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性法师:读印光大师文钞记(三)


2015/5/23    热度:499   

净土法门,若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己智有不了,即当仰信诸佛诸祖诚言。断不可有一念疑心:疑则与佛相背,临终定难感通矣!古人谓:净土法门,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菩萨,不能知其少分。夫登地大七尚不全知,岂可以博地凡夫,妄生臆断乎?.

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所以莲池大师于弥陀疏钞中,明十种难信。

昙无谶三藏译的‘菩萨戒本经’,轻戒第二十七、就是‘不信深法戒’。文曰:‘若菩萨,闻菩萨法藏甚深义、真实义,诸佛菩萨芜量神力。诽谤不受,言非利益’,即犯此戒。蕅益大师曰:‘大藏教中,匪夷所思事理甚多,虽不即解,亦应‘仰信’,不可辄生诽谤也。寄语来哲,特宜慎此。’(菩萨戒本经笺要)世人往往以凡情测圣境,以为‘那有此事’?而致不信,甚至诽谤正法,造下无间罪业,殊堪怜悯!

弥陀要解,释‘流通分’云:‘信愿持名一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竖与一切法门浑同,横与一切法门迥异。既无问自说,谁堪倡募流通?“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此经唯佛境 界,唯佛佛可与流通耳。’故云:‘净土法门,唯佛与佛乃能究尽。’

若欲研究,当看‘净土十要’。此书,乃蕅益大师于净土诸书中,采其菁华;妙契时机,最为第一。其开首‘弥陀要解’,自佛说此经以来,为西天东土中,绝无而仅有之注解也。宜恪遵守,不可忽略。

‘净土十要’书目,见第七十三页。

今之聪明人,虽学佛法,以未亲近具眼善知识,率皆专重理性,拨弃事修及与因果;既拨事修因果,并理性而失之!所以每有才高等辈,词惊鬼神,究其行为,与市井无知无识者无异;其病根、皆由拨事修因果之所致也。俾上智者徒生怜愍,下愚者依样妄为。所谓:以身谤法,罪过无量!

印光大师文钞中,处处提倡因果,如‘复李德明居士书’云:‘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周安士曰: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知因果,大乱之道也。’(文钞续编上页五三)学佛的人,知因果者,决不会拨弃事修。

法苑珠林一书(一百卷),详谈因果,理事并进。事迹、报应、历历分明。阅之、令人不寒而栗!纵在暗室屋漏,常如面对佛天,不敢稍萌恶念。上中下根,皆蒙利益。断不至错认路头,执理废事,归于偏邪狂妄之弊。

‘法苑珠林’,一百卷,唐.西明寺沙门道世撰。见大正藏第五十三册。此书一百卷,分一百篇:一劫量篇,二三界篇,乃至九九杂要篇,一百传记篇。

梦东所谓‘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梦东此语,乃千古不刊之至论;亦徒逞狂慧者之顶门针也。各流通处皆有,宜请而阅之,其利益当自知之;亦宜令一切知交阅之。

‘梦东’,即彻悟大师。事迹见第三十九页。‘善谈心性’文,见彻悟禅师语录卷上。

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佛经教人常行忏悔,以期断尽无明、圆成佛道。

大乘经中,教导行人常修忏悔法门的,甚多。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明十大愿,第四就是忏悔业障: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明:供养,赞德,礼佛,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梵网经说:日夜六时,苦到礼三世千佛,勤求忏悔。乃至大智度论说:菩萨应于昼夜三时,常行忏悔、劝请、随喜。

虽位至等觉,如弥勒菩萨,尚于二六时中,礼十方诸佛,以期无明净尽,圆证法身;况其下焉者乎?

等觉菩萨,仅有一分生相无明未破,尚且要礼佛忏悔,以期断尽无明,何况其下焉者?

而博地凡夫,通身业力;不生惭愧,不修忏悔?

像我们,是个博地凡夫,通身都是业力;怎可不生惭愧心,不修忏悔法门呢?

虽一念心性与佛平等;由烦恼、恶业,障蔽心源,不能显现。

我们现前一念的真心本性虽然与佛平等,所谓‘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可是、由于贪嗔痴等烦恼,造种种恶业,障蔽真心本源,所以真心不能显现。

譬如大圆宝镜,经劫蒙尘;不但了无光明,即铜体亦不显现。若知:即此全体尘垢之镜,具有照天照地之光;用力磨砻,日复一日,积功不已,铜质自露;又复加功,光明渐发;光明虽发,磨砻更切;力极功纯,垢尽明复,照天照地,为世至宝。须知:此光、镜本具足,非从磨得。若非本具,从磨得者,磨砖、磨石,亦应发光。又、须知:此光、镜虽本具,不磨、则永无发光之日。众生心性,亦复如是。虽则与佛平等,若不改恶修善,背尘合觉;性具功德,永不能发。以本具佛性之心识,造长劫沉沦之业苦;犹如暗室触宝,不但不得受用,反致受其损伤,可哀也已!

此以宝镜蒙尘喻,显示心性本净,而由烦恼恶业障蔽,致不能显现之义,至为分明。

念佛一法,乃背尘台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撮心参禅,及静室诵经等,或势不能为,或力不暇及。

在家人,以事务多端,不能摄心修诸禅诵。但,今时之出家人,事务亦不少,也未必能摄心禅诵。所以、当今末法之时,无论僧俗,唯有专修念佛法门,当生才能解脱,所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也。

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早晚于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向、发愿。除此之外,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一切时、一切处,皆好念。但于洁净处,恭敬时,或出声,或默念,皆可。若至不洁净处(如登厕等),或不恭敬时(如睡眠、洗浴等),但宜默念,不宜出声;非此时处不可念也。睡出声念,不但不恭敬,又百伤气,久则成病。默念功德,与常时一样。所请‘念兹在兹,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

就照这个办法,老实念去。

既能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所谓‘心净则佛土净’也。

维摩经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发露忏悔,必须改过迁善。若不改过迁善,则所请忏悔者,仍是空谈,不得实益。

忏悔如发愿,改过如实行。心须力行改过,才是真实忏悔。

至谓‘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颅上,挂到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闻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气不来,定向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山里受苦,不知经几多劫。纵出地狱,复堕饿鬼,腹大如海,咽细如针,长劫饥虚,喉中火然,不闻浆水之名,难得暂时之饱。从饿鬼出,复为畜生,或供人骑乘,或充人庖厨。纵得为人,愚痴无知,以造业为德能,以修善为桎梏。不数十年,又复堕落;经尘点劫,轮回六道;虽欲出离,末由也已!能如是念,如上所求,当下成办。

学佛的人,若能常常如此自警自勉,则道业决能成办。

所以张善和、张钟馗,临终地狱相现,念佛数声,即亲见佛来接引往生。

唐、张善和,杀牛为业,临终,见群牛作人语索命,于是、大怖,唤其妻云:速延僧为我忏悔!僧至,谕之曰:观经中说:临终恶相现者,至心念佛,即得往生。和云:地狱至急,不暇取香炉矣!即以右手擎火,左手拈香,面西,专切念佛,未满十声,自言:佛来迎我!即化去。(西归直指四)

张钟馗,唐时人,居长安,杀鸡为业,临死,见绯衣人驱群鸡至,唱言:啄!啄!鸡辄向上啄,两目血流,痛不可忍!有沙门宏道见之,为设像,劝令念佛,忽觉香气满室,群鸡散去,师端坐而化。(净土圣贤录九)

如是利益,一代时教,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吾常曰:‘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者,此之谓也。

蕅益大师云:‘信愿持名一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竖与一切法门浑同,横与一切法门迥异。’修此念佛法门,其利益之广大,超出一切法门,真是不可思议!

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见贤思齐,当仁不让。岂肯因循怠忽,以致一错而成永错乎哉!有血性汉子,断断不肯生作行肉走尸、死与草木同腐矣。勉旃,勉旃!

