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定慧品精彩讲解问答


2014/9/3    热度:286   

坛经定慧品精彩讲解问答
  译文
  惠能大师对大众开示说:「善知识!我这个法门,是以定慧为根本。大家不要误以为定慧有别。定和慧是一体的,不是两个。定是慧的体,慧是定的用,当在发慧的时候,定就在慧中;当在入定的时候,慧也就在定中。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是定慧均等修持。因此,各位修学佛道的人,不要说『先定才能发慧,或先慧才能入定』这种分别的话。持这种见解,就表示法有二相。口中虽说著好话,心中却不存善念;徒然有定和慧的名称,却不能定慧等持。如果心与口都是善的,内与外都是一如,定和慧就能均等了。自我开悟,自我修持,不在于诤辩;如果争论先后,那就和痴迷的人一样。如果不能断除胜负之心,必将增长我执法执,自不能远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执著。
  善知识!定慧就像甚么呢?就像灯光,有了灯就有光明,没有灯就黑暗。灯是光的体,光是灯的用,名称虽然有两个,体性本来就是同一个。定和慧也是如此。」
  惠能大师对大众开示说:「善知识!所谓一行三昧,就是能在一切处,无论行住坐卧都能心行正直。《净名经》说:『直心就是道场,直心就是净土。』不要只在口头上说正直,心却谄媚邪曲;不要口说一行三昧而心行不直。只要心行正直,不要在一切法上有所执著。愚迷的人执著法相,执著一行三昧,开口就说常常静坐不动,不起妄想杂念,这就是一行三昧。作这种见解的人,就如同没有情识的木石一样,其实正是障碍修道的因缘。
  善知识!道是要通流,为何反生滞碍呢?心不滞碍于法相,道就能通流;心若执著法相,那就叫作茧自缚。如果说常坐不动就是一行三昧的话,就像舍利弗在林中静坐,却遭到维摩诘的诃斥。善知识!还有人教人静坐,看住自己的心,观想静止,身体不动,心念不起,从这里下功夫。愚迷之人不懂佛法大意,便在这上面执著,反而成为颠倒,像这样的人很多。如此教导别人,这是极大的错误。」
  惠能大师对大众开示说:「善知识!正教本来没有顿渐的分别,只因人的根性有利钝的不同。愚迷的人渐次修行,觉悟的人顿然契悟。如果能够识得自己本心,见到自己的本性,就没有差别了。因此,立有『顿渐』的假名。
  善知识!我这个法门,自从上代祖师以来,首先建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所谓无相,就是处一切相而离一切相;所谓无念,就是虽念而不执著于念;所谓无住,就是我人的本来自性。对于世间的善、恶、好、丑,乃至冤家至亲,有言语的冒犯、讽刺,或欺凌纷争的时候,都一概视为虚空幻相,不会想到报复仇害。在念念之中,不寻思过去的境界。如果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能断绝,就叫作系缚;在一切法上,念念不住著,这样就没有系缚,这就是以无住为本。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就叫作无相。能离于一切相,则自性法体自然清净,这就是以无相为体。
  善知识!在一切境上,心能不被外境所染污,就叫作无念。在自己的心念上,要常远离一切外境,不要在境界上起心动念。但是,如执著于甚么也不想,把念头全部断绝,一念断绝就死,一样还要到别处去受生轮回,这是极大的错误。学道的人应该好好的想一想,如果不认识佛法大意,自己错了还罢了,却又再误导他人;自己愚迷不见真理,又毁谤佛经。所以要建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为何立无念为宗呢?只因为那些口头说见性而心犹执迷的人,在外境上仍有所念,有所念就会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就从此产生。菩提自性本无一法可得,如果以为有所得而妄说祸福,这就是尘劳邪见。所以这个法门要建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所谓无,无的是甚么事呢?所谓念,念的是甚么东西呢?所谓无,就是无差别相,无一切妄见尘劳的心;所谓念,就是念真如自性。真如就是念的体,念就是真如的用。真如自性能起念,不是眼耳鼻舌等器官能念。真如本有自性,所以能随缘起念;真如如果没有自性,眼色耳声当下就会消失散坏。
  善知识!真如自性随缘起念时,六根虽然有见闻觉知,但是真如自性不会染著万境而能恒常自在。所以《净名经》说:『善能分别一切法相,于第一义谛如如不动。』」
  一.甚么是曹溪大师的修行法门?
  二.「定」与「慧」的关系如何?
  三.如何「自悟修行」?
  四.甚么是「一行三昧」?
  五.甚么是「障道因缘」?
  六.如何「看心观静」?
  七.何谓「顿渐利钝」?
  八.何谓「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九.如何对治「尘劳妄想」?
  十.如何处理「见闻觉知」?
  一.
  甚么是曹溪大师的修行法门?
