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音声修行法门初探


2014/9/3    热度:395   


  禅宗音声修行法门初探
  作者--赖静涵
  前言
  汉传佛教除了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是一大特色外,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音声法门,举凡持咒,诵经,科仪,念佛等等都是。笔者在研撰《梵呗史谈》之余,发现汉传佛教包含禅宗在内,几乎八个宗派都有音声法门,更重要的是,祖师们运用音声法门来作本宗主要修行法门的助缘。是以发心想将以各宗音声修行法门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想要明了各宗课诵(经、咒与佛号)的情形,兼以明了各宗运用音声法门的目的及原理。以资增益修行用功。在此冒昧为文,恳请十方指引。
  一、禅宗的音声修行样貌
  传统禅门以“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以及“荡相遣执”作主要宗风,但也不偏废音声法门。念诵经典,持诵咒语,本来在禅宗里不是主要的修行法门,但是寺院生活当中重要的日课之一。中国佛教的禅宗的课诵内容,全以《清规》为主,也就是百丈怀海禅师立下的《百丈清规》。从这部《清规》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禅门有举办法会,如“祝厘”这种为国家举办法会,所需要持诵的经典就有:
  1. 《大方广佛华严经》
  2.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
  3. 《大乘妙法莲华经》
  4. 《大乘金光明经》
  5. 《大乘金光明经》
  6.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7. 《大乘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8. 《大仁王护国经》
  由以上可知禅门当中流行讽诵的经典,然而,在《百丈清规》规定当中也不只有持诵经典,也有咒语,举如《楞严咒》、《大悲咒》等。可知百丈禅师立下的禅门音声法门的课诵,已经是经咒并重的情形。
  到了明代,禅门的课诵有所增加,明末藕益大师制定了“诸经日诵”的仪轨,可惜该书已经散佚(据《耦益大师全集》当中收录的《序文》指出),因此尚未见到全貌。但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的明代禅门课诵,现存于日本的《黄檗清规》当中就有记载禅门念诵情形:
  1. 早堂(早课)诵《楞严咒》和《心经》,并有绕佛念佛修持。
  2. 晚堂(晚课)诵《佛说阿弥陀经》、《蒙山施食》、《往生咒》、《心经》、《普贤警众偈》。
  3. 每月遇十四、三十羯磨夜诵念《弥陀经》,并跪念《八十八佛忏悔文》。
  由于《黄檗清规》是公元一六六一年写定,可知该书记载的是明代后期的禅门仪规,这部清规是福建省福州黄檗山的僧人,隐元禅师从黄檗山传到日本,后来的日本佛教禅宗寺院制定清规,基本上都以此作为重要范本。从它的时代与面貌上来看,应该是属明代丛林的清规。就其内容来说,可以说是现代禅门课诵“五堂功课”(早课有两堂:《楞严咒》为一堂,《大悲咒》及十小咒为一堂;晚课有三堂:《弥陀经》一堂,《大忏悔文》一堂,及《蒙山施食》一堂)的雏形。其中《黄檗清规》当中出现一些类似《炉香赞》类型的梵呗,这显示现代的禅门课诵于兹成形。
  现在中国佛教使用寺庙课诵的内容是以禅门的课诵为主,加上净土宗的佛七仪轨,及重要忏仪等等其他课诵。这些基本上都是来自《禅门日课诵》,也就是江苏常州天宁寺的课诵本。这本课诵本内容包含了当时禅门使用的全部课诵。由于明代的佛教梵呗,率多以常州天宁寺作为主要范本,故天宁寺的课诵本自然成为全国各地禅寺,甚且是汉地寺院日课重要规范。
  因而我们可以约略看出,禅门音声法门的发展,除了固定节日的法会以外,并有日课的部分,如《心经》、《弥陀经》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百丈清规》当中还规定了《楞严咒》与《大悲咒》等咒语,使得禅门除了坐禅,诵经以外,又有持咒。
  但是,按理说,一向就重视参禅的禅宗,为何有“课诵”的产生?甚且不仅是诵经与持咒,甚且有忏仪加入,成为禅门日课诵的内容?固然《百丈清规》的规定与当时佛寺的风尚有很大的关联,并且部分诵经内容也不尽然与禅宗教旨有绝对关系。可是禅门有“课诵”出现,这显示音声修行在禅门当中居有重要的地位。
  二,禅宗音声修行原理以《六祖坛经》为宗
  说到禅门之所以会有今天这样的念诵仪轨,首先是来自六祖慧能大师的开示,加上历代祖师增益而成。但六祖以前,达摩大师以来到五祖,除了以经(《楞伽经》、《金刚经》)印心,及心地功夫的偈颂外,有关念诵经典的开示并不多见,大多都是提到以经典印心的部分,很少提到念诵经典与参禅的关系。直到六祖慧能大师,才有这方面的开示,因此我们可以说,禅门音声修行的教学轨范是六祖大师奠定的。
  六祖大师对于禅门修行法门并没有固定形式的规定,他训勉徒众,除了参禅以外,也不应偏废多闻。在《六祖坛经?忏悔品》说:
