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石岩著:禅语空人心(1)


2014/9/3    热度:455   

  [文] 郑石岩

  自序

  你曾有过忘我而神清志纯、喜悦自在的经验吗?我想你一定有过。比如说你沉静专注于工作,或定睛凝神欣赏令人神往的优美艺术,或投注于一处令你赞叹的壮丽山河时,你的欲望尘埃突然剥落,神清志纯,毫无杂念,虚妄之心俱下,无论工作或休闲都笃笃当当,获得圆满的体验。那一刹那就是忘我,那一刹那自己与客体融合为一,那一刹那即是定,即是慧。禅者所传递给我们的,就是把握这个生活上清澈活泼的精神力量,让自己过得清醒、自由、喜悦和活泼。这几年来,我作过许多演讲,所传播的无非是佛法中现成的生活艺术。透过心理学的语言,把它呈现给听众,好让大家能一起分享禅的美,禅的机趣和禅的省发力,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帮助许多人重新拾回健康的人生。在我的弘法演讲中,每次演讲完毕,总有热烈的回响。有些听众,甚至在我回家之后,还打电话,述说自己听讲的深刻体验与感受。我总是告诉他说,那是禅所给你的启示,我并没有给你什么啊!最近有几位朋友先后告诉我,他们在不同的场合听到我的演讲录音带,觉得很能引发心灵生活上的共鸣,希望能借用全套的录音带。很惋惜!我从来没有为自己录音,那些流传的录音带是听众自己录的,所以无法满足他们的心愿。今年的下半年,我为了进德修业,未再应邀演讲。除了上班工作外,每天晚上,每周的假日,都是自己的时间。除了晨昏散步后山小径,跟家人叙叙伦常之乐外,正好用功,读经念佛,同时也把最近的演讲稿加以整理。这里我选了十篇最具代表性的演讲,每一次演讲,在记忆中都有着忘我的自然流露。我曾把忘我的演讲经验向几位法师请教。有说是因为佛力加被,有说是殊善因缘,我自己则认为那是清新流露的自然现象。

  现在我把它整理出来,希望读者也能自然地与我共沐佛恩与共享禅的智慧。固然不错,禅不是语言文字,而是实际的智慧与行动,不过能把握禅理,要体验禅的智慧与喜悦也就不难了。本书是演讲的集子,演讲是语言的表达,不是禅的本身,引用的是古代禅师和经典中的公案和典故。不过听众和我都曾经为这些禅语发生过“空”与“欢喜”的共鸣!因此,把这本书取名为《禅语空人心》,或许贴切吧!

  谨以此书献给读者,并祝福你禅喜充满,佛光普照。

  郑石岩

  1987年10月写于木栅

  第一讲 无处青山不道场

  无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

  ——唐朝·轶名禅师

  今天要跟各位谈谈“平常心是道”这个学佛上的重要课题。各位都知道,学佛学禅无非是为了生活,使自己活泼、喜悦、有创造力,能从境中醒觉过来,独自遇缘能够在无心中发心。佛并不是只有在寺庙里头礼拜,不是只有诵经办法会,而是要把佛法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举一动。所以任何地方都是办道修行所在,要在平常心中去修行历练。《中庸》是儒家心传精要,开头便说: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禅家所说的平常心是道,与儒家所谓“不可须臾离也”及“君子慎其独也”是一样地重视在生活中实践力行。平常心是道并不是要你照平常放纵随便的态度去生活,更不是要你照平常漠不关心、得过且过的方式去生活。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过醒觉、有回应能力、不被物欲所障、不被成见所迷的生活。平常心是道是指平常的生活,待人接物,任运随形,都能合乎醒觉之道。所以说,日常生活,起居动静,行住坐卧,无处不是道场,故云:“无处青山不道潮。现在我们来谈谈怎样才是日常生活的道。

  平常心是道

  在禅学典籍中有一则公案,从这则公案,就能透彻了解平常心是道的本意。因为这则公案正是平常心是道的出处。它活泼得像一首很美的诗,引人入胜得像直入堂奥一样。

  我们都知道,宣扬平常心是道的人就是唐朝的赵州。赵州是南泉普愿的学生,他们师生间的谈话,活生生地表现在完美的行动上。赵州投入南泉门下,参见南泉时,南泉正躺着休息。南泉问:你从哪里来的?”

  赵州说:“从瑞像院来的。”

  南泉又问:“见到瑞像了吗?”

  答曰:“不见瑞像,只见到卧如来。”

  南泉于是坐了起来,对这小和尚颇觉赞美。于是南泉又问:“你是有主的小和尚,还是流浪无主的小和尚?”

  赵州回答说:“我是有主的沙弥。”

  南泉再问:“谁是你的主呢?”这时赵州恭敬的走到南泉的身边,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却以平常行持的方式说:

  “仲冬严寒,伏惟和尚尊候万福。”

  南泉于是非常器重他。因为赵州已懂得不用言语来表达思想,而是用平常的行动来表达,他就是南泉的弟子。过了几天,赵州问南泉什么是道,南泉告诉他“平常心是道”。赵州直问到心要处说:

  “除了平常心之外,是否还有什么更高层次的趣向呢?”

  南泉说:“如果心中还存有什么趣向,那么道就被扭曲了。”

  赵州很聪慧的从反面去寻求断疑,于是又问:“如果没有一个取向,我怎么知道那就是道呢?”

  于是南泉说了一段话,像清泉直泻般澄清了赵州的疑点,他说:“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邪?”

  这段话彻底点出“生活之道不是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平常生活中真诚流露与实践的问题。生活之道要避免疏离,要真心落实在言行举止上,毫无夹杂,无作为,清净真实。因此,赵州在听完这段话后终于大悟。而赵州的禅法也就特别强调生活的智慧与实践。

  这种实践性生活智慧,从来成为禅家很重要的心灵训练法则。这些法则表现在许多优美的禅诗。更有趣的是赵州本人,有一天要去游五台山礼清凉国师道常居然有一位僧人,写了一首诗来警策他:

  “无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

  这首偈子不但说明了道在近处,无需远求,同时生活亦无需追求灵异,即使灵异被你看到,自己没有一分平实笃当的真心,那又有何用呢?

  因此,道就在日常生活中潜行密用,当你投注在观赏明月之际,你已见道悟道。所以“昨夜三更夜到窗”是见道,“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是道,“热即取凉,寒即向火”也是道。平常心就是平常无作为之心,那就是真心。各位请注意,平常的真心,就是金刚般若,那是“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的光明性呀!

  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言行举止,都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吗?如果是,那就是平常心;如果不是,那是操纵作为。各位千万要在这节骨眼上,认识清楚,否则蹉跎岁月,误入歧途。平常心在心理学上,与疏离感(alienation)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疏离心态的人,自己的感情与理智是割裂的,知与行是不能合一的。他无法把生活落实在平常起居之中,那是一种能力的衰退,也是人格成长上的障碍。人类精神生活上的许多障碍与烦恼,都导源于疏离。

  在社会文化现象上,我们正面临着文化与道德意识的解体。你可曾注意,道德已经失去引导人们奋发向上的功能。身心成长所发出来的本有智慧,已被物欲蒙蔽,而新一代的年轻人,正脱离伦理这种精神生活的基元,变得虚妄蹉跎。当年轻人放弃砥砺精神成长的道德规范时,平常心就等同人类的烦恼野性。这是今天住在台湾的中国人所面临的难题。这个难题,使纵欲愈演愈烈,那就是一场精神文明的灾难。

  不作雕琢

  平常心也就是不作雕琢的态度,各位请留意,生活愈是质朴愈感到轻松,愈是单纯愈使你惬意。你用不着装假,用不着虚伪,不需要增加一分的文饰,不需减少一点现成。当你把这些时间和心思省下来,不但有了充足的精神力量,更可以在生活上显现出创造力来。

  人是在有了邪念或不合伦理的行为之后,才需要文饰;有了不能自我接受的情形时,才需要雕琢;有了非分的冀求时,才会矫揉造作。人的本质就是完美,你之所以为你,正是因为是你,如果你一旦变成了“别人”,你已夭折。

  所以禅家是肯定自我的,不是赶流行说时髦的,是内定而外不着相(不受引诱)的。禅的精神就是实现真我,成就本性中质朴无华的人性,而天性正是光明的宝藏。

  唐朝有一位禅师叫雪峰,有一天他在山上捡得一根树枝,形状很像一条蛇。他就在这根树枝上题了几个字说:“本自天然,不假雕琢。”于是把它寄给老师大安禅师。老师在接到这个礼物时说:“本色住山人,且无刀斧痕。” 

  每个人都有他的本色,各有不同的因缘,接纳自己吧!切忌画蛇添足,刀斧雕琢,无异出卖自己。生活在现代社会里,价值观念分歧,争妍斗胜者多,稍稍把握不住,就成为洪流中人,一切不能自己,不能自拔,那是时下青年人最常有的悲剧。

  有一位青年写信问我,他已大学毕业,服完兵役,心里很彷徨,不晓得自己应该做什么。他对自己所学的科系不感兴趣,前途茫然,不知何去何从。我告诉他,在还没有动笔练习写字前,不知道将来练就的字体是什么;在还没有进入花园之前,当然不知道自己最欣赏的是哪一株。必须根据自己平常的兴趣和能力,把握自己的本质,去应征工作。不要跟别人比较,不要看待遇的多寡,事实上,很多工作适合自己的根性。

  我还特别要这位青年注意,就业不能解释为一个职缺等着你去。而是你自己通过尝试,发现值得做的工作。不要迟疑,凡事得先试试才知道。

  最近又有一位年轻人问我,他很想当老师怎么办。我告诉他应该准备考师范大学或师范学院。他说那太难了。我说:

  “依我看你的想法就是虚妄,不是真实,真实是即知即行的。”他又问我那该怎么办。我问:

  “你在哪里高就?”