  六祖惠能大师一生驻锡曹溪弘化,因此又号「曹溪大师」,他所指导的修行法门,就叫「曹溪法门」。
  曹溪的修行法门为何?在〈定慧品〉里告诉我们:第一、以无念为宗;第二、以无相为体;第三、以无住为本。可以说,曹溪的修行法门是以「无」──无念、无相、无住为宗要。
  一般修行的人,例如持戒、布施、念佛、诵经、持咒等,主要的都是为了追求现世的安乐。而六祖的曹溪法门,它不是要我们只求现世的安乐,而是要我们求证永恒的生命,证悟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说:如求人天福报、自身安乐,不解六祖修行法门。
  这里讲到「无念为宗」,就是教我们要「念而无念」,要「一念不起」。一般人每天可以说都是生活在「妄念」里面,时而念这个,时而念那个;净土宗甚至教人念佛。为甚么要念阿弥陀佛?主要就是要用「正念」来对治「妄念」;如果没有「妄念」,又何必要「正念」?因此到最后要「无念」;「不念而念,念而不念」,所谓「一念不起」,那还有甚么「正念」呢?因此,「无念」的境界很高,「无念」的境界是:
  ◆对过去的境界不要追忆。有人以为回忆比现实美丽,其实,「白头宫女话天宝」,一个人如果光是回忆当年、回忆过去,就表示他已年迈了。所以,对过去的境界不要再去追忆。
  ◆对现在的境界不要贪著。现在的生活境界,诸如五欲尘劳、人我是非等,不要在这上面斤斤计较,这样一来,也就不会患得患失。
  ◆对未来的境界不要幻想。佛教讲「生死无常」,因此不要幻想「未来」;「未来」还没有到来,幻想没有用,重要的是把握每一个当下。
  如果能对过去的境界不追忆,这就是「修定」;对现在的境界不贪著,这就是「持戒」;对未来的境界不存幻想,这就是「修慧」。「无念」实际上就是修「戒、定、慧」;在「无念」的境界里,对人没有爱恨,对境界没有贪著。能够「无念」,则生活里自能「随喜」、「随心」、「随缘」!
  所以,「无念」就是「不执著」,不执著才能进步。佛教讲「法无定法」,就是不执著有,也不执著无。「无」就是无限、无量、无边。无念不是甚么都不念,所谓「不念而念,念而不念」,「无念」才能真正拥有更宽广的世界。
  ◆曹溪的宗要是「无相为体」。所谓「相」,有「人相」、「我相」、「法相」。我们生活在森罗万象,如同万花筒的万「相」里,以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相,在「六尘」里,每天患得得失,以假为真,以无为有,以秽为净。我们被「相」所迷惑,而产生颠倒妄想,因此以「无相为体」,就是要我们处一切相而离一切「相」,也就是离一切「色」,离一切「声」,离一切「香」,离一切「味」,离一切「触」,离一切「法」;就是要明白《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开了「妄想」,才能证悟「实相」。因此,真正「无相」的修行,就是要去「建设水月道场,大作空花佛事,降伏镜里魔军,证悟梦中佛果」。
  ◆曹溪的修行法门是以「无住」为本,这也就是《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的心每天住在那里?大部分都是住在「五欲六尘」里。有所「住」,就有所「不住」;「无住」,就是「无所不住」。你的心有所住,就有所限制,就有一定范围;「无住」,就是「无所不在」,如同月亮、太阳住在「虚空」里,随著「虚空」无所不在。因此,我们要「不住境」,就是不住在「境界」上,不住在「相」上,不住在「念」上,不住在「有」上,不住在「无」上,甚至也不住在「无无」的上面。那么,我们住在那里呢?我们住在「无住」的地方。
  「无住」是《金刚经》的宗要。五千多字的《金刚经》,主要就是讲一个「无」:度生要「无我」、布施要「无相」、生活要「无住」、证果要「无证」。能够懂得一个「无」,证悟一个「无」,那就拥有了世间,拥有了「无限、无量、无边」的人生。这就是曹溪大师告诉我们的修行法门,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如何才能达到「无念、无相、无住」的境界呢?就是要「定慧双修」。
  top
  二.
  「定」与「慧」的关系如何?
  在《六祖坛经》的〈定慧品〉中,惠能大师开宗明义说道:「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又说:「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慧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
  所谓「定」,就是要我们遇境不动心、不气恼;所谓「慧」,就是要我们谈吐、做事都能运用得体,都能如法,那就是智能的妙用。
  定与慧的关系:「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定」和「慧」本来是一个,由「定」发「慧」,所以「定」是「慧」的体,「慧」,是一种方便、权巧、妙用,所以「慧」是「定」的用。
  定与慧的关系,譬如金与器、水与波、灯与光,相成互用,不即不离。这就好比一块黄金,可以做成戒指、手镯、耳环等饰物,外相上虽然有各种不同,但本体都是黄金。又如水和波,水本来是平静的,有了风,就泛起了波浪,所以尽管浪花如何的波涛汹涌,它的本质还是水。又如灯与光,有了灯就有光明,没有灯,就黑暗。
  所以金与器、水与波、灯与光,是不即不离的。「定」与「慧」也是不即不离。「定」与「慧」如同鸟的双翼,鸟有双翼就能飞翔,人有了「定」、「慧」,就能够解脱。
  《涅槃经》说:「定多慧少,增长无明;慧多定少,增加邪见。」唐朝时,曾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被贬至潮州当刺史的韩愈,有一天去参访大颠禅师,大颠禅师正在坐禅,久久不出定。侍者看韩愈等得不耐烦,心里很着急,便在大颠禅师的耳边说:「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意思是说:「禅师!你的禅定已经打动了韩愈的心,现在你应该要用智能跟他说法。」
  韩愈一听到这两句话,很高兴,他说:「幸于侍者口边得个消息。」
  定、慧,不是靠别人说,别人给的;定、慧要靠自己去修持、体悟,定、慧完全是自家的事情。
