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隐法师:大无量寿经甄解第十一
2014/9/3   热度:309
道隐法师:大无量寿经甄解第十一 别明国土功德中有五:上标宝地总说竟,自下第二,举土德显示三:一明光明无量有三:初总叹,二别辨,三结难。(「佛言我说」已下)初总叹者: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汉本》云:「佛言:阿弥陀光明最尊第一无比,诸佛光明皆不及也。」《吴本》亦同。 《唐译》云:「阿难!彼佛光明普照佛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文) 《会疏》科云:「正明本愿成就相中,第一摄法身中明光明寿命愿成就云云。」此依净影「自下别明所成中,初先明佛光相,后显寿命云云。」正依之,《渧记》亦从此依正分明分科。《嘉祥疏》云:「『无量寿佛威神光明』已下广明果有二:一光明果,二寿命果,后『又其国土』下明净土果。」诸家皆正报、依报次第明。 依今家意不然,《真佛土卷》引光寿无量因愿成就明真佛土,故知光寿两愿为真佛土之体,此乃经文于依报中间明光寿二愿成就故,是以今科以光寿文属国德,举主德显示国德,此意也。 初光明无量中,此文初,总叹也,无量寿是体,威神光明是相,无为法身即寿也,真实智慧为光明,全体而相,用在其中焉。「威神」之言显示果上之义,对本愿力故言「威神力故」。 问:诸佛所证平等是一,何云「最尊第一」乎? 有说云:因愿别故果德不同,是以《觉经》云云。」(《会疏》)此全用望西。 有破云:「此之二说为他受用报,故未尽『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文意也。今私谓:『最尊第一』等者,弥陀圆佛光明色心不二,身智相即,是乃即法性法身之方便法身,自他本迹融即无碍,不可思议佛身故,实非诸佛他受用以下光明之所能及也。始分别二身,则法性法身当他家自受用,故约此边,则以周遍法界之智(无量光智)证周遍法界之理,(无量寿理)理智冥合,是乃无量寿、无量光弥陀名义也;方便法身乃当他家他受用,故约此边,则寿命、身光以三世常住寿命、约十方遍照光明,利益三世十方众生,能使众生得寿光无量之身,此乃无量光寿弥陀名义也。姑分别二身名义,虽如此,全法性法身即方便法身,全方便法身即法性法身故。光明亦如是,全周遍法界智光即遍照十方身光,色心不二光明故,称『最尊第一』而已。若不然,则虽曰照恒沙佛刹,而必有限量也。诸佛他受用光照恒沙刹亦有限量,故次下文云:『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文)今弥陀光明二受不分光明,故无有限量,其以色光之不可限量尽十方无碍,可知其即周遍法界智光而已。然则今此『最尊第一』等文亦足以证二受不分佛身云云。」(《渧记》) 今评云:以二受不分解「最尊第一」文恐凿矣,若如义者,对诸佛自受用光明则为非所不能及乎?又对《华严》等二受相即圆佛,则最尊第一之义可不成,虽自设问答,而于义未详也。 师说云:「法性法身诸佛平等,而弥陀别成方便法身,此之二种相即妙法身诸佛之所不共,故曰『最尊第一』也。」(文) 今谓:了惠、峻公所言顺经释意,《觉经》文既以因愿各别示最尊义,宗家所谓「以因愿来求非无差别」等,是为别意,诸佛果海平等,何诤胜劣,但以别愿不共摄化无边为最尊第一,鸾师之无对光赞亦此意也。然《唐译》前段略标依正,次明光寿两成,其光明段亦略。《宋译》但举光明摄寿德,例知《论》意其光明亦至略也。今经特具说,故《真土卷》广引,但略「诸佛有量文」耳,次但引《唐译》「十二光文」,如《汉》、《吴》经,愿后邻次先明光明,次结世王闻愿益,至下卷光寿并为国德,其于光明亦具说之,故《真土卷》具引以助《魏译》,是故可对考《汉》、《吴》两译而知经意也。 二别辨亦二:初比校显胜,二广明所叹。初中亦二:一举诸佛有量光明: 或有佛光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照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于一佛刹土. 《唐译》云:「光照东方如恒沙等国土,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唯除诸佛本愿威神所加,悉皆照烛,是诸佛光或有加一寻者,或有加一由旬,乃至亿那由他百千由旬光者,或普照佛刹者。」(有云:初至「悉皆照烛」为述今佛光明,「是诸佛」已下举诸佛应身光,与今经不同。今谓不然,与今经同举诸佛有量光明。何以言之?《真佛土卷》不引彼文,与今经诸佛有量光同故,其弥陀光明次上云「彼佛光明普照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故知「光照四方文」决定诸佛光明也。) 《吴译》云:「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中,有佛顶中(《汉本》作「项中」,下效之)光明照七丈,有佛顶中光明照一里,乃至有佛顶中光明照二百万佛国,佛言:诸八方上下无央数佛顶中光明所照皆如是也,阿弥陀佛顶中光明所照千万佛国。所以诸佛光明所照有近远者何?本其前世宿命求道为菩萨时,所愿功德各自有大小,至其然后作佛时,各自得之,是故令光明转不同等,诸佛威神同等耳,自在意所欲作为不豫计。」(文)《汉本》同之,唯「顶」作「项」耳。(《汉》、《吴》两本为顶中光明比校诸佛,今经、《唐译》作总身光比较显胜。) 《宋译》云:「复次,阿难!彼佛无量寿,若化圆光,或一由旬、二由旬、三由旬,或百由旬,或千由旬、百千由旬,或俱胝那由他百千由旬,乃至遍满无量无边无数佛刹。」(此为弥陀光明,不说诸佛光明。)诸译虽不同,而比校显胜是一也。 望西云:「『照百』等者诸师不同。净影意:从『诸佛光明』下至『刹土』举诸佛劣,『是故』下显弥陀胜。(法位同之)义寂意:从『或有』下至『如是』者,明弥陀佛圆光之胜,弥陀现身大小异,故置『或』言也,从『或有』下至『刹土』者,举于余佛圆光之劣,『是故』下依光立名云云。今用净影,经文标释顺《觉经》及《大阿》故。」(已下)诸家皆从净影,用举劣显胜科。义寂初文为弥陀圆光不同者未详,彼为弥陀应身故,然今不可从。 《义记》云:「《真土卷》所引『乃至或有』等文,可知若论化身光则如寂,故于《真》不出等。」(文)此从义寂,为弥陀化身圆光者非也,《真土卷》所略者,非化身故略之,诸佛有量光明故略而已。 《会疏》云:「照百佛刹等报身佛量,照于七尺等应身佛量云云。」《渧记》从此。今谓不然,诸佛有量中有二,初「照百佛世界」等者现起光,亦名神通光,后「照于七尺」已下示常光,俱是应身光明也,何故举彼应身对此报身耶?解云:此近就人天所知以耳,例如第六天宝灭尽三昧等,理实超踰十方诸佛,其义在「十二光文」明著,思而可解。 初现起光中,「照东方恒沙佛刹」等者,《大品经》云:「从是诸光出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从三千大千世界,遍照东方如恒沙等诸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大论》七(廿三)云:「复次,是光明佛力故,通至十方,譬如强弓遣箭,随所向至。问曰:何以先照东方,南西北后?答云:以日出东方为上故,佛随众生意,先照东方。复次有一难:若先照南方,当言何以不先照东西北方,若先照西方,北方亦然。问云:光明几时当灭?答曰:佛用神力,欲住便住,舍神力便灭,佛光如灯,神力如脂,若佛不舍神力,光不灭也。」(文)神通光之相可以见矣。 后「或有照于七尺」等约常光,释迦应身一丈光明名「常光」,十寸为尺,七尺为寻,今常光一寻,故七尺为初。《大论》八初:「问曰:云何为常光?答云:佛身四边各一丈光明,菩萨生便有此,是卅二相之一,名为丈光相。问曰:佛何以故常光一丈而不多?答曰:一切诸佛常光无量,常照十方世界,释迦牟尼佛神通身光无量,乃至但于五浊世,为众生少德少智,故受一丈光明,若受多光,今众生薄福钝根,目不堪见其明等。」(文) 《吴译》自七丈至二百万佛国倍增广说,又依《宋译》「或照一由旬」等,皆亦为弥陀圆光。今按:弥陀有真化二身,约其化身可准知诸佛,其真报身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如《魏》、《唐》文。 二显弥陀无量光有二:初列德号,二叹德用。初德号者: 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唐译》列十五光云:「阿难!以是义故,无量寿佛复有异名,谓无量光、无边光、无著光、无碍光、光照王、端严光、爱光、喜光、可观光、不思议光、无等光、不可称量光、映蔽日光、映蔽月光、掩夺日月光。」(《真土卷》所引。) 师说云:「无著光当《魏》不断光,《魏经》云『赞叹彼佛无著无碍』,《唐译》云『无碍无断故』;炎王光、光照王、端严光当清净光,端严是清净义故;爱光、喜光当欢喜光,欢喜爱乐义故;可观光当智慧光,智慧可观义故;不可思议光即难思光也;无等光当无对光;不可称量即无称光也;映蔽、掩夺三即当超日月光,映蔽、掩夺皆超过义故。」(全同梵响配释) 《宋译》说十三光:「今此光明名无量光(一)、无碍光(三)、常照光(九,不断)、不空光(二,无边)、利益光、爱乐光(六,清净)、安稳光(七,欢喜)、解脱光(八,智慧)、无等光(四,无对)、不思议光(十,难思)、过日月光(十二)、夺一切世间光(五,炎王)、无垢清净光(十一,无称)。」(文) 《唐》、《宋》虽有此不同,而不过十二光,《汉》、《吴》两本不别立光号,唯以多句赞叹耳。 《吴本》云:「佛称誉阿弥陀佛光明极善,阿弥陀佛光明极善,善中明好,甚快无比,绝殊无极也,阿弥陀佛光明清洁,无瑕秽无缺减也,阿弥陀佛光明殊好,胜于日月之明百千亿万倍,诸佛光明中极明也,光明中之极好也,光明中之极雄杰也,光明中之快善也,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光明中之最明无极也。」(《真土卷》所引。)《汉译》同之,梵本文广,译人意乐,互存具略耳。 释家中,净影以当相叹德(初三清净、欢喜、智慧、不断)、寄对显胜(无对、炎王、难思、无称、超日月光)二门释此十二句。憬兴别作一解,如《真佛土卷》引,望西《赞弥陀偈》为本辨诸家同异,可往见。今家《真佛土卷》引鸾师偈意,为十二光正释,《十二光和赞》专用《赞偈》。《会疏》由此全引《赞偈》,而不举诸师异解,恐近于祖意乎。 今略释十二光名义,初无量光者,《法华》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全此根本智而所显现故。又可,聚诸佛无量智慧之光明故。 无边光者,中道一实之光,离有无二边故。 无碍光者,从佛凡不二之正觉而显现故,又是色心无碍故。前二横竖光体,此施德用于横竖,此之三光是十二愿成就光明也。 无对光者,绝对待故,云「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故,《吴译》云「光明中之极尊」是也。 炎王光者,最尊第一故称王,《吴译》云「诸佛光中之王」是也。此之二光却彰无边光,故《真佛土卷》(二十七丁):「言真佛者,《大经》言『无边光佛、无碍光佛』,又言『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文) 清净光者,一道清净之光,故偈云「道光明朗」,自清净亦使他清净,故云「罪垢除」也。 欢喜光者,佛心者大慈悲所起之光,故偈云「慈光遐被施安乐」。 智慧光者,破无明惑而开慧眼故,此二却彰无碍光悲智二德也。 不断光者,三世常恒之光故,此彰无量光。 难思光者,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之光故。 无称光者,离心缘名字之相故,此之二光显初三光体德不可思议,唯诸佛所叹。 超日月光者,能照众生内暗故,超过日月不能照内暗,此总叹前诸光也。 《真佛土卷》引鸾师本偈,傍引憬兴,今按《和赞》云:「无碍光佛光者,清净欢喜智慧光」等,此且据憬兴三善根所起之三光,显三垢消灭之义,与鸾师意不同故,与前《赞偈》、《和赞》勿混同矣。此之十二互摄互具,谓之不可思议,又总括一切诸佛光明,名不可思议,具如十二光义。