  他说:“暂时在拉保险。”他的表情有些不能自我接受。

  我说:“拉保险这工作比当老师待遇差吗?”

  他说:“待遇还可以,不过我不太喜欢这个工作。我向往当老师,教学生乐趣多。” 我说:“你何不把当老师的爱心和关心,试着转移到你拉保险的工作上呢?”

  我们的对话就是这么短,而这位年轻人的脸上却露出一线喜悦的光芒。

  不假雕琢就是从平常心去行动,依自己因缘去生活,去工作,去待人处事。唐朝洞山禅师有一天跟学生闲谈,洞山问:“你以前在大慈禅师那里,学到了什么心要?”

  学生说:“大慈说,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

  洞山说:“我的看法是:‘说取行不得底,行取说不得底’。”

  从思辨空谈生活,就会处于“不得底”的虚幻,一定会徒增烦恼,这不是平常心。反之,如果真能落实去行,那种实现的妙趣与喜悦,并不是用言谈能说得中肯的。

  谈到不作雕琢,不妨再讲一个禅宗的故事,好让各位参究体验。唐朝怀让禅师是六祖的大弟子,以后南宗的许多大师都出自怀让的门下。怀让原来拜嵩山安国师为师,后来参拜曹溪六祖慧能。初见面时,慧能问:“你从哪里来,怀抱着什么东西?”

  怀让说:“如果说是物或东西就不切中了。”

  慧能问:“那么还可以修证吗?”

  怀让说:“若说修证则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若说污染雕琢那就有了偏差。”

  慧能说:“就这个不污染、不作为、不雕琢的本真,便是诸佛所护持的。你发现如如的本真,我也如是。”

  慧能给怀让的印证,就在于这不假修治,无需雕琢的平常心,那就是“真常” 了。

  人若能本乎诚心去生活,哪一个地方不是你办道的场所,而哪一个地方会不合乎道呢?生活起居头头是道,道在生活中,生活不离道。

  人最忌讳违背自己,立虚幻假相,不落实做事而贪恋名位;不知慈悲布施,只求终日钻营;虚应故事,但求闻达,心理上一定会有了虚幻的障碍。他的精神生活空虚不实,不安与浮躁自然不能免,等到垂垂老矣,白发皤皤之际,茫然灰暗的心灵,将何以悟出,而入于一真法界与清净佛土?

  神赞禅师在百丈门下悟道之后,再度回到为他剃度的本师那里。本师问他,你在外行脚参学,得到了什么。神赞说并没有什么,于是跟其他僧众一起作杂务去。有一天,本师洗澡,他替他捶背,很自然地说:

  “好一所佛堂,但是佛不彰显。”这时本师回过头来看他,于是神赞接着说: “佛虽然不彰显,但却能放光。”神赞这次对本师说法,要在醒觉那无需雕琢的真我,只要在平常中表现出来,就是觉醒之光,那就是佛光普照了。但是本师还没有觉悟到这一点。有一天本师在窗前看经,有一只蜜蜂冲撞着纸窗,飞不出去,得不到自由。这时神赞说:“世界这么广阔,你却不懂得放旷而行,偏偏要在纸窗上钻不出去。这时本师没有反应,神赞又苦口婆心地讲下去,他说:

  “空门不肯出(空就是不执著、不造作、不雕琢),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  就这段像迅雷一样的诗句,把他的老师给点醒了。于是本师告诉众僧,请神赞说法。神赞把百丈大师的心法,传递给同门师徒说: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本师听了神赞说法,于焉大悟。并说:“好在垂暮之年能听到精神生活的第一义谛。”

  各位!你我在读完古人悟道的故事之后,是不是也能感受到好在在我有生之年,也能听到这极则之事呢?

  旷达优游

  禅者总是放旷达观,随遇而安。而能否旷达,完全要看是否能够承担生活上的种种;接纳它,包容它,欢喜它。经上说“悟无生忍”,无非就是一种承担的能力。

  我认为六般若蜜的根本就是“能承担”。生活的成功与失败也决定于是否能承担;有承担的人必然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你我若能如此不就是醒觉了吗?

  不开心不旷达的人,最主要的关键在于不能承担。不能承担就表示没有能力。心理学家弗洛姆(E.Fromm) 认为伦理的实践,代表一个人有了能力,有能力当然就有自在感,能安稳得下来。所以说“承担”是定与慧的根源。

  承担表示一个人不畏惧、不逃避、不谄曲。所以能承担的人能以一种平直的态度去看世间事,从而有真知卓见。唐朝高沙弥去参见药山禅师,药山禅师问:

  “你可知道人心像长安城一样热闹,熙熙攘攘的吗?”

  高沙弥说:“我的心中国泰民安。”

  药山问:“你这种体悟是从读经得来的呢?还是从请益参学中得来的?”

  高沙弥说:“既不是从看经得,也不是从参学得。”

  药山问:“有人不看经也不参学,为什么得不到它呢?”

  高沙弥说:“不是他体悟不到,而是他不肯承担。”

  能够承担的人,不管他遭遇什么变局,是好是坏,是顺是逆,他都能从定中生慧,凡事迎刃而解。也许这就是儒家所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仁心至理了。

  肯承担的人,没有埋怨,没有嫉妒。心中常保优游自在,活力自然日增,生活也比较活泼不拘泥。就拿药山作例子吧!有一天他在夜里登山眺望,忽然云开见月,心里非常喜悦,油然而生放旷之怀,豪迈地大吼了一声。听说这个呼声,幽远地传遍了沣阳以东九十里许。居民们相互询问才知道原来是药山欢乐的一声。后来朗州刺史李翱为他写了一首诗说: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禅家在放下万缘之后,那种豪迈不拘的放旷,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各位!你我也能有机会放下心来,走出郊外,放旷一些,高歌一曲吗?

  生活就是道场 

  人生的极致是什么?是死亡,然后从此消失,烟消云散?抑或回到一个模糊无知的不可测世界?抑或回到天国?或者提升到十方佛土?有一次,我为暑期教师进修班的学员上“教育哲学”课。我们在讨论到心灵论的时候,顺便作了一个调查。很令我意外的是,这些任教多年的高中老师,有百分之九十六相信:人的精神力量不会因为死亡而消失。相反的,伟大丰富的精神力量则恒久长存。

  有一位老师甚至讨论到;如果人的精神因死亡而不存在,就等于否定生活的本质。换句话说,所有的道德、教育理想,甚至价值理念从而落空。人至少必须肯定精神的存在,生活才会振作起来。人必须透过精神生活上的历练、提升和净化,最后完成并实现了他的人生,透过死亡而进入永恒的光洁圣域。许多位老师,也不断点头表示同感。

  当天,我上完了教育哲学课,走在政大校园里,心里想着,这是多么丰富璀灿的一课呀!而我的收获真是满筐满篓,喜不自禁。从那时起,我深信在教育界里,经师仍大有人在,教育与社会的光明面,不就在斯乎?