  禅宗有一则「老婆禅」的公案:过去有一个非常护持佛法的老婆婆,供养一位禅师参禅修道,一供养就是二十年。
  有一天,老婆婆很想知道禅师的修行如何,便叫她的孙女儿送东西给这位禅师,她说:「你送东西给他的时候,不必同他讲话,只要过去抱住他,看他怎样待你。」
  孙女果然依照老婆婆的交待去做,结果禅师一动也不动,冷冷的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意思是说:「我已经修到很有定力,我的心已经不为外境所动了。」
  孙女儿回去把情形告诉老婆婆,老婆婆一听,很失望、很难过,一气之下就把禅师赶出去,不再供养他了,同时把供养禅师参禅修行的茅屋放一把火烧了。她说:「我供养了二十年,竟然供养了一个『自了汉』。」
  禅师离开以后,便到各处去参学,过了几年,又再回到老婆婆的住处,要求老婆婆能再护持他修行。
  三年后,老婆婆又叫她的孙女儿再去试探禅师,这回当孙女儿上前抱著禅师的时候,禅师也回抱她,并对她说:「这种事只有你知、我知、千万不可以给老婆婆知道。」
  孙女儿回去把这话告诉老婆婆,老婆婆一听,她说:「我终于供养了一个人间菩萨!」
  经云:「不舍道法而行凡夫事,种种运用能不离定慧。」这就是「定慧双用」。
  六祖大师十大弟子中,开创荷泽宗,广开南宗顿教法门,使惠能大师的禅法得以扬名立万于后世的神会大师,曾经问道于六祖,说:「先定后慧,先慧后定;定慧先后,何者为正?」
  六祖回答:「常生清净心,定心而有慧;于境上无心,慧中而有定。定慧等无心,双修自性证。」
  有一首修行的秘诀说:「以定治于乱,以慧治无记,动静二相亡,对治功何用?」如果我们能够面对境界而「无念」的话,则念念归宗;如果我们遇缘而能「无心」的话,则心心契道。所以,「定慧等持,任运双修」,这是说明定与慧的关系,也是定、慧修行的要领。
  top
  三.
  如何「自悟修行」?  
  「自悟」,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实践、自我觉悟。吃饭,可以由别人煮给我们吃;喝茶,可以由别人倒给我们喝;可是觉悟,一定要靠自己。所以禅宗平时都是教人要提起话头,要「参」、要「疑」、要「问」,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累积很多的「小悟」,便能成就「大悟」。
  我们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一悟,就是没有一点进步。这个悟的意思是:我懂了,我知道了,我想通了,我找到了。这和禅宗的悟,是稍有相应的。
  禅师们的悟境,是忘失身心,是泯灭人我,是与虚空合而为一,是超越三世而知一切。悟,就是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真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等同虚空。古德说:「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大事已明,如丧考妣。」因此,有的人在觉悟的刹那,痛哭流涕,千世万劫的辛苦,终于一下子认识了自己;但也有的人「悟」了以后,哈哈大笑,终于一下子得以摸到自己的鼻孔了。
  我们平常称念的「观世音菩萨」,又名「观自在」;「观自在」就是观照自己在不在?平时如果我们没有「禅」的修养,很容易受外境迷惑,每天都是被人牵著鼻子走。如果能够「观自在」,就能「观境自在」──在境界里面自由自在;「观人自在」──人我相处很自在;「观事自在」──在一切事务尘劳里面皆能自在;「观我自在」──自己没有贪瞋痴,不计老病死,当然就很自在。
  有信徒问沩山禅师:「甚么是道?」
  禅师回答:「无心是道。」
  信徒说:「无心是道,我不会啊!」
  「你去问会的人。」
  「谁是会的人呢?」
  「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
  所以,「求人不如求己」,我们在「迷」的生活里要觉悟,当然一定要靠自己。
  禅宗的四祖道信禅师当初去参访僧璨禅师,求僧璨禅师为他开示解脱的法门。
  僧璨禅师反问他:「谁束缚你了?」
  道信想一想,说:「没有人束缚我。」
  僧璨禅师道:「既然没有人束缚你,你又何必另求解脱的法门呢?」
  可见得我们都是「自我束缚」,所谓「庸人自扰」。
  如何「自我修行」?我提供四点意见:
  1自我观照,反求诸己:就是要做一个「观自在」,每天观照自己在不在?观照自己是否妄想纷飞,攀缘外境?观照自己是否能够把持自己?观照自己是否凡事都能反求诸己,宽以待人?如果能够如此自我观照,就是「自我修行」。
  2自我更新,不断净化:「禅」是很自然的,是非常活泼的;参禅学道,不能呆板,不能墨守成规,不能积非成是。所以要不断的更新,不断的净化,不断的升华,如此才能一天一天接近「悟」的境界。
  3自我离相,不计胜负:做人要把眼光放大,目标放远,不要在表相上、语言上、小事上斤斤计较。我们常常因为别人一句话就心里不安,因为别人一个动作,就弄得自己不自在;因为太执著、计较人我、得失、胜负,使我们天天陷溺于人我是非、成败得失的风波里,不得安宁。因此,我们要离一切相,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被迷惑,不计胜负,进而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
  4自我实践,不向外求:有信徒问赵州禅师:「如何参禅才能觉悟?」赵州禅师站起来,很风趣地说:「我现在要去小便,没有时间回答你这个问题。」
  禅师走了一段路之后,回过头来对信徒说:「你问我『如何开悟』,这是多大的问题!你看!像小便这么一点小事,还得我自己去呢!」
  赵州禅师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你要求觉悟,你要自己修行,靠别人是没有用的!我不能代替你「吃」,我吃饭,你也不能当「饱」。所以,「自我修行」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重视的课题。
  top
  四.
