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止观及其思想
2014/9/3   热度:376
天台止观及其思想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真正想去极乐世界的人,要常常想着这三个条件,真信、真愿、真念佛。真信,决定没有疑惑;真愿,那是万缘都放下了,我只有这一个愿望,就是求生净土;真行,我一天到晚就这一句佛号,除这一句佛号,什么念头都没有。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前 言
宇宙人生的一切,没有一法不是相依相资的关系互为因生,离开
相依相资的关系,宇宙界没有独立存在或孤起的世界。一切生命无论
动植飞潜,也无不属于因缘之生法以成就。故云诸法乃因生缘起,益
知佛学论义重在缘起。经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
无,此灭故彼灭。”[1]就是缘起定义的具体说明。在佛教之缘起
说,固然是建立佛教一切义理,证明对宇宙人生之正确认识,“所以
佛教的缘生观,是解释宇宙万有变化的一个基本理论,其他种种理论
无不与此和谐的,现代科学逐渐发展,尤能证明缘生论的不谬。”[
2],其在另一方面也指出某些世间学说的认识还不够‘如无因论者
... 在印度的六师学说中... 主张一切万物,都是自然而生,自然而
灭的,没有任何一法为他的因性’,佛法为要破他这个妄计,所以就
举出此有故彼有的缘起因果论。”[3]由以上论一切缘起,故无独
立自性,而且向上一著,建立缘起性空论。佛教无论大小乘都依缘起
缘生成其学说之体系,“十二因缘既是组织的,流动的,彼此关系的
”[4],又“分为十二支,而各予独立的称谓,这就是其殊胜说的
... 无明为诸有的根本”[5]。缘起在佛教哲学及超越哲学的理谛
中,关系到整个佛教学说,及其如何从无明网转胜义谛的理境,便直
接关系到禅法的修习功果。其实缘起论是人生哲理上最大的关键,如
对眼前事物宇宙人生之林林总总,若无正确观念,则所判断的见解,
其错误所影响的,后果未免堪虞。佛教是佛学的,亦是佛法的,因而
构成佛教的思想与精神的表里,这就是佛教的主要质素。
天台智者大师所发挥佛陀悟道之觉性及其思想之超越,并依禅行
净念而发展之悲智。吾人心中现前之一念善行,而通摄三千善发之趣
境。故云宇宙人生无论任何事物,不是孤起独存,而是因缘互互,以
引生因果之成相;心理上之思想发展如是,行为上之操守进退亦莫不
如是。
佛教自天竺传入中土,从东汉(汉明帝公元六七年),至南北朝
陈宣帝时(西元五七五年),当时天台思想从北齐之慧文禅师,依龙
树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之四句,而显藏通别圆四教,此是慧文禅师发得一心三观之纲要。一
传南岳发挥大乘止观:“... 大觉兴悲。是以随机施设,遍转圆音
... 假有真空之奥,若纲若纲。明体达用之方。”[6]体达以定慧
寂照为本具之德性,此乃大乘止观悲智双运之精神。再传智者大师,
盛宏天台一家宗旨:“证法华三昧,获旋陀罗尼(妙运总持),是为
拓开义门,定而三止,慧而三观,曰具、曰即、曰一念三千”[7]
。天台止观发明之妙行,以此为极则。后四一九年天台第十七祖四明
尊者“教观并行, 自九传以后.... 备众体而集大成”,又经八九九
年以至现代,宁波观宗寺谛闲大师兴设观宗学社,专宗讲习,“以本
宗妙玄止观为正课,双修解行,目足兼资”。秉承谛老法脉之倓虚大
师,曾在青岛湛山寺兴办湛山学佛园,以后又于春江设华南学佛院,
讲授天台教观,皆为现代天台学之传弘。
天台大教,智者大师之盛弘开敷,“大师入普贤道场,悟法华三
昧,自此更为精进,时大师以二十三岁之青年,遇慧思禅师,而筑天
台开宗之基”[8]。智者大师为发展中国佛教思想之系体化,将佛
陀一代圣教判为五时八教,化仪、化法,皆为中国佛学学术思想最有
系统之组织。研究佛学者,无不参考以为资助。唐代华严宗兴,皆依
天台教法以成。现代中外佛学者,咸以天台华严之精神及其学说为探
研之重心。天台教观思想乃佛教中道实相之穷极究竟,“真空妙有”
和盘托出,尤以智者大师之“一念三千”、“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可言开后代禅门妙语,黄花般若、山色净身之先河。乃启华严“一即
多”与“多即一”之法印,而臻至中国佛教思想之大成。
一、止观妙行
佛教是中道教观,不偏空、不著有,要于空有相融互显之妙谛中
,一法不粘,一尘勿舍,而为出世中之入世事业。佛教不离世间法者
,即此义矣。若有偏颇,则难符中道妙义。无论事理二门,皆以空有
