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眼珠


2015/5/23    热度:190   

  云岩禅师正在编织草鞋的时候,洞山禅师从他身边经过,一见面就说道:

  “老师!我可以跟您要一样东西吗?”

  云岩禅师回答道:“你说说看!”

  洞山不客气的说道:“我想要你的眼珠。”

  云岩禅师很平静的道:“要眼珠?那你自己的眼珠呢?”

  洞山道:“我没有眼珠!”

  云岩禅师淡淡一笑,说:“要是你有眼珠,如何安置?”

  洞山无言以对。

  云岩禅师此时才非常严肃的说道:“我想你要的眼珠,应该不是我的眼珠,而是你自己的眼珠吧?”

  洞山禅师又改变口气道:“事实上我要的不是眼珠。”

  云岩禅师终于忍不住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便对洞山禅师大喝一声道:“你给我出去!”

  洞山禅师并不讶异,仍非常诚恳的说道:“出去可以,只是我没有眼珠,看不清前途的道路。”

  云岩禅师用手摸一摸自己的心,说道:“这不早就给你了吗?还说什么看不到!”

  洞山禅师终于言下省悟。

  洞山禅师向别人要眼珠,这是很怪异的事,就算高明如云岩禅师,起初也只能告诉他眼睛长在自己额头上,为什么向别人要呢?最后知道洞山要的不是“肉眼”,云岩禅师提示出“心眼”的妙道,洞山才有所契悟。

  肉眼,是观看世间万象长短方圆青红赤白的,这种观看只是表面的、生灭的、现象的,而心眼才能观察宇宙万有的本体,这种观察是普遍的,里外一如的,难怪洞山虽有肉眼,仍看不清前途的道路,此道路即自己的本来面目,即成佛作祖的目标,当云岩告诉他心眼的妙用,洞山就有省悟了。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禅宗思想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是养成习惯,在心上养成习惯。透过佛法的修持,能使心转变,让生活变得更好,自利利他。功德的积聚取决于我们的发心,所以做事前应想:这事是否能利益他人,而非“这事是否有功德”。清净利他的发心本身就是功德。也就是说,教法的内涵一定要依靠证法维持下去,这样佛法才能够久住世间。南无阿弥陀佛,六时吉祥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