略的认识。尽管如此,已足以令人称羡、惊叹不已了! ●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悭贪是饿鬼的因,嗔恚是地狱的因,愚痴是畜生的因。极乐众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一切自然俱足,根本无贪;全国都是菩萨诸上善人,互相爱护,根本无嗔。一切众生,恒闻妙法,心开意解,根本无痴。因无贪嗔痴的恶因,故无三恶道。 ●也没有妇女。极乐世界是一个绝对清净平等的世界,人人六根清净,无有爱欲情事,而且人人的身形样貌都跟阿弥陀佛一样,具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故无有妇女。 ●极乐世界,广大无边,就是十方无量世界的众生一齐往生到那里去,也不会有人满之患。 ●气候温和。没有四季、寒暑、阴雨的变化,永远是那么凉爽舒适,令人心旷神怡。 ●地势平坦。世间的地有崇山峻岭,也有万丈深渊,那是世人的心不平,故地不平;极乐世界的人,心地清净平等,因心平故地亦平。 ●黄金为地。实际是七宝为地,黄金为七宝之首,举其首已摄其余矣。七宝者,金、银、琉璃(青色宝)、玻璃(水晶)、砗磲(青白色宝)、赤珠(赤色宝)、玛瑙。世间也有七宝,但都是些凡品,若以之与极乐世界的极品相比,简直天渊之别。 ●有宫殿楼阁。其宫殿楼阁非常的奇特,能随人之意而大、而小,可在地上,也可浮于空中,全由一宝、二宝乃至七宝自然而成,其富丽堂皇更胜过六欲天主之天宫百千万倍,那是往生之诸上善人的居处,也是大家聚会讲经说法的地方。刚刚往生的人,先在莲胞之中静修,等到花开时,证得法身,就可进住楼阁了。 ●有色树。在楼阁外面的空地上,有一行行排列得很整齐的色树。所谓色树,即由一宝乃至七宝和合而成的色彩缤纷的树。其树有的高一百由旬(由旬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句约四十里),有的一千由旬。树的上空还弥覆着由金缕珍珠百千杂宝所结成的罗网,美观极了!最神奇的是,这些色树,微风吹来,就如百千种乐器,同时演奏,令人想起三宝的功德而念佛、念法、念僧(其所念之三宝乃自性三宝,非我们所念之住持三宝)。 ●树现佛刹。极乐世界的色树,还能在树与树之间映现十方佛国庄严美好的人、事与物,让观赏的人好像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面相一样清楚。 ●有七宝池。有无数由七宝所成的水池,其面积由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犹如大海一般,而且皆以金沙铺地,不同我们这里全是砂石污泥。 ●有八功德水。在无数的七宝池中,还盛满了具有八种不可思议妙用的水:一、澄净,非常澄清洁净,一点杂质也没有;二、清冷,即清净凉冷,永远保持同样的温度;三、甘美,即甘甜味美,非常可口;四、轻软,即水的性质轻浮柔软;五、润泽,即滋润滑泽,有益身心;六、安和,即安宁和平,沐浴其中,安稳舒适;七、除患,即喝了这种水,不但可以止渴,还可以除饥;八、增益,即喝了这种水,或在水中沐浴,可以增长善根。除此之外,其水还有三种的特色:一、随意,即水能随人之意,或增,或减,或冷,或暖;二、说法,即当池水往复激荡时,能发妙音,宣讲妙法;三、进道,即入水浴已,使人道业猛进。 ●有宝花。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在八功德水之上,有着无量无数“微妙香洁”的莲花。微者,七宝所成,此方绝无;妙者,其色无量,又能放光:香者,异香远闻,四时不散;洁者,出自德水,体至洁净。其花大小不一,由一由旬乃至百千由旬,这是因为念佛的众生有勤怠之分,故莲花便有大小之别。这些莲花,就是我们将来往生之花胎,谁在此世界信佛念佛,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即长出莲花一朵,上标其名,将来往生时,即在此莲花中化生。极乐世界的一切景物均不生不灭,惟独莲花变化无常,如人念佛努力,七宝池中的莲花就愈念愈大,如改信其它法门,或停止完全不念,此花即随之而枯萎,可见它没有一定的形状,变化而有,唯心所现。 ●有珍禽。极乐世界尚有百千种奇妙杂色之鸟。鸟属畜生,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哪来这许多的鸟呢?原来这些鸟儿都是阿弥陀佛欲使法音不停宣流,而以不思议神力变化出来的。这些化鸟到处发出柔和优雅的声音,宣讲人人心中所欲听到的佛法,实在微妙极了!阿弥陀佛变诸鸟,莲宗九祖蕅益大师说:“凡情喜此诸鸟,顺情而化,令欢喜故;鸟尚说法,令闻生善故;不于鸟起下劣想,对治分别心故;鸟即弥陀,令悟法身平等,无不具,无不造故。”所谓“无不具”,即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开悟时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无不造”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常作天乐。极乐世界,时常天乐鸣空,随各人之意愿而听到自己所喜欢的音乐。 ●天花缤纷。那里还昼夜不停地从天空飘落曼陀罗等众妙天花,又天花一着地,不须洒扫,自动消失,世间那有此等美事? ●极乐世界,下从地起,上至虚空,一切万物,皆放光明,不但人有光,连七宝、宫殿、楼阁、宝池、色树、莲花等等都放光,故极乐世界,不须日月,自然光明。 ●极乐世界,不但是一个光明的世界,而且是一个极其芬芳的世界,因为那里的一切,都是无量宝香和合而成的,所以在在弥漫香气,处处散发芬芳。 ●极乐世界,不但没有不善的事,连不善的名字都听不到,这是因为那里的人、事和物,无不尽善尽美的缘故。 ●又极乐世界,处处皆有花台,上坐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诸行人,说微妙法,所以那里的人,不但随时都可以见到佛菩萨,还可以随时听闻到妙法,这是娑婆众生所梦寐以求的事啊! 像这样一个美妙绝伦的世界,可以说宇宙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毕竟它是阿弥陀佛集十方诸佛刹土之美好于一身的佛国,自然样样皆奇特稀有,与众不同了! 除此之外,佛教向来强调“因果”,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发了愿,后经无量阿僧只劫修诸功德,以不思议愿力、功德所成就的净土,因此它极符合“有如是因,得如是果”的因果定律。所以,它绝对不是无中生有的、纯属虚构的神话故事。 若问极乐世界为何要如此之庄严美好?答案是:佛愿如此。佛要未往生者,生稀有想,栖神净域,一心念佛,求生其国;若已生者,一切俱足,不作他想,一心求道,直至成佛。 