融通为主旨。菩萨对事门应以“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
生得灭度者”[9];行人对理门则悟“法尚应舍,何况非法”[1
0]为要务。此为最圆融无碍之禅机,亦即圭峰宗密禅师禅源诸诠集
都序谓如来禅。惜近数百年来,由于历史环境之影响,我国禅宗思想
多偏于空性为体,而不重妙有为用。
在佛教各种大小宗派,都具有其实践的修持法门。禅观“但是最
具整体性和组织性的,当推天台宗‘止观’了。所谓‘止观’就是梵
语‘奢摩他’ (Samatha )‘毗钵舍那’( Vipayana )的译语”。
佛教在中国发展至“止观”法门,可说是般若观照之具体显示:
云何修行止观门,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
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云何
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以此说止观之正义,以作修行之正
轨。止观者,为定慧实行之称;定慧者,为止观成绩之效,而止
观二义不相舍离,如人足鸟翼,只不成用。然说止说观,皆是随
胜而说,以其说止时,而观在其中。何则,因无观不成止也。故
永嘉云:“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其所谓寂者止义,惺者
观义。的然不可离故,今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义在诸观
境缘生无性,了不可得,当体即空,是以空观体真止也。故曰随
顺奢摩他(译止中之观)观义故。又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
相,义在观诸境无性缘生,一法不舍,相待成假,是以假观方便
随缘止也。故曰随顺毗钵舍那(译观中含止义)观义故,云何随
顺者,征起修中观,不离空假二观,及中谛不离真俗二谛之义。
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者,谓空不舍假,假不舍空;真
不舍俗,俗不舍真;遮照同时,即是中观,泯立同时,即是中谛
,故曰双现前故。夫大乘修行要旨,乃一心三观,一境三谛。为
学大乘不得意者,故说次第三观三谛也。[11]
天台二祖南岳大师出大乘止观谓“净心之体,既不可分别”[12]
,又“如是无量无边性净之法,唯是一心具有”[13]。大乘止观
述记阐明:“大乘者,即吾人本有一念之心。本书中名为自性清净心
... 大者何,绝对无外之义。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绝诸对待;无
内无外,所谓无前后,无方隅,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具足体、相、
用三大。三大者,随缘不变,体即真如,是为体大,全妄即真之心体
。具足过恒河沙称性功德,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是为相大。即此一
念心性之体相,不变随缘,... 是为用大。”[14]具此一念净念
,以约喻大乘运载为义,现前一念之心,妙用无穷,则自利利人,永
无休息,是名菩萨乘,至平等心亦名佛乘。而一切功果圆熟之过程,
仍赖止观之功。
上明一心三止三观之义。下明次第修止观之方。若修止者,住于
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
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
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心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
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
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此谓修习
... 如是修止,而趣入真如可期。若从坐起,去进止,有所施作
,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
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