  甚么是「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又名「一相三昧」、「一相庄严三摩地」,就是观法界平等相的「三昧」。修行「一行三昧」而证悟者,可以达到三种境界:
  ◆不生憎爱取舍之心。
  ◆穿衣吃饭当中,虽有动作,心却是如如不动。
  ◆能所双亡,真妄均除。
  所谓「三昧」,就是正定的意思,也就是将善心住于一处而不妄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例如写字写得好,就有「写字的三昧」;说话说得得体,就有「说话的三昧」;处世圆融无碍,就有「处世的三昧」。甚至骂了人,还能令对方心生欢喜,这就是有「骂人三昧」。
  因此,「三昧」的定义,亦即所言、所行、所作都能表现到最恰当、最相应、最究竟的程度,也就是:第一、凡事进入甚深境地者;第二、为人处事有最完美的表达者;第三、处世待人最圆融者,乃至生活中有禅的洒脱、幽默、看破者,都是三昧。
  《摩诃止观》说,三昧有四种:
  ◆常坐三昧:以九十天为一期,专心一意坐禅,口中称念某一尊佛的名号,心意集中一处,而观照真如法性。
  ◆常行三昧:又称「般舟三昧」,也是以九十天为一期。九十天之中不可盘坐,更不可以躺卧,只准许站立行走,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绕室行走,不能休息。
  ◆半行半坐三昧:就是现在的「禅净双修」,可以打坐,也可以绕佛,又可以跑香。
  ◆非行非坐三昧:就是随自己的意思,在行、住、坐、卧之间,把心安住在「不动念」的境界。
  其中,常坐三昧又叫「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就是在一切「处」、一切「时」、一切「行住坐卧」之间,常行「直心」;「一行三昧」就是修行的时候,能够「真心、直心、净心、不动心」;「一行三昧」就是「最上禅」,是如来的「清净禅」。当自己能够舍诸妄想、杂念,把「心」如实地会于一理,或是想一佛、观一佛,念念相续,不懈怠;在一念中,能够见到十方诸佛,见到法界无边的光明,得到「大辩才」、「大解脱」,那就叫做「一行三昧」了。
  此外,又有所谓的「辩才三昧」、「无住三昧」、「无心三昧」、「无我三昧」、「欢喜三昧」、「遊戏三昧」、甚至「睡眠三昧」等。「三昧」可以说就是我们的生活能够与「定慧」相应,能在生活里「不动心」,就是进入了「三昧」。
  中国四大译经家之一的鸠摩罗什大师,幼年时,有一天随母亲到寺院去参拜,看到佛前一个铜铸的大磬,觉得很好玩,就把大磬当帽子一样戴到头上。一旁的母亲看到,对他说:「孩子!你怎么能把铜铸的大磬当帽子戴呢?」
  鸠么罗什说:「啊!这是铜的呀!」当下一念分别心起,顿感好重、好重!
  所以,「无心」的时候,重的东西都会失去了重量,这就是「无心三昧」。「无心」,就是对外境没有分别,所谓「只要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假围绕」。
  此外,还有「遊戏三昧」,在佛教史上有许多参禅得道的禅师们,如济公活佛、金山活佛、飞锡禅师、普化禅师等,他们在世间种种的神通变化、遊戏自在,说明他们的修行已经达到生死一如、物我双亡、运用自如的「遊戏三昧」境界了。
  如何修行才能成就「三昧」呢?天台的湛然大师说,有四种方法能生「三昧」:
  ◆三个月中,除了饮食便利外,不睡常坐。
  ◆三个月中,或弹指间,不生一念,不生我想、我执、我爱、我贪。
  ◆三个月中,经行不休息,如修「般舟三昧」。
  ◆三个月中,说法而不求利养。
  假如能够依照上述这四种方法修行,自能达到人我双忘、物我一体的「三昧」定境。
  top
  五.
  甚么是「障道因缘」?  
  佛教主张「解行并重」,尤其重视「体证」,所以学佛必须要修行。
  说到修行,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修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魔考、一些障碍修行的因缘。根据《六祖坛经》记载,障道因缘有三:口说不行、心行歪曲、于法执著。
  另外,以现实社会而言,富贵、美貌、年轻等,都是障碍学佛的因缘。然而在障道因缘中最主要的是「心」,我们的心为甚么会形成障道的因缘,有如下十二点:
  1心门不开:我们的「心」好像一扇大门,门不开,外面的人进不来。如果「心门」不开,凡事排拒,则「真理」、「智能」的法水就无法流进心中。所以心门不开是学佛的障碍因缘。
  2心结不解:心里的结,往往来自猜疑、嫉妒以及对人我是非「执著」不舍、因此产生心结,成为障道因缘。
  3心担不放:心里的「负担」,如金钱名利、恩怨情仇、家庭事业等放不下,因此产生烦恼,自然成为障道因缘。
  4心妄不除:经云「妄念不起处处安」;相反的,妄想、杂念不除,不但无法心安自在,更是障碍佛道的因缘。
  5心忧不喜:世间最珍贵的财富就是欢喜,一个人如果每天心里忧愁、烦闷,心里没有法喜,如何领略微妙的佛法,因此「心忧不喜」,也是「障道因缘」。
  6心暗不明:一个没有般若智能的人,无法点亮自己的心灯,每天生活在「黑暗」里,自然难以见道。
  7心狭不宽:心量狭小,不能包容、忍受别人的优缺点,也是「障道因缘」。例如「同行相嫉」、「见不得别人好」等,都是障道的因缘。
  8心恶不善:七佛通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个心里充满恶念的人,自然无法与佛道相应。
  9心邪不正:学佛首要皈依三宝、相信因果。一个人如果心中充满邪知邪见,例如「不信三宝」、「不信因果」,这也是障道的因缘。
  10心贪不舍:一个人如果天天贪图别人给我,自己完全不肯喜舍布施,这与佛教的六度、四无量心等教义是背道而驰的,自然无法契入佛道。
  11心迷不信:心里迷惑,不求觉悟,完全与真理「绝缘」,如何能够悟道?