有人或还会问:极乐世界的众生,六根所对之境,一一无非乐受,岂不妨碍道心?答案是:这就是极乐世界之妙,其处众生虽受诸乐,但无有乐想,常在寂静之中,这是弥陀愿力加持所致。弥陀第十二愿里说:“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这即是说,往生的人,六根已不入六尘,所以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也因此虽受诸乐,并不妨道。 相信还有人会追究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阿弥陀佛,十方赞誉,极乐世界,无比庄严;但世上到底有谁见过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呢?于此我们要举几个实例,以证明见过的人很多: (一)释迦牟尼佛为韦提希讲《观无量寿佛经》,当讲完经时,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皆亲眼见到法相庄严的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还清清楚楚的见到极乐世界无比美妙的胜境。 (二)净宗初祖慧远大师,一生曾三次见过阿弥陀佛,也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与经上所说完全一样。 (三)古今中外,许多念佛有成就的人,都能在现生见到佛和极乐世界,有的在定中见,有的在梦中见,更多的是在临终时见佛亲来接引,而且西方的胜境,分明在目前。 世人能见佛见菩萨,确有其事,但有缘乃见,无缘则视而不见。中国国父孙中山,于民国五年,与诸同志游浙江普陀,在佛顶山亲见观世音菩萨现金身,问同游诸人,大家都说没有看见。回来后他写了一篇“游普陀志奇”,以记其事。他是基督徒,若不是亲见,绝没有理由捏造故事来为佛教的佛菩萨作宣传的。 读了净土三经,我们获悉,极乐世界,离此十万亿佛土,亦即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或银河系之外。 今年(二○○○)年初,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撰写报告指出,“不明飞行物体”(UFO)与外星人没有任何关系。其论据是:虽然地球以外可能有高度文明的星体,但他们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也有四点三光年之远,即使乘坐每秒高达一百公里的高速宇宙飞船飞来地球,也要飞一万二千八百年。除非外星人是不死身,而宇宙飞船的燃料供应可源源不绝,否则难以进行漫长太空之旅。 由这则科学报告,不禁令人联想:佛经说,我们在此土一发心念佛,远在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立即长出莲花一朵。又念佛人,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一弹指间,即至极乐世界。这样的速度,比光速还快不知几千万倍,这有可能吗? 对此,蕅益大师在其着名的《弥陀要解》里,有很精彩的问答如下: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生? 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实无远近,一照即了,见无先后。 如还不明白,请再看净空长老对此段文字的解释:“此疑西方与此地距离遥远,何能即达。大乘经讲十法界均是心性变现之物,心性是能变,十方诸佛刹土是所变。能变的心性无量无边,所变的刹土也是无量无边。西方极乐世界距我们娑婆世界,佛说只有十万亿佛土,若比无量心性乃是很短的距离。所以经上说,念佛人往生西方在一弹指间就到达了。阿弥陀佛也是我们自性之内的阿弥陀佛,绝非自性外还有一个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再加阿弥陀佛本愿功德威神加持接引,往生有何困难。又如以一面镜子照外面山水,不会近的先照,远的后照,镜中景物,实无远近。诸佛菩萨尽虚空遍法界,想到那里立刻即到那里,《华严经》将此事说得清楚,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着,不能契入这种情况,若无妄想分别执着则远近大小都没有了。” 一言以蔽之,我们的心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而极乐世界虽在十万亿佛土之外,实未离于法界,亦即未离于自心。所以,极乐世界,看似遥远,但往生乃刹那间事。 四、说之不尽的往生利益 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从此不但享有极乐世界那穷微极妙、美不胜收的物质环境,更可贵的是,还可同时享有亦是极之微妙、无比清净的身心世界。 所生活的环境叫“依报”,自己的身心叫“正报”。极乐众生,依正二报皆庄严,故其世界才叫做“极乐世界”。 如果您想知道往生的人身心世界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同样的,只要根据佛的四十八愿和净土三经之所说,便不难得其梗概: ●不会再堕落于三恶道。 不管是谁,只要成功往生,从此便永了生死、永出三界、永脱轮回,直至成佛,绝对不会再堕落于三恶道了。 ●皆具紫磨真金色身。 凡是往生的人,其身体与佛一样,都是紫磨真金色,此乃显示:生佛不二,真实平等。 ●皆具三十二种大丈夫相。 《法界次第初门》曰:“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为现三十二相。” 依于佛愿,往生的人,一生到极乐国,不待花开,即生即得此相。 ●形貌皆跟佛一样,没有美丑的差别。 如果形貌有美丑的差别,则长得美的易生傲慢,长得丑的便生自卑感,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难免发生纠纷。因此,极乐世界的人,等同一相,无有差别。 ●寿命也跟佛一样,无量无边。 往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得到清虚之体,不像娑婆四大假合之身,有生老病死,变幻无常,所以,寿与佛齐。 ●有宿命通。 往生的人,无不获得弥陀本愿功德威神的加持而证得种种的神通。神通的新名词叫做“特异功能”,这种特异功能,凡夫不如小乘,小乘不如菩萨,菩萨又不如佛。 宿命通是一种能知自、他过去世所作种种善恶的能力。阿罗汉的宿命通只能知道过去五百世的事,而往生的人,却能知道过去无量劫中所造的一切善恶果报。 ●有天眼通。 天眼通是一种超感官的、不论粗细远近都能看见的能力。