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师同行 拾 体证生活禅 禅宗四祖中轴线


2015/5/23    热度:285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与祖师同行 拾 体证生活 禅宗四祖中轴线

  四祖道信大师,作为禅宗中轴线上的一位关键人物,有着许许多多的传奇。

  四祖道信大师,生于陈国太建十二年(隋朝开皇前一年,580年),师俗姓司马,世居河内,后迁徙至蕲州广济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复杂,王朝更迭,地域分合,世态纷乱无常,道信大师就是在这样的时代里成长。

  虽说南朝佛教发展隆盛,据史书上记载:陈代有寺院1232所,僧尼32000人,文武百官及文人学士,大都崇信佛教。但是当时许多道场景象式微,僧团规矩荡然无存,僧众们奔波忙碌也仅是为求三餐温饱,说不上了脱生死的修行,更谈不上弘法利生的度众愿行。

  道信大师,自幼欣慕佛法的道理,生而超异常人,对佛法信解表现,更是犹如宿世熏习。初出家修行之际,并未有善知识引导,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却保持着洁身自爱的行仪,密怀斋检,庄严戒行,清净的行者风范,就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四祖道信大师就是在这样环境里面,求得解脱。并为我们后人树立了一个非常明亮的航标灯。直到他的晚年,唐贞观年间,太宗皇帝非常仰慕道信禅师的道味,想一睹禅师的风采,于是诏令祖师赴京。但是,祖师以年迈多疾为由,上表婉言谢绝了。

  这样前后反复了三次。第四次下诏的时候,皇帝火了,命令使者说:“如果不起,即取首来。”(这次他如果再不来,就提他的首级来见朕。)使者来到山门宣读了圣旨,祖师居然引颈就刃,神色俨然。使者非常惊异,不敢动刀,便匆匆回到了京城,向皇上报告了实情。

  太宗皇帝听了,对祖师愈加钦慕,并赐以珍缯,以遂其志。道信禅师于永徽二年(651年),祖命弟子造塔于寺之西岭。同年古历闰九月初四,自入塔中,垂诫门人,言讫而寂,世寿七十有二。第二年,塔门自开,肉身不朽,众迎真身回寺供奉。代宗敕谥“大医禅师”,塔曰“慈云”。

  自达摩初祖来唐后,四祖道信禅师是禅宗第一个留下肉身的人。初祖达摩五次被人下毒没有被害死,后来只履西归。二祖慧可被人杀害,断头无血,唯白乳涌高数尺。三祖僧璨合掌立化,葬山谷寺(三祖寺)后。四祖坐化于毗卢塔内,肉身不坏。

  大约过了四百多年,四祖的肉身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之后。在明正德十四年,四祖真身举手至顶,吐火自焚,得无数舍利,殿亦同灰。目前只剩下六祖的真身没有被破坏,完好保存在南华寺。五祖的真身也在清末民初前后一段时间里被毁坏。禅宗在六祖之前,基本上是单脉衣钵相传的,六祖之后才开枝散叶,不传衣钵。但是,在四祖道信禅师和五祖弘忍禅师手下,实际上都有旁出的人。最有名的莫过于北宗的神秀大师。在四祖道信禅师门下也有一位很有名的旁出,那就是牛头山的法融禅师。

  道信禅师驻锡四祖寺期间,一日告众曰:“吾武德中游庐山,登绝顶,望破头山,见紫云如盖,下有白气,横分六道,汝等会否?”众皆默然。弘忍曰:“莫是和尚他后横出一枝佛法否?”师曰:“善。”这就是横出的一支——牛头山法融禅师的来源。

  牛头山法融禅师,润州延陵人,姓文。年十九,学通经史。寻阅大部般若,晓达真空。忽一日叹曰:“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遂隐茅山,投师落发。后入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之石室,因为修行勤苦,所以,曾经有百鸟衔花供养之异。

  唐贞观中,师遥观牛头山气象,知彼山有奇异之人,便去至牛头山幽栖寺。见数百僧并无道气,乃顾问僧曰:“寺中有多少住持?其中有道人不?”僧曰:“禅和大相轻。夫出家者阿那个不是道人?”四祖曰:“何者是道人?”僧无对。乃云:“山上有懒融,身著一布裘,见僧不解合掌。此是异人也,禅师自往看。”

  四祖乃往庵前,过来过去,谓曰:“善男子,莫入甚深三昧。”融乃开眼。四祖曰:“汝学为有求,为无求耶?”融曰:“我依《法华经》*开示悟入,某甲为修道。”四祖曰:“开者开何人?悟者悟何物?”融无对。四祖曰:“西天二十八祖传佛心印。达摩大师至此土,相承有四祖。汝还知不?”

