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宗堃:《须深经》的传本及南传上座部对《须深经》慧解脱阿罗汉的理解 四、《须深经》的传本比较


2014/9/3    热度:2779   

 

温宗堃:《须深经》的传本及南传上座部对《须深经》慧解脱阿罗汉的理解 四、《须深经》的传本比较

 

  南传上座部44 《相应尼柯耶》(Sa?yutta Nikāya)的《须深经》(Susīma Sutta),45 常被引用作「纯观乘者」的经典依据,46 是慧解脱思想研究中最重要的经典(下简称巴本)。依据南传上座部所传,五部《尼柯耶》在西元前一世纪时才被以文字记载下来,因此《须深经》的定型可能在西元前一世纪已完成。47 对应此经的汉译本,是说一切有部所传48 的《杂阿含经》里的《须深经》49 (以下简称杂本)。现存的《杂阿含经》,乃求那跋陀罗在西元440 年於只洹寺所译出。此外,提到完整《须深经》故事者,尚有大众部《摩诃僧只律》中的须深的故事50 (以下简称摩本)。现存《摩诃僧只律》乃西元416 至418 时由法显与佛陀跋陀罗所合译出。

  以下,笔者先将《须深经》的故事分为八个部分,依三个《须深经》故事传本,来叙述须深的故事。

  1.故事发生的地点

  经文一开始,三个传本所记载的故事发生地点就有歧异,杂本与巴本皆说佛陀当时停留在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Rājagahe)伽兰陀竹园(Kalandakanivāpe Ve?uvane)。51 但摩本却说佛陀当时是在憍萨罗国舍卫城里的祗树给孤独园。

  2.须深出家的原因

  三传本大意相同:因为佛陀及佛陀所领导的佛教僧团得世人的尊重以及衣被、饮食、卧具、汤药52供养,而其他的外道不得此四事供养。因此,为了也能获得相等的尊敬、供养,外道须深受其余外道同伴所托,答应到佛教出家盗法,再将所学法传给其余同党外道。

  三个传本的描述其大意虽然一致,但详略不同。杂本最详,摩本次之,巴本最略。如提到受世人尊敬时,杂本作「王、大臣、婆罗门、长者、居士及余世人」;摩本只作「世人」;巴本则使用四个尊重的同义字之过去被动分词:sakkato, garukato, mānito, apacito,但未写出这些动作的发出者。

  在结构上杂、摩二本较接近,都有外道共聚讲堂(或议堂)讨论、推举「聪明黠慧」(杂本)或「於我众中最为第一」(摩本)的须深到佛教盗法的叙述。但巴本则缺少此共同推举的记述。

  3.须深出家的经过

  杂本说:须深到伽兰陀竹园,看到比丘们正在「经行」,向比丘们表明出家受具足的意愿,那些比丘於是带须深到佛陀面前,如杂本中所云:「尔时世尊知外道须深心之所念」(杂本独有),世尊即使知道须深的用心,但嘱付那些比丘让须深出家。

  巴本则是说:须深自去找阿难,阿难再带他去诣见世尊,世尊令阿难等比丘53 让须深出家,於是须深就在佛面前出家。杂、巴二本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於巴本特别指出须深曾先去拜访阿难。

  摩本前半段与杂本的前半段叙述较接近:须深到只陀精舍,见比丘们在「经行、禅坐」,并表明出家意愿。但接着,那些比丘表示外道要在佛教出家,「当试之四越,四越过已,得诸比丘意者,当与出家。」54 四个月後,那些比丘就自行帮须深出家,受具足戒,并未谘询佛陀的意见。

  4.须深遇到慧解脱阿罗汉的经过

  杂本只是简单地说:须深出家受具足半个月後,一个比丘(未交待缘由地)向须深自称已证阿罗汉:「须深当知:我等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摩本则说:须深在观察四月後出家,出家後前往拜访世尊,就在此时,又一群比丘也到世尊所在处,并向世尊报告说他们已证得阿罗汉,说完後就离开。此时,须深也随後拜别世尊,前去拜访该群阿罗汉比丘。

