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禅坐需知
2015/5/23   热度:400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讲到禅坐,大多数人,都想知道禅坐的方法,以及如何打通任督二脉与奇经八脉,或者密宗三脉七轮等等问题。可是都忘记了为达这目标,与人的心念有着绝对的关系,可是大多数人却不肯向这里去深入研究。
在《大学》里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观念,正是观察自然的结果,进而效法自然法则而产生的理论、方法。佛教中的禅定(又译为静虑)也是如此。可见禅坐想要得到真正的“静”,第一步的功夫就必须要先能做到“止”的功夫,然后保持“止”的稳定性,这时就是所谓的“定”了,当能安住于“定”寂然不动,才能看到一切事务的本源,才能看清真相,不再被表相所迷惑,这就是所谓的智慧。
例如:一杯浑浊的水,当它本来浑浊的时候,根本就看不见是什么原因造成水浑浊。这时加进一些,或减少一些杂质,并不能看出浑浊的增减。想要看清造成水浑浊的原因,唯有把这一杯水安稳并且静静地放在那里使它不再有任何的动荡,很快就会发现杯里水中的杂质逐渐向下沉淀。这时如果急于看清水中的杂质而拿起杯子,这么一动,水就又回复浑浊,反而什么都看不到了。唯有,真正安稳并且静静地放在那里使它不再有任何的动荡,耐心的等待、静心观察,才能完全的看清楚水由浑浊无所见,而至杂质逐渐向下沉淀,一直到水变清澈而杂质完全沉淀于杯底的变化过程。当水完全清澈后,就能很清晰的看清造成浑浊的那个杂质的本来面貌。也就是说,想要看清真相,绝对不能着急。只能既不要加入其它物质,也不要想用一个方法来去掉它,只要不摇不动,不去增加,也不去减少,只需保持静止,慢慢的仔细观照下去,时机成熟了,自然就会“水清而石现”了。
学习禅坐的最佳方法和心态也是如此。但是在这依照方法止妄的时候,最可能发生的问题,便是当安静境界来临时,往往便会昏昏欲睡,或者不知不觉,自己便进入睡眠的状态。这时要仔细审察,体会自己。如果是身体过度的劳累,或者是因为心理压力长期积累而产生的疲惫。此时最好的处理模式,不要强迫自己继续禅坐,应该放松身心,好好睡觉,等待睡足了,精神饱满、清爽时再继续禅坐。假如身体及心理并无疲劳的现象,是因为头晕,那最好起身走动走动,或者依照方法调整姿势或调节呼吸。不论采取什么方法来处理,都必须作到始终保持适度而安稳的心态才对。
当作到始终保持适度而安稳的心态时,就会引动气机。这个时候,如果身体早已有潜伏的病根,可能就会发生酸、痛、冷、热、痒、麻….等感觉,比起不学禅坐的时候还要强烈。同时还会发现比起不禅坐的时候,心反而更加烦燥、不安,思绪非常杂乱,这些问题就如同将杯子静止不动时,其杯中杂质就会逐渐沉淀的道理一样。不要因此而产生恐慌,认为自己不应该学禅坐。
人在禅坐时,因为引动气机而产生酸、痛、冷、热、痒、麻….等感觉时,有些人,因为这些情形的发生,就认为是自己打通气脉的现象,便沾沾自喜。而大多数人最容易犯的错误,便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感觉上面,使注意力过分地集中,加上过往的习气配合意识的分别、联想,于是就产生幻想等狂乱妄想的心理。这就成为一般所说“走火入魔”的状态了。就如同将杯子静静放置不动,可是一发现杯里水中的杂质逐渐向下沉淀。就急于看清水中的杂质而拿起杯子,这么一动,水就又回复浑浊,反而什么都看不到了的道理一样。由此可见,不是禅坐使人“走火入魔”,而是在修学禅坐时,缺乏正确的认知及不明禅坐的真实的究竟道理而造成“走火入魔”。
其实在修学禅坐,等到生理机能恢复本能活动的时候,气机便会发生作用,只要能真正的将心安住不动,不增不减、空有皆不执著,气脉便会循着十二经脉流动,当到达经脉的某处有所淤塞,处就自然产生某种感受。在这种情况中,只要不去执著,依照方法处理,任其自然流行,时机成熟了,那个因淤塞而生的感觉,自然就会消失,这是最好,也是最安全的解决方案。(来源:法藏寺)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代人生活相当忙碌,念佛法门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这个法门不但适合各种根性,也不妨碍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修起来方便,也比较容易成就。修念佛法门,只要一句弥陀念到底,不要断烦恼就能成功,你们想想,八万四千法门,还有哪个法门比这个更方便,比这个更容易?这个法门要用起来,真的二六时中可以不间断。为什么?坐在这里可以念,站着也可以念,走着也可以念,躺在床上睡着也可以念。二六时中这一句佛号不间断,行住坐卧都不妨碍,你一面工作,还可以一面念佛,它不碍你工作。如果是用头脑、用思惟的工作,你的工作一放下来,佛号就提起来了,功夫还是不间断。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