  这些老师所谈到的就是禅。禅者不把人间与天国分开,不把生活与圣域分开,不把现在与永恒分开。禅者生活在此刻,而此刻即是未来与永恒。也就是说,此刻的生活现象,是由内在心所表现出来的表象,从平常生活的所思所行,可以看出内在的精神世界。更明白的说,如果一个人处心积虑为非作歹,那么他的精神生活将是堕落的;如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那么他的精神生活就不断提升。所以佛经上说:“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因此,修行不局限于出家在家,不限定于任何时候。平常行、注坐、卧都是修行,工作、读书、研究、发展事业都是修行。六祖慧能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精神生活的提升,无非从以下六个途径着手:

  (一)布施:服务人群,实现人生,心存慈悲。

  (二)持戒:遵守社会规范,恪遵生活规律。

  (三)忍辱:宽容待人,旷达净心。

  (四)精进:勤劳积极,实践力行。

  (五)禅定:和平的襟怀,单纯的生活,稳定的性情。

  (六)智慧:清楚的判断,醒觉的心智。

  日常生活中能照六波罗蜜去做, 就是真修行, 就是实现的人生。生活历练了 “心”,心因生活的历练而更觉醒,更有能力,更丰富,更光明。

  有一位打铁匠,每天为了养家活口,工作极为辛苦。有一天一位高僧向他化缘,他顺便向这位僧人请教解脱之道。他所问的问题,就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怎么样才能使自己有较好的精神生活?这位高僧便告诉他念佛法门。要他每打一下铁念一声佛,每拉一次风箱念一声佛。这一来,打铁匠的工作有了精神生活上的意义,又加上念佛法门的不可思议的力量,每天工作得非常喜悦。几年下来。这位打铁匠精神生活上已提升到法界或净土世界。有一天,他很快乐欢喜地沐浴完毕,告别了家人,提起平常用的大铁锤,再打了几下铁唱着:

  “叮叮当当,百炼成钢,太平将至,我往西方。”

  精神生活不是从百物不思或一心养静之中证悟,而是在实现人生中证悟。而实现人生之要就在于真空妙有的心路历程上。人唯有透过生活的实现,而又不受制于实现,那才是净心,才是真空妙有,入无生忍。反之,若一谈修行,便一切放下,心灵成为废墟,不但助长无明,也走向断灭。

  生活之道不在乎取与予,不在乎拣择与分辨,而在于“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把自性中的智慧,表达在你的生活上,让醒觉过后的实现与清净,永驻你的襟怀。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就是实现。“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也是实现。老子说: “功成身退”、“见素抱朴”都是实现。

  生活之妙存乎一心,精神生活之培养亦存乎一心。所以说:“佛语心为宗”。有一次,一位僧人问罗汉宗彻:“什么是南宗北宗?”

  宗彻说:“心为宗。”

  僧人问:“还有什么教诫否?”

  宗彻说:“教就是心。”

  僧人又问:“如果心理昏杂不净,如何才能了悟?”

  宗彻说:“烦云风卷,太虚廓清。”

  僧人又问:“那怎么样才能得到光明的精神生活呢?”

  宗彻说:“一轮皎洁,万里腾光。”

  各位!请注意,人只有怀着一颗单纯的心志,没有私欲染杂,光明得像一轮太阳时,才能遍照法界,处处笃当,发现真我。那样才是实现的生活,旷达的人生,才是参天地而赞古今,优游自在。诚如智通禅师所谓的:

  “举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出头天外看,谁是我般人。”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道就在生活中。触目遇缘总是道,所以说“无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我们必须从现在用功,日日精进,彼此互勉。

  第二讲 自在无碍永无拘

  自在本乎其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内外,能深能广。

  ——唐朝·澄观大师

  在一个多月前我应邀在国立政治大学为大专辅导老师做了一次演讲,讲题就是佛学在心理辅导上的应用。演讲之后随即进行讨论,对于佛学如何应用到现代生活,广泛地交换意见。大家对禅学如何应用在辅导学上有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接着有几个学校邀我演讲。今天能有机会来贵校演讲,就是基于这个因缘,在此特别要感谢赵世和教授的安排。

  首先我要跟各位说明,佛学就学术层面来看,它既是一门高深的哲学,又是一门心理学,也是一门伦理学。它包含了对人生究竟的直观,宇宙第一义谛的证悟,人性及伦理的探讨,与心理健康和生活智慧的阐扬。现代人的生活正陷于紧张、焦虑和空虚的困境,在精神生活上亟待提升,佛学正是精神生活复苏的甘霖。特别是当它与现代心理学结合之后,更能成为提升精神生活的艺术与智慧。

  各位都是研究医学的,将来从事悬壶济世的工作,一方面需要慈悲温和的心肠,需要懂得培养生活的情趣和精神力量。使自己成为金刚大医王,做一位佛经上所谓的药王菩萨,普度众生。另一方面,医疗的工作不只是诊断开处方所能完全解决,而是需要精神力量;你要深通这种力量,才能把医疗发挥到最高的效果。所以我今天给各位讲讲佛学上“自在”的智慧,它既是禅学的,也是心理学的。

  人的生活就是自己对环境的交互作用。心理学所强调的是:人是环境的因变数,也就是说,人是否生活得快乐丰足,决定于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不过,最近在人文心理学和完形心理学上已有了不同的看法,他们相信,许多情绪和认知上的问题,是来自主观的感受。比如说,张三和李四两个人同样在夜里走过一条乡下的小径,张三看到一个黑影,定睛加以观察,发现它只是一棵迎风摇摆的小松树,不过样子颇像人影而已。但是李四随后经过那个地方,却认为那个树影是一个鬼影,心里紧张害怕,拔腿就跑。显然两个人的感受不同,反应也截然不同。

  心理学曾作过许多实验,一组使用安慰剂的人和一组不使用安慰剂的人,在精神上的反应截然不同。心理学家把失眠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施以松弛身心的训练,另一组除了做相同的训练外,还给他们一颗药丸,并告诉他们它有助于睡眠。事实上那颗药丸与睡眠无关,只是用来安慰病人而已。结果证实服用安慰剂的一组,在睡眠上有很大的改进。可见心理意识对个人行为影响有多大。

  禅对生活的看法非常重视意识的转变。禅家的格言是“万法唯心造”,一切的心理现象都是主观的意识所造成的。不过禅者所重视的是醒觉与自在,而不是上述例子所说的依赖与安慰。

  禅家认为,一个人的生活是我与境之间交互作用。如果我“作得了主”,那么我就能够“转境”,能够有效地处理事事物物。待人接物也就贴切得当,自己也就能够清楚的思考,那就是醒觉。由于醒觉的人不会被欲望、色相、成见所蒙蔽,所以他能看到真实的一面。他能了解自己,也能了解别人,能洞察一切事物。所以他是主动的,是如如自在的。

  反之,如果自己作不了主,就变成环境的因变数。环境怎么变,自己就跟着怎么变,随波逐流,成为环境的奴隶。当然这种“被境转”的人是谈不上醒觉,谈不上坚固信心,谈不上金刚智慧的。所以这种人就会变得不自在,很容易受环境左右。

  自在的人有一颗安稳的心,有一双清明的眼睛,有一对顺风博闻的耳朵,更有一个宽容的肚量。所以自在的人比较安和,不起对立与抗争,总是在包容与超越中,找到了一个生活与事态的重心。

  有一位先生向我倾诉苦恼。他说,他是个有家室的人,有一次他在一个逢场作乐的场合,认识了一位小姐,深谈之下,对她的遭遇非常同情,油然生怜恤与协助之心。尔后往来频繁,日久生情,竟导致家庭纠纷。他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真是悔不当初。一个不自在的人,无论发的心是善是恶,自己都会把握不住,那时善与恶同归于恶。所以禅家要告诉你:必须无善无恶,只留一个真如自在的觉性。

  自在的人永远懂得“空”的人性绝活。他放下非分之念,放下色相的干扰,放下成见的左右,放下道德规范的约束,让自己自由;看色相不为色相所迷,察理路不被成见所蔽,行乎道德不受制而拘泥,所以叫“来去自由”,“和光接物”,这才产生大用。荷泽神会说:

  “无念为宗, 无作为本,真空为体,妙有为用。”

  懂得真空的人才是真自在,真自在的人才可能真正有能力、有大智慧、有创造力,去实现人生、去建功立业、去布施服务。各位!你说对不对?

  莫随波逐流

  我们待人处事,总是在失去主动,不能自拔,或无能为力时,才感到自己发生了困扰。那时自己是无能的、不能自我控制的,是不安的、执著的、不能接受事实的。陷于物欲跟急于功利,同属于被境转,内心同样不安。愤怒伤人与惧怕退却,两者都是受心境所牵,都是心病的根源。

  现在我举几个简单的线索,你自己作个测验,你就可以了解自己是否自在:你做错了事,朋友给你当面指正,你接纳了,但却自责了好多天。

  朋友一句无心的批评,你记恨很久不忘。

  你买了一件东西,回到家里才发现有瑕疵,你失望得影响睡眠。

  你要去见一个有地位的人或某方面特别有成就的人,你会很在意又很不自在。

  你很喜欢别人夸赞你,有许多决定,都是为了博得赞美而做的。

  你做任何事总是想获得大家的喝采。

  各位!如果你有了这些观念,你就会在生活中加上一个莫须有的负担。它使你的生活脚步变得沉重,甚至使你失去正确判断,那就是不自在所带来的烦恼。唐朝法融禅师说:

  “一心有滞,诸法不通。”

  所有因不自在所造成的拥塞,足以危害一个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引起思想上的偏差,人际上的冲突,而导致生活的危机。

  唐朝侍郎白居易,有一天去拜访一位叫鸟窠道林禅师的高僧。他发现这位禅师所住的地方古松茂密,盘屈如盖,和尚就住在上头,鸟鹊筑巢其上,自然驯狎。白居易觉得和尚住在树上实在太危险了,于是说:“禅师住处很危险。”

  禅师说:“太守住的地方比我更危险。”

  白居易说:“弟子位镇江山,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自己不停地起心动念,处处被境转动,就好像薪火相交,把自己弄得焦躁不自在,哪有不危险的呢?”

