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云门家风 六、灯灯续焰
2015/5/23   热度:250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第九章 云门家风 六、灯灯续焰
云门文偃是禅宗六祖慧能门下第八代,其由雪峰存、德山鉴、龙潭信、天皇悟上承石头迁的法统。文偃于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开法以来,门下颇盛,法席常逾千人。嗣法弟子有六十余人,主要有白云子祥、德山缘密、香林澄远、双泉师宽等。其中尤以澄远为上首。他住益州青城山香林院,接人语句完全继承文偃的风格。澄远门下有智门光祚,门风险峻,光祚法嗣有雪窦重显、延庆子荣、南华宝缘等三十人。
云门宗至文偃门下第三、第四代弟子时,进入鼎盛时期,与临济宗并驾齐驱,成为禅宗中最活跃的两派,宋徽宗序《续灯录》曰:“自南岳青原而下,分为五宗,各擅家风,就机酬对,虽建立不同,而会归则一,莫不箭锋相拄,鞭影齐施,接物利生,启悟多矣,源派演迤,枝叶扶疏,而云门、临济二宗,遂独盛于天下。”北宋前中期,云门宗逐渐由岭南向北推移,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禅师,其中以圆通居讷和佛印了元、雪窦重显、大觉怀琏、慧林宗本及明教契嵩最为著名。
圆通居讷(1010-1098),字敏中,樟州中江(四川中江人,俗姓蹇,十一岁出家,于汉州什邡(成都附近)竹林寺侍奉元昉,十七岁试经得度,后东行至庐山,成为光祚门下延庆子荣的弟子,先后住持归宗寺和圆通寺,在江州(江西九江)一带有不小的影响,特别是致力于儒佛融通,深得士大夫好评。
佛印了元(1032-1098),字觉老,饶州(江西波阳)人,俗姓林,十五岁出家,十九岁去庐山参见开先善暹,成为其嗣法弟子,佛印的传承为文偃——双泉仁郁——开先善暹——佛印了元,据说居讷一见佛印即称赞他:“骨格已似雪窦,后来之后也。”了元曾住持庐山归宗寺、镇江金山寺,江西大仰寺和云居寺等,“凡四十年间,德化缁素,缙绅之贤者多与之游。”在江西和江苏等地建立了稳定的弘法基地。
雪窦重显以明州(浙江宁波)雪窦山为中心,举扬宗风,影响甚大,其颂古之作不仅成为禅僧的必读书,而且受到参禅士大夫的欢迎,其嗣法弟子有八十余人之多,被称为“中兴云门。”
大觉怀琏(1009-1090),为文偃门下第四代,共传承法系为:文偃——双泉师宽——五祖师戒——泐潭怀澄——大觉怀莲。漳州龙溪(福建龙溪)人,幼年出家,曾师事怀澄十余年,后游庐山,常居讷禅师记室,皇祐元年(1049),朝廷命居讷住持左街十方净因禅院,居讷举怀琏以代。当时汴京两街诸寺的传承系统只有法相宗和南山律宗。自有净因院,禅宗始行于北宋京城。
重显的知外弟子有义怀,曾住持安徽无为铁佛寺,后迁至越州(浙江绍兴)天衣寺行化,前后主持法席七次,大兴云门宗风,法嗣有八十三人,其中以慧林宗本,法云法秀、长芦应夫、天钵重元等为上首。
宗本,十九岁入苏州承天永安寺道升禅师门下,若修十年方剃发受具足戒,又服勤三年,后拜辞道升参脚游方,至池州景德寺,参谒天衣义怀,有所契悟,义怀退居后,推举其在姑苏瑞光寺开法,元丰五年(1082),汴京相国寺六十四院开辟为八寺,二禅六律,以东西序为慧林、智海二禅寺,召宗本住持慧林禅刹,为第一祖,大扬禅风。宗本一系,僧才辈出,特别在北方势力更大,传承说较长。宗本下,有长芦崇信、法云善本等。崇信下,有慧林怀深,宣和三年(1121),国住持慧林寺。其后递传灵隐寂室、中竺痴禅、光孝已庵。善本(1035-1109),颖州(今安徽颖上县)人,出家后,到姑苏参宗本于光瑞寺,默契宗旨,服勤五年,尽得宗本之道。后来住持婺州双林寺,道俗推崇备至。继而移住杭州净慈寺,继承宗本的法席,和宗本并称“大小本”。不久又住持不京法云寺,继承法秀的法席,号大通禅师,住持八年,又归老于西湖之上。门上有雪峰思慧,天竺从谏等六十九人。思慧下有净慈道昌,道昌下有五云悟。
义怀的另一知外弟子为法云法秀。法秀(1027-1090),秦州陇城(今甘肃秦安县)人,十九岁时试经得度,后来便从事讲经,既而至无为军铁佛寺参义怀,有所证悟,得到印可。初住持淮西四面山,既而又住持栖贤,蒋山、长芦,后来东京法云寺落成,他应如为开山第一祖,号圆通禅师。其下有佛国惟白,保宁了英等五十九人。惟白继法秀之后,住持白云寺,后移住明州天童寺,撰有《建中靖国续灯录》三十卷。其下有慧林慧海等十四人,慧海下有万杉寿坚。
当然在云门法流所出中,以明教契嵩最为知名,其阐述儒佛一贯之理,对后世影响甚大,扩大了禅宗在社会上的影响。
从上述看来,云门宗僧人奉诏住持京城寺院的人数众多。挟皇权之势,影响及于全国。如黄龙派创始人慧南,就借鉴了云门派的教禅特色,而设“黄龙三关”。杨歧派创始人方会,也在接化学人方面受到云门派的影响。北宋前中期,尽管云门派和临济派共同推进禅宗的发展,然而云门派禅人贡献尤为巨大。从北宋徽宗到南宋末年,云门派渡过了它的鼎盛期,逐渐走向衰微,尽管云门派传法世系未绝,但已不能代表禅宗发展方向,到了元初,其法系就无从考核,湮没无闻了。一宗之法脉仅延续了二百年,这大概是由于其宗风突急,机辨险绝,言语简洁高古,只言片语蕴无限旨趣,接化学人又常是截断众流,不容拟议,几乎无路可通,非上等根机不易悟入,与众多中下根机难以沟通,所谓“孤危耸峻,人难凑泊。”昔云峰悦禅师云:“云门虽有定乱之谋,要且无出身之路。”云门一脉的绝传,绝非偶然。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一些人不懂佛法,听说佛法要永断情爱,于是乎他就反对了。他说人与人之间要没有爱情,那还有什么意思?佛是不是情与爱不要了呢?不是的。他这个“断”实在是转变,把情爱转变成智慧。佛经上常讲:“转烦恼成菩提”。情爱是烦恼,佛教给我们,要把烦恼转变为般若智慧。般若智慧里面有没有爱呢?有。那个爱不叫ZUO爱情,叫慈悲。世间人所讲的爱情,都是虚情假意,不是真的;转变成智慧,那就是真的,是永恒不变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