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普贤行愿品略释愿海舟(5)
2014/9/4   热度:648
益西彭措堪布:普贤行愿品略释愿海舟(5) 庚二、不忘失菩提心愿 恒不忘失菩提心, 愿我在为成办自他二利而修行的过程中,永远不忘失菩提心。 菩提心犹如种子,能够生出一切佛法;菩提心犹如良田,能够长养一切众生的清净善法;犹如大地,成为一切世间的所依;犹如清净之水,能洗涤一切烦恼尘垢;犹如大风,周行世间无有障碍;犹如烈火,能无余烧尽一切邪见之薪。《大树紧那罗经》中说:「若能自发菩提心,又能劝他人发菩提心,则投生在何处,常能见佛,不远离诸佛。」净土宗的昙鸾大师说:「无上菩提心就是发愿成佛的心,愿作佛的心就是度化众生的心。发菩提心是进入佛道的要门,发心才能成佛,发心才会去度化众生。」若不发菩提心,省庵大师说:「纵经尘数劫,也依然在轮回中,虽有修行,也是枉费辛苦。」净宗十二祖彻悟禅师劝我们发菩提心说:「应该想一想,我有生死的痛苦,想脱离生死,一切众生也都处在生死之中,也需要出离。众生与我本来是同一体性,都是我们多生以来的父母,未来的诸佛。若只求自利,不愿普度他们,则于情理有亏,于心有所不安。所以为了解脱无始以来的恩爱牵缠,消除无始冤愆仇怨,忏除多劫的罪业障垢,积累成佛的大善根,远离修行的障碍违缘及二乘小果,应该发起大菩提心。」道绰法师在《安乐集》中云:“菩提心者,乃无上佛道之名也。若欲发心作佛者,此心广大,遍周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长远,尽未来际;此心普备,离二乘障,若能一发此心,倾无始生死有沦,所有功德回向菩提,皆能远诣佛果,无有失灭。”《菩提心论》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 菩提心有二种分类:一世俗菩提心,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又分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愿菩提心是发起为度化众生、为成佛果的誓愿。行菩提心是对度众生、成佛果的誓愿发起付诸实践的行动。这在《佛子行三十七颂》、《普贤上师言教》、《入菩萨行论》等中有详细具体的论述,敬请参阅。具体修法在密乘五加行中以精要窍诀汇集,极为扼要易修。 胜义菩提心是诸佛菩萨的智慧、众生的心性。修法上则中观般若法门、如来藏清净法门与华严等都是胜义菩提心的修法。密宗中则以直接的方便开发证悟此心性,所以大乘的法门,就是修习菩提心的法门,这也是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差别之所在。菩萨若忘失菩提心,则失坏大乘种姓,《华严经》中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所以菩萨发愿生生世世之中,菩提心念念增明,时刻不忘。 庚三、消除障碍愿 灭除障垢无有余, 灭除一切障碍垢染,令彼荡涤无余。 一切修行者之所以不能顺利无碍地修行成就,是因为无始以来在阿赖耶识中留下许多恶业种子习气,它将自性清净心障蔽染污。现在我们要修行开发性净明体真如妙心,这些多生累劫的罪业烦恼之恶势力绝不会善罢甘休,它们尽一切力量阻止修行者顺利成就。因此修行者在修行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障碍,如贪欲心炽盛、嗔恨心猛烈、愚痴心深厚、我慢心高大、邪见坚固等等。或自想断恶却好似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支配,行不由衷地大造特造十不善的恶业。正鼓足勇气修行时,却心烦意乱,魔障猖狂,重病蜂至,障缘涌来,信心退失,精进难发,这些障碍多得让人发怵,简直令人惊诧。所以很多修行人至此不知所措甚至一蹶不振,终止修行,深为惋惜哀叹。这些烦恼恶势力通常来说由这几部分组成:悭吝、毁禁、嗔恚、懈怠、散乱、愚痴、耽滞、退屈、怯劣、昧事,或归纳来说不出烦恼障与所知障。这些障碍,近障得到人天善趣的安乐,远障得到自利的声缘果位,尤其障碍得到成办自他二利的菩萨佛果。当我们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时,它们就幻变出各种形象来横加干扰,破坏摧毁,且隐蔽难防,修行者平日稍不谨慎即入此烦恼魔障,自己不能省察。