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心即佛的佛性论
2015/5/23   热度:407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佛性论是谈众生能否成佛,怎样成佛的问题。惠能从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了他的即心即佛的佛性思想:
1、佛性平等
惠能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他在第一次见弘忍时就提出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佛性平等思想:“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猲獠(当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侮称)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坛经·行由品》)说明佛性是本来具足,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帝王贵胄,都同样具有佛性,也同样都能成佛。为了进一步说明这种佛性平等思想,惠能在《坛经》中打了这样一个比喻:“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坛经·般若品》)也就是说,佛性对于众生就像雨水滋润万物一样,一无遗漏,机遇均等。所谓“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坛经·般若品》)
2、心性统一
既然佛性平等,那么心即性,性即是佛,自性也就是自佛(佛性)。惠能说:“佛者,觉也。”(《坛经·忏悔品》)又说:“自性觉,即是佛。”(《坛经·疑问品》)正因为人人都有觉悟之性,所以人人皆有佛性,因此,惠能反复强调“我心自有佛”,“自性若悟,众生是佛。”(《坛经·付嘱品》)这样一来,心佛必然等同,于是,惠能就提出了“即心即佛”(《坛经·机缘品》)的观点,这是他佛性论的关键所在。
3、即心即佛
人们往往在主观上将“心”、“佛”、“众生”视为三个毫不相干的体,殊不知,这是迷额内珠,不识自家珍宝,故佛在《华严经》中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惠能的佛性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惠能认为,我即是心,心即是佛。他说:“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我心是佛,自若无佛心,何需求真佛”;“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坛经·般若品》)既然自心是佛,那么心外更无一法可得!于是,惠能又进一步提出了“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坛经·疑问品》)的观点。惠能认为,“心”、“佛”、“众生”三者本来一体,并无心外之法,所谓此心从无始以来,常住不变,圣凡等一。为众生时,此心不灭;为诸佛时,此心不添。然而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如同使佛觅佛,骑驴觅驴一般,终不能得。即所谓:“若识众生,即见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离逢。”(《坛经·般若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万法本源之真如实性,对于众生来说,也就是众生之自心,离心无别佛,故曰:“即心即佛”。可见“即心即佛”乃是自性本体在心佛关系上的具体表述。
佛教各派在谈论佛性问题时,一般都把佛性和人性区分开来,认为人们必须经过不断的修行,才能圆满佛性。这虽然增加了佛教的神秘感和神圣性,但却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有碍于佛教的传播。惠能佛性论的特点就在于他不但肯定了佛性平等的事实,而且将佛性、人性完全统一起来,这虽然去除了一些佛教的神秘感,但却给禅宗增添了生机盎然的现实人情味,使一向令人神妙莫测、不可捉摸的“禅”,一下子变得可感可知、可望可及,也使“禅”有了广泛的社会现实基础,有助于佛教的传播,导致了佛教人性化的根本转变,为以后的一系列佛教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你要真正通达三世因果,你就了解,这个世间没有一个人是被人骗的,也没有一个人能占别人便宜,为什么?这是因果定律,这是事实真相。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