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曹洞法系 下 元明清时期 二、寿昌法系
2015/5/23   热度:155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第十二章 曹洞法系 下 元明清时期 二、寿昌法系
(一)曹洞宗在江南的支派
明中叶曹洞宗少林法系中高僧辈出。其中有小山禅师法嗣蕴空常忠、幻休常润等。后者继主少林法席,前者则将法脉延衍于长江以南,师徒相续,连绵兴盛,成为明中叶后曹洞宗的又一大法系。
常忠(1514-1588),字蕴空,建昌府(今属江西省抚州地区)常氏子。少时习儒,稍长致力研究姚江良知之学。后出游于镇江鹤林得季善和尚劝引,膺服佛法,于高度寺剃度出家。一年后,转至少林寺参学。投小山禅师,久受钳锤。继随小山禅师改住北京宗镜寺,服勤三载,深得玄理,得印可。为曹洞宗第二十五世。其后南下,返回建昌,起初在一僻处静修,后至新城(今江西省黎川县)癝山结茅习禅,长达二十余年。期间,不与闲人接触,独与罗汝芳、邓元锡二人交谈性命之学。“间拈《金刚》、《圆觉》,发挥宗门大意,及举向上事,剖决良知,扫除知解,皆超出情见。”常忠有感于“当嘉隆间,宇内宗风,多以传习为究竟,”因而“疾时矫弊,志欲匡经投至门下,始说法传徒、倾心调教,尽囊而付,使无明慧经成为继其之后的一代宗师。
慧经(1548-1618),字无明,崇仁(今属江西省)裴氏子。少时聪颖,九岁入乡校,即问浩然之气是什么。十七岁弃笔墨,二十一岁偶读《金刚经》,如获故物,由是断荤酒决志出家。不久,来到癝山礼常忠禅师,执侍三载,知有教外别传之旨。于是,转往峨峰(在今江西省黎川县)结庐潜修三年。一日,闻僧问:“如何是道?”答曰:“大好山”,因而疑情顿发。八月中的一天因掘石忽裂而大悟,作偈曰:“欲参无上菩提道,急急疏通大好山。知道始知山不好,翻身跳出祖师关。”数日后返回癝山,将此偈呈常忠,遂得薙发受具足戒,许入室。得印可,为曹洞宗第二十六世。万历二十二年(1594),得一同参相劝,“岂以一隅而小天下乎”,即外出参学,礼少林祖塔,登五台山得遇瑞峰禅师,获器重。又于京都访云栖、达观等老宿。南还,入宝方寺(今在江西省南城县,系曹山本寂禅师卓锡别院),数年之中,苦心经营,重建禅堂,天王殿等。继入住新城寿昌寺(在今江西省黎川县),驻锡十多年,百废俱兴,雄姿再现。又建别庵下院二十余所,法筵盛开,高唱曹洞五位君臣之义,坐下随喜者数百人。对习禅,慧经承师传,反对讲习评唱,对学人无须钻研公案、机语。主张“参禅者须得禅源底要妙,方有话头分。”认为机语“无来由,没格式,但应机便用,实无有铺排着量之言。”慧经还教诲学人:“参学之士,道眼未明,但当看个话头,要立个坚固志,如一人兴万人敌,安其放意,杀出方了。如是最是省力,不须念经。不须拜指,不须坐禅,不须学文字,不须求讲解,不须评公案,不须受皈戒,不须苦行,不须安闲,于一切处只见有话头明白,不见于一切处。”主法寿昌寺的数十年间,慧经潜心修寺,“足迹不履城隍,竿牍不近豪右,日惟随众作务,众未及田,师(指慧经)已荷钁先至,虽栉风沐雨,亦无倦意。”万历四十六年(1618)正月,圆寂于寿昌寺内,塔葬寺侧山旁。在住持寿昌寺的十余年中,法筵广开,法嗣有博山元来、晦台元镜、寿昌元谧、鼓山元贤等,皆成为明末著名的曹洞宗师,继而形成寿昌一系。慧经为其法嗣徒众制订二十八字派,即:
慧圆道大兴慈济悟本传灯继祖光
性海洞朗彰法忽广弘行愿证真常
其门徒代相传承,直至清代末年。对于慧经中兴曹洞伟绩世人评价甚高:“寿昌当宗风寥绝之时,触心荆棘,狐狸作崇,其建立宗旨也特难,乃参悟既与德山、临济同堂,而操履又与百丈、赵州共路。”