  融瞥闻此语,乃曰:“融每常望双峰山顶礼,恨未得亲往面谒。”四祖曰:“欲识四祖,即吾身是。”融便起接足礼曰:“师因何降此?”祖曰:“特来相访。”又曰:“别更有住处不?”融以手指于庵后曰:“更有庵在。”遂引四祖到庵所。

  师随融前往,遂见虎狼绕庵,麋鹿纵横四畔,乃举两手作怖势。融曰:“犹有这个在。”师曰:“这个是甚么?”融无语。到后,师却于融,宴坐石上书一“佛”字,融睹之竦然,不敢坐。师曰:“犹有这个在。”融未晓。融敬师为高人,乃稽首请说法要。

  师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融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

  师曰:“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

  融曰:“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

  师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今付于汝。汝今谛受吾言,只住此山。向后当有五人达者,绍汝玄化。”祖付法讫,遂返双峰终老。(《五灯会元》)

  后来,金陵牛头山的法融禅师,以山中僧侣乏粮,下山募化。常州是禅师故乡,因筑室十余间,以为募化时落脚之所,这就是天宁寺的肇始。现在建有佛教最高塔,153.79米高的天宁宝塔。禅宗在五祖、六祖身后就以“顿悟成佛”为修身之道,以致有“呵佛骂祖”、“佛头着粪”之举。但天宁寺的和尚一直坚守底线,于温文中见佛性。

  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常州和尚在禅学上的修为高深。据说乾隆下江南到常州天宁寺,见萧寺深深,气度不凡,便想考考和尚们在禅学上的修为,信手向一个和尚布施了一个鸡蛋。

  鸡蛋这东西,说荤是素,说素是荤。吃还是不吃,成了一个难题。正当乾隆想看笑话时,和尚一口将鸡蛋吃了,在乾隆目瞪口呆之时,信口吟出一偈:“皇上赐我一颗桃,既无骨来也无毛。老僧送你西天去,免得人间挨一刀。”这是正宗的禅偈,乾隆与和尚在相视一笑中体会了顿悟之意。

  佛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脱死,要达到解脱的目的。四祖道信大师的解脱过程尤其精彩,是值得大家好好学习的一个范例,同时他的修行过程也是惊天动地的。

  隋开皇十二年(592年),道信大师年仅14岁,来到舒州皖公山礼拜三祖僧璨大师,说道:“愿和尚慈悲,教授解脱的法门。”三祖说道:“什么绑缚了你?”道信回答:“没有人绑缚我。”三祖说道:“那么何必更求解脱呢?”在三祖几句话的启发下,道信大师豁然大悟,从此随侍三祖左右,嗣承三祖道风,收摄心念,专注修行,胁不至席达六十年之久。

  三祖屡次加以勘验,知道道信大师的根器因缘已成熟,便传付他衣钵,说偈道:“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并说道,“昔可大师付吾法,后往邺都行化,三十年方终。今吾得汝,何滞此乎?”(当年慧可大师传法给我之后,寻即前往邺都,行游教化,时间长达三十年,一直到入灭。如今,我已经找到了你这个继承祖业的人,为什么不去广行教化而要滞留在这里呢?)