诸佛无十二光,故为劣,弥陀有此十二光,为最尊第一,是所以举劣显胜,於于此极矣。 望西问:此十二光为是常光,将现起光? 答:应是常光,以对余佛常光故,第十二愿成就故。 二明德用中二:初明人天蒙利,二明三途获益。(「若在」已下)此初: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诸家皆依净影科云:「初转恶成善益,次脱苦与乐益。」今不用,此光益蒙人天三途为经意,故改云「人天蒙利、三途获益」也。 望西云:「次叹光益中亦有二:初明现益,次『寿终』下明当益。初现益中,『其有众生』等先利人天,次『若在』下利三途也。」此依《礼赞》引此文而合「摄取不舍」之文,显现当两益意,科为「现当益」。今谓:「皆蒙解脱文」《吴译》文云「解脱忧苦」,不可偏属往生益,故今属三途获益之文也。 初人天蒙利中,《吴译》云:「焰照诸无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所有人民,蜎飞蠕动之类,莫不见阿弥陀佛光明也,见者莫不慈心欢喜者,世间诸有YIN泆、瞋怒、愚痴者,见阿弥陀佛光明,莫不作善也。」(文)《唐》、《宋》两本仅明德益,如《会疏》引。 「其有众生」者,与下第十八愿成就文「诸有众生」通,虽含凡圣,而约立愿本意,则指三毒具足之愚人、展转五道之凡夫,或在人天,或在三途,次文云「三垢」,此彰三毒具足分齐也。 「遇斯光」者,「遇」字与《论》「遇无空过者」之「遇」同,今家释言:「遇者,信本愿力也。」(《一多证文》)「斯光」者,指前十二光也,遇斯十二光者,即蒙摄取光益,曰「遇斯光」,何以言之者,《礼赞》引此文而合「摄取不舍」之文故。然《会疏》、《贯思》、《义记》约信前光明者非文正意,又违祖释而已。 「三垢消灭」等者,第三十三愿成就。「三垢」者,《汉》、《吴》云「YIN泆、怒、痴」,即三毒也。 《要解》云:「天台《净名疏》为三国垢,谓同居、方便、实报三土垢,如次见思、尘沙、无明为三垢,彼文约佛明三垢消灭,今亦准例,非但三毒。」(文)望西:三毒渐薄名为「灭」,非断惑。《梵响》亦约机边烦恼微薄,并未详。 《略笺》引「光明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是三垢消灭之义也。此约佛德冥益,次引「彼土光明文」,未可也。 《渧记》云:「他力信心行者,现为光明之所摄取,此时佛力冥益,消灭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故云『三垢消灭』也。佛力冥益既如此矣,是以行者机边亦分得身意柔软,闻此深法,念此佛慈,欢喜踊跃,随分善心生焉。如此解者为文正意,此乃先师『已能虽破无明暗』解释,今以霖师意合之,而设此释而已。」(已上) 今谓:若论其远,到彼永拔生死根本,此何足疑!今明斯光偏被极恶凡夫,所言「三垢消灭」者,闻其名号时至,正觉嘉号印现极恶凡夫心想中,垢秽不能秽,楚毒不能毒,故名为「消灭」。 「身意柔软」者,明信心欢喜之相也。《汉》、《吴》云「莫不慈心欢喜」,慈谓慈爱,即爱乐也。 「善心生焉」者,《汉》、《吴》云「莫不作善」。(文)了惠云:「称念已后,三毒有微薄分,故三善渐生,心行即增,云『善心生』也。」今谓机策耳。 《会疏》云:「言善心者,若约诸行,定散诸善也;若约本愿,则真实信心也。」今文明佛光摄取利益,何关定散诸善也? 《义记》云:「善心者如来善心,即信心也」者,亦未详,此由信前光明激发念佛之心,信心生焉,故作此解,未知信后相续也。 《渧记》云:「善心生焉者,法德之所令然,念佛行者随分有之,故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心自然得生,此乃佛光冥益能消三垢之所令然,而于行者机边亦随分见乎其端而已。今家《末灯抄》、《御消息》等对信后机之教诫,及莲师《法语》,并示此旨而已。」(文) 今评云:约信后者可然,用憬兴三善根者不然。若用憬兴者,「遇斯光」唯局清净、欢喜、智慧三光,应不通十二光,经文何承前十二光言「遇斯光者」,况彼与鸾师偈异,如上所辨。今谓:善心生又云作善,明信后念念相续之义,此之行者念念不舍即佛之念念不舍,此说「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念佛众生何等众生?谓广通九品,而别指下品极恶机,故念佛众生至下三品而极矣,亦与此中意同矣,其摄取念佛者正在此文,故善心生者念念不舍之相,可见。 二明三途获益 若在三途勤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吴本》云:「诸在泥犁、禽兽、薛荔、拷掠勤苦之处,见阿弥陀佛光明至,皆休止不复治,死后莫不得解脱忧苦者。」《汉本》同之,《唐》、《宋》略此文。 「三途」者如《音义》,「勤苦」谓勤劳痛苦也。在三途处见此光者,其苦恼可咸得休息,如《观经》说「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大哉见光益! 问:人间犹见光希,三途众生岂辄得见乎? 答:古人引《心地观经》成其义,是本黑谷引彼经,次引此「若在三途文」,而劝追修念佛巨益,不论三途人视与不视。(《和语灯》七之四十三) 望西云:「但待机熟有此益耳,然三途见光,若蒙总愿之光益者,只在余缘如道如法;若蒙别愿之光益者,必由称名名义相即,见光益今正在称名,此以现见为见之义。」 《会疏》云「因缘会遇,则虽在阿鼻狱中闻见了然」者未详,佛与众生因缘会遇无过于三缘胜益,何由不见摄取光明也!闻见了然义不成也。 《梵响》云:「见此光明,或有缘现见,或得信被摄,共名见光,三途所见甚希,若有宿善者,得愿力强缘时或适得见闻。」此亦似以眼见为文正意。 《渧记》会《觉经》「一切人民皆悉睹见佛光」之文云:「『见』字义多,不但谓眼视,《新婆沙》四十九云:『问:何故名见?答:以四事故名见,一彻视故,二推度故,三坚执故,四深入所缘故。乃至虽邪颠倒,而性是慧。』(文)由之,今所谓『见』者,深入所缘之义,而诸有人民心缘弥陀大悲光益云『见』也耳。今此中『见此光明』者非眼视义,三途众生心缘念大悲光益而生归命信心也,与前《觉经》见光之文同矣。虽三途众生有可眼见机,则佛德令亦得见,虽然,非一切皆然,希之又希者也,其视与不视佛意所作,非行者之所测度也。此机中有一类,或平生、或临终见佛光,此乃佛智之所令然,宜眼见之机故尔而已,实不可论其由如何也。于人间亦有一类,偶平生感佛光者有之,其如终时见光则不为鲜矣。然此『见此光明文』眼见为傍义,深入所缘为见者可为文正意云云。」 今按:冥显由机不同,蒙光触为见光,与前「遇斯光者」同故,赞偈云:「佛光照曜最第一,佛又号光炎王,三途黑暗蒙光启。」其见不见唯佛知之,除佛莫能测,岂其凡知之境耶! 「无复苦恼」者,由见光力,三途苦恼至寿终止息,非转苦报故。《吴译》云:「皆休止不得复治。」有说云「转重轻受」,或其然乎。 「寿终之后皆蒙解脱」者,望西依净影科,通上人天三途为当益故,人天及三途寿终后皆得往生云「皆解脱」,今属「三途获益」之科。《汉》、《吴》两本云「死后解脱忧苦故」。《略笺》云:「既其休息苦恼,则虽可得解脱,恶趣之报身尚在,故不言解脱。寿终之后,离三途之报身谓之解脱等。」(文) 解脱有浅深不同,依《汉》、《吴》两本,转三途忧苦报身生人天曰「解脱」。又《真佛土卷》引此文,次引《涅槃经》「真解脱文」,由此见之,则不但解脱忧苦,到安养证无上涅槃曰「皆蒙解脱」也。 问:此为出三途顺次生彼土耶?为隔生果遂耶? 解云:佛意多含,不可一概,依《汉》、《吴》两本,多是果遂义,三途愚蔽,《天台文句》判为不堪受法,寻而知之,然间有戒缓乘急者,见光不思议,何直出三途不往生耶!如《华严》地狱天子证佛果、《法华》龙女现身八相成道,他经尚尔,况最尊第一光明,岂无直往益乎! 二广明所叹中二,初总标所赞名义具足: 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曜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焉. 《吴本》云:「阿弥陀光明名闻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无央数诸佛国,诸天人民莫不闻知,闻知者莫不度脱也。」(文)《汉译》亦同。 此五句中总明名义具足。「光明显赫,照曜十方」者,举无边、无碍二德,是故《真土卷》「言真佛者,《大经》言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正取此文,亦是显尽十方不可思议光相也。何以知此文名义具足?曰《真土卷》引《吴译》,云「阿弥陀佛光明名」等,名谓尊号,十方世界普流行,即佛光照曜十方,故名号流十方,闻名即闻光,故《吴译》云「莫不闻知」,此之光明名号即名义具足,然则光明显赫、照曜十方即名号十方普流行之相也,《论》主赞叹门职而由之,云「称彼如来名(名号),如彼光明智相(光明),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吴译》双明名义,若依今本举光明智相(光明显赫等),此中含如来名,故云「莫不闻焉」。又解:《真佛土卷》引此文训云「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曜十方」,据此转声,无量寿佛者,称彼如来名也,光明显赫等光明智相,乃与《吴译》双明名义同焉。 二明凡圣如实赞叹有二:一诸圣共叹,二凡夫称说。初诸圣共叹者: 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 《吴本》曰:「佛言:不独我称誉阿弥陀佛光明也,八方上下无央数佛、辟支佛、菩萨、阿罗汉所称誉皆如是。」《汉译》亦同之。 一切诸佛三乘共称说称叹,如今释迦佛称赞无异,释迦称叹如诸佛咨嗟之愿无异,此乃第十七愿如实赞叹也。偈曰「佛光能破无明暗,故佛又号智慧光,一切诸佛三乘众,咸共叹誉」者,依此文颂之,此乃光明智慧之相,能破十方众生无明黑暗,一切诸佛赞叹如光明智相,与名义相应故名「如实修行」,于此立诸佛赞叹,深思之。 二明凡夫称说有二:初称说之相,二明称说益。初称说者: 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 《吴本》:「佛言:其人民善男子、善女人,闻阿弥陀佛声,称誉光明,朝暮称誉其光明,至心不断绝。」《汉本》同之。 依《汉》、《吴》两本云「其人民善男女」,则知「若有众生」是烦恼具足凡夫人,与愿成就「诸有众生」相通也。 「闻其光明,威神功德」者,此乃与「闻其名号,信心欢喜」同,闻者信也,由前释迦诸佛三乘众赞叹而闻信彼如来光明智相,破十方众生无明黑暗也,此就义明。光明威神功德者,不可思议光德能破众生无明之义也。若依《汉》、《吴》两本,「闻阿弥陀佛声,称誉光明」,名义双明,名义且异,终归一致,名义具足者如实赞叹,十七、十八两愿不相离,闻信光明神力而称说者,称彼名义,故名「如实修行相应」。有名而不具义者第二十愿,不如实故,称名由无明,未满志愿也。 「日夜称说」者即相续心,如第十七愿咨嗟,凡夫咨嗟悟寐无忘,故称说即是称名,以如实称名即是赞叹故。 「至心不断」者彰信行不离之义,至心是信心也,至心不断故称说又不断,故云「如是至心,令声不绝,称南无阿弥陀佛也。」此乃由闻信光力而信心不断也。 《会疏》「初三句明知识闻熏,『日夜称说』等是则生因也」者未详,生因在闻信处,「日夜称说」等明信后相续也。 二明称说益: 随意所愿.得生其国.为诸菩萨.声闻大众所共叹誉.称其功德.至其然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 《吴译》云:「在心所愿,往生阿弥陀佛国,若其然后作佛者,亦当复为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辟支佛、菩萨、阿罗汉所称誉光明如是也。」《汉本》同之。 《会疏》:「『随意』等二句正是往益,『为诸』下生后益,『至其然后』下因光成佛益云云。」诸家并同,此约二十九种门,往生外说成佛故。 若依今家意,「随意所愿,(愿生彼国)得生其国(即得往生)」二句彰正定聚益,何者?其所愿即愿生彼国,得生其国即即得往生故。