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心明月与一心三观
2015/5/23   热度:313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不染不住即正定
首先,当明了闭关的目的,在于改革凡夫的生灭心,为诸佛的不生不灭心。凡夫之心所以不同于诸佛,只因凡夫心心念念分别取舍,而诸佛则恒常如如不动。因此,要改革凡夫之生灭心,唯一的方法,便是对外境不染六兰,对一切事事物物不分别亦不取舍;而对内则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心念,都不住着,念念安住正定,或是安住于所修持之本尊法或体性法上。
闭关之前,心理上要有所准备:首须将世间一切万缘全部放下,不要人在这儿,心里一会儿想到办公室的事,一会儿又想到家里的事,这一切都要全部放下。应当作自己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到了他方净土,一心专注于佛的刹土而修,不染世尘。外不染六尘,内不住空有。
在见地上,了知自性本寂本定,本来不动,是我本有。因此在修持中,不要错用心,千万不可着意,想要让心得定,这是不了义之修持方法。有些行人不明白这一点,以为要以很勇猛精进的心,把自己的心定在哪个境上,或是教自己的心不动,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等等。这就是不明白本来不动的自性,只要放下染心,本来的清净佛性,就自然现前。何须头上安头,再加一个念头让它不动?要让它不动的念头一生,即落能所一有我这么一个人(能),去用心思让自己的心(听)不动。如此能所对立,如何证到本来?
因此,过去有位大德开示:修持佛法的人千千万万,而能够成证的人,有如风毛麟角。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佛的人不能无我,总是以有我这样一个人,勇猛的修心想要让自己成佛。仅此一念,就是使他不能成佛的原因。因为这一念,就使他无论怎么修,总是有我、有所,能所未泯,心有对待,就不可能契入绝对的真心,如如的实相。
因此,修心只要不染六尘,不住对待、能所,既不追忆过去,亦不计划未来,如此过去、未来都心无所住,而现在的心,也不染着六尘,既不住空、亦不住有,双离两边,这就已经是正定了,是最上乘的体性定了。千万不要再在心里想:“我要努力用心去静,去不动,要把心放在那个定上,或者将心待悟”等等。
既然自心本净,佛性本具,只因无始尘垢深重,种种颠倒迷妄,才轮回迄今,所以十方无量诸佛、菩萨,在漫长的菩提道上,历劫精勤不懈者,只为离妄显真。经云:“知是空华,即无论转;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我们起修之前,应虔发大愿。诸佛因地,皆净修无边大愿,而圆成菩提;菩萨上求下化,亦必愿行相应,方登彼岸。故我们现在当发下大愿:“尽我形寿、尽未来际,遍度法界一切众生,倘有一众生不得度者,誓不取正觉。”而在度生之前,必须自度,因此在这四天关中,分秒都应珍惜,念念不染着,既不住空,亦不住有,不滞两边,直彰中道,念念相续,不令间断,决定要在这四天当中明白本来,明白自己的真心,将凡夫心改革为菩提心。
其次,亦应籍着这四天,养成习惯:二六时中,不是修法,便是持咒。诸佛菩萨的咒语,乃是法界最奥秘的声音,是为诸佛的心声。只要依之修持,即能与诸佛之心相应。持诸佛本尊密咒,就如电视有许多频道,拨正某一频道,就能收到某台的节目,同样的,虔心持诵某本尊密咒,就能与该尊相应。莲师说:“上师密咒乃三宝与三根本之最极心要,得一切思量所及与不思量之成就。”所以持咒之功德说不能尽。倘能进一步住于本寂,如幻而持,更为殊胜。但众生污染太深,如妄念甚多,当照法本、或依假观而修。
诸位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个别的本尊,和不同的修证层次。但无论修何本尊或某一次第法,皆当多加一个月轮观想,并在关闭四日内练习纯熟。这月轮的光明,是那么清凉遍照,洗涤清净一切的五毒、尘垢、烦恼、业障,于是自心就如同月光那样清凉、无染、普照,无分别取舍,无人我得失。这个观想必须时时坚持,不可忘失。初修虽然无法见到,但只要专注不中断,慢慢这明月就隐隐地、如实地、显现在心中,时机因缘一到,心光乍显,就是悟见不生不灭的真心之时。在禅宗而言,既是透初关。
下座不可当作下课,便可以放逸。下座后更要时时观想心月。遇到任何外境,将生起分别之时,就警惕自己,不能染着六尘。倘使有什么妄念,譬如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当知自心已在染,要扭转来安住真心,犹如明月一般,不为八风所转,不为人我得失、分别取舍所迷。总之,下座后更要历境验心,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心安住,如是方能符合刚刚所发之自证度生大愿。(元月一日晚间)