  各位!自在就是真正的醒觉,真正的自由,真正从许多虚幻中解脱出来,去过现实的人生,喜悦的生活。

  优游真实

  自在的第二个因素就是“见自本心”,能用自己的真心去生活。这就心理学来看,就是一个人的肯定性(assertiveness)。所谓肯定性是指一个人能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表达自己的意见,发挥自己判断力的一种行为品质。

  一个人肯说真心话,不拖泥带水,不自欺欺人,是一件好事。比如说,自己体力不行,硬撑着充好汉,那就是不真实、不自在。有一位登山的朋友告诉我,通常青年人登山,发生意外的都是不自量力的人。他为了表示自己有登山的经验,往往一意孤行,造成意外。他告诉我说,有一次一位青年为了表示对一位受伤女生的照顾,把她的行李一起背着,队友们建议分摊给伙伴们背负,他硬是不肯。才走上山头,这位男生因为体力透支,加上气候变化竟然晕厥过去。

  人能确切地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一件庆幸的事,但能接纳自己的极限,却是幸福自在的关键。一个人要说出跟别人相同的意见并不难,要提出合理的异议却很不容易。要同意别人的要求也不困难,要婉拒别人的要求才真正困难。困难的关键就在于“碍于情面”,所以“失去真心”。因此禅学上强调觉性的重要。法融禅师说:

  “一切有为,本无造作;知心不心,无病无药。”

  一切的行为举止,要奠基于真实和真心,否则就会出错,就会迷失。当我们的心智思想,像喷泉一般直接涌现出来,放旷而行时,心理就没有积郁,没有虚伪,自然没有烦恼和心玻

  有一次法眼文益禅师的弟子问他,道真的在自己心中吗?法眼告诉他说:“有什么时候你披露了自己,而不与道相合呢?”

  人生本来就是要照自己的因缘去实现。你是你,绝对不会是别人的你。如果你想讨得别人的欢心,自己的宝藏(与生具来的潜能)就会尽失。所以一个自在的人,必然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条件去发挥,去实现,去布施,去成就无上的精神生活。

  现代人普遍不甘寂寞,一味想要否定自己,追寻时髦。穿衣服要赶流行,吃东西要赶流行,思想要赶流行,读书选志愿也要赶流行。似乎每一个人都争着改变自己,变成别人。这是很令人担忧的事。

  禅宗有一则故事非常发人深剩唐朝大珠慧海和尚,有一天特地从老远的地方赶来参拜马祖大师。当时的禅林没有一个人不向往参见马祖的,大珠当然也不例外。大珠拜见马祖时,师徒的对话是这样的:

  马祖问:“你从何处来?”

  大珠答道:“越州大云寺来。”

  马祖问:“来这里有什么事?”

  大珠说:“我是来求佛法的。”

  马祖说:“我这里一物也没有,求什么佛法?你放弃自家宝藏不顾,离家乱跑做什么?”

  大珠惊讶地问:“哪里是慧海的宝藏?”

  马祖说:“现在问我的那个就是宝藏。它一切具足,更无欠缺,本来自在,何假外求。”

  大珠慧海因为马祖这一指点就悟道了,他悟到的是什么呢?就是真我,从从容容的真我,自由自在的真我。能依真我去生活的人就能实现他的资赋和潜能,过成功喜悦的生活,所以禅家说:“乐道怡然,优然真实。”

  保持平直

  直心就是平常心,就是“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遇到任何事情能平心静气,不慌不乱,表示一个人能自制,能把持原则。一个能自制的人,才是真正属于自己,获得自由,不被外在环境所动,得大自在。

  你能以平直的态度去待人处事吗?你将来是一个医生,有一个人急急忙忙,呼天抢地的把病人送到你的诊所,你会不会受他干扰,而乱了阵脚呢?当你操起刀来为病人进行手术时,正因为他是自己的亲人,自己会不会有不同的心情而影响到手术的品质呢?平常心对你们学医的当然重要,要亲疏不二,不要受缘所迁;要急缓不二,视若平常,这些道理各位都是清楚的。

  各位一定有过这种经验:有时为了特别要保管某些东西,不以平常保管的方式处理,把它放在某个隐密地方,反而忘了它放在哪里。急用时翻箱倒柜都找不到,那是因为不平常的缘故呀!

  运动员参加比赛,如果不训练平直心,比赛情况稍有起落,就会严重影响心情,影响士气。平常心就像一个大水库,它能调节水源,蕴藏发电,可是湖面总是平静如常。因此,平直之心是孕育智慧的最好途径,是精神生活的调剂法门。有一次百丈怀海的弟子问道:“什么是大乘顿悟法要?”

  百丈怀海说:“对五欲八风不动,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

  我们偶尔听到朋友对某人有些批评,等到我们真正跟他相处的时候,则往往因为先入为主而对他心存偏见。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和对立,大部分源自缺乏平直心。

  一个平直的人总是心平气和的,因此他能冷静的思考。他总是对别人说,慢点!让我把事情弄清楚。有一位朋友,他一向非常冷静平直,我从他那儿学到很多待人处事的法则。有一次我把一件重要的证件遗失了,我忧心如焚,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想去办理遗失补发,他却笑嘻嘻地告诉我:“老兄!要遗失一个证件可不是那么容易,别急着去办理补发,放自在一点,它可能还会飞回来哪1过了两天,那份证件果然由一位好心人邮寄回来。

  教育子女,更需要平常心。你们都要做人父母的,千万记得,对待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平常心、平直心,万不可爱之太深,责之过切,揠苗助长。

  对待朋友更是如此,古人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饴。”在平常自在中建立起来的友谊才是知交。至于夫妻之情,天伦之乐,若能以自在平常之心处之,自然琴瑟和鸣,得享天伦之乐了。

  莫须在意

  生活的艺术就是不要太在意,有时就是有点不修边幅,也不以为意才好。生活的本质是自然而不是刻板;是自在惬意,而不是苛刻造作。对待别人,得过且过,不宜太挑剔,这样自然宽心无忧。

  我们有许多的不安与烦恼都是因为太在意惹来的。有一位朋友订做了一套新衣,其中有一点点瑕疵,竟然为那一点点瑕疵去跟服装店老板吵得面红耳赤。太在意的人,每天总会惹出许多是非。特别是对自己的苛责,就像强烈的酸液在腐蚀你的心灵。

  胡适之先生说,作学问要在无疑处生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这种有疑处不疑的功夫就是不在意。人能学会不在意,就可以放旷而行,少忧绝恼,心理自然清闲,神情自然自在,福分无比。

  不要太计较得失,你自然达观起来;不去理会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只求问心无愧。直心去生活,无入而不自得。所以六祖慧能说:“直心就是道潮。

  一个人愈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愈是举棋不定,坐立不安,无所适从。那是戕害自己心理健康的原因,是糟蹋幸福快乐的关键。

  在禅学公案中,有这么一则非常有趣的故事:有一天一位在家弟子去拜访赵州禅师,由于没有带礼物,心里觉得很在意,于是对赵州说:“老师!我什么都没有带来。”

  赵州是一个非常机警的老师,总是抓住任何机会,为学生解惑。他说:“那么你就放下吧!

  这个学生没有听懂老师的启发,却更在意起来,便说:“老师!我什么礼物都没有带,你怎么叫我放下来呢?”

  赵州听了又说:“那么你就提着吧!

  各位!这位学生显然还是没有懂得老师的旨意,所以不能释怀,仍然带着那非常在意的心情生活。我想,那一定是愚迷痛苦的。

  人不免有一点小错,就心理健康的法则来看,要懂得原谅自己。只要改正就行,用不着太在意,太在意就失去宽阔的心胸,无法超然物外,直证真空妙有的法性。

  我再讲一则故事给各位听听。有一次善慧大士(即傅大士)讲《金刚经》,梁武帝突然驾临。大众皆惊动站起,这时只有善慧端坐,从容不动。皇帝的近臣告诉他说:“圣驾在此,何不起坐?”

  大士说:“法地若动,一切不安。”

  对的,一个人的心若惊动了,真正的道场也动了,当然一切行为举止都显得不安了。本省有一句话说:“吃饭皇帝大,睡觉皇帝大。”一个人的行住坐卧都要从从容容,千万不要因什么事太在意而乱了方寸。

  又有一次善慧大士身穿衲服,头戴道士的顶冠,脚穿庶民的鞋子。梁武帝看了就问他:“你是和尚吗?”

