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说禅:举即易,出也大难
2015/5/23   热度:232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圣严说禅:举即易,出也大难
问:
灌溪智闲禅师把他悟后的境界形容为「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人」,云门文偃禅师听到之后说:「举即易,出也大难。」他为什么做这个评论呢?
答:
「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人」,在空间中自在无碍,自由去来,不为石壁所阻、不为地域所限,四面也没有任何人来障碍、阻扰、隔绝。有人说这是目空一切、目中无人,事实上这是灌溪禅师对自己心境的描述──世界上没有能让他觉得是障碍的东西,也没有能让他产生瞋爱善恶的人。可以说,他的心量已可包容整个空间,内心毫无芥蒂罣碍。《金刚经》讲「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既然主观的自我已不存在,客观的环境、对立的现象也就没有立足之处。在这种境界的人似乎遗世独立,世界对他而言,是如此广袤而孤寂。但他并不觉得孤单落寞,反而明朗开阔,与宇宙同体。不过,这可以说是开悟,也可以说没有。「十方无壁,四面无人」,他还认为自己有广大的心量。
云门却说:「举即易,出很难。」「举」是把十方四面都包容起来、接收下来、一肩扛起来;「出」是放下之意。心量虽然大,要把它放下来不容易。
十方四面的空间全部承当叫「大我」,把自己放大了,虽然包容一切,但一切都变成自己,要放下很难。这是从禅法的超越观点来看心量的有无大小,心量大似乎很好,但是还不够好,一定要拋却,才能了知它的真实面目。
有些宗教徒或哲学家认定自己与宇宙合而为一,或认定自己把宇宙万物纳入心胸,或融入于其中。凡做如此想法的人,便无从明白「既无内也无外」的境界,他们事实上未曾证入,但却说自己已经无内无外,还要放下什么?其实我的执着仍坚固地存在着而不觉知。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八万四千法门里面,只有净土特别,只要伏烦恼就能成就。 烦恼是什么?喜怒哀乐、七情五欲。烦恼要怎么伏法?在日常生活当中,烦恼一起来,马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用这一句佛号把它伏住。烦恼如果伏住,你必定得生,而且你能预知时至;如果烦恼伏不住,那是什么?业障现前。业障现前,这个问题严重,它障碍你往生。烦恼现行伏不住,这很糟糕!我们自己要清楚。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