  “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由此可知,六祖大师主张不是拘泥在禅坐上去“沉空守寂”,为了能够“识自本心”,应当要“广学多闻”。这就是禅宗教学“大机大用”的活泼精神的开显,举如山河大地,瓜熟蒂落,甚且棒吓等等都是直指人心的禅机。持诵音声的教法自然也是禅机的一部份。六祖大师教人持诵经典,及种种偈颂,主要目的就是教人“识得本心”。事实上,今天禅门课诵森然罗列,基本上都是根据六祖大师的开示作为范本,而由历代祖师增益内容而成。
  (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首先我们来看,今天台湾佛门早课,在《心经》之后通常都要念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和六祖大师教人持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有关。《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说:
  “师升坐,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 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
  顺此而说,念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的目的是“使汝等各得智慧”。因此今天佛门的日课诵都有念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目的也就是要求开智慧。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六祖大师教人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并非口念就算了,而是要懂得参“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的真实义。原来念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和“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有关。这就不难看出,六祖大师持诵教学的风格,是要弟子们边念边参,念念成念,以念助参,使行者能够掌握“识得自性”作为宗旨,破参入道,这就是禅门念诵的大机大用。
  六祖大师开示的念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的法要重点在于要众生识得:“自性般若”,“自性般若”的重点在于“自性真空”,自性能含万法,是“摩诃”的真实义。他说: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了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运用般若能够生出一切法门,因此六祖大师称赞“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无上法门,并且是“变三毒成为戒、定、慧”,能够生出八万四千智慧: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从六组的开示,我们可以了解,“自性般若”是六祖宗旨。六祖要人念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一方面就是念诵,目的就是参究“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达成“悟此法门”,也就是“无念、无忆、无著”等的“见性成佛道”。换句话说,其实念诵法门也能够用作参禅的心要。念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了解心包虚空义理,有助于参透“见性成佛”之道。
  (二)诵经的示范-持诵《金刚经》的开示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固定日课以外,《金刚经》在禅门受到重视,这和六祖大师教人持诵《金刚经》有关,为什么六祖大师要教人持诵《金刚经》呢?这固然和五祖大师用《金刚经》来印心有关,不过六祖大师教人持诵有独到的见解。(《六祖坛经?般若品》)说: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这段开示告诉我们:
  1. 禅者持诵《金刚般若经》是必备的,因为可以明心见性。因此六祖大师极力赞叹此经的功德无量无边。六祖大师以为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而修般若行最好的用功方法,就是念诵《金刚经》。
  2. 此一持诵《金刚经》的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慧的人说,为上根器的人说。
  3. 开悟顿教的成就,基本上是与修持《般若经》经论是没有差别的。