  善慧以手指他所戴的帽子,于是梁武帝就说:“那么你是道士罗!” 善慧又以手指指脚上穿的庶人鞋子,梁武帝又说:“那么你是凡俗之人罗!”

  各位!善慧所表示的是非僧、非道、非俗,他打破了僵化的形式,随遇而安。更重要的是把儒、释、道三家予以融合。诚如善慧自己所说:“道冠儒履佛袈裘,会得三家成一家。”他融合三家,超越三家,这是何等的洒脱啊!

  不要在意就是佛法所谓“无心”。无心就不会有憎的情绪,不会有爱愤自责的烦恼,更不会有多欲的不安。所以说:“无心是道”。能如此便是任运逍遥。唐朝志明禅师答复学生问什么是无心时说:

  “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如鸟空中只么飞,无取无舍无憎爱,若会应处本无心,始得名为观自在。”

  各位先生!你们将来行医就是要当一个无心道人。没有贫富之分,没有地位之别,不计亲疏,不计得失。那就是慈航普度的观音,救苦救难的大医王。

  莞尔之趣

  人生乐趣何其多,触目遇缘无非净光庄严,喜悦柔顺。你走在街上,仔细玩味,你会发现霓虹灯真的很美。看看每个人都兢兢业业在努力工作,油然心生敬佩。你看看青年朋友,结队成伴郊外散心,他们涉世未深的朴素欢颜,更是可掬可爱。你触目所及何处不是喜悦呢?

  各位!请多留意,世上不是只有愁眉苦颜,只要你抽出一点时间和心情,一朵盆栽中的小花,可以把你带入喜悦情趣;一声鸟语,可以令你悟入无尽遐思和喜悦。偶尔,你应该伫足看看路边的花草,他们在向你微笑;偶尔,你应该停足看看繁华的橱窗,那儿的陈列多么别致动人。

  快乐就在你的生活之中,放下尘劳,体会莞尔的喜悦,即使一个干瘪的老人,也能泛耀出最动人的人性之美,又何况稚子们咯咯笑声,声声响彻云霄呢?你用不着在生活之外寻找欢悦,只要你稍加留心,欢乐确实无穷。禅家说: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过梅花下,春在枝头已十分。”

  各位!请不要用不满的心情去生活,那会破坏你的生活情趣。你要用感谢的心情,积极奉献,自然会欢喜满筐。你要学会感谢父母,心存喜悦,你要感念老师,心存敬意;你要感谢同学朋友,庆幸缘分难得。

  不满的心情会起心病,起先是对别人不满,对局势不满,对社会不满,最后会对自己也不满,那就是心玻不满不是进步的动力,谦虚才是成长的原因。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自在不但使你愉快,使你有好的性灵生活,同时也是潜能得以发展的契机。好好学习自在的生活态度,自然处处无碍,所作皆成。

  第三讲 清心自在步红尘

  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隋朝·傅大士《心王铭》

  今天我们借着新生报和台北市政府共同主办演讲会之缘,在此会面。参加的人如此踊跃,真是一场殊胜因缘。今天是由作家林清玄先生和兄弟主讲“清心与自在” ,清玄兄很客气,要我先讲,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了。

  在这夏日炎炎的气候里,大家一齐来讨论清心与自在,更觉得有意思。现代人由于过着忙碌的生活,天天处于竞争和紧张的气氛里,热衷于追求种种欲望的满足,心里头无论是春夏秋冬,早晚日夜,总是处于炽热的心情,很少有凉适的喜悦,清心的自在。

  现代若与过去农业社会相比,生活环境不如过去清幽,心情不如往日清闲,作息不若曩昔那么慢条斯理,用心更不若往昔纯朴。所以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紧张和焦虑的环境,生活在互别苗头,彼此抗争的时代。

  人的天性是爱好纯朴清静的,现在我们却生活在一个扰攘不安的环境之中。人性是偏向和平单纯的,现在我们却置身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物欲重于一切的复杂社会。因为如此,我们的心情有了不适,生活出现了不协调,精神生活也有了困扰。这些困扰产生了心理的症状,许多人感到空虚,感到焦虑不安,感到失眠与烦闷。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社会的离婚率不断在提高,青少年犯罪日益严重,自杀死亡人数,则跃居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九位(台北市则占第八位)。心理有了疾病,需要医疗照顾者,占总人口千分之三,至于生活在苦闷与焦虑的正常人,那就极为普遍了。

  因此,现代人自救之道不再是创造物质,而是提升精神生活。在清心与自在中,才可能真正懂得应用物质,享用科技,创造福祉。

  各位先生请注意!提升精神生活不是要我们回顾过去,恢复古时候的生活。事实上,那是办不到的。唐朝的文学家韩愈说:“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现在我们能办得到吗?既然办不到,我们又怎么可能追随陶渊明“归去来兮”那样,“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因为我们连田园都没有,哪有那种清静隐居的地方呢?

  但是我们还是要归去,归去宁静的自性,归去清心自在的心园。那是一个没有纷扰、执著、对立和牵挂的宁静心境,那是个精神生活的世界。

  投入这个精神世界,无需离开喧嚣的红尘。它与现代科学的观念,自由的精神和理性的成就不相违背。这个精神生活使我们彻底地感受到生活的喜悦与活泼清妙。它的方法就是我所说的:

  “清心好见性,自在步红尘。”

  清心不是空心,而是清醒与单纯的心理生活。一个人能不被物欲和成见所迷就是清心。唐朝临济禅师说:达摩自西天来,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不被物欲所迷的人。一个不被迷惑的人总是自由自在,喜悦活泼,过创造性的生活。现在让我就清心与自在,做一个阐述。

  清心就是清净之心,当一个人不被外境所迷惑,不会被物欲牵着走时,就能看到真相,就能平静地因应自如。清净心使我们在头脑清楚,让我们的情绪稳定,引发我们品触到恬淡的喜悦,更能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情趣与丰足。

  我们每天待人接物,无处不是富足,只因为我们不清心,所以体会不到富足。就好像你每天用了三餐,却体验不到它的美味;有个矫健的身体,却察觉不到它的珍贵。清心使一个人从种种虚妄、烦恼和愚迷中,拉回到生活的体验上,忘掉一切纷扰,获得喜悦的情趣。傅大士在他的《心王铭》中说:

  “清静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清心能引发生活的智慧(般若)。它就在日常身心活动中表达出来,使我们富足快乐,所以是“如世万金”。现在我们来谈谈培养清净心智的方法。

  宽大的心理生活空间

  空间是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人的活动需要空间,心理运作也需要空间,没有空间会使人发闷。就拿现在这大礼堂来说吧,有些人来得早,有位子坐,享有空间,所以就觉得舒适安稳。有些人后到,委屈站着听讲,站的人愈来愈多,空间愈来愈少,自然觉得不舒服。这是现象界的生活空间在影响心情。

  我们的内心也有一个生活空间,如果心里被许多成见、愤怒、怨恨、不满所填满,那么心理空间即刻被无谓的烦恼占据,这时你一定会觉得烦闷、紧张和不适。

  不过心理生活空间是可以透过意识的转变而发现。当我们有了新的发现或转变时,心理即刻从“山穷水尽疑无路”里,重新面临“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

  我所说的这个意识转变,就是佛学上所谓的“转识成智”。它是把目前的烦恼,在刹那之间化为意义,予以承担,而使心里再度腾出空间,复得清心。在这里我举个自己的经验给诸位做参考。

  去年的夏天,天气跟今年一样的热。我的卧房就挨着一条长巷,这条巷子像音乐厅一样,很容易引起共鸣。所以一到夏天,冷气声、喧闹声、麻将声不绝于耳,声音之大令人难忍。把卧房的窗户关起来则太闷太热,把窗子打开,则声音震耳难眠。我深为所苦。

  我躺在床上,心想念佛,却又想着如何解决这个烦恼。就在这时候,我告诉自己,既然不能改变环境,为什么不改变自己的意识呢?于是我开始去聆听那机器声,宁神接纳它。不久,豁然发现那些声音与千尺直泻的瀑布声无异,随即欣赏起来,刹时唐朝诗人李九龄所写的“山中寄友人”的诗境栩栩然出现跟前,陶醉其中:

  “乱云堆里结茅庐,已共红尘迹渐疏,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

  从那一天起,我不再被那冷气机的声音所干扰,顾不得别人家排出来的热气徘徊窗前,打着赤膊,念着李白的诗篇: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我不但感到宁静爽适,而且真正领会到禅者所说,“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的天机妙趣,悟入宁静,自得心开。