元来(1575-1630),字大舣,号无异,舒城(今属安徽省)沙氏子。少时习儒,十六岁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瓦楞寺(一说瓦棺寺)听讲《法华经》而向佛。后到五台山,投静安通和尚出家,习修天台止观。五年后,慕名至峨峰(在今江西省黎川县)拟参慧经禅师,见其貌似农人,遂未停留便去福建白云峰诛茅潜修三年,初得证悟。返寿昌寺,受慧经之嘱,苦参深究“看藏身没纵迹”之话头,后见人上树而大悟,得印可,授以心法,为曹洞宗第二十七世。此后,受师命为首座。次年,至鹅湖寺(在今江西省铅山县)访祩宏和尚弟子超华心和尚,受“菩萨毗尼”。期间,三次请益于祩宏和尚,获赠“演畅真乘”之嘱。后,隐居于信州(今江西省上饶)西岩祖印院。万历三十年(1602),主博山能仁禅寺(今属江西省广丰县)法席。入院之初,见故德韶国师道场荒废日久,于是“诛茅为屋,仅足容膝,而禅律并行,蹶然兴起。”至寺宇大体恢复之时,又改往福建,先后住建州董岩、仰山。天启七年(1627),入主福州鼓山涌泉寺。此时的涌泉寺,自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二月遭回禄之灾以来,仍破败不堪。元来率众奋力振兴,立规饬绳,四众翕然。苦心经营至初见规模时,元来将其交徒住持,自己改往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天界寺。不久返回再主博山法席。二度主法博山,力弘曹洞法门,禅律并行,禅教兼重,并有所创新。首先,元来主张“参禅须要立得心真,便头正尾正,其间亦不颠倒。禅人若能以此持之以恒,方可修成正果。”认为禅人参学,有三种歧路要防止误入。其一是:“担佛傍家走,乃至求佛、求法、求禅、求道、求玄、求妙等,随处担一担子,通身都是佛法,如龟负图,自取丧身之兆,凤萦金纲,趋霄汉以何期。”其二是:“自作主宰,谓有甚佛可求,甚禅可参,甚道可学,只剥得净洁无依,谓是自己受用。”其三则是:“起世间贪痴罪,虽重犹轻;若将半洁之处谓之参学极则,此为最重,世间无有与等者!”而要防止误入歧途,禅人则更要识得病根始得。“第一,不得讲时算日。第二、不得敲冰洗澡。第三,不得围炉向火。第四,不得暗里偷光。第五,不得开眼作梦。第六,不得触树迷封。第七,不得逆风把舵。第八,不得易短为长。第九,不得伤风露骨。第十,不得钉椿摇橹。第十一,不得步步登高。第十二,不得从空放下。”只有断此十二种病根,总能得悟;只有认真能究话头,总是正道。同时,元来也不以参究话头而排除其他,主张在参究话头的同时深入经藏,“夫为学者,凡经律论三藏大小偏圆,靡不遍涉。”其次,元来主张“禅教融通”。认为“宗、教殊途,皆归一致;都城趋入,迟速不同。”以宗抑教,或是以教抑宗,“即是魔人”!宗与教非水火不容,两者之间“宗乃教之纲,教乃宗之目,举一纲则众目张”。再次,元来在教诲学人认真参禅的同时,主张融会禅净。在他看来,“禅、净无二”。“禅、净二门,非别立标帜。”因为“说净土亦得,说禅亦得;说净土即禅,禅即净土亦得。”而初进者不可会通,“当求一门深入,”总不至于顾此失彼。这样,元来以其独到的禅修,奋力振兴祖庭,声名大振、“弟子益进,朔即燕都,南尽交趾,望风而至者岁以千计。”其门徒甚众,如长庆道独、雪磵道奉、古航道舟、瀛山智暗,皆成为明末至清代曹洞宗大师,弘法于赣、粤、浙、闽等处,后人称之为慧经禅师寿昌一支的博山法系。此系的法派辈份,乃循元来禅师亲自制订,即:
元道弘传一(一面一个文字,下面一个心字)光照普通
祖师隆法眼永播寿昌宗
