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


2015/5/23    热度:389   

吴茱萸

  吴茱萸汤,主要成分为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的功效

  组成

  吴茱萸9克 人参9克 生姜18克 大枣4枚【用法】上四味,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服三次。

  功用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用于脾胃虚寒或肝经寒气上逆,而见吞酸嘈杂,或头顶痛、干呕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者。

  主治

  1)阳明寒呕。

  胃中虚寒,食谷欲呕,胸膈满闷,或胃脘痛,吞酸嘈杂。

  2)厥阴头痛。

  头痛干哎,吐涎沫。

  3)少阴吐利。

  呕吐下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本方适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组成】吴茱萸6克 防风 桔梗 干姜 甘草 细辛 当归各3克 干地黄9克

  【用法】上八味,哎咀。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功用】养血温经散寒。

  【主治】妇人先有寒冷,胸满痛,或心腹刺痛,或呕吐食少,或下痢,呼吸短促,产后益剧者。

  《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组成】当归 肉桂 吴茱萸 丹皮 半夏(制) 麦冬各6克 防风 细辛 藁本 干姜 茯苓 木香 炙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风散寒,温经止痛。

  【主治】妇女经行腹痛,胞中不虚,惟受风寒为病者。

  《审视瑶函》卷三。

  【来源】《审视瑶函》卷三。

  【组成】半夏(姜制) 吴茱萸 川芎 炙甘草 人参 白茯苓 白芷 广陈皮各等分

  【用法】上锉为末。加生姜3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主治】厥阴经头风头痛,四肢厥冷,呕吐涎沫。

  《宜明论方》卷一。

  【来源】《宜明论方》卷一。

  【组成】吴茱萸(汤淘,炒) 厚朴(生姜制) 官桂(去皮) 干姜(炮)各60克 白术 陈皮(去白) 蜀椒(去子)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生姜3片,同煎至24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用】温阳运脾,理气消胀。

  【主治】阴盛生寒,腹满膑胀,常常如饱,饮食无味。

  《圣济总录》卷四十。

  【名称】吴茱萸汤

  【组成】吴茱萸(汤浸,焙炒)1两,白术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半,荜茇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槟榔(锉)2两半,人参1两半,大黄(锉,炒)2两。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

  【主治】霍乱,呕吐酸水,气结心下。

  【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茹弹子大,生姜3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

  《千金》卷十六。

  【组成】吴茱萸1升,半夏1升,小麦1升,甘草1两,人参1两,桂心1两,大枣10个,生姜8两。

  【来源】《千金》卷十六。

  【主治】久寒,胸胁逆满,不能食。

  【用法】上(口父)咀。以酒5升、水3升,煮取3升,分3次服。

  《万氏女科》卷三。

  【组成】吴茱萸(炒)1钱半,桔梗、干姜(炒)、炙草、半夏(制)、细辛、当归、白茯苓、桂心、陈皮。

  【来源】《万氏女科》卷三。

  【主治】妇人脏气本虚,宿夹积冷,胸腹胀痛,呕吐恶心,饮食减少,或因新产血气暴虚,风冷乘之,以致寒邪内胜,宿疾益加。

  【用法】生姜为引,水煎,热服。

  《圣惠》卷十二。

  【组成】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大枣5个,甘草1分(炙微赤,锉),生姜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来源】《圣惠》卷十二。

  【主治】伤寒吐利,手足逆冷,心烦闷绝。

  【用法】上锉细。以水2大盏半,煎至1盏半,去滓,分3次温服,不拘时候。

  方出《肘后方》卷一

  【药物组成】吴茱萸5合,桂1两。

  【处方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素食 素食资讯健康蔬菜水果大全坚果大全五谷杂粮茶类大全素食人生疾病食疗 药膳大全养生知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八大人觉经》教我们,“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你落实了,你真做到了。从前决定办不到的,现在能做到,这就是修行;把做不到的改变成能做到,不能容人的,现在学习能容人,这就叫修行。把你不善的行为修正过来,不善的想法、看法、做法统统修正过来了,你的修行有功夫;看到这个人还是不行,还是受不了,你的修行没功夫。修行没功夫,依旧造罪业,你造业哪有不受果报的道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