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风流
2015/5/23   热度:258
圆悟克勤,是宋代临济宗杨岐派著名禅僧。他开悟的机缘尤为奇特,是从一首艳诗悟道的。据一些记载显示,这位僧人自幼有神童之称,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一天,他偶然到妙寂寺游玩,看到案上的佛经,再三翻阅,爱不释手,遂出家为僧。他参访过许多著名禅师,后来投到湖北黄梅五祖山的法演禅师门下。数年之间,克勤精进不懈,时有所悟,并且将自己所写的诗偈呈给法演禅师印证,但师父却始终认为克勤还没有见到自性。后来,有一位在朝廷任职的陈姓提刑官,辞官返家途中,特来黄梅山向法演禅师问法: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法演回答:提刑大人,你少年时代可曾读过一首艳诗?
提刑:什么艳诗?
法演:一段风光画不成,洞房深处恼予情。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这四句中,后面两句就和祖师西来意颇为相近。
古时候的男女,遵礼教要讲究授受不亲,一个女子是不能主动对男性表示愉悦之情的,纵然是洞房花烛之夜,新娘子也不能大声呼叫自己的夫婿,只能枯坐洞房等待,自不免愁恼之情。她只能频频呼唤身边丫环名字,借以引起丈夫的注意。
历代的佛门祖师,就有点像这位用心良苦的新娘子,而众生就是那位感觉迟钝的檀郎。
而这些祖师们的语录公案,佛言经卷,就都是那频呼小玉的弦外之声。
法演引用这首艳诗,也是有其深意的,在于唤起这位提刑官的自性觉醒。陈提刑听了,口中频频称是,满意的下山去了。
不想这段对话,也让随侍一边的克勤听到了,就疑惑地问:刚刚听到师父对提刑举一首艳诗,不知提刑会也不会?
法演回答:他识得声音。
克勤又问:他既然识得声音,却为什么不能见道呢?
法演知他开悟的机缘已经成熟,遂迅雷不及掩耳地大喝一声: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呢!
克勤豁然开解,跑出方丈室外,看见一只公鸡飞上栏杆,正鼓翅引颈高啼,克勤笑道:这不就是“只要檀郎认得声”的“声”啊!于是将自己开悟的心得写成一偈,呈给师父:金鸭香炉锦绣帷,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诗中意思是说,男女之间的情事,只有情事中的男女自家才能知道。其他外面的人,无论怎么的去想象,也是不知其趣其味的。证悟佛理禅道,也是这个道理,是只能“独自知”的。
五祖法演禅师见了这首偈,欣慰道:我侍者参得禅也!
【趣读我说】
这大概是禅门中有记载的一段最引人瞩目的“风流公案”了。其实,这风流二字,在中国文化中,是源远流长,而且多是褒义的。苏轼在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名句传世。《五灯会元》卷十二中,庆善普能禅师也有语录道:不风流处也风流。其实,风流的气质就是要具有冲破规范,不拘一格的洒脱和勇气。但在禅门中,却必须讲究不可一昧地为追求风流而追求风流。追求风流,而不为风流所迷,才称得上真正的禅门风流。
日本近代的禅学权威,佛门弟子铃木大拙博士,就把自己所住的房间题名为“也风流庵”。由此可见,禅门风流不论古今,也不分中外的都是存在着的。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 禅宗公案 | 禅宗思想 | 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心想生的,是一切往生人心想生的。弥陀与所有往生的人心地都是至善,至善的心行变现殊胜庄严的报土。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之处,你所见到的、你所听到的,都是止于至善,接触到都是最善的境界。西方极乐世界,人殊胜,土也殊胜;国土无与伦比,人也无与伦比。念佛能得生佛土,执持名号是止于至善,世出世间一切善法,没有再比这个高,没有再比这个究竟。一心一意专求西方净土,是善中之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至善!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