博山法系遵此立法号,代相延承,传至清末。元来禅师虽于明崇祯三年(1630)圆寂于博山能仁禅寺,其法脉兴盛,名声远播。有《无异元来禅师广录》三十五卷、《博山无异大师语录集要》六卷等流传。
道独(1599-1660),字宗宝,号空隐,广东南海陆氏子。自幼显善慧,钟情于三宝之物。稍长得《六祖坛经》读颂而益加崇佛。十六岁结茅潜修于归龙山,一住近十载,二十九岁,游访至博山,礼元来禅师,获印可,传曹洞法脉为第二十八世。后,住长庆寺(在今江西庐山),二年后,往罗浮山华首台,继迁福建雁湖寺。明亡之后,返粤中,驻锡海幢寺,寂于寺内。有《空隐集》、《宗宝法语》等传世。法嗣有祖心函可、瞎堂函显、木人弘赞等人。
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广东博罗韩氏子。本出身于官宦世家,父曰缵,官至礼部尚书。可自幼习儒,却无意功名。父殁后,即投庐山长庆寺道独和尚出家,久得印可,明崇祯年间*!628-1644)末,入金陵(今江苏南京)迎请《藏经》,挂单于栖霞寺,时值清兵攻占金陵,洪承畴旨要函可前去面谈,可拒之并以诗相讽讥,畴怒请诛可。可虽未被诛,却在遭酷刑之后奉朝旨迁往辽阳千山朝阳寺。在千山,可力弘禅法,聚谴谪明臣结“冰天诗社。”出家众有五至七百紧随左右。尽管遭此处罚,可仍于艰难之中力建佛寺。世人誉之一生“七坐道场,全提直指,绝塞罕闻,称佛出世。”圆寂后,有《剩人禅师语录》传世。
函昰(1608-1685),字丽中,法号天然。祖籍广东南雄,后迁至番禺。俗姓曾,谱名起莘,号瞎堂,少习儒典,明崇祯六年(1633)中举,后赴京应试路过庐山,偶参道独和尚,初闻佛法,颇契入。崇祯十二年(1639)冬,弃仕至庐山归宗寺投道独和尚。次年随道独和尚迁住广东罗浮山华首台,潜心禅修,努力精进,久得印可,传曹洞宗法券,为第二十九世,不久,俗世全家父母妻儿弟弟媳妇等俱入空门。崇祯十五年(1642),改锡海云寺,法筵盛开,弟子不下百人。清顺治十年(1653),入主庐山栖贤寺,鼎新寺宇,重肃寺规。五年后,古刹面貌一新,昰却功成而退,回住广东罗浮山华首台。后改住广州海幢寺、丹霞山别传寺等处。康熙二十年(1681)应南康府(今江西九江市境)知府廖文英之请,再主庐山归宗寺法席,道居后,迁住金陵(今江苏省南京)报恩寺,有《瞎堂诗集》、《楞严直指》等传世。其法嗣影响较大的有起芸今盌、乐说今辩等数十人。
弘赞(1611-1685),字在惨,号木人,广东新会人,俗姓朱,相传为明藩王之后裔。少即习儒,稍长即在本郡法云寺剃度脱俗,后往庐山参道独和尚,三载后得印可,授曹洞宗第二十九世。后返粤入主鼎湖山寺。以其通儒精释工诗文,故有“南明诗僧”之誉。平日多与士人高贤唱和,有《木人剩稿》等传世。法嗣有圆捷一机等数十人。
道独和尚所传此支,至清康熙年间(1662-1722)仍宗门常盛。其中建树卓著者当推函昰法嗣在南粤与赣北弘法的起芸今盌、乐说今解、仞今今璧、海云今湛、梵音今音、性因今释、石鉴今见、来机今冉、广慈今摄、记汝今帾、子昭今诏、诃衍今摩、虫木今无,以及继函昰之后主法庐山栖贤寺的顿修,弘赞的法嗣圆捷一机等。
今盌(1612-1690),系函昰禅师俗家弟弟。全家遁入空门后,于广东罗浮山华首台得兄传法,为曹洞宗第三十世。后改往光孝寺(在今广州市)。为重兴寺宇,以已善绘画吟诗之长,用书画募款,建业卓著,清顺治六年(1649),掌光孝寺法席,直至圆寂,有《语录》和《诗集》传世。
今辩(1612-1697),广州麦氏子,字乐说。自幼家贫,奋习儒学。稍长,潜心梵藉禅法。二十五岁前后,由一行脚僧伴陪,至江西庐山栖贤寺投函昰禅师,后获印可,为曹洞宗第三十世。后相继主法广东番禺海云、海幢、庐山长庆诸寺。有《四会语录》、《梵纲经注疏》等行世。