阿罗汉最多只能见三千大千世界事;往生的人却跟佛菩萨一样,能见无量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之一切事,无所不知,无所不见。 ●有天耳通。 天耳通是一种不受远近限制能够听到一切声音的能力。往生的人,不但普闻十方世界的音声,且能听到十方诸佛说法。 ●有他心通。 他心通是一种能知他人心想的能力。往生的人,都能够清楚知道十方世界众生之心想。 ●有神足通。 神足通又名神境智证通,或心如意通,是一种具有飞行、分身、速到、变化自在的能力。往生的人,都能够在一想念间同时到达十方无量世界,想到那里,立刻就到那里。有了这种神足通,想遨游太空,那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遍供诸佛。 极乐众生,因有神足通,故能于极短之时间内,到达十方无量佛国去遍供十方无量诸佛。此亦显示极乐众生,个个超越时空,他们可以一念之间遍及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或普度众生,是化身去,自己仍在极乐世界,听经修道。 ●远离分别,诸根寂静。 分别者,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此乃妄心所生的妄想。往生的人,获得弥陀威神的加持,远离妄想分别执着,了达“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的诸法实相。 诸根者,指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凡夫的六根,常入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往生的人,六根已不入六尘,所以六根清净,一尘不染。 寂静者,杜绝烦恼叫做“寂”,脱离痛苦叫做“静”。换句话说,没有了心理上的烦恼,也没有了生理上的痛苦,叫做“寂静”。往生的人,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已经没有了痛苦,这种境界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涅盘”。 ●定成正觉,证大涅盘。 定成正觉,就是一定成佛的意思。大涅盘,是指证得大乘的涅盘。大乘的涅盘具有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小乘则三德之中仅具解脱一德而已,故释迦佛说小乘涅盘如中途站,不是究竟之目标。 这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二“定成正觉愿”。净空长老说:“此愿等于阿弥陀佛为我们授记,也是阿弥陀佛给与我们的成佛保证书”。 ●女身转男。 可以由女身转为男身。善导大师解释说:“乃由弥陀本愿力故,女人称佛名号,正命终时,即转女身,得成男子,弥陀接手,菩萨投身,坐宝莲上,随佛往生。” 释迦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积一大阿僧只劫的勤修,始渐离女身而为男身。可见女转男身,实非易事。今只须执持弥陀名号,便能蒙佛本愿加持,转女成男,往生极乐,如此殊胜机缘,岂可错过? ●莲花化生。 往生极乐的人,都在莲花之中自然化生,清净无垢,神通智慧,放大光明,俱如菩萨。 ●住正定聚。 正定聚,乃三聚之一。聚是聚类的意思,一切众生分为三类,叫做“三聚”。必定证悟的一类,叫“正定聚”;毕竟不证悟的一类,叫“邪定聚”;介于上二类之间,有缘则证悟,无缘则不证悟的一类,叫“不定聚”。 往生的人,皆住于正定之聚,必定成佛。 ●远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 热恼者,身热心恼。往生的人,“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永离热恼。 清凉者,清净凉爽,正与热恼相反。往生的人,入于极乐世界的大清凉池(喻大涅盘)中,故皆心得清凉。 漏者,烦恼的别名,漏尽比丘即烦恼断尽的比丘,指阿罗汉。因阿罗汉已断尽见思惑,于诸世法,不执不着,虽受快乐而心不染着。“犹如漏尽比丘”,就是形容极乐众生心地清净,虽受快乐而不染着。 ●不贪计身。 贪计身,即认为人有一个真实的我而贪着计较,亦即我执。凡夫妄执四大假合之身为我,贪着计较,处处为我着想,顺者生爱,逆则生嗔,以致造业受轮回。往生的人,有阿弥陀佛本愿功德加持,已断我执,我的念头不会再生起来,正如《金刚经》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俱泯。 ●得金刚那罗延身。 金刚者,即金刚石,至坚至利,可破一切,一切不可破它。 那罗延者,天上之大力士那罗延神,其力大无比。 这是形容往生的人,其体坚固如金刚,其力强大如那罗延,等同如来之金刚不坏身。 ●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 往生的人,身顶皆有常光。光是智慧的象征,显示他已成就一切智慧(指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之三智)。并“获得无边辩才”,“辩才”指善巧演说法义之才,诸佛菩萨说法的辩才叫做“四无碍辩”,或“四无碍智”、“四无碍解”,即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辩无碍。 ●善说诸法秘要。 秘者奥秘,要者精要。往生的人,因有智慧和辩才,故能善巧演说一切佛法之奥秘和精要。 ●一生补处。 一生补处者,尽此一生即能补到佛位的意思,为最后身等觉菩萨的别号。凡是往生的人,都能究竟证得一生补处等觉菩萨的果位,决定一生成佛。 ●教化随意。 往生的人,悉登补位,成等正觉,但菩萨成佛,各有愿力,有的菩萨,欲返秽土,普利群生,教化有情,他便能蒙佛愿力加持,再回娑婆,救度众生,来去自如。 ●衣食自至。 往生的人,思食食来,不假安排,思衣衣至,不必裁缝,乃至一切用具,莫不称心如意。西方人本不需要饮食,但在凡圣同居土的带业往生者,因多生多劫饮食的习气未忘,故有此种设备,若上三土(方便、实报、寂光),便没有这样的事了。又极乐众生的吃相与此界不同,一嗅即饱,故无大小便溺,弄脏极乐世界的清净国土。 ●应念受供。 众所周知,若论修福,供佛第一。往生的人,可以在一念之间,普令十方诸佛,应念受供。这种八地菩萨才有的功夫,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人也有,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证离生法。 往生的人,皆证得永离六道轮回生死之法,即使随缘示现于三界六道之中度众生,也不会再有生死轮回这一回事了。 ●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上善人,指的是等觉菩萨。