成不退。唯除疑惑,不信、诽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如是
等人,所不能入,此谓修习方便随缘止也。于行住坐卧,出入往
还,有所施设作为之事,于此种种施作一切时间,常念方便随缘
,观察三假(因成假,相继假,相待假)久习淳熟,其心得住,
于行不退,以心住行不退故,渐渐猛利,或顺得真如三昧(译等
持),或渐渐深伏微细烦恼,或渐渐信心增长,或渐渐速成念不
退也,唯除其疑惑等之烦恼障,重罪等之业障,我慢等之报障,
如是等人,所不能入。[15]
天台宗旨,依法华悟人,发法华妙法。智者大师登光州大苏山入普贤
道场,行法华三昧,诵法华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诸佛赞言,是真精
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之文,豁然了明法华三昧。即将所证呈白思
师,师叹谓:“非汝弗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
,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大师此后代思师讲大品经,思师亲临
其席,叹曰:“可谓法付法臣,法王无事者也”[16]。自此南岳
付法相传。大师以二十三之青年僧,遇慧思禅师,而立天台开宗之基
。“尝自语曰:‘传道在于行,亦在于说。’于是讲说三商:一法华
玄义,是说一家之教相者,二法华文句,是解法华之经文者。三止观
,是示一心之观行者,故曰:‘一到法华则以实相三千三谛之理而为
观体’”[17]。要知天台传佛心印,大乘一实相印,发挥大乘悲
智度奸精神;非小乘三法印尽同者。盖三法印之无常、无我、寂灭,
也需要实相般若“空生大觉”,使觉悟一切法尔宛然,更超越执著涅
槃之观念。于是大般涅槃中显三德秘藏,便反映出无有涅槃佛,无有
佛涅槃,则金刚般若云:“若有众生可度,则不名为菩萨”,盖“度
尽众生,实无众生可度”,故此乃是佛法妙法,而不只是孜孜于经典
上研寻文字可了脱之境界。天台教观并弘,是“禅孜综论”(笔者曾
于哲学研究所授此课),须赖禅观止静功果感格,而使心境有所转依
,以成就转识成智。
二、一念三千
天台观法,三谛圆融,发明一念三千。三千,指十法界中之三世
界,五阴世界、众生世界、国土世界,故谓一念之善,能造三千功德
(反之,一念之恶,亦能造三千罪恶)。起信论云:“心生种种法生
”,即此义矣。修止观禅行,即辅此善行之由径。以明净心眼而无模
糊颠倒之迷惑。是以能清明警觉,悟知应为而不为。即却恶而从善,
善念悠悠而兴于方寸中;华严经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
离苦”,净名经中“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18],皆为心心众
生心,念念亦众生念,大悲故,大慈故。天台发明一念三千,实为印
度佛法入中国四九三年后之特殊发展。天台重视一念心,一念现前,
实系吾人时时都需了朗之要事,更可强调为生命中之一大事。中国哲
学云“人心唯危,道心唯微”,也不过说明是人念之转而已。八正道
经中云“正念”、“正思惟”、而成“正命”,此乃人生极为重要之
事实。天台孜观阐明三谛圆融,观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诸法。究一心三
观,乃北齐慧文禅师于中论发明之。天台宗虽然依契经法华三昧为背
景而成立为教观并弘之一大宗,然也得力于中国人之禅行功力所成立
;故佛教在中国发展之成就与建设,称为中国佛教。佛教许多宗派,
也是在中国始开宗成立。如天台宗之独特,“一念三千”之妙观,以
智者大师之宿慧智照,及其任运无边化境喻妙法莲华之开显圆,至悟
:“一色一香无非中道”,都源于大师极有创作性之“一念三千”之
观境。三千者(地狱、饿鬼、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
佛之境界为界),据此圆融之妙理,十界互具十界,则相乘而为百界
,百界一一有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十如
之义,则相乘而为千如,此千如各有众生、国土、五阴,三世间之别
,则相乘而为三千世间,于是一切之法尽矣,止观五止曰:“夫一心
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
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印具三千
。”[19]止观五曰:“问一念具十法界,为作念具?为任运具?