读至此,如果不精进念佛,仍旧‘因循怠忽’,那真是没有血性,甘作行尸走肉:纵千佛出世,亦不能救矣!

复邓新安居士书

善导和尚云:若欲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

善导和尚:净宗二祖。事迹见第十页。

‘若欲学解’等语,见善导大师着「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卷四、释上品上生章。原文如下:

‘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此下,说一譬喻,警策行人,劝速念佛,至为切要,文繁不录,宜检阅之。

所谓契理契机之法,无过信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其法,备在弥陀要解,及净土诸书中,当寻绎之,兹不多赘。

常读印光大师嘉言录及文钞菁华录,则对于信愿念佛一法,必能彻底了知矣。

须知:佛法,乃十法界公共之法;无一人不应修,亦无一人不能修。

佛法,人人可修,人人能修。而世人多有不肯学、不肯修者,殊可惜、可愍也!

居士当以研究大乘经论、开圆顿解为先导;信愿持名、求生西方为正行。至于居心行事,或恐过起于不知,福消于不觉;当详阅安士全书,及法苑珠林,自然法法头头、有所取则;心心念念、无或逾越矣。

这段开示,至为切要。修净业者,宜依此力行之。

与福建刘廷诚居士书

原夫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者,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下成佛而已。第以众生之根性不一,故如来之教法万殊;是以一代时教,随机演畅。法门虽浩若尘沙,而行人依教修持,究竟归元,皆证即心自性。然于尘沙法门之中,求其不离事修,全彰心性,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上根不能踰其阃,下下根方可臻其域;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最利末法,直出五浊者,无如净土持名念佛之殊胜超绝也!诚所谓: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若群星之拱北,万水之朝东也。

这段文,可作全部文钞的纲要看。一部文钞中,所有阐扬念佛法门的开示,总不出此。

复高邵麟居士书一

阁下欲了生死大事,况复年临知命,来日无多。又无知识益友之可亲近,而不专修净业,一心念佛;而欲泛泛然研究诸经奥义典句,似未深知净土法门之所以然者。宜阅净土十要,及净土圣贤录,息心详阅,自知所趣。

学佛目的在断烦恼、了生死;若不专修净业,怎能了生死?如笔者年踰知命,来日明知无多,却仍然还在‘钻故纸’,真是‘入海算沙徒自困’!病在生死心不切,所以因循空过。注意呀!腊月三十日就要到啦!

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杀而食之,何能下咽?若知此义,即丧身失命,亦不能吃一切肉矣。然、佛之教人,循循善诱,上根则令其全断,中下则令其渐减,而遂至于全断耳。

梵网菩萨戒轻垢第三云: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楞伽经: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如云:众生从本以来,常为六亲故: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众生闻气,悉生恐怖,如旃陀罗,狗见惊吠故;……楞严经云:食肉之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云何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莲池大师曰:‘世人食肉,或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成俗,不自知觉。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又云:‘人之食肉,是大怪事,然不以为怪者,良由家世袭而为常,邻里比而成俗,习行既久,不觉其非,反以为是,又奚怪乎?今有杀人而食者,人必大骇而亟诛之,不习行故也。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见戒杀文)。

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岂可今日要死,且不愿死;既贪恋尘境,不能放下,便因贪成障,净土之境不现,而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之境便现;境现,则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矣。往生西方,便成画饼!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一切任彼前业,不去妄生计校。倘信愿真切,报终命尽,便即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矣。

要生西方,怎可怕死?报尽必死,怕之岂能不死?台湾在日据时,某地有个日本净土真宗的布教所,供一尊阿弥陀佛像。有一位老太婆,每日早晨五点钟就来布教所礼佛,跪在佛前,大声祈求:‘阿弥陀佛啊!这个世间太苦了!我要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呀!请您大慈大悲,赶快接引我去西方呀!’天天如是。有个看守布教所的年青人,把佛座下面的地方作卧榻,清晨被老太婆求生西方的声音吵得不能安睡;有一天早晨,那位老太婆又来‘求生西方’了,这青年突然想出一个办法,待老太婆正在求‘阿弥陀佛啊!快快接引我去西方呀!’那青年在佛座下就说:“好——吧,明——天——我就来——接——你——去!”那老太婆一听,怕死了!拔腿就跑,再也不来了!那个青年也就从此得安睡到日头出了!一笑!

喻如无足之人,一步难移,安坐三叉路口。有欲直达家乡,不知所趣者,指令得其正道,速达家乡。而归家之人,断不以彼之不能行,并其言而废之也。

这段是印祖的谦虚话。但也可以借来看作:有正知正见的人,他自己虽未必能一一如法行持;但他能正确地指示人们归家的大道,听者只要依其所示的光明大道迈进,决能到达目的地(生西方、成佛道)啊。

复高邵麟居士书二

来书言礼法华经、摄心念佛,及欲寡其过而未能,拟欲依功过格、日常检点。足见汝近来操修,实属为己之学,非如今人之唯欲沽名邀誉、自欺欺人之可比也。幸甚、幸甚!

‘为己之学’,谓是其正为自己求了生死而修学。

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诚敬为主。诚敬若极,经中所说功德,纵在凡夫地,不能圆得;而其所得,亦已难思难议。若无诚敬,则与唱戏相同,其苦乐悲欢,皆属假妆,不由中出。纵有功德,亦不过人天痴福而已。而此痴福,必倚之以造恶业,其将来之苦,何有了期?当以此意,普告同侪,俾修须真修,行须实行,则其利溥矣。

印祖要其普告同侪,亦即要使一切人:当生解脱、究竟成佛。即此可见祖师之彻底悲心也!我等如不真修实行,辜负祖师多矣!

所立拜经规矩,理固无碍;若依事相论之:若儱侗通拜,当念‘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法华会上佛菩萨’。拜下,想礼经偈云:‘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我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贩命礼’。想全经放光,及经中所说佛菩萨、各各放光,照触自身,及法界有情。若逐字礼拜,当念‘一心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某字法宝’。拜某字,则念某字;从如是我闻,至经尽,皆如此念。然、观想一法,大非易事,若理路不清,及心识纷乱,或致起诸魔事。但以至诚恭敬为主,能观则观,否则竭诚致敬,蓦直拜去,亦自功德无量。

此示拜经方法。一字一拜,则每一字皆称法宝,如云:一心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如字法宝。拜下,起来,拜第二字,则云:一心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是字法宝。……如是而拜‘我’字‘闻’字,直至作礼而去,例此可知。

若汝所立章程,对经而拜,拜下想偈,及拜起念佛观佛;固不若供经佛前,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且勿谓缘想一佛不如缘想多佛之功德大:须知、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诸佛功德,阿弥陀佛一佛、全体具足;如帝网珠,千珠摄于一珠,一珠遍于千珠,举一全收,无欠无余。

凡夫着我,总是在一不及多的数目字上转,那晓得‘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一即一切,一摄一切,故礼一佛即礼多佛,一多不二。

若久修大士:缘境不妨宽广,境愈宽而心愈专一。若初心末学,缘境若宽,则心识纷散,而障深慧浅,或致起诸魔事,故我佛世尊及历代诸祖,皆令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者,此也。待其念佛得证三昧,则百千法门,无量妙义,咸皆具足。古人谓:‘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身到含元殿,不须问长安’,可谓最善形容者矣。

专修念佛,一门深入,才能到‘含元殿’,才可谓‘浴百川’。

至于止恶修善,刻实检察,虽莫善于功过格;然使心不主于诚敬,纵日记功记过,亦是虚文。

阅云栖大师自知录序,知有‘太微仙君功过格’。若欲检察善恶功过,宜依云栖莲池大师‘自知录’。此书,最近明伦有印送。

若约予所见:但当主敬存诚,于二六时中,不便有一念虚浮怠忽之相;及与世人酬酢,唯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一切处,恶念自无从而起。倘或宿习所使,偶尔忽生,而诚敬忠恕在怀,自能念起即觉,觉之即,决不至发生滋长,举三业而随之矣。

