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敏?慧华金刚上师开示录 五、一念莲华要旨──全民念佛持咒为台湾祈福法会开示


2014/9/3    热度:528   

智敏•慧华金刚上师开示录 五、一念莲华要旨──全民念佛持咒为台湾祈福法会开示

 

  编辑室 整理

  友善列印

  时间: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二日

  地点:台南市立劳工育乐中心与台北总舍同步举行

  首先我们当知:一个人舍报之后,此生的生命虽已终了,但往后的旅程是不断的。这一生旅程告一段落,下一世的旅程便开始了。所以在临终之际,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如何选择下一世的旅程。下一世,我们可以做人、生天、或堕下三道,而最好的是能往生净土。我们要如何才能在这一个生命刚结束,一下个生命已经在净土的莲花之中出生?为了达到这一个圆满的目标,所以我们要推广“一念莲华生命关怀”。

  我们下一世是升、是堕、是往生、是轮回,完全掌握在自己临终的最后一念。这临终一念,一般人想到的都是他的孩子、夫妻、父母、事业、财产,倘使想到这些,则肯定下一世必再来为人父母、眷属、子女。倘使临终最后一念,能想到阿弥陀佛,则决定必可往生净土。是故我们要推广“一念莲华生命关怀”的目的,即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在离开这个苦难的世间之后,生到永恒安乐的净土,亦即极乐世界。

  为什么平时念佛不能往生,一定要最后一念才可以?因为最后一念是生死交替的一念,这一念此生灭了,下一念即是下一生,所以此生的最后一念念佛,下一生的第一念即于净土中出生。这是我的师父 华藏祖师亲口的开示,而历来净土宗的众多大德,与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等众多经典上,也都在在指示众生临终十念乃至临终一念念佛,以恳切的心向往净土,求生极乐,一定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

  在座诸位都是行菩萨道的菩萨们。而我们度众生,要令众生超越生死轮回,长享永恒的生命和究竟的安乐,其最简单、最方便、最快捷的方法,即是掌握临终一念念佛,决定就能往生。然而若想临终最后一念要能自己把握,讲起来是很容易,但实际上要做到,并不是这样容易。因为我们舍报时,不仅是种种的痛苦缠身,还有对世间一切的万分不舍、种种牵挂,根本想不到要念佛。所以此时就有待我们家属、医护人员,以及助念团的人员、莲社的莲友,和医院的志工们,共同来发心,这是最值得大家行菩萨道的时候。度一个人往生净土,即成就一尊佛。度百千个人往生净土,即度百千个人成佛。我们凡夫要想度一个人成佛,可能千生万劫都度不了,如今有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让我们有机会去利益众生,度他到究竟的地方,同时也是成就自己今后往生的功德,还不值得我们积极把握吗?希望我们所有的弟子、所有的同胞,都能一起发愿,共同来推广临终一念往生。

  我们在这个世界,从早到晚,时时刻刻,心心念念,很少有真正快乐的时候。在家居士们,整个一生,大多是为衣而食奔波,为世事而耽忧,种种说不尽的烦恼。徜使往生到极乐世界,那儿的生命是永恒的,那儿的快乐是永久的,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他就成为菩萨,从此以后,将和天地同寿命,和日月同光辉,永恒地长住于世间。而且一到极乐世界,便永不退转,再不来轮回了,即是苦难从此都没有了,所有的就是清净安乐。所以这是绝对值得我们推广,值得我们来准备。什么叫准备呢?我们都希望自己临终之际,有家属、助念团、善知识来提示我们念佛,但徜使一个人在生之时,没有储备足够的福德因缘,他舍报的时候,就不可能有因缘碰到很好的善知识,来提醒他念佛,或是没有因缘遇到一个很好的环境,让他安祥地舍报。比方医院有种种急救措施、电击、插管等等,或是有的家人,在临终的病人旁边大哭大闹、喧哗争吵,像这样的因缘,就难以往生。所以我们为人子女者,最大的孝心,就是让父母有一个安祥的、宁静的、而且庄严的舍报,并且在他旁边陪伴他念佛。陪伴他念佛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我们念佛的时候,不仅是口念,还要心心念念祈求阿弥陀佛降临现场,来迎接临终的亡者,另一方面,我们时时念佛,也是提醒临终的人、病危的人,想到阿弥陀佛,祈求往生极乐净土,这是我们要在病危的人旁边念佛的原因。在他身旁陪伴他念佛、避免急救、勿在临终者旁边争吵,这样就能让他有一个安祥的环境可以往生。徜使能够这样做,大家应该庆幸,因为此处一个痛苦的生命才刚刚结束,不用到一秒钟,在极乐世界就有一个永恒的、光明的、快乐的生命,已经生在莲花之中。这是我们要绝对的相信的,有多少的信心,就能得到多大的成就。我们要恳切的相信:每一个众生都能承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到极乐世界。更加要恳切的愿望,愿生极乐世界。