现在既然知道烦恼敌军的组成体系,应该发动正义的忏悔军队,以所依、厌患、返回、现行四大得力将军,统领各部人马,一鼓作气地歼灭所有的恶业敌人。下面对四大将军及其本领特长作番介绍: “我乃‘所依’大将军,灭敌我有大本领,忏悔大军若要进,首当其冲我先锋。”所依大将军是忏悔军的先行军也是总先锋,是否能旗开得胜,得看它的本领。原来他搬来一切三宝的所依佛像,经书宝塔,还迎请了圆满十力四无畏的所有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尤其灭罪之王的金刚萨埵主尊作为一切海会的部主,他们都光临压阵,作为所依将军的强大后盾。加上他自己拥有清净信心与广大菩提心的两员虎将,因此它勇气十足,列阵待敌。 “我乃‘厌患’大将军,机智骁勇具大能,深入罪巢探敌情,提供情报我最行。”厌患大将军机智勇敢,不怕人情面子,深入敌军营垒中,逐一查访,把隐藏在黑暗深处的贪嗔痴慢疑以及三障、十障、二障个个都给纠出来,露形于所依大将军之前。诚如藕益大师所云:“破戒虽恶,覆藏尤恶。无过虽善,改过尤善。改过一途,三世诸佛证菩提之通津也。故五悔法门,凡夫迄等觉,无不藉为进趣方便,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世人正造罪时,实是大恶,不以为耻,向人发露,善中之善,反以为羞,甘于恶而苦于善,遂成恶中之恶,永无出期,颠倒愚痴,莫此为甚。众中忏悔,能使不犯者倍加警策,已犯者深生惭愧,或亦发心忏悔。学好者增长善根,讥笑者亦植远因,兼可消我夙罪,诫我未来。如来立法,决定不错,违诸佛语者,非佛弟子。矧造已能悔,即是猛勇丈夫,可敬可畏,勇改一念,成佛正因,非具真信心深善根,不能将此法门,流通人世,凡能此者,皆当与勇施比丘同垂不朽。”所以不能认识罪业的过患,或耻于发露坦白,则无法把罪业忏悔清净。藏地大成就者噶玛恰美仁波切说:「如果没有追悔发露罪业的心,则无法忏悔清净,因此对往昔所造的罪业犹如吞食毒药,应当以惭愧畏惧之心而忏悔它。」 “我乃‘返回’大将军,勇猛果断而著称,竭力乘胜追穷寇,誓当灭除无遗余。”返回大将军雄威大势,堵截一切罪恶敌军,毫不留情,绝不放过一个留下残余,要彼现行大军一举歼灭。如观音化身之恰美仁波切在《极乐愿文》中云:“若无戒心不净故,发誓今后遇命难,亦将不造不善业。”发誓永断造罪恶的相续心,使之即时中断。正如六祖大师所说:“忏者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后过。”否则如大象洗澡,无有休止则罪业永远无法净除。 “我乃‘现行’大将军,派遣十度万行兵,念佛持咒礼拜频,诵经经行又坐禅,随喜回向菩提门,复借般若空性力,本来清净光明性,刹那灭除恒沙障。”现行大将军镇定自若,从容自在地调遣世俗胜义的两支大部队。世俗上十恶以十善对治,十障以十波罗蜜对治,在以菩提心摄持下念佛、持咒、观想、礼拜、诵经、转绕经行、坐禅静虑、随喜善根、回向无上大菩提的种种方便门来净除。这时烦恼障与所知障微细的魔军,潜形隐身藏到五蕴阿赖耶无明黑暗的堡垒中。大将军对此洞若观火,看得一清二楚,所以观五蕴假立虚幻,其中空无一物,将我执烦恼魔即刻消灭。又复观阿赖耶识所现内外诸法悉皆空寂离戏,法执大魔本体当下被粉碎瓦解。 如此厮杀混战甚觉劳心劳力。大将军想:“若不费一兵一卒而能大获全胜岂不妙哉!”随即入定观察,发现如来藏恒时清净,有恒沙功德妙用,一切障碍从本以来未曾染污,恒时放大光明,为什么不直下探取这如意宝珠而安然享乐呢?所以大将军以智慧光遍照人们认为的业障烦恼,却惊人地发现:业障本来是清净解脱的,贪嗔痴五毒原来就是五智慧,烦恼却是菩提,众生本来成佛,不差不欠,圆满具足。所以它不降却降伏了八万魔兵,不求却证得了无上佛果,登上永不坏灭的金刚座,任运唱金刚歌“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断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机终不吝。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 庚四、成就妙行愿 一切妙行皆成就。 此句是总说成办二利的一切无尽妙行,悉皆成就。洛钦大译师说此是消除一切障垢的对治力。 华严广开二门引导行者入于萨婆若解脱大海,一者文殊理门,二者普贤行门。