往生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也能时刻跟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等诸等觉菩萨在一处,讨教佛法,修行佛法,这是何等荣幸的事啊! ●圆证三不退。 菩萨修行,要断见思惑,方证位不退;断尘沙惑,方证行不退;断无明惑,方证念不退。而一切往生的人,一生到极乐世界,即圆证三不退。 极乐众生得不退的原因有五:一、佛力加被。佛四十八愿中最后一愿说:“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往生的人,因有佛力加被,故有能力不退转。二、佛光常照。往生的人,佛放光明,摄受其人,如日月照着暗途,不堕坑堑,故能不退转。三、六尘说法。极乐世界的六尘均能说法,皆说苦空无常无我,时常熏习,故能不退转。四、菩萨为胜友。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外无邪魔,内无烦恼,故能不退转。五、寿命永劫,极乐众生,寿与佛齐,可长期修,譬如远行,寿命长便无顾虑,终有到达目的地之一日,故能不退转。 ●圆净四土。 一切佛国,皆有四土,即一、凡圣同居土,为未断见思惑之凡夫与为了度化众生而现身说法之圣人所共同居住的国土;二、方便有余土,为已断见思惑之阿罗汉、辟支佛和还未证得法身之菩萨,或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之众生所住的国土;三、实报庄严土,为佛的报身与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的地上菩萨,或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之众生所住的国土;四、常寂光土,为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无明一共有四十二品,统统断尽,即生此土。 其它诸佛世界,四土隔离,唯独极乐世界,四土圆融。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说:“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可见往生的人,一到西方,即能同时享受四土的境界,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综上所述,往生的人,依正二报,无尽庄严,若欲细说,穷劫难尽。 极乐众生依正皆庄严,在“事”上讲,那是弥陀愿力威神的加持,才能样样皆美好、微妙;在“理”上说,那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中本来就有的东西,未往生前,因妄想分别执着而迷失了,往生之后,得弥陀本愿威神的加持,即逐渐恢复过来。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悟道时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他一连说了五句“何期”,那是“没有想到”的意思。他说: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如此的清净!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没有生灭的!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自己圆满具足的!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没有动摇的!没有想到自性自能生出万法来! 近代的禅门宗师虚云老和尚曾经解释此五句说:“前四句何期是摄用归体,后一句何期是全体大用。” 由此可见,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的人所享有的种种利益,正是人人本具之佛性的“全体大用”,亦即由自性本体中所显露出来的大作用。 这样的大作用,一般人要像六祖大师一样,要经过多生多世的修行,才能证得;而我们只要成功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立刻就能享有,那是何等便宜的事啊! 就是因为有这样大的便宜事,所以本师释迦牟尼佛,和十方无量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极力的劝导其国众生快点去极乐国;而西方极乐世界的导师阿弥陀佛,也无任欢迎十方众生快一点到来。由此可见,十方诸佛的心思是一样的,即希望一切众生: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五、特色如云的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又名净土宗、念佛宗、莲宗、净宗等等,为大乘佛教八宗之一。 此法门,乃阿弥陀佛在因地作法藏比丘时,从世自在王佛为他而说的无量法门中,精选出来的无上法宝!同时,它也是释迦牟尼佛普度“一生成佛之缘熟”的众生的绝妙大法! 此法宝既为佛所亲选,可想而知,它必精微奥妙,震古烁金,别具许多特色了! 的确,念佛法门蕴含无数的特色,其特色一一皆如闪闪发亮的金字招牌,吸引无数世人的注目!又如晶莹夺目的宝石,令人不禁击节激赏! 于此,我们谨将它如云般多的特色,合之为十二,胪列于下,愿与一切众生共享。 1、易学易行 有大乘佛教八宗之祖美誉的龙树菩萨,作《十住毗婆沙论》,将佛教的一切法门,分为“易行道”和“难行道”二种。谓凡依经教,在此土积功累德,断惑证真,修因得果者,皆属“难行道”摄;若依念佛法门,往生净土,于彼国中,成就佛果者,皆属“易行道”摄。依此而论,则大乘佛教八宗之中,唯有念佛法门,才是易行道。 说念佛法门为“易行道”,因为: (一)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无论男女老幼,一学就会,不但学富五车的学者博士能念能行,就连不识之无的愚夫愚妇也一样能念能行。 (二)学其它的法门,要有好的师资,没有好师资,便很难有成就;学念佛法门,无需师资,只要把一句佛号念到底,自有不可思议成就。 中国古代衡州有一个王打铁,一家四口,以打铁度日,一日不打,生活即无著落,时常自怨自艾,前世不修,今世受苦。很想修行,却不知门径。一日见有一位游方僧,便请入铺奉茶,请教修行之法。僧即教他念“南无阿弥陀佛”,他虽目不识丁,但弥陀圣号一学就会,从此打一下铁,就念一声佛,数年如一日。一天沐浴更衣,告诉其妻:“我今天要回去了。”妻问:“这不是你家吗?你家在哪里?”他答:“我家在西方。”