  心理生活空间也可以透过放缓脚步来培养。待人处世,最忌讳的就是急躁,急躁不但使你不能有效地孕育思想,中肯地处理人际关系,同时对于身心健康亦会有害。

  懂得及时放慢脚步的人,就能深通“退一步想,海阔天空”的艺术,能及时稳得住的人,也必然拥有放旷能容的胸襟。心理学家富来曼和罗士曼(Friedman & Roseman)两个人曾经对急性型和温和型两类性格加以比较。他们发现急性型的人看来比较有魄力,有作为,但事实上温和型的人比较能够做到慎谋能断。真正能运筹帷幄决战千里的人,是属于温和型的人物;行政上温和性格的人,在管理效率上也优于急性型的人。

  此外,他们也发现六十岁以前罹患心脏病的人,有百分之九十是属于急性子的人,而急性子的人得冠状动脉硬化的可能率比温和型的人高出一倍,而且他们血液中的胆固醇也比较高,由此可见急躁对健康有害。

  俗语常说,一个人要任劳、任怨和任谤,要做到这三点必须培养好的心理生活空间——肚量。没有肚量,什么事也办不好。你看,刚愎自用的人总是坏了大事,那是因为没有肚量。小不忍乱大谋的人,也是缺乏肚量。禅家就非常重视肚量,肚量就是宽容和放得下。他们总是以豪迈的襟怀劝诫世人要像虚空一样大肚能容。布袋和尚说:

  “宽却肚肠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一个人能够有这样大的肚量,才是志在四方,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担当人之所不能担当。胸怀大志,大慈大悲;心如虚空,自然能恬淡自在,丰足喜悦。

  每个人都需要好的心理空间。但是,你一定要记住,空间必须自己去培养,而不是等着别人送给你。

  从容的态度

  从容是一个人的福气,也是一个人的智慧。从容的人当然就能自在,处世待人自然清明不乱。从容的反面就是造作和紧张。通常,我们都是因为得失心太重,才产生不安,才有了造作和防卫,才有了种种心机和抗争。

  在高度工业化的社会里,生活本来就紧张。工作讲效率会紧张,市场论竞争当然紧张,彼此讲利害更容易紧张。紧张是现代人的共同现象,也是现代生活的特质。所以心脏并高血压、胃溃疡、失眠、神经衰弱等等,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脖。

  因此,如果我们不从生活中加以调剂,生活就会被紧张所破坏。紧张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的一种污染,它所带来的危害,无可胜计。

  各位在星期六的下午,从从容容地来参加这个演讲会,你必然是清心与自在了。但是,如果你认为非听这场演讲不可,很勉强地赶来,把孩子放在家里而未做适当安排,你一定有些忐忑不安。可见强求也会造成不安。唐朝罗汉宗彻禅师答覆弟子问到什么是“真正的教法”时说:“教是心。”

  学生又问:“我的心中昏昧烦闷,怎么才能了悟解脱呢?”

  罗汉宗彻说:“烦云风卷,太虚廊清。”

  又问:“怎么才能心理明彻清净呢?”

  罗汉宗彻说:“一轮皎洁,万里腾光。”

  诸位!这位禅师所谓的“一轮皎洁,万里腾光”,究竟指什么?怎么才能做到这样的“无为”心境呢?我想答案就是放松自己;找个时间放松自己,清净自己。你一定要有时间休息,晚间是你休息的时候,你要放下心来。睡眠是你身心恢复恬适的时候,你要宽下心来。星期假日是你休息的时候,你更要放下心来,从从容容地生活。把利害之心放下,把时间的观念放下,把得失心也放下,把自己的身分和年龄统统放下。然后你跟家人以柔软心相处,以欢悦的态度相处,一起去郊游,一起谈天,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当然,你也可放下尘俗,冥思静虑,在禅坐中滋养你的性灵。

  我跟各位一样,都生活在忙碌的红尘里,每当我忙完了一阵子,一定要腾下时间来闲散一番,从容地过一段清闲的日子。我喜欢在早晨出去踏青,在翠绿山坡的斜径上接受露水的净化,我更喜欢抽出时间,利用星期假日到宁静的深山中徜徉。我会躺在竹林里享受: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各位先生!你用不着厌离尘世,只要你在生活中加以调适,就会有无尽的惬意与自在。请注意!在霓红灯争艳的现代生活里,如果以清心去赏识它,那些光芒四射的灯光与净土世界的宝光庄严又有何不同呢?

  现在我们再来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使自己从容而免于紧张呢?关于这一点,我倒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当我们急躁心烦时,即刻提醒自己暂时不要睬它。这给我们一个平和心情的机会,让我们免于火上加油。灵默禅师说:

  “倾山覆海晏然静,地动安眠岂采伊。”

  能运用“暂不采伊”的法则,自然一切平静,而许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

  从容和放轻松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习惯。从容与放松不是认知的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你即使深懂从容的意义,了解其重要性,仍然不能从容自如。所以你听我解释,并不能真正建立从容的习惯,真正的关键是力行,养成习惯,建立正常的生活规范。

  维克彭(Vicki Baum)是奥国已故的小说家,他讲过有关自己克服紧张的故事。他说,他小的时候非常紧张,有一次登台参加竖琴比赛,竟然紧张得连手也痉挛起来,奏起来十分呆板。大约在九岁那一年,他跟几个小朋友一起在公园里头玩,认识了一位老人,他是马戏团的退休小丑,他们经常跟这位老人逗着玩。

  有一天维克彭因紧张失足摔倒,手腕扭伤,双膝不住流血,老人把他扶起来。过几天那位老人告诉他说:“人生在世第一件得学习的就是:摔倒不受伤。从椅子上栽跟头,做事栽跟头都不在乎!我学习了摔倒不受伤的本领,我来教给你。”

  过了不久,老人教孩子们玩翻跟头、急跳等把戏。这把戏只有不紧张的人才玩得好,否则就会跌伤。但是老人从来不喊着:“别紧张!来提醒孩子,而是真正教孩子们不紧张的窍门。

  他说:“你不是别的,只要是一只旧袜子,就不在乎摔倒了;旧袜子不会受伤,也不会断,这就是全部诀窍。现在我们来假装旧袜子吧!不要硬撞。注意!你周身都是软绵绵的,别让肌肉硬僵僵的。”就这样练习,老人把他举起,往下一扔,他果然没有受伤。维克彭说,他从此得到教训:每遇到急事就告诉自己,不要紧张,把自己当做一只软绵绵的旧袜子,身体如此,精神也如此。

  维克彭应用这种“软绵绵的旧袜子”的方法,克服许多困难,赢得许多成就。他说每当他写作接不下去时,就把自己当做一只旧袜子,于是困难迎刃而解。每当他遇到失败、危险、痛苦时,就用旧袜子的工夫,一切自然顺心。

  抱着从容之心去看人生,不要太自我中心,得失心不要太重。无论你是要求职,要款待客人,开车或比赛,教育子女或应付一个紧急的事情,你都要以从容之心去看待它,把自己当做是一只软绵绵的旧袜子。

  我也学会了维克彭的技巧,也教我的孩子学习这种心灵生活的绝活;不把自己看得太重,反把自己看成一只软绵绵的旧袜子,自然清心自在,活力无穷。

  单纯的心志

  不虚伪可以就是单纯的本质,不贪婪可以说是单纯的现象,两者永远密不可分。不虚伪,可以省却多少烦恼事;不贪婪,可免除无量的罪恶。所以清心的另一个重要涵意就是单纯。

  单纯在禅门是很被看重的。事实上,单纯就是禅定和般若的根本。在这里我们不妨把它解释为净心,这个净心就是佛心。

  一个懂得单纯之道的人,往往能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去处理事情。因为他没有什么虚伪,也没有什么隐瞒,所以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点滴贴切,柔软慈悲,以这种襟怀处理事情,往往事半功倍,不会旁生枝节。

  我看过一篇达尔(Roold Dahi)写的短篇小说,题目是“牧师的空欢喜”。牧师包吉斯先生是一个不单纯的人,他同时兼做收买古董的生意,可是打的是保持稀有家具古董的招牌,到处向民间收购。有一天他到了路敏斯家,看到了一张十八世纪英国“华德尔设计的五斗柜”,那是非常珍贵的古董,不禁目瞪口呆,心里想着这下子可发了大财,而且自己也要因而名利双收。

  他装模作样地观察这张高贵的柜子,说这个五斗柜只是仿冒品,想尽办法来证明它并没有什么价值。并且说:

  “我很久以来就一直想要这样柜子的四条腿,因为我家里有张桌子,搬家时给搬运工人弄坏了桌腿。”

  路敏斯这个单纯的农夫,终于以很便宜的价格把它卖给牧师。牧师又装着自己很懊悔,买贵了东西,并要求路敏斯把它搬出来,等他去开车子来接运,牧师心里则很兴奋地勉强压抑住自己的狂喜,三步当两步地去开他的车子。

  路敏斯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把柜子搬出来之后,发觉柜子实在太大。心里想着,通常牧师们所开的车子都是小车子,一定放不下。怎么帮助他把柜子运走呢?他想到了牧师说只需要四条腿,于是把那四条腿锯下来包好,然后把柜子拆开。不一会儿牧师开了一辆卡车回来,看到眼前的景象,又气愤得目瞪口呆。