今璧(1612-1617),字仞今,又作仞千,广东宝安温氏子。出身于官宦世家,明亡后入空门,投函昰禅师,得印可,为曹洞宗第三十世,后返粤住番禺海云寺。
今湛(1613-1677),字海云,广东三水李氏子。少习惯于儒曲,中年出家,礼函昰禅师,获印可,为曹洞宗第三十世。后能与兴建番禺海云寺,建树卓著。
今音(1614-1661),字梵音,系函昰禅师俗家堂弟。随全家入空门后,投函昰禅师为法,为曹洞宗第三十世。后长随函昰禅师左右,晚年住番禺海云寺。
今释(1614-1680),字澹归,号性因、恬因、茅坪衲僧、借山野僧等,浙江杭州金氏子,自幼习儒,明崇祯年间(1628-1644)中进士。官至给事中。南明亡后出家,投函昰禅师得法,为曹洞宗第三十世。相继主法广州海幢寺、仁化丹霞禅院等处。后以请藏归吴。中晚年后,潜心修持,深入经藏,勤撰注疏,有《遍行堂正续集》与《梵纲戒疏随见录》等行世。
今见(16115-1678),字石峰,广东新会杨氏子。少时习儒,明亡后出家,投函昰禅师午法,为曹洞宗第三十世。后到端州(今广东肇庆)执掌栖贤寺(一说庐山栖贤寺)法席,率众实践“农禅并重”之家风,业林道风肃然,于僧俗两界有佳誉。有《惜峰诗稿》传世。
今冉(1618-1688),字本机,系函昰禅师俗家小妹。随全家脱俗后,先参学于道独禅师,中年时,承兄传法,为曹洞宗第三十世。后随兄住随州,以十余载精力尼众道场——无着庵。有《本机法语》、《无着集》传世。法嗣有尚已等。
今摄(1619-1685),字广慈,号巢云,广东番禺崔氏子。初以白衣礼函昰禅师。修习禅法,三十岁前后剃度出家。又依师苦参三十余载,直至六十二岁方获印可,列为曹洞宗第三十世。有《巢云遗稿》传世。
今帾(1620-1690),字记汝,广东新会潘氏子。童贞入道,礼函昰禅师为师习禅,中年得印可,为曹洞宗第三十世,后随师入住番禺海云寺,晚年弘法于西樵山。
今诏(1620-1696),字子沼,系函昰禅师俗家侄子。全家人空门后,传函昰禅师法脉,为曹洞宗第三十世,承家学,善丹青,工诗文。初住广州光孝寺,继至番禺与海云寺的兴建。后面函昰禅师执掌海云寺法席。
今摩(1629-1702),字诃衍,系函昰禅师俗家幼子。少时聪颖,习读儒典,早有文名,十多岁即为诸生。后随全家入空门,得法于函昰禅师,为曹洞宗第三十世,其后随其祖父隐居于庐山鹤鸣峰,潜心编著《鹤鸣诃衍杂录》,晚年归住番禺海云寺。
今无(1633-1681),字虫木,号阿字。广东番禺万氏子。少年出家,虔心向佛,喜研书画。崇祯十四年(1641)至广东罗浮山华首台,礼函昰禅师为师,后随师迁居广州,久参有悟,得印可,为曹洞宗第三十世,继则奉师命与今盌等多方筹款,鼎新广州光孝寺。二年后,往辽阳探望师叔函可,留住千山数载,共弘曹洞法门于朝阳寺。清顺治十六年(1659),受请执掌朝阳寺法席,数年后,南下返粤,助师扩建海幢寺,清康熙七年(1668)为海幢寺首座,继任方丈。参禅数十载,体验甚深。同时,善丹青,工诗文,有《光宣台集》传世。
明末清初以来,元来禅师门道独一支一传再传,延衍兴盛,且多居赣北与南粤,其中今冉座下有尚已(1630-1711),字无我,参今冉得法,为曹洞宗第三十一世,主檀度庵,以工诗擅丹青而闻名,有《无我集》行世。尚已有法嗣了观(1673-1753),号实妙,越南扶安同春人。初侍大汕禅师,二十三岁后于尚已禅师坐下得法,为曹洞宗第三十二世。后,归越南弘扬曹洞宗法,圆寂后,获谥“正觉圆悟和尚”之号。
与道独门下一支盛传的同时,其同门雪磵道奉禅师及瀛山智暗禅师等则仍以博山能仁禅寺为中心,力弘曹洞法门。