其妻笑说:“那你就去吧!”过后他又依旧站在炉边打铁,高声念佛,最后说了一个偈:“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说完偈就站着往生去了!其时,异香弥漫,天乐鸣空,众所共闻。 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阿弥陀佛”四个字,像王打铁那样目不识丁的人也能一学就会,而且其成就实比现代许多没有念佛的学者博士还大得多呢!他能在此生中,了生死、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而许多没有念佛的学者博士、诺贝尔奖得主,却依然还在此五浊恶世,大搞六道轮回。 其实,念佛法门,有难有易,本来有下列四种之修法: (一)实相念佛。即观佛的法身非有非空、亦有亦空的中道实相至理。这种修法跟禅宗没有两样,是念佛法门中最难修的一种。 (二)观想念佛。在《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的十六观中,便有十二观都是说观想念佛,因其广阔细微到难以想象,不是心粗虑杂的末法众生,所能忆持。 (三)观像念佛。在《观经》十六观中,只有第十三观述及,其它佛在《般舟三昧经》中有讲到观像念佛的修行方法,但也因境细心粗,不是我们所能做到。 (四)持名念佛。持名就是念佛名号,这是《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所说的修行方法,《观经》到最后一观也说持名念佛,可见三经都宣扬此法门的。因持名念佛,不论男女老幼,识字不识字,出家在家,聪利愚钝,“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没有一个人不会念,所以在四种的念佛中,它是最容易、最简单和最受欢迎的一种念佛了。 其实佛早就预知,末法时期,众生障深慧浅,观想不能成就,观像也极之不易,所以才为众生“量身定制”了此简单易行的持名念佛法门。古今中外,单凭一句佛号而成就者,比比皆是! 2、稳当方便 在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中,要数最稳当、最方便的法门,可以肯定的说,非念佛法门莫属。因为: (一)只要一心念佛,即常为十方诸佛之所护念,又常为佛光之所注照,自然不会有错入歧途,或中途着魔之事发生。故净宗二祖善导大师说:“余门修行,迂僻难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 (二)修学别的法门,未必一生能成,万一修至半途,寿元已尽,则来生便有“隔阴之迷”,忘却前世所修,等于前功尽废;而修行念佛法门的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来接引,往生极乐,位居不退地,果证无生忍,自可一生成佛,直趣无上菩提,自然没有“隔世多昧前生”之事发生了。故禅宗着名的百丈禅师说:“修行以念佛为最稳当。”宋代的永明禅师着《四料简》,也极力劝人念佛。 (三)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方便之至。如行时,可以一步一弥陀,或一步念一个字;住(站)时,身体放松,正是念佛的好时节;坐时,不管双盘或单盘,或跟平时一样的坐在椅子上,都可以念佛,坐的时候念佛,最容易入静、入定;卧时,亦可念佛,惟不宜出声,因出声不合律仪,只可在心中默念,最好与呼吸配合,呼时或吸时念,悉听尊便。 (四)现代的人,生活紧张,不是忙着工作,就是忙于学习。念佛法门的最大方便处,就是不妨碍工作和学习,在任何不用思考的时候,都可以念佛。净宗八祖莲池大师便说:“拈匙放箸,口口不离;举足动身,步步踏着。何得埋头食饭,空过一生?玩水观山,徒劳万里?”中国唐时大诗人白居易也有诗曰:“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还有一位古德说得好:“终日跑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皆不识,别有一天堂。”这些古德的话,在在显示,穿衣、吃饭、旅行、娱乐、工作、学习,甚至小便、大便,都可以念佛,实在是太方便了。 稳当,可以使人在修行道上,不会出错,高枕无忧;方便,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修行,与道须臾不离。像这样的法门,的的确确乃末法时代障深慧浅的众生的首选! 3、二力兼有 二力者,自力和他力。自力就是我们自己一心念佛的功力;他力就是弥陀愿力的加持。 修行别的法门,纯靠自力,不靠他力,故自己必须把见惑(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共有八十八品)和思惑(即贪、嗔、痴、慢、疑,共有八十一品)统统断得一干二净,才能了生死、出三界;而念佛法门,自他二力兼有,只要一心念佛,见思惑虽未断,亦可仗弥陀威神愿力的加持,而了生死、出三界,往生西方。 一个懂得在八万四千法门中,选修念佛法门的人,必是一个有福有慧的人,因为他懂得借用他力。这好比现在住在城市中人,若欲登百层高楼,聪明人必舍楼梯而搭电梯,如果有人舍电梯而走楼梯,你说此人是不是笨伯? 我们平日念佛,栖神净域,便能与佛的清净八识所显现的净土,气分相投,而寄生其中。这种情形就好比一杯清水,它虽然没有大海的功能,但若将之倒入大海之中,它立刻就能产生与海水一样的作用,同一咸味。这便是以我们现前之一念,投入如来性海的便宜处。于此亦可见,他力之大,实非言语文字所能形容! 但他力虽大,尚须自力配合,才能发挥它的力量,譬如我们乘车去远方,虽然我们是靠车子运载我们去,但是我们自己不上车,还是去不成。明乎此,则大家修念佛法门,虽说有阿弥陀佛的大愿力给我们依靠,仍须自己努力念佛才是啊! 4、成就快速 念佛法门的最大特色,就是能使人于此生中,往生极乐,也于此生中,成就佛道。 于此生中往生,《观经》里说,下品下生,临终十念,即得往生;《无量寿经》中,弥陀第十八愿:十方众生,十念称名,即得往生;《阿弥陀经》中,执持名号,七日亦得往生。 宋朝有一位莹珂法师,他自知自己是个破戒造业的和尚,死后必定堕落,于是请致同参,有何方法可以得救?同参劝他念佛,求生净土,可免恶报。他即关起房门,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专心念佛。终于感得阿弥陀佛现身,对他说:“你尚有阳寿十年,到时再来接你。”他说:“我业障深重,再过十年,不知又要造多少罪业,决定十年寿命不要了,现在就跟佛去。”佛见他意志坚决,就说:“好!三天后我来接你。”他很高兴,打开房门告诉众人,三天后往生,众皆不信。时间到了,他要求僧众为他助念,众僧见他神情不似有假,遂依他之所请念“阿弥陀佛”,送他往生。念不到一刻钟,他告诉大家:“佛来接我了,我要走了!”说毕即往生去了。 