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与佛教哲学


2015/5/23    热度:242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在世界诸大宗教中,佛教特以哲学发达著称,以致晚近教育、学界有不少人力倡佛教非宗教而为哲学,或亦宗教亦哲学。哲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以名言概念为工具,通过逻辑思辨,构画宇宙模式,概括普遍规律,以图对世界作出理性的解释。这种囿于思辨范围的学问,其实并非佛陀所主攻。诚然,从哲学角度看,佛教经论中,尤后世祖师大德的论著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内容,不乏对诸家哲学所共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解答,但这些哲学内容,莫不紧紧围绕佛教的中心议题——生死苦恼的现实解决而展开。在佛教三藏经典中,纯粹的哲学著作尚不多见。《中阿合·箭喻品》载:青年哲学家蔓童子以世有常无常、有底无底、命即身异身等十四个哲学问题请教佛陀,佛阳不予置答,而以中箭者应求拨出箭头,医治创伤,不应先去考究箭的质地等为喻,说明人应先立乎其大者,着眼于自身存在的根本矛盾——生死问题的切实解决。这表明了佛陀对哲学的根本立场。《金刚经》中,佛告须菩提:“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者,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仅用哲学的眼光去看待佛学,甚或把佛学说成是哲学,按佛陀的观点,无疑是小觑了佛学,贬低了它的实际价值,掩盖了它的实质。

  佛教哲学乃思的产物

  如果一定要讲佛教哲学,则应首先说明佛学的超哲学性;其次,应看到佛教哲学不仅是运用一般哲学的思辨方法所得出的结论,而多分是在禅定实践中体悟、实证真理的结果。日本近代佛学泰斗木村泰贤在其《大乘佛教思想论》中说:禅定“是涉于一切佛教思想的基调,一切佛教思想,皆是禅定考察的结果。”这话可谓点出了佛教哲学的特质。当然,依禅定体验建立哲学体系,并非佛学独擅,而是印度多家宗教哲学及中国道家、道教、儒家之学等或多或少也都具备的特点。

  佛教哲学,终归源于佛陀禅思的体验。佛陀由禅思而成佛,嗣后四十余年以言教身教示现所说法,旨在开示从禅思所得如来知见。佛陀多次表明:他实际证知者,甚深难解,难以言宣,“唯佛与佛乃能知之”,用言说表述的法,不能不适应听众的机宜而采取方便。运用当时人可以接受的哲学原理——缘起法则,推论四谛十二因缘,即属方便之一。

  后世诸乘诸宗哲学,莫不宗依佛陀遗教而发挥阐释,堪称为佛教哲学家的大师门,多数深入禅观,获得证悟,再把禅思内证的体验逻辑外化,形成哲学体系。如印度的马鸣、龙树、无著、陈那等大师,据传皆有湛深的禅定功夫,证入菩萨果位。中国教下的台、贤、三论等诸宗的祖师大德,无不依禅观而建立一宗之学。天台宗哲学渊源于北齐慧文禅师禅定的证悟。二祖慧思,坐禅入法华三昧,因而“大乘法门,一念明达”(《续高僧传》卷二一),显现宿命,神足等通。三祖智,行法华三昧发旋陀罗尼,总结自悟及师传,以止观为纲而建立一宗之学。华严宗初祖杜顺,乃禅师,以禅功治病等神异著称。三论宗源于三论师法朗、僧诠,朗、诠皆定慧双修,其后学吉藏虽以讲说、著述名,亦颇重禅修。唯慈恩宗人稍疏于禅行,然其所阐法相唯识义,本来源于禅观。至于禅宗,更是不立文字,以修祖师禅证悟佛心为宗。太虚大师曾说:“禅观行演成台贤教”,可谓点出了中国佛教哲学的实质。藏传佛教诸派祖师大德,如莲华生、无垢友、玛尔巴、弥拉日巴、卓弥、种敦巴、隆钦饶绛巴等,亦皆定慧双修,得大成就。

  依禅观行建立佛教哲学,当然只是起主要作用的内因。时代哲学思辨水平、与他家思想的交涉等社会文化条件,作为外缘,在佛教哲学的建立上,无疑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佛陀时代的无我论,就带有批判婆罗门教神创论、神我论的意义;印度中观派、瑜伽行派哲学,与外道、小乘进行理论斗争的色彩甚为明显。中土佛教诸宗哲学,则往往带有适应本土传统思想的特色。这些问题,学术界论述甚多。而禅定与佛教哲学的关系,却往往被忽视。