但很多人知之甚少,妄加评说:“般若空性之中,那里还容你建立行门,因为离言绝相、一切悉皆空寂的原故。又法身体中一切具足,何苦受此无益劬劳呢?”岂不知圆顿门中理行并驾,悲智交融,以文殊智慧印持万行,则无须舍弃差别万行。以普贤万行庄严法身,也不离根本智慧。不坏世俗而入于真如,不离开真如而安立世俗万行。具智慧眼所以不会沉溺生死海中,广运大悲因此不会耽滞涅槃彼岸。一切善法是菩萨入圣者位的资粮,六度万行是助成佛道的阶梯。具足眼目而不行走怎么能到达无热恼的清凉池呢?永明大师云:“方便般若,常相辅翼,真空妙有,恒共成持。”《法华经》中万善都归向菩提佛果,如在三宝前合掌礼敬悉皆成佛等。 如大摩尼宝或大明镜,虽然光明清净,但有矿秽之垢,如果只是忆念宝珠或明镜本性,不以方便磨砺擦拭,想要光明显发出来是绝对不可能的。众生真如佛性,本来空明清净,但被无量烦恼垢染所蒙蔽,若只是忆念真如,不以方便熏修是无法清净的。因为垢有无量,所以应修习一切妙行而行对治。《大乘起信论》中讲了四种对治方便:“一者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以随顺法性无住故。二能止方便,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令不增长,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三发起善根增长方便,谓勤修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四者大愿平等方便,所谓发愿尽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槃。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马鸣祖师指出要随顺法性,开发真如,必须建立无尽妙行,否则执著毕竟空,不行六度万行,则智慧与方便分离,不成究竟正道。如《维摩诘经》云:“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说明智慧方便不能背离,要双融一味。所以说:“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华严二祖贤首国师说:「佛的三身以及十波罗蜜,乃至菩萨的利他妙行,都应将自心本具之法转为道用而行持,众生心中有真如体大,现在修行引出法身。众生心中本具真如相大,现在修行引出报身。众生本具真如用大,现在修行引出化身。由心中真如法性本无悭贪,现在随顺法性无悭贪修行引出檀波罗蜜等。应当明确了知,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不曾在心外求得一法,都是从自心引出,所以应当以自性清净的妙行而修持。」 如人广学医术,彻底精通,后采集天下一切药草,没有一样不能治病救人的。所以随顺法性、以智慧摄持的一切行为,都能庄严法身趣向菩提。即使一礼一拜也合于法性,融于智慧,这样广修一切妙行,无不是普贤行。所以菩萨发愿回向成就一切殊妙之行。 庚五、自由无碍愿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菩萨回向发愿说:愿我成办二利宏伟大业时,在无明业惑四魔境界以及烦恼世间之中自由无碍,随意解脱,犹如莲花出水不被泥水所染著,而恒常纯净香洁。犹如光明遍照的日月,虽在空中而不耽著,运行无碍。 一般凡夫被无明所蒙蔽,业力烦恼所牵缠,病魔、死魔、蕴魔、天魔、烦恼魔所恼害,沉湎在世间恩爱怨恨的漩涡中,被财食名色睡五条绳索所束缚,兴衰、苦乐、毁誉、称讥八风所飘荡,无有自在。即使有缘遇到善法,也易退失道心、放下修行。但菩萨不会如此懦弱而屈服的,也不会象声闻独觉因畏惧害怕轮回烦恼而独自寻找自己的解脱。菩萨则以大无畏的精神,为探取一切智智宝,为度化无尽的众生,不惜深入烦恼海中,甘作业惑苦海大浪中的弄潮儿。不惧一切无明烦恼及众魔立下庄严誓言:“我要照破一切无明黑暗;解脱一切烦恼束缚;枯竭一切生老病死的苦海;降伏八万四千魔军;在世间烦恼淤泥中盛开微妙香洁的妙莲花——解脱功德果,任一切众生随意享受。愿我成为光明的日月,不耽著空寂乐果,周行天下,照耀大地,乃至生生世世,绝不停息。” 洛钦大译师指出“犹如莲花不著水”一句对应“于诸惑业及魔境”,“亦如日月不著空”对应“世间道中得解脱”。