莹珂法师只念佛三天,即能蒙佛亲来接引往生,此可证明佛真的如经上所说:“摄取不舍一切念佛众生”,亦足以证明念佛法门的确能使人很快的可以如愿往生。 于此生中成佛,亦有佛经作根据,弥陀第十二愿:生我国者,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盘。 一般来说,凡夫成佛,都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即佛位)。论时间,要三大阿僧只劫(若以万万为亿,万亿为一兆计之,一阿僧只劫等于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大劫,一大劫又等于十三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而且,这是从十住中之第一发心住算起,以前所修的时间还不计算在内。可见从凡夫到成佛,肯定不止三大阿僧只劫。 但我们读《阿弥陀经》,知道阿弥陀佛成佛迄今只不过十劫而已,以十劫来跟三大阿僧只劫相比,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但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经中说在极乐世界:“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只说。”“一生补处”乃指一生补处菩萨,亦即等觉菩萨。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短短的十劫当中,竟有无可计数的人已在极乐世界成为可以继绍佛位的等觉菩萨了。 《观经》即清楚指出。下下品往生者,十二大劫就能花开见佛悟无生;下品中生者,六大劫花就开;下品上生者,只要十小劫就能证入初地。这是下辈的往生者,至于中辈及上辈的往生者,时间就更加的短了,像上品上生者,即生即证无生法忍,立刻就成为法身大士。 众所周知,文殊、普贤是华藏世界教主毗卢遮那佛的二胁士,是等觉菩萨的身分,但他们还要念佛,发愿生西,为什么呢?因为在极乐世界成佛十分迅速,其它世界不能相比啊! 总之,有了念佛法门,谁想成佛,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了! 5、普契众机 念佛法门,自古就有“阿伽陀药”之美誉!因阿伽陀药能普疗众疾,而念佛法门亦能普度众生。 它之能普度众生,主要原因是它能普契众机,适合一切不同程度的人修持,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蕅益大师是净宗的第九代祖师,他所着的《弥陀要解》,在佛教界里极具权威,尤其近代的印光大师对之推崇备至,曾说:即使阿弥陀佛降世为《阿弥陀经》作批注,亦不能超出其上。老人家甚至肯定这部批注,就是阿弥陀佛的意思,没有私毫的错误。蕅益大师就在这本《要解》里这样强调:“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 他所说的“收机最广”之“机”,指的就是根机、程度,世人的根机程度有上中下之不同,禅宗专接引上上根人,教下如华严、法华接引上、中根人,其它之经论亦以专度某一类之人,唯独念佛法门,接引各种不同根机的人,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平等普度,实在不可思议。 蕅益之前有位莲池大师,他所着的《弥陀经疏钞》,与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及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都是研究净土宗行人非读不可的名着。这位莲池大师另外有一篇“普劝念佛文”,可以作为念佛法门“普契众机”的最佳脚注。其文说:“盖此念佛法门,不论男女僧俗,不论贵贱贤愚,但一心不乱,随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间,无有一人不堪念佛。 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 若人贫穷,家小累小,正好念佛; 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 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 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 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 若人无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 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 若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 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 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佛; 若人处忙;忙里偷闲,正好念佛; 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 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 若人聪明,通晓净土,正好念佛; 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 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 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 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 若人悟道,悟须佛证,正好念佛。” 看了上面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正好念佛”的提示,您就会明白,世上无一人不可念佛,而念佛法门也适合一切的人了。 6、现生获益 人类是现实的动物,许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现实的问题: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是不是要等到将来往生西方之后,才能享受到念佛的利益?答案是:今生念佛,今世就能获得其利益。 今世就能获得什么利益呢?其范围太广泛了,不胜枚举。