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康菲尔德:当代上座部佛教大师 呈献


2014/9/3    热度:244   

杰克·康菲尔德:当代上座部佛教大师 呈献

 

  这本书的出版我要呈献给我的父亲,从他那里我学到道德的力量和向善。

  还有,这本书若没有以下的法友的慈悲和帮助法出版:Stephen Levine, Sumedho Bhikku, Achaan Chaa, Joseph Goldstein, Achaan Asabha, Dan Goleman, Jim Harris, Achaan Jummien, Eric, Sharon, Ram Dass, Dell, Seth, Chani, Achaan Tawee, Kenny, Kitti Subho, Irv, Tori, Molly, Trungpa Rinpoche, Joyce, Khun Prasom, U Thondera Sayadaw, Josie Stanton, Mahasi Sayadaw, Wicki, Larry and Dayle, Nyanasugato, Winston and Joslyn King, Kalu Rinpoche, Buzz and Janet, Mahaaraji, Vimalo Bhikku, Mimi, Susan, T.Lobsang Rampa, Soeng Sahn Roshi, Charlie, Rechard, Guru Michael, Robert, Jacquie, Achaan Dhammadaro, Dr.Palos, Abbbot Yen Boon, Achaan Buddhadasa, Chao Khun Raj, Lao Tzu, Professor Penner, Suzuki Roshi, Pannavado Bhikku, Achaan Maha Boowa, Krishna, David and Mary, Wing Tsit Chan, 还有其它法友。以及特别是乔答摩佛陀给予我们的慈悲。

  《当代南传佛教大师》推荐序 /杨郁文

  本书作者杰克·康菲尔德先生是笔者最尊敬的「佛法教师」之一,译者们都是笔者最为乐于亲近的学佛团体──新雨──的核心份子;张慈田老师早在半年前嘱咐为本书提供推荐文时,立即欣然同意。接到吴明兴居士寄来校定稿,迫不及待地从作者前言、两位大德序文、编者说明、译者序文,然后,本文十七章顺序仔细阅读。事后发觉,根本毌需再为读者推荐本书。何以故?仅依康菲尔德先生本人之前言,以及创巴仁波切与罗摩·达沙先生的序文,读者们会发觉到本书对「学佛」的重要性及「修行」的实用性,引生善法欲,探测全书究竟。倘若接触到第一章〈佛法精要〉,可以发现作者以现代语言,叙述佛法的精华──戒、定、慧三无漏学,以及完成佛德的智慧和慈悲的道路。料想读者们随即如笔者一样,第二章、第三章……乃至第十七章,犹如一气呵成,排除杂事一路审谛阅读,看完全书。

  现在笔者可以改弦更张,以老马识途前行「导读」,藉以替代「推荐序」供献读者们,冀望张老师等翻译本书诸大德合意!

  十七章正文之初章〈佛法精要〉及第三章〈教法总说〉,是康菲尔德先生多年参学南传佛教,出家亲近多位大师经年奉事学习,或者求见某大师以问答请益,或是研读某大师特殊名作等等所得精华,读者们需要细心体会。不祇在阅读第四章以后十二位南传大师著作或问答录之前,需要预先了解〈佛法精要〉及〈教法总说〉,此等十二章阅读之后,尚须重阅本书的第一章及第三章;最后,阅读殿后的第十六、十七两章。

  第二章〈缅甸、寮国、泰国的禅修概况〉,提供有心留学东南亚的学生们许多珍贵的信息,于选择学习禅修的地点、挑选适合教导的老师与法门,特别切合实用。

  第四章〈阿姜查〉,查法师是接受本书作者出家成为比丘的亲教师,影响作者最深的老师。查法师依南传传统注重「四念住法门」之修习,不强调任何的打坐方法,也不鼓励人们参加快速成就内观或者开悟的精进课程。在正式的坐禅里,他教人先观出入息以调心,等心安住了,继续观察身、心的变化。耐心修学、奉行戒律、生活简朴、保持自然以及观照内心,是他的修行要诀。

  查法师教人:「单纯安住于当下,我们的心终会契入它原本的和谐状态,这时,修行是自然涌现的。」他会引导学生继续单纯地观照内心,甚至连深刻的内观和开悟经验都不可执着,祇是分分秒秒地持续这种不执着的观点。如是禅风,与宋朝曹洞宗正觉禅师之「默照禅」几分神似。