  这个故事说明了单纯的重要性,一个人心地不单纯总是会旁生枝节,把原本很好的事糟蹋。

  单纯也是精神生活的资粮,它使一个人免受烦恼的折磨,不受欲望所迷惑,从而平心静气,发般若智。因此,单纯也就是佛心,它真心显露了自己。布袋和尚说得好极了,他说:

  “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万亿。”

  各位想想看!只那一颗单纯的心,才能分身千百亿,无处不逢源了。

  切莫挑剔计较

  如果你想保持清心喜悦,免除心中的自责和苦闷,就得学会不挑剔自己。古人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对的。但是如果在办完一件事之后,会挑剔自己,悔恨没有把它做得十全十美,那就不对了。挑剔自己会使自己变得钻牛角尖,苛责自己,情绪低落,造成忧郁。

  有一位女士告诉我,她每一次跟先生参加宴会,总是希望自己的言行很得体,所以都经过刻意的打扮和准备。但一回到家就觉得非常疲倦,心中总是隐隐地在不满意自己的表现,然后堕入不快乐的情绪窠穴。日子久了,总觉得自己不适合跟先生一起出去应酬,她为此深感苦恼。

  自责或自我挑剔的人,通常由两种因素形成:其一是自以为别人都在看他,也就是说,他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其二是他对自己要求做到十全十美,期望博得别人的赞美。这两个观念结合起来,随时随地都感觉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百般不安。

  其实你只要想想,别人会那么注意你的一言一行吗?你自己很注意别人的一言一行吗?事实上,所有的担心和挑剔都是自己惹来的,是一种虚幻的想法。你只要这么想,也就达观多了。

  再说,人本来就不是完美,也只有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人必须承认自己和别人都不完美,才可能欣赏别人,同时欣赏自己。人生活在欣赏之中,而不是活在挑剔之中。欣赏就是美,挑剔就是丑陋,这是禅者对生活的注释。唐朝盘山宝积禅师说:

  “心若无事,万法不生,意绝玄机,纤尘何立?”

  心中丝毫的烦恼和无明,都是自己惹出来的,只要你不那么想,一切自然周偏圆融,体会到春花处处秀之美了。禅宗第三祖僧璨大师说: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玻”

  我们的情绪不好,不得清心,是由于我们犯了拣择的毛病,起了挑剔的念头,于是有了顺逆的苦恼。

  各位先生!今天我把禅学中清心自在的艺术做了以上的演讲,我想你听了也会清心起来,自在起来。禅家说:“清净心智,如世万金。”经常清清自己的心,必然会过得更活泼,更有朝气!

  第四讲 慈悲纵横处处彰

  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观音菩萨《楞严经》今天承贵校晨曦社之邀,到贵校演讲有关佛教对爱的看法。学术股的负责人在电话中告诉我,希望能谈谈“佛陀的爱”。我的意思是佛家的慈悲与博爱很接近,但并非完全相同。不过为了满大家的愿,还是把题目订为“爱、生活与佛法”,所演讲的内容就是慈悲。引申而言,佛教认为慈悲就是生命力,就是万物并荣的条件,也是周遍含容的精神力量。所以我要向各位提出一个重要的理念:有了慈悲心,必然使自己丰足坚强,在事业上所作皆成,在精神生活上优游自得,所以叫作慈悲纵横处处彰。

  依照佛学经典的看法,特别是《华严经》,人类生活的范畴可分为三个部分,那就是器世间(物质的世界)、有情世间(感情的世界)和正觉世间(精神世界)。而贯穿这三个生活范畴的力量就是智慧与慈悲。智慧属于般若,慈悲属于识。前者属于性宗,后者属于相宗。两者是不二法门,因为没有智慧就没有慈悲,没有慈悲就没有转识成智的可能。

  慈悲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最珍贵的互动关系。慈的意思是给与众生欢乐安稳,悲的意思是拔除众生病苦与不适。这与博爱的意义是很相近的。现在我们来看看禅者在这三个生活范畴中,如何表现出他们的大慈大悲。

  大自然的慈悲

  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禅者为什么会把物质的世界,当做能散发慈悲心,启迪吾人慈悲心的主体。首先,你必须了解,佛教把一切的大地山河,花草树木,都视为一个存在的主体而予以尊重。因此山有山神,水有水神,花有花神,稼有稼神,他们肯定它的“功能”,肯定它的理则,把它视为生命现象,于是油然而生慈悲之心。

  佛教可能是人类最早注重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的先知。他们把山当做神,有其功能,有其存在的意义,所以不随便动土。如果有需要与建宝塔寺庙,也必然仔细审慎,不随意砍伐,影响水土保持。甚至于日常的生活行动,也不破坏物质世界的原始风貌。

  禅家对于器世间采取怀抱的态度,所以才有南泉禅师所谓的“昨夜三更月到窗” ,才有大梅禅师的“一池荷叶衣无颈,才有景岑禅师的“始从方草去,又逐落花回”和他的诫斫松竹偈说:

  “千年竹,万年松,枝枝叶叶尽皆同,为报四方玄学者,动手无非触祖公。”

  在禅家的眼里,器世间的种种现象,被视为一种神性而予以肯定,它虽然是无情的物,但是无情却能对有情的众生说法,相对的互相肯定彼此的存在。这就显现出大慈大悲的精神力量。因此,不应该动心起分辨,把人从器世间中孤立出来,脱离自然。有一天,一位学生问赵州禅师说,什么是祖师西来所传递的心法?赵州说:

  “庭前柏树子。”

  接着有几个人都问相同的问题,而赵州的答案总是一样。庭前那棵柏树到底代表什么呢?有一天一位学生就去问他:“柏树子还有佛性也无?”

  赵州肯定的回答道:“有。”

  于是学生很机警的反问:“柏树子几时能成佛?”

  赵州说:“待虚空落地时成佛。”

  赵州的回答显然是:肯定柏树子就等于肯定自己,这个问题不必再追问,追问下去只是徒增分辨,造成疏离而不契道罢了。但是学生还是不肯罢休,又问道:

  “虚空几时落地呢?”

  赵州说:“待柏树子成佛时。”

  在禅者的眼光中,一株草,一棵树,都肯定它的存在。这种对自然的维护与重视,并不是现代人能及的。

  反观现代人,为了盖房子,滥挖山坡地,为了生产果菜,树木砍伐殆尽,连深山里头的原始林也砍伐无遗。接踵而来的是无止尽的污染和破坏,我想山神是在痛心了,水神是在哭泣了,土地神也在愁眉不展了。这就是现代人对器世间的不慈悲,也就是现代人对生态及环境的不知爱护。

  各位!要生慈悲心呀!我们生活在器世间里,器世间肯定了我们的存在,滋润了万物,其慈悲无量无边,我们怎能任意糟蹋呢?

  有情的慈悲

  有情是指生命世界。这是一个有欲望、有意识的情性生活。人不但生活在物质世界里,也同时要生活在有情的生命现象——爱及意识。

  人为了生活,在满足基本的需要之后,必须有其感情生活。这些感情生活就是爱。这些爱表现于亲情、友情及伦常上。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里所谓的恻隐就是有情世界的慈悲。

  有情世界的慈悲是执著的,是感性的,所以这种慈悲往往令人动容、令人泣下,但也往往因为它是情性的,所以有许多困境。比如说,我们对自己的孩子都很慈悲,所以许多人为了孩子将来能生活得快乐无忧,于是未雨绸缪,为他积存许多财物,过度的呵护产生溺爱。这种慈悲,是一种错误,往往造成反慈悲。唐朝无业国师说:

  “迷者不了,即为境惑,一为境惑,流转不穷。”

  当一个人被有情的慈悲所迷时,就会招致许多烦恼,流转不息,永无安宁。

  各位!禅家是否就因为有情世间具有遍计所执性,容易护生执著,而否定有情的生活呢?没有。《六祖坛经》上记载唐朝韶州利史韦璩问六祖慧能,在家应如何修行。慧能则指出伦理的慈悲心,作为修道的基础,他说:

  “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凡人能做到恩、义、让、忍就是大慈大悲。因为它把有情的人性完全发挥出来,成为博爱,成就温暖,建造了人间乐土。现在请一起来看看恩、义、让、忍四种慈悲的内涵。

  恩的慈悲,必须实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要报的恩包括父母恩、佛恩(师恩)、国恩和众生恩,学佛的人必须时时心存感恩,才能增长悲愿,慈航普度,济世度人。甚至对于堕入三涂的众生,如在地狱、饿鬼及畜生的众生,都存报恩之心,慈心救度。

  义的慈悲,是指众生彼此相怜,手足情深,安稳得宜。相怜之心,就是民胞物与,其慈悲不但及于同胞,更及于一切众生。这种情怀有如寒山子诗中所谓:“蜂蝶自云乐,禽鱼更可怜,朋游情未已,彻夜不能眠”那样的喜悦和欢心。

  让的慈悲就是布施,布施就是服务人群,给予别人温暖、协助、财物和智慧。布施起源于给予的意志,而终于自我丰足的回应。因此布施的人,总是能宽容别人,旷达自在。

  忍的慈悲建立在对众生的尊重上,人唯有互相尊重才有真正的慈爱,真正的关怀。忍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变好,使自己的心胸旷达,并净化情绪,产生智慧。

  慈悲是情性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称它是一种由内在所发出来的意识行动。这种行动,使一个人由有情的生活,一跃而成为般若智,这种转识成智的过程,就是精神生活的提升。

  观世音菩萨慈悲三十二应,无非是恩、义、忍、让的表现。阿弥佛陀四十八愿,愿愿都为济度众生,无非慈悲的襟怀。维摩大士以众生病而病,亦不离慈悲大愿。各位想想!你我能以一天大发慈悲,从不退转吗?我们可曾日日对自己的国家、社会、家人、亲长、朋友,乃至世人及一切众生发出慈悲的一念吗?