  源于禅思的佛教哲学,当被外化为严整的体系后,也往往趋于经院化,愈来愈繁锁、艰深,脱离禅修实践。当走到这一步时,该哲学便丧失了生命力,被重视禅修实践的新宗所取代。如印度部派教理繁锁化时,有大乘运动兴起;大乘教理在晚期转入艰深后,则有特重瑜伽行的密乘出现。中土佛教台、贤、慈恩诸教宗的义理成熟后,有重简易禅行的禅宗、净土宗勃兴。稍疏于禅行的慈恩、三论、贤首,流传未久即衰乃至绝嗣,唯着重禅修的禅、净、台三宗,方流传至今。这可谓佛教教理发展的一个规律。用木村泰贤的话说:“佛教教理的开展,是禅定体验和表面的教理互相纠葛,一面互相规定,一面逐渐变化、复杂化的结果。

  由禅思所得的明哲睿智

  佛教哲学之所以蕴藏着深睿智慧,为古今中外教内外人士所赞叹服膺者,并不在佛教哲学家逻辑思辨的水平特高,而应归之于他们由禅定中引发的超常直觉能力。人类的这种被近代科学、哲学所忽视、掩盖的超越性认识潜能,早就被一代代佛教大师深深发掘,焕发出烛世觉迷的真理之光。佛教哲学由禅定所获的睿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深入正定的禅观行者,得以超越人类天赋感官的狭窄认识,直观常人无法知见的宏观、微观、多维空间世界,洞烛生命秘奥。

  近代科学证明,人类的天赋感官能接受分别的信息十分有限,眼只能见一定波长的光色,耳只能闻一定频率的声音。科学用仪器延伸人的感官,然仪器所得讯息须由眼耳去观测,其扩展的界限有待于不断推进,总是处于有限的领域。佛教高级禅观行者通过禅定调动潜在的孩超威能力,因而能大大扩展视听界限,直观微观、宏观与多维世界。《瑜伽师地论》卷五四说:“若圣慧眼,一切种色皆是所行。”得了慧眼的圣者,可直观一切粗细物质现象。同理,圣天耳可分别一切声音,鼻根清净者可嗅别一切气味。佛教哲学对世界的描述,靠的就是这种超常直观。依此直观到的不少现象,已为科学所证实。如早在显微镜发明二千年前,佛陀就说水中、人身中有众多微虫。又如佛学说~切色法皆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集成,四大由微尘(当于微观粒子)集成,微尘有粗中细之分,极细者曰极微,皆变易无常。说法与现代物理学的微观理论基本一致。《大智度论》卷三六云:诸微尘“中者诸天所见,小者上圣人天眼所见”。可见佛学说四大、极微主要依大眼直觉,非仅凭理论的推测。天眼直觉,当然未必及于科学仪器所测之精确,但不能因此而否定这种直观认识的价值。在宏观方面《华严经》所描绘的世界海之广大,远超今日宇宙科学所知见的范围。如《华藏世界品》述世界海形状云:

  世界海有种种差别相:所谓或方或圆,或非方圆,无量差别。或如水旋形,或如山焰形,或如树形,或如花形,或如宫殿形,或如众生形,或如佛形,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

  又说,世界皆处于成住坏空中;“譬如林中叶,有生亦有落。”这与今日天文学的发现何等符契。若非佛海印定广大心量中所现见,很难解释清楚这种文化早熟现象。

  佛教哲学依禅定所窥见的宇宙人生之秘,主要表现在对细身众生及生命流转真相的揭示。关于细身众生,科学所发现者还仅限于微生物,此不过粗中之细者。佛教圣者依禅定中所得天眼的直观,发现了不同于人畜粗物质身的细身众生天、鬼、阿修罗、地狱,及超出生死的罗汉、菩萨、他方世界无量诸佛、净土,并依禅定的层次,把众生的存在状态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把出世间圣众分为声闻、缘觉、菩萨、佛四级。三界内的无色界众生,无固定的物质身体,据说只有佛才能看见。佛教圣者还依禅定所得宿命通、天眼通,现量观照众生生死相续、轮回六道的景况。佛陀正是通过对此景况的逆顺观察,彻了生死根源而成佛。

  六道轮回、因果业报,是佛教哲学对生命真相的基本认识。由于天、鬼、神识、中阴身过于微细,目前科学仪器尚观察不到,证得天眼、宿命通的人又太少,故业报因果、六道轮回这一对生命科学和社会教化极具价值的学说,尚不易被多数现代人所接受。然而,佛教徒从已被科学证实的佛陀言教,通过正比量推理,相信它起码是佛教圣者以超觉能力真实知见,非主观臆造的神话,非为适应印度俗说而采取的方便。其实,近代心灵学研究者所搜集到的大量有关轮回的案例,诸如记忆前世、脱体经验、鬼魂显灵。临终视觉、复活、死后续存等,虽然不足以作六道轮回的科学证据,但起码可以证明:古今中西不断发现的此类现象,确非虚诞,这些人类自身的生命秘奥,是很值得认真研究的。就此而言,通过禅修证得天眼通、宿命通,无疑是一条应予重视的研究途径。