答,诸性自尔,非作所成,如一微尘,具十方分。”欲研究天台宗法
,须知妙法一经:
直须深究本十妙,迹十妙、观心十妙,虽云妙义难思,总不外于
吾人一念之心性。心性平等,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故知理具
三千、事造三千,两种三千,同居一念。本地 甚深,不外理
具三千也。事迹无量,不外事造三千也。理具三千,竖无初后,
横绝边涯 。离过绝非,实叵思议,....。由理具故乃成事造
,事造造于理具也。理具之三千既尔 ,事造之迹,又安可得
而思议者哉。是故权实本迹之法,一一无非是妙....。苟得不变
之体,神凝千古,一念万年,如廓落长空,寒潭皎月,竖不
止三际,横何但十方,放之 则沙界俱含,收之则毫端有剩,
原有始而无始,兆朕谁分察乎,终而不终,苍茫何极, 斯殆
不变之妙也。迹即随缘之用也,能得随缘之用,应机利众,接物
有方,如空谷之传 声,若摩尼之随色,毫端现刹,尘内转轮
,语其实而非实,融万象于一无,说其空而不空,散一无于万象
,此即随缘之妙也。如禅宗以世尊于灵山高会,意在显露十界十
如权 实本迹之法,令一切众生,睹如是希有事,必生如是希
有心,心生而妙法可证矣。所以 喻以莲华者,谓此莲华,因
即具果,而果复含因,以今因继果,而后果之因已植,由今
果含因,故先因之果元成,正明众生心内,早具已成之佛,而诸
佛心中,又孕未来之众 生也。以怀佛之心为因,佛终无尽,
以孕生之念证果,生亦何穷,以劫劫之佛,度生生 之生,以
生生之生,成劫劫之佛,如天河之不息,似孤月以常轮,古今如
是诸佛,古今 如是众生,无不具此妙法,若不浯此妙法,当
观此莲华,能悟此莲华因果,同时即识得 妙法,生佛不二,
乃以此莲华喻于妙法,故云妙法莲华经也[20]。
佛教思想在中国发展,经初传期之几位域外处僧人,如竺法兰,
迦叶摩腾随同当时汉家中郎将蔡愔及秦景博士等,护送梵本圣典馆于
鸿胪寺(即后来之白马寺)始。及康僧会之宏创佛法于南方(建初寺
之始),随著佛图澄化石勒,石虎父子,由是而三国而两晋。当时得
道安、慧远师徒之大力宏般若,又得鸠摩罗什之译出大智度论。随著
达摩祖师西来,于是空学之盛唱,当一时之极。然空有相融之妙谛缘
生,则待天台大师之摩诃止观顺理推出。而“一念三千”之观理,实
为中国佛教之一大事因缘。盖天台教观之精义,在摩诃止观。天台大
师展开著名之“一念三千”之缘起观,就在摩诃止观明观不思议境得
之。“诸法不自生,亦不依他生,不共不无因生”,此为龙树中观论
颂所判决心具三千之理谛。所谓心具三千,就是天台对于“四悉檀”
之理解观照,无非是悲智融汇,真俗一如,故云:“假使有人听闻心
具一切法而生欢喜的话,就对他说‘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的道
理;假使有人听闻缘生一切法而生欢喜的话,就对他说‘五欲使人堕
于恶道’的道理;假使有听闻因(心)与缘共生一切法而生欢喜的话
,就对他说‘水银和真珠而能涂诸色相’的道理;假使有人听闻离心
与缘生一切法而生欢喜的话,就对他说‘十二因缘,非佛作,亦非余
人作,其性自尔’的道理。”[21]依大智度论缘起论云:“佛欲
说第一义悉檀相故,说是般若波罗蜜经,有四悉檀,一者世界悉檀,
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总
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 无相违背。 佛法中实有
... 所以者何,慈心于众生中求好事观功德... ”[22]故天台大
师一念三千之理谛,可知源于一心事具理具之依据。就是所谓“慈心