  12心有不空:《华严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一个人如果自满、执著、成见不空,正如一个已装满茶水的杯子,再好的法水也流不进心里。因此,心要「空」,才能悟道,才能认识佛境界。
  甚么是「障道的因缘」?「三毒」、「五欲」、「六尘」;也就是世间的「金钱」、「感情」、「人事」、「观念」、「无明」等,都是障道的因缘。当初我们建设佛光山,立意就希望借助佛法来净化社会、净化人心,希望到佛光山朝山拜佛的人,都可以受到佛法的薰陶净化。但是,偏偏有的人心里不能和佛光山建设的主旨相应,他只看到外观建筑,不但无法生起清净心、欢喜心,反而心生排拒,口出毁谤。所以,他虽然到了佛光山,实际上他根本没有到佛光山,这就是「障道因缘」。参禅学道的人,对「真理」、「佛法」,要能接受,我们要把「心门」打开,要解开「心结」,放下「心担」,那么,佛法才能进入我们的心中。
  在〈定慧品〉里,六祖大师一再指导我们各种修行的方法,所谓「修行」,就是要「修心」;所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一切都根源于我们的「心」,如果我们「心正」、「心净」,则一切皆「正」,一切皆「净」。所以说「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邪」。「正」、「邪」只在于「心」的一念之间。
  六.
  如何「看心观静」?
  《楞伽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一切万法的生起和还灭,都是因为「心生」、「心灭」而有。《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只要我们把「心」安住一处,必能所作皆办,无功不克。《维摩经》也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你想要往生「净土」吗?先要清净自心,心不清净,净土不生;心清净,则国土清净。
  《华严经》形容「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我们的心好像一个「画家」,可以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天堂地狱」可以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所以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是顿悟入道的要门,然而平常我们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人,看事,看尽男男女女,看尽人间万象,却很少人「看心」。心的形象、住处到底如何呢?
  「心」,非青非黄,非赤非白,非短非长;「心」,不去不来,不垢不净,不生不灭。「心」,不住善恶,不住有无,不住内外;心,不住中间,不住高下,不住大小。因为「善恶」、「有无」、「大小」都是「对待法」,「真心」是「绝对」的。
  所以,有四句话说明修行人智愚、圣凡的不同:
  1圣人求心不求佛:偈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因此,圣人只求「自净其心」,不向佛求。
  2凡人求佛不求心:凡夫天天求佛拜神,向神明求平安,求财富,求顺利,却不知道反求自己的心,不知道自己的心才是无尽的宝藏。
  3智人调心不调身:有智能的人,懂得调伏自己的「心」,远比追求身体健康、长命百岁重要,因为心是万法之本,所以平时要以戒来对治贪心、以定来对治瞋心、以慧来对治痴心。
  4愚人调身不调心:愚痴的人往往只注重身体的保健,却不懂得要「调心」、「观心」。
  唐朝的古灵禅师在百丈禅师座下悟道。悟道后古灵禅师感念剃度恩师的引导,决定回到仍未见道的师父身旁。
  有一天,年老的师父在洗澡,古灵禅师替他擦背。就在擦背的时候,古灵禅师忽然拍拍师父的背说:「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灵。」
  师父听后,回头看了一眼,禅师赶紧把握机缘又说:「佛虽不圣,还会放光哩!」无奈师父还是不开悟。
  又有一天,师父在窗下读经,忽然有一只苍蝇在窗子上撞呀撞,想要出去,却出不了。古灵禅师灵机一动,就一语双关的说:「世间如许广阔,你却不肯去,只在这个窗子上撞,未免太愚痴了吧!」于是作了一首诗偈说: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意思是说,「禅」是要用心去觉悟,师父你天天看经、看经,在经书上那里找得到「禅」,找得到「觉悟」呢?
  师父看到这个参学回来的弟子,言语怪异,行径奇特,于是问他是甚么道理?古灵禅师便把他悟道的事告诉师父,师父感动之余,于是请他上台说法。禅师升座,便说道: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就这样,师父懂得「看心观静」,也就觉悟了。
  所以,参禅先要「看心」,「禅」就是「心」。一般人以为参禅一定要打坐,要眼观鼻,鼻观心,这样才叫打坐,才叫参禅。但是,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参禅求道,主要在觉悟真心本性,能够把握这一点,才能进入禅的世界。
  top
  七.
  何谓「顿渐利钝」?