《唯信文意》云:「《大经》曰:『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言『愿生彼国』者,应愿生彼国也,『即得往生』者,获信即往生,言『即往生』者谓住不退转,言『住不退转』者,即定正定聚位也,亦言『成等正觉』谓之『即得往生』也。」故即得往生即是正定聚益也。 「为诸菩萨称其功德」者,含诸佛称赞益、至德具足益。《吴译》云:「为众所尊敬,智慧勇猛。」凡经文中或云「便同弥勒」,或云「广大胜解者」,亦云「芬陀利华」等,是皆所称叹其功德也。鸾师偈约彼土益,故云「十方诸佛叹往生称其功德」,此称叹往生功德也。 「至其然后」等明成佛益,当来舍命已后至彼国,证弥陀同一法身故,诸佛菩萨叹其光明,如今日释迦诸佛叹弥陀光明为「最尊第一」,得弥陀同体证果故,偈云「因光成佛光赫然,诸佛所叹」,(文)言因闻光力往生成佛,光如弥陀光明显赫,故诸佛所叹也。今家约一法句,经文多含,故不可一概也。 第三结叹 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唐译》云:「阿难!我今开示彼佛光明,满足一劫,说不能尽。」(文) 《吴本》云:「佛言:我道阿弥陀佛光明姝好巍巍,称誉快善,昼夜一劫尚未竟也,我但为若曹小说之耳。」(文)《汉本》同之。 《宋译》云:「我住一劫,说此光明功德利益,亦不能尽。」(文) 此叹说文,《唐》说三处,今文约佛德说,下(二左)「阿难,我今略说极乐因缘,若广说者,穷劫不尽。」(文)此约国德说。又下(十三右)菩萨功德终云:「阿难,我今略说彼极乐界所生菩萨功德,阿难,假令我身住寿百千亿那由他劫,以无碍辨,欲具称扬彼诸菩萨真实功德,不可究尽。」(文)今经此文约佛功德说,又下卷「我但为汝略说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究尽。」(文)约菩萨功德叹,而于国德文虽略省,义则应备,佛德、菩萨德摄为国德,故三种庄严不可说也是矣。 今于佛功德中唯就光明威神说,理实通佛所有功德,但为显方便法身别德,就光明叹说耳。又上「重誓偈」中,「神力演大光」等三偈同此光明文段。又《汉》、《吴》二本愿后无「重誓偈」,直说光明,次说阇世王闻愿益,此恐以光明文段代「重誓偈」欤。由此思之,彼「重誓偈」誓光明为本意也。又《唐译》光明成就文不委者似推前偈文,读者善思诸。 上来明光明无量毕。 大门第二,明寿命无量有三:一标佛寿长远: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汝宁知乎. 次光明无量愿成就明寿命无量愿成就,《唐译》初明无量光德,次明圣众无量,后明佛寿无量,云:「阿难!彼佛寿命无量无边,不可知其劫数多少。」(文)不说假设事。 《汉本》三(初)明光明竖德,次云:「无量清净佛国土及诸天终无有坏败时,所以者何?无量清净佛寿命极长,国土甚好,故能尔耳。佛言:无量清净佛尊长劫后无数劫常无央,无般泥洹时也。乃至(明终无般泥洹时,故过度无究无极)佛告阿逸菩萨:若欲知无量清净佛寿命无极时不也?阿逸菩萨言:愿皆欲闻知之。乃至(直说假设之事)佛言:无量清净佛年寿甚长久浩浩,浩浩照明善,甚深无极无底,谁当能信知其者乎?独佛自知耳。(此文当今标文)」《吴本》上(三十七左)亦同之。《宋译》无「寿命无量文」。 「寿命长久不可称计」者,标佛寿长久,唯佛所知,非因人所知,《汉》、《吴》两本以可为证也。 「汝宁知乎」激发阿难意,显非所知。宁者,《苑音》二(六右):「年形切,《玉篇》:宁,安也。《汉书集注》曰:安焉也,安焉之言皆征问之辞耳。」「宁知乎」言非可知也。《汉》、《吴》对弥勒云「谁当能知者乎」,今对阿难言之,故知佛寿长久,非等觉已还所知也。 连持色身名「命」,一期相续为「寿」,凡诸经论说三身寿量,应身则因缘为寿,有始有终,长短不同;报身则以智为寿,有始无终,一得永常;法身则以理为寿,无始无终,凝然不变。故《法华》中迦耶始成,双林示灭者,应也;我本行菩萨道时所成寿命者,报也;又说常在不灭,法身也。今所明者即报寿也,故以智慧为体,光明智慧之相也,愿海酬报为弥陀寿也。然他师或为应身,或言有量之无量,只得因缘一隅,而未知弥陀之全,纵令三身四土融妙作说,亦不过通总三身分齐耳。若依一家,净土中成佛悉是报身,此报则酬大悲愿海,谓之酬因之身,永异乎诸经所谈。诸佛通总三身皆出无量寿界,岂同于通总三身乎!如《觉经》云:「佛言:无量清净佛年寿甚长久,浩浩照明善,甚深无极无底,谁当能信知其者乎!独佛自知耳。」此明报体常住。然次下说弥陀入灭,二大士代之,同乎《观音授记经》文,云何会之耶?解云:如绰、导二师所会云云。(《真佛士卷》所引) 今谓:《汉本》前文云:「无量清净佛尊寿劫后无数劫,常无央无般泥洹时也。」又所化众生展转作佛,「复住无数劫,无数劫不可计劫,终无有般泥洹时也。」既云主伴俱无般泥洹时,何至下言佛般泥洹,佛语前后相违,何为实乎?由此言之,是非实灭度,示现修短自在之相而已。愿中约眷属说其修短自在,眷属长寿同佛,佛岂无修短自在乎!修短自在者,示生灭而自在生灭,不妨报体常住,不然则佛语应有相违失,思之! 《唐译》云:「彼佛寿命无量无边。」《大般若》三(二十九)云:「言无量者,量不可得,不可量在过去法中,不可量在未来法中,不可量在现在法中,言无边者,边不可得,不可测度彼边际。」(文)无量是今佛实寿,不可度无始本际,亦不可测彻穷后际,故《宋译》云「非过现未来」,三世常恒无量寿也,应知。 二假设示不知 假使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声闻.缘觉.都共集会.禅思一心.竭其智力.于百千万劫悉共推筭.计其寿命长远之数.不能究尽.知其限极. 《唐译》略假设,《汉本》(三之三):「佛言明听,悉令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国中,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皆使得人道,悉令作辟支佛、阿罗汉,共坐禅一心,都令其智慧为一勇猛,共欲计知无量清净佛寿命,知寿几千亿万劫岁数,皆无有能计知极无量清净佛寿者也。」(文)次同设譬说徒众无数,后说佛实寿唯佛自知,故知徒众无量摄于佛寿无量中,可知矣。今此文假设校量明非所知,自「汝宁知乎」来假设耳。 「十方世界无量众生」者,十方世界所有五道有识之类,使其皆悉得人身,其量不可计,此亦假施设耳,岂实乎!又令其悉成就二乘无漏智,此亦假设,是多人多智也。「都共集会」俱会一处也。 「禅思一心」者,憬兴云:「有说:梵云『驮演那』,此云『静虑』,昔云『禅那』,或云『禅』,皆讹略也。虽知昔『禅』即今『静虑』,未闻『禅』字复有所因,良可悲,故今即禅思者,专思之别言也。」(文) 望西云:「『禅』谓梵语,即寂静义,『思』谓汉语,即思惟义。(《会疏》依此义,更引「坐禅一心文」)然憬兴破有说专思之别言也,有说意者,旧译『禅』字一向属误,兴师意者,『禅』者专也,用借音故。今谓:《法华》、《华严》中说禅波罗蜜,是存梵语,当知西天或云『驮演那』,或云『禅那』,梵语轻重,例如瑜珈(男声)、瑜祗(女声)也。竭,《切韵》云:竭,尽也。」(文) 《义记》评云:「『禅』字一向属误,今谓:有说举梵语略,一何为讹,用借音故。今谓:借音是假借音,今训释而非借音焉。望西未详讹略之模样都暗韵字故,此义皆不稳矣。今『禅字静也』训故,汉语亦有,今兴依专之义,即对下一字。」(文) 梵响云:「禅者静也。(《玉篇》、《广韵》)古对音梵语用有义,汉字禅梵等然,此文直为汉语静志一心义也,兴亦得。」(文)或为梵语,或为汉语,于义无违也。 「竭其智力」者,智计勇猛也,「于百千万劫」者,时劫广大,「不能究尽」等者,明无量之无量,谓无量人以无量智慧,一心竭智力,于百千万劫算计佛寿限极不能知,何以故?二乘有量智,何知佛寿无量乎!此假近寄二乘不知,远显唯佛自知耳。此文就二乘不知而示佛寿无量,则于大菩萨所知为寿有量乎!是以他师言为应身寿。今谓不然,净土经说为凡夫故,近寄凡小所知设譬,此亦非实事,若就假设而认为应身者,前后之文多有其例,如第六天宝灭尽定等,净土经说似浅而深,岂止此而已哉!今近寄二乘之不知而明之,其不知之深奥不知几事,何以言之?《汉》、《吴》两本对弥勒云「谁当能知其者乎?独唯佛自知耳。」意云:等觉已还无能知其寿命限极者,独唯佛自知之,岂但二乘不知乎!其言「唯佛自知」者,彰报寿体无量之无量,深思之焉。 三众寿同佛 声闻.菩萨.天人之众.寿命长短亦复如是.非筭数譬喻所能知也. 《唐译》云:「声闻、菩萨及诸天人,寿量亦然。」(准次上佛寿无量) 《吴本》(上三十八):「阿弥陀佛所度脱展转如是,复住止无数劫,无数劫不可复计劫,终无般泥洹时。」(文)是「眷属长寿文」,《汉译》同之。 有云《汉》、《吴》无「眷属长寿文」者粗也,此例佛寿无量明眷属寿无量,乃是第十五愿成就也,彼土众生与佛同证,故主伴同一无量寿也,《小经》「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故名阿弥陀」,亦此意也。 问:光寿二德之中寿命同佛,光明何不然乎? 答:内寿即同,外光分异,主伴之别耳。 第三明圣众无量有二:初总明众多,二别明初会。初中亦二:一举众多,二叹神德。此初: 又声闻.菩萨.其数难量.不可称说. 上举主德显国德中有三:初明佛光寿,因佛寿无量明眷属长寿,今承之明无量寿命声闻菩萨其数无量,故圣众无量摄归佛德,则圣众无数亦显国德无边,安乐土界恢廓旷荡,不可限极故,广大无边际如虚空故,其中圣众亦数无量。《论注》曰:「十方众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虽无量无边,毕竟常如虚空,广大无边际,终无满时等。」故知圣众无边显国土广大无边际也。故国德三中明之。 《唐译》云:「复次,阿难!彼无量寿如来诸声闻众,不可称量知其边际。」(次光明明众无量,而略叹德文) 《吴本》上(三十八)云:「复令他方面各千须弥山佛国中,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皆复使得人道,悉令作辟支佛、阿罗汉,皆令坐禅一心,合其智慧,为一勇猛,共欲数阿弥陀佛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知有几千亿万人,皆无有能知数者。」《汉本》亦同,此在佛寿中说之。《宋译》如《会疏》引。 憬兴:「声闻无数愿成,《论》众庄严『天人不动众』等,俊公属摄法身佛八种中大众功德。今谓皆不可,此非但明大众德,众无量为主,却显量功德焉。」 二叹神德: 神智洞达.威神自在.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 此明神德者,瓦石虽多,何足为多,彼无量众各具其神德,所以超踰十方也。 上二句总叹其德,「神」谓神通,六通愿成;「智」谓智辨,得辨才智愿成也。「能于」等二句别明威力,此乃法身大士不可思议解脱德也,如《维摩经》所说。(《会疏》所引) 《要解》云:「『能于掌中』等者,《观自在念诵法》云:『谛观无尽香水海,妙莲上持华藏界』,此意也。观音已然,余一切菩萨威力自在皆然。《汉》、《吴》两本别广说自在力,今本推下圣众广叹之文略说而已。 二别明初会有四:一标,二众多: 佛告阿难.彼佛初会声闻众数不可称计.菩萨亦然. 《赞偈》曰:「阿弥陀佛初会众,声闻菩萨数无量,神通巧妙不能算,是故稽首广大会。」(文) 应身佛化导有初、中、后会,最初成道法会名「初会」,如释迦最初转法度五比丘。今因顺他方,举初会显后后无尽。 憬兴云:「『初会』者,偏举不尽之辞,显无数故。」(文)此中举声闻众无尽,菩萨例同之者,亦因顺余方耳。 望西云:「『初会』等者,弥陀成道最初说法为初会,例如释迦初中后善,弥勒三会说法。问:弥勒三会化度微少,结缘三类之仪式也,如《法华义疏》云:『弥勒有三会者,度释迦余残三根众生也。于释迦佛持五戒人初会得道,受三归人次会得道,一称南无佛之人三会得道。复有独与弥勒结缘,更为说法,不止局于三会。』净土岂有如此别耶?答:因顺秽土且名『初会』,欲显多故,初会犹尔,况后会耶!故嘉祥云:『初会尚非目莲等所知,岂况后两会数可知乎!』」(已上)此因顺秽土三会,初会对后会之义也。《义记》从之。 又有说:此乃不同三会之初会,弥陀因位结缘缘熟众生,当弥陀成道之日而最初生彼土也,或是弥陀同体具德眷属等也。(《净土和赞》尝解意,《渧记》用之。)《会疏》意亦以为最初来会之义。今谓:二义并无害也。 二假设显多: 如今大目犍连百千万亿无量无数.于阿僧祗那由他劫.