道奉(1591-1670),字雪磵,建阳(今属福建)龚氏子。少时习儒,十七岁偶听《楞严经》面明省,投本邑闻谷和尚出家。后因参禅之中疑情增多,而改往博山能仁禅寺(在今江西省广丰县)参学于元来禅师,初入即遭喝斥回闽化缘。归途中见舟中缆绳忽断而有悟,返回博山呈偈:“只这缆断,可惜吃惊。船头倒转,打失眼睛。他时更有通宵路,不涉途程意自明。”得印可,为曹洞宗第二十八世。顺治二年(!646),开法于广信府瀛山(今属江西省玉山县)顺治十三年(1656),入主博山能仁禅寺法席,整肃寺规,建树卓著。退居后迁住高泉普宁寺。清康熙九年(1670)圆寂,法嗣有宏瀚、宏裕等人。
智暗(1584-1637),字雪关,上饶(今属江西省)传氏子。八岁出家,聪颖出众。一日读《六祖坛经》,于“火烧海底”句有疑,久参不契,乃往博山参元来禅师,究参船子“藏身”公案。一日,偶入油槽,见牛磨鼻拽脱有省,呈偈博山,未得许可。复闭关六载,矢志苦参,终得彻悟,获印可,为曹洞宗第二十八世。后主法于广信府瀛山寺,兼任博山能仁禅寺首座。崇祯三年(1630),元来和尚圆寂后,受请入住博山执掌法席。二年后,应福州曹观察之请,入主鼓山涌泉寺,退居后,迁住杭州虎跑寺,晚年返住瀛山寺,崇祯十年(1637)圆寂,有《摘灯录》、《炊香堂诗文集》、《雪关和尚语录》等传世。法嗣有元锡等。无锡(生卒年失考),字弘恩,号祖昙,江西瑞昌刘氏子。继智暗之后主博山能仁禅寺法席。
(二)鼓山系
曹洞宗寿昌系慧经禅师门下另一高徒元贤,获印可后相续主法于文丰博山、福州鼓山等处,于鼓山时间尤长,其门下法嗣甚众,代相传承,史称之为“鼓山系。”
元贤(1578-1657),字永觉。建阳(今属福建)蔡氏子。少时习儒,尤喜程朱之学。二十五岁借读于山寺,闻诵《法华经》而为之新奇,视为有别于程朱之说的一大事。于是进而从习《楞严》、《法华》、《圆觉》一经,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决意弃儒向佛,即至董岩报恩寺(在今福建省福清县)依慧经禅师习禅,万历四十五年(1617),由慧经剃度出家。次年,慧经圆寂后,元贤往博山依止元来禅师三年,受具足戒,四十六岁闭关三载,深入经藏,后应请入主鼓山涌泉寺,明崇祯八年(1635)开堂说法。继主泉州(今属福建)开元寺、杭州真寂院等处。一生“开堂三十载,未尝轻许学者。”盛名远扬,道席常盛,依止座下“率二百余人,问道,受戒,不啻数万人,得度若干人。”其中,影响较大者乃为霖道霈。元贤以儒入释,得法后,广弘曹洞宗法。互怀“刚强傲骨救禅”之愿,为后人留下了不少著述,其中较著名的有《继灯录》、《补灯录》、《建州弘释录》、《法华私记》、《楞严翼解》、《楞严略疏》、《金刚略疏》、《般若心经指掌》《洞上古辙》等。同时,整理和续编了《泉州开元寺志》与《鼓山志》。
在上述著述之中,元贤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临济与曹洞两宗禅学具有一致性,“予三十年前学临济,三十年后学曹洞。自胡乱后,始知法无异味。”在《洞上古辙》中对五位君臣、偏正回互等曹洞宗义作出新的解释,并将曹洞宗旨的源头归结于希迁的《参同契》,认为《参同契》乃“洞宗之源也”。同时,针对当时讲经注经中出现的“轻狂之士”任意发挥,以致“违经叛圣”的现象,元贤认为很不妥,主张讲经注经既不可全抄古注旧说,更不能曲解经义,而应当“俾以旧解为指南,间有未安者乃旁采众说,或出私意以翼之,”很注意发挥自己的禅观来弘法,对于禅、教、律三门,元贤认为“本是一源”,后世因智力弗能兼而分为三。但三者“如鼎三足,缺一不可,合之则俱成。”元贤见解深邃,至今仍被人们推崇为“是继元来之后曹洞宗最有影响的禅师。”