  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所说法,本无顿渐,但因众生根机有利钝,因此佛陀不得不敷设八万四千法门,用以观机逗教,普度众生。
  说到「顿渐利钝」,所谓「顿」,就是没有「时间」、没有「过程」,是一种「突然」的、「迅速」的、「直接」的,好像石火电光,是在刹那之间立刻转「迷」为「悟」的顿超法门。
  所谓「渐」,就是逐渐、逐渐的,是有「次序」性、有「连续」性,如同时钟从一分、五分、十分,渐次往前行,这就叫做「渐修」。
  所谓「顿根」,就是「根机」很利,能够「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渐根」则是「根性」比较缓慢、迟钝,它是慢慢地、按部就班地修行,直到觉悟。
  「顿渐利钝」要如何判别?当初佛陀的侍者阿难尊者,虽然很聪明,但是「聪明」并不是「顿根」,因为阿难尊者「多闻第一」,但却不开悟,他的「根机」并不算很「利」;反而是在《楞严经》里迷惑阿难尊者的摩登伽女,她本来是首陀罗的一个卑贱女子,但是一经皈依佛门,马上在很短的时间内开悟了,这就是「利根」。神会禅师曾经说过:「先顿而后渐,先渐而顿,不悟顿渐人,心里常迷闷。」意思是说,众生根机有顿有渐,有的人先「顿悟」,然后「渐修」;有的人先「渐修」,而后「顿悟」。但是,不管「顿渐利钝」,只要发心正直,精进修行,终能见道,怕只怕不能明白「顿」、「渐」,心里迷闷。
  禅宗针对众生的「顿渐」根性,有「南顿北渐」之分。「南宗」的惠能大师提倡「顿超法门」,主张「立地成佛」;和六祖大师同门同时的神秀大师,他的「北宗」则主张「渐修」。「南顿北渐」,「顿渐之争」,千百年来一直未曾停止过。
  其实,六祖惠能大师说过:「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法」就是「禅」,「禅」的本身没有「顿」或「渐」,因为众生修学、觉悟的过程有长短,因此才有「利钝」之分。正如「三鸟飞空,『空』无远近,『迹』有远近」。又如「三兽渡河,『水』无深浅,『迹』有深浅」。「真理」就像「虚空」,没有远近;亦如「河水」,不论深浅。
  我们在「真理」里修行,无论是「利根」或「钝根」,即使开悟后仍然要证,仍然要修。关于修行开悟的顿渐,有四种说法:
  ◆渐修顿悟:渐渐修学,一旦功行圆成,顿时开悟。如同樵夫伐木,片片渐砍,一斧顿倒;又如旅人远行,步步渐行,一步即到,这就叫做「渐修顿悟」。
  ◆顿悟渐修:如人学射箭,「顿悟」的人一学,就射中了;但是,虽然射中了,功力还不够,要慢慢地练,以便纯熟。又如婴儿出生,当下手、脚、眼睛、鼻子等四肢五官皆具足,但是,气力要渐渐地养成。所以,「顿悟」虽然「悟」了,还要「渐修」才成。
  ◆顿悟顿修:有的人一闻,开悟了,这是上上至利根性,立刻一念不生,前后际断,所有烦恼一时消除,即「悟」即「证」,犹如剪一丝,万条顿断;丢布于染缸,一时变色。这是属于「顿悟」的根性。
  ◆渐修渐悟:逐渐地修行,也逐渐地觉悟,如登九层之塔,逐渐登高,所见渐远,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时候我们煮饭、烧菜,烧了很多的木柴,到了最后一根木柴,终于把饭菜煮熟了;并不是最后的一根木柴把饭菜煮熟的,而是前面的好多木柴渐渐燃烧,逐渐累积而成,这就叫做「渐修渐悟。」
  《楞伽经》云:「譬如菴摩罗果,渐次成熟。」菴摩罗果不是一时、一下就开花结果,而是渐次成熟的;又如大地生诸树林,也是渐次增长;再如一个人学唱歌、学跳舞、学写字、学绘画,都是渐次而解,渐次而成。所以,学佛不必操之过急,所谓「罗马不是一天造就的」。有的人一学佛,就急著要「闭关」,要「住山」修行;但是在佛法里有谓:「不开悟不住山,不破参不闭关。」也就是说,「觉悟」了以后,再到山里修证;「破参」了以后,再闭关印证。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在「理」上顿悟以后,还要在「事」上精修。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立刻长大、成熟。因此,不管「顿」也好,「渐」也好,都是需要时间累积,一旦功行圆成,自然水到渠成。
  top
  八.
  何谓「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所谓「善分别」,就是以般若智能如实认识、了解诸法实相,还以「本来面目」,而非妄想分别,更非被「虚假」蒙蔽所做的错误认识。「善分别」就如明镜照人,不论高、矮、胖、瘦,长、短、方、圆,镜子总是不假分别的如「实」呈现。「善分别」又如日月之光,不论高山深谷,它总是不假拣择的无私遍照。
  在世间上,如果一个人的知识、经验、智能、思想、技术,达到「专家」、「行家」的水平,对于专业领域的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这也可以叫做「善分别」。修道的人证悟「真理」,用「真理」来看世间,就是「善分别」。所以,能够契合「真理」,能够证悟「真实」,这就叫做「善分别」。
  经云:「但莫做作,只是平常。」「善分别」是一种平常心,一切用「平常心」,不矫揉造作,如此才能和「真理」契合。
  甚么是「平常心」?如何才能如实的认识世间真相?我提出几点说明:
  ◆从凡夫「差别」的世界到圣贤「平等」的世界。凡夫所认识的世间是千差万别的;反之,圣贤看世间,一切皆平等,所谓「生佛平等、自他平等、有无平等、圣凡平等」,能用「平等心」看待世间,诚所谓「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平等」的世界,是最美好而真实的世界!