  巴本所记,在描述须深出家後,接着说:那时,有些比丘向世尊说自己已证阿罗汉(但须深当时不在场,与摩本不同)。辗转耳闻此事之後,须深前往拜访该群比丘。

  5.须深与慧解脱阿罗汉的对话

  三个传本各不相同。但是,关连到最重要的问答内容时,摩本与巴本较接近,因二者皆未提到那些慧解脱阿罗汉是否证得四禅那。

  杂本中,比丘们自称已证阿罗汉後,须深依次询问他们是否证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及无色解脱,比丘们皆回答未证得。须深又问:既然自说不得禅定,却又自记说证阿罗汉,岂不前後说法矛盾?比丘们回答:「我是慧解脱也」,接着便起座离去。杂本明文记载:这群慧解脱阿罗汉连初禅都未证得。

  摩、巴二本中,须深在拜访他们之时,即询问是否他们在佛面前自称已证阿罗汉。比丘们回答「是」。之後,摩本只说:须深依次询问他们是否已得天眼、宿命智、无色解脱。巴本则较摩本详细,依次询问比丘们是否得证神足、天耳、他心、宿命、天眼通及无色解脱。在摩、巴、杂本中,针对这些问题,慧解脱阿罗汉们都回答「未得」。须深也接着问道:为何自记说〔得阿罗汉〕,但又说未证此等诸法(只是三本用语不同)55 ?三本同样回答:自己是慧解脱56 。在此之後,摩、巴二本与杂本不同,提到:须深说不了解比丘们的略说,请比丘们广说。比丘们对此问题的回答在摩、巴二本中中并不完全相同。在巴本中,比丘们回答:不论须深了解不了解,他们还是慧解脱;至於摩本的回答大意则是:「虽然你不了解,但我们自己了解所谓的慧解脱人」。57

  在记述须深与慧解脱阿罗汉对话後,杂本与摩本都有又一段须深内自思惟的描述,58 作为往诣佛陀的原因,但巴本缺。

  6.须深向佛提问

  三传本中的这一段大致雷同,都记述须深往世尊处请教,但杂本最详细,巴本则最为简略。

  摩本说:须深「具以上事,广白世尊是事云何」,巴本也是如此:「坐在一边後,尊者须深把他和那些比丘们的一切对话告诉佛陀。」59 杂本则较详尽地重新描述之前发生的事情经过,并询问世尊:「云何彼所说不同,前後相违,不得正受,而复说言:自知作证?」这句话清楚地表示须深的问题症结,主要在於「不得正受(三摩钵底)」60 与「作证阿罗汉」之间的关系。

  对须深的问题,佛一开始所作的简答,以杂本较为详细:「彼先知法住,後知涅盘。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法,离於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这表示「先知法住,後知涅盘」61 是心善解脱的关键,同时也指出了独处、禅思、不放逸这几项修行要点。巴、摩儿本则只说到「先知法住,後知涅盘」的概念,62 但未提到杂本「彼诸善男子……心善解脱」的部分。接着三本都提到:须深不解佛意,请佛广说。而佛的回答却是:尽管须深不了解,事实仍旧是「先知法住,後知涅盘」。63 三本都有须深表明不解佛意与请佛广说的记录,其中,杂本特别指出须深希望藉由佛的广说,来了解法住智。64

  7.佛对须深问题的详解

  佛对须深问题的详解,以杂、摩二本较为相近,巴本因多了五蕴非我说,并详细重覆上述的「五神通」、「四无色定」而自成一格。

  在杂本与摩本中,世尊藉着与须深问答的方式,说明十二缘起支,从「老死」的因是「生」开始,依次回溯到「行」的因是「无明」。接着指出「生灭则老死」灭,依次至「无明灭则行灭」。不同的是:杂本列出缘起的十二支,摩本则未详列;还有,在十二缘起的说明之後,摩本中,世尊又再次询问须深,以确认须深了知前述缘起的法则。