念念观照自心圆明
一天修持下来,我们的自性圆明是否仍在心中,或已忘记?不论忘记与否,过去已经过去,不要再去追悔;但从现在开始,大家一直记在心中。这个方法是极要紧、殊胜、方便而究竟的观想。
另外,我看到有几位略有昏沉的现象。当昏沉之时,要将双目微微睁开,轻轻摇摆身体,然后将自心的明月,由心中升到顶上,变成弯弯的蛾眉月,月上有一颗闪亮的星星,在自己顶上照耀十方。如此观想,昏沉的感觉就会消失。
静坐的姿势要自然,不要刻意挺胸或挺腰。因为自性本是如如自在的,我们修学要随顺法性。但是也不要垂头弯腰,弯腰容易造成昏沉,挺胸则易引起烦闷。修持时心如太紧,不一会儿胸中便有一种压迫或烦恼的感觉,这时候,要暂停止修观,悠闲地看看天空,远山或风景,让心自然地放松几分钟,然后再开始修持。
修法中若有妄念流转时,就要持咒安住自心,将来修的深入时,又容易落到空无所有之中,这是偏空的定,并非究竟。真心本空本寂,净无纤尘,却又本觉本知,圆具万德。修心的初步为返闻自性,这既非用眼来看色相,亦非用耳来听声音,倘如此循声逐色,即为物所转,为尘所染。返闻应当直接用自己的心智,来观这不生不灭的佛性。但是许多人都觉得,这佛性无所倚靠捞摸,不知如何去观,似乎无从观起,因此,今天早上我就传一个极方便而究竟的方法,就是自心明月的观法。须知此月此光,即诸位自心的光明,亦为《圆觉经》所讲:“诸佛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之最殊胜修证法。故当不间断地观此心月,有如掉入万丈深潭,终日从早到晚,惟有出离深潭之念,而没有第二个念,如此念念观照自心圆明,行住坐卧都不忘失,如此精进修持,四天下来必有殊胜的悟境。
我们要抓紧每一分钟如是修持,正如显教每日晚课所诵的普贤警众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鱼少水,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若想成佛,就要依佛的方法来修、来思惟、来观想、来悲悯救度一切的有情。今天所传的自心圆明观,是初步的观法,以后看觉受如何,再传更向上的修持法。
另外,尚须提醒大家,我们虽已发起菩提大愿,但是就实际的行持而言,除了在静中修持,心心念念持咒返闻,不染六尘外,尚须广修六度万行,行菩萨道,方能成佛果。六度之中的智慧度、禅定度、精进度,正是关中所修持;在座诸位皆已受戒,在持戒方面,自应时时护持本心;至于忍辱度,倘若皆能时时返闻,安住自心圆明,了达诸法如幻,则本来并无辱可受,亦无忍辱者。
唯有六度的第一布施度,在勤修体性法门中,往往容易在实际生活中忽略。事实上,布施恰与四无量心中的舍无量心相应,修持体性法,最后要泯去能所,破除我、法二执,正是要依布施度的舍无量心来修持。在布施中,即可验知自心中,对于我们、法二执悭贪习性,是否仍然深固?倘一个人对身外之物尚不肯舍去,又怎能舍去心中的我执,空五蕴、净六尘,而悟见本来呢?布施可分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是以财物舍他人,度他短暂困难。法施是以清净心为一切众生说法,或者护持精舍弘扬佛法,或是发心兴建道场、关房,成就菩萨;或印经书咒轮,令众生蒙益;以及修法持咒,令众生离苦得乐。其次无畏施,乃指为有情作依怙,领有情远离恐怖而得安乐,例如即将杀之畜生,或鸡鸭鱼虾,买来放生,或是修施食法令一切鬼神得到饱满,远离怖畏,乘食之力往往净土等皆是。布施时应当无施者、无受者、无所施之物,亦即三轮体空而蝣 ,方为无相布施。
大家既然真实发心修持,放弃了假期,舍弃了和家人的团聚,以及种种的世法,至此闭关,当知应以心为关,而非以门为关。若月轮在心,就在闭心关,忘失月轮就已出来。此乃悟见本来的最胜方便。
来源:菩提心2001年第1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三字经》上头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性本善”,就是佛法里头讲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本善,为什么会变成不善?那是习性。人为什么会变成不善?为什么会造作罪业?那是习惯,染上不良的习惯,习惯久了就变成习性,习性不善。所以大圣大贤教导我们把习性放下,恢复本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已经是被环境染污的,已经不是本性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