  禅宗的教学,本来就不在于渐修,特别是在于“顿悟”。是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直截了当功夫。因此禅宗祖师教人阅读经典,除了是用来印心,就是酝酿开悟的心地功夫。所以虽说禅门“不立文字,见性成佛”,却非是废除文字不用,而只不著文字名相,发挥大机大用。这点是因为经典文字,本来皆“因人置”,又“因智慧性”建立,足见禅门自来主张“不立文字”,却非“废却文字”,但守其见月之功,却非执著其见月之指。故此,文字可以发挥般若大用,是名“文字般若”。可以使众生“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因此六祖大师才训勉禅门行者念诵经典,应该是其来有自。
  (三)《忏悔品第六》的开示
  中国佛教的忏法于南北朝渐次形成,六祖大师对于禅门的修行,除了教人明心见性的禅法,也很重视忏悔法门。在《六祖坛经?忏悔品第六》揭示一些颂偈,后来成为禅门课诵的内容。
  ※四弘誓愿
  六祖大师所授的忏悔法门,是以心地法门为宗的“无相忏悔”,而今《坛经》内记录的这种忏悔文念诵并不多见,但是禅门早晚课将忏悔列为重要日课,以《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或《礼佛发愿文》、《西方发愿文》替代,姑且不述。但是忏悔之后的“四弘誓愿”,智者大师于《摩诃止观》当中已经提过,但禅门则是六祖大师在曹溪南华寺开示后列入了课诵之一。为什么要发此“四弘誓愿”?六祖说:
  “忏者:忏其前衍;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已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
  于是我们知道,忏悔的意义,在于忏其前愆,但更重要的是:从今以后的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这样才是真正的忏悔,故发“四弘誓愿”的意义在此: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
  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这“四弘誓愿”天台智者大师提过,但是此处最大不同在于六祖大师捻以“自性”来发愿。六祖大师开示: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怎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于是,我们从六祖的开示当中,了解此“四弘誓愿”的道理:
  1.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2. 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
  3. 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
  4. 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换言之,禅门修行,不离大机大用,大抵以自性为宗,明心为功,是以“无相忏悔”的宗旨,就是自性上的忏悔。前罪既忏,往后的罪行当不能使其复起,六祖开示我们,罪性本于自性,是以须以转迷成悟,将一念无明转成清净真如,这才是真正忏悔之道。“四弘誓愿”以自性为宗,自然包含了前罪与后业的忏悔,是彻底的罪忏之法。
  ※三皈依戒
  禅门课诵当中,有“三皈依”念诵。原来“三皈依”本来是《华严经?净行品》偈颂,但是为何禅门列入课诵之一?这和六祖大师的开示有关: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
  可知六祖大师所说“三皈依”是所谓的“无相三皈依戒”,它是以“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为三皈依,这与《华严经?净行品》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三皈依名相不同,但内容上,禅门的“三皈依戒”也是心地用功的“自性皈依”。换句话说,六祖的三皈依,要旨在于“皈依自心三宝”。
  所谓的“皈依自心三宝”也就是“内调心性,外敬他人”。除此以外,并要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这也是“皈依自心三宝”的要义: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于是,我们了解到六祖大师开示人们要受持三皈依戒也好,无相忏悔也好,四弘誓愿也好,甚且教人持诵《金刚经》也好,要义并不在于口念而已,最重要的是在于“参透心性”。因此禅宗虽不立文字,但却不废文字,相对的,禅宗重视文字,重视祖师大德的开示,代代相传,为的就是开示后人明心见性的功夫。禅门有此课诵,其功用亦在于此。于是这些坛经所开示的念诵,后来大多成为禅门日课诵的部分。
  三,以念助参是禅门念诵法门的传统
  受到六祖开示的影响,这种念诵经典来协助心地用功的法门,成为禅宗的重要的传统。前面我们提到,禅门主张直截了当的顿悟功夫,不重视渐悟。因此念诵经典,持咒都是希望运用经典与咒语成为开悟的禅机。这在禅门公案有所的记载,在此略举数条以供参考。
  ※ 洪州法达禅师诵持《法华经》,前来参访六祖。六祖大师开示:“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久不明已,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并对法达禅师开示:“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患在度量也。……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