  二、深入正定的禅观行者,依寂定心返观内照,得以明察自心性相。

  人类心灵,可谓宇宙间最奇妙神异之物,它不象物质现象那样易于把捉,乃能研究的主体,仅凭它所造作的、比它粗糙得多的物理仪器,及通过人外在行为的观析,去探究这极为细微、复杂、灵妙的现象,实难以穷其底蕴,识自本面。近世兴起的内省心理学,建树实多,然内省返究能返究者本身,主体须立于绝对客观冷静的立场,方足以照察自如。若论心灵之冷静明沏,莫过于禅中定心,此须由修习训练而渐臻。佛教禅观行者,早就专精致力此道,用禅思内省的方法窥探心灵之黑箱,认识自心性相,力做自心的主宰,这实际上是佛教诸宗禅定修习的主旨所在。就此而言,佛学,主要是心学或心理学、超心理学。佛教禅修者用各种止观法门寂止意念的波动,用寂定不动的定中意识,深观意识的底层,摆脱细微我法二执的粘缚遮蔽,证见常住不动的主人公,心的性相、乃至整个宇宙的实相,分明显现,洞若观火。是否如此,有佛教心理学说为证。九心轮、五十一心所法的精细划分且不论,早在弗洛依德提出潜意识学说之前千余年,佛教瑜伽行派就将心法分为前五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或阿摩那识凡五层,其中后三层深潜于常人仅知的意识层下,关于其功能及阿赖耶识所藏种子如何转为现行、决定人行为趋向的阐述,其精密详审,何下于弗洛俄德、荣格之说。至于阿赖耶识在轮回中的作用。心实相及转识成智之说,更为近代各家心理学尚未梦见。将禅定引入心理学研究,与现代方法结合,势必使心理学研究大飞跃。

  三、深入正定的禅观行者,可大大提高立体思维的能力,建构多维多层的宇宙模式。

  几千年来,东西哲人们究思辨之能,究宇宙底蕴,然受思维方式和三维空间的局限,罕有能超出直线性哲学的狭窄渠道,一窥本来多维多层空间之宇宙全豹者。对于肉眼可睹的飞碟、特异功能等现象,现代科学和线性哲学已感茫然无措,何况更多肉眼范围外的深奥现象。欲俯瞰宇宙全景,描摹出大致近似真实的宇宙模式,必须打破线性思维和三维空间的束缚,调动一切心理潜能,综合一切讯息手段,大大扩展心量,全方位接收讯息,始可得其仿佛。而达此之途,莫过于禅定止观。在正定中,心念寂止,惯性意识剥落,超越时空、物我、宏观、微观、多维空间的讯息呈现,依此修观,进行综合性的立体思维,才易于获得顿悟,把握真实。佛陀及其圣弟子,由禅思而得穷彻万法的睿智,为俯接群机,仍常用线性哲学原理说法,通过逻辑推论,破除空有等执,于破执中实已建立起多维多层的宇宙模式框架。如破时空实有,显其皆依缘起故大小相容、一多相入,意味着空间可有多维,现代科学界才有此类假说。然科学为理论推测,佛学则依定心直觉。《华严》等描述佛陀自证境界的大乘经教中,以佛海印定中所现森罗万象,提供了一幅多维多层的宇宙西洋景:在这里,万劫圆融,大小相入,一即一切,一念心中见无量无边佛刹,经无量无数长劫,起无量无尽六度万行;一微尘中,现无量无数国土众生,出无量无数经卷;百亿刹海,弹指即过,无量化身,动念即生;十重法界三千世间,共同一处而不相妨碍。台、贤二宗祖师,由此归纳出“一念三千”、“事事无碍十玄门”的哲学体系,理虽玄奥,事非无本。现代科学界提出的巨系统多功能态说,微露“一念十法界”之影迹;生物全息论则触及微细相容无碍之理,然尚乏实证,且去佛海印定中的境界甚远。