  在巴本中,这「缘起说」(与杂本类似,都详列㈩十二支)被置於典型的「五蕴非我说」之後。加入「五蕴非我说」,乃为巴本所独有。

  此说的内容如下:「五蕴」是「无常」,因而是「苦」;因是「无常」、是「苦」,故是「非我、非我所」。圣弟子以正慧,如实知见所有「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内的」、「外的」、「粗的」、「细的」、「劣的」、「胜的」、「远的」、「近的」五蕴为:「此非我所,我非此,它非我的自我。」因此,圣弟子於五蕴厌离、离贪,进而解脱,得解脱知见。

  叙述须深了知缘起法则之後,三个传本都提到:佛陀回问须深在如是了知之时,是否有之前自己提问的「四禅、无色定」(杂本)、或「无色定、神通」(摩、巴本)的证悟。这个问题,在杂本与摩本都是略说,65 而巴本则是不厌其详地重覆之前对无色定与五神通的叙述。对此问题,在三个传本中,须深都予以否定的答覆:未证得。然後,杂本中,世尊说:这就是先知法住,後知涅盘;摩、巴二本则记述世尊反问须深一个原本须深用以反诘、质疑那些慧解脱阿罗汉的问题66。

  8.最後的结局

  接近故事的末尾,三本都提到须深坦承进入佛教是为盗法,并请求佛陀听其悔过。此外,佛陀为须深说了一个关於盗法者所受的苦之比喻(但三个传本的比喻详略与内容皆不同),并指出悔过可增长自身的功德67 (三本的结构、顺序不一)。於此,杂本则多了佛问须深为何盗法的一段叙述。值得注意的是,杂本与摩本都明白指出须深在听闻佛的开示後,证得了「法眼净」即预流果;68 巴本虽未用「法眼净」一词,但是依文意来看,应也是认为须深得初果。与巴、摩二本不同,杂本甚至在最後还说须深证得漏尽。69

  评论

  从上述的讨论可得知,三个传本之间有颇为复杂的同异关系,我们显然很难如Gombrich 教授那样,明确断定哪一个传本是原初的、哪一个传本是经过增补的。然而,倘若在承认两个汉译本忠於所译的梵本之前提下,且同意三个传本的定型,虽然年代较晚,但仍代表各自部派成立後所传的诵本之时,从南传上座部、有部、大众部都共同传有《须深经》的完整故事之事实,可以看出一个可能的历史意义:至少根本分裂(佛灭百年後)70 之前,若更大胆的说,乃至第一次结集时(佛灭第一年夏)71 ,《须深经》的故事就已被教僧团持诵。

  为进一步探讨《须深经》传本的异、同及这些异、同所具有的可能意义,笔者绘制了一张对照表(见下列「表一」),将《须深经》的故事情节分作七部分、三十三项。「表一」显示,三十三项之中,三传本都一致的有十四项(2、13、14、15、18、20、21、22、24、26、28、30、31、32);三传本各不相同者,又二项(8、9)。三个传本所共有的十四项,可以被推定为上座部与大众部未分裂前所共有的最早传诵传本之内容。换言之,最初传诵的《须深经》,一定有须深为盗法而出家、询问证无色定与证阿罗汉之间的关系、比丘自称慧解脱、佛以「先知法住,後知涅盘」及「十二缘起」作回答、72 以及须深坦承盗法悔过等内容。然而这并未排除那些未得一致说法的故事内容,仍可能是最早传诵传本之一部分的可能性,因为如果剔除掉这些不一致的地方,《须深经》的故事情节便无法连贯。73 但是,除非有更进一步的证据,否则我们很难得知,在那些说法不甚一致的众多故事情节中,何者才是最初的传诵本。无论如何,智慧开展的过程(先知法住,後知涅盘),以及「定学」(至少是无色定)与智慧乃至阿罗汉的证得之关系,肯定是最初传诵本所关切的问题。