  ◆从凡夫「动乱」的世界到圣贤「寂静」的世界。凡夫的世界因为有物欲尘劳,因此扰攘不安,「动荡」不已;相反的,圣贤追求的是禅悦法喜,是「寂静」无哗的生活。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寂静里,就能真实认识世间。
  ◆从凡夫「生灭」的世界到圣贤「涅槃」的世界。凡夫世间,生灭无常,不但有情世间有「生老病死」,器世间也有「生住异灭」、「成住坏空」。如果我们能「善分别」圣贤的「涅槃」世界,亦即灭绝「时空」对待、「人我」对待、「生死」对待,所谓「不生不灭」的真如世界,也就能认识诸法实相。
  ◆从凡夫「垢秽」的世界到圣贤「清净」的世界。娑婆世界是个「五浊恶世」,充满杀盗YIN妄。如果我们能身行「不乱杀」、「不偷盗」、「不邪YIN」;口说「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意想「不贪欲」、「不瞋恚」、「不愚痴」,就能从凡夫「垢秽」的世界,到圣贤「清净」的世界,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从凡夫「缺陷」的世界到圣贤「圆满」的世界。凡夫世间,白天一半,夜晚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好人一半,坏人一半;佛一火;魔一半。凡夫世界充满缺陷,如果我们「做人」圆满,「福慧」圆满,「修行」圆满,就能进入圣贤「常乐我净」的圆满世界。
  ◆从凡夫「苦恼」的世界到圣贤「安乐」的世界。凡夫世间,充满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各种忧悲苦恼,如果我们能证悟真如佛性,就能与圣贤同登「禅悦法喜」的「安乐」世界。
  《华严经》云:「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善分别」主要就是让我们安住在「第一义」而不动心。
  怎样在「第一义」而不动心呢?第一、不为「财」动;第二、不为「情」动;第三、不为「名」动;第四、不为「谤」动;第五、不为「苦」动;第六、不为「难」动;第七、不为「利」动;第八、不为「气」动。尽管世界上「好好坏坏」。只要我「不动心」,一切就没事了。所以,要紧的是,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寂静」的「禅定」之中,过著「禅者」的生活,这才是最安乐的生活。
  top
  九.
  如何对治「尘劳妄想」?
  佛法重在对治,妄以真治,染以净治。凡夫居处世间生活,给我们压力最重、最难处理的就是「尘劳妄想」。也就是心外有「五欲六尘」的诱惑、染污,心内有贪欲、瞋恨、愚痴等三毒的扰乱、迷惑。所以,为甚么要修行?为甚么要参禅?就是为了要作「心理建设」、「精神武装」,要增强心里的力量;心里有了力量,如同作战,有了「城墙」、「盔甲」,才能打仗御敌。
  如何对治「尘劳妄想」?《金刚经》一再昭示我们:「不于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就是要我们不要把心安住在「六尘」上面,不要在「相」上执著。因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虚幻不实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都是染污的。因此,为甚么有的人始终迷而不悟,这是因为在「境界」上有了「贪心」,有了「执著」,有了「挂念」。「心念」上如果有了「人我」、「贪著」,就会生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自然由此产生。因此,《金刚经》又说「无住生心」,心能「无住」,才能抵挡「五欲六尘」,才能「随心自在」。
  有一位道树禅师,他和徒众建了一所寺院,正好与道士的庙观为邻。庙观里的道士放不下观旁的这所佛寺,因此每天运用神通法术,时而「呼风唤雨」,时而「撒豆成兵」,用以扰乱、恐吓寺院里的修道者。寺院里一些年轻初学的沙弥都被吓走了,可是道树禅师却一住就是十几年。到最后,道士的法术用尽了,一气之下,只好把庙观迁移他去。
  有人就问道树禅师:「禅师!道士们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你是如何能胜过他们的呢?」
  禅师说:「我没有甚么能胜他们的,勉强说,只有一个『无』字能胜他们。」
  「无,怎么能胜他们呢?」
  道树禅师说:「道士们有法术、有神通,『有』是有限、有量、有尽、有边;而我无法术,我只有一个『无心』,『无』是无限、无量、无边、无尽。无和有的关系,是不变应万变,我的『无变』当然胜过『有变』了。」
  所以,「色不迷人,人自迷」,对付「尘劳妄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无心」,就是「不动心」。「无」心,就是「禅」心;有「禅」有「定」,自然一了百了。因此,只要「无心」,只要有「禅」的修持,有时面对荣华富贵,正好可以用来行「布施」,行「菩萨道」;有时候遭逢艰难困苦,正好可以给我们好好的学道。因为世间多「苦」、多「难」,更能让我们看淡「世情」,看淡「尘劳虚假」。所以,「富贵如同三更梦,荣华还同九月霜」,世间的一切,你不贪求、不执取,则面对「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的「风」,也就能不动心,因为自己有「禅」,有「力量」。
  「力量」是如何产生的?经典里告诉我们,有四种「力量」我们必须要具有:
  ◆「胜解」的力量:胜解就是「了解」问题,对问题要「透彻」的,要「殊胜」的了解;能够真正「了解」问题,才能进而「实践」。所以,孙中山先生曾说:「知难行易。」真正了解以后,要实「行」就不困难了。因此,「胜解」就是力量。
  ◆「静观」的力量:静观就是禅定的功夫,有了禅定,我们的心就不会轻易被「境界」所转。我们的心「不随境转」,就能「转境」,心能转境,就有力量。
  ◆「欢喜」的力量:欢喜就是一种「乐观」的性格,读书,要「欢欢喜喜」地读书;工作,要「欢欢喜喜」地工作;服务,要「欢欢喜喜」地服务;布施,要「欢欢喜喜」地布施、因为「欢喜」才有力量,甚么事情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就不会有「力量」了。
  ◆「休息」的力量:俗语说:「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有时候担子挑久了,「休息」一下,就能恢复体力;打球,下场「休息」一下,就会有「力量」继续冲刺了。
  佛世时,有一位擅长弹琴的比丘。有一天,佛陀问他:「你弹琴,弦如果太紧,会怎样?」
  「弦太紧,容易断。」
  佛陀又问:「弦太松,又会如何?」
  「太松,就弹不响。」
  佛陀就说:「对了!修行也如弹琴,你要把弦调得不松、不紧,才能发出好的声音,弦才不会断。」
  所以,对治「尘劳妄想」,并不是要我们离开「尘劳妄想」,因为「逃避」不是办法,而是要在「尘劳妄想」里,面对现实,只要不被「尘劳妄想」动心,如佛经所说:「不怕妄想起,只怕觉照迟。」「尘劳妄想」不可怕,就怕我们没有「禅」、没有「定」、没有「力量」、没有「觉照」,那对修行而言,就有待加强了。
  top
  十.