道霈(1615-1702),字为霖,号旅泊、非字叟,建宁(今属福建省)丁氏子。自幼承家学习儒,少年时即为县诸生。十五岁弃儒至建州(今属福建省)白云寺出家,三年后受具足戒。后一对鼓山涌泉寺,投元贤禅师,经二十余载,终于四十二岁时蒙印可,为曹洞宗第二十八世。同年十月。元贤圆寂后,继主鼓山法席。数年后,相继主不支于崇福、白云、万福等处。清顺治十六年(1659),回博山能仁禅寺执掌法席。一生潜心经教,著述宏富,主要有《秉拂语录》、《还山录》、《云山法会录》、《旅泊庵稿》、《圣箭堂迷》、《禅海十珍》等,同时,数十年弘法生涯,严守戒律,认真修持,声名远播,闻法者数千人,常随弟了数百,但仅传衣钵于惟静道安一人。道安递传恒涛大心,圆玉兴五、象先法印、淡然法文等,直到近现代。
(三)东苑系
慧经禅师的另一个门徒——元镜禅师,弘法于建州(今属福建省)东苑,传觉浪道盛等法嗣,形成慧经寿昌系的一大支派——东苑系。
元镜(1577-1630),字晦台,号镜如、湛灵、建阳(今属福建)冯氏子。少时性喜游侠,成年后折节向佛。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剃发脱俗后,潜心参究《楞严经》而有省。继至宝方寺(今属江西省南城县)参访慧经禅师,精研《维摩经》,再读《圆觉经》读至“急水滩头快打球,”疑窦释然,即呈偈曰:“识破不值半文钱,可怜摸索几多年。宗流尽是欺心汉,说甚祖师别有禅”,得印可,为曹洞法脉第二十七世。万历四十三年(1615),奉师命随师兄元来至福建大仰。三年后,改住建州东苑。泰昌元年(1620),择武夷山中石屏山肇建一枝庵,开坛说法,道筵极盛,后被尊为“武夷第一代禅祖”,法嗣甚众,影响较大者有觉浪道盛等,为清初曹洞宗一代宗师。有《晦台元镜禅师语录》传世。
道盛(1592-1659),字觉浪,号杖人,柘浦(今属福建浦城)张氏子。少习举业,早有文名。十九岁弃儒入佛门,至鼓山涌泉寺投瑞岩和尚出家,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奉师命至董岩(今属福建)为慧经和尚祝寿,即在其门下受具。后参博山元来禅师,次年,至建州东苑,服膺元镜禅师。获元镜嘉许曰:“吾寿昌这支慧灯属子矣。”即获法衣,为曹洞宗第二十八世,万历四十七年(1619),始于江南设坛说法,崇祯八年(1635),入主新城县(今江西省黎川县)福船寺。数年后,移锡庐山圆通寺,主法三载。曾一度主法于洪都永宁寺(今南昌市佑民寺),清顺治二年(1645),至建昌云居山真如禅寺(在今江西省永修县)住静数载。后入主金陵天界寺。清顺治十二年(1655),执掌博山能仁禅寺法席,顺治十三年(1656)偕徒嗣药地等赴宜黄(今属江西省抚州地区)曹山,主持重建曹洞宗祖师本寂和尚墓塔。顺治十六年(1659),于回金陵天界寺休夏期间圆寂,塔葬栖霞山。
道盛一生致力光大曹洞法门,自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出山弘法以来,偏与闽、赣、楚、吴、越及江淮,“展坐具阅历五十余年,声名洋溢,无间华夷。”门下徒嗣甚众,传法弟子二十七人,秉戒衲子不计其数。法嗣之中突出者当推竺庵大成、笑峰大然、药地大智等人。著有“佛祖儒老内外篇集百余种”,影响较大的有《会祖规》、《尊正规》以及《天界觉浪禅师全录》三十三卷等。其中《尊正规》的内容“以佛菩萨及诸宗祖出世为人,种种经律论藏,净土、止观、忏法等,门庭施设,堂奥深微,始终本末,折入禅宗,为集佛祖大成,已无余蕴矣。”《会祖规》则是“追孔子集大成之意,”集禅宗五家之大成,会“五家门庭堂奥之宗旨,不致流弊而无传也。”在些著作中,道盛以“一岁之统四时”为喻,把佛教尤其是禅宗五家进行排列:“沩仰则如春之生育,临济则如夏之明露,云门则如秋之严峭,法眼则如冬之精纯,曹洞则如四季之统化也。”以这样的观点为理论基础,提出以禅宗为核心概括佛教历史演化全过程的“六种纲宗”。“予昔阅《五灯》,见从上佛祖经络之事,乃作《法印记》,有六种纲宗:一参悟,二印证,三师承,四法嗣,五家风,六付嘱。始终虽分为六,实统于一参悟也。”这样的见解,虽有些牵强,但也自成一家,别具特色。