  当时,在隋朝出家为僧有一定的制度,按国家规定,必须先经国家定期举行考选,由僧众选举人员考核,通过之后方可剃度出家,再由国家分配到一定的寺院修行,这才是真正入了“僧籍”。道信大师初入僧门,正值国家兵荒马乱,人民流离失所,因缘际会下并没有得到国家剃度之允许,未能有一个合法的身份。

  但是要大行弘化,合法的身份是必要的方便,才能与世同存,化乐有情。所以,他积极参与考试,并于吉州受戒,依国家分配,住于吉州。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四祖大师领众至吉州,适逢群盗围城,历经七旬而未能解除,城内泉井干涸,兵粮已经尽绝,大众皆感到忧惧,四祖便教导大众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此时城中万众一心,意志坚诚持诵。

  城外的盗贼这时遥望城中,看到城上仿佛有神兵守护,心生畏惧,互相告诫说:“城当中一定有异人,我们不可以冒然进攻!”便解围而去。后来因为战争而流行瘟疫,四祖又带领大家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感得六月天降大雪解除疫情。隋末天下大乱,道信禅师应道俗信众的邀请,离开了吉州,来到江州(九江),住在庐山大林寺。

  作为一代祖师,道信禅师的慈悲济世、弘法利生是多方面的。

  1300年前的中国医学落后,人民缺医少药,有病往往靠巫婆神汉,得不到很好的治疗。鉴于此,道信除研究经教,修禅劳作之外,多方采集传统中草药,为人治病。为了准确地识别草药的药性和用途,他冒生命危险,亲自品尝,他在双峰山30多年中,收集了大量的草药标本,并汇集整理了一部《草本集成》的医书(可惜现已失传)。

  这样不但解决了寺院僧人生病就医的难题,而且也治好了群众的诸多疑难病症。在春瘟蔓延以及疥疮流行的时候,祖师教乡民冬种芥菜,春吃芥菜以防春瘟,又用芥菜汁涂身以治疗疥疮。并以此法治好了唐太宗的疥疮,以至于道信禅师后来被封为大医禅师。并因此每年的三月三,道信禅师生日这一天,当地形成了吃菜耙的习俗。

  道信禅师著《菩萨戒本》一卷以传戒法;又撰《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教人修习一行三昧以明心地。可惜的是,讲共住规矩的《菩萨戒本》现已失传,我们无缘见到先人的教诲。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道信禅师融合《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及《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和《金刚经》“度空”,提倡“一行三昧”乃“念佛三昧”,“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的念佛禅。为完成禅宗初祖达摩以《楞伽经》印心,到五祖弘忍以《金刚经》印心的转变做了枢纽性的工作。同时为五祖开创东山法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百丈怀海禅师清规戒律、农禅并重的禅宗生活方式提供了先例。

  在有了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修道之人。四祖道信大师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从几个方面来指导大家的修行。不光是从入手、次第、结果、目的等等方面口授身传,还在五种用功方式上,教大家如何具体用功。这些用功的方式,成为后来大慧宗杲禅师“看话禅”的基础,也为后人的修行提供了基础。

  四祖道信大师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来来回回所讲的不外乎如何“安心”。从题目到原因,到如何用功,到引用佛经印证,一直围绕着安心的问题。最后根据《观无量寿经》*所说“诸佛法身,入一切众生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提出“即心即佛”。道信大师说:

  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略而言之,凡有五种:一者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寂,万惑皆如;三者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四者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入身于法界之中,未曾有碍;五者守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定门。

  四祖大师的这五种用功的道理与方法,把我们的心是什么样的?我们的心有多大的能力?我们要如何去管理这心?我们要如何用功……全给讲清楚了。

  我们的心是什么样的?四祖大师说“一者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我们的心与佛是一样的,一切具足。我们心的能力如何呢?四祖大师说:“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寂,万惑皆如”。这就是见地,只有具有这样的见地,才能发起学佛成佛的信念。这也就是后来马祖道一禅师讲的“即心即佛”。佛陀也说:“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明白了我们的心后,要怎么办呢?四祖大师说:“三者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要让我们的心与佛陀的心一样,念念是正觉的状态。四祖大师怕我们不能理解,就更加深入地说:“四者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入身于法界之中,未曾有碍”。这就让我们有了一个可操作的手段,从自己可见到的身体入手。

  最后,四祖大师把用功的方式也讲出来了:“五者,守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定门”。什么是“守一不移”呢?四祖大师说:“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住意看一物,无间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

  最后,四祖大师再一次苦口婆心:“前所说五事,并是大乘正理,皆依经文所陈,非是理外妄说。此是无漏业,亦是究竟义。超过声闻地,直趣菩萨道。闻者宜修行,不须致疑惑。”他就是怕我们这些钝根众生福报不够,不能于此深信而入。