  在病人舍报之后,我们还要在亡者身边,继续为他助念八个小时到十二个小时。因为当人舍报时,虽经医院的医生判定他已脑死,但其实他那微细的心识,即世人所说的灵魂,还未离开身体。所以我们一直要在旁边念佛,就是一直的祈请阿弥陀佛来接引,同时一直提醒亡者继续求生极乐世界,继续念阿弥陀佛。我们一个人舍报,六根都渐渐失去功能,最后唯存耳识,就是耳朵的听觉和意念最后离开。所以一个人他看似舍报了,其实他还能听到微细的声音,有如远方的呼唤。徜使在他旁边念佛,他就一直听到这个念佛的声音,慢慢地离开,慢慢远去,最后听不到了,此时即是他的意识终了,这才是真正的舍报。所以我们在他旁边念佛,就是要以庄严的佛号,以阿弥陀佛的六字洪名,来伴随著亡者往生到极乐世界。

  假使这个病人虽然病危,但是还有意识,我们就要在他的耳边,轻轻的告诉他:“娑婆世界数不尽的病苦,极乐世界无边的快乐,要放下这个娑婆世间一切的挂碍。”如果他还有年幼的子女,他的亲人就要告诉他:“弟弟妹妹我都会照顾的,你安心的往生极乐世界吧!”如果是他的孩子已经懂事,就要跟爸爸妈妈讲:“我们都渐渐长大了,我们都能照顾自己,你先到极乐世界去为我们准备,我们今后也都要移民到极乐世界。”这样讲,他马上可以安祥的走了。

  所以我们推广这个“一念莲华”,功德极其不可思议。像我们当师父,要教一个弟子此生成证,千难万难,必须要很多年,他才能开悟、乃至彻证,而且并非每一个弟子都能如此。徜使在临终一念念佛往生,是以微小的气力,得最大的果报。希望在座的诸位、全省的弟子,乃至于所有的媒体、各个医护人员、各个莲社,都能帮助我们一起来推广“一念莲华生命关怀”,那诸位将是积了无量的阴德。所以现在我竭诚的愿与佛教的各个团体、医护工作、及社会大众,我们一起来推广“一念莲华生命关怀”,帮助所有的众生于临终一念念佛往生,普愿法界一切众生,都能掌握临终最后一念,忆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特别是对于诸位病人的家属,以及医护天使,都能掌握临终最后一念的殊胜因缘,度他能够闻佛、忆佛,令所有的人都能在临终一念往生到极乐世界。

  另外,诸位仁者,我们自己也要掌握每一个今天、每一个心念,把每一天都当做是最后一天,每一个念头都当做是最后一念。假设我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现在这一念就是我生命临终的最后一念,我要如何?诸位想想,除了诚敬的口念阿弥陀佛,心中求生净土,祈请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而外,应该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特别是我们圆觉宗的弟子们,在临终的时候,实在不必再做种种有相的观想才能往生,当知万法唯心,临终的一念切愿往生,“我决定要往生,我愿往生”,一念就已经去了。决定的诚信,信有极乐世界,诚信众生承阿弥陀佛的愿力都能往生,恳切的愿望求生极乐世界。

