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理禅机:浮生如梦,为欢几何?


2015/5/23    热度:431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人的一辈子就像梦一般缥缈易逝,抓不住。在一辈子中开心的事情有多少?在哀时光之须臾,感外物之行林中,不如把周遭的俗事抛开,将眼前的争逐看淡。世间的劳苦愁烦、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不能消受的,不也经过这短短几十年就烟消云散了吗?若是如此,又有什么好解不开。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禅宗公案禅宗思想 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忧郁症怎么来的,我们要懂得。一个人活在这个世间,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不知道为什么活的,又没有人教他,也没有看到一个好的榜样,怎么不患忧郁症?他怎么能够生欢喜心?生欢喜心,哪个人不喜欢?大乘教里面佛常常教人“常生欢喜心”。孔孟教人,《论语》头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说”就是喜悦,就是佛家讲的“法喜充满”。欢喜心从哪里来的?亲近善人,亲近圣贤,亲近仁人(仁义之人)。为什么?仁义道德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如查不亲近圣贤,不亲近善友,肯定你每天接受的是烦恼的薰习。烦恼日久天长不断地薰习,你怎么会不起烦躁?你起心动念决定是跟贪嗔痴慢相应。烦恼引导你,你的思想见解怎么能得其正?当然是邪知邪见,忧郁从这儿来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