祖师之意:只要常存诚敬,忠恕在怀,其止恶修善之功用,当胜过记功适格耳。

小人之所以伪为善而实为恶者,意谓人不我知。不知其不知者,但止世间凡夫耳;若得道圣人,固了了悉知:而天人、鬼神,虽未得道,以报得他心通,亦了了悉知;况声闻、缘觉、菩萨、诸佛,他心道眼,圆见三世,如视诸掌者乎?欲无知者,唯己不知则可耳:己若自知,则天地鬼神佛菩萨等,无不悉知之而悉见之矣。若知此义,虽暗室屋漏之中,不敢怠忽。人所不知之地,不敢萌恶,以天地鬼神诸佛菩萨共知;纵不知惭愧者,如此亦当惭傀无地矣,况真修实践之士哉!故欲寡其过,先须从畏此诸圣凡悉知悉见起,见先哲于羹墙,慎独知于衾影,犹是约世间情见而浅近言之;

‘见先哲于羹墙’: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舜坐则见尧于墙,食则见尧于羹’。(后汉书卷六三)

‘慎独知于衾影’:大学曰:‘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宋史、蔡元定传:贻书训诸子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勿以吾得罪故遂懈’。(宋史卷四三四)

实则我心与十方法界,观体吻合。由我迷故,其知局在于一身,彼十方法界圣人,彻证自心本具之法界藏心,凡法界中一切有情举心动念,无不亲知亲见。何以故?以同禀真如,自他无二故。若知此义,自能战兢惕厉,主敬存诚;初则勉力息妄,久则无妄可得矣。(恶念原属妄想,若不觉照,便成实恶;倘能觉照,则妄想灭而真心现矣。)

古德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若能时时觉照,妄念自息,而真心显现矣。如何觉照?妄想起时,猛念一声佛号;或观妄想起处,了不可得,诸妄自灭。

复高邵麟居士书三

世之修持求了生死者、多矣;然每每以已愚见,测度如来不思议大法,遂致北辕适越,不能了脱。今生尚无正见,况来生乎!万一复得人身,而被今生所修之痴福所迷,安望其更加精进以求出离也耶?

彻底道破一般修行者的病根!

佛说一切大小权实法门,皆须仗己功力,断惑证真,方出生死。若惑业有一丝毫,生死决定难出:是以从生至生,从劫至劫,展转修持;或有力量充足,直进不退,即能了脱者。多皆旋觉忽迷,暂进久退,经尘点劫,不能出离;所以尔我今日尚为凡夫,皆坐不知如来普被三根、至极圆顿之净土法门故也。

纵然知有净土法门,如果信不真、愿不切、行不力,也是不能当生解脱。世有几人能像印光祖师勇猛精进,当生成就?然而、‘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欺而退屈’,我们得赶快努力修学。‘有志者,事竟成’。

佛愍众生无力断惑,难了生死,故特开一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横超法门:无论断惑与否,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此是正行),及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此是助行),无一不得生者。即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若心识不迷,闻善知识教以念佛求生西方,若念十声,或止一声,当下命终,亦得往生(此在十六观经下品下生章,系金口诚言)。既往生已,即已高预海会,永出轮回,渐次进修,以圆佛果。若此逆恶罪人,不闻此不思议法,经尘点劫,难出地狱;饿鬼畜生尚难得,况欲得人身而修行了生死耶?

据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章:五逆十恶的大罪人,只要临终之时心识不迷,遇善知识教以念佛,决定得生。这是世尊金口所说,理应深信。但难在‘心识不迷﹂耳!别说造五逆十恶的重罪, 就是普通常人,到临终时,多是糊里糊涂,心迷识乱,纵有善知识致之,亦未必能念,况善知识难遇乎!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决定,则己之信愿行,方能感佛;佛之誓愿,方能摄受。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轮回矣!

有这么坚定的志向,决定‘万修万人去’。

三皈五戒,为入佛法之初门。修余法门,皆须依此而入,况即生了脱之至简至易、至圆至顿之不思议法门耶?不省三业,不持五戒,即无复得人身之分,况欲得莲华化生、具足相好光明之身耶?

学佛先从做人起;三皈五戒,就是做人的根本,所以修净业者,必须受持三皈五戒,如观经三福中说。

汝日暮途远,宜从径直之法,且专门读诵净土三经及普贤行愿品,研究净土诸经注疏。若诸语录、金刚、法华,且先置之度外。以事宜急先,心无二用故也。

老年人,宜先储备往生资粮,所谓‘急先务’也。

至于寡过一事,实为儒佛切要工夫。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使人谓其欲寡其过而未能。此实在意地上用功,非身口动辄有过也。

蘧伯玉,名裘。孔子弟子。见论语卫灵公。

在家居士,日与常人酬酢,固宜刻刻堤防,否则不但意业不净,即身口亦或污秽不净。欲其自他兼利,莫过于多识前言往行,以存龟鉴。安士全书,实为古今第一融通儒佛心法、详示因果报为、及修持方法之导俗奇书,宜常翻阅,庶无疑不释、无行不谨矣。

‘安士全书’:清初.周梦颜着。周梦颜,一名思仁,号安士。昆山诸生也。博通经藏,深信净土法门,自号怀西居士。尝以众生造无量罪,唯YIN杀二业,实居大半,因着戒YIN、戒杀二书,曰:欲海回狂,万善先资。又尝辑西归直指四卷。乾隆四年(西纪一七三九)正月,与家人诀云:‘将西归’。家人请以香汤沐浴,却之曰:‘我香汤沐浴久矣。’谈笑而逝。异香郁然满一室。年八十四。(净土圣贤录八)安士全书,即:阴骘文广义节录、万善先资、欲海回狂、西归直指。

法苑珠林,更加阔大:虽非甚深经典,然初心由浅及深,则无误会之失。若不先悉罪福因果,便拟直探第一义谛实相妙理,或恐见地不清,错认消息,则以迷为悟,求升反坠矣!

法苑珠林,参阅一九八页。

汝既专修净土,宜以莲池大师新定净土发愿文为主(省庵语录下卷,有此愿文注解,阅之自知其妙)。以彼愿文,事理周到,了无一义一法之渗漏。

所有净土发愿文中,印祖最推崇莲池大师着的‘西方发愿文’。于拟答某居士书中亦云:‘此文,词理周到,为古今冠’。

历观汝书,似是真实在心地上用功;然今之学者,每每专说假话,不修实行,意拟沽名邀誉以求体面,并非真实自省寡过而作是言也。此名自暴自弃,名大妄语,名不知惭槐!若非此等,则为圣贤之徒;若带此气,则是下流垃,乃法之罪人,佛之逆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直心直行,方与佛合。

今时‘说假话’者、多矣!安得 印祖之当头一棒、脑后一槌以警之!呜呼!

又、自既修持净业,(谓改过迁善及念佛,即生即愿往生西方。)亦当教一切相识者,亦修净业。宜依龙舒净土文普劝门,令其随分随力,种此不思议善根。然既欲教人,须由亲及疏。妻妾子女,忍不令得此利益乎?

处处不忘利人,菩萨道,应当如是。

汝专求往生,晨朝十念外,凡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着衣吃饭、屙屎放尿,一切时、一切处,皆当以六宇洪名,置之心口之间。但于如法时处,声默随宜;若大小便、睡眠,则只许默念,切勿出声;默则功德齐等,声则不恭;睡则又加伤气,不可不知。

这类文字,钞中多有,读者或致厌繁,似不必再抄了。惟笔者觉得‘一番提起一番新’,真是百读不厌;以多读此类文字,尤感  印祖之彻底悲心也!