  如何处理「见闻觉知」?
  所谓「见闻觉知」,就是指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外执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而后产生的分别、认识。
  凡夫众生由于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感觉」、意「分别」,每天生活在「见闻觉知」中,不断造作诸业,引生烦恼妄想,因而在生死里流转不已。因此,如何处理「见闻觉知」,是学佛者必修的课程。
  经典形容六根如「六贼」;眼、耳、鼻、舌、身、意如六个盗贼住在我们身体的村庄里,时时劫取我们的功德法财,处处引领我们造作罪业。在日本的日光寺门口,有三只猴子的雕像,其中一只猴子矇着眼睛,一只矇著耳朵,一只矇著嘴巴。意思是告诉我们不当看的,不要看;不当听的,不要听;不当说的,不要说。这好比中国儒家所谓的「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
  六根接触六尘所引生的「见闻觉知」,虽然是妄想的根源,却也是觉悟入道的要门。所谓「迷」与「悟」之间的差别,只在于能否将见闻觉知转迷为悟,转识成智。
  有一位慧嵬禅师,一天在山洞里坐禅,忽然来了一名无头鬼,慧嵬禅师面不改色地对无头鬼说:「你没有头,所以不会头痛,好舒服啊!」
  又有一次,出现了一个没有身躯,只有手脚的无体鬼,慧嵬禅师又对此无体鬼说:「你没有身躯,所以不会被五脏六腑的疾病所苦,这是何等的幸福啊!」
  有时无口鬼现前时,慧嵬禅师就说,没有口最好,免两舌恶口,造业受罪;有时无眼鬼现前,慧嵬禅师又说,没有眼最好,免得乱看心烦;有时无手鬼现前,慧嵬禅师则说,没有手就不会赌钱,也不会打人了。
  尽管各种残缺鬼一再出现,丝毫惑动不了慧嵬禅师。所以,《般若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并非真的没有「眼、耳、鼻舌、身、意」,而是教我们不要任由「眼、耳、鼻舌、身、意」执取六尘,不要让见闻觉知随境界而转。
  然而,如何才能让「见闻觉知」不随「境界」而转呢?佛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宝藏,也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只是一般人往往不识自家宝藏,每天都随著「见闻觉知」不断追逐过眼云烟的功名利禄,执取虚幻不实的五欲六尘,任由我们的真心在五趣里流转,在六道里轮回,殊为可惜!所幸我们的真心本性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因此,尽管流转生死,本我的真心是不生不灭的。
  甚么是我们的「真心本性」?如何认识我们的「真心本性」?
  有一次,道吾禅师问云岩禅师:「观世音菩萨有千手千眼,请问你,那一个眼睛是正眼呢?」
  云岩禅师反问:「如同你晚上睡觉,枕头掉到地上时,你没睁开眼睛,手往地上一抓就抓起来了。请问你,问用甚么眼去抓的?」
  道吾禅师听了之后,说:「师兄!我懂了!」
  「你懂甚么?」
  「遍身是眼。」
  云岩禅师一笑,说:「你只懂了八成。」
  道吾禅师疑惑的问:「那应该怎么说呢?」
  「通身是眼。」云岩禅师正色的回答。
  「遍身是眼」,这是从分别意识去认知的;「通身是眼」,这是从无分别的智能上显现的。能够识这一点,我们每个人无不是「通身是眼、通身是耳、通身是鼻、通身是舌、通身是身、通身是心」,自然也就不会再去「心外求法」了。
  所以,一个真正会听的人,要听无声的声音;一个真正会看的人,要看无心的宇宙。心中没有声音,那才是「最大的」声音,如维摩居士「一默如雷」。因此,我们不要去追逐「心外」的色、声、香、味、触、法,所谓「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如鸟空中恁么飞,无取无舍无罣碍。若会应处本无心,始得名为观自在」。
  如何「见」?如何「闻」?如何「觉」?如何「知」?只有靠我们自己来参,靠我们自己来行了,因为修行是一门别人无法替代的功课!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所有好事都想去做,但一时做不了。我们可以一天做一条,今天我修不杀生戒,我把它落实了之后保持、受持;明天,我修不偷盗戒,再保持、受持。这样一天学一条,三个月我们就可以脱胎换骨,不是凡人了。所以如何取得成就?平时绝不贪多,一天一条慢慢地累积。古人讲“读书在变化气质”,真肯这样做,三个月到半年,你的气质就不一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