  查法师开示:「道场的日常作息,也是禅修的焦点,这几乎跟正式的静坐和经行没什么两样;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念念分明,这里头也是佛法。」笔者认为这与中国禅宗祖师主张:「专精打禅七是修行,大众普请出坡劳作也是修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五章〈马哈希西亚多〉,马哈希导师以密集内观禅修,系统地教授四念住的修行方法。分为:

  一、修学前行──四种护念──念佛(十号功德)、慈念(一切有情)、念身(不净)、死念(提起无常生灭及精进修道)。

  二、基本练习(坐禅及行禅交替)──对四念处专注能力之开发──分为四阶(练习一、二、三、四)。

  三、进阶练习──慧观之开发──分为三阶:(1)辨明身心及其缘起,(2)体悟生灭随观智,(3)内观深化,体验涅盘。

  马哈希导师之禅风特点在于:没有一定的对象(止观之业处)做为开发定力的前方便;一起步,即对剎那变化的身心现象觉照观察,对每一身心生起的现象「命名称念」。这种命名称念的技巧(其它当代南传大师有赞同者亦有反对者在),康菲尔德先生认为有助于把想蕴的内容,导向做为禅修的观察的目标,它帮助瑜伽行者从「各种体验内容认同或介入」跳离。笔者认为在业力弱、业障轻时,此一招式「命名称念」有助于「随缘消业」,而又能继续止观等持;在业力强、业障重时,此招是否管用,笔者尚待此后实习、验证,而后肯定。

  第六章〈孙伦西亚多〉,孙伦导师及其弟子们所传受之禅风,有别于一般常态的安那般那念,其特点为:很密集地集中精神做非自然的强烈呼吸(甚至鼻孔出声),以警觉气息接触鼻端之触觉。长时段的坐禅(两三小时),尽最大的努力去克服苦受(皮痒、抽筋、骨肉酸痛)及散乱心;更进一步专注于苦受的改变,强化正念及观察力,得以开发智能及解脱烦恼。其弟子强调不要耽湎于修习进步所生轻安乐受及神变现象。

  第七章〈佛使比丘〉,佛使法师弘扬「自然内观法」──即于日常生活、一般工作当下训练精神专注,通常已足够用来内观;与经由系统的训练方式产生专注及内观效果相当,而且应用于处理日常烦恼漏的有效性高,也可以避免修习禅定所生的(耽乐等)副作用。笔者认为「自然内观法」其实是以「七觉支」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透视事物的真相,觉悟无常性、苦迫性及无我性,维持无我执、无我所取;甚至于日常生活当下体验涅盘。

  第八章〈阿姜念〉,念法师的教法非常简要:依「四念处」及「四圣谛」法门,观照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苦受及其由来,清楚地觉知其中的过程,就是苦的止息与获得觉悟之乐的直接门径。她也重视经、论开发五种净化,从「把握名色」乃至依「行舍智」,构成「慧体」的传统方法(如《清净道论》第十八乃至二十一品所述)。

  第九章〈阿姜摩诃布瓦〉,大布瓦法师强调定、慧互动:坚强而稳定的专注力是生起智能的前兆;运用智能透过对身与心的观察与研究,来辅助培养专注力与宁静,然后,以此专注力导引更深的智能。然而对究竟解脱来说,但有定的经验并没有什么价值,能导致解脱的智能才是重要的。日常依戒(道德)生活,维持无悔、愉快、自在的心情,对世人是永远都有必要的。最好是在惑(业、苦)出现时,立即以戒学、定学、慧学的方式去处理。

  第十章〈唐卜陆西亚多〉,唐卜陆导师注重「正念」之功用,亦即依「四念处」的正念,专注于身、心的作业与受报,以及如实知身、心正确或错误的反应方式与结果,才能看到事情的真实面貌──「正见」。有正见才能开导一系列的「八支圣道」,现观苦、集、灭、道──四圣谛──实现究竟涅盘。

