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禅美学
2014/9/3   热度:192
.[生态禅美学]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人问佛:“人为什么到这个世间来?来干什么的?”佛答复是一句话:“人生酬业。”人,生到这个世间来,是为了酬偿业报,佛说的是事实真相。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禅学,从文化特点来讲,也属于美学范畴,它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美学思想,它贯穿于中国晚唐以来,一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的,以大地自然为审美本体的美学轴心,为此可以称为“禅美学”,它是中国自然道德观的审美文化。
禅美学认为,美的主体是地球大自在(即大地自然),用现在科学的话讲,是内涵于地球万物,及其时间与空间的重力能源及其重力统一曲率整体。
从美学角度讲,可称为“自在美”.
禅美学认为:美在于大地各事物各个体,与大地能量整体的以时空与能量方式统一协调关系,这种统一协调于大地自在时空整体的各事物的关系即构成美。
美在于“地球重力时空统一场”以地心引力的统一曲率作为整体的协调统一。就象现代绘画中,以某一色调统一各种局部色彩一样,从美学角度讲,称为“统一美”。
禅美学认为,美在于个体身心,与大地自在重力时空统一场整体的统一过程之中,不在于它的形式与结果,在于身心与大地自在整体处于一致的时间,这个时间过程就是美的实现过程,这个实现美的过程就是目的,从美学上称为“过程美”。
禅僧把挑水砍柴,坐禅念佛作为个人与大地自在整体统一的过程与手段,而不是目的,这和禅画家把作画过程,作为身心与大地自在整体美统一的过程,而不在于作品形式与价值的道理一样。
禅美学的审美标准是:自在美(美的主体);“统一美”(美的依据);过程美(美的实现)。用禅美学角度分析传统绘画中的美学内涵,可以得出其内在的大地自然所具有的精神价值之所在。
唐末、五代、宋,是禅宗全盛时期,禅美学思想推动画坛,并形成审美独特的绘画风格。首先在创作思想上,有了重大的突破,把绘画作为身心与大自在统一的过程,把这个作画过程作为绘画的目的(过程美),而不在于绘画作品的本身与绘画作品的价值结果。
体现在绘画从佛象、人物题材转向表达大自然之山山水水,使山水画进入绘画的正统地位,其内容多是雪景、栈道、寒林、山野、孤舟、村墟等,画家的身心在作画过程中与绘画中的大自在题材融为一体,发生意境上的共鸣、感应与体验,有如置身其中,把画意与禅心化为一体,其作品的风格因此也多表现为气的韵与神韵,实是这种体验与共应的结果。在技法上,以王维为代表,变钩研之法(工笔),为(水墨),开创了“南宗画风”.
王维深得禅机,用现在的话讲,是深得大自然的禅美学精神,作画不问四时,曾作“袁安卧雪图”,图中有芭蕉,桃杏、芙蓉、莲花同入一幅,谓之:“意在尘处,怪生笔端”。王维开创之禅画,到宋代全面发展。
宋代是禅宗全盛时期,禅美学思想有力地推动画坛,文人山水画因此大盛。
得王维禅美学真传的有张操,自谓:“处师造化,中得心源”,后人评曰:“非画也,真道也”。这里的“道”,即大地自在美的主体。
“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都是王维禅美学思想之所得者。
关仝之画,多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后人评云:“笔越简而气越壮,景愈少而意越长”。
董源其画,平淡天真,自然而成,巨然是南唐江宁开元寺的和尚,其画清淡雅逸。四大家体现了禅之美学境界。至米氏父子,对禅美学理解更为深刻,并领导文人画之主流。
这个时期,画家们即是参禅者,禅的心灵修养与禅的美学境界充分体现在绘画上。
晚唐以来画坛,凡有重大影响的画家,都深得大自然的禅美学思想之精神。其作品不同程序地体现了大自然的禅的美学境界,故曰:“禅家兴而绘画盛,禅宗衰而画坛冷”。
清代禅僧石涛和尚曰:“作画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中决出生活,展幅上换去笔骨,混沌里放出光明”。石涛作画是一种修持手段,是与大地自在美统一的过程。
