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证心要》序传
2015/5/23   热度:156
元音老人
序
徐恒志
佛法三藏十二部,汪洋浩瀚,博大精深,其所指归不外息妄显真,复本心性。正像《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即人人本具的智慧觉性。《华严经》说:不了于自心,云何知正道。《楞严经》说: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大日经》也说: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因知千经万论莫不直指众生自性。故明自本心,见自本性,实为佛法的精髓,成道的关键。正如五祖弘忍大师所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六祖惠能大师也独具慧根,高唱顿悟自性、见性成佛之说,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从而使后世学人能舍末究本,直契心源,使顿教法门风行天下。影响所及,发展成为禅宗的五家七宗,陶冶龙象,人才辈出。但近世以来,学佛者每视明心见性为畏途,不以悟证本体为要务,粘境著相,心外取法,因此起惑造业,轮转不息,学佛多年,痛苦依然。甚至不明一切佛法,都是善巧方便化度众生,无有定法可说,往往固执法见,执指为月,诤论胜劣,是非纷然,深可惋惜!
元音老人(李钟鼎老居士)今年九十一岁,深入禅海,彻悟心要,隐居沪滨数十年,离亲断爱,弃绝名利,融通净密,随机施教,默默耕耘,毁誉不动。老人鉴于明心见性,彻悟本来,实为佛法的纲宗,因此大声疾呼,奋起提倡,并因时制宜,大力弘扬直指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又鉴于禅宗行人,因无明师钳锤逼拶,往往参究多年,了无消息,故常以与禅相近而修法简捷的无相密乘心中心法,方便接引学人,便仗三密加持之力,速得定慧,豁开正眼。随学善信络绎不绝。老人是心中心法门的第三代传人,早年曾著有《略论明心见性》一文,并对王骧陆上师的《悟心铭》进行诠释。两文对明心见性的内容、要领、涵义、悟前悟后用功方法、证体起用等问题,阐述精详,妙义入神。此外,近年来曾为温州同学开讲宋朝圆悟克勤禅师的《碧岩集》公案,发挥拈花妙旨,启发般若,剖析至理,指物传心,言言见谛;还论述了净土法门消业往生与带业往生和有关往生西方的关键问题,说明禅净不二、心净土净的玄义和恳切念佛、一心不乱的重要性。综观老人修证纲要,是以般若为宗,以总持为法,以净土为归。上述各文曾刊载于河北《禅》编辑部所编的禅学丛书、北京《法音》月刊和福建广化寺佛经流通处的《广化文选》中。可谓施甘露味,开方便门,直指心源,同归净土。此书实是悟心的宝筏,修证的良导。谨缀此文,共添法喜。
徐恒志
一九九六年二月四日立春
自序
一九八○年春应诸同参之请在沪上讲《楞严经》次,大家嘱我将佛法的中心问题关于明心见性的修证问题简单扼要地写出来,供大家参研讨论,以免听过忘却。同时笔者因眼见广大佛子对明心见性有很大的误解,心怀忧虑。时下一般修行人普遍认为明心见性是高不可攀的佛、菩萨的圣边事,只有再来菩萨才能证得,非一般凡夫所能企及。所以他们问也不敢问,谈也不敢谈,修法只在外围转,不能切入中心。虽经多年苦修,因不明心要,不识本真,习气妄执依旧,不得解脱,冤冤枉枉地堕在生死岸头流浪,辜负了己灵。从而使禅风不振,宗门衰微,更间接地促使整个圣教江河日下,降至于今日的奄奄一息。言之,宁不令人痛心!
我等众生本具灵明觉性,妙明真心,与佛并无差别。释迦文佛于腊月初八夜睹明星悟道时,曾明确地告诉我们: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华严经·如来示现品第三十七》)。可见凡夫与佛没有根本上的差异,只因迷于声、色,忘失本来面目,造业受报,才沉沦于生死苦海的。苟能警悟,一切声、色、货、利,皆如空花水月,不可求、不可得,从而彻底放舍、无住,则当下即可返朴归真,归家稳坐,毫无难处。谚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我们肯放,成佛也是本分事,因我们本具这种资粮。
修行人不明真相,自设障碍,误以为明心见性甚难,高不可攀而不敢问津。这都是自卑感作怪,以为自己是凡夫,与佛相差悬殊,见性一事,无法证得,不可妄求,而自远于佛道,趋于凡流。宁不可惜!
