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宗弥勒净土法门的殊胜 序


2014/9/3    热度:526   

慈宗弥勒净土法门的殊胜 序
  序
  如吉法师
  出家以来,师长们常劝导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但我内心生不起信心。一九九三年秋,读到太虚大师的《弥勒下生经讲要》,对弥勒净土颇感亲切,于是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弥勒净土法门的内容,并且撰写了本书所收录的探索弥勒净土信仰的这些文章。
  在佛教历史上,弥勒净土的信仰自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就已经开始了,佛陀的传记中曾记载佛陀是从兜率天宫(内院)降生人间成佛;佛陀也预言:弥勒菩萨现住兜率内院,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降生人间成佛,龙华三会教化众生,倡导佛法。此后弥勒净土信仰不绝如缕,代有传人。
  印度大乘佛教兴起之后,提倡十方世界之说,于是有关弥陀净土的经典和信仰开始流行,并随著大乘佛教势力的扩展而影响越来越大。在汉传佛教史上,随著佛法主流──禅宗的式微而成为佛教的主流。
  比较而言,经典中对弥陀净土美妙殊胜的描述,又属于他方国土令人神往,信仰者总以为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即可跻身圣域成就佛果,所以提倡乃至信仰者众多,并做为佛陀正法来奉持依托。而弥勒兜率净土属于欲界第四天,未出欲界,一般人以为修之无益;又加之历史上第一流的佛门大师,诸如印度的无著、世亲,汉地的道安、玄奘、太虚,西藏的阿底峡、宗喀巴等信奉,所以众人以为难修。其实,这正与人们所想像的刚好相反:兜率净土正因为处在欲界之中,因此只要以愿力摄持欲界散善(布施、持戒等),决定往生无疑;又既已亲近补处菩萨,何有轮回痛苦之事?他方弥陀净土固然美妙,若不能克服欲界业力,纵有坚强大愿,也是水中捞月,所以尽管信仰者很多,而实际获益者却稀少。
  一九三六年代太虚大师在福建厦门发起慈宗学会,而今天台湾的同仁们复兴该会,提倡慈宗法门,可谓法门有幸、圣种不绝,笔者深表随喜。不过,佛法不仅仅是具有某种信仰或追求死后如何便已满足,而应在日常生活中转迷成悟、革凡为圣,死后自然会亲近圣者,这样今生、后世都可获得佛法之利益,才不愧为是真学佛者。尽管笔者了解弥勒净土法门只是探索佛法的一段历程,并未能切实奉持为憾,但愿与同仁们继续探寻,共同勉励!
  二OO三年四月于陕西西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父母不信佛,这一生不能得度不要怕,自己要往生。自己往生了之后,你的父母不管在哪一道,你看得到;他什么时候能够接受,你马上化身来度,这叫真正孝顺。你现在为了度你父母,一天到晚心里烦得不得了,好了,父母没去得了,自己也去不了,这个可惜!只要自己成了佛,你的家亲眷属可以说早晚的事情,没有不成佛的。因为他过去跟你有这个缘分,缘分很深,“佛不度无缘之人”,到他回心转意的时候,智慧现前,业障少一点的时候,你一说他就会听、就会接受。念佛往生也不完全是这一生的事情,来生来世还可以,问题就是我们家人要有一个人真的往生。只要这辈子有一个人往生,我们都有救,早晚都有救;如果我们都堕在到六道里头,谁来度我们?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