  自己这几年也是依教奉行的,不管后人提出修行做功夫的方式如何变,可以这样说没有离开这个根本。下面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有关如何修行做功夫,如何修行得法身,如何修行得无生法忍,如何修行开悟,如何修行舍身的部分列举出来。这也是天天放在自己身边的法宝。

  初学坐禅时,于一静处,直观身心,四大、五阴、眼耳鼻舌身意及贪嗔痴,若善若恶,若怨若亲,若凡若圣,及至一切诸法。应当观察,从本以来空寂、不生、不灭,平等无二;从本以来无所有,究竟寂灭;从本以来清净解脱。不问昼夜,行住坐卧,常作此观。即知自身犹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热时炎,如空谷响。若言是有,处处求之不可见;若言是无,了了恒在眼前。诸佛法身,皆亦如是。即知自身从无量劫已来毕竟未曾生,从今已去亦毕竟无人死。若能常作如是观者,即是真实忏悔,千劫万劫极重恶业即自消灭。唯除疑惑不能生信,此人不能悟入。若生信,依此行者,无不得入无生正理。

  这段讲,一开始要如何修行做功夫。什么是法身,如何修行得无生法忍。

  复次,若心缘异境,觉起时,即观起处毕竟不起。此心缘生时,不从十方来,去亦无所至。常观攀缘,觉观、妄识、思想、杂念、乱心不起,即得粗住。若得住心,更无缘虑,随分寂定,亦得随分息诸烦恼毕,故不造新,名为解脱。看心绪烦热,同乱昏沉,亦即且从散适,徐徐安置,令其得便,心自安净。唯须猛利,如救头然,不得懈怠,努力努力!

  这段深入地讲如何修行做功夫了。

  初学坐禅看心,独坐一处。先端身正坐,宽衣解带,放身纵体,自按摩七八番,令腹中嗌气出尽。即滔然得性,清虚恬静,身心调适,能安心神。则窈窈冥冥,气息清冷,徐徐敛心,神道清利,心地明净,观察分明。内外空净,即心性寂灭,如其寂灭,则圣心显矣。性虽无形,志节恒在。然幽灵不竭,常存朗然,是名佛性。见佛性者,永离生死,名出世人。是故《维摩经》云:豁然还得本心,信其然也。悟佛性者,是名菩萨人,亦名悟道人,亦名识理人,亦名达士,亦名得性人。是故经云:一句深神,历劫不朽。

  初学者前方便也。故知修道有方便,此即圣心之所会。

  这段把初学修行做功夫,直到修行开悟的细节,讲得很清楚了。

  凡舍身之法,先定空空心,使心境寂静,铸想玄寂,令心不移。心性寂定,即断攀缘,窈窈冥冥,凝净心虚,则夷泊恬平,泯然气尽,住清净法身,不受后有。若起心失念,不免受生也。此是前定心境,法应如是,此是作法,法本无法,无法之法,始名为法。法则能作,夫无作之法,真实法也。是以经云:空无作,无愿,无相,则真解脱。以是义故,实法无作。舍身法者,即假想身根,看心境明地,即用神明推策。

  这段讲如何修行舍身。很实在的哦!

  * 延伸阅读【《妙法莲华经》】

  下面一段在《身口意三业显功夫》文中已列出。反复啰嗦,横说竖说,当愿读者会意。——编者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禅宗公案禅宗思想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的条件是什么?量要大。斤斤计较,心量很小的人,学佛很难成就;真正学佛的人一定度量很大,什么都可以包容。见到冤家对头,这个人天天想害你,你对他还是笑脸相迎,这才是学佛人真正的样子。“生平等心、成喜悦相”,我们心要平等,量要广大,要能包容,要笑脸迎人。你看弥勒菩萨把这个样子就表现出来了,对什么人都欢欢喜喜,什么样人物他都能包容。我们供弥勒菩萨像,不是装饰品,不是把它当作神明来膜拜,它不会保佑你的,看到它就要学“我要能容忍,我要能叫一切众生生欢喜心”。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