乃至灭度.悉共计挍.不能究了多少之数. 《唐译》云:「假令比丘满亿那由他百千数量,皆如大目犍连神通自在,于晨朝时,周历大千世界,须臾之顷还至本处。(此示神通自在之相)彼经亿那由他百千岁数,欲共计算无量寿佛初会之中诸声闻众,尽其神力,乃至灭度,于百分中不知其一,于千分、百千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中亦不知其一。」(文)寄神通算显多相。 「如大目犍连」者神通第一,刹那顷能知无边数,如《会疏》引《吴》、《宋》两译,此知量大。「百千万亿无量无数」比丘,悉令如目连神通自在,此人众大。「于阿僧祗」等者时量大,如是三大共计校,不能知彼国初会大众数,即是显圣众多相也。 三更开譬说: 譬如大海深广无量.假使有人.析其一毛.以为百分.以一分毛.沾取一渧.于意云何.其所渧者.于彼大海.何所为多.阿难白佛.彼所渧水比于大海多少之量.非巧历筭数言辞譬类所能知也. 《唐译》曰:「阿难!譬如大海,深八万四千由旬,以目极观,不知边际。(深广无量),若有丈夫,析一毛端为五十分,以其一分,于大海中霑取一滴,阿难!彼之水滴比于大海,何以为多?阿难白言:假使取千由旬水,犹以为少,况以毛端一分而可方之。」(文) 《宋译》云:「复次,阿难!譬如大海,深八万四千由旬,广阔无边,假使有人,出身一毛,碎为百俱胝,细如微尘,以一一尘投海出水,水在尘上,形量亦然,如是投尽毛尘,于意云何,毛尘水多?海中水多?阿难白佛言:毛尘出水未及半合,海水无量。」(文)《汉》、《吴》无此段。 净影云:「『如大海』下借事显之,佛先立喻反问阿难。」(文)可谓问质阿难。「阿难白佛」下阿难答也,如是校量诸经论其例多矣。《唐译》前段云:「如目犍连神通,于百分中不知其一,于千分百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中,亦不知其一。」今校量显其不知者无量,其所知者析一毛百分中一分。 「大海深广」者,《异译》「深八万四千由旬」,以目极观无边际。 「假使有人」者,设言之辞也。 「析其一毛为百分」者,所谓迦罗分也。析者,(作「折」非也,折,之列切,音淅,断之也。正析从木,音昔,分也。又从木,有相似。从木斥。拆,他各切,音託,夜行所击者,勿混。)《苑音》三(十四)曰:「析,苏历切,分也。析字有作扸者,俗也。」《应音》十六(十六)曰:「析,又作斨,同思狄切,《声类》:析,劈也。《说文》:破木也,亦分也。字从木斤意也。」(文) 「以为百分」者,《新华严》十七(《疏抄》四十之四纸)曰:「法慧菩萨言:佛子!此人功德比菩萨初发心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如是亿分、千亿分、百千亿分、那由他亿分、百那由他亿分、千那由他亿分、百千那由他亿分、数分、歌罗分,算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文)《疏》云:「歌罗者,此云竖析,人身上毛为百分中之一分也,或曰十六分中之一分。」 《义记》云:「校量分,(下《苑音》无之)优波尼沙陀,此云近少,谓少许相近比类之分也。」(文)《苑音》二(六左)、《应音》四(十左)同之。《琳音》一(十二)云:「邬波尼杀昙分,梵语算法数之极也,古人译为因果不相似力胜也,《大论》释为微细分析,至极之言也,如析一毛以为百分,又析彼一分为百千万分,又于所析微细分中如前析之,乃至邻虚至不可析处,名『邬波尼杀昙分』。」(文)今此中举歌罗分显杀昙分,《唐译》前段说之,故知梵本具有诸分欤。 「沾取一渧」者,《应音》四(五左)云:「沾又作霑,同致廉切,《广雅》:沾,渍也。」《琳音》三(十三)云:「霑,辄廉反,《韩诗》:霑霑也。《考声》:小湿也。《说文》:从雨,沾声也。《文字集略》作沾,略也。」(文)渧者,《应音》七(十五)云:「案此犹滴字,音丁历切,通俗文零滴谓之凝渧,音丁计切,渧,水下也。」《琳音》三(十三)云:「滴,丁历反,《考声》:水落也。《说文》:水栾注也,从水。啻省声也,啻字以帝从口,经文略去口,作渧,俗字。(啻音)」 「阿难白佛」下阿难答也。一滴水与大海水,所知者少,不知多数,巧历算数不及也。 「巧历算数」者,《琳音》十(十三)云:「历,力的切。《孔注尚书》云:节气之度也。大戴礼云: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从逆,故谓之历治也。」《麟音》二(十一)云:「《尧典》云:历象日月,敬授人时。《孔注》云:「历像其分节,敬记天时以授人也。」(文)今「巧历算数」者,庄子曰:「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注》曰:「自千而万,自万而兆,直至巧于历者亦算不尽,而凡常人乎。」(文)巧历者,一行禅师类见于《唐史》,振且算数从一乃至载,数之极也。自其以往过算数道,故名算数不能知,既过算数,以言辞不可述,以譬喻不可类,故云非所能知也。 四佛自合结 佛语阿难.如目连等.于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计彼初会声闻菩萨.所知数者.犹如一渧.其所不知如大海水. 《唐》、《宋》两译大同今经,文易解。 上来国德有五,中第二举主德显示之三科(光明、寿命、圣众)竟,自下第三广列诸庄严。 第三列诸庄严中有四:一明宝树,二音声列妙,三明高堂,四明宝池。初明宝树亦二:一泛明诸宝树,二别明道场树。初泛明诸宝树中亦三:总标、别列、结叹。初总标者: 又其国土.七宝诸树.周满世界. 初三句总标宝树,「金树、银树」已下次别列,后「此诸宝树」下结叹也。初标、列二科依净影,望西、《略笺》、梵响亦同之。《会疏》「又其国土」至「乃至七宝转共合」为总标,「或有金树」己下为别列,《渧记》从此,亦是一义也。然《贯思义》独初至「众宝为叶,华果亦然」为总标者非也。 然净影已下泛论有三庄严:一事庄严,色香味等五欲精上,二法庄严,纯论妙法,所明国土胜中有事庄严及法庄严,三人庄严,胜善众生居住其中。(下「彼佛国土诸往生者」下明人民殊胜。)然彼土中庄严妙事不可具辨。 《渧记》依今家真化之细判未必然,「今谓:净土庄严极妙乐事,真假并说以示其殊胜相,故此段大分为二段:初约事相显土德,从今此文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是也,此乃真假合说示土德,故今宝树庄严亦通真化也,若约真土,则真土一分之相而已;后就性德示土相,『阿难,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已下到上卷终之文是也,此乃专说真土庄严也耳。如此得大段意而后消释文相,则庶几不差乎。」(文)事相、性德分为二段者难思矣。 今总标言「其国土七宝诸树周满世界」者,承上「其佛国土自然合成为地」之文来,七宝诸树周满自然七宝合成之世界故。 《唐译》上(廿一)云:「阿难!彼如来国多诸宝树。」(文)《汉》二(初丁)、《吴》上(廿二已下):「阿弥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讲堂精舍、所居处舍宅中、内外浴池上,皆有七宝树」(文)与今经不同。《宋译》中(七左)圣众无量次说宝树。 二别列中有二:一列纯宝树,二列杂宝树。初纯宝树者: 金树.银树.瑠璃树.玻瓈树.珊瑚树.码瑙树.砗磲树. 《唐译》云:「或纯黄金、白银、琉璃、颇梨、赤珠、码瑙、玉树,唯一宝成,不杂余宝。」(文)纯杂二科准此文。根、茎、枝、叶、华、果纯唯一宝所成,不杂余宝,曰纯宝树也。 《汉》、《吴》两本云:「中有纯金树,中有纯银树,中有纯水精树,中有纯瑠璃树,中有纯白玉树,中有纯珊瑚树,中有纯琥珀树,中有纯砗磲树,种种各自异行。」(文)此亦列纯宝树也。 「金树」等者,上「宝地文」除玻瓈加琥珀为七宝,今文除琥珀加玻瓈为七宝,又《小经》有赤珠无珊瑚,又此文中标文说玻璃而略水精,下文或并举,后则出水精而略玻瓈。 梵响云:「今经以玻瓈、水精为一物,故标列互举耳。《汉》、《吴》两本标七宝而列金、银、水精、瑠璃、珊瑚、琥珀、砗磲、码瑙八宝。《唐译》以黄金、白银、瑠璃、玻瓈、赤珠(今经珊瑚)、码瑙、玉树(砗磲)为七宝树,与今经同矣。《宋译》金、银、瑠璃、颇梨、真珠、砗磲、码瑙为七宝树,是亦不出珊瑚而列真珠。如是经说不一准者,盖因顺此界宝故。」 金、银、瑠璃、珊瑚、琥珀、砗磲、码瑙如上释。玻瓈,《应音》二(初)曰:「颇梨,西国宝名也,梵言『塞颇胝迦』,亦言『颇胝』,此云『水玉』,或云『白珠』。《大论》云:『此宝出山石窟中,过千年冰化为玻梨珠,此或有也。』按:西域暑热无冰,仍多饶此宝,非冰所化也,但石之类耳。」(文)《苑音》十(十右):「颇梨色,正云『窣堵致迦』,其状少似此方水精,然有赤有白者也。」(文)《琳音》四(八右)曰:「颇胝迦,梵语宝名也,正梵音云『飒破置迦』,古译云是水精,此说非也,虽类水精,乃有紫白红碧四色差别,莹净通明,宝中最上,红碧最珍,紫白其次,如好光明砂,净无瑕点,云千年冰化作者谬说也。」(文)颇梨与水精别种可以知矣。 二列杂宝树中,初列二三合成,次列七宝合成。初: 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或有金树银叶华果.或有银树金叶华果.或瑠璃树玻瓈为叶.华果亦然.或水精树 瑠璃为叶.华果亦然.或珊瑚树码瑙为叶.华果亦然.或码瑙树瑠璃为叶.华果亦然.(已上二宝合成)或砗磲树.众宝为叶.华果亦然.(三宝等合成) 初二句总标杂宝,「或有」下明二宝合成,「或砗磲树」下次明三宝等合成。初二宝合成者,前所列纯七宝树为体,而叶华果互以余一宝相杂二宝合成。 《唐译》云:「阿难!彼金为树者,以金为根茎,白银为叶及以华果,白银之树,银为根茎,黄金为华叶果,码瑙之树,码瑙为根茎,美玉(砗磲)为华叶果,砗磲树者,美玉为根茎,七宝为叶及诸华果。」(文)此略瑠璃树、玻瓈树、赤珠树,而于金、银、码瑙、美玉上说之,使准知余也。 《汉》、《吴》云:「中复有两宝共作一树者,银树,银根金茎银枝金叶银华金实;金树者,金根银茎金枝银叶金华银实,是两宝树转共相成,各自异行。」(文)此于金树、银树明两宝共成,余宝树使准知之。 水精者,《琳音》四(十三)曰:「鸡都宝,梵语宝名也,此即『水精』异名,其宝色白,小如鹅卵许大也。」又二十八(十五)云:「迦遮末尼,旧云迦柘,(之夜反)此云『水精珠』也。」(文) 「或砗磲树,众宝为叶,华果亦然」者,次明三宝乃至六宝合成。《汉》、《吴》两本具说「中复有三宝共作一树,中复有四宝共作一树者,中复有五宝共作一树者,中复有六宝共作一树者」等,今略,于砗磲树示余众宝合成之。 望西云:「问:准上应云珊瑚为叶,何云众宝?答:上二宝树,下七宝树,今为欲显三宝乃至六宝树,故总云『众宝』,二宝乃至七宝诸树各有七七四十九本,今举少分得意,应知。」(文)《会疏》从之。 有云:「至六宝者局,此经既说八宝,从三至八宝总云『众宝』。」(《渧记》)今不然,其七宝合成下明之,於于此何云八宝合成乎?故《唐译》云:「美玉树者,玉为根茎,七宝为叶及诸华果。」(文)此乃显根、茎、叶、华、果合树而六宝合成,可准解。 次列七宝合成 或有宝树.紫金为本.白银为茎. 瑠璃为枝.水精为条.珊瑚为叶.码瑙为华.砗磲为实.乃至珊瑚为华.码瑙为实. 「紫金」者,《苑音》一(九左)云:「阎浮檀金,具正云『染部捺陀』,此是西域河名,其河近阎浮捺陀树,其金出彼河中,此则河因树以立称,金由河得名,或曰阎浮果汁点物成金,因流入河,染石成此阎浮檀金,其色赤黄,兼带紫焰气也。」(文) 根、茎、枝、条、叶、华、果七重以七宝互成而为七七四十九重,条谓小枝也,以水精换玻瓈为七宝。《唐译》文大同,不引,但以赤珠换于珊瑚,以美玉换于砗磲而已。《汉》、《吴》亦广说七宝共作一树者。 《定善义》(十二)云:「今言七重者,或有一树,黄金为根,紫金为茎,白银为枝,码瑙为条,珊瑚为叶,白玉为华,真珠为果,如是七重,互为根茎乃至华果等,七七四十九重也。或有一宝为一树者,或二三四乃至百千万亿不可说宝为一树者,此义《弥陀经义》中已广论竟。」(文)又云:「诸宝林树皆从弥陀无漏心流出,由佛心是无漏,故其树亦是无漏也。(明树体)言量者,一一树高三十二万里,亦无老死者,(无枯)亦无小生者,亦无初生渐长者,起即同时,顿起量数等齐,何意然者?彼界位是无漏无生之界,岂有生死渐长之义也。」(文) 三结叹三,初叹树列不乱: 此诸宝树.