于众生中求好事观功德”故。
摩诃止观明观不思议境,便悟一念心中具千性相,此是妙观而所
显之妙境。其实佛教思想中(原始时代与发展过程之显示”,尤其在
禅宗思想之境界,主要是发展这方面之心境(一念善,具三千功德)
。至如禅宗超越之境界,在过去有关佛在世时与其弟子在生活语言中
之表露,也有世尊升座无言可说:一次佛升座说法,文殊菩萨白槌曰
:“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释尊无言下座。又释尊一日摄化大
众,指大地说,在此处建之梵利,帝释插一茎草于地上曰:“建立梵
刹竟”。在禅宗境界上,可能不必研究是真是假,因为是意境上的境
界。意境之境界,就是禅宗之心境,而天台一念三千也属心境上之活
用。禅,就是以心境之观点而为境。自从达摩祖师来中土,及禅在中
国辗转发展而为禅宗,无不注重心境之示现(六祖坛经亦有“一念愚
即般若灭,一念智即般若生”),智者大师则具体发展成禅观之心境
,自然是依于天台之性具善恶有所关连。天台一念三千,若能深入研
究,当然是人生一大解脱之妙诀。因为禅观最重要是能自“作得主”
,总之“介尔有心即具三千”,又“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2
3]如是则察知天台止观之各种法门及南岳大乘止观之“依他”(指
六七识)修习,及小止观,乃至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
、次第止观(释禅波罗密法门)修习,及一而非为调心息,修习禅观
,要以止息为所依止,所谓“调息安心,离相净心,实相妙心”[2
4]。皆是使心境之净妙,而于“介尔有心”之时,则自然所招感是
净境之性相,而成净理之事相(无污染,大乘止观称为顺性)。如是
理推,则吾人若真能了晓一念三千之事理所具,而应修禅习定所显之
一念了明,自然“心净则国土净”[25]。如此则造理造事,都无
乖谬,都无染事。违体(不符合性净)之恶事恶境,则顺性(符合体
性)之理净事净和盘托出,何愁天下不太平?人心不纯洁?因知一念
三千,实为治事治理、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最基本之人性修养工夫
。亦即佛心、禅心,了了一如。
三、一色一香中道义
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26]相,为器世间之“碍”义,障碍法无能圆融通畅,如围墙之障
隔无所通达。心之障隔亦无可通畅,故人心有烦燥,不自在、不安畅
,故谓胸中块垒,即云有障塞而不能流通故。何以不流通,物碍故。
故佛经三藏灵文,谓无非去执破相,使心境通达流畅,而人之心性,
自然无滞无污。心境无滞无障,大乘止观云:“波停水现”,喻海水
无风波,则水平如镜,照明了朗故。智者大师悟三千理体,一念圆明
,禅机活泼,应运而行,所谓“中道即法界”。法界(即宇宙人间一
切事相环境)诸法为吾人日用云为之,无拘大小事相,都在吾心境映
照纳受。“天台立空假中之三观,而照一切诸法为悟之极则”。止观
一止曰:“系缘法界,一念法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盖一色一香(
指微细之物)为极微细之意,而能悟其“也尽有中道实相之本体”,
盖净明心净,观中谛(不偏执义)之理而断无明之惑。四教仪曰:“
从此用中道观,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
德)。故中道妙观,谓超绝假观与空观之真实“中道”观法。禅观妙
行之净化心境,观照宇宙万有之实相(本体)非有非空,故云中道。