兹举十例,以概其余: (1)佛光注照 《观无量寿佛经》不是说佛“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吗?只要你念佛,必为佛光之所注照,终身安乐! (2)诸佛护念 《阿弥陀经》的本名叫做“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凡持诵此经,或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者,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诸事迪吉,一切呈祥! (3)菩萨护佑 《无量寿经》说,念佛的人,日夜都有二十五位菩萨在其左右。这样当然逢凶化吉,消灾免难了。 (4)人天爱戴 《无量寿经》还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花。”芬陀利花就是白莲花,微妙香洁,人人爱戴。以之比喻念佛的人,就像白莲花一样,到处受人欢迎、爱戴。 (5)消除业障 念一句阿弥陀佛,可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重罪都能消灭,则我们日常遭遇的业障,自会重者轻受,轻者化为无了。何以念一声佛号,能灭多劫重罪?因为发心念佛,即是大智慧现前,譬如一灯光明,能破千年暗室。慈云灌顶大师说,世人业重,所有经忏不能消除者,凭一句佛号便能消除。我们若想消业障,灭罪业,不必求其它经咒,念阿弥陀佛就够了。 (6)解怨释结 念佛的人,心地慈祥,自然不会与人结怨作怼,即使过去已结的怨仇,也可藉佛愿力威神,化戾气为祥和。 (7)止息恶念 凡夫的心,妄念纷飞,而所起的念头,大都善念少而恶念多;念佛的人,因为一心念佛,自然恶念不生,善念增长,功德无量。 (8)调伏妄心 莲池大师说:“佛号纳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可见六字洪名,是“一念治万念”的无上妙法,也是医治妄想的持效药,果能一心念佛,则妄想分别执着,可以一扫而空,还你清净本然的本来面目。 (9)福至心灵 念佛的人,心中想佛,口里念佛,日久功深,罪灭福生,福至心灵,心想事成。 (10)三业清净 念佛的人,心中想佛,是意业清净;口中念佛,是口业清净;身不妄作,是身业清净。一个人若能做到身口意三业都清净,那才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去佛不远矣! 这里再说几个历史故事,以资证明念佛有功夫的人,自能与佛发生感应道交。 ●明代的莲池大师,有一年他所住的地方发生亢旱,村民请他祈雨,他说我只会念佛,不会求雨,但在众村民的坚请之下,他敲击木鱼,率领众人,绕田念佛,未几雨即倾盆而下,众皆惊叹。 ●隋代的南岳慧思禅师,虽是禅师,但求生净土,夜梦阿弥陀佛与之说法,从此聪辩过人,讲经说法,度人无数。 ●宋代的永明禅师,笃志西方,见观音菩萨以甘露灌其口,由是辩才无碍,下笔万言。 ●宋时秀州有一个出家人,常念阿弥陀佛为人治病,愈人无数,人皆称之为活佛。时人川西的刘净密老居士(后来在西康出家,法名慧定),他也常以所念之阿弥陀佛法水,为人消除病苦,异常灵验。 其它,诸如念佛明目、念佛免死、念佛愈疾、念佛却鬼、念佛免难、念佛荐亡等等,此类事迹,罄竹难书,若将之搜辑起来,可以编写成许多部数寸厚的巨着呢! 佛法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能使人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使人获得最圆满的智慧和人格,至于神奇的感应,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已。 虽然念佛的目的,不在于追求感应,而在于求生西方,可是只要我们虔诚地信佛念佛,必然会改变气质、人格升华、逢凶化吉,和充满欢喜等等。 7、带业往生 所有一切法门都说,人要断尽见思烦恼,才能了生死、出三界;唯独念佛法门却说,不必断见思惑,也可带业往生。 从前有位国王,向一位法师请教: “念佛人真的可以带业往生吗?” 法师反问国王:“大石头放在水里会沉吗?” “必沉!”国王答。 “要大石头不沉,可能吗?” “不可能。” “如果将大石头放在大船之上,然后载到很遥远的地方去,这样能吗?” 国王恍然大悟,点点头。 这段问答是启示我们:众生造恶业,必然堕落于三恶道,就好像大石头放在水里必沉一样;但如果念佛,业虽重,但可仗着弥陀愿力威神的加持,得生极乐净土,就好像把大石头放在大船之上,可以无远弗届一样! 这里必须指出的一点是,此法门虽说可以带业往生,但是只带往昔所造之业,不带今生念佛之后所造之业。若有人以为可以带业往生,遂咨意造业,完全依赖于佛,自己不必修行,那就搭错线、会错意了,倘若如此,堕落于三恶道都有份,更遑论往生了。 带业往生,最典型的例子是:古时有一人,名叫张善和,一生杀牛为业;一日病危,将欲命终,见群牛都来索命,有的以角挑其眼,有的以角刺其胸,又有的以头撞其背,或以脚踢其身。他感到十分恐怖,即吩咐其妻请僧救度。其妻请僧到来,立刻告诉善和:“这是你今生杀业太重,才有如此现象,只有一法可以救你,就是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可以为你解冤,可以令你脱苦,现在请你随我念佛。”僧即高声念“南无阿弥陀佛”。善和合掌胸前,也随僧念佛。甫念数声,善和说:“牛已经去了!”僧劝他再念,求生西方。善和一一依僧之言,过不多久,高声说:“佛来接我了!”最后念佛而逝。 蕅益大师告诉我们,我们多生多劫所造恶业无量无边,其情形犹如被三军重重包围,唯一的办法就是突围,凭念佛功夫,可以带业往生,可以冲出重围。 念佛之所以可以带业往生,因为它可以化“业力”为“愿力”,业力虽不可思议,愿力更不可思议。 8、决定往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曾发四十八度生大愿,其第十八愿说: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是说:称其名号,虽只十念,亦能往生。 第十九及二十愿说: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密,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这是说:凡发愿欲生其国者,临终必来接引往生。 又第二十一愿说: “我作佛时,十方诸佛,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这是说:凡作善事之后,若将功德,回向求生极乐,必得往生。 由阿弥陀佛每发一愿之后皆说“若不果遂者,不取正觉”,这是向世人保证:不管您是持名念佛,或发愿求生,还是修诸功德回向,必定往生。 