须知:西方极乐世界,其说凡夫不能到,即小乘圣人亦不能到,以彼系大乘不思议境界故也。小圣回心向大即能到。凡夫若无信愿感佛,纵修其余一切胜行,并持名胜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愿最为要紧。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千佛出世不易之铁案也!能信得及,许汝西方有分。

往生论云:‘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谓极乐净土是大乘不思议境界;所以彼净土中,无女人,亦无五根不具者。

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接手书,如居士近来修持亲切,自讼、寡过,希圣希贤,非徒博一修行之虚名而已,欣喜无量!

自讼:犹自责也。论语、公冶长:‘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集注:‘内自讼者:口不言而心自咎也。’

寡过:少过失也。论语、宪问:‘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博一修行之处名;参阅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中‘邪、正、真、伪’等义,可知自己是否有患‘博名’之痛。

夫欲学佛祖了生死,须从惭愧、忏悔、止恶、修善而来(惭愧忏悔止恶修善,即自讼寡过,克己复礼。若能自讼,自然寡过:寡过,即克己之实行:既能克己,自然复礼矣。)

惭愧:涅盘经云:‘佛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梵行品)

忏悔:资持记云:‘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云:取其义意,谓不造新。忏、谓止断未来非,悔、谓耻心于往犯’。

克己复礼: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约束自己,使一切行为返归于礼。集注:‘克尽己私,皆归于礼’。

持斋警策,意甚真切。但须脚踏宾地,尽力做去。否则便成妄语中妄语。知之匪艰,行之维艰。世间多少聪明人,皆以唯说不行,了此一生。徒入宝山,空手而归,可痛惜哉!可痛惜哉!

‘唯说不行’,学人之通病;笔者也是‘多少聪明人’之一,得趁此一生尚未全‘了’之时,既然亲到‘宝山’,急需伸出双手,捞足众‘宝’;腊月三十日到来,才不致‘空手而归’。愿与净业行人共勉之!

若夫妄念满腔,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由未真提正念故也。倘正念真切,则朋从于专注一境之正念矣。所谓:调御得法,即寇贼皆为赤子:调御失道,虽手足亦作怨家。

在凡夫地,谁无妄念?若念佛时,妄念纷起,古德所示对治之方,略录数则,以资学习:

莲池大师遗稿:‘问:此心放逸来久,虽以念佛摄持,暂得还失,如何保任?答:久反之地,非一战所可收功;惟在坚勇不退,直待心地开明,自然一得永得。’又曰:‘久乱之心,一时难定:念佛心不清,不必忧,只要工夫深耳。字字句句当心念。’

所谓‘字字句句当心念’,只依下文‘十念记数法’行之,自能息妄。

念佛百问:‘如何得除去杂念?(答):不消除得;但自抖擞精神,以此一念,全提在佛上,杂念即无。’

省庵大师曰:‘念佛休嫌妄想多,试观妄想起于何,无心收摄固成病,着意遣除亦是魔。救火抱薪添烈焰,开堤引水作长河。直须字字分明念,念极情忘有甚么?’

圆觉经云:‘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不至卒发;纵发、亦能顿起觉照,令其消灭。

起烦恼境,不一而足:举其甚者,唯财色与横逆数端而已。若知:无义之财,害甚毒蛇,则无临财苟得之烦恼。

佛视黄金如毒蛇,此故事,多人知之——略见‘法味’95。另有:贪爱黄金,死堕毒蛇事,见贤愚因缘经卷四、经律异相卷下。

与人方便,究竟总归自己前程,则无穷急患难求救,由惜财而不肯之烦恼。

色则纵对如花如玉之貌,常存若姊若妹之心:纵是娼妓,亦作是想,生怜悯心,生度脱心,则无见美色而动欲之烦恼。

夫妇相敬如宾,视妻妾为相济继祖之恩人,不敢当作彼此行乐之欲具,则无徇欲灭身及妻不能育、子不成立之烦恼。

子女从小教训,则无忤逆亲心、败坏门风之烦恼。

请参阅印祖嘉言录:九、论在家善信:甲、示伦常大教,乙、论家庭教育。(一九二~二0二)

至于横逆一端:须生怜悯心,悯彼无知,不与计较。又作自己前生曾恼害过彼,今因此故,遂还一宿债,生欢喜心,则无横逆报复之烦恼。

请参阅嘉言录:六、告注重因果(一0四~一三二)。

然、上来所说,乃俯顺初机。若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则无尽烦恼,悉化为大光明藏。譬如:刀以磨利:金以炼纯;莲因淤泥滋培,方得清净光洁。境无自性,损益在人。

我空:又曰:生空,人空。众生虽尽有心身,而是为五蕴之假合者,无‘常’‘一’之我体,故谓之我空。又云众生空。三藏法数十曰:‘我空,谓于五蕴法,强立主宰,名为我执。若推求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无自性,不见我体,是名我空’。

大光明藏:,经一曰:‘如来身者,即是无量光明之藏’。千手陀罗尼经曰:‘当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所照故’。

三业、四仪(四仪即行、住、坐、卧),常持颜渊之四勿;五戒、十善,必效曾氏之三省。

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篇)

三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

暗室虽无人见,而天地鬼神咸知。念始萌乎隐微,罪福判若天渊。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杨震四知’。

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又曰:‘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若能如是修者,将见举动皆善,恶无从生矣。

是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此实正心诚意之宏规;切勿请释氏琐屑,不若儒者之简捷也。

正心诚意: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如至而后意识,意识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佛法、三藏十二部,其理、高深洪博,其事、广大无涯;无法不包,无法不含。是博大精深,非‘琐屑’也。时人难得其门而入,不免望‘藏’兴叹耳!

若论念佛法门,唯以信、愿、行、三法为其宗要。三法具足,决定往生。若无真信切愿,纵有真行,亦不能生。况悠悠泛泛者哉!蕅益所谓: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三世不易之常谈,三根普被之妙道也。宜通身靠倒,庶亲证实益耳。

蕅益大师语,见弥陀要解。正宗分三科毕,续云:‘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信愿行三,十要中皆悉详示;而第一要,弥陀要解,五重玄义中,第三明宗,发挥三法,最为精详。其后、节节段段,皆有指示;宜细参阅,此不备书。

兹略引之:

此经以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以上明宗)

释别序云:‘复次、二有现在,劝信序也:世界名极祟,劝愿序也;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

信愿持名,一经要旨……如目足并运也(见前引)。

释‘应当发愿’云:‘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释闻名执持云:‘闻而信,信而愿,乃肯执持;不信不愿,与不闻等;虽为远因,不名闻慧。执持、则念念忆佛名号,故是思慧。’

释流通分云:‘信愿持名一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竖与一切法门浑同,横与一切法门迥异。既无问自说,谁堪倡募流通?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此经唯佛境界,唯佛佛可与流通耳。……初、劝信流通,二、劝愿流通,三、劝行流通。’

释已今当愿云:‘已愿已生,今愿今生,当愿当生,正显依信所发之愿无虚也。非信、不能发愿,非愿、信亦不生,故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又、愿者,信之券,行之枢,尤为要务。举愿、则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劝也。’

释五浊云:‘复次、只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转见浊为无量光,转烦恼浊为常寂光,转众生浊为莲花化生,转命浊为无量寿。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释难信之法云:‘信愿持名一行,不涉施为,圆转五浊,唯信乃入;非曰议所行境界。设非本师来入恶世示得菩提,以大智大悲,见此、行此、说此,众生何由禀此也哉!’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其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渍渍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

抑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往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

此是印祖彻底悲心,示此摄心念佛妙方,吾侪当如教奉行,以冀亲证实益也。——次说记数之法: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案照此法,发恒常心,努力用功,不达目的,决不懈退。此是祖师经验之谈,宜深信而力行之。

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

时人往往以为念佛容易;实则、一句佛号,人人会念,容易也:若要把一句佛号念好,念到一心不乱,则不容易。所谓:‘三岁孩儿也会念,八十老翁未必念得好(谓得一心)’。

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

蕅祖曰:‘大藏教中,匪夷所思事理甚多;虽不即解,亦应仰信,不可辄生诽谤也。寄语来哲,特宜慎此。’(地持菩萨戒本笺要、释第二十七、不信深法戒。)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

如果要有念珠才会念佛的人,必须学习不用念珠念佛,即以十念记数法行之。因为、人至临命终时,手不会拿念珠。

居士以年将半百,身系樊笼,素未参寻知识;倘欲即生了脱,但当专主净土一门。金刚、法华,且先置之度外。待净土大通、一心已得后,再行研究,不晚也。若此刻便即从事,恐智力不给,得彼失此,一法末精,二利咸失耳。

万事莫于生死急,生死大事,如先办之,急务也。其余一切不妨从缓。

拣魔辨异录,系禅宗,深通教理者尚不易知,况居士乎?