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实实相当. 「行行相值」者,行谓列也,《定善义》云:「言行者,彼国林树虽多,行行整直而无杂乱。」(文) 「茎茎相望」者,金茎、银茎相望而互相映,瑠璃等亦然。 「枝枝相准」者,《说文》:准,平也。《广韵》:均也。彼此枝枝均等,无长短高下也。 「叶叶相向」不背,「华华相顺」而不翻,「实实相当」不差其处也。 二叹光耀无比: 荣色光耀.不可胜视. 「荣色」者,《应音》九(七右)曰:「荣,犹光华也。」《琳音》八十四(三右)曰:「荣,盛也。」彼宝国无四时迁移,故所有宝树亦无变衰,湛然常有荣色也。诸树光耀无比类,故云「光耀不可视」。 《唐译》不说树列不乱及树音,更说光网,云:「是诸宝树,光辉赫奕,世无能比,以七宝罗网而覆其上,其网柔软,如兜罗绵。」(文)《汉》、《吴》两本有树列文,大同今经,《宋译》无之。 三叹树音微妙: 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 《唐译》无此段,《汉》、《吴》两本并广明宝树音乐,同于今经乐音殊妙之说,而无别说道树音声之文。 「清风」者,无漏清净风也。兴云:「清风者,即《别本》云『非天之风,亦非人之风也』。」 「时发」者,风应时发,吹诸宝树也。《赞偈》曰:「清风时时吹宝树,出五音声宫商和,微妙雅曲自然成,故我顶礼清净薰」,无漏清净愿心之所薰发,故云「时发」也。 「出五音声」者,一云:「宫、商、角、徵、羽为五音,文云『微妙宫商』故,举初二显后三也。」影、寂、兴同作此解。法位一义云:「『出五音声』者,一谛了,二易解,三不散,四无厌,五悦可也。」此亦依《大论》四(廿四)。兴师破云:「无圣说者过矣,然今文宫等五音为正也。」宫等五音如望西、《略笺》、《音义》等。 上来泛明诸树竟。 《渧记》云:「此乃通真化庄严,若就化土而解,则偏为他受用土相;若约真土而释,则自他不分妙土庄严一分,随顺凡情说而之而已。是以今家《和赞》以为妙土广大中之庄严而述焉,盖此意也。然《义记》云:『今此段与《观经》同所说,则是他受,若寄说显真,则是自受,七宝八德皆寄化说。』(文)吁!局谓自受者,何谓乎!」(已上) 第二,别明道场树有五:一体量具足,二众宝庄严,三妙声流布,四利益广大,五结德归愿力。初体量者: 又无量寿佛.其道场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十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 诸译中《汉》、《吴》二经摄之诸宝树,不别说道场树,《魏译》宝树之外别说道场树,《唐》、《宋》从之。于中,《宋译》移之下卷讲堂云集之处说之,此乃以道场树换于七宝讲堂者,道树、讲堂固不相离故,译人意亦不一准。然自下文幽微多含,或为真土,或为化土。其为化土者,如《化土卷》引今文以证化土,故是类同应身,少功德者所见故,如《和赞》亦为方便化身净土,此亦与《本偈》相违,又所由来难知。若约真土者,如《赞弥陀偈》,是因顺余方故,即是彰无数量。如是于一文作两说者,何耶?良以此道场树是从化入真之处,故真化相望不宜相妨,宜思准之。 又《会疏》(六(四十九)):「仰惟道场树者,正觉果满之标帜也,名号者,即是本愿成就之实体也,故愿以闻名为得忍因,成就以见树明其相,彼闻名即道场树妙声,此见树即阿弥陀之果德也。」 今谓:若就大悲正觉共于众生之边莫明著于莲华,故经文多说莲华,《汉》、《吴》两本不说道树而说莲华,天亲《偈》云「如来净华众」等。然今别明道树者,且因顺余方,以点示正觉成就之相菩提具足。《十住论》三(三纸)以十德叹佛德,中有菩提树具足德,原是显二十八愿成就,从化入真之处故,此亦经中要义,若夫不别出者,佛意或壅塞焉。故译家勉以存之,不亦宜哉! 「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十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是树量也。《唐译》:「高十六亿由旬,枝叶垂布八亿由旬,树本隆起高五千由旬,周圆亦然。」(文)《宋译》下(三左):「高一千由旬,四布枝叶八百由旬,根入土际五百由旬。」(文) 憬兴云:「经云『又无量寿佛』至『随应而现』者,述云第二辨道场树有三,此初,道树体相也,一里三百步,故四百万里即十二万由旬,应前菩萨少功德见道场愿而成也。有说:随彼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以佛神力故,纵小道树不相妨碍,若然,所余宫殿不应各称其形大小,故今彼经佛量既他受用受,故此道场即化土,故不相违也。二十万里者六千由旬,应不称其本量,故又有本云二百万里,盖是正也。」(文) 《渧记》云:「一由旬乃四十里,则高四百万里即十万由旬,何者?四十里即一由旬,四百里即十由旬,四千里即百由旬,四万里即千由旬,四十万里即万由旬,四百万里即十万由旬也,周围五十由旬,十倍成五百由旬,百倍成五千由旬,千倍成五万由旬,二千倍成十万由旬,故高围不相应而已。垂布二十万里亦是才五千由旬故,高十万由旬二十分之一,则似不相应。(五十由旬十倍成五万由旬,廿倍成十万由旬故)《如来会》『高十六亿由旬,周围五千由旬』,则五千由旬三百二十倍而成十六亿由旬,何者?五千由旬十倍成五万由旬,百倍成五亿由旬,三百倍成十五亿由旬,更五千由旬二十倍成一亿由旬,故都合成十六亿由旬也。世间树中,周围一丈而高三百二十丈者未曾有也。由是观之,《如来会》亦高围不应欤,虽然,净土庄严不可以凡情而测度,一任经说而可仰信而已。《唐》、《宋》两本明树高及垂布之量者并倍增倍减,不异世间树也。」(已上) 今谓:此经高围量及高垂量不相应,固化相机见不同,不足怪焉,却见经深旨矣。又他师会释《观经》佛身量与道场树量不应,其所言未顺经意,此经明乃至少功德者所见,而机见不同,他师释未知此义,况复经说相本不同,何加强会乎! 「一切众宝自然合成」明树体,从本愿因缘成就,故云「自然合成」也。 二众宝庄严: 以月光摩尼.持海轮宝.众宝之王.而庄严之.周匝条间.垂宝璎珞.百千万色.种种异变.无量光焰.照耀无极.珍妙宝网.罗覆其上.一切庄严.随应而现. 「摩尼」珠宝通名,「月光」即宝别名,《千手陀罗尼经》月精摩尼是也,「持海轮宝」未知所出,《会疏》、《梵响》并引《华严》〈性起品〉文,或是乎。《唐译》出多宝名,今本但举此二宝,译者从简耳。 「众宝之王」四字广摄一切宝,良以无数劫修无边德行而所感成故,致使希有珍异胜摩尼而庄严之。 「周匝条间」等者,条间璎珞色云「种种异变」,众宝光焰云「照曜无极」,宝网罗列覆盖于道树之上云「随应而现」,此文通真化,显道树实义,故说相然耳。何以得知者?《化土卷》引之,从初至「而庄严之」文,越隔于「周匝条间」等文,而引「见此树者得三法忍」等文,由此思之,「周匝条间」已下文真化相杂而难偏属,故略此文云「乃至」。今依此指南,此中含真假,此乃显愿文乃至少功德者知见道场树成就之相,「乃至」言含多功德者知见,此中亦通多功德者知见,就少功德者知见且说四百万里等,然约多功德者知见,则即量见无量,其所庄严亦一一周遍法界,微妙难思,故说「种种异变」,云「照曜无极」,亦云「随应而现」也。诸家未知此义,或以「随应而现」之句偏为化身土证者,(《贯思义》)何耶!可贯思于祖训也。 三明妙声流布: 微风徐动.吹诸枝叶.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 《唐译》云:「微风吹动,出种种声,令千世界诸众生等,随乐差别,(叹其具德,非明其益)于甚深法,证无生忍。」 《宋译》云:「复次。阿难!每于辰时,香风自起,吹此宝树,树相敲触出微妙声,其声普闻无量世界。」(文) 「微风」者,《通赞》云细风也,非猝暴风也。云栖云:「风曰微者风之美也。」「徐」者,《说文》:安行也,《增韵》:又缓也。 「演出无量妙法音声」者,全无量而为一妙法,故云「无量妙法」。 「流布遍诸佛国」者,周遍法界超数限之义。《唐译》云「千世界」,且举大数耳,非限量也。又云「令诸众生等随乐差别」者,释迦一代大小顿渐即是弥陀道场树说法也,全一乘法而无量妙法,故云「差别」也。今此妙法音流布遍诸佛国者,即正觉大音响流十方,道树妙法音即名号,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也。 四明利益广大亦二:一约诸佛国,二约自国。(「阿难若彼」已下)初约诸佛国中亦二:初明耳闻益,后明六根益。此初也: 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耳根清彻.不遭苦患. 师说曰:明益相中,初约诸佛国明,次「阿难」已下正约自国明。初约他国中,此文初明耳闻益,「目睹」以下通显六根益,《宋译》之文约此土故。(《会疏》引)或可,一就明见闻益有二:初文约他方,后「目睹」已下约自国明。二「阿难」已下明得忍差别不同。前解俊公意,后义净影意。 今按:前解亲文,初耳闻益、次为六根益者顺鸾师偈,(初偈云「普流十方诸佛刹,闻斯言得深法忍」,次偈云「六情遇者得法忍」。)后「阿难」己下约自国者依《化土卷》引意,彼引「阿难」已下证化土者,明次第证入之益故,经文固他方自国差别,故改端云「阿难」等,文承接可谓顺经文,是故今用前解也。 今释:「其闻音」者,于十方诸佛国,闻其树音者皆得益也。约文,道树所出法音也,约义,闻其名号,何以知之?上愿文云「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等,(三十四愿)愿闻名得忍即闻树音得忍,树音即名号也,愿文无生法忍即深法忍也,下经「若闻深法」者即闻名号也,即于清净无生名号深法忍可决定,故云「得深法忍」。 「住不退转」者,谓入必定聚故,深忍不退俱是名号功德,然随德别名忍可决定故,不退菩提故。 「至成佛道」者,约金刚心行者,则毕命为期至灭度故。 「耳根清彻」者,先耳根者约娑婆化仪,此界耳根利故。「清」谓清净,离杂染秽故,「彻」谓悟入,以佛心入无生忍故。 「不遭苦患」者,在生死苦患中,而不为生死苦患所恼,故云「不遭」等。 二通举六根益 目睹其色.耳闻其音.鼻知其香.舌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一切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六根清彻.无诸恼患. 上别举耳闻益者,虽非但耳闻益,且约娑婆化仪,诸佛国土岂耳闻益乎!故次通明六根益,此显道树利益难思议,是非凡智所测。《庄严经》云「于六根无恼患」,犹是一往言其可言耳,至其难德,则非言口之所及也。《大品经》「以佛神力故,盲者得视,聋者得听,痖者能言。」 《大论》第八(十七右):「问曰:以何因缘故聋?答曰:聋者是先世因缘,师父教训不受不行而反瞋恚,以是罪故聋。乃至问曰:哑者不能言,以何等罪故哑?答云:先世截他舌,或塞其口,或与恶药,令不得语,或闻师教、父母教敕,断其语,非其教,或作恶邪人,不信罪福,破正语,受地狱罪,出生于世为人,痖不能言,如是种种因缘故哑。」(文) 此经第一恶中云「聋盲瘖痖愚痴弊恶」等,至经末乃言「其有得闻彼佛名号」等,「其」者指物之辞,指五恶人及十四佛国菩萨,而五恶中,聋盲瘖哑既有得闻彼佛名号,由此思之,娑婆界里何无六根益耶?现见世间聋哑之类亦有领受深法者,即是道树妙声德薰之所致,此亦非凡智所测焉。当知善见药王尚有见闻觉知益,(《华严》)况复神力本愿之所成乎!然则六根益正广通无垢刹,傍通娑婆界,而可得道场难思益,故曰「一切皆得」等,毕命为期,六根清彻,不为一切恼患所恼害,故曰「至成佛道」等也。偈曰:「树香树色树音声,树触树味及树法,六情遇者得法忍」等。(文) 二正约自国益 阿难.若彼国人天见此树者.得三法忍.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前约遍诸佛国多是功德者,故云「甚深法忍」,故《化土卷》略之,今约自国云「彼国人天」,此约化土,故明次第证入益,故云「一者、二者、三者」,此是少功德者,故他方而不得,其于自国不得顿入,次第渐入,若配经末文,则六十七亿不退诸菩萨即上所谓得深法忍住不退转人,其小行诸菩萨及少功德者即今次第证入之人是也。若依鸾师,约廿九种门,亦不妨次第证入,从果向因故,其义如本偈中。 