因为如《维摩诘经》所说:「莲花生于卑地污泥之中,菩提妙花也生在业惑烦恼之中,但不被烦恼所染污,莲花也不会染著泥水。」所以菩萨祖师大德们入于生死惑业魔境之中,不被恶劣外境牵制,常能奉身洁好,不忘菩提心,不舍六波罗蜜,相反借助烦恼业惑魔障,而趣向菩提解脱。《大涅槃经》云:“于生死中,不失念慧,以不失故,虽见五欲,心不贪著。”如释迦世尊历世之中,常得国王尊贵之身,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数万王妃婇女围绕,数千王子恭敬承侍,迷人的歌舞,醉心的享受,广大的声誉,他却毫不耽著,时常发大悲心、大慈心、菩提心、出离心,未尝被烦恼罪恶染污,也未尝沉溺在声色犬马之中。如悉达多太子,视转轮王位、三万娇妻美妾如草芥而出家修道。不因恩爱而难舍;不因尊贵而怯弱;不因苦难违缘而退屈;不因艰辛病苦而废弃苦行;不因魔障强大而畏惧不前。正好相反,为了解救自他出离烦恼的渊薮而发大誓愿、奋大精进、兴大勇猛,写下震撼三千大千世界、断尽无边无际的烦恼、降伏难以计数的魔障、救拔无量无边众生出离轮回苦海的成佛之歌。 所以释迦佛遇到提婆达多这个生生世世的冤家对头,却使他提前圆满菩提。古德也说:“八苦为师。”没有痛苦修行者不会希求解脱出离,没有烦恼业惑魔障瑜伽士不会励力修行。《维摩诘经》云:“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行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明世典,常乐佛法。”又云:“不断YIN怒痴,亦不与俱。不灭痴爱起于解脱。”如地藏王、观世音、文殊师利等菩萨皆乘悲愿力,入于轮回业障之海,如处清净刹土,不被系缚,任运度化众生。《经观庄严论》中说:「菩萨在轮回中度化众生,如游观花园,自在快乐。」《涅槃经》也说:「菩萨入地狱中,如受三禅快乐,一切痛苦不能殃及菩萨。」 如禅宗道树禅师给弟子们说:“过去我住山的时候,天天有许多野人,言谈神秘诡异,幻化莫测。时尔化作佛菩萨,时尔化作罗汉天仙,时尔大放光明,时尔出大音声,这样十个年头中,没有间断。虽然他们眩惑人心的把戏伎俩很多,但是我不见不闻不生执著的见解没有穷尽,最终他们都销声匿迹了。”由此可见若具有强烈的出离心、大悲菩提心、清净智慧,绝对不会被世间所拘缚,而能在世间令自他得到解脱。 一切诸佛总集的化身法王如意宝为了完成度生的伟大使命,求得大圣文殊师利的加被,在公元一九八七年带领万千大众奔赴金色世界大清凉山,举行了百日大朝圣。上师住在菩萨顶时,按照惯例,每天上午十点钟,到塔院寺为僧众们敷演妙法。一天上师在通向塔院寺的途中想:“我应该观察一下以后弘法利生的缘起如何呢?”如是作意之后,正当阳光普照大地之时,上师登上法座,此时僧众们的海潮音在空中回荡——“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缘起非常殊胜吉祥,法王如意宝如狮子王雄踞于菩萨顶上,以狮吼声对大众宣说:“今天我观察缘起吉祥圆满,这预示着我们弘法利生的事业,任何魔障违缘也无法阻挠,而且会任运自在地展开。” 在末法的如今,要度化无量烦恼无明深厚的众生,要展开全世界范围内的广大弘法利生事业,十方一切的魔障都会出来作违缘。虽然在法王如意宝二十个年头的弘法度生生涯中,出现过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违缘魔障,但都被粉碎无余,而且度生事业广大犹如虚空。在将来因众生的共业,也许还会出现人非人等所制造的各种违缘,或风雨交加、或雷鸣电闪、或冰雹霜雪,但以殊胜的缘起力,上师的誓愿力,佛法僧上师本尊空行护法的加持力,一定会摧灭一切烦恼,降伏一切诸魔悉令无有遗余,最终证明上师金刚语是诚实不虚的。大家都瞩目以待着:魔军的黑幢马上殒落、胜利的法幢高高树起的胜利佳节。 己三、成熟众生愿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菩萨以无尽大愿成熟众生,则能随顺趣入无上正等菩提果位,才能圆满成就普贤菩萨的一切行愿大海。菩萨被悲心牵引,观见恶道众生常常受诸苦恼,无有止息,发愿在无边的十方国土中,历尽现在未来刹尘数劫,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赐予暂时究竟的安乐,此愿此行无有尽期。