拣魔辨异录:八卷。卍续藏第一一四册。清世宗雍正帝着,题名‘御制拣魔辨异录’。

临济宗,至明末清初,密云圆悟门下,有三峰法藏者,尝提‘智证传’,乃阐纲宗;诸方惊疑,谤议竞起。圆悟作书诫之,藏亦复书答辩,又作‘五宗原’,立异说。圆悟作‘辟妄救’略说,一再辟之。法藏之弟子潭吉宏忍,复作‘五宗救’,再主张师说。后、世宗雍正帝斥藏忍所言为‘魔说’,将‘五宗救’逐条驳正,是为‘拣魔辨异录’。书中,称三峰藏曰‘魔藏’,潭吉忍曰‘魔忍’。故此‘魔’是指法藏、宏忍,非通常所说之‘四魔’等也。

凡禅宗典章,概勿研究。以禅宗意在言外,若按文解义,则错会佛法,以善因而招恶果。

宋之大慧杲禅师,所以把‘碧岩录’付之祝融者,恐世人错会,致招恶果,故也。

释氏稽古略:乃记事之书,而以禅宗为主。凡属此种言句,皆当置之勿究可也。

释氏稽古略:四卷。大正藏第四十九册,卍续藏第一三二册、一三三册。元、觉岸编集。书是编年体,记释氏历史,多依‘释氏通鉴’,亦引‘佛祖历代通载’。为使释子稍通世史,历朝兴废盛衰,亦列入之。

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灭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灭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全无恭敬,虽种远因,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凡见一切信心人,皆须以此意告之。此系从初心至究竟之决定实义,若当作腐僧迂谈,便为自暴自弃,岂特孤负印光,实为孤负自己也已!

祖师慈悲,一再提示学佛必须恭敬,我等如仍春风马耳,孤负自己甚矣!

与陈锡周居士书

这一篇,是念佛法门的纲要,必须细读。

如来出世,说法度生,原欲一切众生直下了生脱死、亲证无上觉道而已。

参阅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可知此义。

但以众生根机不等,不能究竟畅佛本怀:只得随顺机宜循循善诱。大根则称性直谈,为说佛乘,令其即生圆证佛果,如:华严经之善财,法华经之龙女等。

华严善财:见八十华严第六十卷至第八十卷——入法界品第三十九;四十华严卷四至四十。

善财童子于福城东,遇文殊师利而发菩提心,从此渐次南行,历参五十三位善知识,最后参普贤菩萨,而入法界。

法华龙女:见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文殊入海弘经,龙女以宝珠献佛,即于南方燕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

次则为说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令其渐次修习,渐次证果。

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说一佛乘,乃畅本怀;众生根钝,无已,乃方便说三,令得渐次证入也。

又其次、则为说五戒、十善,令其不堕恶道,受人天身,渐种善根,随其所种善根大小,将来于三乘法中,随宿善力,发诸现行,或依菩萨乘,修六度万行,而得亲证法身;或依缘觉、声闻乘,悟十二因缘及四谛法,而得断惑证真。

令修五戒十善,令其不堕恶道,更是方便中之方便,还是要修出世三乘,断见思惑,证偏真涅盘,虽是‘化城’,已胜人天多多,何况将来决趣‘宝所’。

此诸法门,虽则大小不同,顿渐各异;然一一皆须自己修习力深,断惑证真,方可超出轮回,了生脱死。

是谓依自力修行,竖出三界,难行道。

若三界内见思二惑丝毫未尽,则生死根本未能斩断,纵令定慧力深,依旧无由解脱。如三果圣人,尚生五不还天,经许多劫,方证四果。若证四果,则生死根本断尽无余。

见思二惑: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详见四教仪集注卷四。

断见惑,证初果须陀洹:断欲界九品思惑中前六品,证二果斯陀含;断欲界思或九品尽,证三果阿那含,生五不还天;断三界九地八十一品思惑尽,证四果阿罗汉。

五不还天:色界十八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一无云,二福生,三广果,凡夫所居;四无想,外道修无想定者生此。五无烦,六;无热,七善见,人善现,九色究竟,是谓五不还天,三果圣人所居,亦名五净居天。

无烦天,寿命一千大劫;无热,二千大劫;善见,四干大劫;善现,八千大劫;色究竟,一万六千大劫:故云‘经许多劫’。

然只是小果声闻;尚须回己所证小果,趣向如来大道,于十方世界,乘愿受生,广行六度万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随己功行深浅,或渐、或顿,以次证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诸位。至等觉已,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便入妙觉位而成佛矣。

圆教初住,即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法身、般若、解脱):从此历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觉,而破四十一品无明:妙觉、则破四十二品无明尽,三德圆证,而成究竟佛果。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法门,虽则无量无边,其证入地位,毕竟不能超越于此。

约教而论断证,总不出此。细读天台四教仪、教观纲宗,可知。

虽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最为圆顿直捷;然见性成佛,乃约本有法身,不涉凡圣因果修证而论。若依修证地位而言,亦与教家了无异趣。

古德有谓:宗门之开悟——明心见性,与教下之大开圆解同。则开悟之后,仍须依解起行——水边林下长养圣胎,故其修证则与教下无异。

而末世之中,人根陋劣,知识鲜少,悟者尚难其人,何况实证?

今之习禅者,多在宗门语录、公案上打转:而又缺乏古时禅林之大冶洪炉可资锻炼,所以成就者希。

如来知诸众生、唯仗自力了脱之难,故于一切法门之外,特开念佛求生净土一门;但能信愿真切,即五逆十恶极重罪人,临命终时,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以念佛,若能念佛十声,或止数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况彼修行世善,不作诸恶者乎?

观经云:‘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于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若是精修梵行,禅定力深,则往生品位更高,见佛闻法最速。即大彻大悟,断惑证真之人,亦须回向往生,以期圆证法身,速成佛果。

所以华严会上,最后、普贤菩萨,说十大愿王,导华藏海众,同生极乐也。

其余法门,小法则大根不须修,大法则小根不能修。唯兹净土一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五逆、十恶、阿鼻种性,亦可预入其中。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欲即生了生脱死,便绝无企望矣!

经云:末世亿亿人修行,罕一成道;惟依念佛,可得度脱。可知、末世众生,若无念佛法门,焉能出苦!