今据《本书》中略之引意,解为化土益,从因向果,故说一者、二者、三者得忍也,道树得益通真化,夫可见。然《渧记》见道场树益偏为化土益,未通真土,却破《会疏》以为不辨菽麦者不允,未窥祖释中略之深旨,局化土益者。鸾师偈约真土,及《化土卷》中略所引,云何通释乎?其不辨菽麦之过却归《记》者,何不思之甚哉! 「得三法忍」者,《唐译》云:「复由见彼菩提树故,获三种忍,何等为三?一者随声忍,二者随顺忍,三者无生法忍。」(文)《宋译》略之。 净影云:「下明忍差别不同,彼国人天得三忍总以标举。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忍随浅深差别为三,次列三名。寻声悟解,知声知响名『音响忍』,三地已还;舍诠趣实名『柔顺忍』,四五六地;证实离相名『无生忍』,七地已上。」(兴破云:「初地已上皆已证实,应无寻声趣实异故。」) 憬兴云:「有说:初在十信,寻声悟解故,次在三贤,伏业惑故,后证实绝相,故云『无生忍』。此亦非也,未入十信,若生彼土,不得法忍,违本愿故。今即寻树音声,从风而有,有而非实,故得音响忍。柔者,无乖角义,顺者,不违空义,悟境无性,不违于有而顺空,故云『柔顺忍』。观于诸法生,绝四句,故云『无生忍』。」(法住大同之。望西云:「兴不判在何位,若准上释,应是三贤,委如前引。) 又义寂「忍」依《华严》〈十忍品〉,第一(随顺音声忍)、第二(顺忍)、第三(无生法忍)位依《仁王》五忍,音响第二信忍,在初二三地,又摄地前伏忍;柔顺忍第三忍,在四五六地;无生忍即是第四,在七八九地,又第十地中寂灭忍。具如了惠引。 《渧记》云:「上来诸解中,义寂依〈十忍品〉之义恐符顺今文,其依《仁王》为地上三忍者,未必然。音响、顺忍位在地前,唯无生位在地上,故不可配《仁王》五忍也。愿文《梵响记》以为《华严》十忍中之初三忍,而依《大论》释云:『又音响忍(缘教无生忍),闻诸法实相,信受犹在散心。若得禅定,即时得柔顺忍,(缘观无生忍)未断法爱故。或生著心,是若常修习,此柔顺忍增长故,断法爱得无生忍。(证理无生忍)此依大论,经横竖无碍明,《论》以次第明。』(文)此解可以依用矣。」(已上) 今解:约二十九种门,从果向因,故不有三忍相,虽曰三忍,唯是一忍,故不妨一忍有三相。若约化土,则如诸师解释,或在地前,或在地上,依《般舟赞》意,第一、第二在地前,第三忍在地上也。 《要解》云:「问:愿有见道场树愿,有得三法忍愿,今何合为一?答:非愿成就文,唯以见树为得忍缘也。四十八愿互相助具四十八德,虽各具,而于中有本末亲疏,有亲真土者,有亲化土者,本末可知。得三法忍愿成就文在下卷,明文曰:『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无生忍。』」(文)意谓:此文显见道场树愿成就,其说三法忍者,显其道树益耳,得三法忍愿成就文在于下,其释太有旨焉。 《渧记》云:「下卷『其钝根者』等文非必为得三法忍愿成就,何者?愿文既曰『即得』,乃知闻名刹那同时得三忍也,然下卷文乃彼土所得,而随根利钝三忍有异故。私按:今此『见树得忍文』乃是第二十八见道场树愿成就,而下卷文亦二十八愿成就也,何者?愿文所谓『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化土菩萨未得初地无生忍者名小行菩萨,『乃至』言含之,未得二忍(音响、柔顺)名少功德者,然其小行菩萨乃利根人,故见道树得初地无生忍,少功德钝根人见树成就二忍,故说『其钝根者成就二忍』等,应是亦见树之益也。乃至今此『见树得忍文』亦与下卷文相映成义,谓彼国人天者,地前小行及少功德菩萨也,见树者得三法忍等者,小行菩萨见树得初地无生忍,少功德菩萨见树得二忍云云。」 今谓:「下卷文非得三法忍愿成就」等甚非也,彼局「即得」之言,执同时三忍故云尔,他所不许,只自己陋见而已,如上所辨。又私解中,小行菩萨与少功德分利钝,小行菩萨含「乃至」言者,凿解之甚而已。 五结德归愿力 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愿故.坚固愿故.究竟愿故. 《唐译》云:「此皆无量寿佛本愿威神力所加,乃往修静虑,无比喻故,(往昔所修大定所成故)无缺减故,(智定相应,无所缺少)善修习故,(满足五劫思惟修习)善摄受故,(诸佛土中严净之事悉摄受)善成就故。(悲智双现,前二利皆究竟故)」此就定行明之。 《宋译》云:「如是佛刹华果木与诸众生而作佛事,皆是彼佛过去大愿之所摄受。」(文) 净影科云「下明众生得忍所由」。憬兴:「『威神力故』句属上,明神力得忍,次『本愿力故』下明愿力获利,合二明智力得忍故。」此亦为得忍所由也。望西、《略笺》、《梵响》、《要解》并依净影以为得忍由。《会疏》独不局为得忍由,总为感成道树之由,科云「结归愿力」。贯思从之。《会疏》云:「此文亲结道树及得忍所因,通结上下所说依正身土摄化利生大归,故云『此皆』等。」(文) 今按:《如来会》明所由者二处:一约道树,即此文也,一下卷(九右)于供佛处明之,由此通前后诸庄严事尤显然也。 净影云:「『威神力故』者,由彼如来现在威力,故获三忍。『本愿』等者,由其过去本愿之力,故获三忍,本愿是总,余四是别。『满足愿』者,愿心圆备;『明了愿』者,求心显著;『坚固愿』者,缘不能坏;『究竟愿』者,终成不退。以此愿故,生彼国者悉得三忍。」(文) 憬兴云:「本愿者,即往誓愿之力也。(对现在神力云往昔本愿力,此依净影。)他方菩萨得名,况复自土。(为总句故有此文,此为第四十八愿意)愿无缺故满足,求之不虚故明了,缘不能坏故坚固,愿必遂果故究竟等。」(《行卷》引之)法位、玄一、义寂等虽有少异,而大率不出影、兴二师之释。如望西五(三十七)出之。 鸾师本偈为树德所由,故云「此树威德所由来,皆是如来五种力,神力本愿及满足,明了坚固究竟愿,慈悲方便不可称,归命稽首真无量。」(文)此意六力要摄,不过因果二力,开本愿因力为四力,故云五种力,《论注》云:「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等,亦同之。 问:此六句《行卷》(二十七)因引兴释而举此经文,此似约真土,又《化土卷》全引六句,属前次第证入文,此约化土,为是真土耶?为是化土耶?答:有说:「此通真化二土,约少功德者往生则化土,约多功德者往生则真土也。」此义不然,今此中约佛德,何得约往生而释乎!有说云:「《行卷》引兴此释,虽随宜引,亦不无义,道树属化,得忍即真也。」(《梵响》)此义末详,得忍若必真者,《观经》上品得无生忍亦应是真,彼既不然,此何然也!《行卷》虽引本愿力已下释,而不引得忍,思之。(《渧记》破的中) 今私按:《行卷》非以此经证真土,取兴本愿力之释,转用以易往之义,何者?兴释云:「本愿者,即往誓愿之力。」往者,往昔本愿对今日神力故,然《行卷》转为往生之义,点云「即往誓愿力」,此乃成誓愿之力,故易往生也。又《化土卷》引此文者,彰此慈悲方便力使化土者从化入真之义,故引及此文也。由此言之,本愿力者,或为四十八愿,(《会疏》、《渧记》或举总显别,别者,兴师指第四十八愿,(了惠)或指道场树愿与得三法忍愿。(《略笺》、《要解》)今谓:「其佛本愿力文」岂指余愿,但是第十八愿,今文可准知。又净影、憬兴等诸师皆释此六句多就佛自德解之,今不然,由因愿果力,使从假入真,故就利他解之,谓「威神力」者,指正觉阿弥陀自在神力也;「本愿力」者,法藏菩萨大愿业力,此总,余四是别,本愿者即第十八愿,六八愿中心故,余愿为入此愿故,余四句释此本愿力也。「满足愿」者,令少功德者终得满足(满足二利,十一愿、二十二愿)功德大宝海,故称本愿力为满足愿也;「明了愿」者,令明了信知佛智乃至胜智,故本愿力称为明了愿也;(《渧记》一解同之)坚固愿者,能令证金刚坚固不坏之身体,故本愿力称为坚固愿也。(令众生信心坚固故(《记》))(坂注明了愿注云:「谓明也,悟也。」又坚固愿注云:「信之坚曰坚,心之固曰固,金刚之信心也。」《渧记》依此文别作一解,大同今解释。)究竟愿者,令究竟菩提故(此名第十一愿)本愿力称为究竟愿也。全此四为一本愿,此之力令少功德能入多功德,转化相令归真无量,具如是慈悲方便不可思议德,为显此义,故开一说为四句耳,如此约佛利他德释者,鸾师本偈意也。 第二明宝树三:一泛明,二别道树,三音声殊妙有二:一相对显胜,二绝对最胜。此初:(更考:广列诸庄严中有四:一明宝树,二音声殊妙,三讲堂,四宝池。今第二明音声中有二:初约相对比校,二约绝对明最胜,此乃乐音为大科第二者,赞偈清净乐赞为二偈,初八重比对显胜,后一偈自然乐超十方,由之,则为大科第二为是。《会疏》亦大同,但相对绝待之异耳。) 佛告阿难.世间帝王有百千音乐.自转轮圣王乃至第六天上.伎乐音声展转相胜千亿万倍.第六天上万种乐音.不如无量寿国诸七宝树一种音声千亿倍也. 《唐译》无此段,《汉》、《吴》两本并无道树文,故直七宝诸树次明出五音,云「甚妙无比」,就之明比校显胜同今文,如《会疏》引《吴本》。由此思之,今承前诸宝树「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及道树微风徐动,吹诸枝叶,演出无量妙法音声」,于此比校,显其音声之胜也。 净影:「明国土庄严中略举四事:一宝树,二伎乐,三讲堂宫殿等,四宝池。初宝树中三:初泛明诸树,二别明道场树,三总就之校量显胜。今此段其第三文也,次『万种伎乐文』分属大科四中第二科。」憬兴亦同之,望西、《略笺》、贯思、《梵响》皆一依之。 《会疏》:「大科七门中第二明乐音殊妙二:初比校显胜,(今文)次正明。(次万种伎乐文)」此意树音上既说终,今此二段别明乐音殊妙,不属宝树文。《渧记》从之,故云:「前来既说诸树妙声及道树妙音,故不可重出,是以今此段乃属乐音殊妙,而为比校显胜文。然则今此一段为说次乐音殊妙,寄宝树音声比校显胜而已,非为正明宝树声也,是以今沿袭《会疏》尔。」(已上) 今谓不尔,于前虽说宝树音,而未显乐音胜,于此显其乐音胜,诸宝树音声亦作伎乐故,于中初约相对门,万种天乐与一种树音比校显胜,何言非正明乎!二「亦有自然」下约绝待显最胜,上既比校显胜了,况彼国万种乐是自然清净乐,何可比人间天上乐乎!十方世界中第一也。乘万种乐音次明彼国清净乐第一,《和赞》云:「宝林宝树微妙音,自然清和伎乐而哀婉雅亮胜,归命清净乐。」由此思之,自然乐亦是宝树微妙音,故乘前万种乐明彼国万种乐也。世间帝王至第六天上音乐展转有八重,展转胜前千亿万倍。八重者,世帝、轮王、四王、忉利、夜摩、都率、乐变化、他化也。 二绝待最胜 亦有自然万种伎乐.又其乐声无非法音.清扬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前明天万种乐不如树音一种,今明彼国万种乐绝对。经曰:「彼佛国土常作天乐。」(天者,自然之义)又云:「咸然奏天乐,畅发和雅音。」(文)憬兴云:「于虚空不从树风而有,故云『自然』。」有云:明愿力令然也。又可,无鼓之者,唯自鸣也,简诸天作乐。又乐声无非法音者,简世间乐音。 「妓乐」者,《苑音》云云。《南山业疏》曰:「妓通男女,即奏乐者,金石八音之所奏也,有本作『伎』,或作『技』。《说文》:伎,巧也。《广韵》:艺也。」《琳音》一(九左)曰:「下五角切,《说文》云:五声八音总名也。」《应音》七(六右)曰:「《世本》曰:黄帝世伶伦作乐。《礼记》云:比音而乐之,干戚羽毛谓之乐。郑玄曰:八音克谐谓之乐。」(文) 「清扬」者,清,不浊也,扬,轻扬也,翻浊重云清扬也。 「哀」者悲哀,闻者生悲心。「亮」者清朗,闻者发慧明。「和」者调和也。「雅」谓雅正也。《琳音》六十二(四右)曰:「《毛传》:雅,正也。」 「十方世界音声中最第一」者示绝待,前天乐多树音一相待比校,今非但无天乐可比,十方世界中亦绝比待,故云「最第一」也。 《渧记》云:「『无非法音』者,法性涅槃妙音,而前出八重比对者,抑是近言而已,惟夫世间音乐犹有和顺德,况于出世无漏无生宝国哉!本师化主、弥陀觉王,以至观音、势至、普贤、文殊,所有旧住、新往大士,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大快乐,或主或伴,或上地或下地,其次序不乱,历然位相全与究竟佛果无有少异,平等平等,其心固无隔别,互相和顺故,其和顺德之所发于音声,清扬哀亮,微妙和雅,超过于诸佛净土伎乐,故云『最为第一』,不亦乐乎!」 第三明讲堂宫殿 又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露.覆盖其上. 净影、嘉祥、憬兴并第三讲堂等、第四宝池分为二科故,望西、《略笺》、《会疏》、《梵响》等从之。