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学佛知津 三十、“大师”考名
2014/9/3   热度:317
萧惠元居士对于三宝极其虔敬,所以当他读到张廷荣居士在菩提树杂志发表的文字中, 将杨仁山及欧阳渐居士称为“大师”,感到非常的不满,故在觉世二六一期上写了一篇“向张廷荣居士进一言”。同时又引起了其他多人的反应,这是很好的现象。不过,“大师”一词,究系何指,我想趁此机会,作一点正名的工作 。 本来,大师一词,并非佛教所专用,例如周礼春官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这是一种乐官的职称,后来演变为“太师 ”,太师是乐官的指挥者。 在印度,大师一词是对一切学派或教派的领袖的尊称。各派的徒众,对于各自的领袖,通常都以大师称呼。例如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卷二,裸体外道的徒众称他们的教主为“大师晡刺”。长阿含经卷十五,究罗檀头婆罗门,亦被五百婆罗门弟子,呼为大师。长阿含经卷十六,沸伽罗沙婆罗门及多梨车婆罗门,亦各被他们的弟子称为大师。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六重品之十,尼健子外道的五百弟子,也称他们的领袖为大师。 因此,在佛教而言,当时的印度,只有佛陀一人可以称为大师,其余的僧俗弟子,均不够称做大师的资格,例如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中,帝释天主憍尸迦,口口声声都称:“如来大师出现世间。”外道婆罗门,对释迦世尊,也是看作佛教的大师,例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二十八,记载佛弟子将佛像供在上首,一天忽然下雨,大众忙着躲雨,竟忘了把佛像请走,于是给婆罗门居士讥笑了一句:“仁等何故掷弃大师?” 根据佛教的原始看法,唯有众师之师,才可称为大师,在佛教,那只有佛陀一人可称大师,并且,依照佛阿毗昙经出家相品的记载,凡是在称谓之上冠一 “大”字的,也都是指的佛陀,比如大医王、大商主、大沙门、大勇猛、大敛摄、大威德、大将导、大雄、大力、大神、大慈悲、大法聚等。在瑜伽师地论中也说:“能善教诫声闻弟子,一切应作不应作事,故名大师;又为化导无量众生,令苦寂灭,故名大师,又为摧灭邪秽外道,世间出世间,故名大师。” 佛在杂阿含经六·一三中也对弟子们说:“欲断(色受想行识) 五受阴者,当求大师。”杂阿含经卷十·二七一也有“佛告低舍(比丘名),佛为大师”之句。 在宋代灵芝律师的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上称:“大师者,所谓人天之师,即十号之一,以道训人,故彰斯目,然以师通凡圣,加大简之,是则三界独尊,九道依学,唯佛师圣,得此嘉号,自余凡鄙,安可僭称!”唯在大般若经的常啼菩萨,对法涌菩萨也称大师。 因此,中国的佛教也比较方便,例如僧史略卷下,有这样的记载:“唐懿宗十一年十一月,左街云颢,赐为三慧大师,右街僧彻,赐为净光大师;可孚 ,赐为法智大师,重谦,赐为青莲大师。是其始也。”这是朝廷对于僧官的册封大师。 于是,从此以后,“大师”一词,也就逐渐地成了对于凡僧的尊称,所以在晚唐以来的许多僧人,多被加上了“大师”的嘉号。要是愿意研究的话,这倒是个很好的题目:晚唐以前的高僧已有被称大师的吗?我尚未暇细考,如果我的判断不错,晚唐以前唯有宗师,方被称为大师,此如天台智者,被隋代的晋王称为大师,便是一例。(见“唐高僧传”卷二十一) 至于居士被称为大师的,就我所知,还不是今日的张廷荣居士的发明,那是由于欧阳竟无居士的门下,对于欧阳竟无居士的恭维,才开了头的 。 欧阳竟无跟太虚大师同是杨仁山居士的学生,他们后来所走的路向却颇有不同,欧阳竟无很有以现代维摩自居的气概,他根本看不起出家人,也不恭敬出家人,并且主张比丘当拜居士,这个问题曾经引起太虚大师的纠正,但也不生效果。欧阳居士对于近世的佛学,尤其是对唯识一系的贡献卓著,他的门下也都是些有名的学者,欧阳竟无之被称为大师,就是出于这班人的好心;他们是以学术领袖的身分去衡量欧阳竟无的,正像章太炎被称为国学大师、张大千被称为国画大师一样,那是出于纯中国的观念,是从汉书伏生传称为大师以来的传统观念,最要紧的,这一观念跟佛教无关。 我跟张廷荣居士,已有近十年的友谊,像他那样的热忱和勤恳,在今日的居士群中,实在是难能可贵的,所以,我对他的尊敬,正像尊敬所有我的其他师友一样,他称杨仁山及欧阳竟无为大师,已不是新近发生的事,只是新近因此事而发生了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所以写出了我的所知所见。(一九六四年九月一日觉世二六三期)
---------------------------------------------------------------------------------------------------------------- 更多圣严法师佛学内容 ----------------------------------------------------------------------------------------------------------------
到了汉朝,大师一词又变成了对于学者的尊称,例如汉书伏生传中,就有 这样的一句:“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在一切法里头,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叫邪知邪见。经上说得很清楚,“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有同学受了菩萨戒,还有四相四见,那叫名字菩萨,有名无实。真正的菩萨没有四相,没有四见,为什么?菩萨是正知正见。四相四见是邪知邪见,我们岂止这四种,不知道有多少种,一天到晚乱七八糟的知见,想东想西,全叫妄想,全是邪知邪见。什么叫正知正见?没有知见,般若无知,那叫正知正见。什么时候你到了无知,正知正见就现前,人家来问你,无所不知,妙就妙在这里!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