尽未来的一切劫数,恒常随顺众生的根基意乐,以种种方便善巧引导他们入于无上菩提之道,永无间断地修持普贤广大胜行,究竟圆满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 菩萨视每个众生犹如独生子,慈眼观照芸芸众生盲无慧目。欲求安乐,却吞毒物。欲至安乐殿,却行险恶道。又见到如子众生因往昔所造恶业,而今罪报现前,常受无量难忍苦楚,昼夜无有片刻停息。菩萨内心悲伤,为救幼子发如海宏誓大愿:“愿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常得安乐,无有诸多病苦。想要造恶不得成办,欲修善法疾速成就。关闭一切恶趣之门,开通人天涅槃安乐大道。若诸众生因昔日所造恶业,而感受极重苦果,我愿全部代替承受,让他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永远安乐幸福,究竟成就菩提佛果。” 清凉国师说:初句是灭除苦因苦果;二句是等施暂时究竟安乐;三句是指成熟众生的时间竖尽未来一切劫;四句是从空间而言,横遍十方一切国土;五句是概括总说成熟众生;后三句则指长时修持之道与所得殊胜果报。即如《十地经》中云:“令其安住一切智智道。” 如何拔苦与乐?此处分四略作宣说。一、凡夫位拔苦:虽为具缚凡夫,但深怀广大深切悲心,内心祈愿众生离苦,自身也付诸于行;或者见众生有困难时,热情帮助,看病施药,周济布施饮食衣服等资具;或施钱放生救命,对旁生布施草料水源等;对部多、非人、鬼子母、金翅鸟、游魂、饿鬼及地狱众生,以神咒加持饮食令彼等得以饱足,若常能以悲愍心,不希求钱财名利,放焰口蒙山施食,供施各种荤素熏烟,则对水陆空众生有莫大利益。 再者,将诵经、拜忏、斋僧、供佛、念佛、持咒、修五加行等各种修行善根回向给罪苦众生,他们一定能息苦得乐,尤其诵大乘经典能拔三恶趣苦。唐朝时,有个姓王的人,一天忽然死去,被两个阎罗狱卒带到地狱中,见到一个出家人,自称是地藏菩萨。菩萨教他诵“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当时就得到解脱,凡他念诵之声所到之处,听闻到的地狱众生都脱离痛苦。过了一天苏醒过来,向很多出家在家人讲述了这件事情的经过。因此《蒙山施食仪轨》中把此颂放在开头。此类诵经持咒念佛号拔三涂苦的公案多不胜数,所以作为修学大乘的人,应该恒常发此大愿,并付诸实施。以我们开口举手之劳,就能止息六道中往昔父母的痛苦。他们在迫切地期待,苦苦地盼望着他们的子女救拔他们,我们岂能置之不顾、木然处之。忆昔养育之情,慈爱之恩,心中孰能坐视不顾!乌鸦有反哺之举,羔羊有跪乳之行。作为有智慧、有头脑的人,不应该连鸦羊都不如,昧却良心。《瑜伽师地论》云:“菩萨于世间,修习哀愍意乐,及非意乐,为利恶趣有情,誓处恶道,如己舍宅。愿身代受,令彼恶业,永不现行。由此悲愿力故,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粗重,于自所依,皆得除遣。”《回向经》中说:「大菩萨们看到很多众生造作恶业,感受重苦。由于这些障碍,见不到佛,闻不到法,不知僧众,因此思维:“我应当到恶道中,代替众生受种种痛苦,不舍不避,不惊不怖,不退不怯,无有疲厌。”为什么能如此呢?因为菩萨曾发了荷负解脱一切众生重担的宏大誓愿。菩萨又想:“我所修行,要让所有众生无余得到无上智王的果位,非为自身而求解脱。因为我愿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求无上佛果,并非为自身求五欲及三有中的一切快乐,才修菩萨行的。”以三有诸乐都不离痛苦的本性故。」 二、说法开示正道:开示佛法教诲引导众生,让众生明因识果,进而取舍善恶业,以此断除恶法,消除苦果。或为他们开示人无我空性修法,依靠观修断除我执,斩断烦恼根本,出离三界轮回,安住小乘无余涅槃安乐界中。或为他们开示法无我的修法,以此断除人法二执,入于大乘圣者菩萨果位,以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这是拔苦与乐、成熟众生的最胜方便。 三、猛厉方便拔众生苦:《梁摄论》云:“菩萨由如是方便,胜智行杀生等十事,无染污过失,生无量福慧,速得无上菩提胜果。”如果有人造五无间罪或毁坏三宝、谤大乘经、驱僧污尼等极其深重的罪业,没有其它方便能阻止他不造如此恶业,若不断除他的命根,决定造此恶行,后世无量劫中住在地狱恶趣之中深受痛苦。