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是佛


2015/5/23    热度:329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众生与佛的关系处理原则,是慧能禅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切理论和修行法门都围绕这一原则展开。佛是解脱者,觉悟者,超越者,从众生到佛的超越原则是:即众生是佛。其内在超越性意义在于,不离众生而超越众生,成就佛果。这是禅宗内在超越的根本体现。

  根据慧能的心性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能成佛,但佛性只是众生成佛的可能性和内在依据,要真正发明自心佛性,有一个明心见性的瞬间,觉悟的瞬间,也就是超越的瞬间。这一超越,不是离开众生另觅佛的境界,就在众生心体上实现。即众生是佛,严格地讲,是即众生心而成佛。宗后来一般表述为即心即佛,并不是即众生色身是佛。

  “众生”概念是佛教的一般性说法,指被五蕴所缠的有情生命,“于色染著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著缠绵,名曰众生”。慧能常常用“世人”概念表达这层意思。“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 “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 “世人心中常愚,自言我修般若。般若无形相,智慧性即是。”世人从一般意义上是指没有得到觉悟、不知道自心佛性、自心本有智慧的人。这些人因而常常被视作“愚”者一类。从慧能的社会交往面来看,这些人多指处于社会底层者。慧能来自于平民社会,生活于平民中间,关心的也是平民的解脱问题,因此,有理由认为,慧能所讲的“世人”,更多的是指他所熟知的平民阶层。这一阶层的人们是社会上最平凡、普通者,并没有钱财之富,是“贫”者一类,也无权势之贵,是“贱”者一类。在中国的身份社会中,他(她)们常常恰恰是没有“身份”的,却是社会上的大多数。因此这一概念的使用体现出慧能禅法的平民化特点。慧能关心的就是这样的大多数,关注他(她)们的解脱问题,并以其自身内在超越的成功实现作为这种解脱的现实例证。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边民,一个自幼时丧父的孤儿,一个不识字的文盲,一个靠打柴为生的穷人,刹那间就成佛作祖了。

  慧能可以实现的事,人人都可以实现。慧能可以成佛作祖,人人都可以成佛作祖。成佛作祖只在世人心中当下实现。世人之所以是世人而不是佛,是因为心中有迷。迷则佛是世人,悟则世人是佛。即众生是佛的内在超越,不是离开世人自心而实现,不是离开世人原来的生活状况而实现,只是一刹那间与自心佛性相应,瞬间实现明心见性,只是顿悟。一旦顿悟,超越即告完成。超越之后,虽然世人生活状况依旧,生活方式依旧,也许依然是穷人,依然没有权势,但内在的心境彻底变化了,从迷变悟,从不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到变为彻底认识自我,从茫然不知所措变为有坚定的自信心,从依赖外力拯救变为自作主宰,精神素质提升到最高的境界,人格得以完善。即众生是佛的内在超越论说明,世人所追求的,并不外在的虚幻如浮云的个人的财富、名誉、地位、权势,而应该追求精神的解脱,心灵的解放,对佛性的觉悟,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快乐。有了这种解脱,才不会被心外一切境界所染。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心量小的人很可怜,小小的事情斤斤计较,坚固执着,生活得很苦。他为什么这么苦?心量太小,太窄小了,这就是佛在经上常讲的“可怜悯者”,真的可怜悯!社会为什么这么动乱?就是大家的心量都很小,彼此之间不相容;不相容才有争执、才有斗争。每个人心量都很大、都能包容,这个社会就和谐,不会有争执了。如果每一个人都执着自己的成见,不能够合作,那社会就乱了。现代人迫切的需要,就是如何能够将各种不同的族类、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宗教思想圆融整合。我们共同在地球上生活,只要大家能消除歧视、消除误会,互相尊重、互助合作、互相包容,就能创造美好幸福的人生。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