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真正的快乐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2014/9/3   热度:237
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 更多圣严法师佛学内容 ----------------------------------------------------------------------------------------------------------------
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爱情、友情、亲情虽然能带给我们很多的温暖,却也充满痛苦的催折,尤其是生离死别时,更是让人痛苦。因此有人以为,只要将情感斩断,就再也不会痛苦了!然而如同佛所说,众生都是「有情」,就是因为众生有爱的缘故。
众生最爱的是自己的生命,其次则是和自己生命相关的人、事、物。亲情由第一代传到第二代,象征了生命的延续。爱情也是一样,因为有了男女的结合,才有后代的出现,因此这个结合也和自己生命的延续有关。至于友情,虽然和生命的延续并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但是人活在世界上,一定需要养分,除了饮食的养分之外,还必须从精神上获得滋养,而友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养,所以友情和生命还是有关系的。
既然情爱和生命息息相关,无论是否定它,或者是硬生生地把它切断,都不合乎世间的法则,也不合乎人情的道理。从佛法的立场来看,无论是亲情、爱情或友情,都是因缘所生,有因有缘才使得大家生活、聚集在一起,也才能够彼此互相合作。但是我们要明白,因缘聚散是天经地义的,就如我们常常听人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或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可见生、死、聚、散都是正常的事。
既然聚散是必然的事实,那就没有什么好痛苦的了。佛法常常教人要用平常心来看待所有一切发生的事,这样在相聚时,就不会太过兴奋,而分离时,也不会那么忧苦。而且,人生在世,就是要有聚有散才能成长、有生有灭才能进步,如果没有生灭变幻,我们就会老是停留在同一个现象之中,不但觉得很无聊,也不能够成长。例如,今天和这两个人在一起,明天又和另外两个人在一起,这样就能把原本的人际网络扩大了,人际网络一旦扩大,生命的层面就会扩大,而层次也将提高。
所以,聚散的过程其实是让我们成长的一种力量,因为层次和层面的提高、扩大,使我们的生命过程更充实、更饱满,也更加多彩多姿,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
更何况,离别既然也在生灭变异之中,所以它也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一时的分离并不表示永远都不能再见面了。而且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透过网路联络,即使相隔遥远,也能立刻与对方面对面谈话。而人是高等动物,本来就着重精神的交流,就算身体没有在一起,仍然可以随时随地互通有无、互通讯息,离别也就不再显得那么痛苦了。
其实,离别之所以让人感到痛苦,问题的关键仍在于大家难免都希望自己喜欢、执着的,能永远留在自己身旁,这才是使情爱变得痛苦的真正原因。所以,只要转变自己的心境和看法,以平常心来看待离别,并且掌握聚散离合所带来的成长契机,就不会再为离别而担心苦恼了。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二六时中,我们学佛人心里头有佛、念里头有佛、形象上都是佛。心是佛心,行是佛行,身就是佛身。佛心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心是佛心,行就是佛行。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都与这五种心相应,这就是佛行,这就是佛的生活。我们修行修什么?就是修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我们生活、工作、乃至于一切应酬都与这五种心相应,这才真正是大乘经里面讲的“修佛行”。无论你是什么身分,无论你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什么時候你把身、语、意的行为统统修正过來了,心是佛心,言是佛言,行是佛行,你就成佛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