唯有断彼命根,他也能因此不堕恶趣,所以菩萨起大悲心,令恶劣众生现世受点小苦,而免去后世大苦。如良医治病,先让患者受点轻苦,才能彻底根除大病,免受长时大苦。菩萨戒中也开许菩萨为利益众生而行持杀盗YIN等身口七种恶业。 菩萨以清净大悲,全心全意利益他众,行持看似恶业的行为,不但没有过失,相反能积累很大的功德。但有些凡夫被强烈贪嗔烦恼心所牵制而不得自在,反而以菩萨戒及经论中开许的条文作为借口,行杀盗YIN等恶业,毁坏戒律,罪过极大。导致自他都堕落恶趣之中,对佛法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正是有这样的根据,所以密宗中开许大悲智慧成就的瑜伽修行者,以威猛法诛灭天魔外道、三宝公敌等造罪众生,将其神识超拔到净土中。《报恩经》中记载了世尊因地杀盗贼的公案:往昔无畏王如来灭度后,正法之中有婆罗门,聪明灵慧,受持优婆塞五戒,行持正法。率领五百同伴经过险道,要到另外的国家去办事。有五百强盗要劫此五百人。其中盗贼中有一人与婆罗门子很友好,便秘密告诉他赶快偷偷溜走,千万不要告诉同伴。婆罗门子经过深思熟虑,下定决心:宁可我入三恶道,也不能让他们受恶趣苦。于是持刀杀死强盗首领。 四、神力放光及演说秘密陀罗尼:如《华严经》中佛菩萨放种种光明,光明中幻化诸物满足众生,或恶趣众生蒙光所照,痛苦停息,怖畏远离,病痛消除,瘟疫灭绝,或上升善趣,或得相应安乐。如诸佛菩萨宣说陀罗尼时,放大光明,照六道众生,悉令离苦得乐。或大菩萨以大悲心将众生痛苦交换到自身上,取而代受,此等公案在历代祖师的身上时有发生。 因此我们也要从内心深处发此不可思议无尽大愿,尽未来际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永无休息。这样以广大行愿为因,才能感得广大无尽的无上佛果。 己四、不离师友愿分二:不离同行道友愿;不离善知识愿。 庚一、不离同行道友愿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愿与我同行于菩提大道的同参道友,在一切国土,一切场合,现在未来都能常相聚会。即所谓“十方同聚会,皆共学无为。”而且不会因为身份、种姓、地位、财富等的不同而使道友之间有隔阂。因为有着共同的菩提誓愿,所以大众都能和谐融洽,如水乳交融般的和合无争。虽然各自身心不同,但因为都奉持三聚净戒,三业清净皎如秋月。都共同为上求佛果下化众生而修持广大无边的普贤行愿。所以身口意所作事业皆依“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誓成无上佛道”的尊愿而行,因此等无差别。 作为修行人此愿特别重要,因为要跨越生死的大沙漠;度过恐怖的罗刹洲;穿过稠密的邪见林;趟过无底的欲泥塘,自己单枪匹马,势单力薄,危险重重,且路途遥遥无际,前途艰难可想而知。所以应当聚集志同道合、智勇双全的诸多道友,结伴而行,于路途中相互鞭策鼓励规劝,遇到困难挫折时,大众团结齐心协力,共御内外魔军,同度难关。 我们作为身处末法时代的修行人,倍尝没有同行道友的苦头。穿着僧衣法服的被视为异端怪物;礼拜坐禅上庙烧香的被讥为搞封建迷信;研究佛经信奉佛法的被谤为神经病患者。各种风言风雨、挖苦嘲笑、侮辱戏弄、干涉限制、打击阻碍,时时处处总有有形无形的压力一齐涌向自己,真是一人修行,万魔出动。 《功德藏》中说:「普通的一段树木,放到檀香树林中,不消多时就内外香彻。」然而我们周围的人群中,都发出一股强烈贪嗔痴的毒气,长着“现世美”断无因果的坚固锐利的邪见毒刺,口中所出无非是两舌恶口绮语妄语的臭气,身体也经常排出杀盗YIN的秽物,简直如处鲍鱼之肆,久而必将与之俱臭。所以自己的行为见解愿力若要坚持下去,不受外境的干扰破坏,相形之下,显得多么的艰难。遥想当年,正法像法之时,有多少个清净的道场,无数的清净梵行者,以戒合同修、见合同解、身合同住、利合同均、口合无诤、意合同悦六和敬相互亲近,互相切磋砥砺,所以功德学问修持蒸蒸日上。今日处在这样的恶劣环境,闻思修行江河日下。只因往昔没有遇此殊胜妙法,没有发如此微妙大愿。但不能只在无可奈何中叹息怨悔,应该生大庆幸,于此五浊恶世,尚能有缘遇此普贤大愿王,故当至诚恳切地发此大愿。 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云:“方等般舟行法,决须好伴,更相策发,不眠不散,日有其新,切磋琢磨。同心齐志,如乘一船,互相敬重,如视世尊,是名同行。”