贯思独不立讲堂为别科,属之宝池,而为宝池所在。《渧记》从之。 今谓:「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文」连接前则可为所在,若然,则讲堂等就池因明,应非所用,若然,《汉》、《吴》两本别广说讲堂精舍等庄严,今经虽文略,而其相亦同,何违经说好异属宝池哉!故今不用也,《吴译》文如《会疏》引,《汉译》一(十七)亦同之。然诸家科释或云「明讲堂楼观」,(嘉祥)或云「明宫殿」,(憬兴、望西)或云明「宝楼庄严」,(《会疏》)皆不得经意。今科云「明讲堂宫殿」,何者?此中讲堂宫殿为要,讲堂是佛说法之处故,下亦有讲堂集会,举讲堂则精舍从之;宫殿是圣众所居之处故,其楼观付宫殿,故云「宫殿诸楼阁」。于讲堂傍有宫殿,今家为化土相,故今据《化土卷》(本二)引意,科云「明讲堂宫殿」也。《化土卷》「又讲堂精舍,宫殿楼观」引至「味如甘露」,次又言「其胎生者所居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等,此引意甚深也。故何谓经中「浴池文」说分量(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宫殿楼观不说分量?上「宝树文」不说分量,道场树说分量,故为化土相。恢廓广大不可限极之处何有分量?既有分量,故为化土相也。今此中浴池有分量,而宫殿无分量,故引次有分量浴池,显宫殿有分量,其有分量宫殿相何?次引下卷文,此乃彰胎生者所处宫殿也,岂非化土相乎?又讲堂精舍是佛所开示悟入之处故,据此闻弘愿真实法,深自悔责,悟入一乘法,是故次长引下卷「胎生文」,有此义,讲堂合于道场树,为方便化身净土,其义深远,读者思之。 如来说法之堂名「讲堂」。「精舍」者,《苑音》二(十四):「《艺文类聚》云:『精舍者,非以舍之精妙名为精舍,由其精练行者之所居,故谓之精舍。』」(文)总菩萨大众所居处也。 「宫殿楼观」者,《略笺》云:「宫室,黄帝作以避风雨,《释名》:宫,穹也,屋见于垣上,穹,隆然也。」殿,堂高大者,颜师古曰:「古者屋高严皆名为『殿』,不必宫中。」楼观者,楼,重屋也,《尔雅》:狭而修曲曰「楼」,《释名》:楼,瞜也,牖户诸射孔高明觌远楼楼然也。观,《释名》:观,观也,于上观望也。纪原《黄帝内传》曰:「帝置元始真容于高观之上。」「观」之言可以观望于其上也。 「皆七宝」等者明其庄严。 「自然化成」者,梵响云:「不用造作,故云『自然』,佛力化成,故云『化成』。《化土卷》假『化成』字成化土义。」(未详)《觉经》云:「亦无有作者,亦不知所从来,亦无有持来者,亦无所从去」等,此乃自然化成之义也。 「真珠明月摩尼」者,三珠名也。《翻名义》三(三十九纸)曰:「钵摩罗伽,《大论》:此云赤真珠。《佛地论》云:『赤虫所出,或珠体名为赤珠。』《智论》云:『真珠出鱼腹中、蛇恼中。』《汉书》云:『珠蚌中阴精随月阴盈虚。』」(文) 明月珠者,《邹伯谏书》:「明月之珠,夜光之璧。」《文选善注》曰:「明月珠蚌子珠为蚌所怀也。」又别有一种,《广州记》云:「鲸鲵目明月珠,注曰:鲸鱼死,其目化为明月珠。」(文)然望西以为真珠明月是一珠名者非也,真珠明月并有蚌之所怀之物,故以为一,而然其实非一也。 「交露」者,兴云:「交露者,幔也,字林幔幕,泫泫似垂露故。」(文)如《会疏》引《补注》等。 第四明宝池有三:初明宝池之相,后明水音说法。初中有四:一池量多少: 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纵广深浅.各皆一等. 《唐译》云:「彼极乐界,其地无海,而有诸河,河之狭者满十由旬,水之浅者十二由旬,如是诸河深广之量,或二十、三十乃至百数,或有极深广者至千由旬。」(文) 承上宝地、宝树明宝池,宝地、宝树虽精,若无池水,亦未为好,故说宝池也。《定善义》曰:「一为不空世界,二为庄严依报。」(文)宝池名为浴池者,宫殿等所居圣众之所沐浴灌注处,故名「浴池」,约流注之义名「池」。 「内外左右有浴池」者,明池所依处,即是讲堂精舍宫殿楼观之内外左右也。 《吴译》上(十八)云:「阿弥陀佛讲堂精舍,及诸菩萨阿罗汉所居舍宅中,内外处处皆复有自然流泉浴池。」又云(十九右):「是池皆诸菩萨阿罗汉所可浴池。」(文) 「或十由旬」等者,正明池分量,随机化相,以池分量显讲堂宫殿亦有分量,是以《化土卷》引此文证化相,第二十七愿「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故知真土非数量,妙土广大超数限也,今说数量,正是化相而已。《吴本》上(十九右)云:「中有浴池,长四十里者」等,又云:「阿弥陀佛浴池长四万八千里,广亦四万八千里。」(文) 「纵广深浅各皆一等」者,其纵即十由旬,则横亦十由旬,深浅亦然,故云「各皆一等」。《应音》三(八左)曰:「從横又作纵。《小尔雅》云:從,长也。《诗》云:從横其亩。《韩诗传》曰:南北曰從,东西曰横是也。《周礼》:九州之地城广轮之数。郑玄曰:轮,從也,广,横也。」(文) 二池水德相 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 《定善义》云云。(《会疏》引)净影云:「二明水相,具八功德,清、不臰、轻、冷、濡、美、饮时调适、饮已无患,是其八也。清净色入,不臰香入,轻、冷及濡此三触入,美是味入,饮时调适、饮已无患此二法入,此八是其水家功能,故名为『功』,水家之德故名为『德』。文中初言『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总以标举,言『清净』者,八中净也,言『香洁』者,八中香也,『味如甘露』,八中美。」(文) 「湛然」,《琳音》五十(十二):「《方言》:湛,安也。《苍颉篇》:水不流貌也。」(文)又澄也,水平湛无波浪曰「湛然」,充满无枯渴曰「盈满」。无漏清净业所薰发,故曰「清净香洁」也。 「味如甘露」者,《音义》云云。今谓:阿弭梨多,此云「甘露」,不老不死义,即是无量寿无上涅槃之谓也。 言「八功德水」者,鸾师偈,无漏依果功德藏为所礼,功德藏者,即是弥陀正觉功德为藏,然则弥陀正觉功德为宝池水,故具八功德。化土小功德者浴此如来功德水,故转为多功德。「味如甘露」者,浴阿弭梨多甘露水,故转化为真,于此有从化入真之义,故《化土卷》引止此文,应知。 三宝池庄严亦二:一众宝庄严,二众华严饰。一众宝庄严: 黄金池者.底白银沙.白银池者.底黄金沙.水精池者.底瑠璃沙.瑠璃池者.底水精沙.珊瑚池者.底琥珀沙.琥珀池者.底珊瑚沙.砗磲池者.底码碯沙.码碯池者.底砗磲沙.白玉池者.底紫金沙.紫金池者.底白玉沙.或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 初十句列纯宝,「或二宝」下次列杂宝,初中,金、银、水精、瑠璃、珊瑚、琥珀、砗磲、码碯、白玉、紫金十纯宝池渚,如次以纯白银乃至白玉为底沙。 《吴译》上(十八右)云:「淳金池者,其水底沙白银也;淳白银池者,其水底沙黄金也;淳水精池者,其水底沙瑠璃也;淳瑠璃池者,其水底沙水精也;淳珊瑚池者,其水底沙琥珀也;淳琥珀池者,其水底沙珊瑚也;淳砗磲池者,其水底沙码碯也;淳码碯池者,其水底沙砗磲也;淳白玉池者,其水底沙紫磨金也;淳紫金池者,其水底沙白玉也。」(文)《汉本》一(十八左)亦同,「淳」作「纯」。《小经》「有七宝池,池底纯以金沙布地」,与今经别也。 望西为第三十二愿成就。(国土严净)《略笺》云:「『黄金池』等者,岸渚皆是黄金而底沙即白银也,余可例知矣。 白玉者,《字书》云:「好玉洁白似豨膏,扣之鸣者为真云云。」《本草纲目》八云:「释名『玄真』。时珍曰:按许慎《说文》云:玉乃石之美者,乃至其字象三王连贯之形。」葛洪《抱朴子》云:「玄真者,玉之别名也,服之令人身飞轻举,故曰服玄真者其命不极。」(《音义》所引) 「或二宝」等下明杂宝合成。《吴本》上(十八左云)云:「中复有两宝共作一池者,其水底沙金、银也,中复有三宝共作一池者,其水底沙金、银、水精也;中复有四宝共作一池者,其水底沙金、银、水精、琉璃也;中复有五宝共作一池者,其水底沙金、银、水精、琉璃、珊瑚也;中有六宝共作一池者,其水底沙金、银、水精、琉璃、珊瑚、琥珀;中有七宝共作一池者,其水底沙金、银、水精、琉璃、珊瑚、琥珀、砗磲也。」《汉译》亦同之,今经文略,准《汉》、《吴》具说可解矣。 二众华严饰 其池岸上有栴檀树.华叶垂布.香气普熏.天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牟头华.芬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 《唐本》下(初左)云:「居两岸边,多栴檀树,修条密叶,交覆于河,结实开华芳辉可玩(岸树交影),乃至(此间说人天游乐及河底庄饰)天曼陀罗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拘物头华,芬陀利华,弥覆其上。(水上宝华)」《汉》、《吴》两译如《会疏》引。 《宋译》云:「又水两岸复有无数栴檀香树,吉祥果树,花卉恒芳,光明照耀。」(文) 「有栴檀树」者岸上宝树,《唐》云「居两岸边」是也。「优钵」等水上所生,故云「弥覆水上」。栴檀树,具云「牛头栴檀」,或此方无,故不翻,世间第一香木也,岸上吉祥果树何止此已哉!今就世所知,且以举之。 「天优钵」等,天者清净义,或可褒妙好华为「天华」也。(《大论》)「天」言冠下四华,其四华者,《法华玄赞》云:「新译经说青黄赤白四色莲华,云优钵罗华、拘某陀华、钵特摩华、芬陀利华,如次配之。」(西引)四色莲华,《小经》四色是也,此乃表涅槃四德,诸文如《音义》等所引。 「杂色光茂」者,如《小经》说:「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文)又下经云:「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亦然。」(文) 「弥覆水上」者,《苑音》一(九右)曰:「覆,芳富切。《汉书》、《音义》曰:弥,满也,言遍满覆荫也。」(文) 四水德无碍有三:一资用自在,二水性澄洁,三流注安祥。初资用自然者: 彼诸菩萨及声闻众.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即至于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 此初,明水从人好,后「开神」等明其得益也。 《唐译》云:「群生游乐随意往来,(池岸)或有涉河濯流嬉戏,感诸天水善顺物宜,深浅寒温曲从人好。」(文) 《汉译》二(四左)云:「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欲浴时,各自入其七宝池中浴,诸菩萨阿罗汉意欲令水没足,水则没足,意欲令水至膝,水则至膝,意欲令水至腰,水则至腰,意欲令水至腋,水则至腋,意欲令水至颈,水则至颈,意欲令水自灌身上,水则至身上,意欲令水转复还如故水,则转还复如故,恣若随意,所欲好憙。」(文) 次明浴后快乐,《吴译》上(二十四)亦同之。《宋译》中(九左)云:「若彼众生,过此水时,要至足者,要至膝者,乃至要至项者,或要冷者、温者、急流者、慢流者,其水一一随众生意,令受快乐。」(文)此水随菩萨等所好意,来至还复而浴沐自在,佛力所致,实无漏依果不思议也。 「自然灌身」者,不假以手灌之,德水所成,故云「自然」。 「调和冷暖,自然随意」者,明冷暖自在。寒热得中云「调和」,「随意」,得中也。又欲冷则冷,欲暖则暖,只随意故云「自然随意」。 「开神悦体,荡除心垢」者,后明适悦身心,荡,大浪切,流荡、涤荡,《释名》:荡,排汤,去秽垢也。《礼》:昏义荡天下之阴事。 憬兴云:「心垢者即烦恼之名,唯慧所除,而水除者,触水为缘,发慧荡除故。」(文)若然者,水但为缘,应非水除垢,何为水德自在乎?未详也。然望西、贯思、梵响依用憬兴者非也。《会疏》、《略笺》、《义记》并以为水之当体为佛事,可详矣。 《略笺》云:「因其水触而开悟心神,适悦身体,是以心垢除去故,虽光水异而消除三垢是也云云。」《义记》引兴已云:「然今家意,《注论》之义,水之当体为佛事义,贤护大士开悟浴室,香严童子观香圆通,况愿智力,焉可思议!」(文) 今谓:此文显从假入真之相,谓自力狭劣者灌浴此水,则忽开狭劣心悦其体,故云「开神悦体」,世间水但除身垢,不能除心垢,彼土德水能除心垢,故云「荡除心垢」。