明清以后,禅林凋蔽,禅美学思想已无推动力。至现代,更达难以欣赏以自然为题材的传统优秀绘画名作之程度。如果不从禅美学思想角度,是很难理解这些优秀传统绘画之其中境地界。
把禅学从大地自然美学角度加以系统整理,构成生态禅美学理论,理解禅美学自然境界,用于欣赏传统历史优秀绘画名作,用于现实绘画,那么将会发生巨大的美学境界的突破。
优秀文化传统有其共同的自然审美逻辑,如道家的“道”,理学的“理”,佛学的“法身”与“实相”等,在审美主体上是一致的,即都把大地自然作为美的主体,但遗憾的是它一直未能形成自己强有力的美学理论及其美学与论。这是以自然为主体的传统优秀文化,在本世界纪没落的重要历史教训。
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价值,是通过说明它的美学价值及审美逻辑性的美学理论来肯定的。形式美学为主流的文化至所以在全球流行不衰,是因为它有强有力的说明这种文化的审美价值的美学理论,以学校的人文学科的地位构成长期的舆论优势的推动为基础的,而近代美学界,却热衷于介绍与宣传形式美学为使命,在客观上起了推动形式美学审美文化在各地的地位之作用。
现代物理学证实了:物质的本质是能量,物质只是局部能量的暂时组合。如果说经典物理学产生了“物质形式美学”,那20世纪三十年代产生的现代物理学,必然产生“自然美学”,它以“地球自然重力时空统一”为本质,故称为“大地自在统一时空之美学”,或称“禅美学”。
地球球心引力即重力能源,表面看是一无所有,无形无色,无声无味,但它实是具有很强的、永恒的、属于地球的生命力及精神能动资源,是万物的生命精神能动之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就是一直被肯定、被赞美的大自在之美的本质。
反映经典力学的已有几百年流行历史的“物质形式美学”,已是明显过时,而反映现代物理学的地球统一时空场观的“自然美学”,必然登上历史文化舞台,它是科学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它将深刻地影响改变历史,影响与改变几百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的既有模式。
大地重力能量及其作用的时空就是美的本身,是物质的本质,谓之“无为”,故可以称为“无为美”。也称为 “无相”,故可以称为“无相美”。
在传统山水画中,大地及其重力时空被作为重要的表现内容,如元代倪瓒的山水画,多以重力能量为本质的空间(空白)为主,在画家看来,这空白中内涵了深刻的自然“美”。
由于大地以地心引力即重力统一曲率,把我们自己、别人及大地万物都包容其中,成为一个时空能量整体,这种万物的整体统一协调共存关系,构成的万物统一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为“大同思想”,是大地自然重力时空统一美在社会历史观中的体现。
大地自在时空的统一整体,并不是物质的、形式的,而是以无形无色的精神内在力量,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中,是不可见的精神力量,故称为“内在美”、“精神美”,它和现代社会的道德观是一致的,也称“心灵美”。
大地重力“时空统一场”是一切物质与现象的本质(终极),物质不过是这个时空统一场的局部能量暂时组合的表现。因此这个终极也是物质的世界终极,人类生命物质的终极,它是人生最终与大地自然的回归统一。
人与大地自然的终极关系,往往以人类的自我终极关怀这个归宿问题的思考中表现出来,它也是自在美的内容之一,可称为“终极美”,是心灵从物质的、社会人际的、暂时的、形式缠缚中得以解脱,以内守自我时空本份方式,统一于大地自然,可称为“归宿美”与“解脱美”。自然时空美学将深刻地影响人类的历史。
大地自在“时空美学”思想概是历史最悠久的,又是时代与科学的最前沿。它既是东方的古老传统,也是西方的古老传统,既是西方的现代,也是东方的现代,既是艺术的又是哲学的,既是宗教的又是科学的,故大地自在“时空美学”是未来全世界文化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