  四、佛教禅观行者能超出概念化、二元化的认识方式,现证真如。

  佛教哲学尤大乘哲学的中心范畴,是真如。真如或实相、法性、法界,指宇宙万法的体性及本来面目。《成唯识论》卷九释云:“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调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大乘诸家所诠解的真如,不无西方哲学之存有、绝对真理、物自体及本质等含义。真如作为绝对之真实,确非逻辑思辨所可见证。究思辨之所能,推至极处,真如不可作为客观的对象,由能所对待的二元化立场以概念而证知,乃属必然的结论。康德已用二律背反,证明物自体不可以理性知,判定了理性的界限。佛教哲学早在康德前二千年,便强调真如非言思所行境,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仅可离念而自内证。自内证真如之道,即是禅。佛教喻伽行者或由定发慧,在寂止心中返观内照,或调心,当不离念,顿与真如理相应,离却妄念浮云的遮障,摆脱人、法二执的缠缚,“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亲见本来不生不灭的真我、法身,获得直觉绝对真实的实相、般若智。不仅依此认识真实本面,更由此如实智慧,永超生死轮回,永享真常大乐,开发了本有的潜能。圆成了自我实现,达到生命本来应在、本性追求的永恒幸福的彼岸,舍此别无他径可通。无论是哲学、实证科学,都无法引导人类达到这一目的地。尤其思辨哲学所立之绝对精神、理念、本体、实存等,乃至佛教哲学的真如、实相,若离禅的实证,终归成为无实际价值的“戏论”。唯佛学掌握此实证之道,并且是依实证而说真如,故佛学超越思辨哲学,不可以一般的哲学唯心论、观念论来看待。

  禅定实证哲学,哲学指导禅观

  佛教哲学,终归属于瑜伽实证哲学,其真伪与否,终须在禅定实践中去亲身体验、研究。

  禅定体验与效应,是佛教哲学成立的重要依据。《阿毗达摩经》所说悟入唯识无境的四种智中,第四“随三智转智”所含三义,皆依禅定:

  一、随自在者智转智,谓已证得心自在者,随欲转变地等皆成,境若实有,如何可变?

  二、随观察者智转智,谓得胜定修法观者,随观一境,众相现前,境若是真,宁随心转?

  三、随无分别智转智,谓起证实无分别智,一切境相皆不现前,境若是实,何容不现?

  这三义,对有禅定证德者来说,足可做唯识无境,起码是心能转境、境不离识的论据。

  《阿毗达摩》所说四智中的第一“相违识相智”——“谓于一处,鬼人天等随业差别所见各异,境若实有,此云何成?”这一论据,起码亦须得天眼通,见鬼人天不同境界,方能确立。护持佛法,应修禅定得现量智,方足以自悟悟他。《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云:“法中若起比量智者,斯即不能护持正法。”得现量智始可护持。而欲得现量智,又岂能离开禅观的修习?

  佛教哲学源于禅观,具实证性,宗门大德的悟境,可作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古来禅门宗匠,颇有目不识丁,不通经教者,一旦参禅彻悟,见经教之说,如自家屋里活计,其所说所行所教,若加以逻辑外化,与经论中的哲理无不若合符契。说明佛教哲学确从禅思中来。

  佛学还说,禅定境界之不同,形成哲学上见地的歧异。其间佛外邪正之分,极为细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长阿含·梵动经》谓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发宿命通,小忆若干劫数,遂立十八见乃至六十二见。《楞严经》中,详说修禅那者想阴已尽、识阴未尽,所知障未破之间,依所发有限的天眼宿命等通所知见,穷研万物的因果本末,还可生无因论、遍常论、有边论等十种“禅那狂解”,凡二十余种邪见。可见此事绝非草草,佛教哲学见地所依归的禅境,有相当严格的标准,一般须得明师的印证,并与经教相合。

  佛教哲学不仅源于禅思,由禅思实证的文字般若、佛教哲学,还是禅定修习的指导。依佛言祖语由闻慧而得思慧获决定正解,依解起修,是佛家修学止观的通途。《华严经》卷三五云:“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善巧决定观察智;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大智度论》云:“非禅不智,非智不禅”,缺了佛学闻思修的指导、印持,出世间的智观便无法修习,而缺了慧观的止,只属世间共外道法,难以成就出世间的功果。是故欲修禅定,须先学通佛教哲学。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所有一切众生、一切人物没有一个不是佛,没有一个不是善知识。《华严经》上善财童子就是这样教给我们的,五十三位善知识是什么人?就是我们现实社会里面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五十三参里头也有坏人,里头有学佛的,也有学外道的,确实代表了我们现实的社会。善财眼睛里面那些人统统是善知识,统统是佛菩萨。我看到你善的地方,我要跟你学,引发自己的善行;看到你恶的地方,我明白了,反省反省我有没有这个恶,所以善人恶人都是自己的老师。没有善人,不能启发自己的善心,没有恶人,自己有过失不能改过。所以善人、恶人,好事、坏事统统是成就自己无上菩提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