然此法门如是广大,而其修法又极简易,由此之故,非宿有净土善根者,便难谛信无疑。

今时有不信此念佛法门者,就是没有净土善根的人。

不但凡夫不信,二乘犹多疑之:不但二乘不信,权位菩萨犹或疑之;唯大乘深位菩萨,方能彻底了当,谛信无疑。

蕅益大师曰:‘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弥陀要解)

能于此法深生信心,虽是具缚凡夫,其种性已超二乘之上。喻如太子堕地,贵压群臣:虽其才德未立,而仗王力故,感如此报。修净土人,亦复如是。由以信愿持佛名号,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觉海,故得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太子堕地,贵压群臣’,谓刚出生的太子,其尊贵已超过群臣。

欲说净土修法,若不略陈诸法仗自力了脱之难,此法仗佛力往生之易,则不是疑法,便是疑自。

慈云忏主撰‘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的决疑门中,明三种疑:一、疑师,二、疑法,三、疑自。欲明疑法、疑自之义,请阅决疑门便知。见净土十要。

若有丝毫疑心,则因疑成障,莫道不修,修亦不得究竟实益也。

慈云忏主云:‘疑为信障,世间小善尚不能成,况菩提大道乎?’

由是言之,信之一法,可不急急讲求,以期深造其极乎哉。

‘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五根五力,信为第一:七圣法财,信亦第一;‘无信不足启愿’;宜急讲求,以造其极!

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八苦之义,大体可知:兹录省庵大师八苦诗,读此诗,同时可以体会到:娑婆之极苦,极乐之至乐。

八苦诗  生苦

业风吹识入胞胎  狱户深藏实可哀

每遇饥虚倒悬下  频惊粗食压山来

声闻到此心犹昧  菩萨于中慧未开

誓割爱缘生极乐  华中产取玉婴孩

老苦

万事输人已退藏  形骸自愧少康庄

朱颜一去杳无迹  华发新来渐有霜

流泪暗思童稚乐  见人空话壮年强

宁知净土春长在  不使身心昼夜忙

病苦

四大因时偶暂乖  此身无计可安排

残灯留影不成梦  夜雨滴愁空满街

自昔欢娱何处去  只今苦痛有谁怀

岂知极乐清虚体  自在游行白玉阶

死苦

识神将尽忽无常  四大分离难主张

脱壳生龟真痛绝  落汤螃蟹漫慞惶

甘心狱户为囚侣  束手幽关事鬼王

何似华开亲见佛  无生无灭寿难量

爱别离苦

生离死别最堪伤  每语令人欲断肠

虞氏帐中辞项羽  明妃马上谢君王

泪深江海犹嫌浅  恨远乾坤未是长

诸上善人俱会处  愿教旷劫莫分张

怨憎会苦

苦事人情皆欲避  谁知夙业自相招

有钱难买阎翁赦  无计能求狱卒饶

兵败张巡思作鬼  身亡萧氏愿为猫

何时得预莲池会  积劫冤仇好共消

求不得苦

穷达由来有夙因  转生希望转因循

扬帆屡见沉舟客  挂榜偏伤落第人

毕世耕耘难果腹  频年纺织尚悬鹑

乐邦衣食天然好  不用区区更苦辛

五阴炽盛苦

逼迫身心苦事多  哀声无地可号呼

肝肠断处情难断  血泪枯时恨未枯

临海廿年持使节  过关一夜白头颅

何当净土修禅观  寂照同时离有无

——见省庵大师语录卷下。

此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丐,各皆有之。

前七种,是过去世所感之果,谛思自知,不须详说,说则太费笔墨。

第八、五阴炽盛苦,乃现在起心动念,及动作云为,乃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莫能解脱。五阴者,即:色、受、想、行、识也。色、即所感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即触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法,于六尘境,起:惑、造业,如火炽然,不能止息故名炽盛也。

五阴盛苦,较难了解。道源老法师,在‘佛堂讲话’中,有很好的解释,浅显易懂。兹照录如下:

“第八‘五阴炽盛苦’:‘五阴’是色、受、想、行、识。‘色阴’是身,‘受想行识’四阴是心,简单讲一句,这是身心之苦。我对于此苦,另有一种很浅显的解释,叫做‘健康苦’。世上的人,大多不知道有苦,若对他说‘生苦’,他说生时我不知道。若对他说‘老苦’,他说我现在还没老。若对他说‘病苦’,他说我从来没有害过病。若对他说‘死苦’,他说死还未到。若对他说‘爱别离苦’,他说我的家眷团聚没有别离。若对他说‘怨憎会苦’,他说我没有怨恨憎恶的人。若对他说‘求不得苦’,他说戎凡事都很如意。如此说来,这种人就没有苦了吗?有的,有的是‘五阴炽盛苦’。我们试看,现在社会上的凶杀案、抢盗案、奸YIN案,真是太多了!为什么有这种案件发生呢?因为有一般人的身心太健康了。他们受了心理上的支配,生理上的冲动,坐卧不安,无事生非,所以馋造出许多杀盗YIN的罪业来。他们的身心不能安宁,好像给火烧着似的,故曰:‘五阴炽盛苦’。”

又、阴者,盖覆义,音义与荫同。由此五法,盖覆真性,不能显现;如浓云蔽日,虽杲日光辉,了无所损;而由云蔽故,不蒙其照。凡夫未断惑业,被此五法障蔽,性天慧日,不能显现,亦复如是。

此释“阴”义。旧译作五阴。亦译作‘五众’,如法华经譬喻品‘五众之生灭’,此五众即五阴。新译作五蕴,般若心经‘照见五蕴皆空’。除、盖覆义。蕴、积聚义。若二义合释,则更为明显:由积聚五法,盖覆其性,致令其性埋没于五蕴山中;正所谓:‘五蕴身中有真佛,无奈人人不自识’!

此第八苦,乃一切诸苦之本。修道之人,禅定力深,于六尘境界,了无执着,不起憎爱,从此加功用行,进证无生,则惑业净尽,斩断生死根本矣。

金刚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无所住、即无执着。若能如是,则生死可了。

然此功夫,大不容易,末世之中,得者实难。故须专修净业,求生极乐,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则莲花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等虚空,身无灾变,老、病、死等,名尚不闻,况有其实?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皆演法音,随己根性,由闻而证;亲尚了不可得,何况有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皆七宝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则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乐。至于身则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离当处,便能于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虽说世谛语言,皆契实相妙理,无五阴炽盛之苦,享身心寂灭之乐;故经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也。

圆瑛法师曰:‘以娑婆之极苦,对彼西方极乐,二土较量,令知胜劣,而生欣厌。如八苦者,则:彼国众生,但受莲华化生之乐,而无胎狱生苦:但受相好具足之乐,而无衰朽老苦:但受自在宴安之乐,而无痛患病苦:但受寿命无量之乐,而无分段死苦:但受海会相聚之乐,而无爱别离苦:但受上善俱会之乐,而无怨憎会苦:但受所欲如意之乐,而无求不得苦:但受观照蕴空之乐,而无五阴炽盛之苦。二土对较,苦乐悬殊,净秽自分,取舍宜定。’(见阿弥陀经讲义)

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莫能喻。深信佛言,了无疑惑,方名真信。

中峰大师曰:‘净土之为教:仰承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力,摄取十方一切众生,凡具信心者,皆得往生。信者:信有西方净土;信有阿弥陀佛摄取众生之事;我等众生,信有往生之分……如是信者,是为真信。’(见三时系念佛事)‘信’义,净宗典籍皆有说明,弥陀要解明宗中,详明信愿行义,宜参阅。

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见,妄生猜度,谓:净土种种不思议胜妙庄严,皆属寓言,譬喻心法,非有实境。若有此种邪知谬见,便失往生净土实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

今时的邪知谬见更多了!不便一一细述。但总不出以凡情测圣境耳。

既知娑婆是苦,极乐是乐,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娑婆世界,一切众生,于逆顺境,起贪嗔痴,造杀盗YIN,秽污本有妙觉明心,乃无底之厕坑。既造恶业,必受恶报,久经长劫,轮回六道,乃不赦之牢狱。阿弥陀佛,于往劫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求接引,佛亦无可奈何!倘志心称名,誓求出离娑婆者,无一不蒙垂慈摄受也。阿弥陀佛有大势力,能拔娑婆无底厕坑、不赦牢狱之人,直下出离其中,悉皆安置于极乐本有家乡,令其入佛境界,同佛受用也。

明净秽而令生欣厌,求生西方之愿,才能真切,故以厕坑、 牢狱譬此土,必须急求出离。

‘有一愿’,即第十八愿。文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佛度有缘人,无缘不能度。不求生者,如能强度,则世间众生早已度尽矣。故云:‘众生不求接引,佛亦无可奈何’!