中道应本之理,依天台八教之化法,“别圆二教之义,以圆实中道为
应化身之根本... 故菩萨欲永受三界之生, 而度生者.... 谓十界诸
法以中道之理为本,中道之理为应缘而现者,故断烦恼,而中道之体
愈圆明,十界诸法显现,随机感而起不思议之应用”。故谓中道即法
界,以此中道法界所缘之妙境。倘能修习止观禅行之净行人,智力成
就,悲愿具足,能缘之妙智,悠然而生,故谓“广结事理之诸法,是
止即妙观”禅行极则,悟中道第一义,即双照而离有无二边之观法,
破障中道之根本无明,名中道第一义谛观。[27]
天台中道第一义观之玄妙,摄事摄理,圆明具足,所谓如盘走珠
,如珠走盘,面面一如,如如妙谛,妙法经中示法尔宛然,金刚般若
经云如是如是。所谓如来出世度生之三典:一、佛陀降生而说天上天
下“唯我独尊”,其意义一、在以警“吾人之本来皆要‘自知、自尊
、自贵’”。二、佛陀夜睹明星悟道而言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
皆有如来智慧相,皆由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乃是“褒德自勉”,
革命复命[28]。三、临入涅槃时因阿难问,回答立言所结诸经之
首皆用“如是”。如是二字之义,别无一法与人;正如金刚般若经“
无法可说,是为说法”;又如“度尽众生而无众生可度者”,此乃无
我无相,儒家所谓无固无我一大开显之无我精神。一代圣教,从修道
、成道、讲道、解脱,故云不外如是如是。智者大师以中道妙观悟一
念三千,自然契入,法法何曾法,花香岂是香。色空无殊,便道出一
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如此观照,宇宙人间充满美妙,惟其悟得
玄微之妙法,所以若乐不挠其心,得失无关宗旨,法华文句称为“妙
乐”。
一色一香在扰攘之尘世中,可能容易被尘劳之肉眼所忽略,然而
得入中道双照二谛,心心妙明,自然一色一香也具足无余中道本体,
万物之根源,就如家乡一把泥土,就有无边乡土味。有僧问莲池大师
庭前百合花,夜来始闻此香,大师语谓庭前百合花,日间也香,夜里
也香,然而日间不闻其香,而夜过庭前,花香益发者何?因白昼时,
人,六根纷扰而互用,鼻不专也。佛陀悟正等正觉,便说一切众生皆
有如来智慧福德相,此为佛教最超绝之教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
此佛教称平等教义,一人成佛,一切众生得闻自性佛,谚云,若成圣
人,通街也是圣人。智者大师悟中道妙义,一香一草皆成妙谛,不只
人能法乐,一色一香皆沾法喜,如何微妙之艺术境界,这种美妙文字
般若,艺术境界拓开一层比之中国之花解语,鸟迎人,又在人性语言
中开创性灵之光彩,天台思想智者大师无异是划时代之创作者。而智
者大师之修法,在其年青时代(十八岁出家)未入大苏山之前,曾“
诣大贤山,诵法华、无量义、普贤观三部经典”而立志高远,遥慕慧
思禅师之德风,而秉承天台一家教观之宏化,是非凡人做非凡事,然
味其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也感是平常人,做平常事。 大师一生 ( 大
师诞生于梁武帝大同四年西历五三八)从出家受十戒(从法绪大德受
十戒)秉具足戒(依慧旷大德具戒),及至二十三岁秉承慧思大师法
脉,三十岁奉师命往成都金陵并应请讲法华经(当时陈帝敕停朝一日
,王公相将,皆来听讲实是天台开宗之纪元)旋为众讲大智度论,说
次第禅门,驻锡金陵凡八载,行化金陵,荣誉顺缘,而大师身怀天台
幽境,“故于陈大建七年三十八岁时隐遁天台,九年间度其岩栖溪饮
