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的“守时”原则
2015/5/23   热度:105
中医养生讲求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和谐统一,尊重人体固有的生命节律,并通过形神统一、动静结合、劳逸结合等具体养生的理论与实践,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故养生贵在按时,按时工作和休息,按时运动和睡眠,按时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按时休息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觉累了才去休息,其实,这时休息已为时过晚。因为,当人感到累的时候,疲乏已到相当程度,这时休息需要较多的时间才能消除疲劳。过度的疲劳为疾病留下了隐患。而工作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会,注意劳逸结合,不仅会很快消除疲乏感,还能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人体的阴阳气血也可以得到调整平衡。
按时锻炼
我国近年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骨质增生等老年病已呈年轻化趋势,即青壮年患者日益增多,青年脂肪肝患者的增加更是惊人,这些都与他们不锻炼、吃得过多和喝酒过多有关。所以,青年人应该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每天按时锻炼,养成习惯,对健康大有裨益。
按时喝水
口渴,提示体内缺水已颇严重,这时再补充它为时过晚。据调查研究,有经常饮水习惯的人,患便秘、尿路结石者明显减少于不常饮水的人。而且,还对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严重疾病有预防作用。因此,老年人、动脉硬化、高血脂、血液黏稠、冠心病和中风病人,以及对水相对需要较多的孕产妇、青少年和婴儿,更应该养成经常饮水的习惯。
按时如厕
很多人都是当便意明显时才去厕所,甚至有便不解。这样做对健康极为不利,大小便在体内停留过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过度充盈而受到损害,甚至也可能引起粪便和尿内的有毒物质被人体重吸收,导致自家中毒”。因此,应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尤以晨间为好。定时解大便可防治便秘,并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病机会,对痔疮病人也有益处。
按时睡觉
不少人不困不睡觉,误以为困倦是应该睡觉的信号,事实上困倦是大脑相当疲劳的表现,不应该等到这时再去睡觉。养成按时就寝的好习惯,不仅可以保护大脑,还容易入睡,并能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失眠。
按时吃饭
生活中有一些人不是按时就餐,而是不饿不吃饭。这种做法容易损害胃,也会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因为食物在胃内仅停留四至五小时,人感到饥饿时,胃早已排空,胃黏膜此时会对胃液进行自我消化”,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素食: 素食资讯 | 健康蔬菜 | 水果大全 | 坚果大全 | 五谷杂粮 | 茶类大全 | 素食人生 | 疾病食疗 | 药膳大全 | 养生知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心量拓开。要知道,我们的本心,我们的真心,“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看原来的心量多大,整个虚空法界都在我们心里面包容着;现在我们的心量变得很小,两个人都容纳不下,你说可不可怜!要怎样把心量拓开?佛在经上教给我们,“心常谛住度世之道”。这句话就是我们念念要想到造福社会,造福人群。诸佛菩萨他们的存心、他们的动念,无非都是救度一切苦难众生。“谛”是谛实,实实在在,他那个心是实实在在帮助一切众生!诸佛菩萨希望一切众生开悟,希望众生都能够了解诸法实相,不再迷惑颠倒。这是我们一定要学习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