‘安置于极乐本有家乡’:古人有偈云:‘引开大路透西方,西方本是我家乡,家乡望子回心转,转见初生一老娘’。以‘老娘’喻接引导师。又有偈云:‘西方步步踏莲华,指路开门谢释迦,三复叮咛无别嘱,一心念佛早归家’。皆以西方极乐为本有家乡,至为亲切,我等皆是‘穷子’,人已舍‘父’逃逝矣!

欲生西方,最初须有真信切愿;若无真信切愿,纵有修行,不能与佛感应道交,只得人天福报,及作未来得度之因而已。若信愿具足,则万不漏一;永明所谓‘万修万人去’者,指信愿具足者言也。

永明禅师禅净四料简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明信愿竟。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道源长老云:‘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端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我们在这两句话中,就可以知道,西方得生或不得生,但看有没有信愿。换句话说,只要有信有愿,无论念佛多少,西方一定得生。足见信愿二字,是何等重要了!’(佛堂讲话一)

言念佛正行者:各随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执一法。如其身无事累,因当从朝至暮,从暮至朝,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大小便利,一切时,一切处,令此一句洪名圣号,不离心口。

六字洪名,不离心口;净业行人,应当如是。

若盥漱清净,衣冠整齐,及地方清洁,则或声或默,皆无不可。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时,及至秽污不洁之处,只可默念,不宜出声。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便不恭敬。勿谓此等时处念不得佛,须知此等时处,出不得声耳。又、睡若出声,非唯不恭,且致伤气,不可不知。

以上指示日常念佛,下文开示早晚定课。

虽则长时念佛,无有间断;须于晨朝向佛礼拜毕,先念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毕,即念赞佛偈——即阿弥陀佛身金色偈,念倡毕,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随即但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或一千声,或五百声,当围绕念,若不便绕,或跪、或坐、或立、皆可。念至将毕,归位,跪念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称,然后念净土文,发愿回向往生。

‘净土文’,通常是指朝暮课诵中‘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乃至‘广度众生,满菩提愿’文,是宋、慈云忏主作。全文一六四字。

念净土文者,令依文义而发心也。若心不依文而发,则成徒设虚文,不得实益矣。

念回向偈等,皆当依文发心,才能得益。

净土文毕,念三皈依,礼拜而退。

一堂功课,至此结束。

此为朝时功课。暮亦如之。

修净土者,早晚功课皆当如是。从发心日起,尽此一生,不令间断。

若欲多多礼拜者,或在念佛归位之时,则礼若干拜佛外,九称菩萨,即作九礼,礼毕,即发愿回向。或在功课念毕礼拜,随己之便,皆无不可。但须恳切至诚,不可潦草粗率。蒲团不可过高,高则便不恭敬。

礼佛须五体投地,所谓‘拜如山倒,起似云升’。

此下为最忙的人示十念法:

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瑕,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即念小净土文,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偈,念毕,礼佛三拜而退。若无佛,即向西问讯。

‘小净土文’,谅即指前文所说之净土文;以朝暮课诵本中,此文之后,有‘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偈,故云‘但念’。

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门,乃宋、慈云忏主,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

慈云忏主:法号遵式,字知白。台州宁海叶氏子。深通台教。常修忏法,积劳呕血,感观音而疾愈。临终念佛坐脱,时年六十有九。师生于宋太祖乾德二年(九六四),寂于宋仁宗明道元年(西纪一0三二)。事迹详见净土圣贤录卷三。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

借气摄心,既有大益,极忙人固可行,就是通常修净业者,亦不妨依行之。

极闲极忙,既各有法;则半闲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间,而为修持法则也。

依此法则,订定早晚功课;平时,则忆念佛号,勿令忘失;久而久之,自能心佛打成一片。

又、念佛之人,必须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过愆。知过必改,见义必为,方与佛合。如是之人,决定往生。若不如是,则与佛相反,决难感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方与佛合。

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难往生。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而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

弘一大师‘净宗问辨’中明念佛人现生利益,有:瞽目重明,沉痾顿愈,冤鬼不侵,危难得免等。(见弘一大师讲演录)

此念佛法门,一代时教大乘经典,尽皆赞扬。小乘经中,绝不提起。有不通教理者,斥为小乘,乃无知邪说,不可听从。

一、小乘教典中,不说他方佛土;二、往生极乐,必须发菩提心:故知净土法门,决非小乘。

又、乩坛所说,多属灵鬼依托当人之智识而作,若说世间道理,则是者尚多;若说佛法,则非己所知,妄造谣言。如金刚经直解后,所咐之‘先天古佛’宝号,乃灭人慧命,瞎人正眼,极恶无比之魔话。以此施人,罪过无量矣!

印祖文钞续编、复江景春居士书曰:‘扶乩,乃灵鬼作用。其言某佛、某菩萨、某仙,皆假冒其名。真仙,或偶尔应机,恐千百不得其一,况佛菩萨乎?’

——与陈锡周居士书竟

(附)关于小净土文的字数问题

笔者在前面二七七页‘读印光大师文钞记’中,曾提及慈云忏主所作的净土文的字数:‘全文一六四字’;后来有人问:据今时流通的‘课诵本’,只有一五六字。‘一六四字’,是否错误?

据当今流通课诵本中的‘一心皈命’净土文,实是一五六’;字,没错。笔者的‘一六四字’,是据台湾光复前的瑞成版课诵本算的,也没错。为啥会多八个字呢?因为末后‘广度众生满菩提愿’两句是‘重句’读的,即:‘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后面还有‘愿生西方净土中’的四句偈,才接‘十方三世一切佛’等三句。从前狮山元光寺的晚课都是这样念的。

查‘禅门日诵’(俗称‘大课诵本’)的净土文,与四十年前瑞成版课诵本全同,瑞成本可能是依‘禅门日诵’。而云栖‘诸经日诵’亦同,仅略去‘愿生西方’偈而已。

今时的课诵本,可能是据‘灵岩山寺念诵仪规’,以仪规中‘广度’二句不重读,即接‘十方三世’三句。再查慈云忏主原本,亦只‘一五六字’。

与心愿居士书(代友人作)

‘心愿’、应是法名。书中发挥心愿之义,令其顾名思义,解行并进也。

心者、一身之主,万法之宗。顺之则速成菩提,逆之则永沉生死。

‘顺’谓背尘合觉,‘逆’谓‘背觉合尘’。

一切众生,遂背本心,随逐妄境,起贪填痴,造杀盗YIN,轮回于大道之中,汩没于三界之内,久经长劫,莫能出离。

‘本心’、即本具真心,自性清净心。随逐妄境等,即起或、造业、受诸苦报。此明从无始来,背觉合尘。以下明从今学佛,背尘合觉。

汝既发心归依三宝,为佛弟子,须发菩萨四宏誓愿,自利利他。四宏誓愿者,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也。须知:此四宏誓愿,乃三世一切诸佛誓愿之本:汝于日用举心动念,须令与此相合:若与合者,扩充令其圆满;若不合者,断除令其净尽。

四宏誓愿,稍懂佛法者,多能背诵:但日用则罕能相合。解脱道论云:‘诸有作为,必先观察:吾斯行者,为于净戒有违犯否?为于善法有亏损否?为于他人有损害否?为于自心有不净否?如斯观察,诸过皆无,然后加行,行令究竟。设异此者,即制止心身,令不复为。’若能时时如此用心,庶几近于四宏誓愿。

然欲利他,先须自利;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使彼生死众生?譬如溺于海者,不能救海中沉溺之人。

大智度论曰:‘……自不能度,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坏败,欲度他人,反自没水!又如少汤投大冰池,虽消少处,反更成冰。’(卷二九)

如来所说了生死法,无量无边;唯净土一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若欲即生了办,舍此末由。

净土法门,是‘当生成就之佛法’,急须进修,切勿错过。亲到宝山空回手,一失人身万劫难!