  修习「正念」,即以「身至念(诵念、观想身体的三十二部分)」为主,善巧练习可以对治色贪欲,以及消灭我、我所见。

  第十一章〈莫因西亚多〉,莫因导师强调禅修者应该在禅修前,先熟习阿毗昙的基本观念──对心法及色法的特性有最细致的研究──有助于以清楚精确的方式,直接注意日常生活乃至宗教修持的所有现象的真实面貌──无常性、苦性、无我性。如此,不再被自然现象所愚弄,不再执着,体验了真正的解脱自在。

  第十二章〈莫哥西亚多〉,莫哥导师指出「学习佛法的目的」是为了导向解脱、体验涅盘。「佛法的教法」富有次第性──修习戒行(道德生活)是第一阶段,修定(专注的念力)是第二阶段,开发般若慧(如实观)是第三阶段。

  莫哥导师有「系统及简化练习法」:

  一、进入禅修之前,先善巧区分(1)世俗谛──所有概念、思想、构想及名相;(2)圣义谛──五蕴法、十二支法、四圣谛。

  二、对心念(十三种:(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贪识,(7) 瞋识,(8)痴识,(9)非贪识,(10)非瞋识,(11)无痴之明识,(12)入息识,(13)出息识)以及感受的观察。

  三、内观:第一阶段,以安那般那念,专注于正念的培养;第二阶段,以如理作意身、受、心、法的生、灭,观察五蕴的生、灭;第三阶段,现观无常、苦、无我,产生厌、离欲、灭尽惑业苦的行道智见,乃至逮得诸漏尽,作证消灭一切有漏的苦受。

  第十三章〈乌巴庆〉,巴庆大德居士教授有很多种专注的禅修法,现在弟子们(当今印度葛印卡居士即是其嫡传弟子)最常用的方法如下:

  一、以「呼吸专注法(安那般那念)」经历一段精神专注的练习。

  二、有系统地将注意力移到身体上,感觉到肉体的种种感受。

  三、随即对身受提起无常的警觉,觉察诸受无常的实态。

  四、具有察觉无常、苦、无我的意识时,会在心内培养所谓「涅盘元素」的光明火花;这种涅盘的元素会除去肉体及精神疾患的病原──邪见及杂念。

  笔者认为「培养涅盘元素」,或者「活化(activate)无常、苦、无我」,其实就是于「常、乐、我」等任何邪见、偏执蠢动时,能立即提起现观「无常、苦、无我」,一一对治它们;以平等慧如实知惑、业、苦,也能随缘去惑、消业、除苦。

  第十四章〈阿姜达摩答罗〉,达摩答罗法师的禅风,是依「四念处」修习「八支圣道」,现观「四圣谛」为主,主要方法如是:

  一、无间断的正念专注(属修习八正道所生;有别于奢摩他开展的近分定及安止定的专注),从四念处的「于身观身念住」开始,最好的下手处是:观照手心移动时及停止时的感觉生起和消失的微细变化;正念专注能力提升,将导致感觉在全身生起和消失时,也能注意「心基(hadaya-vatthu )」处相应的微妙感觉(如此心基的反应,以笔者所知,历代及当代大德未曾提及)。

  二、身根触觉细腻的观察,导引味觉、嗅觉、视觉乃至意识到心法生灭,在心基处有所感觉。

  三、行者在所有(行、住、坐、卧)姿态中,保持感觉的持续观照──四念住分明,会觉知五蕴剎那缘生、缘灭,现观「三法印(诸行无常、苦、无我)」的真理实相。

  四、最后,行者会体验超越有漏生死的「涅盘寂静」。

  第十五章〈阿姜朱连〉,朱连法师主张禅修是一种生活方式,用于更进一步生活方式的技巧。所以每人要从好多禅修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品行的方法,然后,或单独或群体禅修;或内观或专注,最后,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回到内观修习「放下」、「无所执着」时,智能即随缘活动着。

  然而,朱连法师亦有特殊方法──「突破姿势」──它仅用在严密的指导认真的学生:

  通常行者要坐或站在同一位置二十四小时,一停止移动,我们身体内的苦就显现;有时四或五个小时、八小时或更久过后,行者才会突破对身体痛苦的黏着,心变得特别清晰、专注、调顺。行者可以平静清楚地观察身体和心理的生灭现象;因为对身体的渴望已静止,强固专注已开展,智能随即生起。