唐时善导大师(据传乃阿弥陀佛之化身),更直接了当的说:“万修万人去”。综观佛教历史,真的,只要真修,没有一个不往生的。 如何证知一个人决定往生呢?决定往生者,临终必有瑞相,诸如:1、心不颠倒(没有恐惧、挂碍);2、预知时至;3、净念不失(即心中一直欣向净土,厌离娑婆);4、洗漱更衣(临终时会先盥洗、漱口、更衣);5、自能念佛(自己能出声念佛或在心中默念);6、端坐合掌;7、异香满室;8、光明照身;9、天乐鸣空;10、说偈励众。如果具足以上十种瑞相,那当然生品必高,但只要具有其中一或数种,亦决定往生。 9、九品往生 念佛法门,常为人津津乐道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九品往生”。 九品者,念佛人的智慧功德,有深浅的不同,可以分为上、中、下三辈。在三辈中,每一辈又可分为三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合之便成九品,也就是九种的品类的意思。不管哪一品,皆可往生。 由于往生的人有九种的品类,所以所托生的莲花叫做“九品莲花”,所往生的极乐世界叫做“九品净土”、“九品净刹”、“九品安养”或“九品莲台”,所修的九种净行也叫做“九品行业”,阿弥陀佛更号称为“九品觉王”。 修怎么样的因,就得怎么样的果,谁想知道自己将来的生品高低,只要看你现在所修的“九品行业”是属于哪一种品类,就可预知其消息了。《观无量寿佛经》指出: 上品上生者:生前须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还要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回向愿生彼国,命终即得往生。 上品中生者:不一定要受持读诵方等经典,但要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命终即得往生。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命终即得往生。 中品上生者: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命终即得往生。 中品中生者: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命终即得往生。 中品下生者: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极乐国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已命终,即得往生。 下品上生者: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即得往生。 下品中生者:生前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只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死后应堕地狱,命欲终时,狱火煎迫,遇善知识,赞说弥陀十力威德,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闻已除八十亿劫重罪,狱火化为清风,吹诸天花,花上化佛来迎,命终即得往生。 下品下生者:生前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应堕地狱,临终遇善知识,说法教令念佛,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念念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即得往生。 由上面所说九品往生的情形来看,上三品之往生者,乃悲智双运之菩萨;中三品之往生者,乃缘觉声闻之圣众;下三品之往生者,便是我们这些带业往生之凡夫。 再者,九种品类的众生都可以往生,可见念佛法门,的的确确,彻上彻下,无所不宜,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不管是谁,只要听到念佛法门,能信,能愿,能行,即属“缘熟众生”,即有资格往生,不退成佛。 念佛法门可以九品往生,这为世人敞开了超凡入圣之大门,而且下下品往生,也胜过三界之最高天!也因此,有许多世人,以得少为足,常说:能下下品往生,就够了!对此,净空上人时常苦口婆心的教诫世人:“念佛要求上品往生,千万不要说,我下品下生就可以,这个志气未免太劣啦!上品上生生不了,还有中品可持;假如下品下生去不了,就完了!这一生不就错过了吗?所以一定要把品位拉高,达不到中品,下品确实还有分;千万不能定得太低,太低就没有把握。”世人应紧记上人的教诫为是。 10、活着往生 往生是“往”西方极乐世界去莲花化“生”,但许多人都把神圣的“往生”当作“死”的代名词,那是指鹿为马,颠倒是非,大错而特错! 为了证明“死”与“往生”有实质上的不同,我们要举一个实例,就是:死的情形,凄凄惨惨戚戚,所以许多人都怕死;往生的情形,正与此相反,世上没有任何一种盛大的庆典能与之相提并论或更隆重的了!《观经》里说: ●上品上生者: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无数菩萨,至行者前。同时,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行者见了,无限欢喜,自己见到自己的身体,坐在金刚台里,跟随在佛的后面,好像一弹手指那么短的时间,就生到极乐世界去了。 ●上品中生者: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与千化佛,同时都伸出手来,握着行者的手。行者见了,自己看见自己坐在紫金台里,像转一个念头的短时间,就生到极乐世界去了。一、极乐世界的有无问题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中国古大德常讲“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就是布施的心。别人有善事、有善行,对社会大众有利益的,他在做,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全心全力去协助他、去成就他,这就是布施。布施是放下,帮助你看破。看破是智慧,放下是放下烦恼。怎样才能得到清净心?把悭贪布施掉,把恶业布施掉,把嗔恚布施掉。把烦恼习气布施掉,你才能得到清净心。布施的心量愈扩大,你的烦恼就愈轻,智慧就愈长。实在讲,布施的物多寡没有关系,要紧的是布施的心。你布施很少,你的心量广大,你以诚敬心来修这个布施,布施的物虽然很小,果报不可思议。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