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最后的开示


2015/5/23    热度:227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自性真佛偈」

  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

  「师言:汝等谛听」:六祖大师说,你们好好注意听着,我来告诉你们。「后代迷人」:后代这一些个迷昧的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要知道,你若认识众生,就是认识佛性;你若不认识众生,也不认识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你要是不认识众生,你去找佛,就找一万个大劫,也找不着,也碰不见的。你想要找佛吗?就在众生这儿找。为什么常不轻菩萨见到众生就叩头呢?他就是认为一切众生都是佛,所以见到谁,就给谁叩头。因为他见人家是佛,所以他自己才能成佛;如果他见人家是魔,他自己也就是魔。

  「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我现在教你们,要认识自己心里的众生;「见自心佛性」:要见自己心里的佛性:不要向外驰求,不要到外面去找。「欲求见佛,但识众生」:你想要见佛的话,就先要恭敬众生;你恭敬众生,认识众生是佛,那你就是明心见性了!「只为众生迷佛」:为什么?因为众生不认识佛,对佛不认识。「非是佛迷众生」:不是佛不认识众生,是众生不认识佛。

  「自性若悟」:你自心里的自性,你若觉悟了,「众生是佛」:你这个众生就是佛。「自性若迷」:你自己要是愚痴不明白,你不觉悟,「佛是众生」:你不觉悟的时候,你本来是佛来着,也是个众生。你若觉悟,你本来是众生,也就是佛,就成佛了。「自性平等」:自己的佛性,是平等平等的,「众生是佛」:你若能真正平等,真正平等视众生,众生是佛。「自性邪险」:自性尽看人家不对,尽看人家不好,「佛是众生」:你就是佛,现在也变成众生。所以佛和众生,只在一念之间。「汝等心若险曲」:你心里若不直,直心是道场,你心里若弯弯曲曲,「即佛在众生中」:就是佛在众生里面。「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你能直心,就是众生成佛。

  「我心自有佛」:我心里、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佛;「自佛是真佛」:自己的佛,才是真佛呢!「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你自己心里,连一个佛都没有,那么你又到什么地方去找真佛呢?真佛,就是你心里要有一个佛;佛即心,心即佛。你存一个正念,就是佛;你存一个邪念,就是魔。你生一个清净念,就是佛;你生一个染污的念,就是魔。所以看你生什么念,你能把你心里清净了,这才是真正的佛!你心里若不清净,没有真正的正心、佛心,你到什么地方去找真佛啊?找不着的。所以说:「佛在心头坐。」佛在你心里头。

  「汝等自心是佛」:你们各位啊!自己心就是佛啊!你不要到外边找。「更莫狐疑」:再不要生怀疑心。「外无一物而能建立」:你若向外驰求,没有一种东西能建立得成功的。「皆是本心生万种法」:万法都是自己心里生出来的,不是外边生出来的。「故经云」:所以经上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你因为心里生,所以就有种种法生出来;你心若灭,就种种法都灭了。所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以说,一切都不离自心,也不离自性。

  「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我现在留一首偈颂和你们分别了。我们要注意这一首偈颂,这部坛经最要紧的,就是最后这一首偈颂,讲得太好了!所以六祖大师不单留给当时的人,也是留给现在的我们,都要依照这首偈颂来修行。偈的名呢?「名自性真佛偈」:就叫自性真佛偈。自性,就是自心;自心,也就是自性。

  「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你看!六祖大师,当时就看见你们在这儿听,所以说我们现在都有份呢,都应该依照这首偈颂来修行!因为我们都是后代之人,不是后代的畜生,所以都有份。后代的畜生,得要做了人,才可以有份。六祖大师,是给人说的偈,不是给畜生说的,所以我们现在都有机会成佛。又者,在畜生道里,畜生想成佛,也要转生到人道来,才能成佛。我们现在都不要放弃这个机会。

  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 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 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 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 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 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当来圆满量无穷

  YIN性本是净性因 除YIN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 见性剎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 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 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 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 不作此见太悠悠

  「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什么是真佛呢?人人都有真如自性,你的真如自性,又叫实相,又叫如来藏,又叫佛性,又叫你自己的自性。真如,就是你的自性;你的自性,也就是真如;自性真如,也就是真佛。

  「邪见三毒是魔王」:那么真佛你认识了,你也应该知道魔王是什么?魔王,就是你的邪见,你的三毒。你的三毒,也就是你的邪见;邪见,也就是三毒。你若没有邪见,就没有三毒;没有三毒,也就没有邪见。你现在三毒和邪见都有,这是什么呢?就是魔王。

