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白术 温补有特点
2015/5/23   热度:135
齐氏在临床必读中,强调中医诊疗首先而且必须是四诊合参,先望其人颜面气色、形体;同时闻其语言声息;复问其病起于何时,得于何因,再问其平日有何病与否,其本气宜寒宜热,则病之六经、阴阳、表里、虚实确有证据;而后切其脉以验证。倘脉证不符,犹必舍脉而从证,可见重在证,不重在脉。并告戒凡患病者,必先将病之始末细说于医,那么,以脉证病,了然无疑,则药无不效也。
例案1:曾医李解元尧宾之孙,里重于表者,其证身壮热而头重痛,又兼腹痛作泄,体重恶寒,起则眩晕。医家妄用发表,兼以分利,数剂而加剧,叫楚烦乱,日夜无宁。举室仓皇无措。予诊其脉,浮虚无力,观其证里重于表,即用砂、半、芪、术、姜、附、肉桂、故纸一剂,而头痛即止,身微汗而热俱清。此证乃少阴中寒,真阳不得上达,阴邪僭犯至高之处,故头痛如劈,重不可举,兼之腹痛作泄,其里证何等重也,里重于表,法当专主温里,虽有壮热,不可兼表,肆然乱表,非徒无益而反害之。吾用干姜、附子以回其阳而御其阴,犹恐道远而效不速,故用黄芪以补胸中之阳,白术以助脾中之阳,引接真阳上达,速于置邮,所以一剂而头痛即止。前此各位乱用表药而汗不出,以阳虚不能作汗也,今得是剂则微汗而热解,盖温里则阳回,兼可托表也。于是,再投前药,腹痛作泄诸证渐减,但觉腹中发热。阴病难于得热,热则阳回,在里之积寒、积滞从兹蒸化易易耳。又数剂而痊愈。
例案2:曾治钱仲仁,患喉痹,阴火上蒸,津垢积而成块,坚白如骨,痛痹异常,其证恶寒嗜卧,二便不利,舌苔滑而冷,口不渴而懒言。观诸证形状,总属虚寒。何以二便不利?盖为阴邪上逆,喉间清涎成流而出,津液逆而不降,故二便不利。吾用生附子驱阴散寒,熟附片助阳温经,桔梗苦以发之,炙甘草甘以缓之,阿胶以润咽膈。服一剂,喉间白骨即成腐败而脱去其半,痹痛稍缓,略可糜粥,小便渐长,三四剂而大便行,粪多且溏,如是十二剂而愈。由今思之,曩时学识犹欠,阿胶、桔梗可以不必用,当用黄芪以助胸中之阳,白术以助脾中之阳,接引真阳上达,方为合法。
上述二则病例有其各自阳虚证临床表现,由四诊合参辨证立法,法随证立,方从法出,为我们临床诊疗所借鉴。两案特别指出了黄芪白术药物温补特点,黄芪以补胸中之阳,白术以补脾中之阳,附子补肾阳得黄芪白术相助则效力更彰,也体现出从整体观念出发应用方药的特点。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素食: 素食资讯 | 健康蔬菜 | 水果大全 | 坚果大全 | 五谷杂粮 | 茶类大全 | 素食人生 | 疾病食疗 | 药膳大全 | 养生知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心不乱”,不能错解了。“一心不乱”就是处事待人接物、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心,就是专心。我在念佛上得到一心不乱,要把它运用在社会上,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这才管用。你一面开车,一面“一心不乱”念佛,好了,出车祸了;如果这样念佛的话,念佛这个法门会被整个社会批评,会被整个社会扬弃,为什么?不合人情。大家都学佛了,整个社会瘫痪了,这还得了吗?你学佛了,你家里人也不要吃饭了,你的太太、儿女天天挨饿,他们一定到外面宣传:千万不能学佛,学佛不得了,都变成神经病!所以一定要懂得这道理。做什么事情都专心去做,那就叫“一心不乱”。吃饭就一心不乱地吃饭,穿衣就一心不乱地穿衣,接待客人就一心不乱地接待,世出世间法样样圆满,念佛对于整个社会才有贡献,大家才觉得佛法这是真正需要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