  ※ 寿州智通禅师看过《楞伽经》千余遍,不会“三身四智”,向其师求解。他的老师说:“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再开示:“自性其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于是智通禅师大悟其旨。
  ※ 百丈怀海禅师教人:“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只明如今觉性自己,俱不被一切有无诸法境转,是导师。能照破一切有无境法,是金刚。即有自由独立分。若不能恁么得,纵令诵得十二韦陀经,只成增上慢。却是谤佛,不是修行。读经看教,若准世间,是好善事,若向明理人边数,此是壅塞人。十地之人脱不去流入生死河。但不用求觅知解语义句。知解属贪,贪变成病。只如今但离一切有无诸法,透过三句外,自然与佛无差。既自是佛,何虑佛不解语,只恐不是佛,被有无诸法转,不得自由。是以理未立,先有福智载去。如贱使贵,不如于理先立,后有福智,临时作得,捉土为金,变海水为酥酪,破须弥山为微尘,于一义作无量义,于无量义作一义。”
  ※ 京兆大荐福寺弘辩禅师,有人问:“持经念佛持咒求佛如何?”禅师说:“如来种种开赞,皆为最上一乘,如百川众流,莫不朝宗于海。如是差别诸数,皆归萨婆若海。”……皇帝问曰:“禅师既会祖意,还礼佛转经否?”禅师说:“沙门释子礼佛转经,盖是住持常法,有四报焉。然依佛戒修身,参寻知识,渐修梵行,履践如来所行之迹。”
  ※ 湖南长沙景岑,号招贤大师,有人问:“如何是陀罗尼?”师指禅床右边曰:“这个师僧却诵得。”又问:“别有人诵得否?”师又指禅床左边曰:“这个师僧亦诵得。”于是这个人又问:“某甲为什么不闻?”师曰:“大德,岂不知道真诵无响,真听无闻。”
  ※ 洪州大宁院隐微禅师,有人问:“《金刚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法皆从此经出,且道此经是何人说?”师曰:“说与不说一时拈向那边著。只如和尚决定唤什么作此经。”对方无对。师举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斯则以无为极则。凭何而有差别?且如差别是过不是过?一切贤圣尽有过?若不是过,决定唤什么作差别?”
  就此来看,读诵经典,持诵咒语在禅门里都是作为参透心性的禅机之一。尤其,禅门读经,除用功积久,亦须善知识指导。但是从前面的公案来看,我们可以领略到,禅宗不重视经典的训诂章句,也不重视前人注解,最重视的是:“自己怎么看”,也就是累积读诵多时的经咒,参出切身的意义来,才是真正的功夫。这种功夫却不是祈求福报的功夫,而是“一透龙门云外望”的见性,“无相”、“无念”的功夫。诚如前面,百丈怀海禅师所教人的“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只明如今觉性自己,俱不被一切有无诸法境转。”这就告诉我们,禅门解经诵经,事实上就是参破生死的解经诵经。
  四、结论
  禅门课诵有其历史变迁,后来增加了往生净土的愿文,但仍不离以心为宗,为的就是能够成就大机大用,因此“山色无非清净身,溪声尽是广长舌”。是以禅门课诵的用功之法,仍以参破心性为目的来念诵经咒,但以破一念无始无明为目标。如百丈禅师说:“但不用求觅知解语义句。知解属贪,贪变成病。只如今但离一切有无诸法,透过三句外,自然与佛无差。”是以禅者念诵经典是求自己心开悟解。即使到后来的“禅净双修”,事实上是以“净土”的念佛,来帮助“参禅”,最后的目标还是在于开悟,明心见性。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禅门日诵》内有他宗多样课诵,并非一定是中国佛教后来八宗融合的发展趋势,对于禅门而言,只要能够有助明心见性,都可以成为禅门日课之一。这是因为禅宗掌握了佛法核心与成佛的原理,即“直截了当,见性成佛”的修行观念缘故。因此禅宗并无偏废因声法门,为的就是大机大用。▲
  参考文献:
  1. 宋?释道原编《景德传灯录》,民国33年普慧大藏经刊行会刊印,台北市:汇文堂出版社,民国七六年六月一版。
  2. 元?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3. 唐?宗密著《禅源诸诠集都序》,收于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4. 宋?永明延寿著《宗镜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5. 元?德辉编《敕修百丈清规》,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6. 民国?陈士滨撰写《楞严经疑伪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国八十七年硕士论文。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福报是自性里本有的,智慧也是自性本有的。我们今天迷失了自性,不知道什么是自性,这叫迷惑,智慧没有了,福报就没有了,那就得受苦受难。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