大成(1609-1666),字竺庵,湖南长沙(一说江西瑞昌)龙氏子。少时聪颖,七岁即能作诗,及长,为明诸生。明亡后,至南岳剃发出家,受具后闭关十载,道业猛进。出关后,往博山能仁禅寺参智暗禅师,转至金陵天界寺投道盛和尚,三载后获印可。清顺治四年(1647),出主栖霞寺(在今南京)法席,期间,素以文字禅著称,金陵士大夫多重之。闻建昌祖庭毁于火,于清顺治十年(1653)率徒众草履跋涉回新城(在今江西黎川县),得邓来沙居士襄助,修复事宜顺利告竣,并于此执掌法席,至圆寂。著有《会圣堂集》、《指据录》、《摄山南岳诸汇》等传世。法嗣有楚云、兴沛等。
大然(1589-1660),字笑峰,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倪氏子,谱名嘉庆,字笃之。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曾任给谏、户部和兵部正郎。后因遭诬党事而入刑部监狱七年,明亡后为僧,投道盛和尚、久参悟,得印可,为曹洞宗第二十九世。后入主青原山(今属江西省吉安市)净居禅寺。曾主持编纂《青原山志》刻印传世。
大智(1611-1671),字无可、弘智、行远、墨历、木立、王老,号药地愚者、浮山愚者。桐城(今属安徽省)方氏,谱名以智,字密之。出身书香门第,少时习儒学,稍长即有文名,明崇祯十三年(1640)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明亡后,于梧州(今属广西)云盖寺出家,清顺治九年(1652)夏外出云游,行履遍及江西庐山开先、归宗、温州(今属浙江)黄岩、湖北玉泉诸名刹。次年(1653),至南京天界寺投道盛禅师,受具足戒,数载后获印可,为曹洞宗第二十九世。同年,于高座寺(在今江苏南京)看竹轩闭关。清顺治十二年(1655)秋,以父亡奔丧而破关。三年后,至庐山,再入赣中,先后执掌新城(今江西黎川县)天峰禅寺、癝山寺、寿昌寺、南谷寺、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疏山寺,南城县(今属江西)资圣寺等处法席。清顺治十六年(1659)主持兴建癝山塔院,清康熙三年(1664),入主青原山净居禅寺法席,鼎新寺宇,开堂说法,接引后学。大智虽中年出家,却由儒入释,别有见地。恒持“一心为道,放下世俗体面”之愿,深入经藏,潜心修竺。认为“世缘为分贫富生死所累,便于般若背驰。”对于禅修,主张“不二不一,犹不信乎?……一在二中,尚有疑耶?——三才之论,盛衰各变;经藏之节,缓急各变。”启迪学人“阐示宗教,释儒互济,中和为本。”门下法嗣甚众,影响较大的当推兴斧、兴贤、兴盅等。清康熙十年(1671),于万安(今属江西省)一舟上圆寂。有《药地炮庄》、《浮山后集》、《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等数十种著述传世。世人称“先生合忠臣、孝子、才人而一人矣。性命之学,三才物理之学,声音文字之学,与夫一技一艺,莫不窃其源,造其极,记古今第一奇男子,名甲天下。”更有“四真子”(真孝子、真忠臣、真才子、真佛祖)之誉。