心垢者,化土变易垢,与《观经》「度苦众生文」同,到彼浴池,荡除无明心垢,方转入真土,於于此示从化入真之相,可知矣。 二水性澄洁 清明澄洁.净若无形.宝沙映彻.无深不照. 「清明」者,其水清净明了也。 「澄洁」者,澄,《麟音》七(六左)云:「《切韵》:水清也。《考声》云:澄,定也。《说文》:凝也,亦作澂字。」《琳音》二十九(十右)曰:「韵英曰:澄,湛也。」(文)洁,无浊也,澄净无一尘浊,故若无水形,故云「净若无形」。 「宝沙映彻」等者,池底宝沙、八德池水相映彻至底,无深而所不照,故云「无深不照」,犹如视金水。 三流注安详 微澜回流.转相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 澜谓波澜也,微澜犹如小波。回流者,回,《琳音》二十(十左):「又作洄,胡瓖反,《苍颉篇》:洄,水转也。」(文)其波潺湲,洄池而流也。 「转相灌注」者,水波往复,互相击扬,展转生波也。 「安详」等者,示池水流注之貌也,谓安详而静流,徐徐而缓逝。 「不迟不疾」者,不缓不急,得其中也。 《觉经》一(二十)云:「池中水流行,转相灌注,池中水流亦不迟不驶,皆复自作五音声。」(文)《吴本》上(十九左)同之。 后明水音说法中有三:初总标 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 《唐译》云:「复次,阿难!彼国人众,或时游览同萃河滨,有不愿闻激流之响,虽获天耳,终竟不闻,或有愿闻,即时领悟百千万种喜爱之声。」(文) 《宋译》云:「又于水中出种种声。」(文) 净影云:「下明出声,于中有四:初『演无量自然妙声』正明出声,二『随以所应』下善应物种种异闻,于中初总,次别后结。」(文)(望西、《略笺》依之)「演无量」者有异本欤?又取波扬之意而牒乎? 然《会疏》云:「其波澜相长短高下种种不同,故云『波扬无量』。愿力所致,非七处触突发声之类,故云『自然』。」(文)此解「波扬」而为波澜激扬。「无量」者,谓波扬之相种种也,此亦一义,而今不取之。宗家依此文,云「波扬实相音」(文),依此意,「扬」字被自然妙声而取义。净影亦同此义,故以「演」字换「扬」。今据此义,无量妙声者,下所列诸声是也。 「随其所应」等者,随其所欲,皆能闻也。 二列诸声 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或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及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 《唐译》云:「所谓佛法僧声、止息之声、无性声、波罗蜜声、十力四无所畏声、神通声、无作声、无生无灭声、寂静声、边寂静声、极寂静声、大慈大悲声、无生法忍声、灌顶受位声。」(文)此中无生无灭即大涅槃声,与今经不起灭声同,「寂静」等三句重累彰大涅槃声也。 《宋译》云:「佛声、法声、僧声、止息声、无性声、波罗蜜声、力声、无畏声、通达声、无行声、无生声、无灭声、寂灭声、大慈声、大悲声、喜舍灌顶声、出如是种种微妙音声。」(文) 《会疏》云:「初三句标三宝,『或寂』以下别列,谓初四句(寂、空、慈、波罗蜜)是法声,『或十力』等二句是佛声,『诸通慧』以下是僧声。」(文)但是三宝总别而已,说皆说念佛念法念僧,故亦是一义。 师说曰:「此解局矣。今释:初三宝声,次真谛声,(寂静无我)以『大慈悲、波罗蜜』是菩萨声,『十力』等是佛地声,『诸通慧』等三乘声,次『无生忍』已下十地声也。」(文) 有说:「配属三宝如《会疏》亦得矣,但寂静乃三昧也,无所作乃二乘果所作已办声也,不起灭乃菩萨所证不生不灭涅槃声也,无生忍乃初地无生忍,从第二地至第九地略之,故云『乃至』,甘露乃第十地而已。」(《渧记》) 各据一义,取舍随情。 「或寂静声」者,《会疏》云「法性寂灭义」,《略笺》云「寂静谓无为」,《梵响》云「奢摩他寂静三昧声也。」(文)今谓:寂静者,《唐》、《宋》两译「止息之声」同之,止息者,禅定静虑之义,即第一义禅也,如《弘决》四之一(五十三)引《宝箧经》。若为寂静无为者,与后不起灭涅槃寂灭声何有差别,故知为寂灭无为者未稳也。 「空无我声」者,《唐译》云「无性声」,人法无自性,空无我之义故。(此二真谛) 「大慈悲声」者,《唐译》次寂静声明大慈大悲,此乃约果上。《宋译》云「大慈声、大悲声、喜舍声」,此乃约菩萨四摄,今此中亦似约菩萨慈悲。《略笺》云:「天台曰:佛住大慈心中,以大慈善根力,故能实与一切众生世间乐及出世间乐,故云『慈能与乐』。又云:佛住大悲心中,以大悲善根力,故能实拔一切众生世间苦、分段苦、变易苦,故云『悲能拔苦』。」(文)此约佛果。 「波罗蜜声」者,即是六度也,波罗蜜,此云「到彼岸」,乘此六法,从二种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故,此二是菩萨声,乃是自利利他也。 「十力无为不共法声」者,唯佛果所得也。《梵响》云:「于是处非处等如实知力也,其数有十,故云十力。(一知是处不是处力,二知诸业力,三知诸定力,四知诸根力,五知诸欲力,六知诸性力,七知一切道至处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也。如《大论》二十四等。)智力内充,于大众中无所恐畏,四无所畏、(一正知一切法,二尽漏及习,三说障道法,四说尽苦道。如《论二十五等。)十力无畏广略异耳,十力内充,无畏外现,不二乘菩萨共有,故云十八不共法。(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论》二十六等。) 「诸通慧声」者,《会疏》:「已下具举三乘德,通谓神通,慧谓智慧,通有六通,慧有三智,三乘所得各自不同,故云『诸』。」(文)《略笺》同之。《梵响》云:「诸通慧声,通名慧性,天然慧性通达无碍,故云『通慧』。此与无所作、不起灭通声闻菩萨声也。」(文) 「无所作」等,《会疏》:「无所作等菩萨十地也,初地无所作,二地不起灭法,越隔中间七地,故云『乃至』。甘露灌顶即十地也等。」(文)阙无生忍声,释可谓疏矣。 《略笺》:「无所作、不起灭、无生之三并为第八地,无所作八地已上无功用之行,不起灭者,八地所证之涅槃理也,无生忍乃能证之智也,『乃至』者,越隔第九地,甘露灌顶第十地。」 有《记》意无所作乃二乘果,所作已办故,不起灭乃菩萨所证,不生不灭涅槃声也,无生忍即初地,从二地至第九地略,故云「乃至」也。 今谓:无生无作声者连于前通慧而显其德。《维摩经》云:「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文)不起灭声即《唐译》云「无生无灭声」,即大涅槃声,何以知然者?如《净名疏》一(四十九)云:「若论无生者,寂灭之异名也。《大经》云:『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故文云『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是寂灭义,寂灭即是无生,何所疑也!」(文)然则菩萨所证之理也。「无生忍声」者,菩萨初地无漏真智,忍可法无生理,决定不谬,境智冥合,名「无生忍」,故从第二地至第九地云「乃至」,第十地名菩萨灌顶位,十方诸佛以智水灌菩萨顶,是名受职灌顶位也,如《理趣疏》上(二十三)明,(《音义》)《略笺》引《华严》〈十地品〉,可见。 三闻益 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随顺三宝力无所畏不共之法.随顺通慧菩萨声闻所行之道. 《唐译》云:「得闻如是种种声已,获得广大爱乐欢悦,而与观察相应、(总句)厌离相应(苦)、灭坏相应(无常)、寂灭相应、寂静相应、边寂静相应、极寂静相应、义味相应、(六句念法)佛法僧相应、力无畏相应、(二句念佛)神通相应、止息相应、菩提相应、声闻相应、涅槃相应。(五句念僧)」 初三句结前生后,「称其所声」等者,水音说法各称宜,获得广大爱乐欢喜也。「随顺」下明其得益。 随应者,《唐译》云「与观察相应」,故知随顺是相应义,心境相应,故曰「随顺」。观察相应者,境智相应也。 净影云:「『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顺涅槃也,『随顺三宝』等,顺菩提也,此前顺果,『随顺通慧』等,随顺其因。」(文)憬兴依之。 今按:《小经》鸟音说七科道品,彼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义准此中,初「清净」等句彰法声益,次「三宝」等句彰前佛地声,以佛为宗故,后「通慧」等句彰前僧声益。 问:若然者,应是佛法僧次第,何故先念法耶? 答:《贤首三宝章》云:「若约起化次第,先佛次法后僧,若约入证之次第,先法次佛后僧,谓法是诸佛所师故,能生佛故,先明也。」(文)据此等说,义不必一准,今就水音说法,且分其相,故念法居先,可知。 《梵响》云:「『随顺清净』等,清净离欲应上寂静空无我声,寂灭实相理体应上无所作、不起灭等声。『随顺三宝』等,佛具三宝,于佛法中说总三宝。『力无畏』等应上十力等,『随顺通慧』应上诸通慧声等。」(文) 《渧记》:「清净者谓清净句,即无为法身法性清净义也。离欲者离善法欲也。」引《涅槃》、《华严》、《安乐集》云:「此乃菩萨如量智前有可求菩提,有可化众生,是以不可舍善法欲也,如理智前一切众生旧来成佛无可配菩萨,无可化众生,谓之大寂灭,此时离善法欲。然今此文说寂灭真实之义,故云『离欲』,此乃随顺如理智所照之境故也。『真实之义』者,谓真如实相之义,即第一义也,证入此第一义,及解此第一义,并云『随顺』而已云云。」 「随顺通慧」等者,三乘之行也,一乘世界何说三乘所行耶?解云:《行卷》引《涅槃经》云:「云何为一?一切众生悉一乘故,云何非一?说三乘故,云何非一、非非一?无数法故云云。」若约真土,一切人天悉一乘,言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故,其于一乘中分三乘者,是化土相也。今此池水说法,从假入真之处,岂不说三乘行耶! 上来明宝池竟。第三广列诸庄严之科尽于此焉。 第四结显国名 无有三途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 《唐》(下二)《宋》(中一)两文如《会疏》引。净影属之宝池出声中第四科,憬兴亦属宝池科,望西、《略笺》、《梵响》并依用影科,《会疏》亦宝池庄严六科中此文为第六因解处名,皆非也。独《贯思义》不属宝池科,为器世间总结,可谓详矣。《渧记》从之。 今谓:安乐之国名何局宝池耶?总结上「其佛国土七宝为地」已下,《唐》、《宋》两译亦不局宝池,可见。 「无有三途苦难之名」者,结上「亦无地狱、饿鬼、畜生诸难之趣」等。三恶趣名「难」,是八难之名,苦谓苦受,不苦不乐,受名皆无有故,名尚无,况有实乎,名体俱无,故云「尚无三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此乃无三恶趣愿、不闻恶名愿之报也。 「但有自然快乐之音」者,结上宝树、宝池等音声说法。 「是故其国名曰安乐」者,承上「名曰安乐文」,总结宝地已来国土庄严。经曰:「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文)须呵摩提,又须摩提,又须摩题,此云「妙乐」,亦曰「安乐」。下文云:「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文)「安乐」之名出于此,若通化土言之,则义寂云:「身无危崄(三途苦难)曰『安』,心无忧恼曰『乐』。(但受诸乐)」 上来土德有五中明前四段竟,已下第五约人显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恶人作恶还享福,他过去的福报太大了,虽作恶抵消掉了,抵消百分之九十,他还有十分的福报,那个福报比你还强多了;善人修善,他过去生中做的恶,他已经抵消掉,抵消掉的时候他还有余殃在。所以你看到他还是没有感到受果报,但是他的业障消掉之后,他的福报会现前。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