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一节


2015/5/23    热度:401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圣严法师思想行谊 作者:曹仕邦 林煌洲等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法师大陆出家学习与近代中国佛教兴革

  释果朴

  中华佛学研究所

  第一节 前言

  1近代中国佛教随着国家遭受国外列强的殖民、船坚炮利,被迫地向世界打开门户,而受到西方基督教、民主、社会、资本、共产等思潮,如狂风骇浪般地冲激;更饱受国内动荡不息的民主改朝换代、复辟、军阀割据、日本侵华、国共内战等,而受尽鱼肉刀俎。原本衰残的中国佛教,就在内煎外迫的环境下,就此待毙?死亡挣扎?亦或是活水?是重生?翻开中国佛教近代史,看到传统佛教在大陆依伴着国难、教难一路地从困顿、蜕变、新生而灭佛;尔后跟着一些大陆法师「撤退」到台湾后,台湾佛教循着太虚大师「人生佛教」至印顺导师之「人间佛教」的理念,大力弘化、建设,开创出蓬勃兴盛的气象,如万峦奇峰迭出。此一清末、民初衰微的中国佛教,就这样随着一波波的国难、教难,而展现一波波的改革,越是艰险,改革的力量越是强韧,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越是明晰。圣严法师绍承此一改革的潮流脉动,在台湾法鼓山提出「建设人间净土」的旗帜,开展全面性的佛教教育与建设。

  这「人生佛教」、「人间佛教」到「建设人间净土」的三种改革理念是由太虚大师(1889~1947)、印顺导师(1906~)、圣严法师(1930~)等大德2,凭着对世人的关怀,与续佛慧命的热诚,主观或客观地观察、参与、反省整个佛教衰微之因后,欲让佛教在这等艰难困境中,重显正法救世之光,所提出的改革。在这短短不到的一百年中,就出现一波迭起一波的改革力道,令人不免惊乎其前仆后继强韧的生命力,不管是创新、革旧或融古新出,看那有志之士面对现实,意图杀出一条活路的力量,越是锤炼,越是精湛。这一情形,正好印证了《维摩诘经》里的一段文:

  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3

  所谓的「卑湿淤泥」在此指的不仅是外来的教难、国难,也是指寺院已沦为「香火道场」、「经忏佛事」、「寺产子孙化」的衰弱、质变佛教。中国近代佛教就在这卑湿淤泥上生出「人生佛教」、「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的正华、智宝。

  就提倡人生、人间佛教等大德的背景来看,能身历其境体验衰弱、质变的佛教生活,圣严法师早期大陆出家的经历可说是甚为完整:4譬如法师以家境穷困而出家于香火道场,当过小庙经忏僧,以及在以经忏维持教育费用的道场当学僧,甚至因为教难、国难还俗从戎,接着随军队来到台湾,尔后再依法重新出家。再从台湾目前正在进行的「人间佛教」建设之行列来看,法师来台后的角色可算是最为多元:如军人、作家、修行者(闭关)、博士、法师、住持、师、宗教家、教育家等身分,在台湾推动「建设人间净土」的全面教育,活跃于国际、两岸、学术、世界和平运动等舞台。因此法师的生命时空,绍承了传统,迎立在现代的潮流;跨越了海峡两岸,又从东洋到了西洋;去来僧俗之间,又从佛教底层的经忏僧到现在活跃国际舞台的博士比丘、国际禅师、宗教家等,因此就提倡「建设人间净土」的近代台湾佛教潮流中,法师的理念根源,是值得吾人一窥究竟。

  本文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沿革入手,探寻法师个人的生命如何衔接了近代中国佛教现代化的改革路线。所以第一部分:首先以时间续流,溯源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的变化过程,与理念形成的源头,和近代佛教兴革的关系。从中厘清并证实了其理念根源不是来自法师在台湾再度出家的因缘,而是法师大陆的童年出家。因此第二部分:分析法师大陆出家的道场情况,以及与当时道场生活有关之佛教改革内容,从而由法师大陆出家学习的三个道场空间,转入近代佛教的改革背景、缘起、内容,探寻法师在香火、经忏道场到佛学院的心行,如何与近代佛教改革路线连接。第三部分总结法师「建设人间净土」主要的内外因缘,及以法师自有的特质及时代意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行善和布施是为了拔除“自我”,持戒和修定是为了调御“自我”,修慧则为了破除“自我”。在此我不想多谈,而只讨论每天最迫切的事情——眼睛要看、耳朵要听、鼻子要闻等等,只要守护六根就是已控制一切,修行圆满了,这正是修习佛法的核心。 ​​​​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