有人只知尊重恭敬三宝上师,对道友却不太恭敬,这是很不正确的态度。智者大师说对同行道友应当看成佛一样。特别学修大乘密乘的僧众道友,难值难遇,皆具大功德大福报大因缘,岂能随便轻视呵毁。经中说对发菩提心的菩萨恶眼瞪视,生生世世中,得无眼睛的果报,何况恶语凌辱、拳脚相加呢?密宗中对道友和合的要求很高,要将金刚道友观成本尊空行,绝对禁止闹矛盾起是非。 《法句经》云:“如裹香之纸,系鱼之索。佛语比丘,夫物本净,皆由因缘,以兴罪福。”永明禅师解释云:“近贤明,则道义隆。友愚暗,则殃祸集。譬如纸索,近香则香,系鱼则臭,渐染玩习,各自不觉。”由此可见不知不觉中已被道友的如法行为、善业功德香所熏染。中国古代的荀子也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沩山灵佑禅师也说:“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于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闻于未闻。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亲附善知识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狎近恶者长恶知见,晓夕造恶。”祖师之语字字句句如良药,请大家铭记心中,平时依此行持,其利益只有切实行持之人才能体会。大乘律中遮止初学菩萨在小乘寺庙中超过七日留住,何况与外道及邪见愚痴凡夫交往。此处佛密意是担心大乘行者被小乘的见解行为所转变。 我们学大乘的修行人不能孤僻独处,应经常检束自己的身心,皆令合法合律,不违大众丛林的清规纪律,自甘处于卑劣地位,平等恭敬尊重所有道友,不作僧众中的害群之马,愿与志愿相同的道友同聚一起,同心协力,修持一切广大菩提行愿。凭借大众熏修之力,迅速获得无上菩提果,如功课中云:“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 庚二、不离善知识愿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经中阿难尊者说:「善知识是得道成就的一半因缘,佛纠正他的观点说:并非如你所说,善知识具足成道的全部因缘。」《法华经》中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弥勒请问经》云:“弥勒当知声闻缘觉及无上佛陀之解脱,彻见诸法之智慧,皆来自依止善知识。弥勒,当知众生之一切利乐皆源于自之善根,彼亦来自善知识。”善知识是如此的重要,所以作为欲求安乐的,想得到声闻缘觉以及无上佛果的人都应平等地发起如是愿:诚心祈愿所有能利益我的善知识,给我显明开示普贤行愿,照明解脱大道,引导入于涅槃大城,能在一切时处与我聚会在一起,对我恒时欢喜愉悦,无有疲厌弃舍之心,犹如蜜蜂喜欢芬芳的妙花一样。 世间人为了学习一些雕虫小技,如文艺、武功、工巧、诗画等,也会在数年乃至用尽毕生精力依师求学,亦步亦趋地潜心用功学习,对师父毕恭毕敬,对待师命象圣旨一样丝毫不敢违犯,如此才能成办。那么要求得无上菩提果位,寻访上师,观察依止,这是首要的工作。否则如憨山大师云:“修心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也徒然。” 现在有些人有点世间知识学问,自我感觉良好,不寻师访友,独自闭门造车,埋头研究佛经论典。记了几句经文偈语,背了些法相名词,消释得几本经书。自己分别念理解了些道理,不知对错正邪,就自信自肯,认为通达佛菩萨祖师大德的密意,甚至认为理解文句就是证悟,所以著书立说,收摄门徒,沽名钓誉,赚钱捞财,甚至呵祖骂佛,斥经谤教。如此贩卖如来,瞎人天眼目,灭正法圣教者,在如今世间可谓如麻似粟。正如宣化上人云:“蒙懵传蒙懵,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诚可悲叹。 《华严经》中云:“犹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善知识就如黑暗中的灯炬一样,照亮修行人的道路。或依善知识引导开示的灯光,能见到自心无明黑暗中隐藏的佛性宝藏。若无善知识指引教授,纵使绝顶聪明,竭尽其智力,也无法了知佛法的少分。何以如此?