另一方面,有些狂人读了两本禅录与几本经论,在文字义理上有了些理解,下得几句转语,写得几首偈颂,就以为开悟了。但因未做实际锻炼功夫,偷心未死,妄习依旧,遇境粘著,狂妄傲慢,使人望而生畏,不敢接近。这又从反面增加了人们对明心见性的误解,以为真正明心见性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复次,迩来宗门人才寥落,禅者只抱定一则念佛是谁死煞话头在参究。既无明师随宜指示,也无明眼道侣相机点拨,而且参时发不起疑情,只在念念佛是谁!以致数十年不得消息。这就更增加了人们对明心见性是难上难的误解了。
还有一批执著神通的人,修持倒也认真,但当他们功夫得力、恰到好处时,忽然根尘脱落,前后际断,因不见神通现前,又无人指点,不识这是什么,错过了明心见性的良机。自己不识而错过倒也罢了,还要以此来否定他人,反说明心见性甚难,岂不可笑可悲?!
笔者有感于此,为了使大家搞清佛法之的旨和修行的诀窍,勿再卑视自己,只要精诚地如法修持,定可达到一生证成明心见性的目的。同时也拟敦促宗门硕德改变宗风,勿再抱定一则死话头令学人参究,而须相机随宜地灵活提示,俾学人能在句下荐得,言端省悟,以广造人才,重振宗风,藉以绍隆圣教。
复次,又感于众多参禅与念佛同仁,于参禅苦无入处和念佛不得力时,不知向密宗靠拢,假佛、菩萨慈悲佑护之力,扫清迷障,冲破难关,以资升进而达预期效果。即或智者有知于此,又因惮于有相密宗观想、仪轨之烦琐,加行、供养之迂缓而不思修习。却不知密宗法门深广,在九乘次第之上上乘内,有无相密心中心法,修法简捷,收效神速,与禅最为切近,无上述有相密种种设施之烦,经灌顶后,即可直下修习。如果根性相当,以得佛力的优厚加持,又能如法专精修行,便可迅速得定开慧,明悟心要。盖此法之妙,全赖密咒与手印。密咒为佛于定中自心所化之符号,有如世间打电报之密码;手印宛如电视机之天线,可藉以贯通佛、菩萨与学人之心灵,以心印心,打成一片。故加持力强,易于成就。有如此大利益,而学人鲜知,实不容缄默。以是不揣谫陋,略抒管见述此陋文,以抛砖引玉,尚希海内贤达不吝赐教,各抒高见,以匡不逮,亦幸甚矣。
《碧岩录》讲座系一九八七年应温州同仁之请,在温州演讲的公案。现收录的是经宋智明居士根据录音磁带整理录出后发表在《禅》刊上的二则公案,其余的因时间关系,尚未理出来。一俟有暇,当会陆续发表。
《消业往生与带业往生》、《谈谈往生西方的关键问题》二文则因感于目前有少数净宗行人,往往不肯老实念佛,甚至把往生的责任推在阿弥陀佛身上。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有阿弥陀佛依靠,临命终时,自有佛来接引,十念亦可带业往生。所以他们都懒懒散散地一面念几句佛号,一面又谈笑风生地说闲话,以为这样就可得佛加被,接引往生了。哪知到了临命终时,因念佛不力,感力不强,不见佛来接引而误解佛是虚愿,随业牵流去了。且因误解之故,又增加了一重谤佛之罪报,这太可怕、太可悲了。因此甘冒大不韪写此二文,曾在《法音》等杂志上发表,以期收得振聋发聩之效,切不敢哗众以取宠也。尚希海内豪贤鉴谅,有以指正是幸。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 禅宗公案 | 禅宗思想 | 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在哪里修行?眼根在色尘上修行,耳根在声尘上修行,鼻根在香味上修行,舌根在尝味上修行。六根在六尘境界修什么?修不执着,学阿罗汉;学不分别,学菩萨;学不起心不动念,学佛。所以人要离开六尘境界到哪里修?没地方修。要在境界里头去磨练,我们的习气很深,磨练很困难,但是要磨,认真去磨,磨个三年五载,渐渐有一点效果出来,就有信心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