生活,扩拓建立本宗之根本焉。至德二年,受永阳王之请,赴会稽山
;三年,勒使奉迎再度于金陵太极殿讲大智度论、仁王般若经等,祯
明元年,大师五十岁,迁光宅寺,讲法华经时,隋帝行幸,躬临法筵
,出法华文句。隋开皇十一年,晋王广在总管府金城殿,设千僧会,
请大师为授菩萨戒,赐智者号,自称弟子。隋开皇十三年四月,大师
五十六岁,于玉泉寺说法华玄义,翌年说摩诃止观。止观,盖一夏敷
扬,朝暮二时,慈沾法雨者,达一千人云。”[29]
四、五时判教与化仪化法
中国佛教组织整理而成为条理之学术体系者,功在智者大师之宏
博义广之精严,所谓五味之教,即天台宗区别释迦一代之教法为华严
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之五时。凡此五时,统
摄一代圣教之教化,以五味之法,而喻藏、通、别、圆之化法,亦即
循真、俗、中三谛而演化开显。五味之喻,乃托涅槃经之所出,五味
者:乳、酪、生酥、熟酥、醍糊。
印度牛吃雪山草,故出乳甚浓。第一华严时(三七日)华严乃佛教圆
顿大教,然佛陀宣讲甚深妙理,而听者哑喑,比如婴儿无法受用浓烈
之乳味,是以佛陀即转说四谛法。第二即阿含时 ( 十二年 ) 比喻酪
味不浓,容易受纳,于是少器少量亦能听懂四谛若集灭道十二因缘,
乃人生基本之事相。然四谛法在一代圣教中乃属幼稚园小学之课本,
故第三生酥味即方等时 ( 八年 ),犹如小学毕业后可读初中, 亦即
佛教小乘法而渐转入大乘思想;故方等时即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以
善诱善导,渐出执于若集灭道之理谛。经过方等大乘思想之薰陶,第
四般若时(二十二年)喻熟酥味,乳味渐浓,也能受纳,而研究天台
思想乃至一切佛法皆以此般若时之法味为重要,盖般若具遣荡空义,
而佛法之独特,阐明空理,犹如空中不空,而显菩萨之空中妙有悲智
精神,都在第四般若之观照而能显出功果,故谓学佛法即学般若。尤
其是禅行观,皆以般若二轮能启三大。此般若时在天台五时教中,称
为般若之夕,又谓“转付法财”之时机;即谓为般若时之后,便是法
华涅槃,至圆顿妙法。所谓转付法财,由于般若遣荡之空体,除障隔
之尘垢,得以接受妙法之资财。天台时教第五法味是醍醐味,醍醐乃
极浓烈之乳味,犹如火煎浓乳,浓乳更成乳浆,需有大量大胃之人才
能受纳。佛陀四十八年说教至最后灵鹫山中宣讲法华,犹如醍醐乳味
少分即是,法华经在所有佛典中称为畅佛本怀,故方便品以一乘妙法
授诸大众,而法华方便之一乘妙法之演唱,无有二乘,故谓佛法即一
乘法。 是以禅即佛心 ( 故楞伽经传佛心宗),佛心是禅,佛语是教
( 一切经典),如此五味之教,始终次第,仍以华严法华为始终圆观
之妙法,如涅槃遗教,正如慈父遗嘱。
五时八教即佛陀四十九年说教之系统,及说明其次第演化之悲愿
,而八教判释顿、渐、秘密(一音说教,众感不同)、不定,非顿非
渐,非秘密非不定,此为化仪判释之方法(如教师教导学生之仪式)
。藏通别圆,四化法,以判释藏等是一家释义之纲目(如法相唯识等
之义学),通别化法(方等、般若),华严为顿,乃至判法华涅槃,
为非顿非渐以纯圆独妙之解释,此为天台五时八教始终判教之大纲。
用此判释一代圣教,使演天台思想者,可得条理寻源,一切经教可以
图列五时自见条列不紊,天台一家思想自可了然。
结 论
凡研究中国佛学或趣向中国禅观之研究,几乎没有不探讨有关天
台宗之思想与其宗要之关系。因为如此,可以明白天台宗与佛教思想
之关系,而主要之经典,乃智者大师对法华经之契悟:“了解法华经
之教理与修行,法华经之观法;前者为教相,后者为观心;一家宗义
,悉收于此。”[30]释尊世寿七十二时,于灵鹫山,总括一切教
法,不覆不怀,畅说无余,凡是研究天台思想者,故必以法华为要。