大汕(1620-1698),字石濂、石湖、石头、号厂翁,吴江(今属江苏省)徐氏子(一说江西九江人)。少年出家,及长至金陵天界寺投道盛禅师座下,久参获印可,为曹洞宗第二十九世,清顺治年间(1644-1661)入主广州长寿寺,鼎新殿堂,多有建树。清康熙年间(1662-1722)之初,受越南国王阮福迎请赴越南弘法年余,纳越南弟子法嗣多人,归国后,著《海外纪事》三卷。一生于参禅之余,喜弄丹青,尤以山水、花卉见长、佳誉远播。另有《大汕语录》、《离六堂集》等传世。
大权(生卒年失考),字叶妙,广昌(今唱江西)吴氏子。幼年聪颖多艺,九岁至广昌大觉寺剃度,后于本县白米岩结茅潜修,拜颂《华严经》,日夜不辍,三年不卧席。此后,至新城(今江西省黎川县)寿昌寺,参学于大成,于皋亭(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东北)遇道盛禅师,从学左右,后研读《楞严经》有悟,得印可。为曹洞宗第二十九世。反返广昌,隐居于妙峰庵,闭关十余载,深入经藏。清康熙八年(1669),入住青原山净居寺为首座。次年冬,大智禅师因病退居后,掌净居寺法席,直至圆寂。有《青原语录》、《竹隐栖漱青堂诗集》等行世。
大浩(?—1664),字其天,虔州(在今江西赣州)信丰杨氏子。早显善根,幼时即喜持素,弱冠出家,二十四岁得天界寺道盛禅师印可。返赣后,主法新城(今江西省黎川县)寿昌寺,率众劳作,鼎新殿堂,力弘曹洞法门,衲子闻风而至者常有千指。清康熙三年(1664)寂于寿昌寺。
慧经禅师另一高足——元谧,驻锡新城(今江西黎川县)寿昌寺,弘扬曹洞法门,多有建树。元谧(1579-1649),字暗然,一说阒然,号见如,建昌府南城(今属江西省南城县)胡氏子,一说豫章(今江西省南昌)王氏子。二十岁断荤酒,至宝方寺(在今江西省临川县),礼明铠和尚为师,继受具足戒。一年后返宝方寺,先为火头,继充维那,一夜在金栖峰坐静,闻蛙声而有省,述偈:“虚空逼塞一蛙声,大地含灵共一家。十字街头新眼盾,自歌自唱哩莲花。”得印可,为曹洞宗第二十七世。后游五台,再回宝方寺,众请住持,辞之曰:“愿终身居学地,不欲出世。”因而潜往福建建宁。三年后,归住新城寿昌寺,执掌法席二十多年,力弘曹洞法门,修葺殿堂,丰裕常住。晚年获悉宝方寺毁于火,又前往主持重建。同时重振新城龙湖禅寺。有《见如元谧禅师语录》一卷传世。法嗣有道到此为璞等。
慧经禅师门下,除元来,元贤、元镜、元谧等高徒外,还有其元禅师。真元(?—1638),号本寂,光泽(今属福建省)邓氏子。二十一岁投了空和尚出家,旋至云栖受具。不久,赴新城寿昌寺,礼慧经禅师,随侍三载,方获印可,得承曹洞法脉。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入主青原山净居禅寺。数年之内,苦心经营,祖庭面貌焕然一新,为“重兴青原中兴祖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人在学什么东西?就是把妄想去掉而已。妄想去掉,心就定,心就清净,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而不是我念了多少部经、念了多少部论,我也会写、我也会讲,那没有用处的!又会写,又会讲,那些世间人都会!把佛法当作世间一种学问去研究,他搞的是佛学,不是学佛。学佛是要搞戒定慧,佛学是搞世智辩聪,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学佛,成就的是功德;佛学,成就的是造业!搞佛学,不但功德没有,福德也没有。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