  三十三项中,三本一致者如前所述,又十四项;至於唯巴、摩二本一致者,有九项(6、10、11、12、16、19、27、29、33),这九项也是杂本独异(6、11、19、29、33)或独缺(10、12、16、27)的项目;唯杂、摩二本一致者,有五项(3、4、17、23、25),这五项也是巴本独异(25)或独缺(3、4、17、23)的项目;唯杂、巴二本一致者,只有三项(1、5、7),这也是摩本独异(1)或独缺(5、7)的项目。比对的结果显示:大抵而言,在内容上摩本比杂本更接近巴本;同时摩本也比巴本更接近杂本。同属上座部系所传的杂、巴二本,彼此的内容反而较不接近。

  表一:《杂阿含经》、《摩诃僧只律》、《相应部》三《须深经》故事传本比对表

  备注:

  1. 斜体字:表三传本相同(共十四处)。

  2.〈  〉:表杂、摩本相同(共五处)。

  3.《  》:表巴、摩本相同(共九处)。

  4. 底线:表杂、巴本相同(共三处)。

  5. 粗体:三者各异(二处)。

  6. *:表该本独有(杂七、巴四、摩五)。

  7. #:表该本独缺(杂四、巴五、摩二)。

  唯杂、巴二本一致者的三项(1、5、7),集中在故事发生的地点、须深

  出家的过程。这三项表示杂、巴共同的立场,同时也反映出摩本独有的特点。

  摩本在第五项提到「试之四月」的别住制度,符合律典本身应有的重律特色。

  唯巴、摩二本一致者共有九项( 6 、10、11、12、16、19、27、29、

  33),数量之多,显示巴、摩二本在三本中,是较为接近的传本。在这九项之中,有四项(10、 11、12 、16)是集中在须深与慧解脱阿罗汉的对话过程(即第五部分),在细分为八项的该第五部分中,占了一半之强。这也显出杂本在这部分是较为独特的,尤其杂本在第11 向指明慧解脱阿罗汉未证得任何禅那,但巴、摩本只提到慧解脱阿罗汉未证无色定与神通而未提到未证禅那74 。第11 与19 向代表有部对《须深经》所传达的法义之独特立场,明确表示:禅那并非证阿罗汉的先决条件。此外,杂本独有的第33 向,将须深视为漏尽者,则大大提升须深在证果上的地位。

  同样地,唯杂、摩二本一致的六项(3、4、17、23、25、32),表示杂、

  摩二本共同的立场,也反映出巴本独特的立场。巴本在解释「法住智在前,涅盘智在後」时,特别的是,在说明十二缘起之前,先说明其本身独有的第25向「五蕴非我说」。笔者以为,巴本於此有这样的舖陈,其实可以视为具有实践上的意涵:观察五蕴得以契入十二缘起,五蕴说与十二缘起说是紧密相关、相互含摄的,在十二缘起说之前先示以五蕴非我的道理,能够帮助读者更了解「法住智在前,涅盘智在後」的意义,这或许就是巴利本增加了五蕴说并将之置於十二缘起说之前的原因75 。

  从上述讨论,大致可知三个传本内容的同异情形。相当多的差异是在故事发生的时间(如表中第8 项)、地点(如第1、9 项)、人物(如第4 项)、事件顺序(28、30、31 项的顺序)与事件详略(如2、3、17、18、30 项)等情节上的细微差异。这类差异并非教义上的重大歧异,有可能仅是传诵(结集)者在传诵(结集)过程中,因记忆不明或即兴简择、假藉,所导致的差异。这类差异是《阿含经》、《尼柯耶》作为口传文学的必然结果76 。然而,传本间的某些差异,则显然是教义上的差别,如有部的「不证四禅那」、南传上座部的「五蕴非我说」、大众部的「试之四月」等,这些差异或可视作不同传本(与其所属部派)自身所要传达的独特立场。

----------------------------------------------------------------------------------------------------------

更多温宗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 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今天学佛,不是不用功,是真用功,为什么没有进步?或者说为什么进步那么慢?都是业障在作祟,这是第一个因素;冤亲债主来找麻烦、来障碍,这是第二个因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