在事实上而言法华经而后,只有涅槃经,是属教诫之嘱咐之遗教。所
以智者大师以“法华经为规准而整理一代佛教,立五时八教之法式,
将一代法门出以种种分类解释之。”[31]五时八教或五重玄义,
对研究佛学思想,提供了极珍贵之资料。就智者大师创立止观,终极
以一念三千为事具理具之圆顿一心。在教观二门之体用互彰,实为一
代教化之思想实践。佛教之精神在事具无遗,一法不舍,佛教思想在
理具无缺,净化所显,而一法不立,喻“花开莲现”之妙义。菩萨救
护众生之悲愿,所行一切功德,正如花之开敷,以庄严国土,但花开
尽时,果便显现。因思吾人于此,何时何地而不须加以庄严所践踏之
国土。此可影响人心之自律自励,唯其能知庄严国土,始能显出人的
德性及才华,唯其能庄严国土,始可得见能受用,则因果不虚,花果
自然,而世界人文之发展,自能生息无尽,滋长繁荣亦无时已。而人
生存其间,亦一大交代,一大创建,禅宗云大生死者即一大痛快事。
反之则生不尽其生之功,死不了其死之行,是为一混噩无知,诚可悲
耳。追慕古德祖师之伟业行仪,如智者大师之禅行道风,思想与精神
之实践,堪为今日吾人之规式。
(佛教文化学报三、四期)
注 释
[ 1]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二,阿含部下,六七页,上)。
[ 2]佛教科学观,尤智表著二九~三十页,大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民国六十八年二月出版。
[ 3]演培法师,佛教缘起观,二十页,慧日讲堂印行。
[ 4]见[3],一七页。
[ 5]同[4]。
[ 6]江妙煦,大乘止观述记序,谛闲大师遗集(中)第二编观释,二页,佛教出版社。
[ 7]见教观选录。
[ 8]匹言,天台宗概论。二页,原泉出版社。
[ 9]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八,七四九页,上)。
[10]见[9](大正八,七四九页,中)。
[11]倓虚大师,倓虚大师法汇,第二编论释一五二~一五三页,香港湛山寺,倓虚大师法汇编辑处。
[12]慧思大师著大乘止观门(大正四六,六四五页,上)。
[13]同[12],(大正四六,六四六,上)。
[14]谛闲大师,谛闲大师遗集,第二编,大乘止观述记。四二~四三页,佛教书局。民国六十五年七月初版。
[15]见[11](一五四~一五六页)。
[16]隋灌顶大师撰,智者大师别传(大正五十,一九二,上)。
[17]见[8] ( 八页 )。
[18]净名经,维摩结经异名(大正十四,NO. 四七五,五四四页,中)。
[19]摩诃止观,卷五上,(大正四六,五四页,上)。
[20]谛闲大师,谛床大师语录二0六~二0七页(书函)香港华南学佛院。
[21]见[3],六0页。
[22]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大下二五,五九,中,六十,上)。
[23]智大师说,摩诃止观(大正四六,五四上)。
[24]参见拙著“天台教观与上观”,佛教文化学报第二期,一九页,中华学术院佛教文化研究所。
[25]维摩结经,(大正十四,NO.四七五,五四四页,中)。
[26]金刚经(大正八,NO.二三五,七四九页,上)。
[27]菩萨璎珞本业经(大正二四,律部三,NO. 一四八五,页一0一七)。
[28]倓虚大师法汇第三篇论文,湛山文钞,一0四页。
[29]见[8],二~三页。
[30]见[8],一三页。
[31]见[8],一二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