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骊珠集 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德山宣鉴


2015/5/23    热度:256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门骊珠集 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德山宣鉴

  德山宣鉴(西元七八二─八六五年)

  青原行思──石头希迁──天皇道悟──龙潭崇信──德山宣鉴

  朗州德山宣鉴禅师,剑南人也,姓周氏,早岁出家,依年受具,精究律藏,於性相诸经,贯通旨趣,常讲《金刚般若经》,时谓之周金刚。厥後访寻禅宗,因谓同学卅︰「一毛吞海,海性无亏,纤芥投锋,锋利不动,学与无学,唯我知焉。」

  因造龙潭信禅师,师问卅︰「久向龙潭,到来潭又不见,龙亦不现。」龙潭卅︰「子亲到龙潭。」师即休。即时辞去,龙潭留之。

  一夕,师於室外默坐,龙问︰「何不归来?」师对卅︰「黑。」龙乃点烛与师,师拟接,龙便吹灭,师乃礼拜。龙卅︰「见什麽?」卅︰「从今向去,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至明日便发。

  龙潭谓诸徒卅︰「可中有一个汉,牙如剑树,口如血盆,一棒打不回头,他时向孤峯顶上立吾道在。」

  师抵于沩山,从法堂西过东,回视方丈,沩山无语,师卅︰「无也无也。」便出至僧堂前乃卅︰「然虽如此,不得草草。」遂具威仪再参,才跨门,提起坐具唤卅︰「和尚。」沩山拟取拂子,师喝之,扬袂而出。沩山晚间问大众︰「今日新到僧何在?」对卅︰「那僧见和尚了,更不顾僧堂,便去也。」沩山问众︰「还识遮阿师也无?」众卅︰「不识。」沩卅︰「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呵佛骂祖去在。」

  师住沣阳三十年,属唐武宗废教,避难於独浮山之石室。(以上录自《景德传灯录》卷一五,《大正藏》五一.三一七页中─下)

  洎大中(西元八四七─八五九年),还复法仪,咸通(西元八六○─八七三年)初,武陵太守薛延望坚请,始居德山,其道芬馨四海,禅徒辐辏,伏腊堂中常有半千人矣。(以上录自《宋高僧传》卷一二,《大正藏》五○.七七八页下)

  师上堂卅︰「今晚不得问话,问话者三十拄杖。」时有僧出,方礼拜,师乃打之。僧卅︰「某甲话也未问,和尚因什麽打某甲?」师卅︰「汝是什麽处人?」卅︰「新罗人。」师卅︰「汝未上船时,便好与三十拄杖。」(中略)

  师寻常遇僧到参,多以拄杖打。临济闻之,遣侍者来参,教令︰「德山若打汝,但接取拄杖,当胸一拄。」侍者到,方礼拜,师乃打,侍者接得拄杖与一拄,师归方丈。侍者回举似临济,济云︰「从来疑遮个汉。」

  师上堂卅︰「问即有过,不问又乖。」有僧出礼拜,师便打,僧卅︰「某甲始礼拜,为什麽便打?」师卅︰「待汝开口堪作什麽!」

  师令侍者唤义存(雪峯),存上来,师卅︰「我自唤义存,汝又来什麽?」存无对。

  师因疾,有僧问︰「还有不病者无?」师卅︰「有。」问︰「如何是不病者?」师卅︰「阿爷阿爷。」

  (以上录自《景德传灯录》卷一五,《大正藏》五一.三一七页上─三一八页上)

  附录:无事无求

  师上堂,谓众卅︰於己无事,则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无事於心,无心於事,则虚而灵,寂而妙。若毛端许,言之本末者,皆为自欺。毫厘系念,三涂业因;瞥尔生情,万劫羇锁。圣名凡号,尽是虚声;殊相劣形,皆为幻色。汝欲求之,得无累乎?及其厌之,又成大患,终为无益。

  (以上录自《景德传灯录》卷一五,《大正藏》五一.三一七页下)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禅宗公案禅宗思想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近年全世界气候反常,为什么反常?人心反常。现在,全世界人心变了,人心反常,道德坠落,要知道,众生这种心态是遭难的心态。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这是违背了伦常,伦常丧失,这是一切众苦的根源,这是众生的共业所感。现在众生造作罪业,可说是毫无忌惮,为所欲为,对因果报应完全不能接,天天在那里造作罪业,天天在那里受苦,这是自作自受,这没办法!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