  三毒是什么呢?就是贪心。贪财是贪;贪色也是贪。中文所谓贪色这色,就指着女人说的。你贪一切,都是三毒。好像你出家之后,你贪着攀缘,这也是三毒。你各处去攀缘,想要收多几个徒弟,这都是三毒。所以你看我们这儿这么久,你们这些皈依的,很少说有人叫你们皈依,要你们自己发心来皈依,这时候才皈依;若没有发心皈依,就想要你皈依,也不勉强你。你看我们前几天皈依的,都是自动的。如果我叫你:「啊!你皈依我啦!」你说:「你够不够师父的资格啊?我皈依你,你是不是好的善知识?」那我也没有话讲,我不知道我自己是不是好的善知识,所以不叫的。

  「邪迷之时魔在舍」:你若邪迷,就生出无明;生出无明,就生出爱欲;有爱欲,就是魔在舍,魔在你家里住着。「正见之时佛在堂」:你要是有正见,没有邪知邪见,没有贪心,没有瞋心,没有痴心,你把你自己的心里收拾干干净净,非常清洁;这时候,就是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佛和魔,是由你自性所显现的。你自性里若生出邪见,就有贪、瞋、痴这三毒生出来;你若没有邪见,三毒就不生了。你生出三毒,「即是魔王来住舍」:就是魔王来住你的房子。你的房子是什么?就是你的身体。「正见自除三毒心」:你若有正见,就把三毒除去,贪瞋痴的心都变了,没有了。你没有三毒心,就是「魔变成佛真无假」:魔王即刻变成佛祖;这个道理是最真,决定不会假的。你只要存正见,就是佛;你存邪见,就是魔。

  「法身报身及化身」:你的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万化身,虽然说是三身,「三身本来是一身」:三身,就是由你一个身变化出来的。所以这叫三而一,一而三;三身就是一身,一身也就是三身。「若向性中能自见」:你要是在自性里,能自见自性的真佛,「即是成佛菩提因」:这就是将来成佛的菩提种子,菩提的因;因,就是菩提的种子。你有了菩提种子,一定会结菩提果的;你结菩提果,一定就是成佛了。

  「本从化身生净性」:你本来的自性,也从你的化身生出清净的自性来。「净性常在化身中」:你清净的自性、清净法身,也在你这化身里。「性使化身行正道」:你自己的自性,能使你的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量无穷」:将来就是圆满你的菩提自性,这种的量,也是无穷的。

  「YIN性本是净性因」:人虽说有YIN欲心,但不怕有YIN欲心。你看《楞严经》上的火头金刚,原来他的YIN欲心非常重,以后,他用锻炼的功夫,把YIN欲的火,变成智慧的火,而做火首金刚。所以这个YIN性,YIN欲心哪,本是净性因,你要是存正念,这就是净性因。你若存邪念,它就是邪,就是不清净。所以YIN欲的性,不能说要断了它。不是断,是把它变了;变了什么呢?变了净性。YIN性,本来是不清净的,把它变成净性。净性,就是正知正见;YIN性,就是邪知邪见。「除YIN即是净性身」:你把YIN性除去,就是变过来,并不是说叫你把它掉了,因为你无可掉的。你就把念头一转,转成净性,就对了!所以除YIN即是净性身,这就是清净自性的法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在你自性里,你要离开五欲。五欲是什么?讲了很多次。有的说是色声香味触,即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有的又说是财色名食睡。总而言之,这两种都是五欲。财,人人都欢喜贪财;色,就是女色,这也是一种欲;名,欢喜名誉,这也是欲;食,欢喜吃好东西,这也是欲;睡,欢喜睡觉,这都是欲。这五种欲,你要远离,你要在你自性里头,不起邪见,生出正知正见,离开这五欲。「见性剎那即是真」:你能离开五欲,就会见性的。你见性,在很短的期间,就得到你自己真如的妙性了。

  我再讲一讲财色名食睡五欲。色,不单说是女色,就是男色也包括在内。男人欢喜女色,女人就欢喜男色,这是对待法,我们不要以为就单单女色,这要知道。

  「今生若遇顿教门」:我们今生都遇着顿教的法门。顿教法门是什么?就是禅宗的法门。「忽悟自性见世尊」:你忽然间开悟,自己明自本心、见自本性。这个时候你就亲见世尊了;也就是十方诸佛,你都可以见了。

