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骊珠集 第一篇 禅宗以外的禅师 圭峯宗密
2015/5/23   热度:108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圭峯宗密(西元七八○─八四一年)
华严宗系︰初祖杜顺──二祖智俨──贤首法藏──清凉澄观──圭峯宗密禅宗系︰曹溪惠能──荷泽神会──磁州法如──荆南惟忠──遂州道圆──圭峯宗密
释宗密,姓何氏,果州西充人也。家本豪盛,少通儒书,欲干世以活生灵,负俊才而随计吏。(以上录自《宋高僧传》卷六,《大正藏》五○.七四一页下)
元和二年(西元八○七年),将赴贡举,遇道圆和尚法席,欣然契会,遂求披削,当年进具。
一日随众僧斋于府吏任灌家,居下位,以次受经,得《圆觉》十二章,览未终轴,感悟流涕,归以所悟之旨,告於圆,圆抚之卅︰「汝当大弘圆顿之教,此诸佛授汝耳。行矣,无自滞於一隅也。」
师涕泣奉命礼辞而去。因谒荆南张(南印)禅师,张卅︰「传教人也,当宣导於帝都。」
复见洛阳照(奉国神照)禅师,照卅︰「菩萨人也,谁能识之。」
寻抵襄汉,因病僧付《华严疏》,即上都澄观大师之所撰也。师未尝听习,一览而讲,自欣所遇卅︰「向者诸师述作,罕穷厥旨,未若此疏辞源流畅,幽赜焕然。吾禅遇南宗,教逢《圆觉》,一言之下心地开通,一轴之中义天朗耀;今复偶兹绝笔,罄竭于怀。」(中略)
(及见澄观)观卅︰「毘卢华藏能随我游者其汝乎?」师预观之室,虽日新其德,而认筌执象之患永亡矣。
北游清凉山,回住鄠县草堂寺。未几复入寺南圭峯兰若。太和中(西元八二七─八三五年),徵入内,赐紫衣,(唐文宗)帝累问法要,朝士归慕。惟相国裴公休,深入堂奥,受教为外护。
师以禅教学者,互相非毁,遂着《禅源诸诠》,写录诸家所述,诠表禅门根源道理,文字句偈,集为一藏(或云百卷),以贻後代。(以上录自《景德传灯录》卷一三,《大正藏》五一.三○五页下─三○六页上)
(师自谓)每叹人与法差,法为人病,故别撰经律论疏,大开戒定慧门。显顿悟资於渐修,证师说符於佛意。意既本末而委示,文乃浩博而难寻,泛学虽多而秉志者少,况迹涉名相,谁辨金鍮,徒自疲劳,未见机感。虽佛说悲增是行,而自虑爱见难防,遂舍众入山,习定均慧,前後息虑,相继十年。微细习情,起灭彰於静慧,差别法义,罗列现於空心。虚隙日光,纤埃扰扰,清潭水底,影像昭昭。岂比夫空守默之痴禅,但寻文之狂慧者。
然本因了自心而辨诸教,故恳情於心宗。又因辨诸教而解修心,故虔诚於教义。教也者,诸佛菩萨所留经论也。禅也者,诸善知识所述句偈也。但佛经开张,罗大千八部之众,禅偈撮略,就此方一类之机。罗众则渀荡难依,就机即指的易用。今之纂集,意在斯焉。(以上录自《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大正藏》四八.三九九页下)
师会昌元年(西元八四一年)正月六日,於兴福寺塔院坐灭,二十二日道俗等奉全身於圭峯,二月十二日荼毘,得舍利明白润大。後门人泣而求之,皆得於煨烬,乃藏之石室。寿六十有二,腊三十四。遗诫令「舁屍施鸟兽,焚其骨而散之,勿得悲慕以乱禅观。每清明上山,必讲道七日,其余住持仪则,当合律科,违者非吾弟子。」
(以上录自《景德传灯录》卷一三,《大正藏》五一.三○七页上。《宋高僧传》卷六「宗密传」,亦作同样记载)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苦日子,贫穷的人容易体会,富贵的人不容易体会。他没有受过苦,你跟他讲三界统苦,他没有办法体会。除非一个大灾难出现,他没东西吃了,他才会晓得饥饿苦;他没有衣服穿了,他才知道冻的苦。必须到他失掉的时候,他才知道苦。苦乐的果报是自己修的,自己去受用;全是自作自受,决定不可以怨天尤人。现前一般贫穷的人家,他不觉悟,怨天尤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要真正懂得因果报应。财富是命里头有的,命里怎么有的?是你前世所修的,这是因果通三世。因果报应,现在连外国人也知道,欠命的要还命,欠债的要还钱。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