  至于真正修持得深的行者,不论显宗、密宗,当知我们念佛,不仅是念有相的光蕴身的阿弥陀佛,更要念自性弥陀,亦即是华藏祖师所开示的:念佛要发菩提心而念。何谓发菩提心念佛?就是口中念阿弥陀佛名号,心中要忆持阿弥陀佛的体性,也就是法界的体性,是为《华严经》所说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实相现前如如不动”,我们要思惟这个“如如不动”的实相。这个实相,是一切诸佛和所有众生的清净妙明心融合在一起,就像法界的光明,那样的普照,那样的遍满,那样的不动,那样的永恒长住在世间。法界的光明又像什么呢?各位抬头看,就像这个虚空,晴朗的天空。我们看看太阳的光明,是不是遍满整个虚空呢?这就像我们的佛性。为什么讲“像”呢?因为这个太阳光并不是佛性,所以说“像”。要怎样才是真的呢?虽然我讲,也是标月的手指,但是已经很相像了──真正的佛性,就像这个太阳光。太阳的光明是器世间,不是有情,所以不是佛性。一定要以我们人类的思惟,去观照这个宇宙的光明,和宇宙的光明相契合。什么叫契合?简单的讲,就是用人类的思想,不要总是朝朝暮暮想自身的荣辱、得失,为之以争享受、争寿命、争荣华富贵等等,不要;要反过来,总是以自己的思想,去想宇宙的光明,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样。这就是智照,即把人类的妄念,变成了智慧。时时这样观照,忽然之间,忘掉了自己的存在,破除了我执,体性现前。我们修行的人,从古以来,千千万万,而成佛者屈指可数,为什么?只因我执不能破除。如今我们当知道我执为什么不能破除?只因为我们的思想,从无始以来,千生万劫,心心念念想的都是自己,谁要对我如何、谁有欠我什么、谁有对我怎么不尊敬不客气、谁有怎么污蔑我、我要如何增加财富、增加别人的尊崇、增加贵富名誉地位权势、又或是恩爱、子女……朝朝暮暮想的不离自己。徜使我们现在总是不想自己,总是以智慧去观照宇宙的明空,忽然之间忘掉自己,契入大空,汇归性海,证到诸佛的果位,也就是证到自性弥陀。这就是实相念佛。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的方法,也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什么叫都摄六根呢?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要一直放逸追逐世间的六尘,要把六根、六识收回来,总是去观照诸佛的依正二报之庄严。比如眼见,不是见社会上的贫富贵贱,而是见到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耳闻,不是听世间的毁誉是非,而是听到阿弥陀佛的佛号庄严;鼻嗅,不要嗅世间的异香气味,而要嗅极乐世界的香光庄严;舌尝,不要尝世间的可口美味,而要以此舌来念阿弥陀佛的六字洪名;身触,不要触世间的细滑轻软,而要了知此娑婆秽土即是极乐世界,所谓“心净则佛土净”,我们心心念念住于佛境,心心念念观照体性实相,此心即随之清净,身虽住于秽土,但犹如住于净土之中;意想,不要想世间的法尘法执,初步是要观想阿弥陀佛来接引自己,切愿求生极乐世界,深一层则念念安住如如不动的体性,犹如晴空的光明,念念观照此晴空之光明,因缘时节一到,即能汇归法性。所谓因缘时节,即是我们的福德因缘具足。徜使一个人总是造业,则不论他怎么精勤修持,积聚多少功德,都不能到;即使想要念念观照,也无法安住,因为他的心,总是被业力、习气所牵引、扰动。所以修行者,第一重要的,是要不造业、不犯戒,则所修持、所积聚的功德,才不漏失,才有因缘具足之日。要如何不造业、不犯戒?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照体性,或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六根不被六尘所染,八识不起妄动,于一切境不起分别爱憎取舍,自然而然不会造业。再进而“净念相继”,念念观照清净的体性、法界的光明,或是念念思惟如何利益众生,度众生至究竟涅槃的彼岸,则一切所言、所行、所思、所想,无不是成佛的福德因缘。恒常如是观修,因缘时节一到,“得三摩地”,刹那之间,即契入此如如不动的体性,汇归法界,证到自性的无量光、无量寿。这是念佛圆通的心要,其实与实相念佛只是下手之方便稍异,而所修、所证之体性则无二致。

  愿诸位深修的行者,都能修持实相念佛法门,证到自性的弥陀,恒住常寂光净土,以为真正的归宿。

  最后,我自己也非常恳切的愿望,希望我们全省的与会的同胞们,乃至今后见闻到我们法会录音带、录影带的菩萨们,真诚的修持,舍报之后,都能往生,我们在极乐世界又再重逢,同时长享永恒的生命和究竟的快乐。更甚者,我们又再一起乘菩萨的大愿,回转娑婆世界,来接引众生往生极乐,就像今天我跟在座的大众一样。希望大众今后乘愿再来的时候,都跟我一样,都再接引无量无边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礼记》一开头,圣人就教给我们“傲不可长”,儒家讲的是世间法,那是伏烦恼。佛家要出三界,决定要断烦恼。烦恼从哪里断起?从傲慢的习气先断起。所以佛法的修学,首先要把骄慢的习气断尽,然后才有资格学道。傲慢的习气断了,心清净了,对人才会有恭敬心,才真正做到自卑而尊人,这才成为一个法器,才能接受甚深之法。甚深之法是如来平等性法,有一丝毫傲慢,有见思烦恼,这决定不是个法器。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