  第十六章〈更进一步的问答〉,是本书编者向作者康菲尔德先生提出二十个问题,在于加强澄清、阐明前述十二位大师有关教与学的内容。这些问题及回答,是以西方人士的观点为主,然而也适用于东西两方的所有佛教徒(甚至适用于「非宗教徒」)。

  第十七章〈其它现行上座部佛教的禅修法〉,作者简略地检视更多的当代上座部佛教所用的其它禅修系统和方法,或有与其它派别甚至外教的灵修方法结合的宗教行为,一共十二项目。

  「回到智能」可说是作者一生学习佛法最重要的心得,如下:

  当我们以七觉支(定、择法、精进、喜、轻安、正念和舍〔笔者按,七觉支次第而起,其顺序为: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然后,能随所欲觉支等至为善巧修习七觉支。作者没有说明之所以调动次序者因何?甚为遗憾。〕)来思考所有不同的禅修法时,就变得很简单,来看各个方法是如何有助于发展至少一些导致解脱的心灵特质。然而,必须注意,用某特种修习、方法、技巧方式的禅修,祇是个提供使用工具。当人已发展了产生智能和解脱的禅修,最后,所有系统、技巧和修习方法都必须放下。那时,禅修不再是孤立的事情,而整合为生活的方式。生活本身成为禅修,单纯、直接、无私、活在当下!

  笔者更引用作者金言,与作者、编者、译者一同发愿,愿读者们:

  一、希望经由本书传达的法,有益处、有功德,帮助众生离苦!

  二、愿所有众生快乐!

  三、愿所有众生从迷惑中解放出来!

  四、愿所有众生勤奋、努力于解救自己!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陀!

  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五日 菩萨戒优婆塞 杨郁文 谨识于阿含学园

  附记:

  作者与译者已有略注于文中,笔者另有资料提供有心查询大师们曾经引用之经文,相当经之出处如下:

  第一章页050第三段:《相应部S.56,31 Si%msap^a经》;《杂阿含·四○四经》

  第二章页082第三段:《相应部S.14,15 Kamma经》;《杂阿含·四四七经》

  第六章页183第三段:《杂阿含·一七五经》

  第六章页202第三段:《相应部S.35,95 Saayha(2)经》;《杂阿含·三一二经》

  第七章页221第二段:《相应部S.22,59 Pa^nca经》;《杂阿含·三四经》

  第七章页221第二段:《相应部S.35,28 ^Aditta经》;《杂阿含·一九七经》

  第七章页232第二段:《中部M.24 Rathavina经》;《中阿含·七车经》

  第十章页311第四段:《相应部S.2,26 Rohita经》;《杂阿含·一三○七经》

  第十章页312第三段:《增支部A.1(21) Jh^ana vagga 1~21经》

  第十二章页351第四段:《相应部S.15,10 Puggala经》;《杂阿含·九四七经》

  第十二章页356第四段:《相应部S.1.6,7 Jana%m经》;《杂阿含·一○一七经》

  第十三章页391第三段:《增支部A.1.5,9 Pabbassara upakkili&t&tha》

  第十三章页403第三段:《增支部A.3,65 Kesaputthiy^a经》

  第十四章页418第二段:《相应部S.56,31 Si%msap^a经》;《杂阿含·四○四经》

  第十四章页419第一段:《相应部S.22,87 Vakkali经》

  【巴利文之表示法:】一、字母前加^者,表示该字母上有一横。─┐

  【巴利文之表示法:】二、字母前加%者,表示该字母上有一点。─┼以下文章中均同

  【巴利文之表示法:】一、字母前加&者,表示该字母下有一点。─┘

----------------------------------------------------------------------------------------------------------------

更多杰克·康菲尔德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 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最殊胜的福田,《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里面告诉我们:法布施。法布施胜过财布施!法布施里面最殊胜的是“依教修行布施”,我们能够真正依教修行,不但福田具足,功德也具足了,所以这是最殊胜的福田。有些人说:“我家里很穷,没有钱!我看到经上讲要修最胜福田,我看了只有羡慕,自己没法子修。”殊不知最胜福田不要花钱的,人人都可以修的,问题是你肯不肯真修?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