因佛法深奥广大,远非世人以世间智识所能窥测,所以必须依止善知识。宁玛巴大法王文殊师利菩萨化身的全知龙钦绕降尊者云:“如是无谬因果道,来源依止善知识。三世一切佛菩萨,以及声闻缘觉众,获三菩提由师生,获得世间增上乐,亦源依止诸上师,故当谨依善知识。” 要依止善知识就要知道什么是善知识。《大般涅槃经》云:“何故名为善知识耶?善知识者,能教众生远离十恶,修行十善,以是义故,名善知识。又复如法而说,如说而行,自远十恶,亦令他离,自行菩提,亦令他行,名善知识。又自行施戒闻慧,亦令他行,名善知识。又不能自乐,常为众生,不讼他短,常说善事,名善知识。如大船师,善渡人故,诸佛菩萨亦复如是,度尽众生出生死海,名善知识。”《华严经•离世间品》中说善知识有十种:「所谓令发菩提心的善知识;令生长善根的善知识;令修行六波罗蜜的善知识;令解脱一切法的善知识;令成熟一切众生的善知识;令得决定辩才的善知识;令不著一切世间的善知识;令在一切劫中不厌倦修行的善知识;令修行普贤妙行的善知识;令入于一切佛智所入境界的善知识。」 所以依止善知识的人,应当了解依止善知识的功德、必要、作用。《华严经》中说:「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的摄持不会堕入恶趣;由善知识的教导得以出离世间;由善知识才能得到恒时不离菩萨的无忘失妙行;由善知识得以成就菩萨的一切稀有妙行;由善知识才能依靠正觉之道断除业惑障碍,出离生死大城到达清净解脱之地。」《华严经•不动优婆夷章》云:“其有修行善知识教,诸佛世尊悉皆欢喜。其有随顺善知识语,则得近一切智地。其有能于善知识语无疑惑者,则常值遇一切善友。其有发心愿常不离善知识者,则得具足一切义利也。”《德生童子有德童女章》云:“善知识者,长诸善根,譬如雪山,长诸药草。善知识者,是佛法器,譬如大海,吞纳众流。善知识者,是功德净法生处,譬如大海,出生众宝。善知识者,能净菩提心,譬如猛火,能炼真金。善知识者,出过世法,如须弥山,出于大海。善知识者,不染世法,譬如莲花,不著于水。善知识者,不受诸恶,譬如大海,不宿死尸。善知识者,增长白法,譬如白月,色光圆明。善知识者,照明法界,譬如盛日,照四天下。善知识者,长菩萨身,譬如父母,养育儿子。以要言之,菩萨摩诃萨若能随顺善知识教,得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功德等。”博朵瓦格西说:“总摄一切教授首,是不舍离善知识。”《菩萨藏经》云:“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如是获得圆满一切波罗蜜多,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愿及佛法,皆赖尊重为本,从尊重出,尊重为生及为其处,以尊重生,以尊重长,依于尊重,尊重为因。”《大乘四法经》中说:“菩萨尽形寿乃至遇到丧命的因缘,毕竟不得舍离善知识。”所以我们应随一地菩萨发大愿,不离同行道友及善知识。 《华严经》中一地菩萨所发愿:“又发大愿,愿与一切菩萨同一志行,无有怨嫉,集诸善根。一切菩萨平等一缘,常共集会,不相舍离。随意能现种种佛身,任其自心,能知一切如来境界威力智慧,得不退如意神通,游行一切世界,现形一切众会,普入一切生处,成就不思议大乘,修菩萨行,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一切劫数无有休息。”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信”字不容易!我们今天想修净土法门,听到人家那里讲禅宗,心里羡慕,还想学;听说那个地方有密宗灌顶,也想去参加,这是什么?虽有信,没有根! 没有根的信,就像水上浮萍一样,随风飘荡,八识田中种一个福田而已,这一生不可能有成就。大家自己可以省察一下,也可以观察这些学佛的朋友,哪个人有成就,哪个人没有成就,我们心里都会有数,很清楚、很明白。凡是心地会动摇、见异思迁这种人,这一生不可能成就;凡是坚信不疑,绝无动摇,这个人这一生会有成就。真正有信根,跟大家说,跟一个老师,走一个道场,这个人有信根。你对哪个老师深信不疑,对你有好处!经上常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你看信多么重要!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