所谓净土者:即生信、发愿、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果能信愿真切,一心念佛,至临命终时,决定蒙佛接引往生彼国。既得往生,则俯谢凡质,高预圣流,见佛闻法,证无生忍;神通、智慧,不可思议。然后乘本愿轮,回入娑婆,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如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普令一切众生,同出生死,同成佛道,方可圆证自己本具之妙真如心:方可究竟契合菩萨四宏誓愿,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也已。

普贤行愿偈曰:‘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心愿之义,如是,如是。若能顾名思议,身体力行,可谓超格丈夫,火里莲华,如来真子,大士嫡孙矣,勉之,勉之!

优婆塞戒经云:‘出家菩萨立如是愿,是不为难;在家菩萨,立如是愿,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与卫锦洲居士书(因邻火延烧,物、屋一空,其妻惊骇病故,遂心神迷闷,如醉、如狂)

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难免遭遇逆境。熟读此篇,心地释然。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其可怖畏!’

见法华经卷二、譬喻品第三、偈颂中。

天之所以成就人者,有苦、有乐,有逆、有顺,有祸、有福,本无一定,唯在当人具通方眼,善体天心,则无苦非乐,无逆非顺,无祸非福矣。是以君子乐天知命,上不怨天,下不尤人,随遇而安,无往而不自在逍遥也。

乐天知命:谓顺应天命而自乐也。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疏:顺天施化,是欢乐于天;识物始终,是自知性命;任自然之理,故不忧也。(中文大辞典)

不怨天不尤人:谓不怀恨于天,不责怪于人也。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注:君子不用于世,而不怨天;人不知己,亦不尤人。

所以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者、现在也。行者、优游自得之意。富则周济贫穷,贵则致君泽民。尽其富贵之分,是之谓‘素富贵行乎富贵’也。)

素贫贱行乎贫贱,(若家无余财,身未出仕,则守乎贫贱之节,不敢妄为。)

素夷狄行乎夷狄,(若尽忠被谗,贬之远方,如云、贵、两广、黑龙江等,则心平气和,不怨君上,不恨谗人,若自己就是彼地之人一样。)

素患难行乎患难。(或者不但远贬,且加之以刑,轻则楚打监牢,重则斩首分尸,或至灭门,仍然不怨君上、不恨奸党,若自己应该如此一样。人与之患难,尚然如是,何况天降之患难,岂有怨恨者乎?如是之人,则人爱之,天护之,或在此生,或在后世,或在子孙,决定有无穷之福报,以酬其德矣。)

此‘素富贵’等四句,出‘中庸’。兹录原文如下: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中庸新解,释曰:

‘素、是‘现在’的意思。君子做人,在怎样的地位,就怎样法,不希望做地位以外的事。在富贵的地位,就照富贵的地位去做人;在贫贱的地位,就照贫贱的地位去做人:就是在夷狭的地位,也就照夷狭的地位去做人;在患难的地位,也照患难的地位去做人。君子不论在什么地位,都是随遇而安,悠然自得,不作非分之望,所以能“无入而不自得焉”。’

居士虽有好善之资,未明儒佛至理,以故一遇逆境,便发狂乱耳。

凡夫总是‘心随境转’,所以碰到逆境,难免发狂。楞严经说:‘若能转物,即同如来’矣。

今谕之曰:世间最博厚高明者,莫过天地日月;而日中则昃,月盈则食,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沧海变桑田,桑田成沧海。

沧海桑田:喻世事变遂之巨。神仙传:麻姑谓王方平曰:‘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浅,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书言故事、地理类:‘山河改转,曰:沧海桑田。’精注雅俗故事读本、土、地舆:‘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中文大辞典五)

古今最道高德备者,莫过孔子,而且绝粮于陈,被围于匡;周游列国,卒无所遇;只有一子,年才五十,即便死亡;幸有一孙,得绵世系。

纲鉴一:‘壬子,(周敬王)三十一年(西纪前四八九),春,孔子自蔡如叶(楚邑),楚子(昭王)遣使来聘孔子。’纪:‘楚子闻孔子在陈蔡之间,使人聘孔子。陈蔡大夫谋曰:‘孔子用于楚,则陈蔡危矣!’相与发徒,围之于野,不得行,绝粮。使子贡至楚,楚子兴师迎孔子,然后得行。’

被围于匡:史记四七:‘(孔子)将适陈,过匡,颜刻为朴,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索隐:‘匡、宋邑也。’正义:琴操云:‘孔子到匡郭外,颜刻举策指匡穿垣曰:“往与阳货正从此入。”匡人闻其言,告君曰:“往者阳货今复来。”乃率众围孔子数日,乃和琴 而歌,音曲甚哀,有暴风击军士僵仆,于是匡人有知孔子圣人,自解也。’

史记:‘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生汲,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降此而下:颜渊短命,冉伯牛亦短命;子夏丧明,左邱明亦丧明。

颜回,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年二十九,发尽自。蚤死(年三十二)。(史记六七)

冉耕:字伯牛,孔子以为有德行。伯牛有恶疾,孔子往问之,自牖执其手,曰:“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史记六七)——案:史记缺载年岁,逝时几岁,无从查考。

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史记六七)

左丘明:春秋、鲁太史。孔子作春秋,左丘明述其意而作传,曰‘左氏春秋’。后人因其失明,称为‘盲左’。(人名辞典)

屈原沉江,(屈原尽忠被让,后以怀王被秦所留,不胜忧愤,而力无能为,五月五日,沈于汩罗江中。)

屈原:战国楚人。名平,号灵均。博闻强记,文辞雅丽,为后世词赋之祖。仕楚为三闾大夫。怀王重其才,靳尚辈,谮而疏之,乃作‘离骚’,冀王感悟。顷襄王时复用谗,谪原于江南,原作‘渔父’诸篇以见志,于五月五日,自沈汩罗而死。(人名辞典)

纲鉴一:秦伐楚,取八城,秦(昭襄)王乃遗楚(怀)王书曰:‘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楚王欲往,恐见欺:欲不枉,恐秦怒。昭睢(楚之族)屈平(字原)曰:‘毋行,而发兵守之耳。秦,虎狼也,有并诸侯之心,不可信也。’王稚子(名)子兰劝王行,王乃入秦,秦王令一将军诈为王,伏兵武关,劫之与西,遂留之。时楚太子横方质于齐,昭睢诈赴(告丧也。俗作讣)于齐,齐王归楚太子,楚人立之(是为顷襄王)。初,屈平为怀王左徒(官名。犹后左右拾遗)志洁行廉,明于治体,王甚任之。后以谗见疏……其后,子兰又谮之于顷襄王,王怒,迁之于江南,原遂怀石自投汩罗(江名。在今湖南省湘阴县北)以死。(时周赦王十六年(西纪前二九九)壬戈、五月五日。)

子路作醢。(临、音海,肉酱也。子路仕卫,卫蒯聩与其子辄争国,子路死于其难,遂被敌兵斩作肉酱。)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是心作佛:怎么作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定句佛号就是作佛,心里没有别的,只有佛号。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们心里想什么它就变什么,念什么它就变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去想它,没有了;我们去念它,也没有了,不是真的,全是幻相。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