  正觉的慈悲

  正觉世间就是精神生活的范畴。这个精神生活不应以有情世间的博爱为满足,而是进一步作价值的实现——从物质的生活世界,进一步到尊重有情的生命世界,再到智慧的或精神的世界。这个精神世界套用方东美教授的话,是“一个人,依据内心的反省和体验,把自己从生命的中心,变作最高的精神主体与智慧中心……最后把万有归属到极高的智慧与精神共同体,分享宇宙万有的佛性,都成了佛。”

  当一个人能接触到上层的精神本体(佛性)时,我们发现物质世界的存在是一种生命的资粮,它维持了生命有情,而有情的生命则成就了它的精神价值。于是物质世间、有情世间和正觉世间连续成为一个周遍含容的精神共同体。当我们功参这个“造化”的时候,我们就是佛,每一个人都成为这个造化的主人。方教授所说的分享是透过证验与发现,提升有情的人生而及于精神世界时完成的。换句话说,那是透过一种净化与解脱的功德来完成,这个功德就是华严海会的精义: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这是正觉世间的大慈大悲,业已证得法身,获得圆满的四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大圆镜智)。人不再以分别识来看世界,慈悲的发心也就没有差别,没有所求,所有的行动都是无所求,那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慈悲,所以叫作 “无缘大慈”。

  另一方面由于精神主体已功参圆满周遍,所以成就了极乐世界,契合了十方佛土。这时我们“不再把世界当丑陋的世界来诅咒,而当作一个庄严的世界来欣赏。” 并发出回向之心,把自己的智慧与有情世界分享,然后忘掉自己是佛,回到平常的心境,顺着器世间和有情世间的情景和条件去生活,去教化布施,去实践大慈大悲,过安祥自在的生活,那就是“同体大悲”了。

  禅家非常注重这一层次的参悟与证验。因此禅宗对于渐修的训练谈得较少,难怪许多人说禅宗的修行,有如一步直登精神法界的堂奥,倍感困难重重了。事实上也不尽然,禅家认为平常的修行就是磨练,那是渐修的功夫,渐修就是有情世界的修行法门,只要你能在这个阶段,慧智双运,一跃龙门,悟入精神法界,并不困难。有一次神会和尚问他的老师慧能:

  “修行是先顿悟而后渐修,抑或渐修而后顿悟呢?”

  慧能说:“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顿渐是常因,悟中不迷闷。”

  各位!精神世界的悟入,是顿渐兼用的。

  当我们悟入正觉世间时,我们再度回到平常心来,心不存慈悲而行慈悲,所以是大慈大悲。这时的心境,有如罗汉和尚所谓:

  “宇内为闲客,人中作野僧,任从他笑我,随处自腾腾。”

  讲到这里,我们不免要想起过去在非洲行医的圣哲史怀哲(公元1875年至1965 年)。他为了人道,为了救度苦难众生,排除万难,“任从他人笑”,去非洲行医。那种“随处自腾腾”的自在与胸襟,不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典范?

  此刻,你也许会问,史怀哲并不是禅家,但是,请注意!道是没有界限的,这也正是禅的精神。

  慈悲增长福慧

  慈悲是最尊贵的人性,它不但是感性的,同时也是理性的。它同时兼具福德性与功德性,因此是心灵上转识成智的关键。透过慈悲的情性,可使一个人迈入理性生活的领域,成就种种事业。企业家和资本家,透过慈悲心,才能消除劳资对立,周遍含容双方的力量,提高生产力,建立健全的企业制度。而劳工代表和工会,透过慈悲的力量,才能与资方协调,透过参与感而共同创造。

  慈悲可以使一个人庄敬贤淑,佛陀的八十随行好,是慈悲的化身。心地慈悲的人,总是丰足自在,他的仪表一定优美调和。各位!最好的美容术就是慈悲,最好的结缘与沟通也是慈悲。

  自私的人多攻心机,多用心机的人不慈,所以其面目缺乏柔和之美。懂得喜舍的人心地少欲,常常觉得富足,显得福相圆满,所以福慧兼得。父母之爱发于慈悲,因其含容智慧,故不溺爱,所以有好子嗣。夫妻情深,因其有慈悲之缘,所以能相互体谅,建立美满安稳的家庭。

  人生很短,也很珍贵,万不可入此宝山空手而回,这个多苦多难的娑婆世界,正是磨练慈悲心的好地方,是成就精神法界的道常一念慈心,五蕴化为净土,一念悲愿,何处不安。法眼禅师的弟子问:

  “什么是古佛的心。”

  法眼禅师说:“是从那里流出慈悲喜舍出来的……”

  各位!慈悲心是心灵的资粮,是转识成智,道行圆满,成就法身的法宝。大家珍重,大家力行。

  第五讲 莫向他处觅欢喜

  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 ——南北朝·南岳慧思禅师我很高兴今天晚上到贵校演讲“喜悦的心理历程”这个题目。我一路上专注地欣赏阳明山上的清风,俯览台北市华灯初上的夜景,陶醉在“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的诗境里。我觉得一路上的体验,已令我欢喜不已,喜悦之情洋溢在我心中。各位!你能从我这里分享到这份喜悦吗?只要你能从心中生喜,投入于当下即契妙悦的情境,你必然能和我分享此刻的喜悦。

  最近我读了一篇心理学的文章,谈到现代人生活在忙碌的工商社会里头,如果不学习喜悦之道,不试着使自己放松下来,对自己身心健康会有很大的伤害,从而自己生活的品质也就大打折扣。所以他建议每一个现代人都应该学习松弛自己,并懂得追求喜悦之道。

  这个看法是对的,同时也是错的。学习喜悦之道,让自己优游于现代社会,在忙碌生活中享有自在,那是生活的艺术与智慧,有助于心智的成长与适应能力的发展。但为什么又是错的呢?因为喜悦不是追得来的,如果想从追求中获得喜悦,必然使自己更加忙碌,疲于奔命,甚至疯狂!

  禅家告诉我们,喜悦是一种生活的流露,是从自性中表现出来的。人不可能以追求的方式获得真正的快乐,追求充其量不过是娱乐,或者是一时私欲得逞的狂欢罢了。所以慧思禅师说:“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

  生活本身就是喜悦,只要你活着,就能在平常的活动中享受到生命之喜乐。你走向街头,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潮,应当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它,那才是对自己生命的礼赞。你散步郊野,看着绿油油的自然景观,或收成时黄澄澄的稻穗,应以投入的态度去拥簇,那使你体认到参赞化育的神往。跟家人一起进餐,未必是山珍海味,你应当视为生命的醍醐,满足在那细嚼慢咽的余香。日常生活中,只要你能稍加留意,哪一点不是诗画般的贴切。但是,我知道现代人活得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就是为了强求快乐与享受。

  我们的精神生活,在处于主动与积极的时候,总是活泼的,喜悦的,光明的。但在处于被动时,即刻屈居劣势,很容易被物欲所迷,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被消极的意念所征服。

  生活本来是单纯的,只要你能温饱,一切都已具足。这时你可以优游于人生滩濑,可以专注于工作与服务。正因为你是快乐的,所以才能把最单纯的人生理念实现出来。事业的成功奠基在一个单纯的人性理念,人生的幸福也是植根在单纯的生活方式,而光明的精神力量与智慧,更是单纯的化身。我想单纯是人性中最美的至德。它是定与慧融为一体后,所发现的金刚般若。

  现在我要来谈谈,这光明单纯的精神力量是什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五事不可得:一、应当丧失之物不想失去它,此事不可得;二、灭尽消亡之法,希望它不灭尽,此事不可得;三、应当衰老的,希望令其不老,此事不可得;四、应该患病者,想让其不生病,此事不可得;五、应当死亡的,想让它长生不死,此事不可得。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