  「若欲修行觅作佛」:你要是想修行,想要找着如何作佛的话,「不知何处拟求真」:你不在自性里用功夫,你向外驰求,不知道你到什么地方去找,才能找着真正的佛?「若能心中自见真」:你要是能自己在自己本心里头找,找你真正的佛性,「有真即是成佛因」:你能明心见性,知道你的真如妙性,这就是成佛的种子。「不见自性外觅佛」:你不回光返照,反求诸己,你不向内里去求,你要尽向外边去求佛,「起心总是大痴人」:你生念头,想到外边去找一找佛,这就是最愚痴的人。大痴人,就是最愚痴的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宗的顿教法门,我现在已经留给你们。「救度世人须自修」:世界人遇见我这顿教法门,要自己修行啊!不是不修行的。「报汝当来学道者」:我现在对你们讲一讲,你们学道的这一些人,「不作此见太悠悠」:你要是不做这种见解,不像前边我所说偈颂的这种见解的话;那是空过时光啊!把时光都空过,你一点好处,都得不到的。悠悠,就是把时间都空过,一点利益也没有得着。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 荡荡心无着

  「师说偈已,告曰」:六祖大师说完偈颂之后,又告诉大家说,「汝等好住」:你们都好好在这儿住着,不要尽打妄想,不要放不下,不要看不破。你们要是看破放下,就得到自在。「吾灭度后」:我圆寂入涅盘之后,「莫作世情」:你不要像世间一般的俗人那种世情的表现,不要有这种的举动。什么举动呢?就是哭!「悲泣雨泪」:喔!眼泪像下雨那么多,种几百亩田,都可以不会干了。「受人吊问」:受人来祭奠,来吊问;就是来祭祀。「身着孝服」:你身上穿上为死人穿的孝服;「非吾弟子」:你们如果这样做,就不是我的徒弟!我的徒弟,就要听我的话。你们若这样做,不单不是我的徒弟,「亦非正法」:而且这也不是佛法,和佛法也不相合,所以你们不可以这样做。要怎么样子呢?

  「但识自本心」:你认识你自己的本心,「见自本性」:见到你自己的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你本心、本性什么样呢?它是没有动,也没有静的。自性是不动不静的,自性是无生无灭的,自性是无去无来的,自性也无是也无非的,自性是无善无恶的,自性是无好无坏的,自性是无黑无白的,自性是无长无短的,自性是无住无往的,也不是在这个地方,也不是到旁的地方去。

  你们在自性里头用功夫,要明心见性;如果不明心见性,那你就是空过光阴。「恐汝等心迷」:我现在恐怕你们这一班人心里还迷惑不清楚,「不会吾意」:不明白我对你们说的道理,「今再嘱汝」:所以我现在再告诉你们一遍。「令汝见性」:我无非就想你们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你们都能明心见性。「吾灭度后」:等我圆寂入涅盘之后,你们要「依此修行」: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如吾在日」:就和我在的时候是一样的。「若违吾教」:假使你违背我的教化,「纵吾在世」:纵然就是我在世界上,我不入涅盘,「亦无有益」:对你们也没有益处。

  「复说偈曰」:又说了一首偈颂。「兀兀不修善」:兀兀,就是不动的样子,就是在那儿「如如不动,了了常明」这种境界。不修善,也不知道做善。这不是不修善,而是叫你不要着住修善。你做善不要像梁武帝,那个贪心鬼:「啊!你看我有多少功德!」不要有这种的思想。并不是说叫你不修善,是叫你就不要着住到修善。

  「腾腾不造恶」:腾腾呢?就是逍遥自在,很优游自得的样子。优游自得,很好玩的,一天到晚,都很快乐,这叫腾腾。不造恶,不修善,是不着住到善上;但是不造恶可不是说,我造恶,我也不着住,没有关系。不是的!这是决定不可以造恶的,不可以去做恶事。什么叫恶事?你杀生、偷盗、邪YIN,这都是恶事。邪YIN这条路啊,所谓「万恶YIN为首,死路不可走。」万种的恶事,邪YIN是第一条,是最重要的;你若有邪YIN的行为,这就是往死路上走呢!所以这一条死路,不可以走的。

  「寂寂断见闻」:寂寂,就是安静的样子,很平静的。这种境界,就是又平安,又舒服,又快乐:这安静的样子。断见闻,也无见无闻,把见闻都断了,不要在这六根门头,生出一种邪见。生正见可以,要把邪见、邪闻都断了,譬如人做不正当的事,你不要去看;人讲不正当的话,你也不要听,这是断见闻。

  「荡荡心无着」:荡荡,是平坦的样子。荡荡然,就是平坦、高大、宽广,有这种种的意思,就是无边无际。心量包括宇宙,充塞天地,这是荡荡然的样子。你荡荡然无所著住,这叫心无着。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

  摘自:宣化上人法宝网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并非外境诱惑或者侵害了我们,而是我们的心抓取了外境,以致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激起非常大的反应,然后一系列的做作……无始无终的循环即是如此陷入。毫无疑问,不在心上做功夫,任何一种充满喜怒哀乐的人生,可能最终都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